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共相”的苏秦是不是历史第一人

是,从做六国宰相的角度来看,苏秦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苏秦 ,洛阳人,家里以务农为生。
虽然家里穷,但是理想很远大,家里田不要了去跟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
学成之后,凭借一张利嘴,陆续说服六国国君,统领六国相印,将秦国锁在函谷关内十五年,成就一代大家。
苏秦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是说秦失败衣食无着被迫返家时,在他归家之后,妻子不愿意帮他缝补衣服,嫂子不愿意帮他做饭,连父母都不愿意跟他说话。
兄弟嫂妹还时常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只知道逞口舌之利,必然一事无成。
苏秦只能感叹说:“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
”苏秦人生最风光的时候是合纵成功佩戴相印衣锦还乡时,车骑辎重、诸侯使节众多,声势浩大。
连周显王听说后也吓得不轻,立马派人打扫街道,设置音乐,准备酒席,亲身到三十里外郊外去迎接。
当苏秦的车驾到时,妻子都不敢拿正面看他,只敢侧着耳朵听他说话。
嫂子更是吓得像蛇一样匍匐在地上,伺候他进食,并再三跪拜谢罪。
苏秦见此就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
”嫂子哆哆嗦嗦的老实回答:“因为你如今地位变得尊贵,而且有钱有势了呀。
”苏秦只得感叹:“贫穷的时候连父母都不把我当儿子,富贵的时候,亲戚们纷纷敬畏至此,权势地位、荣华富贵,可真是个好东西呀!” 于是散发千金,赏赐给亲戚和朋友。
苏秦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大起大落,有失意受辱,亦有得意尽欢。
生时舌灿莲花,得领六国相印,智计千里;
死时身裂闹市,只随五马奔腾,遗世万年。

参考:
纵观历史,能配六国相印者,唯苏季子一人耳!其实作为鬼谷子的学生,苏秦的路走的并不是多么的顺利。
早年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
并没有做出很大的成就来。
于是找到《周书阴符》 ,伏案钻研。
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借此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的赏识。
由此出使赵国。
而后苏秦相继出使韩、魏、齐、楚。
形成了燕、赵、韩、魏、齐、楚的六国合纵。
要知道当时的诸侯国实际上互相都是敌兵,苏秦能够以一己之力,让这六国之间形成合纵之势,算是外交史上的伟绩。
合纵之势的形成,让强大的秦国感受到了压力,十五年不敢窥探函谷关之外的国家。
当时和苏秦师出同门的张仪却是走了一条和苏秦不一样的路,张仪用“连横”,游说入秦,拜相印。
而苏秦的谋略也在张仪之上,张仪长叹“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就可以看出。
但合纵只是通过利益将几个互有间隙的国家牵扯在了一起,当有更大的利益出现时,这种联盟很容易就会被利益冲散。
十五年不出函谷关的秦国安耐不住了,派使臣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打算破坏合纵联盟。
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就会责备合纵六国苏秦,苏秦便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报复齐国。
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
由此可以看出苏秦在外交,谋略上的才能,虽挂在腰间的六国相印只是虚职,但又有谁人能做到如此。
从这个角度看苏秦便是历史第一人,也当得苏子二字!但记录苏秦“合纵”的《战国纵横家书》亦为后辈策士所记,并经辗转抄录难免致误。
所以也有人认为关于苏秦相六国的记载不一定可靠。

参考:
挂六国相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六国共相”当得起这历史第一人的美誉!苏秦游说各国,提出了“合纵”抗秦的主张,即六国联合起来,一起抵抗秦国。
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苏秦是战国人物。
春秋战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残忍也是最包容的一个时代!尤其是战国,它不同于春秋,两军对峙,不搞偷袭,不玩暧昧,你乖乖的摆好姿势我还要通知你:“喂,对面的,你准备好了没?
我要打你了。
苏秦在赵国的资助下,他又往返于其他几国之间,晓以利害,最终说服其他几国同意加入合纵抗秦的计划中,它们订立了盟约,任苏秦为六国之相。
一般人能做一个国家的国相就很了不起了,苏秦一下子同时兼任六国之相,赵国国王还封他为武安君,由此可见苏秦真的是历史第一人!
参考:
从他得到的职位数量来说确实历史第一人,但是六国之中他的相位很多只是虚职,并无多少实权。
他之所以能连横六国,只不过是因为六国实力都在下降,西边强秦天天蚕食各国土地,这是对付秦国的一个唬人之招。
历史上六国连横出现过很多次但是每次都没有多大功绩,对秦国的损伤也只是轻微而已。
反观六国连横每次都是从内部瓦解,瓦解之后都被秦国继续蚕食。
所以苏秦的六国连横看似很厉害其实,也是漏洞百出,所以后期的秦惠文王采用各个突破予以小恩小惠就继续东出掠地。
历史上关羽的虚职就比苏秦多的多,虽然是其死后取得的虚职,但是其虚职职位之高史上无可比拟,到后期关羽甚至和孔子并肩而坐。
苏秦的确很厉害,以一介布衣而身兼六国相位,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但是细说实说,他的功劳与高明似乎在张仪之下,这种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是各说各有理,都是一家之言。
综上

参考:
非常感谢
战国时期,清溪鬼谷隐居着一位得道之人,姓王名诩(xǔ),因隐居周阳城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后世尊他为道家、兵家、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精通医理、论道、谋略、兵法,可测算人之命运,国之兴衰。
然而《鬼谷子的局》并不是一本写鬼谷子的书,整本书讲了4
而这四人均为鬼谷子之徒。
他们四人中,苏秦和张仪同习口舌之学,均巧舌如簧,有舌战群儒之功,庞涓和孙膑同习行军布阵之道,在战场上,有以少胜多、扭转乾坤之能。
古之成大事者,大多不会妇人之仁,大多敢于单刀赴会,在家国面前,同样取大舍小,即便面对至亲好友,为了大道,也须取舍。
面对战国纷争,苏秦提出合纵之策即联合齐楚燕及三晋共同对抗暴秦,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辗转于六国之间,最终促成六国结盟,成就其六国共相的地位,然而苏秦一家从未想过他能有朝一日光宗耀祖。
苏秦家世代为农,由于爷爷曾因庄稼种的好,受到过先帝的褒奖,于是他的父亲就认定了农民这个职业,他的两个哥哥也任劳任怨地在田里干活,不管当今乱世,甚至那一点收成也许日后都不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唯有苏秦每日看着富人车马从道上经过时,他的心里总是平静不了。
一个注定成为六国宰相的人终究是不会屈居于田地之间的。
可是他又偏偏是个结巴,连话都说不清楚,村里人都嘲笑他,又怎么有人预料他将来能成此丰功伟绩呢?
直到他在市井中偶遇一位算命先生,被先生看出有大富大贵之相,自此才改变了他的一生。
再来看看孙膑的遭遇。
孙膑和庞涓一同入谷,此前,孙膑曾协助庞涓报杀父之仇,几度三番舍生入死,因此结拜成好兄弟,入谷学习后,由于所习内容相近,就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因此感情甚笃。
但随着学习的加深,先生又是因材施教,庞涓有时觉得孙膑所学知识并未完全与自己分享,甚至觉得先生唯独将《孙子兵法》传于孙膑,自己却并无大成,心中暗生嫉妒,间隙渐生。
后来庞涓下山之后,首战田忌就立首功,得到魏惠王的重用,但他深知自己不如孙膑,变想法设法的让孙膑也来魏国。
孙膑到来之后,自然同样得到了魏惠王的重用,公主同样对其青睐有加,于是庞涓起了歹心,开始设计陷害孙膑勾结外国,最终还装作好人地为他求情导致孙膑“仅仅”被判处膑刑。
孙膑天性宽厚良善,从未料想到是自己的同门师弟兼结拜兄弟害的他,怨他、恨他,终究同门一场,多年惺惺相惜,还是释然了。
一代名将自然是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的。
得知庞涓害他之后,孙膑便开始装疯卖傻,曾当着庞涓的面抓起地上的狗屎便吃了起来,在大街上和乞丐一起讨饭,衣裳破烂、居无定所。
直到被苏秦所救,孙膑才开始得以施展自己的行军打仗之才。
其战必胜。
然而在一场与庞涓的较量中,一路上他却始终沉默寡言,除军令以外,不多说一句话,军情紧急,各将军心急如焚,对他的指令越发猜不透,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执行。
大将军田忌早就想和庞涓决一死战,以报当初兵败羞辱之仇,孙膑却始终怏怏,叫人无奈。
然而只有孙膑自己知道,自己现在走的每一步看似让庞涓占尽了优势,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圈套,可以让敌军功亏一篑、置庞涓于死地的圈套。
是的,他不忍心,可是也必须这么做,因为庞涓好战,这场战争就是他挑起的,合纵本是制衡各方势力、让人民安居乐业的良策,他却一心只想为魏国谋,导致民不聊生。
孙膑必须终结这场战争。
结果庞涓果然中计,自杀而亡。
而此时,苏秦和孙膑就在不远处,同坐一桌,桌上放有三个酒杯,两人各执一杯,还有一杯敬庞涓,多年好友同门,死在自己手里,声泪俱下。
都说生在乱世,生不逢时,所以苏秦的两个兄弟守着农田、蹉跎一生,苏秦却以口吃之身拜师学艺、勤加苦练,成就一生。
孙膑遭受极刑毫无求死之心,有统领千军横扫天下之才,却怀“不战而屈人之兵”、拯救天下苍生之志。
即便心有不忍,在大道面前,果断抛弃妇人之仁,引得庞涓入套。
都说战国时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弱者感慨生不逢时,尚能建功立业就已经家破人亡,但真的强者,始终心怀大道,志在乱世,为此,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当真令人敬佩又唏嘘。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

人们说得好,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够喜欢,如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大家都说苏秦忠于燕国,无论任何情况,诱惑也好,困难也罢,都没有改变初心,一心为燕弱齐。
当然,坚持弱齐是事实,但究竟是不是为了燕国,我觉得这里是有可以容人想象的空间的。
毕竟把任何事情都往忠君报国的大义上推,难免有些不真实,每
所以我把苏秦一切的一切,都设定因为早年的挫折,而执着于实现自我价值。
而不是仅仅是为了燕国,为了报赏识之恩。
毕竟单纯为了燕国,强其国力,远比费劲周折去弱齐要有效。
这个推测建立在两方面的认识。
一方面,苏秦的人格里一直都有固执的一面。
他觉得自己就是强于天下人,所以刚刚毕业,就毫无保留地来到秦国,求一个高位。
即使失败回家见识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更让他坚定自己的信念,自己一定能做出让世人刮目的事业,以此证明自己。
早年的不得志,也是苏秦坚韧无畏的原因。
另一方面,苏秦的平台是一个小国。
当时看书的时候我就疑惑,读史的人都会知道,国家想强大,用间这些手段总归是浮于表面,最终还是要让国力富强,苏秦这样的人难道会不懂吗。
但换一个角度想,燕国积弱,强国之路是根本,但却缓慢,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一点和苏秦想要名声大震的目标相悖,而他的机会并不多。
所以苏秦才从燕国这个小国为始点,设计一盘针对齐国,涉及整个战国的大棋。
此后,苏秦终于如愿以偿,成了搅动战国风云的漩涡中心,官拜六国,权倾天下,位极人臣。
即使最后惨遭车裂,也抱着此生无憾的态度。
如此这般,我终于觉得苏秦在我心中绝对是第一人,他有人性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坚持,而不是我看到各种书上称赞的,完全为了燕国知遇之恩,而放弃一切坚持初心。
这种太过高尚的人物总让我觉得不真实,因为经验告诉我所有的世事最终都是指向人性。
但终究这都是我的推断,只是有感而发,理性讨论,别喷。

参考:
公元前333年,对于苏秦来说,这一年应该是他最辉煌的一年。
就是在这一年他成为六国共相,身挂六国相印。
也是这一年,战国时期的历史走向,貌似突然变得简单了。
合纵连横,谁能赢谁就是天下霸主。
苏秦,就像一个成功的推销员,他所兜售的商品,就是合纵。
年轻时候的苏秦,很早就拜在鬼谷子的门下,与张义是同门师兄弟。
他学成出师后,一定也是胸怀大志,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然而命运却开始捉弄他了。
他第一件事儿,就是回到了他的家乡洛阳,那是周天子的都城。
他首先想的是效忠自己的国家,也就是周朝。
然而那时也没人愿意引荐苏秦,再加上周朝衰弱,苏秦报国无门,只好放弃。
苏秦在家里认真分析了天下列国后。
认为秦国,是七国中最有实力,最可能一统天下的帝国。
他决心投奔秦国,在秦国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自己的壮志。
苏秦,将自身的家当全部变卖,换成豪车,名马,名贵衣服和各种礼物。
就是这样,从洛阳向西进入秦国。
这种举动,像不像一个现在的小老板为了充门面,买豪车只是为来显示自己的实力。
认为这是一张名片,在合作伙伴或者融资机构那里,可能会有种“认为他很有实力”心理暗示的作用。
苏秦游说秦国,希望秦国能兼并列国,称王而治。
但是秦惠文王认为当时的时机尚不成熟,且商鞅初死,其非常厌恶说客。
所以,拒绝了苏秦。
苏秦被拒后,钱财耗尽。
狼狈落魄的返回了洛阳老家。
家里妻子不理会他,兄嫂对他恶语相加,真是在外事业不成,回家又众叛亲离。
但苏秦是一个韧性很强的人,他在家里继续读书,并且读书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荣华富贵。
据说,“锥刺股”说的就是苏秦这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
公元前334年,苏秦到燕国,等待了一年多才见到燕文侯。
苏秦游说燕文侯,先从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接着批评燕国的战略错误:担忧千里之外的秦国,却不担心百里之内的赵国;最后建议燕文侯合纵赵国结为一体。
燕文侯认为苏秦之议很有道理,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
于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前去游说赵国。
苏秦逆转之路,就是由燕国开始的。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苏秦从赵国开始,跑遍了六国。
游说六国国君,阐明与秦国的利害关系,合纵六国抗秦。
六国均被其说服,承诺拜苏秦为相。
第二年,也就是文章开头说的公元前333年,苏秦正式成为六国共相。
合纵成功后,苏秦自楚北上,向赵王复命。
途径老家洛阳,苏秦的车马行李,各国使者很多,气派不减帝王。
周显王非常害怕,为他清扫道路,在郊外迎接他。
苏秦的亲戚全都跪在路旁,不敢出声。
苏秦问当年对他恶语相加的兄嫂,为何你不敢抬头看我?
其嫂回答,你现在是大人物,我不敢抬头。
苏秦感慨的说了句:“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焉能配六国相印?
”于是散发千金,赏赐这些亲戚。
回到赵国,苏秦被封为武安君。
秦国从此不敢窥探函谷关以东,长达十五年。
但是,合纵的六国并不是铁板一块,秦国同样通过强大的外交手段,击破这松散的联盟。
秦国派使臣犀首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打算破坏合纵联盟。
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就责备苏秦。
苏秦害怕,便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报复齐国。
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
苏秦,其实只是一个说客。
他担任六国共相,仅仅是为了抗秦。
并没有对六国百姓和民众,带来一点的恩惠。
反而,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狠狠扇了那些当年瞧不起他的人的脸。
这错了么?
其实没有,并且也不是说苏秦目光短浅。
当初,他选择秦国,就说明他具有过人的才智和眼光。
他一定会认为秦国可以一统天下。
但是,他为什么放弃了呢?
反而去做历史潮流的逆行者呢?
有人说,苏秦是认为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成就感。
我觉得,其实苏秦是记仇的,并且睚眦必报的人。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苏秦功成名就后,赏赐曾跟随他的随从。
有一个随从却迟迟没有得到赏赐,这
苏秦说:我并没有忘记你,当年我投奔燕国时,穷困潦倒,你在易水边几次打算离开,所以我就是要最后一个赏赐你。
荀子这样评价苏秦: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
诚然,这里有儒家的自己明确立场。
然而,这段话里的几个字: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对于苏秦,我
合纵六国,没有博学、才智、机敏、口才、果敢等等的素质,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
然而合纵六国,貌似只是给苏秦带来了无上的荣耀,秦国也仅仅十五年没有进攻山东六国而已,秦国不进攻的这15年里,六国不但没有大力发展国力,反而自己先乱了起来,苏秦死后,燕国又合纵其他几国,以乐毅挂帅攻齐。
齐灭,齐王被杀。
后齐国由田单复国,乐毅被燕王猜忌,逃跑至赵,燕国国力大衰。
合纵,仅仅是一时的松散利益联盟。
利益不在,合纵瞬间土崩瓦解。
苏秦的一生,无疑是精彩的。
他只是一个功成名就的普通俗人。

参考:
苏秦出山天下形势早已大变,礼崩乐坏,诸侯纷争像孔孟这样想救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有一种人群开始出现,他们富有才华,出身各国,但有对本国并无太大忠心。
他们如职业技术人一样随意跳槽,寻价高处而居。
苏秦就是其典型代表。
苏秦从鬼谷子处下山后首先去了秦国。
这可以解释的通:职业人都想受聘于最牛的老板。
可刚车裂完商鞅的秦惠公并不鸟他。
之后他便开始周游列国,结果是四面碰壁。
在回家后,他认真分析了天下各国的需求并苦读《阴符》(阴符 ,姜太公的著作,说是讲兵法,实则讲变通之术)之后他便提出了合纵之说。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试想一下,有孔孟生在当世,他们会因为四处碰壁而改变学说吗?
不可能。
苏秦的行为决定了他无法成为一位士人。
士人首先就要有坚定的思想意志,而不是见风使舵。
但无疑,苏秦是才华横溢的。
至少他的脑袋和嘴举世无双(咳,还有一个张仪),他成功让山东六国的国君认识到他们之间的矛盾都是次要矛盾,其主要矛盾便是秦国的威胁,(哇,好一个找住主要矛盾),将分散的六国奇迹般地联合在了一起是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这足以证明他的才华,之后他由燕至齐为燕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贵族刺杀,在临死前献策诛杀了凶手,这些都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苏秦无疑是一个天才,他成功主导了战国风云二十余年,但是他联合六国抗秦并不是出于一种对秦国兼并天下的担忧,而只是处于利益考量,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投机主义者。

参考:
苏秦-苏季子 六国共相 到底是不是历史第一人呢?
按照《战国纵横家书》中记载确实是,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主要代表,人们都熟悉他以锥剌股,发愤苦读,最终功成名就,身佩六国相印的故事。
根据《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苏秦能言善辩,先后赢得各国国君的信任,“于是六国从 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但是还是有很多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国著名现代史学家钱穆院士则根据苏秦游说辞中的某些失实之处完全否定了苏秦合纵。
据帛书《战功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成功合纵五国攻秦(齐、韩、燕、赵、魏),发生在前288年,当时秦为西帝、齐为东帝。
而《史记》把这一事件提前到前318年左右。
与张仪连横相抗衡的合纵家当是公孙衍。
《战国纵横家书》毕竟是后辈策士所记,而且经过多次辗转抄录再加上字体变更的转换难免会有偏差,加上古代人对英雄事迹的追捧添油加醋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帛书关于苏秦的记载肯能并不可靠。
历史总是充满疑问和辩论性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