为什么认为晏殊的词带有富贵气象

为什么晏殊的词带有富贵气息?
总的来说,是和他的词的创作风格有关。
但为什么晏殊的词会形成这种风格?
这又与他的出身、教育、环境相关。
首先我们来说晏殊的词的风格。
晏殊被誉为“北宋倚声初祖”,其词多寄予人生感叹,是一种富贵闲愁。
晏词内容丰富,辞藻华丽,语言凝练,平淡而富有韵味,圆融温润,哀而不伤。
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宋史》评价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而晏殊自亦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
写富贵,不在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在于色泽与气氛的渲染。
晏殊的词能有其风格,是有根本原因的。
1、出身。
晏殊,抚州临川人,其父晏固,据《五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为\"抚州手力节级\",在当地县衙从事文书工作,虽职位不高,但也相当于是现在的公务员,比一般的家庭要好多了,况且晏殊的高祖晏墉,为江西东南晏氏第一世祖,唐懿宗年间己丑科进士及第,任江南西道观察判院。
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当时称之为“登龙门”。
江南西道,在唐朝属于监察区名称,江南西道治洪州(南昌市),领宣、饶、抚等19州,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
观察判院,在唐朝是正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干部。
可见,晏殊的出身,还是比较好的,同时家中又几代文人,具备一定的文学氛围。
好的出身意味着眼界开阔,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2、教育。
晏殊从小生长在一个文人之家,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是必然的,且从小就聪明好学,5岁就被称之为“神童”,14岁时就参加殿试,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秘书省是宋朝专门管理藏书的机构,拥有很多珍贵的
借此机会,晏殊在任职期间,勤奋学习,博览群书。

由于晏殊的才华与品德,在18岁时受真宗赏识,做了“太子舍人”,给太子赵祯当伴读。
自此之后,晏殊的人生就“开挂”了,因为赵祯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这个时期也是宋朝最辉煌的时期。
3、环境。
晏殊的年代真的是宋朝最好的年代,而宋朝又是中国历史上对待文人最好的年代。
宋朝自赵匡胤建立北宋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文官治国的方针。
自此,文人在宋朝就逐渐兴盛,且宋朝不兴文字狱,文人们可以各抒己见,高谈阔论。
在宋仁宗时期,其“仁治”更是弘扬到了最大。
而仁宗对晏殊亦师亦友,极其信任。
宋朝当时的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文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才诞生了与唐诗并峙的另一个文学高峰-宋词。
而晏殊正是有这样安逸的大环境,才孕育了自己具有“富贵气象”的小环境。
晏殊虽处事圆润,但为人诚实厚道,待人以诚,虽处富贵,但生活俭朴,又乐于奖掖人才,结交名士。
@蜻蜓漫语 觉得,晏殊的人生是成功的,既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又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
晏殊是有“小资”情调的,闲暇之余,他喜欢喝点小酒,吟点小诗,感叹一下人生,是一种富贵闲愁。
晏殊的词中最喜欢的还是这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这份对自然、人生的通达值得我们每

参考:
为什么认为晏殊的词带有富贵气象?
前言晏殊是诗人中少见的富贵宰相,对于诗词中的富贵语,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用现在的话说,有点凡尔赛体。
晏殊甚至在读到其他人的作品时,笑话他人为“ 乞儿相”。
一、至宝丹体在说晏殊诗词中的富贵相时,先看看其他人的富贵语是如何体现的。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宋神宗时代“太平宰相”王珪(字禹玉)的至宝丹体:王禹玉诗多用“珍”、“宝”、“黄金”、“白玉”为对,时号“至宝丹”。
《诗话总龟》前七“珍”、“宝”、“黄金”、“白玉在王珪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例如《再召至龙
翠玉装舆容扈跸,黄金涂纸看挥毫。
尧文自与星辰烂,汉殿常依日月高。
四十年来无此会,恩深不觉醉仙醪。
又如《依韵和宋次道龙
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
己逢天上非常景,更约人间第一材。
白首庙堂终乞去,明年此会定应来。
王珪贵为宰相,笔下常见金界玉台,翠玉黄金, 但是其他人没有这个地位,如此作诗有什么效果呢?二、强作富贵语没有王宰相如此地位,难道我们不能作富贵语吗?
可以先看看这个小笑话 :有人云:“诗能穷人,且强作富贵语,看如何?
”数日搜索,得一联,云:“胫脡化为红玳瑁,眼睛变作碧琉璃。
”为之绝倒。
《诗话总龟》前七这个诗人,不仅仅是穷人作富贵语,而且过于粗俗,不具备代表性。
其他的诗人,也有富贵语,但是却被晏殊嘲笑。
三、乞儿相《韵语阳秋》中,葛立方说: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晏元献云:“太乞儿相。
若谙富贵者,不尔道也。
”《韵语阳秋》晏殊为什么说这是乞儿相呢?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提到晏殊作诗的语言:故公每吟咏富贵 ,不言金玉锦绣 ,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 ,帘幕中间燕子飞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其特点,就是不言金玉,却说风花雪月,意思是只有真正富贵人家,才有这种园林庭院中闲淡幽静的景致。
 葛立方也举了几个例子,前面也是晏殊的诗句,后面是自家老辈诗人的作品:元献诗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此有富贵气。
吾曾埠祖侍郎讳宫,虽起于寒微,而论富贵若固有之。
尝有诗云:“翩废朽子朱门静,狼藉梨花小院闲。
”又云:“西楼月上帘帘静,后苑花开院院香。
”其晏公真不愧矣。
《韵语阳秋》结束语用晏殊的话来说,就是: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是不是有点凡尔赛体的意思?
@老街味道
参考:
说晏殊词中的富贵气象,首先了解晏殊以及他生活的时代。
晏殊,北宋人,他去世的那一年是1055年,距离北宋王朝灭亡的1127年,还有七十多年。
北宋正是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
晏殊是绝对的神童,7岁会吟诗,14岁就被赐进士。
多少文人头悬梁锥刺股,穷其一生,才有几人能及进士第?
晏殊在太平的北宋,官至宰相,到了宋仁宗时代,更是名声赫赫,他是皇帝的老师,这样的晏殊,他的词自然就多了雍容悠闲。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
梁苑,是梁孝王的东苑,苑内奢华壮丽自不必说,就是座上宾都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权贵或者文人。
晏殊在这里用梁苑指的是自己的私宅。
正因为有了悠闲的生活,才有了对生活的细微的感受,看着那太阳光一点一点移动,感受着时光的流逝。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写的也是细腻之境。
眼睛看到的三四点碧苔,耳朵听到的是一两声黄鹂声。
这初春之景,让词人感觉到日子漫长飘扬的飞絮轻轻,真个是闲愁点点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词中多亭台楼阁,多莺歌燕舞,多酒筵歌席,这是富贵生活的写照。
这样的生活养出的是词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他的词中也有愁,不是羁旅之愁,不是思乡之愁,不是国破家亡之愁。
而是时光流逝之愁,是盛筵难再之愁,是美景易失之愁。
所以,我们说,晏殊词多富贵气象。

参考:
因为晏殊是在北宋仁宗时,官至宰相。
优逸的生活造成了他的诗词带有富贵现象。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其内容多是吟风弄月、离愁别绪,深受南唐冯延已影响,南唐余风很重。
但也常常概括出较深的人生哲理而耐人寻味。
如《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
晏殊的写景词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
总之他的词语言婉丽、疏淡闲雅、温润秀洁。
对后世影响不小。

参考:
根据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殊“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他所推崇的是“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等,于清丽典雅之中传达出富贵闲人才拥有的独特审美趣味。
正如《红楼梦》里的贾母,中秋赏月,不仅懂得“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更深谙“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的审美意趣。
而晏殊笔下的溶溶月与淡淡风,看似清雅并与豪华无涉,却是只有身处梨花院落里的富贵闲人才能拥有的闲情雅致。
因而晏殊词中的“富贵气象”,并不在于“金”、“玉”、“绵”、“绮”等字面辞藻的堆砌,而源自内在温润典雅精神气质的反映。
晏殊词里的富贵气象,象征了宋代士大夫阶层所共有的审美趣味与艺术追求,强调的是其“生命内在精神气质的丰富性”。
所以分析晏殊之词带有富贵气象的原因,必须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生平经历,以及本身的词作创作等多方面来综合解读。
首先从文学批评的外围研究来审视,晏殊词中的富贵气象深受时代环境与
有了朝廷的厚俸养廉,封建文人的地位颇高,逐渐成为上层社会里的富贵闲人。
他们一边享受着太平盛世下的相对统一,一边体验着“文酒雅宜频燕集”的典雅生活。
在这种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宋代文人拥有一种自内而外的富贵气派,常常诉诸于笔端。
以晏殊为代表的封建文人,加之内外兼修,形成了逐渐趋同的审美趣味与艺术追求。
在宴饮游乐与诗词唱和之中,流露出高贵典雅的独特追求。
晏殊官至宰相,对富贵雍容的生活体悟颇深晏殊素来以“宰相词人”闻名于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文学家。
从五岁即会作诗的神童,到十四岁崭露头角的进士,再到庆历二年的宰相,晏殊一生平步青云,远比一般的封建文人要顺遂,过着富贵优游的美好生活。
据《石林避暑录话》记载,晏殊“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
在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不白丁”的富贵生活之中,晏殊形成了自己富而不奢、贵而无俗的独特生活追求。
因而在晏殊诗词的字里行间,闲雅中不失理性,始终体现了文人情怀。
从诗词创作的内部研究来看,晏殊词作之所以有富贵气象,与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写作题材以及创作手法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艺术风格上,晏殊博众家之所长,“写富贵而不俚俗”。
宋代进士吴处厚曾云,“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晏殊这种出于天然的富贵之气,除了受时代环境与富贵生活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源自其“温润秀洁”的艺术风格。
晏殊品爱情如此,写生活如此,都给人以典雅华贵之感。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摒弃了西昆体浮靡堆砌的弊端,吸收了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形成了“写富贵而不俚俗、写爱情而不纤佻”的独特风格。
因而在晏殊的笔下,富贵从来不是金玉辞藻的堆砌,而是内在闲雅审美趣味的反映。
从题材内容上,晏殊多选取应制唱酬、宴饮游乐之作。
在创作内容上,晏殊多主张歌咏太平盛世,其中不乏应制歌咏、宴饮祝寿之词。
这些应制之词,多是对皇帝的祝福与赞美,其中的雍容华贵之气自然不言而喻。
而那些与封建同僚的宴饮游乐之词,则是对北宋封建文人士大夫富贵生活的反映。
在这些词作中,不乏富贵优游的“圣上”、“千官”与“佳人”,常常流连于“玉楼”、“酒筵”与“歌席”之中。
“欢声喜色,同入金炉泛浓烟”,“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等,皆为对封建文人欢饮游乐这种富贵闲雅生活的写照。
同时,晏殊在词作之中,常把这种宴饮歌乐的生活场景,与富丽堂皇的亭台楼榭等古代建筑联系在一起,给人以雍容华贵之感。
“阆苑瑶台风露秋”、“玉楼朱阁横金锁”、“宝马香车,欲傍西池看”等,都在无形中体现出富贵气派。
从创作手法上,晏殊善选取有兴亡之感的意象反复描绘。
在晏殊的笔下,少了浮华绮丽的辞藻,多了自然冲淡的意象。
晏殊往往选取飞燕、落花、梧桐等意象,表现时间的流逝、繁华的易逝。
这些自然意象,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多给人以兴亡之感,在字里行间充盈着对生命逝去的理性观照。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即一语道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兴衰对比,给人以富贵如云烟转瞬即逝与美好必然消失的哲学思考。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则在惜花伤春之中,给人以富贵闲雅之感。
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则通过西风、碧树、高楼以及天涯等意象叠加,传达出富贵文人才有的大局气派。
如此广远寥廓之境,正是王国维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经历人生三境中的第一境。
总之,晏殊词中的富贵气象,是“不言金玉,惟说气象”的感性书写与理性观照。
它是对宋代重文轻武政策下的客观反映,是基于自身生活经历与创作历程的主观投射。
理解这种富贵之气,要根植于封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与艺术追求。
正如鲁迅所言,“唐朝人早就知道,穷措大作富贵诗,多用些‘金’、‘玉’、‘绵’、‘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
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不用那些字”,晏殊亦然。

参考:
晏殊是最被人误解的宋代词人,大家以为他词风雍容,是生平富贵所致,其实大谬特谬。
首先,他的词确实流露出一片雍荣华贵之气。
最明显的是他的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在这首词中,他所用意象,酒,亭台,小园,香径等都是贵族习见的;
而他所表达的情绪,似乎也是一种无所事事的富贵人家的闲愁。
不仅这首,很多都一样。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的这首《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看到了吗,这种寄寓了时光易逝之感的词作,也有一种雍容的气度在。
所以,人们总以为他是因身世、际遇而形成的这种风格。
其实错了!晏殊虽然少年成名,举神童科,赐同进士出身,但他家庭出身并非是富贵之家,而是一般小康家庭。
他在仁宗朝时,也是屡屡遭贬,虽有“富贵闲相”之称,但大多数还是外放为多。
难得享点清闲时,他的学生欧阳修,甚至他的女婿富弼也都攻击他。
富弼曾经当着仁宗面骂他是奸臣……想想这种境遇下,他写词怎能流露雍荣富贵气象呢?
原因只能归到时代上。
晏殊所处的时代,正是大宋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国力强盛,经济发达。
在这个时代下,怎么会有萧飒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般的咏叹呢?
怎么会有苍凉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刻画呢?
即如柳永,怀才不遇也罢,落拓江湖也罢,也有“东南形胜”,“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高昂词篇。
即如苏轼,经历死生也罢,看淡功名也罢,词中全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之辞。
所以,晏殊词中的富贵之气,非出身,非际遇,全乎在于时代。

参考: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
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一生写词10000多首,但仅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
晏殊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晏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他的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著称。
作品沿袭了晚唐、五代词柔靡哀婉的遗风,多抒写酒足饭饱之后的娱宾谴兴和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之主题。
宰相词人巅峰之作如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灸人口的篇章。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境”。
在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馀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消息未知归早晚。
斜阳只送平波远。
上片写主人公午醉醒来、心事凝重。
院内帘外风轻燕语、柳絮乱飞、花落青苔的暮春景象,反衬出人的孤寂。
下片承上写主人公心潮难平、倚楼望远。
全词按照时间顺序,由午到晚,融情入景,情景交错。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本词是《晏殊》的代表作。
词中所写的并非一时所感 ,也非一事 ,而是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一个侧面:悲年光之有限,感世事之无常;
慨叹空间和时间的距离难以逾越,慨叹对已逝美好事物的追寻总是徒劳,在山河风雨中寄寓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词人幡然感悟 ,认识到要立足现实 ,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一切。

另外,晏殊出身仕宦家庭,家世显赫,5岁能诗,从小被誉为神童,颇负盛名。
词人生在富贵乡,长大后仕途显达,又颇负才名。
用现在的话来说,人生真的像开挂了一样,张灯结彩。
晏殊本人一生平顺,少见坎坷,生活富足丰裕,其词作华丽哀婉,风光旖旎,多是歌舞升平之后的失落和人生感慨!北宋宰相词人晏殊,以切身生活体验,为后世勾勒了哀而不伤的婉约派宋词词意境,独立于词坛,自成一派宗师,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反映了太平盛世仕宦官员的优越生活!
参考:
从晏殊一首《清平乐》就知道原创 海边拾贝丁邦清 正在热播的古装剧《清平乐》,本是改编《孤城闭》的小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剧名最后借用词牌名《清平乐》?
是因为《清平乐》这种词格比较多是表达伤春惜别、男女恋情、低沉婉约的缘故,还是这三个字表达了“海内清平,官民同乐”的含义,不得而知。
从“孤城闭”到“清平乐”,确实强烈暗示了宋代人文风韵的气息与清雅精致的风格。
《清平乐》是宋词常用词牌,格式是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有人统计宋代《清平乐》词共386首,约占全宋词的1.38%。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真正的《清平乐》,挑选了9首的上乘佳作,请体会《清平乐》的词调、声情、意境的特点与韵味。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红色的信笺上写满密密小字,说尽我平生慕爱之意。
鸿雁在云端飞过,鱼儿在水中游去,(古人不是说鱼雁传书吗),可我惆怅着这满腹的情意难以寄给你。
斜阳下我独自倚着西楼,眺望远方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不知道从前的那
这就是电视剧《清平乐》里的“太平宰相”晏殊之作,十四岁以神童入试,仁宗朝,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身处富贵,生活简朴,也许是见多了繁华,他特别厌恶诗词中出现“金”、“玉”、“锦”、“贵”等之类的俗字,所以他的诗词清新纯净、雍容和缓、雅致脱俗、温润淡定、笔无点尘。
他贡献了很多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
“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

参考:
这和晏殊的
他从小聪明好学,五岁就开始创作,有“神童”之称。
十四岁就参加殿试,受到宋真宗嘉赏,辞同进士出身。
后来人生一路开挂,官至宰相。
其多年身具要位,却平易近人,唯贤是举。
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他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性格刚毅直率,虽多处富贵,但仍能生活俭朴,实属可贵。
至于他的词后人认为有富贵气象,我想这和他的生活经历,从政之路比较顺利,以及他自己的性格有关。
加之他生活在北宋繁华年代,故而词作内容也呈现出富贵气象。

参考:
可不是嘛,一个职位等同于宰相的人,不是整天琢磨怎么富国强兵,而且填词,在宋金两国关系紧张的时候对纳和献字还会琢磨,我觉得晏殊虽然对诗词有一定的贡献,但是基本上“太平宰相”“宰相词人”对整个宋朝没有一点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