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北农村杀猪时会请很多客人来吃饭但是却没有收礼的

这个问题应该弄清一个概念,东北农村的杀猪吃饭(杀猪菜),不是专门请人的宴席(寿宴,婚宴,满月宴),而是来帮忙的人,杀完猪以后,在一起大吃一顿饭,痛痛快快喝一场酒。
这样的情况收什么礼?
都是来帮忙的人。
东北人冬天杀年猪,不是一家人能完成的事情,怎么办?
就找一些亲朋好友来帮忙,共同做完这件事情。
因为每家每户都要杀年猪,所以他们都说互相帮忙的,今天在老张家,明天去老王家,后天去老李家,就这么一家一家帮着在一起杀年猪,杀完猪,大锅煮肉,大碗喝酒,猪血肠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把杀猪时放出来的血,放一些盐搅一下,把猪大肠收拾干净,把猪血灌进去,和猪肉一起放在锅里煮熟。
第二天,杀完猪这一家把猪肉放在外边,然后浇上水,把猪肉冻起来,这就是天然的大冷库。
和南方的腊肉一样,随吃随取。
不一样的事,南方人把腊肉取下来用水泡一泡,然后加工食用。
东北人吃猪肉需要拿铁镐,从冰里把猪肉刨出来,然后再加工食用。

参考:
东北农村杀猪不收礼,没有这个说法,连这个概念都没有。
但是,杀猪的时候一定是请客吃饭的,这是东北的美德也是东北的民族风情。
我这一辈子还养过一次猪呢,那年是因为猪仔太便宜,我买一个猪仔,养了九个月,没曾想这猪有点随我,连骨头带肉肥嘟嘟的。
等到过年杀年猪的时候,一上称竟然305斤,没想到养猪手法真的不错。
主要唠唠请客吃什么饭,首先必须切一盆酸菜,这是杀猪菜的主角,然后大锅烧火:里面的食材有五花肉几大块,骨头必须有,开锅以后撇去血沫,然后,在陆续放入酸菜,血肠,各种调料。
开锅慢炖。
然后准备别的菜系,我很好客,来客人我就疯,我自己可以省吃俭用,家里有事来人,我绝不含糊,绝不怠慢。
太姥姥说:没事谁端你家的冷饭瓢。
意思就是,有事来客只是偶尔,没事的时候谁也不会在你家吃饭,所以必须好好招待客人的意思。
熘肝尖也是杀猪请客的一道主打菜。
这么多肉一定拌一盘拍黄瓜,酸菜里的五花肉是切成一大盘白肉片蘸蒜酱油的,蒜薹炒肉不可缺少,我很会炸丸子,一般来客人,我都会炸一盆丸子,炖一条大鱼,红烧一只小鸡这都是配菜,炒木耳是为了解腻,白糖拌西瓜是为了爽口,在随意炒几个青菜是为了有荤有素,一大桌子杀猪请客菜基本完毕!吃饭的时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东北人的标志,热情的氛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真的怀念那种感觉!
参考:
东北不知也没去吃过,但内蒙十年知青吃过的因为村子小,不象河北有两三千户大村庄。
一二百户,还有一百多户小村庄。
半数人能连上亲,虽远也有个称呼再说杀头猪连一半肉也用不了,不是村民吃不了,是主家不舍得多放肉两大锅炖菜,一口锅内放有十几斤肉,还是脖子边上取的。
滿锅的萝卜,土豆,粉条子另一大锅汤水不少,全是下水切片,大白菜。
好心大气的再加七八斤好肉片大白馒头,油炸糕。
村民用碗吃下水汤,大炖菜在大菜盆里。
人们抢着肉块都不收礼,只吃午饭一顿村中也有议论,有大气小气的,猪大猪小也不同并不是一村人全到
参考:
这是东北人的习俗,每当腊月来临时,年味也悄悄的临近了,东北的农村也开始杀年猪了,为了感谢亲朋好友在这一年里对自己有所帮助过的人,
从小我就生长在农村,六七十年代因为是计划经济,农村不像城里的职工家庭有肉票,所以每家都得自己养猪,但必须得养两头猪,一头猪上交给国家那是任务,一头猪才能自己杀,不然你就是违反了计划经济,这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允许的。
到了夏天农忙季节,每家的猪由生产队统一管理放养,一般的猪都是养两年才能出栏,到了秋季生产队会分配给每户土杂粮做为饲料,这时候家家都会开始偷偷攀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显呗一下,看谁家的猪长的又肥又大。
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那时候我还小,有时候为了虚荣心去生产队的地里偷点苞米,还不敢让父母知道,反正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我都会瞒着家人给猪吃,最后评比的结果,全村养猪户属我家养的猪最大,那种自豪感简直是爆棚了。
到了腊月小年之前,就开始杀还愿猪了,给屠夫一块钱的杀口费,在找左右邻居帮忙,我们东北有一句老话,“找人帮忙杀猪吃血肠”这句话至今还流传在东北人的骨子里。
东北人的理念是只要请人帮忙做事就会许下诺言,杀年猪就会

参考:
因为东北人朴实,善良,豪爽,热情,好客,懂得感恩。
农村杀猪时,会请很多亲戚朋友,村干部,还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这属于请客吃饭,不能收礼。
我没结婚时,我父母每年都养一头猪,过年杀猪就请客吃饭。
记得有一年开春,抓一头猪仔,花了18元钱和2斤粮票。
养了一年到头,无论大小过年也杀了。
等杀猪的人来了,问猪在哪呢,我妈说在猪圈里呢。
杀猪的自己蹦猪圈里,拎着四条腿,就把猪抓出来了。
养了一年,就长这么大点。
这一头小猪,请客人吃完,所剩无几。
我结婚后,我婆婆每年都养大肥猪,都长300多斤。
每年都请客,也请村里的干部,亲戚朋友,平时有事来帮忙的人。
然后婆婆东家一盆,西家一盆酸菜、血肠、白片肉,左邻右舍都送个到。
一家人忙活半天,热热闹闹的,吃饭也香。
那时的猪肉顿酸菜,自己灌的血肠,用大铁锅熬一大锅,烧劈柴。
一开锅,闻那味道,香。
现在,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了。
我们那嘎达都是东北人,所以东北农村杀猪,会请很多亲戚朋友吃饭,不收礼钱。

参考:
为什么东北农村杀猪时,会请很多客人来吃饭,但是却没有收礼的?
杀年猪本身不是办红白喜事,只是到冬天农闲时,家家喂的猪肥了,外边天气变冷,猪肉也能冻住了,大约十一月份至春节前,开始杀年猪,到时请到亲朋好友,吃猪肉,血肠,喝酒,大家在一起聚聚,好不热闹开心,请的人中也包括去人家吃过猪肉,回请的人家,当年我当生产队长,吃猪肉差不多一户不少,一百多户人家轮番请,拉下了口头债,等到我家杀年猪,从村西头按家请到东头,二百多斤的猪吃剩一条猪腿,光白酒喝了五十斤,老婆看着猪腿都苦笑了,得了,过年还得买点肉吧,后来就喂大猪,四,五百斤的喂二年,二百多斤的杀两头,吃猪肉就是乐呵事,没有随礼一说,紧大回请人家拉倒,东北纯仆的风气,现在也改变很多,养猪专业户,各家养猪很少,大街上找吃猪肉的也少了,哈哈,情况变了哈!
参考:
这种场面在我们家乡也火了一段时间,具体也就是火了三十年,从八十年代到两千年。
八十年代农村进行了改革,分田到户,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家家户户都喂猪,有的喂好几头。
那时候取消了统购任务,也不存在统购统销了,人们可以随便杀猪。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杀猪,有的还要卖一两头。
一般杀的都是隔年猪,三百多斤一头,有的净肉两三百斤。
大家辛苦了一年了,平时难得相聚,恰逢过年杀年猪,就
我们那里叫喝猪血脑,就是猪血烩豆腐,再撒点葱花,别提有多诱人。
一是喜庆丰收,一是喜迎新年。
这是春节前办酒席的一波小高潮,原则上是不
一般的从冬月就开始杀年猪,一直延徒到腊月二十几。
冬天天冷,下雪没事干,大家都窝在家中烤火,有的打扑克 ,有的打长牌。
那时人们都很好客,只要你到他家去玩,就是给足了他的面子,他中午就会悄悄的做一桌酒菜,强留着大家在他那吃中饭。
满满的一桌子菜,中间还煮一个火锅,大块大块的猪肉,配着萝卜白菜粉条,咕嘟咕嘟的在锅子里翻腾。
冒着热气,透着香气,就着白酒,每
人们划着拳,碰着杯,热闹非凡。
那时候的猪肉耐煮耐嚼,都是喂的正经粮食,还搭配些青饲料,根本没加任何添加剂。
而且猪龄长,几乎都是隔年猪。
那时候的猪肉必须要炖两个多小时,否则你就吃不动,味道纯香。
不像现在的猪肉,几分钟时间,在锅里打个滚,好了,就可
如果谁家炖猪肉吃,香味弥漫半个塆子。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罐子,每天都会煨一些猪肉和白萝卜块。
用罐子煨出来的猪肉,更有一番风味。
好怀念那时候的罐子煨猪肉。
肉吃在口中爽滑爽滑的,肉汤是金黄金黄的。
可惜大锅灶早就没有了,现在都用上了煤气灶,有的用上了天然气。
况且你也找不到那种原材料了,再也吃不到那几十年前的猪肉炖萝卜了。
那种喝猪血脑的热闹场面,一直延续到腊月二十几才结束,人们又忙着赶集,准备年货。
这个习俗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一直到二零零年的时候, 人们举家外出打工,村子的剩下了几个老人,再也见不到这种热闹的场面了。
岁月已逝,记忆常在,年轻的孩子也许永远难以理解那个年代,在中国还有那么一代人,那么可爱。

参考: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
这就是为什么是东北农村杀猪时,会请很多客人来吃饭却不收礼,而在一些地方没有这种风俗的原因。
各个地方的农村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
但在农村人情方面还是比较浓厚的,尤其是逢年过节,走动比较频繁。
记得在过去的农村,最盼的就是过年。
因为那个时候吃不饱穿不暖,至少过年能够吃上饱饱的一顿水饺,吃上一顿肉,穿上一件花衣服。
在农村过年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那就是杀年猪。
杀年猪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杀,而是几户人家杀一头年猪,自己留一部分,剩下卖给村民。
但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或者是比较偏远的农村,杀年猪的时候,会请亲戚朋友或者是村民来品尝新鲜的猪肉,庆祝一年的丰收。
东北地区在我国最北方,也是非常寒冷的一个区域,特别一到了冬季,农民就会闲了下来,猫在家里面。
东北人非常的豪爽,也非常的好客。
特别东北地区的农村,地广人稀,更显得人情味非常的浓,因为他们之间互相的照应。
东北大汉印证了山东大汉形象,因为很多东北人是山东人,过去迁移过去的。
大家都看过闯关东这部电影,那就描述了山东人逃荒到东北地区的情节。
所以东北人从某方面来说,生活习惯以及性格豪爽,人情往来都有山东那种豪爽的情操和性格。
由于过去的东北,没有现在的高科技,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项目。
到了过年的时候,东北的大秧歌扭起来,对于农民而言开始杀年猪。
东北杀年猪一般会请邻居亲戚朋友来帮忙,然后通知她们哪天杀猪来庆祝一番。
其实也是借着杀年猪这个机会,大家在一起互相去交流一下,增加一下感情,亲情,友情。
大家聚集在一块,喝上挤完高度酒,暖和暖和身子。
增加了欢乐的气氛。
有一些人质疑,为什么在农村杀年猪会
更何况在过去的农村,一般一个家里有什么好的事情,经常会叫村民来庆贺,大吃海吃一番,却不收礼。

但是东北近些年来杀年猪的人少了,毕竟杀猪需要经过当地屠宰部门许可,否则是不允许村民随意的杀猪的。
而且很多农村人现在已经不养猪了,杀年猪在农村似乎要成为历史了。
毕竟好多农村人感觉喂猪非常麻烦,还不如花点钱买点猪肉过年那样更舒服。
过去杀年猪是因为家里比较穷,农民喂头猪就准备过年杀猪吃。
这就体现了农民的质朴精神,勤俭持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但现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省份的农村,也就存在着杀年猪,还请邻居亲戚朋友前来享受。
现在东北地区已经冰天雪地,也许今年的冬天来的太早了。
东北农村杀猪开始了,他们杀的猪肉可以放在冰窟隆里,或者雪窟窿里储存着非常的省事。
但是在东北农村很少见到杀猪时,请邻居亲戚朋友前来吃了,因为现在人已经不缺吃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
也就是不稀罕这些猪肉等美食的,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有另一种的淡漠,毕竟现在有高科技的手机电脑等等,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天冷了,你们村里有杀猪的吗?
你们那里杀猪,有没有请村民或者亲戚朋友前来品尝呢?

参考:

我们当地有两大习俗:一个是杀猪了要请亲朋好友来吃一歺杀猪饭。
请哪些人呢?
比如:自家的亲戚,像七大姑八大姨这些;
还有:一个队上的邻居,不是所有邻居都请,要看他们家为事请没请你,上次他家杀猪请了你的,你就要回请他。
朋友方面,尤其是城里的朋友老早就盼着这歺杀猪饭的,只要有杀猪饭吃,再忙也要赶来吃上一歺。
二个是鱼塘里取鱼,也要请亲朋好友来吃刚取的新鲜鱼。
请吃鱼的人跟上面请吃杀猪饭的人差不多,只是请吃鱼的人没有请吃杀猪饭来的人多,主人家请了,别个没空来,似乎吃鱼沒有吃杀猪饭那么香。
请吃杀猪饭也好,请吃鱼也好,都要等到年底没多农事的时候,备年货。
那么,主人家请这么多客人来吃杀猪饭、吃鱼,为什么不收礼呢?
这是当地的一个习俗,礼尚往来,人家请了你,你又回请人家,自然的事,没有收礼的先例;
另外,请人吃饭,无形之中还有一个好处,比方说,你家要杀猪、放水取鱼,消息放出去了,被请的人就作好了准备,吃饭当天一般会买你家的猪肉或者鱼。
所以,你杀了猪,取了鱼,自家吃肯定吃不完,可以趁这天卖掉一大部分,换些钱。
这样有什么不好吗?
还有,我们当地还流传,说杀猪了、取鱼了,就是要喊多的人来吃,这样就越吃越有,越吃越发。
农村人不就
当然这答谢是不会收礼的!
参考:
不知道,我们贵州也是这样的,年猪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