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认为思考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大脑
古人认为是“心”在思考,而不是大脑——第一,这是先秦的古人,根据当时的“解剖学”和“医学”水平得出的结论。
第二,这个结论,亦与当时的哲学认知有重要关系。
第三,这一观点,就世界范围来说,相当长时间里,都不可简单定义为“落后”“愚昧”或“荒谬”。
第四,数千年来,“心”之概念,已在中国文化体系中深深扎根,并广为世界所接受。
(甲骨文“心”字)中国古人,何时对“心”有了明确概念?
上限目前不知。
但甲骨文中,已有“心”字,这是距今3000多年前。
周代的古人,对人的内脏及其功能,有了十分清楚的认知。
概括地说,就是“五脏”“六腑”。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当时的古人,对各个脏腑的具体位置,亦很清楚。
比如,认为“心”为“五脏之次,心次肺”。
这一定是以古代“解剖学”为认知基础的。
当然,古代“解剖学”肯定与古代“医学”密切相关。
《左传.成公十年》有著名的“病入膏肓”一说。
《说文》曰:“肓,心下鬲上也。
”“膏,肥也。
”“膜,肉间膈膜也。
”“膏肓”,即人体内胸腹两腔之间相隔的“肌膜结构”。
“成公十年”,是公元前581年。
古人对“心”的认知,还与当时的哲学有关。
第一,是“阴阳五行”——人为天地阴阳之精华。
《汉书.律历志》曰:“天之中数五,地之中数六,而二者为何。
”“五脏”“六腑”,是根据天地之数确定的,体现着《礼记.礼运》所云:“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第二,是“求中”“居中”之观念。
上古先民,通过观象授时、立杆侧影,形成了“求中”观念,认为“中央”“中心”之无比重要,这成为古代重要的哲学理念。
甲骨文的“心”字,是“心脏”之象形。
小篆的“心”,完全是甲骨文“心”字的继承和变形。
《说文》云:“人心,土藏。
在身之中,象形。
”《诗序》亦云:“情动于中。
”《正义》:“中谓中心。
凡言中央曰心。
”《月令》注:心为中“则心为尊也。
”基于古代“解剖学”和“医学”认知,加之哲学概括,古人一方面认为人“心”之重要,另一方面,就认为“心”主思维、思想、情感甚至品质、道德了。
有诗为证。
《诗.唐风.有杕(di)之杜》:“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这是述说一个女子爱慕一位男子,译成白话是——心里实在爱恋他,何时能有共缠绵?
现在说的“由衷”,其实就是“由中”——“打心眼儿里”如何如何。
这诗约作于西周初年,距今大概3000年。
孟子就说得更明确:“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孟亚圣还把“心”和“思”连用:“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于是有“心思”一词,亦有“仁心”一词。
《素问》从“医学”角度定义“心”。
其《灵兰秘典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又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神明”,是古人对“意识”“意志”的别称,其“出于心”。
《荀子》亦有此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
”“心”是形体之“君主”。
因为“神明出于心”,所以《史记.天官书》云:“心为明堂。
”总之,“心”既主“形”又主“神”,《礼记.大学》疏曰:“总包万虑谓之心。
” 鉴于
如,《尚书》所云“心力”,指智力与能力;
《国语》所言“心安”,指意适无憾;
《庄子》所讲“心死”,言沮丧不能自拔;
《诗》曰“心曲”,说苦思深虑;
《易》云“心病”,是忧虑而致病;
《吕氏春秋》的“心得”,是感悟和体会,等等。
还有“心虚”“心术”“心游”“心意”“心醉”“心动”心旌“心狠”“心气”,等等等等。
这些词汇,都形成于先秦。
秦汉以致唐宋,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正因为“心之官则思”,以致后来的宋明理学称为“心学”。
这种影响流传至今,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包括“心理学”和相关的诸多概念。
《不列颠百科全书》说,古代,人们已经知道思维是大脑的功能,这说西方。
其实,这个论断尚嫌证据不足。
将“思维”“意识”等等与人脑联系起来,应该是18世纪初随着近代医学和科学的发展,才逐渐确认的。
1690年,英国的洛克,仍然认为意识是“对
西方,对“思维”“意识”“精神”“心理”,普遍使用两个词汇——“mind”和“psycho”。
这两个词汇,都来自古希腊语或拉丁语,属于同源异构,与一个神话有关。
尽管含义稍有模糊,但理解为“心”,似更准确。
就是说,中外的认知水平,在近代以前,并无大的差异。
倒是中国古人,应该说从先秦开始,就认识得更透彻一些。
参考:
这正暗合“心想事成"的成语。
例子还挺多:心思缜密,呕心沥血,心路历程,日久人心,心怀鬼胎,心高气傲,心惊肉跳,等等。
这些带"心"字的成语,说明一些问题。
人类习惯性的思维。
事情或问题在产生和发现之前,先是由心来提出的。
换言之,事情和问题的来龙去脉最初是由心来发现或者是先由心来提出,再经过大脑去思考,去判断去想方设法决解。
因些,心想问题,大脑是思考问题。
题目说心思考问题(事情)是错误的。
古人今人,除文字和语法运用不一样,但用心来发现问题,用脑来思考问题是一样的。
所谓用心来思考是假命题。
心,事由心生。
事又由脑去思考去决解,而成事则由心决定。
事情成败决定心的毅力和恒久。
若心不在焉,则事难成。
若心如盤石,锲而不舍,必定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
参考:
古人认为是用心,那时的科学不发达,只是靠推理去想。
而现在事实的科学结论是!心,脑,相通。
沒有心传送脑,脑不发信息给心,所有思维是行不通的,简单的讲,如心停止了跳动,大脑也会死亡,同样的道理。
古人认为不一定正确没有科学依据。
心脑结合才是正确的。
参考:
一个“思”字就给你很好的回答,思上面是个脑,下面是个心,说明古人就知道心脑合一,所以你的想法不成立
参考:
“心”是人“能动”的抽象器官。
如果说是眼睛“看见”了颜色,那为什么单独的眼球却无法“看见”?
如果说是耳朵“听见”了声音,那为什么单独的耳朵却无法“听见”?
因此古人认为最终能感受到“颜色、声音”的不是具体的器官,而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也即是那抽象的“器官”——“心(思)”![灵光一闪]
参考:
古代因为医学科学没今天这么发达,没有有关脑科学的知识,诸如神经学,x光透视学等,他们不知道人有大脑,小脑,中枢神经等知识,只凭直觉观察而想当然了。
所以,古人便认为位居中央的则是最重要的,心在人体的中央,所以人的思维活动如想主意,谋划大小事情的一切心里活动都是以人的中心部分内心在主宰,内围的则是次要的,所以不了解和忽视了大脑的作用。
参考:
想在心所谓心想想则脑助动指挥也,体表之实施操作,而叫做一门心思。
如果,心不知心思,则心死焉,脑则亡矣!古人,实是高明尔![呲牙][呲牙][呲牙][大笑][大笑][大笑][耶][耶][耶][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参考:
我来回答下!人有三个思考器官不是一个哦!一、天心就是大脑!二、人心就是心脏!三、地心就是肾!不接受反驳!
参考:
人的肉身是表象,真身(元神也叫识神)在体内隐藏着,这个元神有时候出窍,有时候在丹田,有时候顫中,有时候在泥丸宫(松果体),不在一个地方呆着,所以出现“心在思考”的现象。
参考:
1.不是心在思考,是心在动念,大脑在思考!2.欲是人的本能,是心性使然,但如何得到?
如何趋吉避凶是大脑在计算!
参考:
古人从来没认为心是思考器官。
古人说:心为君主之官;
心主神明。
把心说成是思考器官是故意曲解古人的言论。
或者说是理解能力太差。
在军事上或者统治国家上,尽管有些人很聪明,但他只能做参谋,做军师,做谋士,其最终也就是一个“打工者”。
而不能做主帅,做核心。
一个心梗者的留给他生命的时间只有4分钟,4分钟之后脑细胞就会大面积坏死。
而脑梗会比心更留下更多的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