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那么多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来的看了什么书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
第一个问题: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哪里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们的知识从私学与讲学中得来一部分。
除了这些途径,他们或从官学,或从家学,或从游学,或是阅读所得。
如老子,就身为周王室国家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比不上他们?
这要从春秋战国时的环境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什么这个时期会有这样的局面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时期的历史环境:周和春秋其实是平行的400年,周王朝后期(也就是春秋阶段),分封了很多的诸侯国,靠着礼、乐治国已经维持了近千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互间的竞争(初期主要表现为军力)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个环境下,思想文化得到了合适的土壤:第一, 生产力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正如政治课上学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有了余力去发展文化思想。
第二, 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有句话说得好,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有了更多变数,这让人更加迫切地去思考,去追赶。
第三, 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
在这种环境下,大批知识分子抱着“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思想,积极努力学习,兴起了许多私学,形成了讲学之风。
一大批知识分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
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争艳斗芳。
而我们所处的年代,正是和平年代,社会发展稳定,文化一脉相承。
缺少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与碰撞,要想再像那个时期出现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应该是难以达到的。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
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参考: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得益于文化下移私学的兴起。
在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个文化的轴心时代。
影响现在的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几乎都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仿佛世界是商量好了一样。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著名命题。
他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处于这个文化的轴心时代之上。
在这个时代,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开始爆发,一下子诞生了许多在人类思想史上彪炳千秋的人物。
他们有: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儒家的第二号人物孟子,他们并称为孔孟之道,儒家的集大成者、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家的第二号人物、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
法家思想更是群星璀璨,在韩非子和李斯出现之前,在那个时期的晋国和魏国,早已经产生了一大批法家的思想家。
其他的还有兵家、阴阳家、小说家、农家等思想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在那个阶段,一下子就进入了哲学文化的轴心期,一下子产生了那么多影响深远的伟大的思想家呢?
他们是怎么接受教育的呢?
好玩的国学,从中国文化史上的角度,对此进行一一的解答。
首先,是社会的分工。
孟子提出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好多人还批判说,这是为统治阶级找借口,是反动的。
其实他们根本就未能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生产力发达之后,必然产生更加明确的社会分工,有的人从事文化、文学等工作,有的人还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也就是说,有人是体力劳动者,有人是脑力劳动者。
这是历史的必然。
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从劳动者中分化出了士。
这个士,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当然,士还有武士,总之是已经脱离了土地等体力劳动的人。
第二,春秋时期的常年的战乱,让士逐渐摆脱了与他们所依附的主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了独立自主性,也就是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可以自由流动,跳槽的概率很大,这样就增加了士与士之间的文化和知识的交流。
第三,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都想改革开放,都想富国强兵,大国想当霸主,小国力求自保,于是人才就成为当时最核心的竞争力。
各国都开出高价吸引人才,而这些人才的来源就是士。
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人。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每
谁养的士多,谁就最牛。
第四,这时最重要的。
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好多原来的礼法原来的制度和规矩,全部被打破了,这个打破就是创新,就是为下层群众的文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我们知道,在孔子老子之前,教育和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接受教育的。
这些贵族在官办的学校中,接受教育,主要的内容就是六艺,刘艺又分成大六艺,小六艺。
大小六艺其实都差不多,都是贵族们的受教育的教材。
比如诗经、尚书等内容,比如书法、驾车等文化和军事技能。
在贵族的垄断下,文化成了特权,普通老百姓只能做文盲。
其实这个很可怕,往往好多人先是做文盲,后来就变成了流氓和群氓来了。
但是这个状况在春秋战国时期被打破,因为好多国家突然就没了,就被灭掉了,连周朝的政权都名存实亡,原来周朝的国家官办的学校,因为诸侯国的崛起,连招生都出现了困难,大家都在自己的诸侯国内读书,后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严重的国家兼并现象,很多国家机构包括教育机构全部解散,那些老师和国家馆藏的文化典籍全部流入民间。
史书上说,周朝的首席大乐师到了齐国,二乐师去了楚国,三乐师去了蔡国,四乐师去了秦国,打鼓的方叔流落到黄河之滨,摇小鼓的武跑到汉水附近,全都成了江湖艺人啦。
这样就为民间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孔子把这种现象叫作“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意思是周天子的这些专业官员纷纷流失,知识都随着他们跑到边远偏僻的地方去了。
现在的历史学家称这种现象叫“文化下移”,也就是说,原来专属于贵族的受教育的特权,随着这些知识分子纷纷流落到民间,普通老百姓也多了受教育的机会。
这是周天子的悲哀,却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平民的幸运。
因为,他们受教育的几率大大提升。
这也为后来孔子创办私人学校,做中国最早最牛的民办大学的校长,提供了客观条件。
自此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民办教育开始发展起来。
孔子不是第一个办私学的,但他的规模最大,与他同时期的,还有很多,据说有个叫少正卯的人,开的学校更加火爆,一下子就把孔子的学生给拐跑了,据说只有颜回跟着孔子在抱头痛哭。
民间教育的崛起,为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创造了知识条件。
而我们所说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家们,除了家传的渊源之外,大部分从士中来,他们大都接受过私学的教育。
除了私学的发达,官办的研究院、大学也开始兴盛起来。
比较有代表性的稷下学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齐国兴办了稷下学宫,用高官厚禄吸引了几乎是所有的各家各派的学者前来讲学做研究,一时间形成了文化中心。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河西办学,也是人才辈出。
这是为什么一下子出了那么多思想家的主要原因。
至于他们看什么书,这个要看各家的学术主张了,还要看他们的来源。
这一点请参考司马迁的老爸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
至于我们现代人为什么比不上古代人,这个有点复古主义思想了,不做回答。
参考:
春秋战国为什么能出那么多思想家?
因为周和周以前国家的教育很封闭,为了便于统治,执行的是愚民之心,强民之体,愚民之智而强民之骨的统治策略。
高端的教育与思想都控制在少数统治者手里。
后来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很多书籍与有才华的人员流散到各地,才成了各种文化的源头。
东周时期,王权被强大的诸侯不断的削弱,各诸侯国开始了弱肉强食的征伐吞并时代,也给了各种思想充分验证的土壤。
当时的很多谋士都要诸侯王下跪,求先生教我。
苏秦挂六国相印比诸侯王都风光。
一种事物之所以兴起,就是要有一个充分支持该事物的环境。
当时的各诸侯国,突然有了治理国家的权利,确没有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方法就面临着死亡。
思想家恰巧需要在国家治理中验证他们思想的正确性。
思想家与各诸侯的共同需求造就了一个特殊的时代。
而且当时因为周王权的衰弱,礼崩乐坏。
一下几乎没有任何管制,这种大自由的环境也促进了各种思想的产生。
说我们比不上他们就有点过了。
现在的对科技,能源,各种物质上的应用与认知是古代不可想象的,这也是现代思想的成果。
参考:
中国有两个大师云集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民国。
这两个时代最大的特点,也是与其他时代最大的不同的就是乱。
这个乱不只是指没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更重要的是它处在中国两次最大的变革时期。
前者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后者中国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正是乱世出英雄,春秋战国时期,老的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虽然孔子一直追求恢复“周礼”,但这个“周礼”是由他定义的,并非完全是过去的老制度。
而是融合儒家治国理念的新型制度。
如:仁政、薄赋、民贵君轻等。
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让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人类何以至此,又将去往何处的终极问题,这就为思想家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法家的霸天下,墨家的非攻,道家的无为,无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民国也是同理。
其次是宽松的政治环境。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接连不断,但统治阶层对各种思想流派还是很包容的,甚至各国兴起养士之风。
政治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即使是截然不等同的思想在当时也能共存。
孔子能够周游列国,与这种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如果是在其他时代,可能会被当做异教徒抓起来。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教成为国教,之后很多文化派别就没落或者消失了。
第三,国人厚古薄今的传统。
人们常常发出人心不古的感慨,认为古代的就是好的。
即使孔子,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充满理想色彩的上古时期,成为各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
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很多新的思想流派,随着这种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开山鼻祖的地位也不断的被拔高。
以至后人无法超越,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很强的传承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存在被后世过渡拔高的嫌疑,但不可否认,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璀璨辉煌,最群星闪耀的一个时代。
唯心点说,大师总喜欢成群的来,成群的去。
如孔子、柏拉
但是仔细分析,还是能够找到不少必然性的原因。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钱学森感慨地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中国曾经无比辉煌的科学文化在近代为什么会落后)是一脉相承的,明的专制,清的独裁,让我们在文化领域再也没有了唐诗宋词大山大河的气象。
春秋战国产生了那么多的思想家,并不是他们读了什么书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原因依然值得我们深思,甚至是反思。
素颜历史,专注于有趣的历史问题。
期待您的
在孔子以前,教育和学术是由官府掌握的,是用来教育贵族子弟,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所以《周礼》说:“古者学在官府。
”而教学的内容,根据《国语·楚语上》所说,包括《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等书籍。
一般人是接触不到那些书籍的。
所以老子做过周王室守藏室之史(类似于现在的国家
到了孔子才开始设立私学,孔子说自己是有教无类,不论是谁,只要肯送上“束脩”(十条干肉),孔子就愿意教他。
而孔子教学的教材,被称为“六书”,分别为: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是《诗经》,是先秦官方及民间诗歌总集。
书是《尚书》,是公之于众的古代王室文献。
礼是《礼经》,是对先秦各种礼仪的记载。
易是《易经》,是占卜之书,但是其中也包括了哲学道理。
乐是《乐经》,记载周代音乐理论。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国史。
也许春秋战国时代,礼坏乐崩,官府的文献档案流入民间,成为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现代人比不上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吗?
居士我不认为现代人的思想比不上古人。
现代我们学的种种知识,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每一门学科拿出来都能完爆先秦时的思想家。
但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依然是伟大,他们的学说、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很多伟大的思想、理念其实并不复杂,比如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条放诸四海皆准的“黄金规则”,但是它也是很简单的。
孔子提出后,就拥有了这句话的“发明权”。
但是,后人真的想不出这句话吗?
显然不是。
其次,先秦思想家们提出的学说是基础,我们后人的很多思想都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所以我们学习现代知识,特别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往往要追溯到学科的源头——也就是先秦时代。
最后,后人还会对先秦思想家的著作作出自己的解读,所以他们的思想就显得越来越高深,越来越神秘。
比如宋代思想家陆九渊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六经注我”,也就是用儒家六经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其实也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来发挥儒家六经,而不是忠实于六经的愿意。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
参考:
这是一个非常可笑的问题。
一个现代人每天吸收的信息量,足以超越古代人一辈子,认知层次的差距更是巨大,居然还有人会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能在知识上远胜今人。
学界有个观点,认为西方哲学是发展的,以古希腊为源头,以文艺复兴为转折,步入现代文明。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是“起始即高峰”,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就是中国哲学的高点。
这个说法其实多少有一点道理,因为文化的演进,不能离开文化的多元、包容与碰撞。
百家争鸣恰恰是多元的碰撞的过程,很容易产生火花。
但在那之后,当中国陷入思想的单一化之后,就陷入了停滞期。
当然,如果你认同这一点,那就不要动不动嚷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了,因为一种文化竟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进步,这一点也不光荣。
不过,“起始即高峰”绝不等于一个尊崇儒家的宋代人,在思想和认知上会比不上一个春秋时代的人。
原因很简单,认知能力必然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以社会所能提供的基本知识体系为基础。
同样道理,人类经历了工业革命、电子革命和信息革命这三大时代的巨变,而且都是加速度式的跨越发展,信息获取和学习方式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的认知能力,只会远超古人。
所以,结论有两个:第一、如果说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的知识是中国古代的高峰,那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岁月里没有进步,这一点非常丢人,尤其是跟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相比。
第二、不管春秋战国的思想家在古代的地位如何,相比一个受过基本教育、三观正常的现代人,他们都是落后的。
参考:
现代人的自负,主要来源生活的富足,更源于快捷并无微不至的信息覆盖。
基于此,他们对上古人类视同畜类,并雅称之进化。
人类的文明,专家们把它定有文字的历史。
素不知人类生于此球宇何止几百万年呢?
我们的祖先代代生息,累累积淀了多少生存理念和生活技法,有一天被有心者涵而统之于书籍,便视为天赐圣物,把个漫漫人生路视为蛮荒,岂不荒谬!人类的历史永不会终结于一山一原,我们还要登月去银河天外, 我们的骨子里继承着先祖的精神思想,这便是几百万年的智慧灵魂。
要不,我们何以有今天的丰衣足食!
参考:
吓死我了,我们比不上两千年前的人?
厚古薄今也不要这样吧。
难道现在从政、经商、生活都要学诸子百家,而不是现代知识?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势呢?
因为之前的学术都在官府。
我们为什么说孔子是“至圣先师”,因为在孔子之前,氏族社会还没有解体,个体家庭不能脱离氏族存在。
所以当时的学术比较封闭,往往在氏族内部流传,而这个氏族往往因为学问而世代担任某一官职,所以经常出现父子世袭的情况。
我们知道春秋的史官是很有骨气的。
赵盾弑君他们敢写,崔杼弑君他们也敢写,被杀了一个又来了一个,但是崔杼真不敢杀光,为什么呢,因为除了他们家族,别人根本做不来这种工作。
甚至到西汉中期,太史还由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相传。
而在孔子时期正是氏族解体的时候,因为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家庭存在独立于氏族的可能。
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私学发展并且广泛交流,才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时代。
好比以往的学术都是平行独立发展,现在有了跨学科交流的可能。
当然,春秋战国的乱世背景也是一个原因,士人能够出国广泛交流,思想文化也就相对比较活跃,这样就迎来了中国学术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所以出现了不少思想家。
但要说我们不如他们,只能说想多了。
感谢阅读,
春秋战国以后到今天,中国历史还延续了两千多年。
可是,这两千多年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盛况。
(焚书坑儒)我们都知道,一
但是奇怪的是,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大思想家,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虽说他们究竟读过什么书,我们现在并不完全清楚,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干过“焚书”的事情。
但是,并不表明那个时候的书就很丰富。
因为我们现在从他们的记述中,也没有找到更多的文献资料。
这说明,不管秦始皇烧没烧书,他们读过的书,应该都是不会很多的。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意思是说,除了读书外,交游也很重要。
不错,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确实走过不少地方。
但这种走,也主要是在中国的范围内行走,由于交通所限,并没有多少人去过外国。
一些当下学者认为,老子、墨子这些思想家,可能去过印度、欧洲这样的地方。
但这也不过是一种文化学上的猜测而已(也就是说,根据他们思想和印欧思想的契合,认为思想具有传承关系),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再说了,要讲走过的地方,咱们现代人走过的地方,比古人走得可是太多了。
但是,有几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为什么后世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高度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两个层面来讨论。
第一个层面,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后世两千年出现的思想家非常少?
(尊王攘夷)先讲第一层面。
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那个多思想家,我认为主要是那时候有那样的需要。
春秋战国是战乱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发愤
到了战国后期,甚至想把所有的诸侯国都兼并,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
那时候的君王,不像我们现在这些“事后诸葛亮”,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现在都明白,法家、兵家这些思想,才是壮大自己,统一中国的灵丹妙药。
那时候的君王们都不明白,都在摸索之中。
比如,看见齐桓公“尊王攘夷”可以强大,大家都跟着学习“尊王攘夷”。
看见晋文公“践土会盟”可以强大,大家又跟着“践土会盟”。
看见秦穆公“开边拓土”可以强大,大家就都往外面打。
看见楚庄王“问鼎中原”可以强大,大家又反过来,争相往中原打。
总之,都是不断摸索和借鉴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借鉴摸索,更重要的是另搞一套,要有自己独特的治国纲领。
有需要,就有提供。
那时候,确实不断有人向君王提供这些治国纲领。
这种提供,包括两个方面的。
一种是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
比如学习尧舜之道、行仁政等等。
还有一种是标新立异的,比如绝不能讲“王道”,而要努力讲“霸道”。
相对来说,标新立异的思想,更让君王感兴趣。
因此,标新立异的思想就层出不穷地被提出来了。
再一点,一个读书人,如果你能说出一套标新立异的,让君王感兴趣的思想,那么,你迅速就可能出将入相,人生得到一个大的改变。
所以,标新立异的思想在那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读书人并不愿意思考政治,因为对天地的不知情,因为人生苦短,因此,他们更愿意思考天地,思考人生,思考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独尊儒术)无论是思考政治,还是思考天地人生,因为完全没有拘束,大思想家也就因此产生了。
我们再来讲第二层面,后世为何很少出大思想家?
根本的原因,是后世进入了王朝社会,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在进行严格的思想禁锢。
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字狱,对思想禁锢达到了惨烈的程度。
一旦在文字上犯了忌讳,不是死一
在那样一种背景下,谁还敢写出一点点标新立异的思想呢?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后世也有乱世啊。
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不都是乱世吗?
为什么那时候也没出现什么大思想家呢?
可能大家并没有注意,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和后世的乱世,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历经了上百年几百年,虽然他们也争战不断,但是除了到战国后期,大多数时候,诸侯国之间争霸,都是要讲道理的。
而且因为实施的是分封制,人与人相对要平等一点。
因此,国家其实也并不是很乱。
而后世的乱世,那些诸侯们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都知道得拼拳头。
再说了,春秋战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照着做就是了,不需要再另外想一套思想出来。
因此,大思想家就不可能形成了。
(参考资料:《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
参考:
自性具足。
过去人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信息乱七八糟的外部环境干扰所以过去人的思想比较清净。
杂念少智慧出。
容易产生灵感。
因此思维比较发达。
这些东西不是清华北大哈佛教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思维观察实践中发现总结出来的,是一辈子一辈上岁数人口传心授传授给下一代人。
他们中有的也从师于上古先贤有自己的师父,有些是从古书里学习接受过学习,比如老子是周朝的
诸子百家的思想家所成就的都是思维上的一些东西,不是物质技术的所以说一个普通人如果静下心来放下生活杂念,也会有很多相同的感悟,这就是我们读到圣贤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好像就是这么回事他说的没错其实也很简单,我们也知道只是我们没去细心思想没有实验没有发现,圣人他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把他系统的归纳整理流传下来。
参考:
关于牛顿与苹果的故事,虽然真实性备受质疑,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启迪却是积极且深远的:人类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成长。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都是人类对知识进行探索、发现、归纳和总结的过程。
一个思想的成熟,还会伴随必要的继承;
众多思想共同繁荣,则还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
综合起来,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有那么多思想家,他们能获取那么丰富的知识,前提是有宽松自由的言论和学术环境;
基础是对夏商周千余年来各种形式知识的传承;
方法是一群具有开拓精神的学者对事物规律进行不断的探索、发现、归纳和总结。
我们比不上他们?
至于说比不上古人,却无须妄自菲薄,今人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
今日之思想巨匠、科学巨首,并不一定不如古人;
而作为闲散网民的我们,生活远比那个时代的人民要幸福。
拿我们比古之巨子,自然是不行。
但是可以拿袁隆平比墨子,谁更惠民;
拿屠呦呦比孙思邈,谁救得人更多;
拿南仁东比祖冲之,谁对天文贡献更大;
拿马云比吕不韦,难说谁更会赚钱。
因此我并不认为现在不如“百家争鸣”的时期,那虽然是一个思想空前自由的时期,但是人类的进步需要统一的步伐,争论的结果就优胜劣汰,一个无法自保的思想,不见得一定就是好思想。
虽然在政治选择中,一些好的元素确实泯灭于无形,但是历史必将在合适的时期再给它大放光彩的机会。
自然科学和实用科学就是最好的例子。
古人也好,今人也罢,后人也算,都是站在一座高山之上,仰望着,并且开始攀登更高的山峰。
这个问题很难争辩出对错,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第一个问题,知识从哪里来?
关键字只有两个:继承和发展继承这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从“结绳记事”起,到甲骨文,再到文字的发展和区域统一,人们一直都在致力于将自己的发现传承给后人。
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再到西周时期文字的发展于成熟,与东周并行的春秋时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文字材料,都是前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物之间关系的总结。
尤其是西周时期《诗》《书》《礼》《乐》成书,便成了春秋时期重要的知识来源;
同时在氏族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氏族还会有独特的家学传承,但是时代久远,具体书目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古人拜师访友也是十分常见的。
这些都是春秋时期思想家们知识最早的来源。
发展继承得再精确,也不过是拾人牙慧。
能够在春秋时期成为思想家,自成一派,光靠继承是远远不够的。
伟大的思想家都有一双善于探索和发现的眼睛,这才是知识最主要的来源。
孔子周游列国,并非只为了宣传,同时还为了遍访名士,增进见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明确的告诉过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等着别人讲给你听,也不是抱着眼前的书本反复咀嚼,还要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主动获取知识。
当然,思想的繁盛离不开宽松的环境,不同的土壤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经过思想巨匠的提取,形成了不同类别的思想。
不过还是那句话,不要盲目的羡慕。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思想自由的前提是什么?
分而治之的土地,连年战乱的环境。
那些成就思想派系的人,要经历多少艰辛和坎坷才能达到这一步?
退一万步讲,现在网络如此发达,知识门类更是齐全,但是如果给你一本西班牙著作,你看得懂吗?
俄语呢?
法语呢?
日语呢?
不用说有翻译版本,脱离了语言环境,翻译品就已经有了翻译者的思想烙印。
春秋巨子们当时就面临这样的窘境,到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因语言不通而无功而返,这么看来,统一不好吗?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其实这是一道非常好的
《增广贤文》开篇就用“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作为启蒙观,告诉我们要继承古人的思想和经验,获取知识,站稳脚跟继续前行。
古人确实有无数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其一就是专注与认真。
选择我们喜欢的事情,坚持认真的做下去,就一定会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