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上的线路为什么不是直线而是各种转弯


说白了这些设计规则就是使数据通讯时的眼
我们来看看32位的DDR2有哪些信号线。
4组数据线DQ(8位为一组)、4组数据选择DQS(差分对)、4组数据掩码DM、一组时钟CLK(差分对),还有命令地址线CA。
这些信号都需要在PCB上做特殊处理,严格控制。
其中单端走线(DQ\DM\CA)要求50欧姆阻抗控制,长度等长控制。
差分走线(DQS\CLK)要求100欧姆,长度等长控制。

信号线上的各种有弧度的弯曲(蛇形线),主要是做同组数据线的等长设计。
具体设计规则如下:总而言之,

参考:
从你提供的PCB电路板照片来看,这是一块电脑DDR内存条,因为内存条的读写速率非常高,以往的DDR1内存条工作频率为200MHZ、333MHZ等;
DDR2内存条工作频率为800MHZ、1066MHZ等;
DDR3内存条工作频率为1333MHZ、1600MHZ;
如今主流的第四代内存条DDR4工作频率有2400MHZ、2666MHZ、3000MHZ等,内存条也是经历过几代更新,无论是内存还是速率都有很大的提升,早期的内存条容量只有128M、256M等,如今提升到8G、16G、32G等。
DDR内存条接口几乎都是高速的并行信号线,走蛇形线可以让同组信号线之间尽量等长,减少同组信号线之间的时间偏移,是信号传输尽量保持同一时刻。
说白了就是使信号线等长让信号传输等时!因为内存条属于高速信号,若同组信号之间时间偏移较大的话会导致数据错乱。
高频信号线对PCB走线要求十分严格,阻抗匹配、线宽、线距、铜箔厚度、板层结构等都很讲究!蛇形走线使信号线等长,只有高速信号线才对等长有严格要求。

线的长短和间隔是约束出来的, 不是随意的 , 所以和时钟频率, 延时关系,甚至硬件器件工艺都有关系 。
蛇形走线可以在很短的空间内进行很长的布线,所以很节省面积,本身对于电磁干扰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充分利用布线的重叠部分进行抵消)。
有的是为了防止电磁干扰(EMI),防止寄生干扰,并行线太多了会有电容效应 ,不能齐刷刷的 。
高频线路的电路板布线都需要考虑这些,主要要考虑电流或者电压的突变点需要如何处理。
对高频部分进行隔离,高频和低频分开,插入电源线和地线,避免布线中大环路出现等都是一些方法。
设计中避免尖角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尖角都要弄成钝角。
另外,走直线转弯的时候会形成直角,低频无所谓,高频容易引起反射,最重要的是,90度加工时候容易翘起啊,特别容易折断能乱跑的线还要考虑过孔位置啥的 , 还要考虑外设位置。
你看到的只有一层 ,中间还有若干层, 每层之间线的走向基本上都是垂直的 。

参考:
从电路原理到线路板
不管是多层线路板还是单层电路板,都遵守着走线最短的原则,这就是为什么多层线路板有那么多穿孔过线的目的所在。
那为什么电路板还有那么多弯弯绕走线呢?
由于线路板的大小受到整体安装尺寸的限制之外,还要照顾元件的摆放位置美观和安装孔位的需求,因此就出现了很多走线不得不绕着走的情况。

参考:
物理学里面三个基本要素,电阻、电感、电容,电容的特点通交阻直。
自从有了电路板后,物理学概念多了一个传输线的概念。
1、正常从a点传输到b点的信号,如方波,理想接收端情况是,接收到的仍然是方波,而且是按照规定时间到达的。
2、上面接收端的要求可以提炼出传输线的基本物理特性是信号质量和时延。
3、电路板设计主要解决信号质量和时延问题,专业叫法si,信号完整性分析。
4、回答楼主问题,并行16位或者32位总线,接收端要求一定的时间内到达,有一个时间窗口,这时候16位或者32位总线长度就必须一致,就是
目的是解决时延问题。
5、为了解决信号质量问题,ddr靠近金手指那个方向,有一排电阻,排阻,那个就是为了改善信号质量的。

参考:
电学的知识大家都回答的很好,我就不啰嗦了,我只提一点:高速公路为什么不修成笔直的而经常有弯?
就是怕驾驶员太单调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道理和电路板的线路差不多,信号传输时经常拐弯,信号跑起来不单调注意力集中,不容易产生干扰信号!
参考:
一般线路板走线都是最短线路为主,但是为了元件排布和外形要求就会弯曲的避开一些区域。
还有一点就是,高频线路和高速线路时序要求很高,所以要求每条线长度一样,因此即使没有元件也会做一些弯曲以达到长度相同。
就用ddr内存这种高速板比喻一下,元件的一个引脚就是一条路,如果一条路只有一公里,另外一条路一百公里,两辆同速车辆,那一公里的路走完了,一百公里的还没到,这是就会造成数据错乱(时序错乱),因此就有必要所有的路线长度一样,即使原本可以一公里长,那也要做到一百公里,这样才能让车同时到达。
这也就是高速线路板总线有时候拐弯的原因。

参考:
原因很简单——为了避免线路出现交叉。
不管是电路板的微电线路还是电气/电器设备的导线电路,在布线时是严禁出现线路交叉现象的,因此为了避免线路交叉,布线作业中许多导线的安装布置只能各种转弯。
比如说生产电力拖动布线,在接触器联锁正反转电路
电路板线路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说电脑主板上的CPU电路(Pentium4系列),由于CPU芯片的针脚多达478根,假设该主板的实用针脚为200,那么电路板上的CPU座就需要引出200条线路参与运行,为了避免数量如此巨大的线路布置出现交叉,只能让不同路径的线路做各种转弯设计,许多线路有可能需要绕行整个主板好几圈。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一定要避免线路交叉呢?
线路出现交叉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
我们可以用公路和铁路来例举说明:公路和铁路是纵横交错的,因为行人和行车是受信号灯控制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管理来实现有序的通行。
而电路中的电不可能像行人和行车那样受控,它只会以两种形式存在于电路中,即通电和不通电,导体如此,半导体、超导体也是如此,绝无例外。
倘若线路出现交叉,那么该导电的或者不该导电的线路就会出现该导电的不导电或者不该导电的导电了,这样一来电路无法正常工作了。
↓下
布线既是考验电工师傅的功夫,也是考验电子、电气/电器工程师的功夫,电路中的线路布置整齐有序绝对不是为了美观,而是科学,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电路,布线的整齐程度可以看出施工电工、设计工程师的专业水准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
我们拿芯片来例举:我们常说国产某芯片的性能不如国外某芯片好,或者说国产芯片光刻机不如国外某光刻机先进,这些所谓的“性能”以及“先进”实质上指的是在半导体材料上的布线能力。
芯片的本质是一种布满线路的半导体,加工精度越高,布线数量就越大,线路数量越大,性能也就越先进,布线考验的就是工程师对芯片的设计能力以及光刻机的加工能力,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复杂的布线中绝对不能出现交叉。
所以芯片中的海量线路都是纳米级的细微,它们的各种转弯就更加不可避免,比如说某品牌5纳米手机芯片的布线最长达到了7毫米,做为宽度只有5纳米的电路来说,7毫米的长度相当于一
回到电路板线路各种转弯的话题上,一个智能手机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数量一般为500~600个,这就意味着连接这些元器件的主线路不低于1000~1200条,分线路则不低于10000条。
比如说手机的拍照功能,它由摄像头元件和控制线路组成,连接它的主线路有4条,即电源回路和控制回路,分线路则有摄像头驱动线路、照片角度调整线路、感光处理线路、视频调整线路、感光处理线路、储存线路、读取线路等等一共118条,如果是多摄像头手机,那么仅摄像头部分的线路就达到数百条。
↓下
如此之多的线路在确保布线不交叉的前提下只能尽可能地绕行,这就意味着这条布线如果抄近道,那么那条布线就需要各种转弯绕行,哪怕是接线触头就近在咫尺,布线也要绕好几个弯才能到达;
如果这条线路走直线,那么其它线路就只能绕开它走弯路。
这就是电路板上的线路不走直线,而是各种转弯布线的原因,同时也是电路板线路被称之为“集成电路”的原因,线路的集成高度决定了电路板性能先进程度。
我们用俄制S-300型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控制计算机来举例:该型导弹是前苏联金刚石设计院于1977年出品的先进防空导弹系统,由于前苏联(包括现在的俄罗斯)在电子技术上始终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之下,所以该型导弹的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电路板集成度非常低,为了解决性能问题,只能采用大量的低集成度电路板构成6~8层的计算机系统。
这样的电路板上就没有高集成电路板上那样复杂布线了,也就是说线路的各种转弯就少了很多,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也就有更多的空间走直线了,只不过这样的“走直线”电路板性能低下,意义真的不大。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机身越来越薄,这得益于主板的高度集成,而高度集成的线路就很难避免各种转弯,倘若我们想要把线路尽量布直,让它走直线,那么我们的手机在实现相同功能的前提下,重量和体积就可能与洗衣机差不多了,我想大家都不愿意每时每刻背着一个洗衣机在身上吧(洗衣机的正反转变频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也没有走直线的)。
↓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电路板上的线路不是走直线而是各种转弯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出现线路交叉现象,而当线路出现交叉时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存在故障隐患,因此为了避免线路交叉,很多线路只能以各种转弯的形式布线。
第二、电路板是一种高度集成的电子设备,集成度越高,代表着性能越先进,所以集成度越高的电路板上线路的转弯就越多,绕行线路的路径也就越远,这就是电路板线路不走直线走弯路的原因。
结语文章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个电子技术领域的知识点——摩尔定律,该定律是美国人戈登·摩尔于1965年提出,摩尔定律的描述是这样的: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
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
3、同样的价格所能买到的计算机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
也就是说电路板的集成度将会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线路的各种转弯也只会越来越多,绝对没有“走直线”的道理。
↓下

参考:
朋友们好,
电路板我们又称为印制电路板简称PCB板,它是在塑料基板上用铜质材料印制的导电铜箔,也就是说它是用铜箔来代替导线的。
我们只要将各种电子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上,这些电路板上的线(铜箔)就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而组成一个电路了。
我们在焊接电路板或者在维修电子产品时会发现,所有的电路板上所布置的铜箔导线都不是直线,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各种转弯线,这是因为电子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比较密集,在布线时要设法避开各种电子元器件,因此布线要有各种转弯。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平时用软件绘制电路板铜箔线时不仅仅是用导线将元器件连接起来,在布线时还要注意在拐弯处不能把铜箔线绘制成直角,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电路板上的铜箔线路在通电工作时对它附近的电子元器件造成干扰,通过各种方式的转角走线能够提高整个电路板的抗干扰性能。
因此我们在设计PCB电路板时,不管是用手动布线还是自动布线,一般会采用六种导线走线方法,例如导线的拐弯方式有45°的转角、45°圆弧转角、90°圆弧转角、平滑圆弧转角、任意角转角以及90°直角转角等。

另外我们在设计绘制电路PCB板时不仅要考虑元件的位置、电路板的抗干扰等,同时还要想到电路板的安全稳定性,例如两根导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特别是PCB电路板要通过高电压时,电路板上的线路转弯应圆滑,不能有尖锐的倒角,要不然会造成电路板打火击穿,甚至会引发火灾。
特别是在高频电路中,在电路板上布线更不能随便走直线,所有的铜箔线路在转弯时都应做圆角或者斜角45°来处理,这是因为直角或者尖角在高频电路和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也会影响电路的电气性能。
如果我们电路板所布线是双面板,两面的导线要斜交或弯曲走线,也可以两面的导线相互垂直,一定不要相互平行,这样就可以减少寄生耦合了,避免了干扰。
我们在制作PCB板上的走线时,印制导线转折点内角一般不能小于90°,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选择135°或者圆角,这样也可以减小印制导线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

三,特殊考量,易发热部分的散热,通信模块是否加屏蔽罩。
四,高频部分走线力求时间同步。
五,非数字的模拟部分多凭经验走,有的时候甚至和原理相悖。
六,考虑做几层板,电源接地,通孔,然后才开始layout。

参考:
简单的说,一是为了电器原件间的电气连接,二是消除分布电容,现在随着多层电路板的应用,各种转弯的电路板已经减少了。
根据电路原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