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历史上罗家宝有怎样的粤剧人生

名家故事:“虾哥\"罗家宝老师,享誉海内外的有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名家、粤剧著名小生、粤剧一代宗师、虾腔创始人、因此乳名“阿虾”而得此名(即虾腔)、出身粤剧世家;虾腔为粤剧艺术长河中的一种新创造、新成就,很得观众的喜爱,现在凡有粤剧的地方,就可以见到虾腔的身影。
在珠江三角洲镶嵌着一颗经济和文化竞相辉映的明珠:顺德。
这片同时以传统粤菜蜚声中外的沃土,还有一个远近驰名的特别名字,粤剧之乡。
近百年间,顺德涌现了如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新马师曾、白雪仙等粤剧名伶,罗家宝就是其中一位造诣精深、在海内外广有影响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罗家宝出生于顺德均安沙浦村的粤剧世家,父亲罗家树是粤剧界有名的掌板,八叔罗家权、十二叔罗家会和堂弟罗家英也都是粤剧演员。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罗家宝从小就对粤剧充满浓烈的兴趣,为了学唱戏,罗家宝还曾与父亲“约法三章”。
为什么叫约法三章呢,要么就不做唱戏,要做就要出人头地、要做最好的,再差也要做到正印小生,不能一辈子跑龙套,那等于拖累我罗家树的名声,罗家宝他就答应他尽自己能力、能不能成功很难说。
于是,年仅12岁的罗家宝正式投身戏班学艺,而此后父亲对他的悉心教导则令他终身受益。
他和很多老倌一起演出过,每个老倌的唱法他都记得,有人说他打锣鼓打出了感情,他一边打一边跟着老倌唱,所以薛觉先的唱法、冯显荣的唱法、白玉堂的唱法他都教罗家宝他很多,都是他听回来再教给罗家宝他的。
所以罗家宝从小就对粤剧的板式已经很清楚了。
扎实的基本功使初入戏行的罗家宝得以投身著名粤剧艺人陈锦棠担纲的锦添花剧团、粤剧名伶白玉堂担纲的龙凤剧团和马师曾担纲的胜利剧团参加演出,尤其在追随粤剧名伶白玉堂的3年中,罗家宝经历了艰苦的训练,体悟到了很多粤剧表演艺术的诀穹。
所以罗家宝他的唱法吸收了白玉堂很多东西,而且他的成长过程是白玉堂手把手教出来的,他白玉堂每晚都在画船上睡,他们也在画船上睡、就铺张帆布床,早上他坐在床边上叫你起床,见到他就马上醒了,他天还没亮就带你上山,你在这个山头吊嗓,他在另一个山头听,听你发声对不对,对的话会点头,不对的话就摆手让你重来,就这样带了他们很久。
此外,他对罗家宝他说你不一定要唱“霸腔”,唱“反线(G调)”也一样好听。
1949年至1953年,罗家宝自行组班先后在柬埔寨、越南和新加坡等地演出,大受当地的粤籍华人
他们全靠在越南、新加坡的这几段时间积累了很多演出的经验,什么都做过(演过),开面也演过、挂须也演过,关公他演过、张飞罗家宝他也演过,那时没办法、不演不行。
譬如有个文武生来走埠,他叫陆飞鸿,他要演《夜战马超》,但那个武生不行,怎么办,那就找他(罗家宝)这个小弟帮忙开面演张飞,他说演就演吧。
正是这几年的“走埠”生涯,给了罗家宝很多锻炼的机会,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而且在与著名粤剧演员桂名扬的同台演出中,罗家宝更是得到了无私的指导。
他(薛觉先)教会他不少东西,罗家宝以前是学薛腔的、以薛腔为主,但自己的声音经过变声期之后就不像薛觉先了,都是以低音中音为主,薛觉先是高音,他觉得自己挺像八哥(桂名扬)发声的方法,都是干干沙沙的,但挺好听的,那唱腔就以学桂派为主了,所以罗家宝他的唱腔是三位前辈的唱腔混在一起的,薛腔、白玉堂腔、桂名扬腔也有其他的,如马师曾、白驹荣等,这正如一句古语所说,“学无常师,转益多师是我师”。
“学无常师”,罗家宝就这样潜心学习、博采众长、视野逐渐开阔。
1954年,罗家宝从海外毅然回到祖国,加入广州“太阳升”剧团,在组织的安排下,他演出的第一部戏就是《柳毅传书》,戏中罗家宝的表演潇洒优雅,唱腔悦耳动听,与饰演龙女的林小群搭档,宛如“金童玉女”般天衣无缝。
《柳毅传书》在广州的公演获得巨大成功,其中的主要唱段在岭南大地风靡一时。
《柳毅传书》大家都知道这个一炮而红,50年代、他的一个名剧,当时来说已经很轰动的了,大家都说他是“活柳毅”。
“一炮而红”的罗家宝深谙“转益多师”和“博采众长”的道理,在粤剧前辈薛觉先的悉心教诲下,罗家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唱腔风格。
他跟罗家宝他说,小弟,你的声音挺好,中低音很好,高音就差一点,唱得不错,但是没有“腔”,“虾腔”的雏形就是他教罗家宝他的。
当时《花好月圆》有一段“二黄”,“知你爱我心坚,不怕言明一遍”,有个牧羊龙女,托柳毅把书传,加了一段“口白”,讲完“口白”以后就唱回“二黄”,薛觉先说这样挺有新意的。
他说你不够中气,你可以唱“ei”腔,不一定唱“a”(音念阿),不怕言明一遍,他这样讲,那自己就在这方面发展了。
1957年6月7日,《南方日报》举办的“选举最受
“虾腔”音色甜润、叮板稳实,行腔不事雕饰、酣畅自然,低音音质厚实、共鸣强烈,它是罗家宝博取薛觉先、白玉堂、桂名扬等各家之所长,再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融会贯通而独创的唱腔。
如果说20世纪50年代罗家宝的“虾腔”还处在初创阶段,其艺术风格还不太明显,到了60年代罗家宝在《红梅记》、《文天祥》、《秀才外传》等剧中的表演已经能见到这方面的功力,尤其在现代粤剧《山乡风云》中饰演老贫农何奉这个角色,罗家宝的表现十分突出。
《山乡风云》的时候,正是他风华正茂的时候,就演一个衰老的老贫农,他就向白驹荣学,他真的是低首下心,向老艺人学习。
罗家宝在《山乡风云》中把粤剧传统的“公脚腔\"融入“虾腔”之中,使何奉的唱腔既保留了“虾腔”的基本特色,又创造了“虾腔”在表现其他人物时从来没有过的沉郁、苍凉的风格,从而使何奉成为罗氏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20世纪80年代罗家宝重返舞台后开始逐渐转型,在人物塑造上努力追求突破,他先后在《血溅乌纱》、《袁崇焕》、《梦断香销四十年》等剧中塑造了河阳知府严天民、民族英雄袁崇焕、爱国诗人陆游等多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无论业界和观众都公认《梦断香销四十年》是罗家宝晚年演出中最受
罗家宝首创的“虾腔\"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成型\"、60年代的“成熟”、80年代的“成就\",其间演唱题材不断拓展,表现力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独具的风格更加鲜明,随着《石牢咏》、《花好月圆》、《怡红公子悼金钏》丶《再进沈园》等代表曲目的流传,“虾腔”已经成为当今粤剧行内和海内外戏曲迷传唱最广泛的流派唱腔之一,而晚年的罗家宝更是桃李满天下,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十分关心后辈的成长,他希望能多培养一点新生力量,把“虾腔”艺术传承下去。
罗家宝徒弟梁耀安说,他就说李江林、也是他们师弟,因为他可以将自己的整担的戏箱无偿送出去,等他成立了一个那时候叫“罗家宝青年剧团\",等他们有一个舞台、有个平台实践演出,他真的关心他徒弟和他的生活、演戏,各方面都关心得无微不至。
曾小敏言,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他是靠方方面面的修养来支撑的,罗家宝老师有这么高的造诣,他在同行和观众当中有那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其实这个就是对他们年青一辈的演员怎么样更好地成长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一批有志于普及、传承、研究、推广“虾腔\"演唱艺术,弘扬粤剧粤曲的专业人士和“虾”迷甚至组成了国内第一个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
他们这个虾腔研究会十七年来举办了多次的大型活动,都是研究虾腔和罗家宝艺术的,特别为他写了《艺海沉浮六十年》这本书,很受到社会的
凭着对粤剧艺术执着的热爱、信心和追求,2010年罗家宝被授予首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罗家宝终于登上了粤剧艺术的巅峰。
2011年4月29日,已经81岁的罗家宝与“原版龙女\"林小群在舞台上再度携手、合唱一曲《花好月圆》。
这段60年来脍炙人口的长句“二黄\"从当晚身体不适的罗家宝口中勉力唱起时,当即全场轰动、观众掌声如雷。
这段长句“二黄\",它已经不仅仅属于罗家宝

参考:
虾腔自成一派,吐字清晰,有点沙哑味,但罗卜青菜各有所爱。
本人特别喜欢香港文千岁,广州钟康奇的唱腔。
其中吴国华、冯刚艺、黎骏声、姚志强、邓志区都好好,年轻一代的彭庆华、司马祥也不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