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为何要维护开源软件vscode

微软为什么要维护开源软件Visual Studio Code?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VS Code能够做很多Visual Studio不能做的事情。
微软这几年干了几件大事儿,发布并且开源Visual Studio Code,重金收购GitHub代码仓库,上线Linux子系统,强化命令行工具PowerShell,发布Windows原生命令行工具Windows Terminal,发布winget原生包管理工具。
你发现这里面的规律了吗?
微软这几年做了一大批开发者工具,这些开发者工具都一致指向Linux/MacOS等Unix-Like平台下的开发者。
完全跨平台、强大的扩展功能VS Code能做很多Visual Studio不方便做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Visual Studio微软的集成开发环境,也是目前全行业最好的集成开发环境。
C#在语法上其实比JAVA更加出色,整个.net工具生态也做得非常好,可是就是因为不是开原的,在跟JAVA的竞争中,不具备任何优势。
作为C#标准开发环境,.NET核心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又想保证Windows平台上的优势,微软不愿意将全功能的Visual Studio移植到Linux和MacOS平台,这样C#为主的.NET体系还是很难在其他平台壮大起来。
Visual Studio Code不存在这种问题,既然是开源软件,微软可以把一些插件和功能放到VS Code上,“开源+跨平台”是非常大的优势。
VS Code是真正完全的跨平台,在Windows、Linux、MacOS上都有着出色的体验,因为这玩意儿是开源的,微软自己也开发了很多插件,加上开发者贡献的插件,功能可以变得非常强大。
VS Code能更好地笼络开发者Linux开源哲学是得到了很多人认可的,很多开发者还是喜欢在Unix/Linux下工作,同时基于FreeBSD发展起来的MacOS,本身也具备非常纯正的Unix血统。
在比较大的互联网企业里面,MacOS办公、Linux开发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美国以Google、Facebook等众多互联网巨头,大多数工程师会用MacOS和Linux,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是MacOS办公为主,本地SSH连接远程Linux开发机开发在腾讯、百度等众多企业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可以看到的是MacOS和Linux是使用量非常大。
微软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愿意用Windows的开发者越来越少。
微软先是在应用商店上线了Linux子系统,接着开发了Windows Terminal终端工具,今年微软直接上线了自己的winget包管理工具,要知道拥有着正统Unix血统的MacOS,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官方包管理工具,没想到这事儿让微软抢了先。
微软做的这一系列操作,其实都只是为了抢多开发者资源,Windows长期以来都被极客嫌弃,尽管我从来都不认为高手真的会拿自己使用什么操作系统说事儿,但是Unix传下来的很多哲学,确实对于开发工作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Visual Studio Code、Windows Terminal、winget都是微软拥抱Linux开发者的方式,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更多习惯了在Linux下工作的开发者,明确告诉你的你能的我也能。

参考:

首先,第一次看到微软推出开源软件vscode的时候,我还是很惊讶的。
在我们的印象中,微软一直是站在开源软件的对立面的,从比尔盖茨靠收费的win系统成为世界首富 到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曾将Linux称作“恶性肿瘤”在我们的印象中,微软的金钱帝国跟免费的开源软件,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但是,开源是一种软件生产方式,一种品牌营销方式,一种标准制定方式,满足了软件生产正在走向社会化分工协作的需要,吸引了越来越多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服务已经变成了大势所趋,简单来说,云原生开源时代的存在,就是因为企业发现开源变得有利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微软还是保守的依靠本地化开发,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时代所抛弃。
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微软开发的开源软件,那么,vscode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Vscode是一款轻量级但功能强大的源码编辑器,它可以在windows下工作,介于编辑器和IDE之间,可以偏离编辑器的一侧。
Visual Studio Code(
这些语言已经开发出高亮度语法、智能代码补充、可定制的键盘快捷键、括号匹配和颜色差异、代码细分、编码差异和GIT命令等功能,支持扩展模块,简化网页和云应用的开发。
支持Win、Mac和Linux的软件都可以自由运行,可谓 \"微软之心\"... ...微软于2015年正式发布了Visual StudioCode,极大地方便了开发者开发应用程序vscode项目可以在Windows、MacOS和Linux平台上运行,被很多开发者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代码编辑器。
Vscode是一款轻量级但功能强大的源代码编辑器,它可以运行在一个窗口中,介于编辑器和IDE之间,可以偏离编辑器的一侧。
Vscode内置JavaScript、Typescript和Node.js支持,支持30多种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PHP、Go)和丰富的生态系统扩展(如NET和Unity)。
目前,跨平台开发成为主流,微软免费提供vscode云开发网站和代码编辑器,对平台开发者来说非常方便。
vscode存在的原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后来微软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影响。
微软为何要维护开源软件vscode?
2015年微软正式发布了Visual StudioCode,vscode项目可以运行在Windows、MacOS和Linux平台上,被很多开发者认为是目前最好的代码编辑器。
Vscode是一款轻量级但功能强大的源码编辑器,它可以在windows下工作,介于编辑器和IDE之间,可以偏离编辑器的一侧。
\"Visual Studio IntelliCode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Visual Studio Live Share \"和 \"Visual Studio Live Share \"可以配合团队进行实时编程。
vscode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改进以往开发应用程序过程的乏味,开发者在开发应用程序时,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代码执行情况,vscode还可以方便地安装一些插件,这些插件能够极大地减轻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可以说,vscode的发明是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Visual Studio IntelliCode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 \"Visual Studio Live Share \"和 \"Visual Studio Live Share \"可以配合团队进行实时编程。
得益于Visual Studio Code开源、免费、扩展的源代码,Visual Studio Code拥有大量的高级模块,资源丰富。
开发者积极更新这些模块,全社会都对Visual Studio Code感兴趣。
VSCode的覆盖面广。

在鲍尔默的心中,开源操作系统Linux是颗毒瘤,并偏执的认为所有开源软件都不值一提,开源软件是知识产权的癌症。
进入纳德拉时代之后,微软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除了Windows、Office365、Azure等直接盈利的没开源,其他的技术基本上全开源了,目前已开源的想项目有上千个。
纳德拉说过:微软长期坚持的一个信条是,Linux等开源软件是公司的敌人。
现在我们已经无力为这样的态度买单。
我们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更重要的是确保我们以一种前瞻的方式而不是透过后视镜寻找机遇。
老牌的科技巨头微软已经意识到了开源的趋势和力量,从而在战略上拥抱开源,只有通过开源社区的广泛参与,微软才可能持续的壮大。
Android能够迅速成长为与IOS匹敌的存在,靠的就是开源。
近几年哪家公司在GitHub上贡献最多?
不是 Facebook,也不是 Google,而是微软公司,这个第一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出人意料。
Visual Studio Code是微软在2015年正式发布的项目vscode可运行在Windows,MacOS和Linux平台,很多开发者都认为它是目前最好的代码编辑器。
vscode是一个轻量级但功能强大的源代码编辑器,可视窗操作,处于编辑器和IDE的中间并且偏向轻量编辑器一侧的。
它的核心是“编辑器 + 代码理解 + 调试”,围绕这个关键路径做深做透,其他东西非常克制,产品保持轻量与高性能。
vscode内置了对JavaScript,TypeScript和Node.js的支持,并且支持多达30多种编程语言(如C ++,C#,Java,Python,PHP,Go)和拥有丰富的(如.NET和Unity)扩展生态系统。
在跨平台开发正在成为主流,微软免费推出的跨平台Web和云开发代码编辑器vscode为跨平台开发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vscode存在的意义开源是必然趋势,微软较晚的意识到自己不能逆势而为。
苹果每年会发布开发者通过App Store获得了多少经济利益,谷歌推广Google Play时多次强调各类开发者成功案例,微软基本没有,也没有培养出忠实的开发者群体。
当开发者大规模离开一个技术生态体系和平台,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微软CEO纳德拉要求整个企业变得更开放,做了很多层面的努力,拥抱开源是其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随着纳德拉的上位,微软的立场在快速的发生转变,不再是啥都盯着钱了。
举个例子:每当新版本的Windows发布时,只有付费才能完成升级。
从Windows10开始微软放弃一部分收入,将之前付费更新转变为免费升级。
短时间内,Windows10就变成了有史以来最受
开源加速了技术扩散与传播,从而促进商业模式的发展和盈利。
vscode对于 .NET策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vscode、GitHub、Azure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只要在这条生态链上稍微进行扶持(如:降低部署门槛,增加一些激励手段),就能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应用选择Azure。
vscode用得越多,铺得越广,正面效应的叠加效果就越明显,微软的生态帝国就会越强大。

我的观点
开源,即开放源代码,能够开源的项目会让更多的开发者能够参与其中有所收获,同时开发者也会愿意提出issue(问题),帮助项目改进。
最好的开源例子就是Linux操作系统,随着开源的第一天起,Linux集百家之所长,不断完善,在各个行业发光发热,生态众多,充满生机,惠及众多企业。
开源可以说是软件企业最高境界,尤其是微软这种科技巨头,有多年的沉淀,众多很好的技术产品,如果开源部分产品,可以让更多人信服,也能提升产品品质。
比如微软频繁的补丁修复,都是外界发现问题,自己打补丁包去解决,如果能够部分开源的项目,那么完全可以让更多的开发者参与,提升品质。
开源的Linux就是很好的例子,安全、强大,靠的是众多的开发者共同参与。
免费与收费的博弈问题。
微软的产品之一Windows操作系统在近十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我们也都能感受到,微软的Windows、office等,都是收费产品,印象中好像没有什么能够免费使用的。
不同人群接受价格范围不同,这就导致了xp、win7时代国内出现了很多盗版软件问题。
其实很多人只是需要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完成基本的学习工作需求。
而在软件开发领域,以前想要开发基于Windows底层平台软件,需要安装Visual Studio,软件很大而且也是收费软件成本高,而且只能Windows平台开发,这让开发者很是烦恼。
免费、开源的vscode的出现,解开微软的“心结”,更加开放,充满活力。
vscode解决软件开发者工具成本高、不统一、无法跨平台痛点问题vscode解决了不同软件开发者长期以来的开发工具不统一痛点问题。
作为软件开发者,尤其是做过前端开发、后端开发,能体会到软件开发者痛点问题:开发工具层次不齐,开发者只能安装对应语言所需的软件,如果是公司级别的电脑更换开发者、开发岗位,电脑又需要重新安装一遍各种软件很是烦恼。
vscode方便的插件扩展,开发者只需安装vscode,安装扩展插件,即可方便实现跨平台开发。
用户即流量,流量可变现市场证明,用户即流量,流量可以引流为品牌变现。
随着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融入互联网。
开发者也是一样,越来越多开发者喜欢通过技术社区学习、分享、研究行业前沿技术。
2015年4月微软发布了第一版vscode,而随后2018年微软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github(开发者最为活跃的代码、技术分享平台)。
2020年,微软在GitHub上的开源项目已经累积达到约3.5K,也就是3500个项目实现了开源,这就意味着,开发者能够了解、学习,口碑逐步上升,带来的流量十分可观。
这些动作表明:微软注意到了用户的重要性,对于技术领域,拥有众多开发者的支持,才能让软件充满活力,让更多人喜欢信任品牌。
更能认同旗下的其他产品购买和使用,从而带来更多效益。
拥抱改变,与市场共赢,品牌更有价值市场是证明品牌价值的,拥抱市场,走向用户才能让品牌更有价值意义。
微软推出免费开源强大企业级的vscode,可以说极大的提升了口碑和品牌价值。
惠及众多开发者、软件企业,等都重新认识了微软,更愿意在这些开放开源的项目提供自己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微软维护开源软件vscode,解开了微软的“心结”:免费、开源,解决软件开发者工具成本高、不统一、无法跨平台痛点问题,带来了用户流量,提升品牌价值和口碑。
微软做出的改变,与市场共赢,品牌的意义更加深刻深远。
互助共赢,是这个时代企业发展最有意义的方向。

参考:
这和微软的战略转变有关系。
当年那个排挤搞垮网景公司的微软可以说是美国的腾讯,对付对手的时候要么就是直接买过来,要么就是把产品复制一遍,然后击垮对手。
这样的商业竞争在原来那个桌面端软件为王的时代没啥问题,但是等到了移动端时代,微软这样的做法就行不通了。
移动端的失败谷歌看准了移动端的商机,收购了安卓系统并继续开发,同时联合各大手机厂商,大家一看这个新的开源免费的移动操作系统,都非常有兴趣。
而微软则联合原来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准备用WP系统来争夺移动操作系统市场。
结果嘛,自然是显而易见的,WP和后续的WIN10M都死了,只有安卓和iOS活了下来,这也宣告着微软的移动端战略彻底破产。
云市场的崛起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云市场的崛起。
亚马逊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商平台,在高峰时期需要扩容大量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在闲时没有什么作用,于是亚马逊云就出现了。
这种售卖云服务器资源的商业模式非常受
现在我们国内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都是收到亚马逊云的启发。
微软自己的Azure云,现在也是风生水起,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一方面是桌面端市场的不断萎缩,一方面是云市场的成绩斐然。
就算是微软这么笨重的庞然大物也知道未来在哪里。
因此微软改变了原来的战略,转向了开源阵营,其实核心想法很简单:通过各种开源产品,吸引用户使用Azure云。
正因为此,微软才会做出这些与以前形象完全不同的事情。
现在微软居然会和当年的死对头linux相亲相爱:现在搞开源产品最勤快的不是谷歌,不是红帽,居然是微软:甚至在收购Github之后,还给了开发者无限私有仓库的福利:那么,微软开源VS Code这款软件,自然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参考:
vs系列的IDE可以说是全宇宙最强大的开发工具了,开源的vscode一如既往,vscode的定位不是重量级的IDE而是轻量级的代码编辑器的定位,类似linux上的vim,windows上的原生记事本 notepad++ 和目前强大的sublime text和atom,这些轻量级的工具大部分是开源的或者收费很低的商业版,显然微软也无意赚这个钱,现在的微软已经比之前转变很大了,积极拥抱开源拥抱linux,拥抱云业务,消减桌面端的投入,此刻出了这个强有力的开发力器也是对开源的一种贡献,在此基础上迎合其他厂商和社区加大周边投入比如最近支持的anaconda的原生支持,对数据工程师也是如虎添翼,从长远看,开源的世界是知识传承的一种长久的方式,商业软件正在被开源环境一步步影响中,期待开源的世界更丰富多彩,更多开源知识,开源软件分享请

参考:
Visual Studio Code 微软开源主要有几点想法通过开源,笼络开发者,改变开发者对微软的印象。
像其他一些产品例如Linux On Windows ,也有这个意思。
适配自己的云战略,微软现在是云为先战略,Azure云产品也是目前营收的大头。
通过开发Visual Studio Code, 定制Linux 等跨平台或者开源的产品,Visual Studio Code + GitHub + Azure ,打通了Azure的开发体系。
最重要的,从产品本身来说,其实很多人忘记了,Visual Studio Code本质上是一个基于Web的产品,它不止可以运行在你的电脑上,还可以直接部署在服务器上,最早Erich Gamma 设计Visual Studio Code的原型产品monaco-editor的时候,设想就是如何基于Web来实现一个编辑器。
这一点对于微软最重要的意义就体现在微软发布的产品Visual Studio Online中,这个产品就是微软将Visual Studio Code 放在了Web端,后台基于Azure的强大服务能力和各项企业应用接口,为各个企业提供了一站式跨平台 协作开发工具。

参考:
任何形式的开源都给了用户虚幻的安全感:我有能力修改代码(在我觉得必要的时候)dotNet开源了之后出现commaNet了吗?
相反,这种虚幻的安全感给用户的信心不可估量。
但实际上现代软件工程已经大到往往一般人难以理解了。
极其不可能出现你fork一个就一呼百应的情况,巨头公司的平均维护成本均摊下来远比你想象的低。
而软件是需要持续迭代满足用户需求的。
而vscode,这么说吧,0.Cloud ide很容易就做到和云端挂钩,保证prod和dev在一个环境中,作为azure cloud的一部分1.github是vscode的一等公民,带来的github增量不可小觑,在非纯软件程序员领域(如新的arduino ide 2.0就是基于vscode的)已经到了有人问git是github的缩写吗的程度,类似的情况还有platformio(主推者为arm这个自己有keil ide的公司)2. Azure devops的订阅费用也不小,vscode更像是门槛毒品,你尝了就可能上钩,你买了azure devops那不试试完美集成的azure pipeline帮你管理pipeline?
azure pipeline用了不来买azure cloud?
3. 因为vscode而增加的对msft有好感的程序员数量,供需再平衡造成的平均工资需求下降,不可估量
参考:
vacode后续应该要出团队协作功能了,这样可以针对团队提供集成开发环境,打通自家的github、OneDrive产品,现在微软重量级的vs,轻量级的vscode,产品很完整了,后续可以通过ide入口推动自家office,github,OneDrive产品。

参考:
你把开源代码完全看懂所耗费的时间,比你重写一份都大。
尤其是这种大公司搞了十年之后再开源的项目。
开源不开源,在知识产权上对微软没影响。
大公司不可能冒着法律风险去抄他的,小公司拿到了源码也没用。
对小公司来说,山寨一个vscode的代价比自己完全研发一个还大[捂脸]没哪个小公司会去搞这东西的,竞争不过。
开源vscode,只是微软扩大自己的编辑器市场份额的手段罢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