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是怎么死的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戌时正(晚上8点),紫禁城皇宫中突然传出噩耗:皇太后驾崩!因为当时报信的太监匆忙而至,惊惧啼哭之下没说清楚 ,又因圣母皇太后(慈禧)已经重病多日,久治不愈,经常卧床不起。
都以为驾崩的是慈禧太后了。
于是这些人急忙在当日子时(晚11点)进宫,准备赴储秀宫(慈禧寝宫),按礼仪准备后事。
可是,引路太监带着这些朝廷重臣们并没有前往储秀宫,而是往钟粹宫(慈安寝宫)方向前行。
感到事情不对的大臣们心中顿时大惊,立即喝问太监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引路太监哭诉,这些人才闹明白,原来不是久病的圣母皇太后慈禧去世,而是昨天还好好的、照常召见军机大臣们商议朝政的母后皇太后驾崩,进宫的诸位重臣们均感到措手不及、惶恐万分一片哗然。
据说当时,东阁大学士左宗棠按奈不住,大声说: “昨日早对时,见上边(母后皇太后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
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怀疑母后皇太后暴薨之事另有隐情。
关于慈安太后的突然暴毙有多种说法,其中,传的最多的是被慈禧下毒所害。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入侵京师,抵挡不住的咸丰帝只得代理后宫嫔妃及部分大臣逃往热河“木兰秋狝”。
后来病死在热河。
(梁家辉饰演的咸丰皇帝)在即将病逝前,咸丰帝咬牙坚持,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大阿哥载淳“同道堂”印章(因其年幼,所以由皇太子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代为掌管),嗣后顾命大臣辅政时发布的一切政令都要恭请盖上“御赏”、“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
由此可见,咸丰帝对于皇后十分信任。
(顾命八大臣)“辛酉政变”后,顾命大臣被废。
夺回大权后,在群臣的拥戴下,两宫太后开始以“垂帘听政”方式参与朝政。
母后皇太后为咸丰帝中宫皇后、地位尊贵;
圣母皇太后只是咸丰帝妃子,因为是同治帝生母,才得以被尊为太后。
嫡庶有分,地位有别,所以在两宫太后共同垂帘的二十年内,朝廷最高权力其实一直是掌握在母后皇太后手中。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宫垂帘,至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去世。
二十年里,处置朝政的基本上是圣母皇太后。
但是在一些大事上,母后皇太后行事果断、极有主见,深为诸臣所钦佩。
例如诛杀临阵脱逃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骄奢跋扈的陕西军务督办胜保、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之功并赐显爵,这些事情都是出自慈安的最终决断。
诸多野史言辞凿凿地分析叙述,说是慈禧因慈安握有咸丰帝密诏,一旦慈禧有专权之事,则以密诏将其除掉。
慈禧明面百般讨好、暗地怀恨在心,最后哄骗慈安烧毁了密诏。
据说密诏焚烧之后,慈禧太后逐渐变了另外一
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春夏之间,京城之中忽然盛传,说是慈禧太后生了大病。
传闻出来之后,没有过几天,就说是慈安太后死了,而慈禧太后的病也痊愈了。
之后,就有人传言,道是慈安生病之后,慈禧太后命令太医院用不对症的药方治疗慈安太后,最后,把慈安太后给治死了。
但,很多人又觉得,在清光绪七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突然暴毙于钟粹宫,看似毫无征兆,实则慈安的身体早已出现病症。
据工部尚书,同时也是光绪帝老师的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的记载,在慈安死后,记下了慈安的脉案:“晨方:天麻、胆星;
(脉)按云类风痫甚重。
午刻一(脉)按无药,云神识不清、牙紧。
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
酉刻,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
戌刻(晚八时前后)仙逝。
”依据这一记录,基本可以断定,慈安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导致脑中风,而且病情危急,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基本无法救治,最终因此而去世。
脉案中的“类风痫”,就是太医们对于脑中风的表述。
据记载,在之前的档案中,慈安在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初九曾有一次记载,也是中风,不过那时候年轻,很快就治愈了。
到了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已经四十四岁,步入中年,身体情况也大不如前。
而自光绪六年(1880年)年中,慈禧因患病,经常卧床不起,无法处理朝政,所以以前轻松悠闲的母后皇太后不得不单独垂帘,处置政务。
繁琐军政大事使得慈安身心压力极大、身体也疲惫劳损,最后脑中风猝死也不奇怪。
综上所述:在21年两宫皇太后执政期间,是如何地合作与斗争,并支撑满清的江山社稷,都不是简单的一两件小事就可以讲清楚的。
我
如果说,慈禧太后是个狠角色,那么,慈安太后也绝对不是平庸之辈。
所以,慈安太后的死是不是慈禧害死的,不敢妄下定论。
参考:
通常,我们都听说过慈禧太后,但对于地位和能力都比她更强的慈安太后却知之甚少。
慈安是咸丰帝的皇后,而慈禧只是贵妃而已。
也就是说,慈安为妻,慈禧为妾,地位高下一目了然。
慈安出生高贵,属于满洲上三旗镶黄旗的钮祜禄家族。
她在十六岁时入宫,先被封为嫔,之后短短数月间就连跳数级,成功登上了大清皇后的宝座,创造了满清后宫最快的升迁记录,远比《甄嬛传》和《延禧攻略》的主人公都强出了太多。
从此,慈安以皇后之尊统领后宫,将形形色色的各类女人都管理的服服帖帖,包括慈禧在内都非常臣服于她。
我们都知道,咸丰是一个非常好色的帝王。
他娶了一大堆的女人放在后宫,却只有慈禧一人生出了儿子载淳。
作为嫡母,慈安对于咸丰帝唯一的子嗣非常疼爱。
而且,她的疼爱不仅停留于衣食住行,更时刻
在抚育帝裔的同时,她甚至比慈禧更像一个母亲,与载淳建立了深厚的母子感情。
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后,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联合了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一举击败了顾命大臣集团,彻底掌控了朝政。
返回北京后,载淳作为唯一的皇子登基称帝,史称同治皇帝,而慈安和慈禧则开始“垂帘听政”。
据《清宫遗闻》的记载: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
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从中不难看出,在垂帘听政时期,慈禧是那个在前面负责具体工作的,而慈安才是幕后真正掌舵的主人。
由于慈安生性低调娴静,对于权力没有太多的欲望,以至于慈禧更多的参与了政务。
但是,清朝祖制严格,东宫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西宫。
所以,慈禧尽管抱有野心,但却不敢过分逾越,据《清史稿》记载: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
安德海是慈禧身边的心腹太监,他倚仗慈禧的宠信,更凭借自己在辛酉政变时向恭亲王通风报信之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
在同治八年时,安德海请求慈禧派他到江南为同治帝置办龙袍。
一出宫门,他就开始招摇过市,当途经山东时被巡抚丁宝桢拿获并且下狱。
丁宝桢自知此事干系重大,迅速上奏朝廷请旨。
慈安虽对慈禧平时的小动作不太在乎,但对于这种事关大清颜面的问题却毫不手软,在未和慈禧商量的情况下就直接下令处死了安德海。
据《清史稿》记载:立命诛之。
通过此事,慈禧更加不敢违逆慈安,两人继续着表面和睦的关系。
到了同治十一年,同治帝到了立后大婚的年纪。
慈安选中了贤慧端淑的阿鲁特氏,而慈禧却选中了乖巧俏丽的富察氏,两位母亲各执己见,谁也没有退让。
结果,同治帝采纳了慈安的意见,选娶了阿鲁特氏为自己的正宫皇后。
此事,令慈禧这位生母大为恼火,认为自己在亲生儿子心中的地位还不及慈安。
慈安与慈禧在朝政上相互配合,在中央倚重奕訢、倭仁等满臣;
在地方启用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等汉臣。
几年下来,满清王朝内外相促,竟出现了朝政清明的迹象,被后世称为“同治中兴”。
但是天不假年,慈安太后在光绪七年时崩逝于钟粹宫,享年才四十五岁。
慈安之死,对满清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失去制衡的慈禧从此开始独揽大权,甚至于形同女皇。
而关于慈安之死,很多人猜测或许与慈禧有关。
据野史记载,说咸丰过世前交给慈安一道密诏,如果慈禧专权就以密诏将其杀之。
慈禧得知后,长期讨好慈安并哄骗她烧毁了这道密诏。
之后,慈禧开始恣意妄为,甚至毒杀了慈安。
事实上,这些都是民间的谣传罢了。
慈安之死虽突然,但并非毫无征兆。
据《翁同龢日记》记载,慈安很早就有这样的脉案:痰壅气闭如旧,药不能下。
据此大致可以断定,慈安是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导致中风并因此去世,与慈禧没有关系。
至于说,她是死于慈禧的毒害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参考: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戌时正(晚上8点),京师紫禁城皇宫中突然传出噩耗:皇太后驾崩!得到消息的内阁诸大学士、军机大臣、宗室王公无不惊骇万分,急忙进宫探视,并准备处置后事。
当时,圣母皇太后(慈禧)自光绪六年(1880年)年中便患病,久治不愈,经常卧床不起,所以朝政军国大事暂时只能由母后皇太后(慈安)一人勉力处置。
近一年来,朝臣们基本上很少能够见到圣母皇太后,诸多军政庶务均向母后皇太后奏报后按旨意施行。
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九上午,母后皇太后还照常“叫起儿”,召见恭亲王奕䜣、东阁大学士左宗棠、户部左侍郎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等,商议朝政。
诸臣觐见母后皇太后时,见皇太后面色平常、气度恬淡,言辞间并无病态,只双颊略微赤红、似有醉色。
议事完毕,诸臣叩首退出殿门时,见母后皇太后一切如常。
次日(初十)晨,依制在养心殿外等候“叫起儿”的王公大臣们得到内廷太监传话:“皇太后(指慈安)感寒停饮,偶尔违和,今日免见军机。
”众人也不以为意,皇太后略有小恙,将养数日,想必就会痊愈,处理政务暂缓几日也无妨。
就在当日戌时正(晚上8点),宫中急报至军机处:皇太后驾崩!因为报信的太监匆忙而至,惊惧啼哭之下语焉不详,得到惊天消息的诸王公大臣们虽然惊骇震惊、悲恸莫名,但由于圣母皇太后(慈禧)已经重病多日、经常卧床不起,因此而驾崩虽然事出突然,但也不是毫无征兆。
于是,想当然的诸臣们急忙在当日子时(晚11点)进宫,准备赴储秀宫(慈禧寝宫)探视,按礼仪准备后事。
让人想不到的是,进宫之后,引路太监没有带着这些朝廷重臣们前往储秀宫,而是往钟粹宫(慈安寝宫)方向前行。
感到事情不对的大臣们心中顿时大惊,立即向太监喝问到底是怎回事。
引路太监哭号着跪地回答:“母后皇太后午时骤发疾病、神识不清、气闭痰涌,太医急救无效,已经薨逝了!”得知不是久病的圣母皇太后去世,而是昨天还好好的、能够照常召见军机大臣们商议朝政的母后皇太后驾崩,进宫的诸位重臣们均感到措手不及、惶恐万分,一片哗然。
其中东阁大学士左宗棠按奈不住,大声说:“昨日早对时,见上边(母后皇太后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
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怀疑母后皇太后暴薨之事有隐情。
等到进入钟粹宫后,见母后皇太后已经小敛,面盖白绸。
久未露面的圣母皇太后支撑着病体,身穿素服、头盖白布、用白金钗,已端坐在殿中小椅,面露哀痛、流泪不已,指挥宫中太监宫女人等准备后事。
诸臣于是叩首问安。
见诸臣工已经到来,圣母皇太后起身,悲切地说:“母后皇太后身体一向康健,昨日不过偶感微寒,怎么今天就突然薨逝了!”包括左宗棠在内的大臣们不知如何接话,只得再次叩首慰藉。
圣母皇太后于是命宫女揭去母后皇太后脸上的面罩,让诸臣们瞻仰遗容。
诸臣检视,见母后皇太后脸色平静安详、没有异常。
之后大臣们退出钟粹宫,在外朝守候。
三月十一,天明后,在京诸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宗室王公等先后接到谕旨,令各自按班次进钟粹宫瞻仰母后皇太后遗容。
在此期间,圣母皇太后(慈禧)携年幼的光绪帝身穿重孝,居宫中安排一切葬礼典仪,并没有丝毫怠慢,悲切中泰然处置,毫无遮掩之处。
三月十一未正(下午2点),母后皇太后遗体在圣母皇太后和光绪帝及诸王公大臣的注目行礼下,大殓入棺,以完全符合礼制的流程完成了入殓仪式。
至此,前后延续了二十年的“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成为了历史。
孝贞显皇后钮钴禄氏,是清文宗咸丰帝的第二位皇后(实际上的第一位皇后。
咸丰帝发妻萨克达氏逝世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阳历已经是1851年1月),仅仅一个月后,道光帝驾崩,皇四子奕詝即位,即咸丰帝。
即位后的咸丰帝追谥发妻萨克达氏为孝德皇后)。
咸丰二年(1852)二月,内廷例行选秀,其中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钮钴禄氏被选入宫,并得到咸丰帝钟意。
四月二十七,咸丰帝下诏封钮钴禄氏为贞嫔。
五月,晋封贞贵妃;
六月,拟立为中宫皇后,其时钮钴禄氏的嫔、妃册封典礼均尚未举行;
咸丰二年(1852)十月十七,钮钴禄氏正式受册礼,成为咸丰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皇后。
当年,钮钴禄氏十六岁。
之后十年里,皇后一直恪守本分、恬静安宁,将整个后宫统领得井井有条,和诸嫔妃相处和睦,后宫人际关系风平浪静,没有任何风波。
对于咸丰帝,皇后也时时以“妇德、妇言、妇功”的要求来作为自己和丈夫相处时的姿态,绝不嫉妒、骄纵,是皇帝当之无愧的“贤内助”。
这样的风范使得咸丰帝对于皇后即钦佩、又喜爱,夫妻关系融洽和睦,“母仪天下”的称号,皇后钮钴禄氏的确担得起。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入侵京师,抵挡不住的咸丰帝只得代理后宫嫔妃及部分大臣逃往热河“木兰秋狝”,皇后自然随同前往。
在热河避暑山庄,国事糜烂的现状,让年轻的咸丰帝忧虑颓废、郁气积压,喜怒无常。
在丈夫忧惧失措、举止乖戾的时候,只有皇后敢于温言抚慰、平息怒气。
在皇后的安慰关怀下,心情压抑煎熬的咸丰帝才能稍稍获得安心、情绪恢复平静。
咸丰十一年(1861年)初,咸丰帝因国事艰难、内忧外患四起,自己又没有切实办法可以改变现状,情绪日渐低落,并转化为自暴自弃,干脆采取逃避态度,将国事交付给王公大臣办理,自己则以酒色自娱,得过且过。
在这种荒唐生活的消耗下,咸丰帝的身体逐渐虚弱、精神衰败,直至病势沉疴。
咸丰十一年(1861年)六月初九,是咸丰帝三十一岁生日。
避暑山庄为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寿宴庆典。
但就在庆典上,咸丰帝突发眩晕之症,无法坚持,匆匆返回内宫,随即病倒,而且病情迅速恶化。
延宕了近一个月后,咸丰帝已经药石无效、油尽灯枯、再也无法支撑,行将不久于人世。
七月十六,回光返照的咸丰帝预感到自己即将驾崩,于是趁着尚还清醒,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寝宫召见随扈的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及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军机大臣。
当着诸臣的面,病榻上的咸丰帝连下两道谕旨,其一:“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其二:“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尽心辅弼皇太子,赞襄一切政务。
”这就是“顾命八大臣”的来历。
然后,咸丰帝再召见皇后钮钴禄氏并独子、已经立为皇太子的大阿哥载淳。
在即将病逝前,咸丰帝咬牙坚持,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大阿哥载淳“同道堂”印章(因其年幼,所以由皇太子生母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代为掌管),嗣后顾命大臣辅政时发布的一切政令都要恭请盖上“御赏”、“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
由此可见,咸丰帝对于皇后的信任、以及夫妻之间的感情之深。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清晨,咸丰帝病逝,时年三十一。
大阿哥载淳继位,即同治帝(当时不叫同治帝,而是祺祥帝)。
新帝尊嫡母钮钴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
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
咸丰帝盛年去世,他生前所设立的政治平衡态势很快被掌握了朝廷施政权的顾命大臣们所打破。
在实际上的主导者肃顺带领下,顾命大臣们把持朝政、专擅跋扈,轻视两宫太后,政令几乎不与她们商议,自行其是。
又排挤远在京师与英法联军议和的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䜣,不让他能够参与朝政。
咸丰帝的“政令需有“御赏”、“同道堂”二印才能生效”谕旨,肃顺等也不愿遵守,认为这是妇人干政,有违祖制。
更有甚者,在两宫太后与顾命大臣因政务产生矛盾时,肃顺等居然在御前大声抗辩、出言不逊------“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
双方争吵激烈、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顾命大臣们态度恶劣,气势汹汹,小皇帝在这种情况下都吓尿了裤子,肃顺等人实在是无礼至极!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们日渐跋扈、步步紧逼,使得两宫太后即愤怒又忧虑。
为了不至于大权旁落,她们秘密联络了在京师的恭亲王奕䜣,在其赴热河为咸丰帝奔丧的时候,暗中筹划,推翻咸丰帝生前的朝政安排,准备拿下诸顾命大臣,取回施政大权。
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二十三,在咸丰帝灵柩自避暑山庄启程返回北京途中。
两宫太后借口皇帝年幼经不起旅途劳顿,故意安排肃顺单独奉灵柩后行,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及其余七位顾命大臣提前回京,以此隔断各顾命大臣之间关联。
九月二十九,抵京后的两宫太后立即联手恭亲王奕䜣,颁布谕旨,以专横把持国政、隔绝内外、跋扈无礼、大不敬等罪名将载垣、端华拿捕至宗人府,罢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军机之职。
只有额驸景寿一人,因为人忠厚、处事恭顺,并无擅权跋扈罪状,得以平安无事。
九月三十,醇郡王奕譞率侍卫将肃顺在密云逮捕。
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的政变至此大获全胜,因当年阴历为辛酉年,所以史称“辛酉政变”。
夺回大权后,在群臣的拥戴下,两宫太后开始以“垂帘听政”方式参与朝政。
圣母皇太后(慈禧)本来就权力欲极强,之前在咸丰帝的默许下,多少也有一些治国的才干,自然是很快进入了“听政”角色,从此牢牢把持权力,长达四十七年。
母后皇太后(慈安)则内敛低调、超脱恬静,对于权力并不是看的很重,她的心思主要是在小皇帝身上。
所以两宫太后很快形成了圣母皇太后主持庶务、母后皇太后最终决断的局面。
史称:“东宫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
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咨访利弊”。
母后皇太后为咸丰帝中宫皇后、地位尊贵;
圣母皇太后只是咸丰帝妃子,因为是同治帝生母,才得以被尊为太后。
嫡庶有分,地位有别,所以在两宫太后共同垂帘的二十年内,朝廷最高权力其实一直是掌握在母后皇太后手中。
母后皇太后超脱低调,平日里不喜欢处理政务,日常庶务都交由圣母皇太后处置。
这一方面满足了慈禧的权力欲和虚荣心,另一方面慈安自己也得以轻松自在。
但只要是朝廷军国大事,慈禧都不敢自专,一定要事先征询慈安的意见,因为她知道,朝臣们真正服从的,还是母后皇太后这个中宫皇后、皇帝嫡母。
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两宫垂帘,至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去世。
二十年里,处置朝政的基本上是圣母皇太后。
但是在一些大事上,母后皇太后行事果断、极有主见,深为诸臣所钦佩。
例如诛杀临阵脱逃的两江总督何桂清、赐死骄奢跋扈的陕西军务督办胜保、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之功并赐显爵,这些事情都是出自慈安的最终决断。
而在诛杀安德海、以及立阿鲁特氏为同治帝皇后这两件事中,慈安都作为最终的决定者,拍板决断,朝野也一致认为母后皇太后处置得当,一片欢呼。
连同治帝对于嫡母的决定都并无二话,欣然接受。
这表明母后皇太后完全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拥护,对她的钦佩是发自内心的。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垂帘二十年,辅佐同治、光绪两代皇帝的母后皇太后钮钴禄氏突然发病薨逝,因为去世太过突然、而之后的历史表明圣母皇太后(慈禧)在其去世后得利最大、操执权柄再无人可制,所以后世大量野史乃至半官方材料都把慈安的去世归向于阴谋论,而阴谋策划者直指慈禧本人。
诸多野史言辞凿凿地分析叙述,说是慈禧因慈安握有咸丰帝密诏,一旦慈禧有专权之事,则以密诏将其除掉。
慈禧明面百般讨好、暗地怀恨在心,哄骗慈安烧毁密诏后,再趁机下毒杀害慈安。
有影视作品还把这种说法搬上银幕,加以宣传。
其实,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会知道,这些野史经不起推敲,也并不靠谱。
正史之中,从没有这些记录,两宫太后之间,也没有确定的矛盾和冲突留著史料。
两宫都是皇太后至尊,身份尊贵,长达二十年共同垂帘中,从未有二人产生重大分歧和争执的史料记载,两人之间不说亲密无间,起码是和谐稳定,相处和睦。
没有为权力采取你死我活斗争的条件。
所以,母后皇太后(慈安)突然去世,基本和圣母皇太后(慈禧)没有关联,说慈安是被慈禧毒死的,都是出于在野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之手,以因事度人之心,随笔撰写、虚构故事,反复转载流传后世,才造成了慈安薨逝是慈禧阴谋毒害所致的结论。
后世宫廷档案内,留有慈安薨逝当天的脉案(诊断书),其中记载:“清晨,母后皇太后不豫,太医院撰方:天麻、胆星;
按云类风痫甚重。
午刻一按无药,皇太后云神识不清、牙紧。
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
酉刻,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
戌刻,皇太后仙逝。
”这里明显可以得知慈安发病后意识几乎丧失,牙关紧咬,药都喝不下,然后还伴随有小便失禁的情况。
半日后,脉搏微弱,气息不存,终于在戌刻(晚八点)病逝。
根据这个脉案中记载的病情特点,基本可以断定,慈安是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导致脑中风,而且病情危急,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基本无法救治,最终因此而去世。
脉案中的“类风痫”,就是太医们对于脑中风的表述。
这个脉案并不是孤案,在之前的档案中,慈安在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初九就有病情记载:“母后皇太后正月十五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
”自正月十五,到二月初九,二十四天中“肝厥,不能言语”情况明显,这应当就是轻微中风,不过当年慈安才二十六岁,身体相对康健,加上病情轻微,经过调养,得以康复。
同治八年(1870年)十二月初四,档案记载慈安再次发病:“母后皇太后昨日旧疾作,厥逆半时许。
传医进枳实、莱菔子,服后乃渐安。
”这表明慈安再度因“厥逆”导致眩晕,不能自持。
基本可以断定是再一次轻微中风,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此时的慈安三十三岁,依旧年轻,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及时的服药治疗,再一次康复。
而到了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已经四十四岁,步入中年,身体情况也大不如前。
而自光绪六年(1880年)年中,慈禧因患病,经常卧床不起,无法处理朝政,所以以前轻松悠闲的母后皇太后不得不单独垂帘,处置政务。
繁琐军政大事使得慈安身心压力极大、身体也疲惫劳损。
这些都是她宿疾诱发的根源。
在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九上午的“叫起儿”中,奕䜣、左宗棠、王文韶、李鸿藻等臣工在召对中,已经发现母后皇太后“双颊略微赤红、似有醉色”,但是为了避免御前失仪,诸臣们也不便详细观察。
再加上母后皇太后神情如常,并无异样,所以大家也没有过多猜测。
直到次日晚母后皇太后突然薨逝,回过神来的诸臣们才明白这应该就是“肝阳上亢、血气灌顶”的表现,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血压已经很高。
因此而诱发脑中风、甚至脑内出血,都是大概率事件了。
综上所述,母后皇太后突然薨逝,应该是繁重的处理政务以至身体疲惫,引发旧疾,导致突发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诱发脑中风、或者还伴随脑出血,即使经医官全力诊治也无力回天,最终在发病不到一天内就薨逝了,属于自然死亡,而非被圣母皇太后(慈禧)所害。
参考:
关于慈安太后的突然暴毙有多种说法,其中,传的最多的是被慈禧下毒所害。
但事实是,慈安的死,也许和一种疾病有关系,这在很多正史中都有过记载,而被慈禧所害一说,多为野史传闻,没有可靠依据,只是当时人们的猜测而已。
咸丰帝驾崩后,慈安从皇后的身份变为母后皇太后,慈禧为圣母皇太后,两人各为东、西两宫太后,双双在养心殿垂帘听政。
慈安虽与慈禧共同垂帘听政,却对权力并不感兴趣,而慈禧却恰恰相反,她的野心似乎是各位朝中大臣所能看得见的。
对权力不感兴趣,不代表慈安就没有治国的能力,据记载,慈安的政治才能,一点都不逊色于慈禧,甚至德行远高于慈禧。
慈安是一位深得民众喜欢的皇太后,因下令诛杀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更是让朝野上下都为之称快。
尤其在为同治选立皇后的时候,慈安从大局出发,和同治帝都选了有容貌、又贤德的阿鲁特氏,而慈禧却偏偏要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想法,选富察氏。
慈安被慈禧毒死,是传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
说咸丰帝在临终前为了防止野心勃勃的慈禧日后独揽大权,就拟定密谕,说慈禧若敢乱来,就拿密谕来治她。
说是攻于心计的慈禧在得到慈安的信任后,慈安见她这么善良,以后料她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于是就把咸丰给她的密谕拿出来,当着慈禧的面给烧了。
没有把柄在别人手中的慈禧,就想早日除去慈安,以便自己独揽朝中大权。
但事实是,慈安暴毙之前,慈禧大病了一场,好不容易好了的慈禧还没来得及恢复身体,再加上慈安当时的声誉、地位远比慈禧高,慈禧要是敢毒死慈安,搞不好连她自己的命也会丢掉。
说慈安把密谕拿出来给慈禧看,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慈安自小受教育极多,因为有才能、有德性,才会在进宫后,仅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从嫔妃的地位升到皇后,就连极其聪明的慈禧都办不到。
慈安掌管六宫,其政治水平远不亚于慈禧。
而所谓无风不起浪,密谕或是真的(只是
在清光绪七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突然暴毙于钟粹宫,看似毫无征兆,实则慈安的身体早已出现病症。
据工部尚书,同时也是光绪帝老师的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的记载,在慈安死后,记下了慈安的脉案:“晨方:天麻、胆星;
(脉)按云类风痫甚重。
午刻一(脉)按无药,云神识不清、牙紧。
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
酉刻,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
戌刻(晚八时前后)仙逝。
”依据这一记录,慈安之死可能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所导致。
《翁同龢日记》同时还记载了慈安的两次病史。
一次是慈安二十六岁时,“慈安自正月十五日起圣恭违豫,有类肝厥,不能言语,至是始大安”。
慈安生病共二十四天,以现在医学判断应该属于轻微脑中风。
慈安第二次生病是在她三十三岁的时候,“昨日慈安太后旧疾作,厥逆半时许。
传医进枳实,莱服子”。
意思是虽然慈安是旧病发作,但由于及时治疗,没有遗留下病症。
从翁同龢的日记中可以看出,慈安患有脑血管疾病。
当时,慈禧因为患重病不能上朝,平时都是慈安决定重大的事项,只有一些琐碎事是慈禧在打理。
慈禧一病,每天所有的大事小事,都是慈安一
参考:
慈安太后至死长期以来是有争议的,也即慈安究竟因为什么原因死去的,究竟是病死,还是被慈禧害死的呢?
确实,从慈安当时地位比慈禧高,而慈禧有极强的控制朝政的想法来看,慈禧确实有这个动机。
但是问题是,慈安和慈禧并不是同样的思路,慈安并不太喜欢管理朝政,很多时候都是放手让慈禧去操作,而她自己落得个清净。
从这个角度来看,慈禧并没有害死慈安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而且,问题在于,慈禧想要害死慈安,难度很大,并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慈禧在慈安死后可以说是一手遮天,但是在这之前并非如此,相反慈安的权力要大得多,而且宫中眼线啥的,也不能让慈禧有啥操作。
关键在于,慈安死的时候,慈禧也得了一场重病。
因此,果真是慈禧操作,可能性可操作性都值得怀疑。
同时,慈安确实身体不好,《翁同龢日记》中就有记载。
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加上因为慈禧生病慈安要主持大局,突然猝死并不惊奇,很是正常。
有答主说慈禧毒死光绪,所以就会毒死慈安,且不说这种论调没有意义,光绪之死都是很可疑的。
虽然2008年公安部得出结论,光绪尸身有大量砒霜,但是问题是光绪尸身的防腐材料中也有啊。
从现有文献分析,其实并不能得出光绪就是被毒死的结论,还得存疑。
参考:
清朝有很多的宫廷历史谜案。
如雍正上位之谜、光绪驾崩之谜、慈安暴薨之谜等等。
这些谜案史学界一直都在努力地寻求答案,但很多谜案至今都没有结论。
就那慈安太后之死来说,大多数影视和文学作品都反映说是慈安下毒害死的。
但这个说法缺乏历史资料的确切印证,大都是根据野史或传说推断出来的。
慈安究竟是因何而死?
她的死与慈禧有什么关系吗?慈禧害死慈安的结论是如何推断出来的?
证据又是什么?
下面我就根据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与最新的研究发现,对慈安之死这宗谜案进行介绍和分析。
慈安太后概述慈安太后满洲镶黄旗人(钮钴禄氏),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
慈安与咸丰二年被选秀入宫,为贞嫔,四个月后封为贵妃,半年后封为皇后。
当时慈安只有十六岁,从入宫到封后,半年之中连升四级。
这在有清以来,皇后的晋升当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足以说明慈安是一个聪明贤惠、才华非凡之人。
到了咸丰十一年,年仅三十一岁的咸丰皇帝驾崩后,他唯一的儿子,由慈禧所生的六岁皇子载淳继位。
这就是同治皇帝。
慈安因为是咸丰的正宫皇后,上徽号:慈安太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
不久慈安太后与母以子贵的圣母皇太后慈禧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击败了顾命八大臣。
至此,两宫皇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执掌朝政大权。
光绪七年,年仅四十五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暴薨。
朝廷上下无不惊愕,对慈安的死百般猜测。
慈禧按皇太后的规格料理了慈安的后事,葬在了普祥峪定东陵。
根据清代官书记载,慈安死于现在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对于她的死,朝廷上下议论纷纷,结果传到社会上就产生了种种推测。
加上慈安与慈禧的关系,不免出现了慈安之死与慈禧有关的传说,而且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慈禧害死慈安传说的主要依据安德海之死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后,安德海当时是宫内的太监总管,慈禧的心腹红人。
他依仗慈禧太后的宠信,在宫中胡作非为,肆无忌惮。
朝臣和同治皇帝都对他恨之入骨。
同治八年,安德海请求慈禧获得了到江南采办龙袍的差事。
他一路大肆招摇,扰乱四方,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
如何处置安德海,丁宝桢上奏朝廷请旨。
但慈禧明显有意袒护,而慈安以安德海违犯太监不得出京的祖制,下令对其就地正法。
至此,朝野上下大快人心。
因为此事,慈禧对慈安开始产生了看法并怀恨在心,但顾及到慈安的地位和自己的势力还未壮大,所以当时慈禧只能对此事敢怒而不敢言。
同治帝的选后事件同治帝十七岁准备大婚选后,慈安喜欢漂亮而又文静的崇绮之女阿鲁特氏。
慈禧则要选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两宫太后在同治帝的立后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皇亲和朝臣们主张同治帝自己拿主意。
结果,同治皇帝选中了阿鲁特氏。
对此,慈禧极为不满,但又不敢显露出来,内心里却对慈安更加愤恨。
只能发泄在皇后阿鲁特氏身上,对她百般刁难。
同治帝驾崩后不久,慈禧就找茬处死了阿鲁特氏,并且同治帝的皇嗣也被扼杀在腹中。
朱谕的问题咸丰皇帝深知慈安优于德,而慈禧优于才。
临终时赐给慈安一枚刻着“御赏”的印章,同时赐给同治帝一枚“同道堂”印章。
并规定以后下发谕旨必须且仅用此二印章才能生效。
但是,当时同治帝还小,那枚本应同治帝使用的“同道堂”印章,就暂时由慈禧代管了。
相传咸丰帝还密赐慈安一道朱谕,大概的意思是说,咸丰死后,如果慈禧敢胡作非为,慈安可就祖宗之法处死慈禧。
当时慈禧因为自己深居西宫,权力不如慈安的东宫,所以处事行为比较收敛,办事谨慎,对慈安也比较恭敬。
就这样,逐渐取得了慈安的好感。
据传,后来慈安竟然对慈禧透露了朱谕的内容,并当面毁了朱谕,以示自己对慈禧的信任。
朱谕虽然被毁,但慈禧对此事始终心有余悸,耿耿于怀。
日常的矛盾摩擦少年时的光绪帝常去东宫,也就是慈安的住所,跟慈安太后比较亲近。
宫中传说是慈安性情温和,不像慈禧那么严厉。
慈禧听后很不是滋味,认为这是慈安和恭亲王奕欣从中挑拨,非常愤怒。
而且慈禧担心光绪帝亲政后,与慈安联合削减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便派心腹对光绪帝的行为严加监视,将光绪的一举一动汇报给她,以便掌握主动权。
自从慈安把朱谕毁掉之后,慈禧的心稍安了一些,本性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光绪六年有一次,清宫的嫔妃们去祭奠咸丰的陵寝。
祭奠时,按规矩咸丰帝的正宫皇后慈安应居后宫的首位,而慈禧只能在侧位,慈禧很不快。
因此两宫太后发生了争执。
慈安听从恭亲王奕欣之说,坚持不让。
慈禧无奈,只得屈就。
心里又增加了对慈安和恭亲王的愤恨。
慈禧使用手段把太监总管李莲英拉拢在自己身边,成为她的心腹。
李莲英倚仗慈禧的权势,兴风作浪,横行朝野,人称九千岁,他唯慈禧马首是瞻,眼中没有慈安。
其他太监也纷纷效仿。
慈安要求慈禧对以李莲英为首的太监严加管束。
慈禧不但不听,反而认为慈安干涉和限制了她的权力。
慈禧心中积压多年的怒气,顿时迸发出来,两宫太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由于两人矛盾的加深,慈禧认为慈安是她专权的最大绊脚石,事也凑巧,这之后慈安便暴死在宫中。
假设慈安真的是被慈禧害死的从
这可能就是很多野史和民间传闻的依据。
那么依据这么充分,为什么官书中没有记载和一丝的透露呢?
这是因为宫廷档案是由官家所写的,而慈禧当时健在,记载中是不能流露出半点对她不利言辞的。
又因为史学界一般对实际以发生,但官书中没有详细记载,而证据不十分充分的案例,往往被定为遗案。
所以对其真实性,后人也只能从其他的渠道去挖掘,去发现端倪,找出依据,进行推断。
现在虽然大多数人认同慈安之死与慈禧有关,甚至说,慈安是被人在食物中下毒害死的,但其证据还有所欠缺,理由还不够确切和充分。
如果想要找到慈安的真正死因,还需要史学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真相一定会大白天下。
参考:
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第二任皇后。
咸丰帝死后,同治帝即位。
慈禧‘母以子贵’被尊为皇太后,慈安与慈禧并称东、西太后。
由于同治帝年幼,她们一起垂帘听政。
同治帝死后,光绪帝即位,她们继续垂帘听政。
慈安太后于光绪帝七年三月初十晚暴崩于钟粹宫。
她究竟是怎么死的?
她的死亡和慈禧有没有关系?
对于慈安太后的突然离世,历史总结的说法相互矛盾。
1、据《崇陵传信录》记载,慈安脑中风发作,慈禧指使御医开不对症的药,将慈安毒死。
慈安与慈禧垂帘听政21年,而且在这期间,据《翁同龢日记》记载,慈安在同治二年、同治八年先后发生过两次脑供血不足现象(脑中风前兆),他的意思是慈禧想害慈安,早就害了,不可能拖到21年。
我认为慈禧之所以没有在前两次下毒毒害慈安,可能认为时机不够成熟。
2、《翁同龢日记》记载,说慈安是死于脑中风。
慈安死后,慈禧成为清朝唯一的实际掌权者,如果是慈禧毒死的慈安,那么,慈禧威胁翁同龢,让他写慈安是怎么死的,他就得怎么写,否则会有杀身之祸,往往史书都是胜利者所写的。
3、《翁同龢日记》记载,说慈安的金匮和入殓仪式都符合清朝的礼制,但是慈安的棺木却由厚度为一寸七八的薄楠木拼成的,与她正宫的地位严重不符,而且慈禧还想把慈安的封号中的“贞”改成“钦”遭到大臣的极力反对才没有改成。
由此可见,慈安就算是死了,慈禧都没有放过与她在地位上的竞争。
慈安的死,我认为还是与慈禧有关的。
慈安与慈禧虽说都是皇太后,但是却有‘嫡庶之分’,朝政大事均由慈安处理,慈禧只负责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也都需要征询慈安的同意。
对于权利欲极强的慈禧来说,怎可屈居人下,就会想方设法
后来又发生慈安斩杀她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和同治选阿鲁特氏为皇后的事产生分歧,不可能不怀恨在心,否则也不会在慈安死后,还和死人争地位,想把“贞”改为“钦”。
而剩下她一人成为权力最高者时,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与慈安一党派的奕訢等人。
所以,慈安被毒杀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日晨,恭亲王奕䜣、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诏、大学士李鸿藻在进见慈安太后时,见她面色红润毫无病色。
待午后四时许即由宫中传出噩耗,说慈安太后归天了。
当亲王、军机大臣们入宫后,只见慈禧面带泪痕正在慈安太后宫中指挥侍从给慈安太后入殓。
按清制,后妃病逝 需要由近支亲王和军机大臣检视医方药剂,眼下慈安之死既无传医更无方剂。
又规定入殓前,宫廷须告之娘家亲人方能入殓,然而慈安去世后并未告之娘家人就急忙入殓。
由于疑点重重,因此宫廷内外均传说慈安太后实死于慈禧之手。
慈安太后本是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自幼便锦衣玉食,无忧无虑。
初入皇宫时,慈安只有15岁,比咸丰帝小6岁。
她容颜绝色、品性敦厚宽仁,很快便得到咸丰帝的宠幸,被晋封为贞嫔、贞贵妃直至皇后母仪天下。
但慈安始终未有属于自己的子嗣。
慈禧出生在一般的满族家庭,17岁经选秀入宫,后获咸丰帝封为贵人、懿嫔,21岁生皇长子载淳(同治帝),始加晋懿妃、懿贵妃。
宫中地位一直居慈安之下。
咸丰帝驾崩时,慈安后25岁、懿贵妃27岁,6岁的同治继位。
慈禧母凭子贵,与慈安并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而一心想独裁的慈禧,并不心甘于此。
早年咸丰在世时,按清代祖制,皇后有权过问、并对诱使皇上纵欲而荒于政务的妃嫔行使杖斥。
太监亦可代皇后于皇上所宿妃嫔寝室之外宣读祖训。
一日,慈安后见咸丰帝已多日不临朝,便头顶祖训跪在宫门口,命太监请皇帝听祖训。
咸丰在懿贵妃(慈禧)处听传祖训为之一惊,急忙跑出寝殿匆匆临朝去了。
咸丰帝登殿后忽而想到,皇后还有杖斥之权,于是草草处理了政务,起驾回宫。
问知皇后在坤宁宫,咸丰赶到时,见慈安端坐殿中,正要命人杖打懿贵妃,便急忙制止,说她已有身孕。
慈安后得知有孕之事,马上下座向咸丰赔礼。
懿贵妃尽管未受到杖责,但对慈安的怨恨已由此而生。
后来,同治甲戌年(1874),同治帝因贪声色致疾而夭折。
同治皇后虽然有了身孕,但眼下无人继统,于是两太后及王公大臣、宗室等于养心殿商定继统事宜。
一开始,慈禧先说皇后虽有孕,但不知何日生,皇位不能空着,以从速解决为宜。
恭王奕䜣建议说,皇后产期 不会太久,皇帝应当暂不发丧。
如皇后生皇子,自当继位,如生女再议立新君不晚。
慈禧当即反驳说,朝中不可一日无主,军机大臣皆随声附和。
于是慈安太后便说,依己意恭王之子可以承袭大统,恭王奕䜣听后马上叩头谢绝。
这时慈禧一言不发。
接着慈安又说,如恭王不愿,可依承袭次序立溥伦,而在场的溥伦之父载淇,赶忙叩头,连声说不敢承命。
之后慈禧再次开口说,既然两人之父均不愿承命, 依我意以立奕譞之子载湉(慈禧妹妹之子)为宜。
这时慈安太后不好再开口了,唯独恭王怒冲冲地说,立君应立长这事不可废。
慈禧马上接着说,此事宜速决不可再拖,若意见不一,可用投名法来定。
投名结果赞成溥伦的一人,恭王子的三人,其他所有人都赞成慈禧的提名,由载湉(光绪)继统。
这场貌似公允的立君会议,之前慈禧早就做了手脚,暗中和与会之王公、宗室及军机密谋过。
因此投名时,人选才如此集中,通过此次立君之事,慈禧更加怨恨慈安了。
此外,昔日慈安太后默许恭亲王奕䜣,杀掉慈禧宫中为非作歹的太监安德海;
以及在同治选后上,慈安支持崇绮女儿入选这些事,都加深了慈禧对慈安的积怨。
其实,咸丰帝早就觉察到懿妃(慈禧)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因此,临终前特别密授朱谕,嘱咐慈安后,如果日后恃子胡作非为,就让慈安拿出密谕,按祖宗之法治罪于她。
咸丰死后,慈安曾把密谕拿给慈禧看,以示警醒。
密谕的存在,使慈禧感到惊惧不安,办事谨小慎微。
她对慈安言听计从,关怀备至。
所以同治一朝,慈禧还不至于有太猖狂的举动。
时间长了,慈安看到慈禧安分守己,就对她放松了警惕。
一次,慈安患病,服太医开的各种药都见效甚微,一气之下拒绝吃药。
没想到几天之后,病居然奇迹般好了。
大病初愈,慈安到颐和园散步,却见慈禧左臂缠着白纱。
她上前问因,慈禧答是前几天割臂肉煮汤,为慈安滋养身子所致。
慈安大为感动,回到宫中,取出咸丰临终密谕,当着慈禧的面烧为灰烬。
没有密谕,慈禧心上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觉得再也没有什么令她担惊受怕的了。
她一改常态,开始放肆起来,对慈安出言不逊,朝中大小政事,一人独揽。
慈安此时才知上当,但后悔已晚……。
后来,出现了慈安太后突然离奇死亡事件,慈禧从此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登上独断朝纲的宝座。
尽管对慈安太后的具体死因,至今还存争议,有中毒、自杀、自然而亡等多种说法。
但从慈禧怨恨慈安的事例来说,她显然是难逃干系的。
各位看官,你又觉得如何呢?
参考:
光绪七年宫中突然传来慈安太后暴毙的消息,之前还好好的召见大臣,怎么转眼就突然得病而死了呢,所以大家猜测是慈禧毒死了慈安!慈禧毒死慈安是在野史中记载的,说实在的慈禧还真有杀慈安的动机呢!慈禧和慈安都是咸丰皇帝的妃子,不过慈安地位比慈禧高,慈安是咸丰的正牌皇后,慈禧只是贵妃,妃子都归皇后管,可慈禧好命啊,为咸丰生了唯一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咸丰死后,同治继位,咸丰命慈禧和慈安一同辅助同治,可当时萧顺为首的八大顾命大臣是想独揽大权,不想慈安慈禧过问朝政,慈安慈禧为了争权结成的联盟,和恭亲王奕欣一起铲除了八大顾命大臣,随后慈安慈禧垂降听政,把持了朝政!慈禧权力欲望强,能力也强,慈安权力欲望不怎么强烈,只想好好过生活,慈禧特别想自己说了算!慈禧的强势让恭亲王奕欣很反感,他怕慈禧独大变成了女主主政的局面,所以劝说慈安和自己联合阻止慈禧独大,最好就是干掉慈禧!慈禧最宠爱的太监安德海就是慈安和恭亲王设计杀害的,从此慈禧和慈安就有了隔阂,表面上大家相安无事,暗地里大家都防着对方呢!同治皇帝死后,年幼的光绪继位,光绪是被慈禧收养在宫中的,慈禧还让光绪叫自己“亲爸爸”,很明显慈禧是想控制光绪独揽朝政!慈安虽说不争名利,但是出于传统的道德礼法,是不想让慈禧独裁的,所以慈安对慈禧警告了一番警告他不要干预朝政,不能做武则天之举,还拿出了咸丰生前的写的遗旨,遗旨上说只要慈禧有独裁的举动,慈安可以马上杀掉慈禧,慈禧害怕了,没找到咸丰还有后招,慈禧苦苦哀求慈安放过自己,自己绝不会有独裁的心思,慈安也就信了她,居然把遗旨当着慈禧的面给烧了!慈禧之后真的挺安分的,不过也对慈安起了杀心,因为有慈安在,自己死死的被压住了,谁知道慈安烧的遗旨是真的还是假的呢,以后慈安可以以干政的理由随时除掉自己,慈禧感到不安全了,何况慈安比慈禧还少两岁呢,有慈安在,慈禧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啊,所以慈禧必须杀了慈安才安心!光绪七年,慈禧耍了个苦肉计,自己生病了躺在床上,政事就由慈安一
不过在慈禧初期,除了她还有另外一位太后,那就是慈安太后,她们是同一时期的两位太后。
不过后来慈安死亡,或许很多人会联想到慈禧身上,慈安之死真的和慈禧有关系吗?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
咸丰二年(1852)二月被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进内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已拟为皇后,其嫔妃册封典礼均未举行;十月立为皇后,时年十六。
她生前没有子嗣,但却依靠丈夫咸丰皇帝的信任和宠爱,由嫔连升四级成为皇后,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堪称清代晋封速度最快的皇后。
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处置不当,咸丰皇帝被迫跑到承德避暑山庄,最后死在北京故宫之外。
在继承人问题上,咸丰帝的遗嘱留下了很大的政治隐患。
他一方面考虑到皇后无子,贵妃幼子继承大统,将会出现皇后与母后专政间的矛盾,他设想出一个八大臣赞襄、两宫皇太后各执一印(皇后用“御赏”印、那拉氏代载淳用“同道堂”印)的政治体制,以求达到互相牵制的效果,这是咸丰帝死前的精心安排。
谁曾想到,他将六弟奕訢排除在体制之外,使之不能参与朝政,这就开启了政局不稳的先兆。
咸丰帝死后,肃顺等赞襄王大臣深知身为皇子生母的西宫那拉氏潜在的政治危险,就采取了“抑西扬东”的策略,从礼仪封号上先后为东宫、西宫封号,以示嫡、庶之别,通过对西宫的贬抑,以
迫于情势,西宫慈禧太后不仅主动拉拢东宫慈安太后,还联合此时在京师与英法联军谈和的恭亲王奕訢,内外联手,最后除掉了肃顺等八大臣,不仅使双方生命得以保全,而且政治生命也得以延续。
同治初年,奕訢以议政王名分主持朝政,实握相权。
慈禧太后实握帝权,把持朝政,出现了帝、相、后并存的政体,这种以太后之尊听政的慈禧、慈安两太后、年少软弱的载淳帝、主持日常工作的奕訢等王大臣之间构建的三角政治格局,既有临时稳定的因素,从长远看又使清廷最高层具有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传说光绪七年的一天,慈安到慈禧宫里对慈禧说,先皇临死之前曾留下一道手谕,我对任何人都没有说,现在你可以看一看了。
慈禧一看惊出一身冷汗。
手谕中写着,在慈禧违制的时候,慈安可以动用手谕将她诛杀。
慈安接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这道手谕也不需要了,说罢,当着慈禧的面将手谕烧掉。
慈禧当然表现得感激涕零,过了几天,她派人到钟粹宫给慈安送点心,很快就传出慈安暴崩的消息。
慈安之死不无蹊跷,因为前一天她还在垂帘听政,精神很好。
另外,既然是因病而亡,就该留有太医诊病的医案,但事后这些都没有找到。
还有一件不合常理的事,妇人死后,通常要等娘家来人看过,同意之后才能入殓,但是等慈安的家人赶到时,她已经入殓了。
因此有人怀疑,慈安是吃了慈禧送的点心被毒死的。
但因为没有证据,慈安之死也就只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悬案。
参考:
慈安太后是被慈禧搞死的,这虽然没有明面上的证据,但应该与事实不远。
这个事件类似于光绪皇帝被毒死的案件,现在也基本确定光绪就是被慈禧搞死的。
好了,我来说一段野史,作为慈禧为何要搞死慈安的辅助说明材料。
据传,咸丰皇帝西狩承德避暑山庄的时候,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对于慈禧(当时还称懿贵妃)的权力欲很不放心,担心他死后,懿贵妃母凭子贵,趁新君年幼揽权。
权臣肃顺甚至建议咸丰仿汉代钩弋夫人故事,将懿贵妃赐死,但是咸丰最终还是不忍下手。
当时咸丰的皇后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生性醇厚,咸丰深知他一旦百年,虽然正牌皇太后是钮祜禄氏,但懿贵妃定会跋扈揽权,踩在她头上,懦弱的钮祜禄氏绝不是懿贵妃的对手,于是他留了一道手谕给皇后,内容是如果懿贵妃跋扈,就以此谕诛之。
慈安太后宅心仁厚,或者说是妇人之仁。
咸丰死后,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诛杀肃顺,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三年后,太平天国也被曾国藩平定,整个政局稳定下来。
慈安可能是觉得这份手谕留着已无甚作用,竟然把手谕给慈禧看了,还当着慈禧的面将手谕烧了,以示姐妹同心,她绝不会以此来威胁慈禧。
慈禧得知此事,如骨鲠在喉,于是在慈安爱吃的点心中下毒,慈安也为她的妇人之仁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