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明知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为何还要将其腰斩
那就详细聊聊晁错吧。
先从汉景帝说起吧。
那一年,汉景帝还没转正,依照是太子一枚。
有一天,太子刘启跟吴国的太子刘贤在一块下棋。
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一山不容两虎,尤其是不容未成年的虎。
两个太子党在一块,就是容易出事。
两人原本好好下着棋,突然争着棋路来了。
争就争吧,还动起手来了。
动手就动手吧,刘启一暴走就拿起棋盘把刘贤给打死了。
谁能想到文景之治的创造者之一,年轻的时候脾气这么暴?
这一打死就麻烦了,虽然你爹是皇帝,人家的爹也不白给。
刘贤的爹是吴王刘濞。
刘濞的爹刘喜是个老实巴结的人,常年被刘太公当正面典型来教育刘邦。
可到刘濞这一代,基因突变,变得特别生猛,生猛到刘邦决定派他去镇守江东。
要知道,江东是项羽的基本盘,要在这里当王,没两把涮子可不行。
可是,刘邦一封就后悔了,因为他怎么看这小子都像有反骨。
但实在是用人之时,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让不是姓刘的去,他更不放心。
于是,在刘濞上任之前,刘邦特地给打了一针预防针,他摸着大侄子的背说道:“我看啊,建汉五十年后,东南方向将有叛乱,这会不会是你啊?
你可要想清楚啊,我们毕竟是一家人。
”刘邦虽然没练过化骨绵掌,但这一摸,摸得刘濞魂都没有了,赶紧下跪表态自己一定不会反。
刘邦在的时候,他没有反,吕后掌权的时候,他当然也不敢反,汉文帝在的时候,他也没有反,不过,小心思已经开始有了。
谁让汉文帝为了安抚大家,曾经放出风,以后皇位可能传到吴国呢?
而且汉文帝老是装低调,搞得别人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现在,自己的儿子竟然被汉文帝的儿子打死,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
何况这还是他的独子,这是要绝自己的后啊!儿子的尸体运回来后,刘濞铁青着脸下令。
把我儿子的尸体抬回长安!把死人抬到长安,这就是给汉文帝难看了。
汉文帝也没有发火,毕竟这事是自己儿子惹了事,他耐着性子把刘贤下葬了,又专门派人去慰问刘濞。
可光是慰问显然是无法平息刘濞的怒火。
从此之后,刘濞就不进京拜码头了,每次都说自己有病,成为大汉的长期病号。
有关部门也不傻,你说你有病就有病啊,你得有证明啊,一查刘濞果然在装病。
于是,相关部门就把刘濞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来一个扣一个,看你来不来拜码头。
汉文帝还是好说话的,把这些扣押的使者全放了回去,还特地给刘濞送了一个老年顶级套装:倚几与手杖。
并特批他从此都可不来朝见皇帝。
刘濞满腔的怒火,碰上了汉文帝的化骨绵掌,有气也发不出来,只好活活憋了回去。
但让他就此罢休是不可能的。
刘濞借着自己的地盘大,又有资源,开始搞起了半割据,跟水浒传里的柴进一样,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收容一些亡命之徒,就等着天下有变了。
汉文帝去世了,上台的汉景帝还能镇住刘濞吗?
为了对付刘濞以及那些藩王,汉文帝给汉景帝留下了两大法宝。
第一个是大汉第二聪明的政治家晁错,不说他第一倒不是违反广告法,而是他确实是第二。
汉文帝前十五年(前165年),汉文帝为了选拔人才,多弄点储备干部,好跟那些军功集团的人搞下平衡,搞了一次大考试,汉文帝亲自出题,让大家谈谈对建议大汉帝国有什么好的建议。
在这场考试中,晁错名列第一。
史书随后加了一句, 贾谊已死。
对晁错来说,贾谊的死,让他摆脱了千年老二的位置,一下冲到了第一名,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就需要晁错一
如果贾谊还在,晁错只怕不会轮落到后面的悲惨境地。
晁错,颍川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录了他的性格:峭直刻深。
就是这
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在年轻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年轻人嘛,气有点盛,大家可以原谅。
所以,晁错的青年时期顺风顺水,少年时学习法家,以文学特长进入汉朝礼仪机构太常寺工作,官居太常掌故。
很快,他就获得了一个学习机会。
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书籍都失传了。
秦朝有一位博士叫伏生,他在家中的墙壁里隐藏了一套《尚书》。
到了汉文帝时期,晁错被指定为官派学员,到伏生那里学习《尚书》,等于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学成归来,晁错的感觉就不一般了,毕竟受过名师指点,学过绝世经书,淡吐的档次一下上来了,很快就引起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 ,被汉文帝送到儿子刘启那里上班。
官居太子家令,相当于太子的老师。
史书记载,因为善于出计,深受刘启喜欢,人称智囊。
这时候,晁错“峭直刻深”的特点终于显露出来了。
比如除了干好太子家教这份工作,还特别喜欢写研究报告,给汉文帝提各种大汉改造意见,比如建议汉文帝对匈奴人不要太客气,咱选良将精兵,怼他。
汉文帝看了一下,点名表扬了一下晁错。
接下来,接下来就没有了。
汉文帝对这个主动出击的方案是点赞不行动,汉文帝也是这样对付贾谊的建议。
过了两天,晁错又提了一个建议,大汉的法令过了这么久了,已经不合时宜了,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同样,汉文帝又点了一个赞,随后删除了他的帖子。
晁错没有放弃,过一段时间,又琢磨出一个东西:那些诸侯是时候该削一削了。
汉文帝依然给他一个红心,然后拉黑了他的建议。
搞得久了,晁错也有点不服气,要是我提的建议不行,你就直说啊,你一直说行,又不按我说的做,这是几个意思呢?
一冲动,晁错给汉文帝打了一个报告,里面有一句话: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看上去,晁错是在谦虚,表示自己的意见是狂夫之言,但实际上却在暗示,自己的意见行不行,就看领导明不明吧。
连皇帝都敢叫板,可见晁错确实有点狂。
因为这个,他在当太子家令这个冷门职务时,就得罪了一大批人,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朋友。
这其中,有一位跟他意见最大的,就是汉文帝相当器重的袁盎。
这两人不知道闹了什么意见,反正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两人同朝为官多年,没有说过一句话,两人只要看到这个地方有另一
汉文帝是好说话的,他当然听出了晁错的弦外之音,但他没有打击晁错,而是很诚恳的写了一封回信,表示部下提的意见没有狂不狂的,大家可以随便提意见,我不会区分什么是狂的,什么是不狂。
真正有区别的是做决策的人是否英明。
如果我做决策不英明,那就是国家的祸患了。
言下之意,你再狂,也得经过我这一关,你再狂,能狂出我的手心?
方案你随便提,决策我做,责任我负。
晁错有才,汉文帝是知道的,就像他知道贾谊有才一样,但是,像这样的年轻人,一定要磨磨性子,不然迟早要闯出大祸。
可惜,汉文帝没多少功夫来磨他了,去世之后,晁错这位被他压了五百年的孙猴子终于蹦了出来。
汉景帝继位后,立刻把晁错提拔为内史,每天跟他讨论国家大事,越听越觉得晁错有才啊,你说得都对,我马上照办。
可见,在用人这样事情上,汉景帝还需要多多磨练,向他的父亲汉文帝学习,越要用一
一味的恩宠,只会让他成为攻击的目标。
很快,一位元老级人物就朝晁错发起了攻击。
这位元老叫申屠嘉。
申屠嘉算是最后的一代开国元老了,是当年跟着刘邦打天下的。
因为资格老,在汉文帝后期,因为宰相空缺,看来看去,就发现这位大爷还合适,德高望重,是军功集团的老前辈。
所以把他请出来发挥余热。
请出来才发现这热度相当高。
有一天,申屠嘉拜见汉文帝,发现汉文帝正跟他的好基友邓通在喝酒快乐。
邓通大概有点找不着北了,竟然对老同志有点礼数不到。
申屠嘉回来之后,就让人拿着自己的手令把邓通召来,特地吩咐,如果这小子不来,就直接给我砍了。
收到消息的邓通吓得赶紧躲进宫求救。
汉文帝给他吃了定心丸:你放心去,我马上去救你。
拿到了汉文帝的保证,邓通才敢到申屠嘉的丞相府报到。
进了府,他赶紧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老爷子叩头认错,叩得满头是血,申屠嘉还在上面喊打喊杀,吓得邓通半条命都没有了,总算等到了汉文帝的救兵。
回去之后,邓通的腿都是软的。
汉文帝时的邓通,可是连太子刘启都没办法的人,但申屠嘉说杀就杀,也不过是看心情的事情。
到了汉景帝继位,申屠嘉又觉得晁错不顺眼。
史书没记载原因,老干部看不惯青云直上的年轻人,这是中国国情。
再说了,你丫是哪冒出来的,你爹是谁?
跟高祖皇帝杀过人没,你就敢在朝中目中无人了?
而且汉景帝每天跟一个内史商议国事,还一商一个准。
这可是丞相申屠嘉的工作范围,你小小的内史把丞相的工作给干了,丞相是摆设啊。
你这是想让人家提前退休?
其实申屠嘉不只看不惯晁错,他看不惯一切没啥根基的人,比如袁盎。
那一年,汉文帝还在。
有一天,袁盎刚从地方回京,退休在家,一次出去逛街,在大街上碰到了申屠嘉,一看是前辈来了,袁盎连忙下车行礼。
申屠嘉就没什么心情下车了,一个晚辈,又是没来头的,就随便在车上意思了一下。
袁盎回去之后,越琢磨越觉得自己今天面子丢大了,当街被申屠嘉轻视,而且旁边还有不少低级官吏,自己好歹也是前朝的老臣了。
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所以怎么办?
提把刀杀过去?
那《史记》就该改叫《水浒传》了。
袁盎穿好官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出门右转朝申屠嘉家走去,请求拜见申屠嘉。
等了半天,也没见人来接他。
这也不能说申屠嘉傲慢,这其实是他的一个习惯,他下班后从来不见私客,以免有人来求办事。
原本以为袁盎呆一会就走,可没想到,袁盎大有见不到人,就要留下来吃晚饭的意思。
申屠嘉只好破例出来了一次。
见到申屠嘉后,袁盎深吸了一口气,提了一个请求:“请别人回避一下,我想单独跟丞相聊聊。
”申屠嘉一听,以为又是来求办事,再联想到袁盎最近没有工作,不会是来求我的吧。
于是,申屠嘉毫不客气,“你要说公事,明天到官署跟长史谈,要是私事,对不起,恕不奉陪。
”说罢,申屠嘉掉头就要走,突然听到后面一个轻脆的声音,回头一看,袁盎跪下来。
这求的什么事?
申屠嘉刚想大叫把这人叉出去,却听到袁盎问了一句话,这句话把他留了下来。
“请问大人,你做为丞相,你感觉跟陈平、绛侯(周勃)比怎么样?
”申屠嘉终于意识到对方来者不善。
他认真答道:“我不如。
”袁盎站了起来,拍拍衣袖,“这就对了,你也知道自己不如。
当年陈平、绛侯辅助高帝打天下,又诛灭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
而丞相当年不过是武夫,靠着小功劳迁为小队长,后面当上了淮阳郡守,一路下来,丞相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
我们陛下从代地到长安来之后,每当有人提意见,陛下没有不停车认认真真听取别人意见的。
能用的就用,不用的先放到一边,但没有不表扬的。
这是为什么?
这是为了招揽天下的贤人。
所以我们的陛下每天能够听到以前没听过的,知道以前不知道的。
这才一天比一天圣明。
”说实话,以我的猜测,当申屠嘉听到前面半段时,估计是要发火的,毕竟论资历,论功劳,他确实不如陈平周勃这些大神级元老,但人家不是死了嘛,现在自己是老大啊。
这种事情你怎么好当面戳破的。
就后面的事情来看,申屠嘉也不是性格开朗的人,但他的火就是发不出来。
因为袁盎在称赞皇帝啊,难道你敢跳出来反对?
申屠嘉只有点头的份。
“陛下都广开言论,而丞相你今天却在封闭天下人的嘴,只怕一天比一天愚蠢,要是圣明的陛下来责备愚蠢的丞相,只怕你要倒霉喽。
”在文景时代,袁盎不像贾谊、晁错那样提过什么改变大汉朝的奇计,但他的提案是通过率最高的,除了他不怎么发表宏论之外,跟他高超的口才是有关的。
这一顿话就把军功集团元老级的申屠嘉给说跪了,连忙向袁盎行礼,表示:“我实在是个乡巴佬,平时不懂事,今天幸亏将军教我。
”申屠嘉将袁盎请入房内,引为上客。
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
袁盎指着申屠嘉的鼻子骂了一顿愚蠢愚蠢,大出了一口恶气。
不但没得罪申屠嘉,还被申屠嘉如此器重。
这里面的秘密不是袁盎抬出了皇帝,而是袁盎提到了陈平周勃。
不要忘了,袁盎当年可是汉文帝用来打周勃的。
他连周勃都可以收拾,何况你一个申屠嘉呢?
申屠嘉听出了这个弦外之音,这才放下架子,给袁盎行礼。
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实力说话的。
那么,晁错有没有实力呢?
他也是有实力的,并且成功抵挡住了申屠嘉的致命一击。
有一天,申屠嘉收到一个消息,晁错在自己的内史府开了一个南门。
原来晁错上班的地方门是朝东边开的,只能从东边出入,但我们晁错有直接跟汉景帝说悄悄话的权利,需要从南门进宫。
那从东门出去就不太方便嘛,所以,晁错就在南边的墙上开了一道门。
这一开麻烦了,因为内史府就在太庙旁边,而这道墙恰恰是宗庙的外墙。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晁错同学虽然有才华,但有时候心思不细,他也不想想,这天下的府门都是朝南开的,为什么他的内史府朝东开?
至少你拆墙之前,先打听一下这墙是谁家的吧。
听说晁错把太庙的墙拆了,申屠嘉喜出望外,等你多少天了,你小子终于犯在我手里了。
申屠嘉赶紧叫人准备,自己明天一大早就去见皇帝,要参晁错一本,治他一个死罪。
第二天一早,申屠嘉就进了宫,却发现晁错早就已经在皇帝身边了。
因为晁错昨天就进宫了。
据线索显示,晁错在申屠嘉的家里安排了眼线,申屠嘉一动,晁错收到了消息。
想了一下,这祸闯得有点大,皇帝不出马是救不回了。
于是,晁错马上进宫向汉景帝自首。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申屠嘉的奏章还递上去就被汉景帝打了回来。
理由很简单:这是我让他干的!这保护伞也太明显,太黑了吧。
回来之后,这位军功集团最后的元老,曾经吓得邓通屁滚尿流的申屠嘉活活气死了。
在跟军功集团的较量当中,晁错取得了完胜。
这一切,当然是汉景帝的支持。
那么,从刘邦时代开始就掌控着长安政局的军功集团就要退出江湖?
一切还言之尚早。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
对了,这是一个收费专栏,目前在促销,原价88,目前只需要68。
大家好,这里是专栏《中学大历史》,这两天正在高考,有亲在后台留言,说我这个专栏押中高考题了。
我一看,还真是,前些天刚给大家介绍了贾谊,今年全国语文卷的文言文就是贾谊。
当然,这不是说我有多历害,我这个写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文言文,写得多了,难免撞上。
我也不忽悠大家说看了我的专栏,高考一定得高分。
咱们的专栏不是做高考押题的,我们只是讲中学历史的,突然押中语文高考卷,这只是一个例外。
而且要想真正学好历史,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是说你押中题就行的。
好了,今天我们继续我们的中学大历史,前面我们讲了晁错得到汉景帝的宠信,明明拆了太庙的墙,汉景帝却张开保护伞,活活把告状的申屠嘉给气死了。
晁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很快升任为御史大夫。
官升得快,活也得干,为了对得起皇帝开的这份工资,晁错很快提了一个大方案:削藩。
削藩这件事情贯穿了半个西汉,其实这个事情刘邦在干,吕后在干,汉文帝也在干,但都干得小心翼翼,生怕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不该扯的东西。
晁错觉得过了这么多年,再这么小心有点赶不上大汉帝国快速发展的形势,建议汉景帝加快步仗,大干三年大变样。
而晁错给的理由简单又粗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
不削,反迟,祸大。
你削他们,他们会反,不削他们,他们也会反。
削了,他们不过现在反,准备不充分,反而祸害少。
稍迟了,他们有准备了,反而不好处理。
所以,千言万语换成一个字:削!这个理由太简单太粗暴,听起来甚至不像是正儿八经讨论国家大事的态度。
但是,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年贾谊给汉文帝提过无数次削藩的意思,晁错也提过,但基本上都是被领导打了回来,表示你们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们再商量商量,一商量就没了消息。
直到晁错提出这个削亦反,不削亦反的理由后,汉景帝脑子一热,终于拍板:削他丫的。
楚王来长安拜码子,晁错报告,薄太后去世那一年,这家伙在自己家里搞娱乐活动,与女孩睡觉了,请诛之!我就不知道,人家楚王在家里跟谁睡觉,晁错是怎么知道的。
汉景帝没有杀楚王,但用这个借口把人家的东海郡给削了。
没过多久,又抓住赵王的一个鞭子,把人家的常山郡给没收了。
又过一会,发现胶西王在买卖官爵时搞了暗箱操作,把人家六个县给削了。
削完这些二线诸侯,终于削到硬骨头了:吴王。
事实上,朝中还在讨论怎么削吴王时,吴王就已经要反了。
说实话,晁错说的削之反之,不削亦反,不是指别人,就是指吴王他老人家。
这是当年刘邦就已经看出有反骨的人。
而且汉景帝打死了人家的儿子,这种仇岂是说忘就忘的。
这些年,吴王在自己的封国异动频繁。
比如他封国的百姓不用交赋税,甚至连政府摊派的徭役也不用去,吴王全包了。
逢年过节有各种福利。
不但如此,一些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的人,包括一些流窜犯,到了吴国就等于进了和平饭店。
吴王太有钱了,他的封国本就是富庶之地,国内还有铜山,能够自己制造钱币,吴国的钱币跟邓通的钱币是汉朝的两大通货。
而且吴国还能制盐。
当然,越是有钱越不能任性,做为一个封国,你没事收买人心是什么意思?
对这些事,汉文帝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等这位彪悍的大哥寿终正寝。
可没想到,吴王挺能活的,熬过了会玩太极的汉文帝。
到汉景帝一上台,这位新司机把大汉这辆刚做了保养的二手车开上了削藩的快车道。
按晁错的说法,削之反,不削亦反。
而吴王刘濞自己也觉得,我不想反,人家会认为我会反,我想反,人家也会认为我会反,那就反他丫的。
为了提高造反成功率,团结大多数诸侯。
吴王热情
刘濞先是拉扰了刚被削掉六个县的胶西王刘昂,表示打下天下,两人一起平分天下。
这个建议提出来时,刘昂的部下表示,这个估计是刘濞忽悠我们的,现在一个皇帝就把我们折腾得够呛,天下怎么可能有两个皇帝而不闹事的呢?
这个道理刘昂也懂,但他依然决定投入到造反大业中。
原因很简单,打下了天下,大家再重新竞争嘛,当年高祖皇帝不也是跟项羽平分天下,然后决胜出最后的胜利者吗?
很快,同一个汉朝,同一个梦想,许多的藩王加入到造反大业中,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加上吴王刘濞,一共七个六伙伴。
大汉建立后,最大的内斗七国之乱拉开了序幕。
一发动,阵势有点大,刘濞表示自己今年六十二了,廉颇不老尚能饭,将亲自担主帅,自己的小儿子十四岁,也将上战场。
想起来也是有点心酸,自己的儿子当年要是没被汉景帝打死,哪里需要老父幼子上场操练。
吴楚两国国大县多,实力雄厚,是造反的主力,两国一发兵就盯住了另一个藩国:梁国。
梁国的梁王是汉景帝的同胞兄弟,梁国地大物博,是汉文帝在贾谊的建议下特意设立的大国,专门用来制衡吴楚两国的。
要想挺进长安,就必须拿下梁国。
在吴楚夹击下,梁国屡战屡败,最后只能缩到都城睢阳防守。
诸侯的用兵之神速,完全出乎长安的意外。
这一点上,晁错同学要负起责任来,他提出削藩的建议,就应该有一整套方案,不能只靠汉景帝下文件去办。
至少,他得有紧急预案。
怎么削?
如果削不动,怎么办?
削了人家要反,又怎么调兵?
谁来当统帅?
怎么打败反兵?
对于这一些,晁错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计划。
好在这一切,死去的汉文景想到了。
在去世之前,汉文帝找到儿子,告诉他一句话:有事找周哥。
(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周哥,汉朝二代名将之首周亚夫。
有一年,大汉著名神算许负给周亚夫看了一个相,说道:你三年以后将会封侯,封侯八年后将出将入相,这时候,你执掌国家大权,位尊权重,没有人能比得上你。
不过,再过九年,你就要饿死 。
周亚夫笑了,“我父亲的侯爵已经被我哥哥继承了,我哥哥就算去世,侯爵之位也有他的儿子继承,我怎么可能封侯?
再说了,我如果真像你说的大富大贵,怎么又会饿死呢?
你这自相矛盾啊。
”许相指指他的嘴,“你脸上有纵纹一直延伸到嘴里,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看到这里,我吓得赶紧照了照镜子,脸上没纵纹,看来发达是没戏了。
但也没有纹路入嘴,托袁隆平的福,我也不用担心饿死。
许负的算命术是开过光的,富甲天下的邓通,她说会饿死,就真的饿死了。
过了三年,周亚夫真的封侯了。
因为哥哥杀了人,被剥夺爵位。
爵位落到了周亚夫的身上。
而周亚夫进入汉文帝的视野,是因为帝国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情况紧急,汉文帝紧急调动三路大军护卫京师。
这其中,宗正刘礼驻军霸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周亚夫驻军细柳。
想了一下,汉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决定亲自到军营里查看一下。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一路上看到是皇帝来了,军营大开,将军跟下面的官兵纷纷卸甲相迎,把一个军事考察搞成了领导
汉文帝没有表态,只是说了两句同志们辛苦了就离开了。
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发现自己进不去,营中的将士披甲持锐,如临大敌,根本不像要迎接大领导的意思。
这是什么意思?
营中的将士报告,我们将军说了,到了军营,只能听将军的,不用听天子的诏令。
难道这天下底还有天子禁区?
汉文帝下令拿自己的符节去开门。
终于,军营大门打开了。
刚准备进去,又有人拦住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不起,你超速了。
”士兵表示,将军有令,军营内实行限速,不能开快车。
于是,汉文帝只好放慢了缰绳,缓缓前行,好不容易才见到了周亚夫,却发现这哥们身着铠甲,手中还有武器,也没有跪拜的意思,还理直气壮的表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说完,周亚夫给汉文帝行了一个军礼算数。
没有感受到皇帝应有的礼遇,汉文帝没有生气,反而端正了坐姿,挥手向营中的将士致意。
此后,汉文帝退了出来,面对被拦在营外的群臣,汉文帝叹了一口气:“这才是大汉的将军啊。
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看到的,仿佛就是儿戏,那些将军只怕随时会被袭击成为俘虏,只有亚夫这里,没人能够侵犯他。
”这个故事称为《细柳营》,今年语文教材改革,原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涉世家》被请出了教材,新增了这篇《细柳营》。
不要过度解读。
官方解释,《细柳营》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行禁止、不畏权势的形象。
其实,《细柳营》的主角固然是周亚夫,但汉文帝的形象同样突出,没有明辨事非的汉文帝,是不可能产生细柳营这样的故事。
换个昏庸的领导,周亚夫这样的刺头早就被叉出去了。
这一次慰问,汉文帝记住了周亚夫。
临死之前,才给儿子留下这个活锦囊:信周哥,得永生。
那么,在汉文帝的局里,是不是晁错负责捅破这个疮,周亚夫负责收拾呢?
如果这样想的话,就把治理天下想得太简单了。
在周亚夫出兵后不久,晁错提了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建议。
他建议汉景帝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长安。
很多人认为,晁错大概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提这种荒唐的建议。
皇帝在前面拼命,你在大后方歌照唱,舞照跳?
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非没有先例。
比如刘邦跟项羽争天下时,就是刘邦在前面打仗,萧何在后面负责粮草包邮。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照搬经营模式是会吃大亏的。
刘邦那会是创业,创业当然是老板冲在最前面。
而汉景帝是守业,守业当然要守在家里。
何况,你晁错能达到萧何这样的水平吗?
就是萧何在镇守后方时也是提心吊胆,担心老板不相信他,把自己家的年轻人全送到前线,给刘邦当人质。
晁错呢?
什么都没给,就要坐镇后面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晁错后面倒霉的主要原因。
但是,晁错的这个建议背后隐藏着汉朝政局变迁的真正秘密。
晁错为什么请求汉景帝亲征?
难道汉景帝不能跟着晁错一起坐镇后面吗?
原因是,晁错意识到,汉景帝如果不亲征,可能还真调动不了汉朝的将军们。
这些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周亚夫们。
周亚夫不是别人,正是周勃的儿子,是军功集团第二代的领军人物,而削藩这种事情,是军功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刘邦建立汉朝,外封同姓王,内用功臣,大汉集团形了皇帝、诸侯、功臣的三角架。
什么样的人会希望进行调整呢?
当然是这个权力架构之外的人,也就是草根文官集团。
如果你仔细阅读削藩这段历史,你就会发现,积极建议削藩的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都不是军功集团的成员,他们是皇帝发掘出来的汉朝新兴政治力量。
从刘邦到汉文帝,丞相都被军功集团所垄断,那些没有军功背影的人,就算能力再高,顶天也就混个九卿当当,而且还特别费劲,动不动就被军功集团的人集体攻击。
贾谊就是这样被郁闷成了屈原。
贾谊也好、晁错也好,他们只有寄希望削藩打破汉朝的政治壁垒,从而跻身到官场的最高级。
那问题来了,晁错们要将军功集团挤下去,为什么盯着的是外面的藩王呢?
答案很简单,诸侯、军功集团、皇帝是汉朝的三个支架。
军功集团跟诸侯虽然并不相干,但其实相互依存,皇帝用诸侯防止军功集团逆袭,也用军功集团压制诸侯。
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被破掉,另一个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这些东西,军功集团当然是了解的,所以他们明知道这些诸侯可能会闹出乱子,但他们从来不提削藩的事情。
现在,晁错捅了蒌子,还让军功集团去平叛?
这不是让人家卖自己包数钱吗?
在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汉朝平叛大军的进展情况,但可以猜测,这些军功集团子弟率领的大军必定出现了磨洋工的情况。
晁错这才提出让皇帝亲征的事情。
提议皇帝亲征,自己坐守后方,晁错犯下了第一个错误,但紧接着他犯下了第二个大错。
他要弄死袁盎。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晁错跟袁盎两个原本没什么交集的人成了死敌,同朝为官十多年,两人一句话也没说过,进了一个办公室,只要发现里面有对方的存在,立马甩袖就走。
绝对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他。
晁错一直想收拾袁盎,但无奈一直没机会。
吴王一反,晁错觉得机会来了。
因为袁盎曾经当过吴国的国相。
晁错跟属下商量,袁盎在当吴国国相的时候,一直报告说吴王不会反,结果现在却反了,袁盎一定是收了吴王的贿赂。
说实话,这就是公报私仇了。
人家袁盎去吴国当国相,也不是自己要求的,是组织上安排的,而且吴王一向跋扈,汉文帝时候就已经这样了,跟袁盎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人家在吴国的时候,吴王确实没有反。
吴王反的时候,袁盎早已经退休回长安。
而说袁盎收受吴王的贿赂,那倒不是冤枉袁盎,不过,这个事情已经追究过了,袁盎正因为收了吴王的钱才提前退休,回到长安当了一个老百姓。
一罪不能二罚,这时候再痛打落水狗有点不合适吧。
大概是觉得自己的理由有点牵强,所以晁错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在他犹豫的一瞬间,晁错的生命就开始倒计时了。
政治场上,公报私仇是常见操作,顺手处理个把对手,政治家们经常这样干,但问题在于,你不能犹豫。
要么不要起心,起心就要做到底。
在晁错犹豫的时候,袁盎收到了消息。
可是,怎么逃过这一劫呢?
晁错是当红炸子鸡,汉景帝正天天跟他商量削藩的大事,为了把这个事情办顺,为了能够让晁错集中精力,汉景帝是不会在乎杀不杀一个袁盎的。
想了半天,袁盎终于想到了一
如果说眼下还有一
这
之所以找上窦婴,是因为窦婴的身份特殊。
一,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也就是说他属于外戚集团,能跟皇帝说得上话。
更重要的是,要对付晁错,千万不能找军功集团的人,因为找军功集团的人会让汉景帝认为这是政治攻击。
二,窦婴一向反对晁错削藩。
那天晁错提出不削会反,削之亦反时,举朝上下没人敢反对,只有窦婴站出来说不。
三,最重要的一点,窦婴也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如果说担任吴国的国相就有罪的话,那窦婴也有罪嘛。
窦婴很快明白,救袁盎其实就是救自己,他连夜进宫向汉景帝报告,说袁盎从吴国回来,他对吴国的情况了解,不如让他进宫说说看。
想了一下,汉景帝同意了。
袁盎进宫了,进宫时,汉景帝正在跟晁错商议调运粮草的事情。
看到袁盎来了,汉景帝示意他坐下,问了他最关心的事情:吴楚造反,你怎么看?
袁盎一开口就给汉景帝吃了一颗定心丸:“不足忧也!”汉景帝来了兴致:“吴王即山铸钱,煮海为盐,诱天下豪杰;
白头举事,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
”吴王这么强大,要钱有钱,要豪杰有豪杰,你怎么说他们没什么作为呢?
袁盎正色答道:“吴国确实有铜盐之利,但哪里有什么豪杰啊,要真有豪杰,应该安心辅助吴王,就不会造反了。
现在吴王招揽的那些人不过是一些无赖之徒亡命之人,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这一顿话,不但让汉景帝心花怒放,就连晁错都听了连连点头。
“袁盎说得很对!”晁错禁不住说道,他甚至有些抱歉,他原本以为袁盎这次来会夸大吴楚的实力,阻止皇帝用兵,没想到袁盎是来打气的。
就在晁错放松的时候,汉景帝问了一句:“那现在怎么办?
”袁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左右看了一下,然后说道:“请陛下屏退左右。
”随从退下去了,只有一位老兄稳如磐石,一般没有挪屁股的意思。
这当然是晁错,
袁盎上前了一步,“臣说的话,人臣不能听。
”晁错露出了错愕的表情,他现在终于回过神来,今天袁盎一定是来对付自己的。
说实话,他不想走,可是想赖着不动也不合适,皇帝的眼光已经扫了过来。
晁错只好行礼退下,他不情愿的迈着小碎步走到东厢房,脸上已经难抑恨意。
从这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应该怎么办?
”汉景帝又问了一次。
袁盎这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杀晁错!袁盎的理由如下,吴楚等国造反,就是因为晁错要削藩,他们打的旗号也是杀晁错,清君侧!把晁错杀了,再把那些削去的地盘还藩王,他们自然就退兵了。
汉文帝陷入了沉默,良久,他说出了决定晁错命运的一句话:“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十多天后,正在家里的晁错接到消息,皇帝召他去巡查一下街市。
晁错如同往常一样穿好朝服,他还希望巡察完街市能够再见一见皇帝。
他心中有无数的事情要跟皇帝商议,削藩之后,还有大汉律法的改革,还有对匈奴的用兵。
在他心中,早就规划好了一切大汉的未来。
可惜,政治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开到东市,车子停了下来,车帘拉开时,晁错看到了全副武装的士兵。
晁错被拉扯了下来,史书中没有记载晁错的反应,甚至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来。
但晁错大概也曾经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建议削藩时,他的父亲从家乡颍川赶来,逮住他就骂:“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晁错的父亲也许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大智慧,但他却懂得人情世故。
皇帝才刚继位,根基不稳,一上来就要削藩,这是得罪人的事情。
晁错固执的说道:“我做得没错,不这样做,天子就没有尊严,宗庙就不能安宁。
”父亲盯着儿子,他知道自己如何也劝阻不了,只好气得甩手离去,“你这样搞,姓刘的是安全了,我们姓晁的呢?
”离开之后,父亲服毒自尽,留下了一句预言也是遗言:“我不忍心看到族灭的那一天。
”在东市,晁错听到了他对他宣判,他的罪名是莫须有的,甚至是东拼西凑的。
“不称主上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无臣子礼,大逆无道。
错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罩你的时候,你拆了太庙的墙,也是我的指使,不罩你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犯罪。
晁错被处以最为严厉的惩罚:腰斩。
从腰部斩下的人,通常不会立刻死去。
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腰斩的人叫俞鸿
被腰斩后,俞鸿
这件事情传到雍正皇帝的耳里,这才废除了腰斩这项酷刑。
这是西汉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
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至少也要给一句话,光明正大的处死臣子,而晁错却是穿着朝服被骗到刑场腰斩。
这不得不说是汉景帝的一个洗不掉的污点。
史书不会忘记这一幕,在记录这件事情时,他们永远会写清楚: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晁错啊,他是穿着朝衣被骗到东市处死的啊。
那么,晁错的死能够换来吴楚等国的罢兵吗?
晁错被斩后,袁盎出发了,前往面见吴王刘濞。
算起来,袁盎跟刘濞也是老朋友了。
当年袁盎在刘濞手下当国相时,基本上是道系国相,一天不管事,也不打刘濞的小报告,专心当三陪,陪吃陪喝陪吹牛皮,所以关系还是不错的。
看到袁盎求见,刘濞当然明白这是来劝自己撤兵的。
刘濞笑了,“我都已经做了东方的皇帝了,不好意思,我的膝盖弯不下去,没办法向人跪拜了。
”连刘濞的面袁盎都没见着,就直接被扔到营账关了起来。
晁错的死,谁也不关心,史书压根都没有记载袁盎有没有汇报晁错的死,也没有记载刘濞对晁错之死的评价。
仿佛这只是一个打酱油的配角,在东市领先自己的盒饭后,再也没有人记起他。
七国反不反跟晁错有关系,但跟晁错死不死没有关系。
晁错不死,反!死,也要反。
说话刘濞原本想让袁盎给他打工,袁盎誓死不从。
得不到你的心,那就得到你的人头吧。
刘濞决定杀死袁盎。
可正当袁盎等死的时候,救难求难的兄弟来了。
来人是一位校尉。
当年袁盎在吴国工作的时候,这位校尉是他的从史,却跟他家的婢女发生了一些不好描述的关系。
校尉害怕袁盎找他麻烦,所以私自逃跑了。
我比较关心校尉逃跑时有没有带上婢女,可惜史书没有记载,只记载袁盎追上之后,不但没有责怪处罚他,反而把婢女送给了他。
校尉知恩
袁盎算是汉朝的著名杠精了,上怼皇帝,下杠群臣,但这位哥们的情商并不低,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什么时候可以变通。
比如他怼了一辈子周勃,可等周勃入狱后,他却跳出来替周勃说话,在周勃最后的两年里跟周勃成为了朋友。
所以,一跟袁盎谈公事,不少人狠他牙恨发痒,但一谈到私情,都说这小子其实人不错。
袁盎活着从吴军大营里逃了出来,但他出使的任务失败了,他并没有用晁错的死换来刘濞的退兵。
而不用袁盎回报,汉景帝就已经知道了结果。
一位叫邓公的校尉从前面回来汇报军情,汉景帝特地问他:“你看吴国和楚国退兵了没有?
”这位老校尉苦笑了。
“吴王准备叛乱已经几十年了,杀晃错只是他的借口,他原本的目标就不是晁错,杀了晁错怎么可能退兵呢?
现在我只担心以后没有人跟陛下你说实话了。
”汉景帝愣住了。
“为什么!”他问道,我只是杀了一个晁错,后果就这么严重吗?
邓公指出了其中的关键,“晁错是担心诸侯的力量太过强大,朝廷不能制服,所以才提出削藩。
这本来就是造福万世的好事,计划刚开始,他却突然被杀。
这不是对内堵众人的口,对外替诸侯报私仇?
”老校尉直率得说道,“陛下真的不应该这么做啊。
”汉景帝沉默了,良久,他长叹了一口气,“你说得对,我也很后悔。
”这是一段很奇怪的对话。
一个来汇报军情的校尉怎么具有直接向汉景帝汇报的资格呢?
这一段对话,无非是让我们加深了一个印象,汉景帝是被袁盎给欺骗了,是为了平息七国的怒火而杀了晁错。
那么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真相当然不是这样。
因为是个正常人都知道清君侧不过是反王的一个借口,没有人会真正指望杀了自己的大臣,能够让人家退兵。
而且袁盎如果真的是忽悠汉景帝杀了晁错,为什么吴楚不退兵,袁盎也没有被治罪,反而被判有功,重新得到任用呢?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真相是,汉景帝杀晁错,并不是杀给七国看,而是杀给另一群看。
这就是军功集团。
史书里记载了奇怪的一刻。
在袁盎建议汉景帝杀晁错后,汉景帝等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事宜。
这很不合常理的。
因为如果要杀晁错给诸侯看,应该越快越好,让这些反王及早退兵。
汉景帝为什么要等十天呢?
他到底在等什么呢?
反叛的诸侯正加急用兵,他们是不需要观望的。
真正在观望的是军功集团。
这十天里,汉景帝在等军功集团的反应。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晁错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让汉景帝到前线亲征,其原因就是前线出现了怠工的迹象。
这在汉朝的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
当年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诛诸吕。
开国元勋的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结果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跟刘襄达成了秘密协定。
现在前线的那些开国元勋的二代们,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重演吕氏时代的一幕?
这十天,是汉景帝密切观察形势的十天。
平心而论,他也不想杀死自己的老师,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他的人。
因为晁错的智慧,汉景帝才能够一帆风顺的成为皇帝。
但当袁盎跟汉景帝提出诛杀晁错时。
汉景帝的回答是:“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还是更爱这个天下。
汉景帝走出弃卒保帅的一步。
他示意弹劾晁错的三
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
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
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
这些人的父亲原本就不是什么显赫的功臣,他们自身也资质平庸,一生毫无作为。
比如这位廷尉张欧,后面当了御史大夫,主管刑法。
可是一年到头,什么雷霆手段都没有,一副以和为贵的样子。
有什么罪犯落到他手上,一律打回票,实在打不了,连案卷都不忍心看,有时候还会替犯罪份子流眼泪。
说得好听是黄老之道。
说得不好听就是烂好人嘛。
这三人这辈子干得最大的事情就是诛杀了晁错。
他们自身没有什么才能,却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
这些东西,汉文帝知道,汉景帝也知道,他们不是不想改变,只是无力改变。
因为这天下不是一
要把这群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谈何容易。
刘邦不过完成了诛异姓王的部分。
吕后不过安排点外戚,为大汉注入了一点不光彩的裙带新血液,就被连锅端了。
汉文帝不过提拔了一些人,还不敢太高调。
汉景帝、汉武帝……或许大汉灭亡的那一刻,大汉的残砖断瓦,还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军功集团最为优秀的一位,太尉周亚夫正统帅三十六位将军前去迎击吴楚叛军。
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后面继续为大家聊这些事情。
参考:
汉景帝清楚,即使杀了晁错,七国诸侯也不会就此罢兵,但景帝还是把晁错腰斩啦。
这就是帝王之术,景帝的高明之处。
01削藩政策的来龙去脉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逐步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大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把他们视为朝廷的屏藩,而且认为这才是天下同姓一家。
西汉文帝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提升自己的权威,就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诸侯国分析为几个小国,以
但是,诸侯王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彻底解决。
之后,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提出削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议。
文帝虽然十分赏识他的才能,但并没有采纳他的主张。
这与汉文帝以“仁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有关。
削夺同姓宗族子弟的封地可谓不仁,违背高祖刘邦的遗愿可谓不孝。
同时,文帝还担心削夺诸侯王的封地会引起他们反叛,平叛就会再次引发战争,这与他提倡的休养生息政策不符。
前157年,文帝驾崩,太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景帝提拔晁错为内史,不久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此时,中央专制皇权与地方诸侯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前155年,晁错再次向景帝陈述诸侯王的罪过,请求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
晁错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就是说,你削藩他们也会反,不削藩他们也会反。
削藩,他们会早造反,但危害会小一些;
不削藩,他们造反会晚一些,但危害更大。
奏章送上去后,景帝就让公卿、列侯和皇族集会讨论。
由于景帝宠信晁错,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只有大将军窦婴不同意。
为此,窦婴与晁错也结下了怨仇。
于是,景帝诏令: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
诸侯王闻之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
景帝诏令下达十多天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由,联合发动了叛乱。
这就是史称的“七国之乱”。
02诛杀晁错以平息叛乱景帝闻知七国叛乱,就和晁错商议出兵事宜。
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
此时,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
袁盎曾经做过吴国的丞相,对吴王刘濞的情况熟悉,也曾经因为接受刘濞的贿赂被晁错弹劾过,被贬为庶民。
袁盎认为:“吴楚七国之乱不足为患,只要斩杀晁错,恢复他们的领地,兵不血刃,就可以平定叛乱。
”景帝默然良久,最后决定牺牲晁错以换取诸侯王退兵。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但晁错此时毫不知情。
于是,景帝派中尉陈嘉宣晁错上朝议事,走到长安东市,陈嘉命令停车,宣读景帝诏书,将晁错腰斩。
03晁错仅仅是景帝的一颗棋子,杀晁错为的是堵住所有人的嘴。
景帝清楚诸侯王叛乱的真正原因,是晁错削藩的建议动了他们的奶酪。
杀掉晁错,不恢复他们的封地,他们依然不会善罢甘休。
如果就此妥协,他们会更加嚣张,矛盾更加激化,中央皇权会进一步失去权威。
但由于晁错与所有大臣关系并不融洽,大臣们想趁机除掉晁错。
如果不杀晁错,就会为重臣和诸侯王提供口实。
为了堵住众臣的嘴,景帝必须牺牲晁错的性命,以此换取对诸侯王义正辞严的讨伐。
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向景帝汇报。
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个借口。
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
景帝深以为然,也正如邓公所言,晁错被杀后,诸侯王并没有由此罢兵。
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其实,景帝、众臣都很清楚,杀不杀晁错都于事无补。
究其原因,主要是晁错德望不足。
晁错锐意改革,深谋远虑,但与朝中大臣为此结怨太深;
自己躲在京城而把皇帝推到了前线,惹起朝中忠臣的不满;
危难之际不思积极平叛,反而携私怨打击政敌。
晁错德行节义不足以服众,这是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本。
景帝为了把平叛这事做得名正言顺,就借用晁错的脑袋以堵住众臣的嘴。
诛杀晁错作为策略,这是帝王之术,也无可厚非。
遗憾的是,景帝平叛之后没有恢复晁错的名誉,这事做得太过分。
其原因也是晁错与大臣们关系太不融洽,没有一人在诛杀晁错前后出来替他说话,这就是晁错自己的过错了。
参考:
晁错没错,给景帝提议削藩也没错。
七国恨死晁错,起兵造反,理由与借口是“清君侧,诛晁错”。
为平息七国怒火,景帝不得以腰斩老师晁错。
潜台词是:我受晁错鼓惑,误听馋言,如今我杀了晁错,自己清了君侧,你们就罢兵吧!如不罢兵,就是明目张胆造反叛乱,那就别怪我无情,要派朝廷大军平叛了!所以,通过杀晁错,削藩的理由又回到景帝手中,晁错只是个棋子。
参考:
帝王心术高深莫测,以景帝的智慧,早知道诛杀恩师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
七国之乱之清君侧不过是借口,真正的用意是诸王对削藩不满,要抢景帝的江山。
这一点,景帝比谁都透彻。
而他杀晁错,也并不仅仅是为巴结、讨好七国,他杀自己的老师,用意深远!史书里记载:在袁盎建议汉景帝诛杀晁错后,汉景帝考虑、权衡了十天才开始安排诛晁错的事。
如果,他单纯为杀给诸侯王看,在七国气势汹汹的时日,就应该当即立断早置晁错于死地。
因为,先下手可让反王们早退兵。
汉景帝之所以要假以时日,他是在观察自己的朝臣面对七国之乱时的动态与表现。
这十天里,汉景帝等着他们的反应。
尤其时,他的老师耿直,不会辩风识向,提出了不合理的请求,他要让汉景帝御驾亲征,到前线督战,自己留守在后方。
晁错之所以让皇帝去前线,是因为前线出现了问题。
类似于吕后薨逝时,齐王刘襄也是打着清君侧,诛诸吕的旗号要进军长安。
中央派开国元勋灌婴带着兵马去平定齐王的叛乱,但灌婴走到莱阳就按兵不动了。
最后,他跟刘襄讨价还价,达成了秘密协定。
当时,在前线的将军几乎都是开国元勋的子弟,这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会不会像他们的老子忠于景帝的爷爷刘邦一样地忠于自己?
是否会重演吕氏时代灌婴平判的一幕?
经十天的密切观察后,景帝有了担忧,为杜绝前方出现怠工现象。
他杀自己的老师,首先给前方的将军看的。
晁错是从太子时期就辅佐景帝的人。
正是晁错的智慧与审时度势的能力,使汉景帝顺风顺水地成为了皇帝。
他对老师是有感激之情的,杀他并非自己的初衷,为什么后来坚定了信念呢?
景帝曾对袁盎说:“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我尊重我的老师,我爱他,但我更爱天下。
对于景帝这样的帝王,在江山社稷面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包括自己的老师。
汉景帝要弃卒保帅,他示意三位朝臣弹劾晁错。
他们是丞相陶青(开国功臣开封侯陶舍之子)、中尉陈嘉(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廷尉张欧(功臣安丘侯张说之子)。
这几
其实,与韩信、周勃、陈平们相比,这三
这三人自己一生也毫无作为,只是他们老爸跟对了人,自己有了好老爸,沾了光上位。
他们可以凭借着父亲的功勋牢牢的把持着高位,排挤着有才华却没有根基的人。
类似于晁错这样诚实正值的朝臣,自然成为了这些官二代排挤的对象。
汉景帝早知道这个状况,他想改变,只是无能为力。
毕竟,从刘邦爷爷创业打天下起,就有一大群人跟着。
要把这群居功自傲、一劳永逸的人从帝国的体系中请出去并非轻而易举,是要流血牺牲的。
1.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杀了晁错就能成全这些人的愿望,消除他们的危机感。
否则,削藩后,晁错会向皇上建议清理官二代。
晁错绝对能做得出,他劝谏皇帝上前线,就是因为他发现了带兵的官二代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杀了他,能给前方正在左右观望的将军们吃下定丸。
让他们再没有了消极怠工的理由和后顾之忧。
2.诛杀晁错让“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没有了说服力,只要晁错死了,七国师出无名了。
再打,就是明目张胆地造反,而我汉景帝是在平叛。
3.杀了晁错这个书呆子,没有人再敢叫皇帝御驾亲征了。
参考:
没错,汉景帝就算杀了建议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等七国的叛乱,也不会停下脚步。
这一点,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他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了,可他依然还是杀了晁错,而且用“腰斩”这样一种残酷的刑法来杀晁错。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汉景帝剧照)汉景帝杀晁错依然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这其实是当时众人的普遍看法。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呀,当时袁盎等人不是在积极怂恿汉景帝杀晁错吗?
不是他们认为杀掉晁错就可以阻止七国之乱吗?
其实,袁盎等人之所以建议杀掉晁错,他们的目的是想上位。
也就是说,是想取代晁错,成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人。
这一点,汉景帝也是心知肚明的。
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汉景帝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阻止七国之乱。
其一,任何情况下,吴王刘濞都不会停止造反。
吴王刘濞准备造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绝对不会无功而返,更不会束手就擒。
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打死了刘濞的儿子,从那一刻起,刘濞就有了造反之心。
而且此后,他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利用盐铁的便利,打造武器,屯集粮草,训练士卒。
接着,他便会按照计划举事。
也就是说,不管汉景帝采不采纳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刘濞都是会造反的。
只不过汉景帝的削藩,推了他一把而已。
而当他已经举事以后,他就不可能再停下来了。
因为他已经做过“谋大逆”的事情,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死罪。
如果停止造反,也许他暂时不会受到汉景帝的处罚,但是从此他会一直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担心某一天汉景帝就宣他去长安。
如果他拒绝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这就是欺君之罪,是死罪;
如果他听从了汉景帝的召唤,那么到了长安以后,可能汉景帝随便一碗毒酒,就把他给结果了。
总之怎么都是死。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说的就是吴王刘濞的这种状态。
(刘濞剧照)其二,任何情况下,汉景帝都不会停止削藩。
汉景帝不会停止削藩,是因为他明白,藩王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如果停止了削藩,那么这个国家就有可能重新陷入四分五裂。
削藩这样的工作,是从刘邦就开始做起来了。
刘邦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削藩,但是从刘邦到汉惠帝到汉文帝再到他,削藩这个工作是一步步做下来的,是不可能停止的。
再一点,汉景帝并不是打不赢吴王刘濞。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七个国家一起造反。
但是除了刘濞以外,其他人都只能算是乌合之众。
而且当时的中央政权其实是很强大的。
当年刘邦面对那么强大的异姓王,都能够一个一个地剪灭他们,何况是到了汉景帝时期,中央政权已经十分强大,地方政权,早已不足为惧了。
再说了,这仗还没有打呢,汉景帝怎么可能就忙着认输了。
(晁错剧照) 其三,汉景帝绝对不能容忍造反之事。
这在古代任何时候,都是君王们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
如果谁要造反,皇帝立马就妥协,杀掉自己的人向造反者示好,那以后可能谁都敢举旗造反了。
这样的话,国家还不乱套了?
汉景帝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当然不会带坏这个头。
那么,既然汉景帝在杀晁错之前,就已经明白,杀掉晁错也不能够阻止七国的叛乱,他为什么还要杀晁错了?
我认为,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汉景帝杀晁错的目的,是把刘濞逼到绝路上去。
这话怎么理解呢?
很简单。
你刘濞不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吗?
你不是认为我的身边有晁错这样的奸臣吗?
好呀,那我把奸臣晁错给杀掉,而且用“腰斩”这种严酷的刑罚来惩罚他。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如果我杀掉了晁错,你还要动兵,只能说明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清君侧”,而就是为了造反。
这样一来,我要打你,也就理直气壮了。
而结果正如汉景帝判断的一样,当他杀掉晁错以后,吴王刘濞果然没有停顿下来。
而汉景帝立刻让周亚夫主持军队进行讨伐,很快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由此可见,晁错不过就是汉景帝手中的一个棋子而已。
汉景帝对待帮助过他的人,如此冷漠薄情而残忍,也可以看出古代帝王的心思有多么的可怕。
(参考资料:《史记》)
参考:
晁错是一代改革家,是汉景帝的老师,是朝廷的重臣,即使有着如此多的头衔,晁错还是未能逃脱一死,而且是被学生汉景帝亲自赐死。
难道汉景帝不清楚,晁错死了,七国也是大概率不会罢兵?
清楚,非常清楚,汉景帝不傻。
那汉景帝又为何继续实行腰斩?
只有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根源”才会没有,景帝会站到舆论制高点说起晁错,不得不说到贾谊,这两人号称汉朝文景时期的“双子星”,两人对于局势都看得很清,两人都觉得“诸侯尾大不掉”是汉朝最大的风险。
汉文帝时期,贾谊就屡屡劝谏,希望文帝能“削藩”,每每此时,汉文帝就开始问一些关于“鬼神”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典故了。
文帝为了发展,把问题留到了后面,而贾谊也在文帝时期早早挂了。
晁错也是“削藩”的坚定支持者,他的阻力要比贾谊小,因为景帝是他的学生。
在汉景帝上位两年后,看着吴楚两国逐渐增大,晁错的“黄金建议”来了,那就是“削藩”。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155年,当时晁错献上了注明的《削藩策》,并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祸小;
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话很犀利:“削也反,不削也反”,这话很有杀伤力,《削藩策》也明显打动了汉景帝,于是,汉景帝的“削藩大业”正式拉开序幕。
改革,改革,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晁错的改革“削藩”明显是要剥夺各诸侯王的既得利益,各刘姓诸侯王岂能愿意?
当然不愿意。
于是在削藩开始十来天后,以吴国和楚国为首的七国奋起反抗,发动了战争,口号就是“清君侧,诛晁错”,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汉景帝的人马,实力确实不行,七国联军,所向披靡,眼看国家危急。
此时,晁错竟然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都城。
汉景帝有点不乐意。
当汉景帝向袁盎问计策时,袁盎悄悄献策:杀了晁错,停了削藩,联军自退。
袁盎是谁?
曾经的吴国丞相,和晁错一向有过节。
汉景帝仔细思考袁盎的话,觉得有道理,因为七国联军打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晁错”,如果晁错死了,七国起兵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晁错死了,七国不退兵怎么办?
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
杀了晁错,停了削藩,如果七国还是不退,汉景帝也没有办法了,但至少说明他努力补救了。
所以,无论七国退不退,到了这个节骨眼,晁错是必须死的。
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可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晁错的上位,朝廷很多人是有意见的,晁错仗着皇帝老师的身份,来回左右政策的走向,晁错得罪的官员其实早就不止袁盎一
司马迁说: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
后擅权,多所变更。
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
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通过司马迁的描述,晁错的形象跃然纸上,此人改革之心很强,同时,对于私人仇恨也是常记在心。
对于晁错的削藩,朝里没多少人支持。
因为成功了,晁错大功一件。
失败了,大家都会受到牵连。
所以,七国之乱开始后,各级官员对于晁错那是非常地“憎恨”。
此时,汉景帝最需要的是“团结”,一是所有官员可以支持自己,二是全体百姓支持自己,这样阻力会降到最低,吴楚之乱的风险也会变为最小。
所以,晁错必须死,只有晁错死了,汉景帝才能让天下所有人看清“七国之乱”的根本面目,那就是造反,是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口号进行的造反。
这样,所有的官员和百姓就会被团结过来。
从表面看,如果,晁错没有了,“七国之乱”继续乱下去的理由就不存在了。
如果七国继续造反,汉景帝这里就能团结一大票人。
这是汉景帝必须杀晁错的第二个理由。
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剧照)汉景帝是同意削藩的,但事情不成功,反倒引起了“七国之乱”,谁来负责这个事?
谁来背这个锅?
汉景帝来背?
怎么可能。
这口锅,只有晁错来背,才是最合适的。
通过诛杀晁错,让所有人以为皇帝是受了晁错的误导,发动了不合适的“削藩”。
当然,晁错是有责任的,但此时的汉景帝已经33岁了,不是个小孩,难道他没有一点思考能力?
所以说,晁错之死,就是替汉景帝背锅的。
汉景帝也很难受,但是,晁错必须死。
晁错死了,七国退兵了吗?
当然没有退,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吴王刘濞怎能错过?
继续高歌猛进。
此时,一个绝世名将出现了,那就是周亚夫,周亚夫率人开始阻击七国联军。
《史记》记载道: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这段话很有意思,是汉景帝问从前线归来的校尉邓公:“吴楚联军退了吗?
”邓公回答道:“吴王想造反又不是一天形成的,准备十几年了,杀了晁错并不能让他停下。
晁错之死的害处是,从此忠臣不敢说话了,晁错死得有点冤。
”汉景帝沉默很久说道:“你说得对,很有道理。
”看来,汉景帝是后悔了,后悔也没有用,在那个关口,正是因为晁错死了,才快速形成了统一战线。
后来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叛乱被周亚夫平定了,削藩也取得了一定作用,这让西汉延续了后来的一百多年。
这里面,难道没有晁错的功劳吗?
整体来说,汉景帝诛杀晁错有三大理由:一是断了七国之乱的起兵理由,看有无转机;
二是通过诛杀晁错,七国不罢兵,来取得官员和百姓的最大支持;
三是汉景帝需要一个替罪羊,一个背锅侠。
参考:
事情的起因归结于削藩,汉文帝在临终前曾告诫景帝,力求通过稳当,渐进的和平方式来消除藩镇的隐患,迫不得已才使用武力,若事情有变,还准备有周亚夫可用兵。
然而政治上不够成熟的景帝,重用老师晁错并支持其暴力撤藩,景市与晁错不顾祖宗之法,急功近利,四处出击。
主政不到三年,就接连对楚、赵、胶西等国动手,藩王都成了惊弓之鸟,逼得吴王等起兵造反。
諸侯们认为:主上任用邪臣,听信馋言,变更律令。
”七国便联合起来对抗中央。
同时朝中群臣怨谤晁错误国误民,眼看内外怨声载道,晁错为推卸责任,耍阴谋诡计,想抛出景帝,然景帝也是城俯很深的人,此时已对晁错已起了杀心,秘令丞相等人上书,准奏后诛杀了晁错。
不论七国是否罢兵,帝王不允许身边重臣对自己耍阴谋诡计的,何况还可以把晁错当成替罪羊。
历史上处理藩镇问题都是很棘手的,当年康煦就是不听孝庄的劝言,急于求成,酿成吴三桂等藩王造反的三藩之乱。
参考:
在汉朝初年发生过一件震动朝野内外的大事,一是七国之乱,一是“诛晁错,清君侧”的振聋发聩的造反口号。
晁错为什么必须死?
他不是汉景帝最敬重的恩师和最器重的栋梁之材吗?
汉景帝明知道晁错无罪,杀晁错也无用,那晁错为何必须死呢?
晁错首先死于他的性格,晁错并非是完全无辜的,至少在太史公眼里,晁错性格还是有纰漏的。
对于晁错和袁盎的关系极差这一点,太史公也有提及,不完全是袁盎的问题。
太史公曰:袁盎虽不好学,亦善傅会,仁心为质,引义慨。
遭孝文初立,资适逢世。
时以变易,及吴楚一说,说虽行哉,然复不遂。
好声矜贤,竟以名败。
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
後擅权,多所变更。
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雠,反以亡躯。
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不急匡救,欲报私雠”这个两句话,已经点明了晁错最大的性格缺陷——嫉妒,公报私仇。
司马迁认为晁错的死因是——因私废公,他想借助七国谋反这件事,留守后方,清算袁盎小团体,借口是袁盎拿过吴王的钱。
这个借口极其拙劣,只能逼着袁盎狗急跳墙,顺便逼急了同样拿过吴王钱,跟袁盎关系不错的窦婴。
窦婴其人虽然是窦太后的人,也不怎么讨喜,不管他讨不讨喜,毕竟是窦太后娘家的人,太后一定向着他,皇帝也投鼠忌器,不敢拿窦婴怎么办,直到最后也只是玩阴的。
晁错不但小心眼,挟私报复,还鲁莽,铤而走险。
如果晁错按正常路线走,他不但不会死,而且可能真正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惜他并不是情商极高的人。
汉景帝是个老道的狐狸,他表面重情重义,爱臣如子,虚心纳谏,励精
他恨透了梁王,但梁王和窦太后都没察觉,他从来没信过任何人,包括晁错,但当时谁也没看出这一点,包括晁错自己。
后十馀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上与错议出军事,错欲令上自将兵,而身居守。
从太史公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汉景帝问过晁错对策,晁错说,皇帝干脆御驾亲征,他留守。
汉景帝不由思量道:晁错到底想干什么呢?
其实汉景帝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恐怕心里想到的就是一个“杀”字,但他怎么能将这个决定说出口呢?
毕竟他对朝野上下表现得是如此器重和信任晁错。
晁错并不知道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他不抓住最后的机会让自己得救,反而急忙趁机清理异党,还巧舌如簧,证据确凿地说:“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
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
”袁盎吓坏了,连夜跑到窦婴家里去,窦婴半夜三更就拉着袁盎冲进汉景帝和晁错谈话现场,当场恭维了晁错,让晁错一下子懵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平时仇恨极深的两
人性是很复杂的,人也都是有虚荣心的。
晁错的虚荣心和平常人不同,他是需要认可的,尤其是他的对手。
晁错犹豫了,这一犹豫,他就被杀了。
袁盎先是回答了景帝,如何应对吴王的问题,言语间句句说吴王是不可能成事的,把吴王的能力贬得一钱不值,说他要造反都是奸人的主意,言外之意是,这人没怎么有脑子的。
立场表明后,汉景帝和晁错分别得到安抚,然后袁盎说:“愿屏退左右”,汉景帝果然照做了。
袁盎说:“晁错为什么还在呢?
接下来的话只能陛下一
”于是皇帝让晁错退下了。
于是袁盎仿佛开了挂,字字珠玑,每一句话说的都是汉景帝内心真正的话,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汉景帝听后,按理说应该勃然大怒,指责袁盎挟私报复,嫉妒同僚,但是他沉默了,这个沉默意味深长,说明袁盎说出的正是他心中所想,也说明汉景帝是个自私冷血,城府极深的人,他一定要有人替他说出他的决定,他才能够做这件事,不留任何污点。
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于是给袁盎升了官。
但时隔不久,他就让袁盎去吴国旅游了,袁盎才知道,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到底有多准。
几天后,丞相和中尉,在有汉景帝撑腰的前提下,骗杀了晁错,晁错最终被腰斩于世,下场凄惨,汉景帝始终没敢亲自干这件事,只是默念道:对不起老师,事后在群臣面前唏嘘感慨一番,而事如所愿,晁错被冤杀后,七国之乱依然顺利地爆发了,差点将小朝廷颠覆了。
可见有没有晁错,七国终归是要反的。
汉景帝还不想自己杀袁盎,就想借吴王的手杀他,没想到袁盎跑到吴国后,又冒着生命危险跑回来了,但终身没被重用,因为事后汉景帝在后悔之余,言外之意表明自己是受人蒙蔽,这
当然也是窦婴,从此窦婴也没得到丞相的位置,最终下场也很凄惨。
想想汉景帝曾经杀了他的亲生儿子刘荣,将锅甩给郅都,我们就知道,这事儿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所以晁错死得不冤,他也必须死,因为皇帝需要他死,政治正确需要他死,至于袁盎,不幸地充当了那把临时的刀锋,仅此而已。
参考资料:【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班固《汉书·爰盎晁错传》 】
参考:
错了,汉景帝就是认为杀了晁错就可以让七国退兵,所以将晁错当做替罪羊抛出去的,而根本不是什么“明知杀晁错七国不会罢兵”,他要早知道,晁错未必会死。
(晁错)虽然汉景帝算是个不借的明君,和汉文帝一起开辟了“文景之治”,但光从人品上来说,也不是什么好鸟。
我们知道,汉初实行的是封建制和郡县制二合一的制度,这是刘邦分析秦亡的经验做出的“创举”,他在京城周边实行郡县制,在边远地区分封刘氏子孙,设立诸侯国,认为这样一旦国家有事,这些刘氏子孙们可以帮助平叛,汉朝江山永固无虞。
分封制相比与郡县制,是一种落后的制度。
它最大的毛病就是中央政府允许一些“独立王国”的合法存在。
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一定的自治权,特别是大诸侯国,人多,地盘大,资源多,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对中央政府始终是个大威胁。
在权力的诱惑下,诸侯王们实力增强后,有几个会一直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至死不变的?
靠血缘关系维系政治,只能说是太单纯和幼稚的想法。
刘邦在的时候,可以镇得住这些子孙,刘邦一死,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慢慢暴露出来了。
而汉代初期实行以“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治国,客观上也放任了这些诸侯国的膨胀。
一些别有用心的诸侯王招纳人才,网罗党羽,或与朝中大臣勾结,十分嚣张。
在西汉的这些诸侯王中,吴王刘濞的实力是最强的。
他在吴国开铜矿铸钱,生产国家专卖的食盐,吴国的实力大大增强,刘濞的野心也越来越大。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与太子刘启在下棋时发生争执,刘启失手将吴王太子打死,刘濞更是恨之入骨,在此时就深深的种下了造反的种子。
汉景帝登基前,与他的太子家令晁错关系很好,晁错帮刘启分析过分封制的弊端,建议“削地控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建议景帝削夺诸侯王的封地,解决这个毒瘤。
晁错认为,消藩祸小,不削祸大。
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拿吴王刘濞开刀,首先削掉了吴王封地中的会稽和豫章两个郡,又削了楚王、赵王、胶西王等诸侯王的若干封地,动作幅度很大,触犯了诸侯王的利益,终于爆发了地方与中央的直接对抗——“七国之乱”。
诸侯王们并不敢直接造反,他们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七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兵指长安。
此时的汉景帝慌了手脚,将晁错抛弃了。
公元154年正月,景帝宣晁错入朝商议政事。
毫无防备的晁错穿好朝服,行至东市时被中尉陈嘉就地拿下,迅速铡于铡刀之下。
晁错死的时候,还是穿着朝服的,他根本无法相信,自己会不经任何突然之间被杀。
晁错之死,原因很多。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他自己身上。
削除诸侯王的势力,让国家归于中央政府统治,这一点并没有错。
但是晁错本人是个战略家而不是个战术家,他的削藩太快了,动作太大了。
削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多大,也许晁错没有认真想过,他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可以依靠皇权能让诸侯王们臣服,并没有做好诸侯王们不服反叛的预案。
他也许根本没有料到诸侯王们敢起来造反。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没有做好准备和妥善安排的情况下,实行激进的政策,遇到变故又没有解决办法,所以说晁错的死,既冤也不冤。
(汉景帝) 当七个诸侯国宣布“清君侧”的时候,我们的晁错大人只有两个对策,一是让皇帝自己上,“上自将兵而身居守”。
这种脑洞大开的建议也只有晁错能说出来。
让皇帝上阵,晁错自己在后方总揽一切,你这是想干什么?
在汉景帝看来,也许诸侯王们真的可能是要清君侧,晁错莫不是要造反?
第二个建议是吴国附近的土地法,只要他们出兵,给他们算了。
这又是个没经过大脑的馊主意。
要求削藩的是你晁错,现在人家一起兵,你就要把土地给人家,如此出而反而,皇权的威严何在,你将皇帝置于何地?
所以汉景帝对晁错的建议十分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晁错自己作死的第二个原因是他锋芒毕露,不能容人。
他有一个政治对手叫袁盎,晁错大权在握时,就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心想弄死袁盎。
可是袁盎也是景帝很信任的大臣,本身并无什么过错,只是性格上和晁错不合,有过争执而已。
所以在诸侯王们叛乱时,袁盎等来了报复的机会。
正是他建议景帝杀掉晁错,使七国无出兵的正当理由,让景帝占据道德至高点,化解这场危机。
客观上来说,我们不能怪袁盎,毕竟是晁错先想弄死他的,袁盎找机会报复是很正常的事。
(七国之乱)当然,景帝也要对晁错之死负责。
毕竟削藩是最符合景帝利益的,晁错也是在他的支持下进行削藩的。
现在遇到问题,领导一推了之,让晁错出来顶罪,是比较卑鄙的做法。
晁错之死,并没有让七国罢兵,可见所谓“清君侧,诛晁错”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幌子,诸侯王们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与中央政府对抗的。
但是幸好中央政府很强大,只经过了几个月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叛乱平息后,诸侯王的势力受到致命打击。
景帝趁势收夺各诸侯国封地,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景帝采用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计划,先后分封了十几个皇子为诸侯王,诸侯王的实力大大削弱。
汉武帝时用\"推恩令\"进一步削减诸侯王的地盘和实力,最终解决了分封制给汉朝带来的威胁。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参考:
西汉初年,除了汉惠帝以外,最尴尬的皇帝应该是算是汉景帝了。
汉景帝的爷爷汉高祖有庙号,汉景帝的父亲汉太宗有自己的庙号,汉景帝的儿子汉世宗也有自己的庙号,唯独夹在中间的汉景帝没有庙号。
汉景帝没有属于自己的庙号,说明汉朝后人并不完全认可他,认为汉景帝的功劳不足
汉景帝虽然也是一代明君,不过有时候做事确实不如汉文帝。
汉景帝相对来说是一个寡恩少情、腹黑的帝王。
汉景帝寡恩、薄情的特点在对待自己的恩师方面体现地淋漓极致。
晁错在汉文帝时代已经成名,号称“智囊”,他和贾谊是两大著名天才。
晁错和贾谊也是汉文帝精心挑选出来,留给自己儿子的优秀人才。
可惜的是贾谊英年早逝,晁错成为汉景帝身边唯一一个顶级人才。
汉文帝时期,晁错就进入汉景帝的太子府成为汉景帝的首席老师。
汉景帝在晁错的熏陶之下逐渐成为一名出色的帝王。
汉景帝登基之后,晁错有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
汉景帝提拔晁错为御史大夫,虽然晁错头上还有一个丞相,但是由于汉景帝的恩宠,晁错实际上已经是丞相。
汉景帝初年的国家大政方针都由晁错制定并参与执行。
汉景帝初年,汉景帝和晁错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削藩”上。
晁错的“削藩令”遭到了刘氏诸侯国的强烈反对。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赵王刘遂、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发动叛乱。
吴楚七国为了师出有名,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帜。
从七国的口号来说,“清君侧”的目标非常明显,就是针对晁错。
所以有人把七国的口号总结为“清君侧、诛晁错”。
面对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一方面任命周亚夫为太尉,镇压七国叛乱;
另一方面在袁盎的建议下诛杀了自己的恩师晁错。
可怜的晁错穿着朝衣被直接腰斩于东市,而且被诛灭全家。
汉景帝斩杀晁错的行为,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吴楚叛军的攻势依然猛烈。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晁错做了汉景帝的替罪羊,汉景帝冤杀了晁错。
以汉景帝的聪明才智他会看不到吴楚七国“清君侧”的旗号,只是一个幌子吗?
如果汉景帝看不出的话,他不可能成为一代明君,也不可能开创文景之治。
既然汉景帝知道“清君侧”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还要诛杀自己的恩师呢?
有一定政治才能的人可以看得出吴楚七国“清君侧”的口号只是一个幌子而已,但是广大老百姓却不一定看得出来其中的深意。
许多人的想法很简单,确实是晁错逼得七国叛乱,他们起来诛杀晁错也非常正常。
如果出于这个方面考虑,许多人有可能会同情吴楚七国。
虽然“清君侧”只是个幌子,毕竟吴楚七国把矛头对准的是晁错而不是汉景帝。
因此,不少人依然对吴楚七国抱有一定幻想。
在当时泥沙俱下的环境下,有人在观望、有人在暗地里藏着、有人蠢蠢欲动,这时候汉景帝看不出谁是敌、谁是友。
只有让吴楚七国的真实目的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才能真正看清谁是敌、谁是友。
在这种情况下,汉景帝已经有了诛杀晁错的想法。
只不过汉景帝不愿意背上欺师灭祖的恶名。
袁盎提出来用晁错的人头换取吴楚七国退兵的想法之后,给了汉景帝一个绝佳的借口,得到了汉景帝的支持。
汉景帝在东市将晁错腰斩。
事实证明,晁错的人头根本没有使得吴楚七国退兵,只换回了一句:我已为东帝。
虽然晁错的死没有使得吴楚七国退兵,却将吴楚七国的险恶用心彻底公诸于众。
天下所有人都知道吴楚七国是彻头彻尾的造反,他们要诛杀是皇帝,而不是所谓的仅仅诛杀晁错。
晁错被杀之后,吴楚七国的旗帜就已经倒地,许多持观望态度的人转而支持中央政府,老百姓也不愿意为吴楚七国卖命。
汉景帝用晁错的人头,换得了天下民心归附,为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奠定了重要基础。
晁错本身的思想偏重于法家,晁错本人行事也偏向于法家。
晁错是汉景帝的老师,他自然会把自己的法家思想灌输到汉景帝身上。
从汉景帝日后的行事风格来看,确是颇具几分法家风采。
晁错将权术教给了汉景帝,却不知道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只有帝王才能真正掌握权术。
汉景帝学会权术之后,晁错的位置就显得有些尴尬。
晁错虽然一心一意为汉景帝卖命,却引得汉景帝的猜疑。
所以有人说,即使没有吴楚七国之乱,最后汉景帝也有可能杀掉晁错。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最终也被腹黑的汉景帝整死,立下战功的魏其侯窦婴也间接被汉景帝的权谋害死,就连皇长子刘荣也被汉景帝直接害死。
吴楚七国之乱给了汉景帝提前杀死晁错的理由,汉景帝在深知晁错无罪的情况下残忍的杀害了晁错。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汉景帝确有杀晁错之心。
如果汉景帝杀晁错真的是为了让吴楚七国撤军,完全可以降低杀晁错的范围。
但是,汉景帝在杀晁错的时候却下了两条命令。
第一条腰斩晁错,第二条诛杀晁错全家。
腰斩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死法,如果汉景帝真的是被逼得不得不杀晁错,完全可以给晁错一个体面的、不那么痛苦的死法。
如果只是为了打倒“清君侧”的旗帜,斩杀晁错一人即可,没有必要诛杀晁错全家。
一般得是犯了滔天大罪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显然晁错不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
晁错的死也和晁错自己的性格有关系。
晁错崇尚法家,而且晁错本人性格“峭直刻深”,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冷峻耿直、苛刻、不世故圆滑。
这样的性格使得晁错树敌太多,得罪了不少人。
晁错曾经为了自己方便把太庙的墙挖了一个大洞,结果引得丞相申屠嘉大怒。
由于汉景帝的包庇,申屠嘉没有杀掉晁错,最终气得吐血而死。
晁错除了得罪申屠嘉之外,还得罪了魏其侯窦婴、袁盎等人。
当然由于汉景帝过度恩宠晁错,也引得不少嫉妒。
许多大臣或者出于私恨,或者出于嫉妒,把矛头全都指向了晁错。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以后,汉景帝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后方。
汉景帝只有团结朝堂大多数人,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吴楚七国。
怎么样才能把人心集中起来呢,汉景帝想到的办法是杀掉引起公愤的晁错。
杀掉晁错一是可以拔出大家的“公敌”;
二是让大臣清楚晁错死了以后,大家都有机会。
造成晁错死因的直接原因则是袁盎的谗言。
晁错和袁盎两
当时晁错正在势头上,面对晁错的打压,袁盎也只能忍气吞声。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以后,汉景帝重新启用袁盎,袁盎有了报复的机会。
于是袁盎建议汉景帝说:“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谪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汉景帝接受了袁盎的建议,让袁盎秘密行事。
十天后,庄青翟、张欧等人上书弹劾晁错,晁错最终被腰斩于东市。
晁错之死其实还有一个深层次原因。
晁错是典型的法家代表人物,晁错行事方式也和法家一样。
当时社会主流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朝堂上大部分大臣也都是黄老思想的坚决维护者。
虽然这个时候儒家、法家思想也开始抬头,但是仍是黄老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
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曾经挑战黄老思想,结果被逼得郁郁而终。
汉景帝时期,黄老思想已经开始势微,但是其他思想想占据主导地位也绝不可能。
汉景帝登基之后,晁错开始使用法家的一套思想治理国家。
众多大臣反对晁错,一方面固然由于晁错的性格,另一方面源于治国理念的不同。
保守的黄老思想派,看不惯事事有为的法家。
汉武帝登基之时,也希望立即改变无为而治的状态,实行大有为政治。
一直到秉持黄老思想的窦太后去世之后,汉武帝才得以实行大有为。
智囊晁错一生忠于大汉,忠于汉景帝。
如此忠于汉景帝的晁错,最终却被汉景帝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不免令人唏嘘。
参考:
汉景帝明知诛杀晁错,七国并不会因此罢兵。
但是还是腰斩了自己的恩师。
我想原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的。
七国反叛提出的口号是“诛晁错,清君侧”也就是说皇帝身边出了小人这个小人就是晁错,他们是反对皇帝身边小人的但是名义上是不会反对皇帝。
杀了晁错就不会落人以口实,皇帝身边的小人都杀了你再不会叛乱了吧。
如果你再要叛乱我就可以以正义之师来平叛,杀了晁错还可以拖延时间进一步整军备战。
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我连身边最亲近老师都杀了,你们还有什么借口。
化被动为主动,由此看来你们的叛乱是蓄谋已久,这样就可以戳穿阴谋。
刚开始形式极不明朗,汉景帝也在试探着观察着,看看哪些人是忠于自己的哪些人又是有二心的。
通过十多天看清楚了形式也明朗了。
叛乱初期朝廷还没有充分做好平叛的准备,贸然开战对朝廷不利。
杀晁错是朝廷和叛军的周旋,时间长了或许会有很大的转机。
从晁错自身来说,作为汉景帝的老师皇帝是对其非常尊敬也对其言听计从。
作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肯定也是飞扬跋扈目空一切,其他大臣肯定对其不满。
面对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这样一件大事,更需要内部团结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领导的身边人不可以此为依靠凭借来打压别人,更不可急功近利。
要搞好人际关系,团结是很重要的。
要不然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墙倒众人推。
领导身边人更要谦恭含蓄内敛,不然领导绝对不会是你永久的保护伞,或许还回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猴”。
皇帝时最无情的,晁错只是汉景帝用来利用的一枚棋子罢了。
将皇帝推向风口浪尖,想要让皇帝御驾亲征。
站在舆论制高点汉景帝需要统一战线更需要一个“替罪羊”,体皇帝背黑锅恰好选择了晁错。
这是帝王之术也是晁错性格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