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有97个孙子为什么一眼就相中12岁的乾隆

康熙有97个孙子,为什么一眼就相中12岁的乾隆(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丹开的正鲜艳,胤禛
三月二十日晚,康熙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非常愉悦。
后来的史学家都说,把弘历介绍给康熙,是胤禛精心策划的一个计谋,但是康熙似乎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正当父子聊得高兴之际,胤禛很自然的提出来“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有机会见到圣颜呢!”。
康熙随口说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书读的很好,把他两个叫出来看看。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第一次见到爷爷,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个奇事儿,对爱新觉罗家族来说却很正常,康熙有3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24个,有20个女儿,不说孙女,只是孙子就有97个,政务缠身的康熙一生见过的一半都不到,甚至有的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弘昼、弘历被叫到康熙面前行礼,擅长面相识人的康熙,对弘昼倒是没有太深的印象,他一眼就看中了弘历,这孩子与众不同,他身材硕长,容貌清秀,特别是双眼满是灵气和沉静,初次见皇上,康熙发现他一举一动敏捷得体、不慌不忙,一点都没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康熙感到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就把他叫到自己跟前,询问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的背诵了几段经书,并从头到尾清晰的讲解了一遍,康熙非常高兴,这是他所有见过的孙子中间,最出色的一个,相比起来,旁边的弘昼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几天后,宫里太监到圆明园,让胤禛写下了弘历的“八字”带进宫去,呈送康熙。
过了几天,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饭后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把弘历带进宫里抚养。
康熙97七个孙子,为什么要把弘历带在身边呢?
其实,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弘皙也曾经被康熙养在宫中,这对诸皇子来说是一个信号。
弘历的生辰八字让康熙很感兴趣,据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显示,乾隆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因母亲身份低微,并没有引起太多的
故宫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时人批语:爷俩情深自弘历入宫后,康熙开始了怡儿弄孙的日子,祖孙二人在避暑山庄几乎天天形影不离,夏天,康熙泛舟湖上,弘历在山上玩耍,看到龙舟,急忙跑了过去,康熙站在船头高喊“慢点跑,别摔了”,祖父焦急的声音印在弘历的脑海里,六十年后他在诗中《晴碧亭忆旧》还提到这件事。
在爷孙俩相处的半年时间里,康熙亲自教他射箭,弘历天分很好,第一次练习就连中五矢,康熙非常高兴,赐给他一件黄马褂。
(见《避暑山庄纪恩堂记》“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动”)康熙还让弘历使用火枪,让人把一只羊捆在百步之外,他初次试射,“一发毙羊”,康熙大喜。
弘历给康熙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永安莽喀围场猎熊,康熙火枪将熊击倒,见无动静,以为熊已死,让弘历上前补一箭,好让他获得“初围获熊”美名,弘历发愣,没有向前,在康熙的催促下,才醒过神来,催马向前,熊突然翻身而起,怒吼一声,直扑弘历,众人惊呆,康熙举枪射击,熊扑身倒地,康熙回到帐中,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命真是贵重,如果他早一点催马过去,熊起马惊,不知道会出什么大事,这孩子将来福气比我大!”(《啸亭杂录》)围猎之后看,康熙指名要见弘历生母,钮钴禄氏见驾,康熙让她抬起头来,观看良久,说“果是有福之人,有福之人!”(《清高宗实录》),这个普通的格格,果真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有福的太后之一,长寿延年,尽享荣华。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从避暑山庄回京后两个月,驾崩于畅春园。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继承帝位是“圣祖深爱神知,默定于前,世宗垂裕谷诒,周注于后”,意思是乾隆的皇位是康熙早就定好的。
当然,《清高宗实录》都是后人撰写,为乾隆的继位找借口,有夸大其词之说,不过弘历的父亲雍正在“九子夺嫡”之中能够胜出,弘历发挥了一定作用这是无可置疑的。

这个春天,是康熙人生中最后一个春天。
那年,雍亲王胤禛家中的牡丹开得比往年更胜,于是胤禛便给老皇帝上书说:爸爸,来我家赏花儿吧!在康熙晚年,他对自己的儿子们失望透顶,十多个儿子,几乎所有人都为了皇位费尽心机,天天勾心斗角,没有一点兄弟的样子,唯独只有老四胤禛,似乎表现得对皇位漠不关心,至少,他没有参与夺权的证据被康熙抓住——这大概也是老皇帝欣然前往老四家的原因吧。
老皇帝到胤禛家可不是一次两次,据统计,在康熙晚年,先后到胤禛家玩过11次,除了安心以外,老皇帝平时交给胤禛的任务,他总是能办得迅速而周到,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爷孙初见那天,康熙在胤禛家里把酒赏花,父子相谈甚欢,胤禛“随口”说:爸爸,您还有两个孙子,从来没见过面呢!康熙心中愉快,随口回答道:行啊,快叫我的小孙孙出来!那两个小孙孙,一个叫爱新觉罗·弘昼,另一个,叫爱新觉罗·弘历。
弘昼是弟弟,见到老皇帝显得紧张不安,就没有得到康熙的喜爱,反观弘历,他身材好、颜值高、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充满了灵气,行礼的时候不慌不忙,更是显出了不符合年龄的稳重。
康熙已经做了61年皇帝,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孩子的与众不同,随后康熙问起了弘历的学习,弘历表现出了学霸属性,更让康熙开心地合不拢嘴。
他知道,这个孩子,是所有孙子中最优秀的!随后,康熙问了弘历的八字,并做出一个惊天的决定:这孩子让我来带!彼时的弘历,已经是个11岁的大孩子了,才第一次见到爷爷,放在平常家庭,这简直不敢想象,但是对于皇族来说,特别是对于康熙这种拥有97个孙子的皇帝来说,爷孙不见面也太正常不过了。
八字决定命运弘历并没有一个好的出身,他妈只是雍亲王府的一个普通丫头,生下弘历完全是他老爹胤禛一时冲动所致。
康熙得到弘历的八字后,找了一个算命先生,这可不是一般人哦,江湖人称“罗瞎子”的算命大师,康熙是他的老主顾。
乾隆八字如下:辛卯、丁酉、庚午、丙子。
罗瞎子在八字后面的批语,全是褒义词,而且全是极尽赞美之词。
你想想,中国人本来就看中八字,这个罗瞎子又是深得康熙信任的算命先生,他说的话,康熙能不信吗?
弘历大方得体,举止优雅,功课又好,再加上这个完美的八字,得到老皇帝的青睐,就顺理成章了。
可以说,康熙晚年在皇储这件事上的犹豫,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弘历,他要让弘历将来能顺利即位,就必须要废太子。
命运的庇佑前面咱们说了,弘历的行为举止规范、功课学得好、八字完美,是得到康熙青睐的原因,但是别忘了,满清是在马上打下来的江山,除了能文,还必须能武,才能真正打动老皇帝的心。
幸运的是,弘历就是这样一个能文能武的人,乾隆皇帝晚年,他在日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或命步射,以示群臣,持满连中,皇祖必为之色喜。
因为这个事,老皇帝开心得赏了小孙孙一件黄马褂,可以说是莫大的荣幸了!除了射箭,在学习火枪的时候,弘历也非常争气,他第一次试用火枪,就能一枪打死一头羊。
真正让康熙觉得弘历这孩子在冥冥之中有诸神护佑的,是一次秋围打猎——年迈的老皇帝勇武不减当年,只见他端起火枪,对准一头熊,砰地一声,大熊倒地不起。
见熊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他就让弘历上去补一枪,这也是出于私心,等于是把打熊的功劳送给弘历。
哪知道一向有勇有谋的弘历,这次面对大熊却不敢上前。
康熙有点不开心,就催促道:弘历,你快上啊!弘历只好硬着头皮,正要骑马过去,不料大熊突然暴起,直奔弘历。
还好康熙眼疾手快,补了一枪,才把大熊彻底打死。
事后,康熙想,如果弘历和平常一样,毫不犹豫地冲上去,可能就嗝屁了吧!弘历这孩子,冥冥之中有神灵保佑啊!有福的母亲围猎之后,老皇帝亲自点名要见乾隆的生母。
那个曾经的宫女,如今的乾隆母亲,跪倒了这位老父亲的面前,康熙没说话,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
良久良久,康熙说到:有福之人,有福之人!不得不说,康熙是个相面大师,这位母亲,日后确实成为了中国最有福气的太后,不仅长寿,而且万事顺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说了这么多,乾隆为什么会脱颖而出,康熙为什么会一眼看中乾隆,

参考:
乾隆帝弘历12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爷爷康熙帝,当康熙帝看到这位孙子,不觉放下手中的酒杯,几天后命胤禛呈上弘历的八字,数日后,宣布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
康熙时代的一众皇孙里,弘历得到皇祖父的恩遇是非常重的。
毕竟康熙帝多子多孙,皇孙数众,而康熙政务繁忙,日理万机,以至很多人一生也没见过这位皇祖父一面,更别提什么祖孙之情,像弘历本人,也是长到了十二岁,才第一次见到这位爷爷。
而弘历的幸运在于,他不仅见到了爷爷康熙帝,最后还被康熙帝养在宫中,康熙帝人生中最后八个月的时光里,爷孙俩朝夕不离,康熙帝教他运笔写字,带他狩猎,即便在接见官员、批答奏章时也特批其不用回避。
这种恩遇,是其他皇孙想也不敢想的。
那么,近百位皇孙里,康熙帝为何仅仅青睐于年仅十二岁的弘历呢?
其实,弘历被康熙帝所青睐,说到底就是他本身的实力加上乃父雍正帝策划的完美结合。
“淡泊闲人”胤禛因为皇储之争,康熙帝历经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等惨剧后,他终日忧心忡忡,他甚至痛心地将自己比作齐桓公,称将来自己停尸乾清宫,这些皇子会像齐桓公的儿子们一样,不顾他尸骨未寒,而在遗体边“束甲相争”。
让他颇感宽慰的是,那些皇子在为储位你抢我夺,头破血流时,皇四子胤禛却安静地待在一旁,静心研究他的佛法,自得于他的花园菜园之间,储位于他似乎不值一提。
需要说的是,自诩“天下第一闲人”的皇四子胤禛,能力并不差,譬如康熙帝曾派给他办理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事,他都能完成得快速且周到。
胤禛对储位的淡泊,给了康熙帝一种安宁感,皇储之争不仅让他感到焦头烂额,更令他对一众皇子失去了信任,可是年纪越来越大的他,偶尔也会想要体验天伦之乐,所以,胤禛的圆明园,很自然成为他散心的去处。
据《清圣祖实录》所载,康熙帝晚年到胤禛赐圆圆明园散心之数,就有十一次之多,足够看出康熙帝晚年时对胤禛的信任与喜爱。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位“天下第一闲人”,想当皇帝的欲望不亚于任何一位皇子,只是他争储的方式与众不同而已。
而儿子弘历就是他争储的其中一张牌。
牡丹台爷孙初见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三月十二日,圆明园内牡丹台鲜花盛绽,姚黄魏紫,争相斗艳。
在胤禛的恭请下,康熙帝高兴的前往欢享家宴。
康熙帝只当这不过像往常一样的家人聚餐而已,却不知一位孩子已经在等待他的到来,而这一见,便决定了清朝帝国此后的百年大局。
这位孩子就是胤禛的四子弘历,不过彼时,他前面的哥哥只有三个弘时存活下来,所以他给康熙帝的印象是排行第二。
宴席上,父子俩除了政治,天南地北随意谈论,期间胤禛随口提到:“您的两位孙儿今年已十二岁了,还没见过您这位祖父呢”胤禛说的,是弘历和比他小几个月的弟弟弘昼。
康熙听说,便随口一答:“那就带他们来见见吧。
”两位孩子就在指示中走到康熙帝跟前请安,当他们抬起头来,康熙帝却不知觉地放下了手中的酒杯,他的目光都放在了弘历的身上。
为何?
因为弘历身材倾长,仪表俊伟,浑身散发着灵气,再有旁边畏畏缩缩的弘昼一衬托,越发显得贵气逼人。
康熙帝来了兴趣,便开始问他们功课,弘历对答如流,且谈吐沉着大方,更令他大为惊异,要知道他才十二岁,而面对的却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初次见面,康熙帝便对这位皇孙喜爱备至。
几天后,康熙派人到圆明园,命胤禛呈上弘历的生辰八字。
又过几日,即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再次来到圆明园,吃完饭后,当时宣布了一个决定:将弘历带入宫中亲自养育教诲。
这在当时,是至高的恩遇。
显然,康熙帝之所以做出这个特殊且重要的决定,除了初见时弘历的惊艳表现,还与其生辰八字有关,那么,弘历的生辰八字里究竟有什么秘密?
弘历绝佳的命相康熙帝虽然崇尚科学,但也笃信风水命理,譬如康熙六十年,年羹尧打算进京办事时,康熙帝就曾建议他找下京中某位相术师算下某件事,年羹尧上奏回复称打听到此人不怎么老实,就不去了,康熙帝却在奏折上批:“此人原不老诚,但占得还算他好。
”可以想见,在此之前,康熙帝已多次找过该相术师占卜算命,而且效果还不错。
所以弘历的生辰八字,康熙帝绝对是找人算过的,那么其命相究竟如何?
1929年,清朝灭亡后,在对外公布的首批内阁大库档案中,“乾隆八字”就在其中,而且带有康熙六十一年的时人批语:此命富贵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
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
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方成格桢祥,别的不用问。
古人所追求的“五福”即: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
而乾隆帝的八字批语中,已全部囊括这些,这是天然富贵之命,是绝佳的八字啊。
如此皇孙,怎能不令康熙帝感到惊喜?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帝本人也是雅擅风水占卜之道的,当时的雍亲王府,就蓄养着星相术士,据史料记载,其登基后,曾做主将年羹尧病重的大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做儿子,为此还特意找人算过年熙的八字和年羹尧的八字,得出年羹尧刑克长子的结论,称只要年熙过继给隆科多,自然就“痊愈强壮”起来了。
可以想见, 在此之前,弘历的生辰八字,已经被胤禛命人算过了,而这绝佳的八字,或许正是他想方设法将弘历送到康熙帝跟前的原因,毕竟他知道康熙帝也笃信风水占卜,事实上清朝帝王们都笃信风水命运,只是不对外大肆渲染而已,但背地里则会将其作为一种政治参考。
试想当时康熙帝正因储位之争心灰意冷、倍感凄凉,这种微妙时刻,突然闯入一个外形俊伟、聪明贵重、八字绝佳的皇孙,难道不得给他在择选继承人的问题上一些新的启发吗?
所以,乾隆帝之所以得以在近百位皇孙中脱颖而出,被晚年康熙帝所喜爱并带在身边亲自养育,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自身的实力,如外形出挑、聪颖好学、大方冷静,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绝佳的生辰八字;
另外一个便是乃父雍正帝处心积虑的策划,譬如先打造一个淡泊的人设博取康熙帝的好感,再找准时机让聪明伶俐的小乾隆与康熙帝来个偶遇。
父子俩这番合作,取得的效果超乎他们的想象。
完美的表现在后面的日子里,弘历果然没让康熙帝失望,他不仅书读得非常好,而且小小年纪反应敏捷、射法精准。
据史料记载,康熙帝曾命其在群臣面前射箭,其百发百中,令康熙帝龙颜大悦,后来命人教其用火枪,初次练习,他便射中了百步之外的山羊,令康熙帝喜出望外。
弘历在武功上的天分,让康熙帝很是高兴,为此特意赐他一把“旧准神枪”。
除了文武双全,弘历更令康熙帝感到难得的是,他的运气非常的好。
某次众人在木兰围场打猎,康熙帝用火枪击中一头大熊,眼看着这只熊倒下了很久没有动静后,众人都以为它死了,康熙帝为了让弘历感受下射中大熊的成就感,便命其再上去补射一箭,谁知弘历骑马兴冲冲奔去时,那大熊竟然起身朝着他的马扑过来,众人被吓得不知所措,幸亏康熙帝反应快,一枪射向大熊,大熊才倒地而亡。
弘历的大难不死,令康熙帝更觉得是他福大命大,当天他回到帐中时,对着伴驾而来的宠妃和妃说道:“弘历这孩子福气比我还要大啊!”此后,康熙帝更为钟爱这位孙儿了。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即位,是为雍正帝。
同年十二月,朝鲜便从敕使那里得知了康熙帝驾崩的讣告和一些情报:康熙皇帝在畅春苑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此事记载于《朝鲜李朝实录》,时间是景宗二年十二月,即康熙死后的次月,不存在事后诸葛亮的可能。
这段话中康熙所说的“胤禛第二子”,便是弘历,而后来弘历果然被立为太子,可知这个情报并非杜撰。
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康熙帝临终前所说的弘历“必封为太子”,绝非是一种预言,而更像是一个嘱托。
由此可见,弘历于康熙帝心中的地位何等重要,如此一来,雍正帝之所以得以继承大统,乾隆帝绝对是起到一定作用的了。

参考:
康熙有97个孙子,为什么一眼就相中12岁的乾隆?
  康熙应该算是一个英明贤君,小的时候为了保住皇位吃了不少的苦,后来为国为民,也算是尽心尽力,他的臣子基本称职,他的后宫还算干净,他统治偌大帝国六十一年,要说这样的一个皇帝,因为短时间相处,就把宝座传给一个12(11)岁的孙子,我不是很相信。
  有人说了,因为看中孙子弘历的未来可堪大用,然后才有位置传给老四,这种说法粗看挺好,当年司马炎就是这么传位的嘛。
可是康熙的孙子很多,在他眼前活动的,他喜欢的可不只弘历一个。
弘历直到十多岁,才在雍正的推荐下见到康熙,这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我
又闻皇父所之匾额、对联,赏悬新房婚娶)  老三嫡子弘晟受封世子,担任西北军事议政大臣兼管理火器营署理前锋统领,看看这名,也应该知道得有能力才能担任重要职位。
老三的另一个儿子弘曦也早就放在十四身边学习去了。
……,
  不可否认,康熙对弘历是喜欢的。
但是要说因此相中他,一心传他大宝,感觉有点夸。
乾隆心中敬爱自己的皇爷爷,在他登基后的漫长岁月里,经常怀念当初那一点点短暂的相处时光,向世人夸大自己是最钟爱的皇孙,——以乾隆的性格,说出来的话,多少是有水分的。
可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当了皇帝了,怎么说都可以了,谁能奈他何?
他说是,戏文就这么唱呗,传着传着就成真的了。
(文/宛如清扬)
参考:
由于子孙众多,爱新觉罗·弘历(后来的乾隆帝)在雍亲王府里长到十二岁时,他的祖父康熙帝竟还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孙子。
祖父不认识孙儿,这在寻常百姓之家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对于拥有三宫六院数十嫔妃、子孙成群的帝王来说倒也不足为怪。
史载,康熙有子35人,除中途夭折的外,活至成年者有24人,这些儿子又给他生了97个孙儿,还有众多孙女,这么多子孙,又各有居处,终日忙于处理政务的康熙皇帝别说都见过,有些还没见过面不说,恐怕连名字都不知道。
因此,乾隆在其父胤禛的雍亲王府里长到十二岁前,还无缘得见祖父。
此前,胤禛(雍正皇帝)已生了四个儿子。
长子弘晖,是长妻乌喇那拉氏所生,可是在八岁时病亡。
齐妃李氏为胤禛生过三子,分别是弘盼、弘昀、弘时。
但弘盼还没满两岁就夭折了;
弘昀排行老二,也在十一岁时死去;
只剩一个八岁的弘时。
胤禛贵为亲王,又是帝位的有力争夺者,仅剩一子,膝下未免有些单薄。
就在这时,弘历呱呱坠地,生母成谜,他的诞生又逢多事之秋,康熙诸皇子争储夺嫡的斗争日趋激烈,已呈白热化状态,皇太子尊位立而又废,废而复立,皇亲贵戚和宗王大臣们都卷入了夺嫡的纷争中,一时间朝中分成几派,相互攻讦、暗算,闹得是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不安。
为立储一事,康熙帝举棋不定,搞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一筹莫展。
年纪衰迈的康熙大帝,英明一世,文治武功均可圈可点,是清帝中一等一的人物,但面对诸子间兄弟阋墙、同室操戈的争斗,却束手无策,精神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与折磨。
弘历就在这波谲云诡、变幻莫测的争储棋局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弘历在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引起重视,然后其父胤禛却早已看出此儿绝非池中之物,将来一旦风雨际会,必会鱼化为龙,大有作为,他也坚信其祖父康熙也一定会喜欢这个聪明颖悟、沉着机智的孙儿。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胤禛
胤禛颇有心计,他在康熙游园的间隙中,请奏让自己的四子弘历见驾,康熙见这个从未谋面的孙儿容貌俊秀,而且机敏过人,应对如流,心里便异常喜爱他。
接着康熙又向胤禛详细了解弘历的学业以及各方面的表现,并将弘历的生辰八字要了去。
《清史稿》载,当年的万寿节刚过完,康熙再次来到圆明园,并宣布要将12岁的爱孙弘历带入宫中“养育抚视”。
在宫中(紫禁城),康熙特地命孝懿仁皇后的妹妹、贵妃佟佳氏和温惠皇贵妃瓜尔佳氏亲自担负起抚育弘历的重任,并嘱咐一定要“精心抚育”。
如此特殊待遇,远远超过了其他96位皇孙。
乾隆长到12岁才得见祖父康熙,不想第一面就换得祖父如此惜爱之情,可见少年乾隆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已经颇识大体,知道如何表现才能获取老皇帝的欢心,更明白给老皇帝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将会对自己的前途、命运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
史载,弘历后来回忆道:“夙兴夜寐,日觐天颜;
绨风繙书,或示章句;
玉筵传膳,每赐芳饴;
批阅章奏,屏息待劳;
引见官吏,承颜立侧 ”。
选谁做接班人的问题长期困扰并折磨着年老的康熙帝,父子成仇,兄弟互害,垂暮之年的康熙内心是复杂而痛苦的。
如今,这个小孙儿弘历成了他晚年的精神寄托。
于是,康熙在对孙儿的教育下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祖父康熙对孙子弘历的宠爱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也间接为胤禛在“九龙夺嫡”中抢占了有利的位置。
后来,本不占优势的四阿哥胤禛逐一击败强有力之竞争对手,继承了康熙的帝位,成为雍正皇帝。
在如此众多的孙儿中,康熙唯独对弘历“恩逾非格,情有独钟” 。
显然,康熙的深情眷顾,为弘历将来荣登大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先声。
后来,雍正帝在传位给儿子乾隆的遗诏中也如此说:“圣祖仁皇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弘历),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因此有学者推测:是不是因康熙钟爱弘历,故而传位给其父胤禛,使弘历将来可以顺理成章的子承父业,以后能顺利继登帝位......朝鲜的《李朝实录》还记载其使臣在雍正继位后一个月,在宫中听到一种说法:康熙病危时,在病榻上对阁老马齐说:“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
胤禛第二子(指弘历)文武兼具,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
事实到底如何 ?
因时过境迁,史料记载缺乏,如今已经难觅真相。
【插
康熙的孙子里面,康熙最疼爱的应该是皇长孙弘皙。
弘皙是胤礽的儿子,子凭父贵,很早就受到康熙的特殊关照,从小在宫中长大。
康熙在废太子的问题上,态度犹豫不决,很大程度是受到弘皙的左右。
外国使者曾说:“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
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
”不仅如此,康熙临终前还在遗言中特别交代:“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由此可见,如果不是胤礽不争气,大清的皇位还真会是弘皙的。
这一点,即使乾隆也没法否认,他晚年曾说:“且理密亲王(弘晳)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晳,纵欲败度,不克干蛊,年亦不永,使相继嗣立,不断年间,连遭变故,岂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
”如果说弘皙是子凭父贵,那弘历被康熙看中,有七分是胤禛布局,还有三分是天命所归。
晚年的康熙,被皇子的夺嫡之争折腾得身心俱疲,老爷子非常的渴望能够享受点天伦之乐。
这一点可能被蓄谋已久的胤禛所察觉。
于是,1722年的春天,胤禛精心设了一个局,就等着康熙入瓮。
那一年的三月十二,胤禛将康熙请到畅春园赏花,父子两谈天说地,聊的都是与朝政无关的家长里短,氛围特别融洽。
聊着聊着,胤禛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无比狡猾地说了一句:您的两个孙子,从生下来都没见过您,今年都十多岁了,您看能不能让他们一睹圣颜?
康熙一听要见自己的皇孙,就答应胤禛的请求。
于是,胤禛赶紧叫出弘昼和弘历。
康熙看到弘昼,印象不深刻,但是当他看到弘历的时候,“见即惊爱”,不觉地放下手里的酒杯。
弘历皮肤白皙,身材挺拔,与众不同,尤其让康熙注意的是,他的眼里有一股不寻常的沉静与灵气。
在给康熙行礼的时候,弘历举止得体,丝毫没有一点紧张与局促。
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面的许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清高宗实录》记载了当天发生的事情,康熙问弘历现在读什么文章。
弘历回答《爱莲说》,还将文章从头至尾的背了一遍,并讲出了其中的精要。
这让老爷子太诧异了,他没想到自己还有一个这么高智商的孙子。
两人越聊越投缘,康熙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第二天一早,康熙派人找胤禛要走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弘历的八字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在命理学上是火炼秋金,属于天赋很好的强势命运,长大后会忠孝两全,能文能武。
康熙看完弘历的八字,给了很高的评价:“此命贵富天然,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寿元高厚。
”这个八字,对弘历一生的命运产生很大的转折,康熙将其“养育宫中”。
弘历在宫里住的还不是一般的宫殿,而是被称之为“太子东宫”的毓庆宫,只有被列入皇储人选才有资格入主。
这就等于隐约在对外界宣布,弘历将来大概率会克成大统。
康熙是千古一帝,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会比一般人看得长远。
他不仅要考虑下一代的君王,也会顺便考察一下第三代,这关系到大清的长治久安。
胤禛的巧妙安排,是为了给自己夺嫡增加筹码;
再上弘历自身的智商和运气不错,成功地让其进入康熙法眼。
弘历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将大清带入了巅峰。

参考:
按乾隆皇帝的说法,那是他爷爷神眼圣明,一眼就把12岁的自己未来的不凡看了出来。
但实际上呢,康熙一眼看中12岁的乾隆,还惊得放下了手里的酒杯,这个故事的背后,本来就有复杂的背景。
别的先不说,康熙可是当过一个甲子皇帝的人精,这种所谓的“夸张喜爱”会不会就真的在“九子夺嫡”最白热化的阶段表现出来?
一旦被另外几位阿哥知道了,对于这位12岁的小孩子来说,那可不是好事。
所以,在说康熙一眼就对年幼的乾隆感到惊讶并表现出很强烈的喜爱时,我们应该把当时的时间环境做个大概分析,最后就能得出,康熙对12岁的乾隆,是真的感觉惊为天人到表情管理失控,还是演戏。
是康熙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
九子夺嫡其实已有结果:四阿哥胤禛比起康熙一眼看中12岁的乾隆,清圣祖年代,还留下一件让皇室民间津津乐道的事情,那就是九子夺嫡。
和以往汉人王朝,不论坏能力强弱,只要你是嫡长子,几乎太子之位都不能动。
例如李建成,例如朱标死后的朱允炆。
但是康熙很明显不一样。
虽然理论上的嫡长子爱新觉罗·承祜早夭,可后来又与最爱的赫舍里氏,也就是孝诚仁皇后所生的次子爱新觉罗·胤礽,也被立为了皇太子。
可胤礽的太子之路真是大起大落,他屡次犯错,他爹康熙也没有纵容他,而是废了他。
在康熙漫长的统治中,他仿佛对自己的生命有着迷之自信,因此有了精力和计划来搞这个“九子夺嫡”。
事实证明,皇帝当了六十年的康熙,的确可以搞出这套儿子们互相争宠争皇位的大戏。
九个儿子,各显神通。
明的也来,暗的也来,康熙还像个裁判一样,摆明了我很公平,偶尔把胤礽废掉,来强调自己的公平。
胤禛后来被封为和硕雍亲王,但是康熙也没有明确说要给老四当皇帝。
不过胤禛可以说是九子夺嫡里面,最稳的那一个。
从他的军事、政治轨迹来看,四阿哥是很典型的“偷偷发育,毫不声张”,为什么胤禛要这么做?
因为他吃准了康熙的秉性,的确的,康熙就是喜欢在磅礴大海中,找到那朵安静的浪花。
在被封为雍亲王之前,公元1696年,康熙带着胤禛西征噶尔丹,这一战胤禛的主要作用是:“拍马屁”他给康熙写了《狼居胥山大阅》,这样康熙很开心,后来给他封了个贝勒爷。
而在远征噶尔丹的过程中,皇次子胤礽可是作为监国的存在,比起拍马屁,胤禛更好的技能是心态好。
在公元1700年陪着康熙巡视天下后,才二十多岁出头的胤禛就开始真的成为了康熙心里评估的那几
公元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掉胤礽,正式揭开了九子夺嫡的明战。
九子夺嫡之中,各个皇子各显神通。
但是都有很嚣张的毛病。
康熙废了又立,立了又废胤礽的行为让大家都有了错觉,这就是康熙狠辣之处所在了,对自己儿子也要这样去操作。
例如三皇子胤祉,他直接就对外说,他就是皇太子了。
大致是康熙故意迷惑了一下他,果然就中招了。
只有雍亲王最老实。
表面的戏够足,也够恒心。
康熙难道看不出来这个儿子心计最深沉吗?
其实看得出来,康熙这
后来,心里已经确定了胤禛,才有了康熙六十一年,最后将要驾崩之前,跑到圆明园见了雍正的两个儿子的一幕,最后相中了这个背书背得好,乖巧的弘历。
天命帮衬:弘历的八字非常好本来到圆明园,康熙最想要释放的信号是,告诉雍正帝,我看好你,于是我想要带你一个儿子进宫里住。
这就是一种默契。
后来看到乾隆后,雍正的确是喜欢。
但说不上欣喜若狂,只能说算是后代里不错的一个,而且还是他心里的储君的儿子。
后来就要来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弘历的生辰八字是什么?
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这个八字给康熙一看,引来惊呼,说这个可是非凡之命啊。
但同样的,康熙也没说什么天子之命,直接的儿子传个皇位都要偷偷摸摸的。
如果隔代传皇位,这弘历未来要是作死怎么办。
所以还是那句话,看清朝康熙的历史,要考虑到他是个当了六十年皇帝的人精,而不是一个真性情的皇帝。
但不得不说的是,弘历的生辰八字的确不错。
也可以说是康熙将近百个孙子中,能排到前三的一个了。
于是康熙六十一年,弘历就被领进宫里去住了。
雍正自然是开心,这保险买稳了。
以前只有谁在康熙的宫里住着的?
只有康熙的那个心头宝贝胤礽,还有胤礽的儿子弘皙,而这个弘皙,就是康熙的嫡长孙。
那么胤礽被废了,甚至后来雍正一上位就说这个胤礽哥哥啊,原来还挺贤良,正常,但是后来开始疯疯癫癫,神志失常。
那么跟着同样的,弘皙也自然不可能真的被隔代立为储君,康熙知道弘皙要是当皇帝,可能混得比朱允炆还要惨。
所以弘历进宫,其实背后的意义不比细想都是知道的了。
跟着康熙住过一段日子,这是乾隆之所以一辈子这么崇拜他爷爷的原因。
康熙带着他读书。
经常夸这个孙子聪明,康熙嘛,这套把戏对儿子都不知道玩了几次了,更何况这个孙子。
后来还带着弘历去木兰围场,打猎的时候送给他一件黄马褂,这让乾隆皇帝后世讲了特别久,这黄马褂估计都被裱起来了。
但是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康熙对弘历其实并没有弘历说得那么夸张,就是在人群中多看了这孙子一眼,就认为他以后可以当皇帝。
康熙晚年对自己的孙子们都不错,但是死前的立的遗诏又很残酷,这个不让出门,那个不让掌权的。
所以对于弘历的喜爱,康熙就是一个很程序化的爷爷爱,要是弘历犯了什么大事,康熙估计也会笑嘻嘻地把他处死。
而且话说回来,康熙皇帝最爱的孙子,从来都不是乾隆,而是上面提到过的,那个自幼在宫里陪着康熙住的,爱新觉罗·弘皙。
康熙真正的爱孙:皇嫡孙弘皙爱新觉罗弘皙,出生在1694年,他比弘历要大了十七岁。
当年康熙见到了十二岁的弘历的时候,弘皙就已经快三十了,当个皇帝其实也已经够格了。
弘皙也同样是康熙的心头肉,从
那么弘历呢?
弘历都是人家康熙爷爷养了快三十年的弘皙后才看到的,所以这种对弘历的宠爱,就好比对一个瓷娃娃的那种宠爱,这种宠爱是仅对弘历这个年纪的单纯、五官的一种好感,而不是对弘皙那种,孙子都快三十岁了,都还惹着爷爷不停牵挂的宠爱。
但宠爱不是溺爱,没有因为宠爱胤礽、弘皙而乱给皇位,这一点是康熙值得被表扬的。
或许也是知道朱元璋与朱允炆的故事,当了六十年皇帝的康熙做出了很正确的选择。
不过,康熙帝在临终前,除了嘱咐让雍正即位以外,还说了这么一段话:废太子允礽、皇长子允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
废太子允礽的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除了要把两个儿子关起来以外,康熙也希望雍正能够给他侄子弘皙封王。
这个封王,可是只有点名了封弘皙一
而弘皙,也就是后来的多罗郡王、理亲王。
康熙的遗言威力有多大?
雍正后来学他爹一样,不给他的儿子们封亲王,而这个理亲王就是最高的亲王等级了。
所以说,康熙对弘皙的爱,那是仅仅和康熙住了一小段的时间的乾隆无法比拟的。
因此,康熙第一眼看到了乾隆,就放下酒杯,这是一个作为皇帝,要释放给雍正信号的一个剧情,作为爷爷,可能真的是对孙子喜爱的表现。
可绝对没有那么夸张而已了。
只不过康熙的“慈爱”十分逼真,以至于乾隆不惜提前退位来表示对爷爷的尊敬。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参考:
康熙皇帝有97个孙子,为什么一眼就相中年仅12岁的弘历,真的仅仅只是因为康熙皇帝喜欢他吗?
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康熙皇帝有97个孙子这件事确实不假,因为他在位时间特别长,有名份的妃子就有六十多位,所以他的长大成年的儿子则多达二十四人,这些儿子一共为康熙皇帝生下多达97个皇孙和数十位皇孙女。
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极少跟自己的孙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甚至他的大多数孙子他都没有见过,为何唯独弘历被康熙皇帝一眼看中,晚年还将弘历带到宫中亲自抚养?
据历史记载,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不知何故来到雍亲王府,第一次见到了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第四个儿子弘历,十分喜欢,于是下令将其带到宫中抚养,并且亲自教授弘历功课,到哪里都带着他,甚至到热河避暑山庄都带着弘历一起,这样的待遇,在康熙皇帝的孙子当中,弘历当属第一人。
康熙皇帝之所以一眼看中弘历这件事,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弘历从小就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十分讨人喜欢。
康熙皇帝在见到弘历之后,对他的聪颖懂事十分喜爱,为了抚平因“九子夺嫡”给他带去的创伤,于是将弘历带到宫中抚养,以享受天伦之乐。
也正是由于弘历被康熙皇帝格外看待,所以对胤禛夺取皇位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使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并最终取得了康熙皇帝的信任,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说这话的人那是言之凿凿,他们认为雍正皇帝之所以能够从诸子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皇位继承人,是沾了弘历的光,弘历也因此被胤禛所看重,后来又将皇位传给他。
我觉得这个想法太过于片面了,也太小看了康熙皇帝的智慧。
我不否认的是,弘历确实聪明伶俐且十分讨康熙皇帝喜欢,弘历被接到宫中由康熙皇帝亲自抚养之后,则确实反过来为雍正皇帝获得最终胜利提供的帮助,但是康熙皇帝的最初的用意,显然不在于此。
我认为,康熙皇帝“一眼看中”弘历,是他刻意而为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在康熙皇帝晚期,他的九个儿子参与到了皇位继承权的激流追逐之中,他们分别是长子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以及胤禛的同母弟十四阿哥胤禵。
这九
这些党派为了争夺皇位继承权,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就比如说大阿哥胤禔,他在太子犯错的时候,竟然建议康熙皇帝杀掉他,这让康熙皇帝伤心透顶,于是将其圈禁,他也是第一个出局的人;
二阿哥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康熙皇帝对他期望很高,也给了他很多机会,但是他品行不端,为非作歹,一直都在被废的边缘行走;
八阿哥胤禩的支持者包括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势力虽然最强,但是胤禩也太过于嚣张,跟大阿哥勾结起来陷害太子胤礽,最终被康熙皇帝察觉并遭到厌弃,他也因此失去了争夺皇位的机会,于是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
在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三阿哥感觉时局太乱,自己孤军奋战没有胜算,所以很识趣地退出了争夺战,但他给大阿哥穿小鞋的事情也早就给了康熙皇帝不好的印象,所以他即使不退出,也是没有机会的。
而四阿哥胤禛一直都在支持太子胤礽,没有暴露出半点觊觎皇位之心,只是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赏识。
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禛觉得他再无被翻盘的可能,于是也开始积蓄力量与以亲弟弟胤禵和八阿哥阿哥胤禩争夺皇位。
事情发展到胤礽第二次被废的时候,康熙皇帝已经心力交瘁了。
首先,康熙皇帝恨铁不成钢,他给了胤礽多次机会,希望他可以好好悔过,但是他依然不成器,屡屡干出违法之事,甚至还有谋反的嫌疑;
其次,康熙皇帝看到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不择手段,相互攻讦,还与朝臣勾结,哪怕是危害江山社稷也在所不惜,他觉得儿子们这么做,亲情何在,家国何在?
所以康熙皇帝十分伤心。
再次,康熙皇帝十分自责,这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态度不明引起的,如果他早下决断废除太子胤礽,然后另立太子,情况可能就没有那么糟糕了。
不过,胤礽虽然被废了,但是康熙皇帝却不知道该哪个儿子值得托付,所以他一直都没有立太子。
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四爷党与八爷和十四爷党展开了明争暗夺,但双方的表现却大不相同。
为了扶十四阿哥胤褆上位,八阿哥胤禩可谓是用心良苦,他四处活动拉拢朝臣,气焰十分嚣张,再次遭到了康熙皇帝的训斥;
而十四阿哥胤褆也不甘示弱,他礼贤下士,四处暗中联络各界人士,野心逐渐开始暴露,也被康熙皇帝注意到。
而胤禛显然就更为明智了,他韬光养晦,以不争为争,不与八爷党展开正面冲突,与众兄弟也是一团和气。
实际上,胤禛却在暗地里与年羹尧和隆科多秘密交往,在军中取得了支持。
除此之外,胤禛在积极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之余,还时不时为胤礽求求情、给康熙皇帝表表孝心,俨然一副好儿子和好兄弟的模样,因此逐渐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
在康熙六十年弘历被接到宫中之前,康熙皇帝的一些举动,显得意义非凡。
因为这一年是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周年,所以他理应亲自去盛京祭奠祖陵和去南郊祭天,但是这些事情她都交给胤禛代替自己去执行。
要知道,关于礼仪方面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都是皇帝亲自去办,但康熙皇帝却将这些事情交给胤禛,足见他对胤禛十分看重。
甚至可以说,那时候康熙皇帝极有可能已经在心中将他内定成为了皇位继承人。
之所以有这个推断,是因为那时候其他的候选人基本上都已经没有可能了。
八阿哥胤禩前面已经说了,他早已经被排除在外了,当时只是在暗中帮助十四阿哥胤褆而已。
胤褆的情况比较复杂,他虽然当初因为明着支持八阿哥胤禩当太子,曾与康熙皇帝当面起冲突,康熙皇帝还一度拔剑要刺他。
但康熙皇帝在经过长期观察之后,他又觉得胤褆有情有义,表里如一,所以又开始宠爱他,后来还封他作大将军王和抚远大将军,让其率军入藏平定准噶尔之乱。
康熙皇帝的这个举动,一度让很多人觉得他要立胤褆为太子。
但是,因为胤褆常年在外征战,所以让胤禛钻了空子,他趁机极力表现自己,逐渐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
实际上,在康熙皇帝心中,胤褆一定不是皇位继承人的合适人选,原因很简单,胤褆这
而且胤褆的能力有限,他打仗还行,但是管理一个国家,他显然不行,至少胤禛和胤禩就比他强。
所以在康熙皇帝晚年的时候,他环顾四周,除了能力突出,忠君爱国,老成持重的四阿哥胤禛之外,还真就没人比他更合适当皇帝了。
而康熙皇帝之所以没有在开始的时候就立胤禛为太子,是因为他想挽救太子胤礽,他不想轻易就放弃。
而自从康熙五十年胤礽再度被废之后,康熙皇帝为了避免夺嫡之事再度引发混乱,所以他不在打算立太子了,而是决定采取秘密立储的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皇帝自然不可能有意偏向谁了,但是种种迹象都表明,康熙皇帝的理想人选都是胤禛。
至于原因,除了上面说的几件事可以印证之外,十三阿哥胤祥刻意被康熙皇帝圈禁和冷落的时间长达十几年(实际圈禁时间并不长,主要是刻意冷落),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而康熙皇帝之所以这做,我想道理很简单,无非就是避免胤祥在夺嫡斗争中再次受到波及,从而可以在未来成为胤禛的好帮手。
所以说,康熙皇帝极有可能是已经确定了胤禛为继承人的,所以他才故意跑到胤禛的家里去,还以喜欢弘历为由将其接到宫中,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外界传递自己已经确立胤禛为继承人的信号。
而康熙皇帝之所以不直接立胤禛为太子,而是采取这么隐晦的做法,其实他也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胤禛,看他在明白了自己的用意之后有什么表现,看他会不会像胤礽一样不堪重用,从而确认是否值得将江山托付给他。
好在胤禛的表现没有让康熙皇帝失望,所以他在晚年写下了传位诏书,并故意将其交给胤禛的同党隆科多,还任命他为顾命大臣,让其辅助胤禛登基称帝。
所以说,弘历被康熙皇帝一眼看中,主要还是因为胤禛早已经被确定为继承人,其次才是因为弘历被康熙皇帝所喜欢。
不过,也正是因为弘历被康熙皇帝接到宫中,所以他在登基之后对弘历格外培养,并很快就内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当时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参考:
康熙最后选择雍正,绝不是因为看中了乾隆。
乾隆能够成为雍正的接班人,也许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康熙晚年对待乾隆的态度。
康熙一生生有35个儿子,除了11人夭折之外,仍有24人活了下来,所以即便不算夭折的11个儿子,康熙的儿子也多达24个,不得不说确实很“高产”。
他的儿子便已经有这么多了,不用想也知道他的孙子更多了,康熙晚年之时,恐怕会有那么几个儿子是记不住的,更不用说孙子了。
所以,乾隆能够得到康熙的召见,并且让康熙记住他,这对于乾隆而言,甚至对于老四胤禛一家而言,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康熙六十年,即1721年,此时的乾隆只有10岁,康熙则已经67岁,只是没人会知道康熙皇帝会在第二年便会病逝。
这一年,雍正突然跑到皇宫里见了康熙一面,也不知道他和康熙说了什么,没过多久,康熙便饶有兴致地去了雍亲王府。
康熙一到雍亲王府,雍正便乐呵呵地迎了过去,给已经67岁的皇帝爹倒了一杯酒,然后便便喝便聊了起来,聊得正酣之时,突然一个小脑袋闪了出来。
雍正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弘历,心中一动,对着弘历斥责道:“弘历,你皇祖父在这,怎么还在那儿胡闹?
还不快过来拜见你皇祖父?
”于是,乾隆在雍正的斥责中走了出来,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乾隆竟然没有一丝的扭捏和惧意,悠然自得地走到了康熙的面前,然后跪了下去磕了个头,声音清朗地说:“弘历拜见皇祖父!”康熙看着神色如常的乾隆,心中一惊,将手中的酒杯往桌上一放,眼中慢慢透出了欣赏的神色,笑着说:“不错,过来坐我身边。
”康熙皇帝活了几十年,为何见到一个10岁的乾隆便会吃惊?
清史稿中对乾隆容貌的描述是“隆准颀身”,上一个“隆准颀身”是谁?
是刘邦,刘邦此人颇有胆色,此时乾隆的表现也和刘邦相似,这也是康熙颇为吃惊的原因。
于是,康熙便拉着乾隆的手聊了起来,越聊便越喜欢乾隆这个孙子,也是,康熙已经老了,自然更想享受享受含饴弄孙的生活,更何况活泼开朗的乾隆也确实招人喜欢。
雍正虽然被撇下了,但是,他看着自己的皇帝爹和自己的儿子聊得投机,不但没有感到失望,反倒轻笑着看着他们。
乾隆如果真能讨到康熙的喜欢,显然也会对雍正夺嫡有所帮助。
后来,康熙便下诏让人将乾隆带回了宫里,让乾隆在宫里接受最高等的教育,让庶吉士福敏教授他帝王所应该学习的知识,又让允禧教他学习骑射,让允禄教他学习如何使用火器,不可谓不重视。
乾隆也没有辜负康熙的期望,学文他能过目成诵,学武他也能上马如履平地,这么一来,他便更得康熙的喜爱了。
康熙曾经带着乾隆去狩猎,一箭射倒了一头熊,他以为熊已经死了,又想着试试乾隆的胆量,所以便对乾隆说:“弘历,你跟着御前侍卫上前去看看熊死了没有,如果没死的话,便再给它一箭。
”乾隆听了康熙的话,不但没有害怕,反倒隐隐有些兴奋,康熙看在眼里,也是暗暗点头。
可是,当乾隆上了马,向着熊走过去的时候,中箭的熊却突然爬了起来,向着乾隆疯狂地扑了过来,几乎所有人慌了神。
这时候,只听“嘭”地一声,康熙一枪射中了熊,熊又一次倒了下去,乾隆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对于乾隆能够如此幸运地逃过这一劫,康熙面上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心里却又吃了一惊,所以回到营帐中后便忍不住对自己的一个妃子感慨了一番,只有短短的八个字:“是命过重,福将过予!”这小子命格太硬,将来的福气绝对超过我!康熙晚年在乾隆身上感受到了一点亲情的味道,这才是他越来越喜爱乾隆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康熙应该也在乾隆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乾隆和雍正相比,偏武的乾隆显然更具有“冒险性”,当然,换一个词也可以说是进取心,偏文的雍正则显得守成。
康熙一生破有武功,所以对于更具有“冒险性”的乾隆也就更喜爱了。
康熙对乾隆当然也不仅仅是一个爷爷对一个孙子的喜爱,背后的政治意义显然也很重要,康熙喜爱乾隆,便会让雍正多一分机会。
不过,要说康熙是因为乾隆而选择的雍正,这一点显然不可能,“九子夺嫡”闹得这么凶,康熙也观察了这么多年,他不可能不知道谁最适合接自己的班。
相反,反倒是乾隆后来能够稳稳当当地接雍正的班,才是得益于康熙晚年对他的喜爱。
如果不是康熙当时对乾隆表现得过于“溺爱”,又或者没有对妃子说“是命过重,福将过予”这八个字的话,恐怕雍正也会用和康熙差不多的方法选择继承人。
之所以会有康熙因为乾隆而选定雍正的说话,这便得好好感谢隔壁的李氏朝鲜了,李氏朝鲜在自己的史料《李朝实录》中写了一件事——康熙在临终之前召见了马齐,对马齐说:“我的四儿子胤禛雍亲王最有贤德,等我死了以后,便立他为皇帝。
”康熙顿了顿,又颤颤巍巍地继续说:“胤禛的二儿子弘历很有英雄气象,将来一定要让胤禛立弘历为太子。
”于是,便有了康熙隔代指定皇位继承人的说法,朝鲜的记载又能有几分真?
此外,康熙真的一眼相中了乾隆?
恐怕也不然,康熙对乾隆的喜爱或许是真,毕竟人老了确实喜欢念情,但要说一眼相中乾隆以致隔代指定乾隆为继承人却没有可能。
康熙死时,乾隆不过11岁,康熙考察了雍正几十年,可见他对于选择继承人有多谨慎,又怎么可能会任性地指定只认识了一年时间的乾隆?

参考: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惨烈异常,在九子夺嫡的最后,四阿哥胤禛能够胜出夺得皇帝位,还有小弘历(乾隆)的功劳。
康熙帝一生多子多孙,史料记载有35个儿子、97个孙子,能从近百人中一眼相中年仅12岁的弘历,是眼缘、是命运、也是康熙帝综合考虑的结果。
一次相逢,注定改变一生的命运1711年8月13日子夜,弘历出生,生母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
孩童时,聪明伶俐,五岁读书,过目成诵,表现异于其他兄弟。
1721年,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
聊天中,谈起自己的孙子如何,便命弘时、弘历觐见。
对于一个常年操劳国事,又被九个能干的儿子争夺皇位搞得心情郁闷的老人来说,难得展现一次爷孙亲情。
当时,见到两个孙子向自己走来时,康熙帝一眼就看中了行动敏捷、容貌俊伟的弘历,而对与他同来胆小唯诺、谨小慎微的弘时不管不顾。
祖孙二人一番相互交谈后,凭着几十年为君的阅人经验,康熙对孙子弘历更是喜爱有加,在回宫时,便要求带上这个孙子回去亲自教导。
八字好命与生母福相回宫后,康熙传旨雍亲王府立即呈上弘历的生辰八字,经过钦天监一番测算,命格富贵至极。
清内阁大库档案记载,乾隆皇帝生辰八字为“辛卯、丁酉、庚午、丙子”,批语: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
到此时,康熙帝已经对弘历满意至极。
在宫中,闲暇时,康熙帝亲自授课,言传身教,即便到避暑山庄游玩,祖孙二人几乎天天形影不离。
夏天,一起泛舟湖上;
秋天,一起骑马围猎。
《避暑山庄纪恩堂记》中记载,康熙亲传孙子射箭技巧,弘历天分极佳,第一次射箭就连中五矢,因此,康熙非还赐给弘历一件黄马褂。
《清高宗实录》记载:在一次围猎之后,康熙帝下旨让弘历生母觐见。
再见到钮钴禄氏那一刻,康熙喃喃地说:“果然是有福之人!”这个王爷的妾室,日后果然成为了历史上最有福的太后,不仅长寿延年,还享尽荣华富贵。
这孩子的福气比我大“这孩子将来的福气比我大啊!”这是康熙帝在妃子面前说的一句话,出自《啸亭杂录》。
起因是一次围场猎熊,在熊受伤即将倒毙之时,康熙帝让弘历上前给它最后一击,目的是让他获得“初围获熊”的美名。
可是,尽管皇爷爷发话了,不知是何原因弘历一直在发愣,没有向前的举动。
在侍卫的好心提醒下,弘历才慢慢醒过神来。
这时,已过去一刻时间,当他催马向前准备动手时,原本奄奄一息的狗熊突然翻身而起,怒吼着直扑弘历。
众人慌乱之际,狗熊已到了强弩之末,扑身倒地直接死去。
康熙回到大帐中,对随驾的和妃说:“弘历这孩子命可真贵重,如果他早一点催马过去,不知道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
”之后,康熙帝从避暑山庄回京不到两个月,驾崩于畅春园。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在雍正之后继承皇帝位,是“圣祖(康熙帝)深爱神知,默定于前。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乾隆的皇位,是康熙早就定好的了,雍正能够在九龙夺嫡中胜出,多少还占了儿子的光。

参考:
别被骗了,康熙把乾隆养在身边这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
只是雍正为了强化自己继位的合法性,乾隆为了强调自己是祖父亲选而不断把一件很普通的事夸大宣传罢了。
康熙养了一群皇孙在身边,就是年纪大了想有几个孙子陪一下。
乾隆既不是时间最长的一个,也不是最被宠爱的一个。
先看看所谓康熙一眼看中乾隆的“牡丹台”事件是怎么回事。
说的是康熙六十一年春,康熙驾临圆明园(本为雍正做皇子时的花园)牡丹台赏花。
当时的雍亲王,后来的雍正皇帝胤禛向父亲引见了两个康熙还没见过的皇孙弘历、弘昼。
弘历表现优越,康熙一眼看中,次日派太监来问了弘历生辰八字,随后就接到宫中居住。
这件事被雍正、乾隆多次宣传,好像弘历到那时候就被康熙内定为隔代继承人一样。
一个字:扯!这就是标准的政治宣传,我们要理智分析一下。
第一,康熙养在身边的皇孙有很多。
你以为康熙只把弘历养在身边?
才不是呢。
康熙那就是年纪大了想养一些皇孙在身边,这是老年人普遍的思想。
弘历从康熙六十一年春三月入宫,到康熙去世仅仅半年多时间。
又有什么了不起?
我没有一一翻阅史料,但至少有许多个皇子是明确的。
一个是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弘晳。
弘晳不仅是胤礽的长子还是康熙的长孙。
这样的身份自然是康熙非常喜爱的。
所以弘晳一出生就被接进宫养育,时间至少十几年。
对比之下,弘历才半年多,谁厉害?
而且,即使胤礽被废后,弘晳地位没有丝毫受影响。
相反,有一次弘晳在宫中违规使用礼器被告发,结果康熙只是轻罚了两个太监,弘晳没有受到哪怕一句责罚。
地位依然稳固。
甚至一直有一种说法,康熙晚年还想为了弘晳三立胤礽。
更有说法康熙在临终前要求雍正封弘晳为亲王。
雍正继位后弘晳也真的获封亲王,甚至称雍正皇父。
到了乾隆年间,一向对宗室宽宏大量的乾隆居然以各种理由给弘晳扣上谋反的帽子,剥夺宗籍,赐予贱名,许多猜测都说弘晳才是康熙属意的继承人才会被乾隆记恨。
再有一批就是十四阿哥胤禵的儿子,不是一个,而是所有。
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前往青海平叛。
康熙将胤禵的所有儿子都接到宫中居住。
所以,弘历的待遇这群人都有。
而且这些人在康熙身边呆了四年,弘历只有半年。
不止这样,胤禵的儿子弘明成婚,康熙亲自操办,破格使用亲王之子的礼仪(胤禵当时只是贝子)。
而弘历进宫后没有什么记载有特殊待遇。
此外,康熙晚年,三阿哥胤祉、五阿哥胤祺也都有儿子或居住康熙身边,或比其他年幼皇子们担当更重要的任务。
只是他们没有做皇帝,所以这些皇孙没人宣传罢了。
第二点,隔代指定继承人的讲法荒唐到极点。
说康熙把弘历接到身边居住就是要指定他做隔代继承人了。
乾隆还以此表达似乎父亲雍正得位是因为康熙喜欢自己。
其实怎么想都知道不可能。
要知道,如果为了弘历继位,至少要封他皇太孙,否则雍正一继位,怎么保证最后接替雍正的是弘历?
要知道雍正虽然子嗣不多,但在康熙晚年,至少雍正海有三阿哥弘时,比弘历更年长,并且生母为侧福晋,比弘历生母地位高;
弘昼虽然康熙不怎么喜欢,但或许雍正喜欢呢?
还有史料记载中雍正最爱的儿子,年氏所生的八阿哥福惠,虽然他最后没活到雍正去世。
但他生前所享受的待遇都超过两个哥哥弘历弘昼。
后来雍正继位后还生了弘曕。
要是传位雍正,谁能保证雍正一定会传位弘历?
所以这说法,完全不可信。
所以,康熙选弘历入宫,就是觉得这孩子还挺可爱,想养在身边。
老年人要孙辈陪,仅此而已。
还有其他皇孙也有这个待遇,只是他们的父亲没做皇帝,所以没人吹捧他们罢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