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准确的说,汉,只是自称。
至今,东南亚各国语言中,仍然将中国、中国人,称作秦、秦人。
泰语、老挝语中的中国人,叫做“坤金”。
“坤”是人,“金”则是秦的变音。
类似的,在南亚的印地语中,那个后来被沦为歧视性词语的名词,也是“秦”的音变。
所以,中国人被称为秦人,在别国语言中存在至今。
至于我们的北面邻居俄罗斯及中亚地区,则将中国称作契丹。
至于原因嘛,一来是彼此接触得晚,二来也是受到西辽在中亚的影响比较深。
这样,也就可以笼统的说,中国北面西面的国家语言中,称中国为“契丹”。
中国南面西南面的国家语言中,称中国为“秦”。
而我们自称为“汉”。
“汉”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当初,刘邦和项羽相约,先入关中者称王。
而刘邦一路顺风水顺,没费什么力气,就到了咸阳。
项羽则一路上打了不少恶战,自然就落后了。
可当时,项羽的势力更大。
刘邦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项羽的分封,做了汉中王。
汉中这地方闭塞,刘邦年纪也不小了,整天哀叹,本来叱咤风云的人物,现在窝在汉中这个地方,得不到施展。
然后,萧何就劝刘邦,说:你看,这里叫做汉中,是因为有一条汉水。
汉水的得名,则是因为她的流向与天上的银河一致。
而天上的银河,就是被称作星汉,简称汉。
这是多好的兆头,《诗经》里有“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由此,刘邦振作起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最终夺得天下,建立汉朝。
由星汉(银河),到汉水;
由汉水,到汉中王;
由汉中王,到汉朝;
由汉朝,到汉人。
不过,汉族这个概念,只是解释了“汉”的由来。
而另一半的“族”,则需要注意。
我也是看你在问题中,把汉族、汉人不分,发此感慨。
中文的族,最初指的是家族、氏族,顶多了是部族。
所以,古人如果说,这是我的族人,所指即同姓家族之人。
而民族,则是近代才出现的概念,由欧洲舶来的。
古代欧洲,经历千年的黑暗,突然文艺复兴,进而各自建立国家。
但在此之前,国王是皇帝的附庸,百姓是国王的附庸。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完全的依附关系,自由的空间很小——可能这也是现在西方缺啥就喊啥的原因。
要知道,整个欧洲的面积,也就和中国一个国家差不多,却分出了几十个国家。
于是,为了凝聚人心,出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号召,以此摆脱对国王、领主的依附关系。
然后,欧洲人开始向外殖民,又鼓动殖民地的民众各自划分界限,以
于是,这些殖民地就产生了众多的民族。
有了民族的界限,彼此就出现了分别。
有了分别,就要论出个高低贵贱。
于是,什么高等民族雅利安人、种族隔离、种族歧视等现象层出不穷的涌现出了。
不过,民族也有积极的一面,现在这些国家能够建立起来,大多是利用民族主义。
殖民者被赶走,也是因为民族的概念能够凝聚人心。
所以说,民族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
但绝不能认为“民族”是啥先进的玩意。
殊不知,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炎黄大战蚩尤、炎黄大战。
无非是理念不同的被赶跑,分配不均的就再打一场,也就更融合。
说来说去,也就是两件事——排斥(炎黄打败蚩尤)、融合(炎黄大战)。
之后,炎黄两部融合成一个民族,在中原繁衍生息,诞生出灿烂的文化——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
再之后,华夏周边的部族渴望中原文化,或通过战争,或通过和亲,或通过直接归附,不断融入其中。
几千年下来,演化出繁盛不息的中华民族。
族与国,是分不开的概念。
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能真切做到国族认同的,也就是中国。
如果美国失去了霸主地位,没有了经济红利,北美大地上无数的种族、民族也会将其撕成碎片。
扯得越来越远了。
我只是想说,汉人,是古代概念。
汉族,是现代概念。
这两个词,千万要分清楚。

参考:
秦朝以前,我们叫华夏人,汉朝称汉人。
由于汉朝统治四百多年,疆域大、威服四方,故以汉人沿袭
参考:
1、秦的统治时间太短,而且七国后裔并不臣服于秦,没有给人民形成民族烙印民族荣誉感2、两汉四百余年,将近20代人更替,而且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民族国家认同感最强,不想夏商周是奴隶分封制,实际上就是多个联邦政府,3、汉朝文治武功第一次达到了古代顶峰,国土面积翻倍扩大,当时一汉抵五胡,汉人空前强大,班超一人可以更换他国国王就是体现
参考:
汉族,从广义理解,代表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
从狭义理解,以中国汉朝为名。
汉朝,国家強大,名扬天下,皆以“汉”为荣,为名,形成大汉,汉族。
👍👍
参考:
汉族以前被称为“华夏”族,战国时代秦国设汉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汉中由此而得名,为后来秦统一后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
楚汉战争时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驻扎在汉中.后刘邦率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首先占据关中,进而统一天下,定国号为“汉”。
公元前206年汉朝继秦而兴,前后历400余年,经济、文化及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发展,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称为汉人。
“汉人”的称呼起源之初,意为汉朝之人。
到了北魏后期才演变为中国人的代称。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在各方面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经过历代各族之间的杂居、融合,许多民族加入汉人的行列。
形成了在松辽平原及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农业发达地区及城市集中分布,在边疆与当地各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另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族人有相当数量人口移居海外,形成当地的华裔或华侨。
到民国时期,“汉人”才正式改称“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要民族,现在占全国总人口的93.3%。

参考:
起源于汉代,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经过汉文帝,汉景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到汉武帝时候,国力强盛,打败匈奴,南征百越。
东战朝鲜。
西敗大苑。
威加海内,四夷诚服。
汉名族从此作为一个强盛的符号,一个民族的名称,就此确定下来。

参考:
秦朝以前,我们叫“华夏”,秦朝时叫秦人,汉朝以后统称汉族,但“华夏族”这个称呼虽然用得少,但几千年来一直有在用,汉族这个称呼始于汉朝,但真正普及开来是汉武帝时期开始的。
汉族这个称呼的起源刘邦建立汉朝以后,虽然推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但与周边族群的交往还是很频繁的,比如北边的匈奴,南边的南越、闽越、西南夷等。
在与这些地方的交往中,汉朝派过去的使者一般自称“汉使”,汉朝百姓过去做生意的一般自称“汉人”,汉朝派去的军队一般称作“汉兵”。
由此,汉族这个名字开始被周边各族所接受,但这还并没有形成广泛性的称呼和使用,仅仅是在周边比较近的地方作为国家称呼,不是民族称呼,因为这时候汉朝还是单一的大一统国家,汉人=汉国。
汉族这个称呼的普及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汉武帝开展了历史上空前的对外交往,这种交往包括经济文化交往、军事活动,这本质上是一种系统性的文化输出。
张骞通西域就是一种汉文化的对外输出,征服周边各族,比如闽越、西南夷等,是通过军事行动征服,再以王道治理,汉文化以其先进性引领周边各族低级文明形式走向高级文明形式,这是通过军事来实现文化输出。
汉武帝在对外用兵方面,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屡次击败匈奴,甚至直接打通西域通道,河西走廊一直到新疆境外一部分,全部归顺汉朝,汉文化沿着这条路实现传播。
总的来说,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
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和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
在汉武帝一番操作下来,汉朝征服了周边不少部族,从而形成了从单一民族国家转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汉朝以后,汉族这个称呼就逐渐从国家称呼演变成了民族称呼。
也就是说,汉朝时,汉人=汉国。
汉朝以后,由于我国已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人=汉族,比如唐朝,唐人=唐国,汉人=汉族,汉族属于大唐子民,但其他唐朝境内的少数民族也属于大唐子民。
唐人包含了汉族、回族、彝族等等,但汉族只包含华夏民族。
由于汉朝拥有长达400年的统治历史,汉人这个称呼被广泛使用了400年,按照一个甲子60年为一代人算,这个族称至少被6代人所广泛使用,到了汉朝以后,这个名字也就根深蒂固,再无法撼动。
以至于一直被沿用至今,在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开篇语中,就对此事评价得非常准确到位: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参考:

汉族名称是怎么来的?
这是个老问题了,回答的也多,网上相关的文章也不少。
我根据自己的认识简单回答一下,不一定全面或准确。
首先,\"汉\"这个名称的最初来源肯定是与中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汉朝有关的。
两汉四百余年,历史不可谓不久,影响不可谓不深。
在汉朝建立的同时,中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也崛起了,那就是匈奴。
汉匈之间发生了长达百年的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上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旷日持久的大碰撞,也是农耕与游牧大拉锯的开端。
其间,汉匈之间打打和和,既有惨烈的战争,又有贸易、联姻等方式的友好往来,比如昭君出塞等。
最终汉朝赢了,北匈奴西迁,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南匈奴归附。
匈奴恨也好、敬也好,总之,\"汉\"这一名称给匈奴以及后来占据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汉灭亡后,北方游牧民族仍习惯将中土称为汉地,将中原民族称为汉人。
这就好比前苏联、南斯拉夫已不存在了,但我们仍习惯以原来的称谓称呼那个地区和那里的人一样的道理。
另外,南匈奴开始逐渐汉化,匈奴人有从母姓的习俗,匈奴贵族改汉姓往往姓刘,并以此为荣。
西晋时,匈奴贵族刘渊起兵灭晋,打的国号就是汉。
魏晋两北朝之后,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第二帝国时期——隋唐。
尤其是唐,强大而久远。
而唐恰恰又是汉的大粉丝,就连唐朝皇室宗庙的祭词都是些褒扬\"汉\"的词句,比如:\"尧坛凤下,汉室龙兴\",\"天降祥、汉祚昌”等等。
王勃:\"自皇帝至汉,并是五运真主,五行已遍,土运复归,唐德承之,宣矣。
\"意思是唐代国运承继于大汉。
就连唐皇的母系孤独氏也被认作是源自刘姓,是光武帝刘秀后裔,根红苗正。
唐代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也大量借汉喻唐,比如:\"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
”总之,经过了唐朝的推波助澜,\"汉\"在其代表的朝代(汉朝)灭亡后,仍然成为中原王朝传统地域以及族群的代称。
“汉\"这名称的发扬光大,还要感谢唐朝。
唐之后,经历五代十国至北宋,北方的契丹、女真相继崛起,先后占据了北方大片地域,这两个民族也曾以汉自居,可能是认为\"汉\"就是代表正统。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甚至取汉名刘亿,并将母系定为汉丞相萧何的萧姓。
现在的中亚、俄罗斯等地及民族的语言发音,称中国即为契丹,汉人为契丹依。
可见汉即是中原汉族人的自称,也是其他民族对我们的称谓。
到了元朝,四等人划分中的汉人,除了北方汉族人外,也包含原金人和辽人。
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有个起义领袖叫陈友谅,取的国名也是“汉\"。
如果陈友谅取胜了,或许历史上又会出现一个“汉朝\"。
可见\"汉”的影响力确实久远。
同时,加之一些文学作品、词话、说书艺人等的传播,如《三国演义》等,使\"汉\"这一名称在民间百姓意识中也根深蒂固了,\"汉贼不两立\"\"民心思汉”等语句也是耳熟能详。
清代,\"汉”这称呼就更加固定了。
比如清有\"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等,大餐有“满汉全席\",各部大臣满汉双配等。
“汉族”做为族称的最终确立,是在清末。
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一词也诞生了,其最初的使用者是梁启超、章太炎等人,最初的含义与“汉族”相同。
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认为“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
1906年萍浏醴起义檄文中干脆将“中华民族”和“汉族”合二为一,形象地诠释了二者的一致性。
辛亥革命成功后,出现了很多与汉有关的机构,比如“四川大汉军政府\"\"贵州大汉军政府\"等。
民国建立后,满汉矛盾消解,开始提倡“五族共和”。
“中华民族”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指代更高层面上的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体。
1919年,孙中山在解释民族主义时说:“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将“中华民族”与“汉族”区分为不同层次的民族概念,视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等民族合成的多民族的共同体,其中“汉”是“中华民族”的主要部分。
可能有人会问,当初为什么不用“华族”和“夏族”呢?
实际上,在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界确实有这方面的讨论,并出现了一个研究中国民族史的小高潮,发表了很多学术论著,如梁启超的《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王桐龄、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等人分别撰写的《中国民族史》等。
其中吕思勉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认为:“汉用为民族之名,久以不关朝号(意思是与朝号无关了)。
如唐时称汉、蕃;
清时称满、汉;
辛亥革命则有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说是也。
此等岂容追改?
夏族二字,旧无此辞,而华族嫌与贵族混”。
其论说理透彻,颇有见地。
此后“汉族”与“华夏”、“中华民族”等曾经指代汉族的称谓彻底分离,成为汉族唯一的族称,沿用至今。
这就是“汉族”名称的由来。

参考:

是伟大的汉武大帝敬仰儒家文化思想,四海敬仰当时最先进的汉朝人汉文化汉文明久而久之形成了汉族。
汉族的形成根源是汉江汉中地区,刘邦被封号汉中王建立汉朝为基础。

参考:
这问题恰逢其时,昨天国家文物局刚宣布确认西汉“文景之治”的开创皇帝刘恒的霸陵地点,汉文帝是贤明君主的代表人物,受后代历来明君的推崇。
第二是他的孙子汉武帝,在位六十余年,征西域,伐匈奴,拓疆土,威名远扬,令敌人闻风丧胆,乃至东汉窦宪远征燕然山,刻石纪念,“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当时整个民族英气勃发,斗志昂扬,威名响震整个亚欧大陆。
虽后来历经战乱,但这个民族深以所曾经的汉朝为傲,故称“汉人”,也就是汉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