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不信任白崇禧、卫立煌、傅作义为何还能成为剿匪总司令部的总司令

有一点大家必须要清楚,作为战区级别的“剿总”总司令,军衔必须是陆军二级上将起,军界资历也必须足以服众。
仅此两条,到解放战争时期,一大票黄埔生就全部不具备资格。
唯一的特例胡宗南,也仅仅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出任的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无论是军衔和职务都处于半吊子状态,到后来也只能代理西南军政长官(跟剿总总司令平级)。
之前的文章里反复介绍过,抗战以后的“绥靖公署”都是以原来的战区为基础改制的,也就是说,绥署主任至少是抗战时期的战区司令长官级,比如胡宗南、顾祝同、刘峙、孙连仲、傅作义、薛岳等等。
而1947年底出现的“剿总”,实际是等同于“行辕”(原来的行营)的级别,比绥靖公署还要高上一格,不是什么人都够条件担任的。
比如“东北剿总”就是由东北行辕改制而来,“华北剿总”是由张垣绥署和保定绥署合编而来,实际等于继承了“北平行辕”的权力,“徐州剿总”则是徐州绥署和郑州绥署的部队合编而来,而“华中剿总”的前身,其实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武汉行营”。
各“剿总”司令部总揽某一战略大区的军政事务,可谓是位高权重。
只有弄懂了“剿总”的真实级别,才能明白老蒋的“选择恐惧症”,那就是在陆军二级上将和一级上将的群体中,大多数都是军阀出身的杂牌,真正属于“黄埔系”的嫡系将领实在寥寥无几,也就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等几瓣蒜,连半嫡系的卫立煌都算上,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
这些都是黄埔教官的资历,至于黄埔一期毕业生,败亡大陆之前,还没有一个晋升二级上将呢。
除了剿总总司令、绥署主任外,老蒋身边还得留下一二个主要军事幕僚吧?
比如“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等等职务,黄埔一期生的资历和军阶暂时也不够,所以何应钦、陈诚、顾祝同等人,还不能总是外放(陈诚、顾祝同短时间主持过战区),这就使“剿总”总司令的人选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有人会问,老蒋不是有“八大金刚”呢吗?
这就是老蒋第二个“选择恐惧症”,剿总都设在主要战区,每天都要打仗,不能打仗的再嫡系也不成,所以钱大钧、蒋鼎文早早就出了局,唯一的中将陈继承既不能打军衔也不够,所以只能屈就傅作义的副总司令。
其实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万般无奈之下,老蒋1948年6月仍然起用了刘峙为“徐州剿总”的总司令。
刘峙和汤恩伯都是因为之前大败,而被老蒋怒而解除军职的,前职分别是郑州绥署主任和徐州绥署副主任(兼第一兵团总司令),但是仅仅不到一年,刘峙就被重新起用为剿总总司令、汤恩伯被起用为衢州绥署主任(后来扩编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跟剿总是同级的),因为在这个级别的将领中,老蒋可用之人实在太少,杂牌上将倒是一大堆,问题是他敢交付兵权吗?
国民党军队还有个顽疾,那就是派系纷杂并且还得论资排辈,所以在选择战区主官人选时,还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否则的话,拥兵自重并且骄横跋扈的军头们根本不听招呼,比如东北的主力廖耀湘、华东的主力邱清泉、华中的主力宋希濂等等黄埔将领,如果派一个不相干的杂牌上将去指挥,根本就摆弄不动的。
白崇禧拒接徐州剿总的其中一个因素,其实也是因为邱疯子这帮“天子门生”目中很少有人。
那就先说卫立煌,从粤军出身和军旅生涯来看,其实卫立煌不能算作杂牌,而是老蒋的半嫡系将领,所以才名列中原大战期间的所谓“五虎上将”。
抗战时期当过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1939年铨叙陆军二级上将,无论是级别还是军衔,都是能够满足条件的,而且卫立煌一直在中央军任职,在黄埔系军队里面的影响力还是较大的,没有哪个黄埔生敢造次,一口一个“卫老总”是必须的。
同时,东北剿总的精锐部队,都属于抗战时期的远征军作战序列,比如第53军、第71军等等,卫立煌还是第53军周福成的恩人,指挥起来毫无问题。
包括驻印军的新一军、新六军也脱胎于中国远征军,廖耀湘、潘裕昆、龙天武、李涛等黄埔生没有不服气的道理,陈诚离开东北前,推荐的第一人选就是卫立煌,几乎可以说是“实质名归”。
所以卫立煌入主东北基本没有悬念,老蒋也不怀疑他的军事能力,担心的其实是政治立场。
既用且疑,这就是老蒋的无奈选择,所以先弄去范汉杰,后弄去杜聿明,分走卫立煌的兵权同时就地监视,而且历史已经证明,卫立煌也不是什么“高级卧底”,无非是不愿意打内战罢了。
但无论是范汉杰、杜聿明还是郑洞国,只能当副总司令却不能任命为正职,原因之前已经说明过,这三个黄埔一期生资历不够、军衔也不够,至于黄埔六期的廖耀湘,更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然后说傅作义,组成华北剿总之一的张垣绥靖公署,就是以傅作义的第十二战区改制而来的,并且在解放战争初期,绥远系部队在华北一度是比较猖狂的,那么在李宗仁北平行辕撤销后,保定绥署主任孙连仲、张垣绥署主任傅作义谁更合适成为“华北剿总”总司令?
答案不言而喻。
如果重新派个杂牌将领,根本指挥不动傅作义的绥远系部队,而华北的嫡系将领比如李文、侯镜如等黄埔一期生资历军衔又不足,至于陈继承前面说过了,他就是监视傅作义的。
还要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问题,在杂牌将领中,其实傅作义是比较“亲蒋”的,1935年就已经铨叙二级上将。
他能够从阎锡山的晋绥军系统中独立出来发展,正是老蒋刻意拉拢和扶植的结果,抗战时期先任阎锡山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然后就改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基本脱离了晋绥军系统,再然后干脆新设第十二战区,与老东家平起平坐,没有老蒋的一路提携可能么?
所以矬子里面拔大个,傅作义是主华北的最佳人选。
如果不是东北野战军大举入关,攻克天津围死北平,你认为这位傅总司令会起义吗?
反正
最后说白崇禧,人家是从“国防部长”的位置上给踢下来的,作为北伐名将和陆军一级上将,怎么也得再给个相应的职务,而桂系军队的主力张淦兵团,就驻在华中地区,也只有白崇禧指挥得动,那么为了把桂军绑在自己的战车上,把华中剿总交给白崇禧也是老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当然,肯定也不是那么放心,宋希濂兵团、黄维兵团都是钳制和监视白崇禧所用,顺便说一句,华中剿总的前身武汉行营主任,也是杂牌老将程潜。
还有一点也得了然,白崇禧虽然对老蒋有不臣之心,政治立场上可是绝对反动的,哪怕老蒋下野李宗仁上台,他仍然坚持解放军不能过江、拒绝签署和平协定,所以,老蒋的选择也不算错。
(参谋总长陈诚)
参考:
这个事吧,纯粹怪老蒋,因为老蒋前期为了平衡这个军阀之间的关系,把各山头的军阀进行分封的时候都给了相当高的军衔,而且,这个军衔还非常的有意思:上将军衔有名额。
从1935年的军衔铨叙情况来看,二级陆军上将的中央军嫡系将领数量就不多,一级陆军上将只有何应钦一
当时老蒋给这么多派系面子,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日后挖了一个大坑,就感觉老蒋的版
所以那时候跟分封制没啥区别,只是老蒋不玩烽火戏诸侯。
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1948年的时候,各大派系还是占着自己的地盘,老蒋想染指都不行,军政长官也是当初分封下来的那些人,有老油条李白,也有新贵,比如傅作义,都是位高权重之人。
在这些地方设置的剿总,想安插嫡系当实权派,没有可能性。
所以说剿总司令长官的人选,选择的空间就非常小,有些人必须选,有些人不知道该怎么选。
这里多说一句,这个军衔和职务是有对应关系的,所以,无论是从职务对应关系还是从强迫症的角度来讲,都必须是得是上将军衔的将领来担任剿匪司令部的司令长官。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先来列一下。
蒋军在1945年以后的军队整编情况,基本上的层级就是军委会—行营(行辕)—绥靖公署(战区)—集团军(绥靖区)这个架构。
再到1946年—1947年,逐渐取消集团军架构,成立整编军。
再到了1948年,基本成立了如下的军事层级指挥机构,取消行营(行辕),合并一些绥靖公署成立剿总司令部,成立野战兵团。
按照这个架构,就成了“剿总”司令部—绥靖公署—兵团(绥靖区、整编军)。
这个架构乱七八糟“剿总”司令部下面合并了一些绥靖区但是不包含所有的绥靖区。
这个架构就是,不说行营,绥靖公署基本是战区级别,不是上将根本就别考虑这事,剩下的绥靖区和整编军之类的,是个中将都行。
只是,上将太少,中将多如狗,局面就很尴尬。
就说这个1948年的军事架构,在之前设置的行营权力就非常的大。
比如军事委员会委北平行营主任(1946年9月1日改称国民政府北平行辕)。
按着权力分属,北平行营直辖两个战区(第11、第12)、5省3市(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热河、北平、天津、青岛)。
辖区内一切军、政、党的设施俱得听行营主任的命令行事。
这个职位之前是李宗仁担任,除了他这个咖位,换成任何一个黄埔系出来的将领都感觉是小学生。
而且下面的广大绥靖公署也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是地方实力派,比如阎锡山,人家根本谁也不搭理,就自己玩自己,老蒋指挥不动也懒得用。
而在1948年,行营撤销,换成了几个剿总,实际来说就是换汤不换药,级别这么高,就必须得是相应军衔的将领来进行担任,还得是长期指挥部队的。
这个时候将军二把手何应钦已经失去了老蒋的信任,取而代之的是陈诚,所以,嫡系的一级上将何应钦直接就出局。
而其他地区的剿总就是军阀控制,比如华中和北平,这俩地方的剿总司令部长官除了白崇禧和傅作义谁都当不了,难道把陈诚或者是顾祝同换过去就能指挥吗?
不可能的事。
连老蒋当时在北平拿着命令求傅作义签字傅作义都不签,更是在淮海战役中白崇禧直接把老蒋从华中剿总调的兵直接给扣下了,俩人还在电话里隔空对骂。
这玩意还是要讲究实力,老蒋换上嫡系也指挥不动,所以这个也谈不上信任不信任,纯属就是实力和派系来讲话。
剩下的一竿子杂牌军上将,平时不倒蒋就已经太
薛岳够能打的了吧?
可是外战内行,内战外行,在山东兵败后就被送回去养老了。
张发奎,薛岳等人当时还在研究怎么对付老蒋,后来和四川方面搞了一个什么西南政府,研究出路,老蒋把兵权给他们,那心可就太大了。
当时除了各路杂牌军将领,离老蒋比较近的上将还有孙连仲,可是孙连仲面对解放军真的是腿都软,之前在第11战区就被解放军打的够呛,后来所幸老蒋也不用他了,人放在南京养老。
而老蒋其实在这几大剿总里面能够真正指挥的动的部队就是徐州和东北了。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么尴尬,只有两个能够指挥的剿总,还都拿不出来人,有点像在面汤里找肉片的感觉。
东北这头换上卫立煌也是无奈之举,当时陈诚去就把东北搞得鸡飞狗跳,去了又是惩治贪污又是扩军,然后四面出击去打解放军,结果伤亡惨重。
陈诚在一片怒骂声中惨淡去了台湾。
除了陈诚,嫡系还真就没人了,所以就把卫立煌给派过去了,其他嫡系还都得在国防部和徐州看场子,卫立煌和我党关系一直比较好,一是确实打不过东北野战军,二就是他不想打内战。
当时东北的主力部队主要都是远征军,而卫立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担任着中国远征军的总司令。
新一军和新六军不说,这个是驻印军,卫立煌倒是没亲自指挥过,可是在东北的71军和东北军53军是地地道道地滇西远征军部队,从这个层面上看,卫立煌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其实老蒋是把他当成救命稻草放在那里的,但是这个历史趋势,确实让人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徐州方面,真的也是没人了,只能把刘峙放出来了,猪蒋军不会打仗但是听话,再把救火队长杜聿明放上去,勉强能那么打一下,刘峙尚且还能让杜聿明有些活动空间,因为手底下那些嫡系还是能听杜聿明的,要是换上白崇禧(如果白崇禧愿意来的话),那不得把徐州“剿总”的房顶都给掀翻了。
当时老蒋请白崇禧到徐州,白崇禧第一不想离自己的地盘太远,二就是不想和老蒋的嫡系有瓜葛。
和老蒋共事了那么久,这个里面的坑他是太知道了。
所以确实是没人能用了,可怜的老杜缺了一个肾到处跑,最后还得被老蒋遥控指挥。
谁叫他官不大呢。
另外在国防部内,还得有一个听话的顾百顺陪着他下臭棋啊。
那么汤司令呢?
汤司令这么忠诚的人,一是资历差点,二是得保卫老蒋的沪宁杭老巢。
所以,就特别的尴尬。
所以有个经典台词的吐槽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参考:
白崇禧和傅作义是地方军阀,蒋介石心存芥蒂不相信他们但是他们代表着某一方势力有着绝对的军权和地方武装,所以蒋介石必须给三分薄面,但是卫立煌可是妥妥的中央军嫡系中的嫡系啊,当年围剿红军卫立煌可是前敌总指挥!真正的蒋介石心腹!不过卫立煌是爱国将军,后来抗战爆发卫立煌出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和八路军结下了不解之缘对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非常的敬佩和同情,所以在之后蒋介石一直认为卫立煌是七路半,最后新中国成立,卫立煌将军从香港返回祖国,官至副国级
参考:
白崇禧、卫立煌、傅作义三人能够分别成为华中、东北、华北剿总总司令,可以说各有各的原因。
之所以任命白崇禧为华中剿总总司令,那主要是因为蒋介石想要借重桂系的兵力。
当时桂系的主力兵团第三兵团(包括第七军、第四十八军)就在华中。
另外,安徽省主席李品仙也是桂系的重量级人物,安徽也在华中剿总的管辖范围内。
因此,让白崇禧去当华中剿总司令再合适不过了。
卫立煌本来是蒋介石的嫡系,也是深受信任的。
卫立煌很能打仗,打过不少的胜仗。
同时,他的资格也很老,1936年他就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和陈诚、张治中、薛岳都是一批的。
蒋介石在东北局势每况愈下、一筹莫展之际,想到了卫立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傅作义原本是阎锡山的部下,后来自立门户。
他非常善战,战功显赫。
解放战争初期,傅作义指挥的张家口、大同等战役都给解放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而原来在华北指挥作战的孙连仲、陈继承等人却被华北解放军打得丧师失地、狼狈不堪。
于是,蒋介石就将傅作义任命为华北剿总司令,命令他统一指挥整个华北地区的作战。

参考:
这三位的情况各不相同。
卫立煌原本是蒋的嫡系,抗战期因为偷袭鄂豫皖首府七里坪成功,蒋还设立了“立煌县”表彰他,就连胡宗南这样的爱将都没有如此待遇。
抗战时他和八路军走得太近被“空挂”,但这事并没有太多实据,且当时也还是统战时期,所以蒋卫关系也不能说彻底闹僵。
内战重开后东北原本是熊式辉、杜聿明搭档,但陈诚为揽权搞掉熊、杜,自己在东北玩铁腕得罪几乎所有军政大员,然后还把仗打糟了,惟恐坍台中途“病遁”,东北一时成了烂摊子,蒋想派的人不愿去(如顾祝同),愿意去的他不放心(如白崇禧),平衡再三只有启用“嫡系中的边缘人物”,资历又足以担任战区级主官的卫立煌,即便如此,卫立煌也是在他再三做工作情况下才勉强同意上任的。
后来两人闹翻,将有意换马,但杜聿明资历不够,且蒋也有“大势已去,要有人背黑锅”的想法,所以仍让卫挂名总司令到底,而实际上军权已旁落在“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手中。
华北自抗战后就是蒋系势力单薄的区域,最初北平、保定两行辕主官也都不是蒋系,而分别是桂系的李宗仁和西北军的孙连仲。
蒋有意整合华北,削弱杂牌势力,但直接任命蒋系恐难服众,任命当面方向资历合适的人物不论孙连仲、李宗仁或阎锡山一统华北军政,都是他不可能接受的方案,相比之下,原先本钱最小、对自己最恭顺的傅作义挂帅是性价比最合适的,且傅在内战初期集宁、张家口诸战都打得不错,加上抗战时在绥远的功劳,提他上来也师出有名(当然最终还是划走了山西,毕竟阎老西是他旧上司,让傅指挥阎太不好看)。
让白挂帅华中,是借此把他从国防部长宝座上体面赶走,且抗战起安徽就是桂系地盘,这样安排对蒋系影响最小。
即便如此,蒋也安排了宋希濂等几颗钉子在白周围,对白构成牵制。
当然,这个安排从后来发展看是很有问题的,不仅导致淮海战役中华中增援的拖泥带水,也让后来渡江战役时中、下游各自为战,令这一天堑短短两三天就全线崩溃。

参考:
白崇禧,傅作义成为总司令,是因为两
会打仗。
白崇禧有龙潭大捷,傅作义有守涿州之战。
而且,两
白崇禧有桂系第七军,48军等王牌,傅作义有35军,104军等。
卫立煌则资历老,会打仗。
中央苏区围剿,远征军抗战,卫立煌都曾立过较大的战功。
国民党为表彰卫立煌,专门的命名了立煌县。

参考:
简单来说部队里面最讲求的几个要素:1、资历2、军衔3、战功4、人脉5、自身实力其中资历和军衔息息相关,可以说是成正比的。
这期中,一个将领的资历是他在军中最大的影响力。
解放战争中国军嫡系部队的兵团、军、师基本上已经都是黄埔军校生了。
所以要想当上“剿总”总司令,军中资历一定要在黄埔一期生之前。
而当时国民党内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又确实有几个的。
这里面,卫立煌肯定是期中之一,因为他曾经是孙中山先生的警卫,护法运动的时候就追随中山先生了。
这是何等的资历!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越早肯定条件越艰难、危险越大,但同时资历也就越老,对后来人的影响也就越大。
那么除了卫立煌,当时从资历上能够满足“剿总”总司令的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孙中山先生警卫团中曾经的两个营长:薛岳和张发奎(另外一个营长是叶挺)。
这么说吧,这几
更重要的是,这几
卫立煌担任过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指挥过忻口战役、中条山会战、滇西反击战。
薛岳的四次长沙会战也是国人称赞的楷模。
可以说黄埔生都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摸爬滚打出来的。
军队里,资历可以说就是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粟裕将军曾经一度指挥不了华野的下属们,毕竟人家的资历不在粟裕将军之下,甚至可能更高。
在军队里,尤其是战争年代,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这里插个话,咱们的开国大将张云逸将军,资历在整个国共两党几乎都是顶级的。
张大将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黄花岗起义,后来又陆续参加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一路追随中山先生。
相当于说,张大将从清朝末年就开始干革命了!就说这资历,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都害怕抓到他。
万一抓到了,谁能去审?
谁有资格去审?
谁敢去审?
所以张云逸大将是毛主席特批:享受元帅级待遇的人!这就是军中资历的重要性。
至于傅作义,他也是参加了辛亥革命的人(这一点极其重要)从资历上说他也是跟着阎锡山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人。
然后抗日战争时期又参与了长城抗战的指挥,影响力全国妇孺皆知。
很多人后来说刘峙水平差,可人家资历老啊,也是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也是紧紧跟随中山先生的步伐。
就这资历,哪怕真是头猪,一般人也不敢造次。
黄埔生在这些资历的人的面前,说秒成渣渣毫不为过!再就是当然就是军衔和战功凡是符合“剿总”总司令的人选,必须是正儿八经的上将军衔,可能是一级上将,也可以是二级上将。
而且,这些上将基本上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晋升完毕了。
傅作义、卫立煌、薛岳、刘峙这些人都是在抗战期间就已经晋升二级上将。
注意:他们的上将军衔都是正儿八经的,也就是铨叙厅正式登记造册的。
而解放战争时期,国军黄埔将领中的大部分军衔都是非铨叙的,简单说就是为了指挥方便先挂着这个军衔,打完仗再收回。
所以黄埔生在这一时期中将多如牛毛,从副总司令,到兵团司令,到军长副军长,再到师长都可以是中将,但也只能是中将。
军队最讲究服从,上将来指挥中将、少将,天经地义。
而有资历、有能力的上将指挥他们,更是水到渠成。
卫立煌、傅作义绝对属于既有资历又有能力还有战功的上将,所以黄埔生对他们首先都是从心底里折服的。
而刘峙属于有资历,但没有能力的,所以黄埔生面子上还是会尊重,但心里就有点放心不下了。
毕竟,跟着你这猪将军,我们的身家性命丢了怎么办?
最后再来谈谈人脉。
军队里的人脉其实很具有传承性,比如退役军人一聊到自己曾经是哪支部队的,那感情马上就拉进了。
在国军里面这一点尤其明显。
比如杜聿明曾经在远征军的时候指挥过邱清泉,是他的直接上级。
那邱清泉就只听杜聿明的。
原本老蒋是想派宋希濂到徐州任副总司令的,宋希濂就觉得自己的话邱清泉未必会听所以不愿意前去。
再比如淮海战役前华野整风,对于那些对粟裕不太尊重的将领,陈毅元帅指着鼻子一个一个的点名批评,没有一个将领敢吭声。
说到底,他们一直都是跟着陈毅的,哪敢说话?
同样在东北,国军的精锐都是参加过远征军的,而卫立煌曾经是远征军总司令,直接指挥过这些将领,所以他就能压的住这些人。
傅作义有一点不同,虽然他没有直接指挥过华北的国军嫡系部队,但是他有自己的队伍,而且数量还不少,属于第五点:拥有自身实力。
再加上傅作义的资历、战功、军衔,所以在华北,陈继成调走后,他也是绝对能掌控了局面的。

参考:
用其能不用其人。

参考:
蒋介石这位先生太注重利益了,而且还爱做表面文章,蒋介石对他们不是不信任,只是在他们党内斗争不信任。
白崇禧,卫立煌和傅作义其实都是军事方面的专家,抗日时期他们都取得过不小的战争成果,所以老蒋才对他们委以重任。
但是老蒋已经失去了民心,民心没了,根基就没有了,即使是军事天才来了也会无所作为的。
老蒋很多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有章法,其实真的都是走走过场而已。
蒋介石曾经说过“御外必先安内”,并且做成内战的理由。
问题是当年的国内第一问题是国内的争斗吗?
往大了说是抗日的问题,往小了说是,他把当时的国民党他们党内纷争安定了吗?
真的没有,他们内部纷争不断,直到现在仍是如此,不团结,都成了他们的固有疾病了,都成了他们本身的特点了。
在解放战争时期,虽然表面上说国民党反动派拥有几百万军队,但是这些军队又分为各派系和蒋介石的中央嫡系。
这种特点造成了他们的不团结,见到利益都往前闯,争一个头破血流。
一旦出现责任问题呢?
那就互相逃命,互相推诿了,他们没有担当,只有利益的争夺。
老蒋虽然名义上是当时的国家最高统帅,但他做不到统一形式,同时自己先带头逃逸了最典型的就是当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保卫战了。
日本鬼子还没有打到南京,他先跑了,而他手下的兵将呢?
他们为保卫南京做了多少?
准备付出多少牺牲呢?
最后才有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们谴责日本鬼子,但是老蒋他们责任也是很大的。
就像电影中说的,蒋介石要杀韩复榘,蒋介石则问韩复举丢失山东的责任。
韩复举反问,南京丢失谁的责任?

参考:
他信任的手下都不能够独挡了一面 而有能力的人呐,又不被他所信任 这就是任人唯亲的利和弊 有利的是信任的人,他用起来放心,但是能力平平 而不信任的人呐,能力太强 不好把控 。

参考:
这3人是有区别的,白政治上独立性最强,在党政军都有基本地盘和力量,蒋桂恩怨纠缠几十年了,到这阶段也只能同舟共济了,傅是军内地方派的代表,只要不公开反对蒋,蒋只能笼络任用,卫没有自己的力量,蒋一纸任命他啥就都没有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