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人为何被周王以残忍手段烹死
周文王、周武王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伐纣灭商后,建立了西周,周武王封姜子牙为齐国国君,姜子牙经商做生意不是那块料,但治理国家却是非常内行,他采取“因其俗,简其礼,通商之工业”的治国政策,为齐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果后面几任国君的不懈努力,到了第五任国君姜不辰时齐国已成一东方大国而傲视群雄。
当然其他诸侯国也没闲着,也都在艰苦打拼一步步的富强起来,与此同时这些诸侯国的老主子周朝却在慢慢的走向衰弱,昔日武王、成王、康王的强盛时期已不复存在,从周昭王开始就在走下坡路,到穆王、共王时就已被其他诸侯国超过。
到了西周的第八代周夷王的时候,国力已经衰微,自然就不受其他诸侯国的待见,那就要看别人的脸色了,不但不来朝见,连应交的租子也都不叫交,而且各诸侯国之间也相互厮杀,也不通告老主子,完全没把主人放在眼里,挑战天子的权威,甚至还想打起老主子这点祖业的主意。
特别是齐国,自以为国力强大,又是姜子牙的后人,曾经是同志家兄弟的革命战友,没有做一个好的表率,现在想把周朝踩在脚下,已经两年没有向周天子进贡了,以至于其他诸侯国也是有样学样,周夷王这次的即位大典也不来捧场,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蜀国都来进贡,这让周夷王很没有面子,准备拿姜不辰杀鸡儆猴。
齐国国君姜不辰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姜静,觊觎王位已久早就想取而代之,便拉拢邻国纪国国君炀侯,这个纪国在炀侯的治理下也很强盛。
有一天炀侯觐见周夷王,在闲聊中炀侯看出了周夷王的心思,就趁机煽风点火,说姜不辰准备造反,周夷王也知道姜不辰没有这个想法,但他只好可以借炀侯的谣言来杀人立威。
周天子的权利虽然大,但并不能完全的管制住这些异姓王,以至于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有点像兄弟而不是君臣,随着老一辈的都去世了,新一辈的后人继承了先辈的家业,随着少壮派的不断壮大,这些诸侯不再接受周天子的约束,冲突也爆发的越来越频繁,到了周穆王以后,各个诸侯王就没把周天子当回事了。
周夷王就想通过努力来恢复天子的威严,周朝虽说已无往日的辉煌,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有诸侯国不联合起来,一对一的周朝还是有胜算的。
周夷王即位的第三年,周夷王生病,各个诸侯王都来看望,齐国国君姜不辰也是极不情愿帝前来看望,周夷王就设宴款待众诸侯王,众人落座后相互寒暄,谈笑风生,这时朝堂下的侍卫们架起一口大鼎,倒上水,点着柴火,不一会儿里面的水就烧开了,大家正在疑惑之时,周夷王突然下令将齐国国君姜不辰扔进了烧开的水中,把他活生生的煮熟了,在场的各位诸侯王都吓得面面相觑。
随后周天子封姜静为齐国国君,就是齐献公。
这位姜不辰死的是一个惨啊,主要是他自找的,不遵祖制,破坏规矩,周夷王也是借此枪打出头鸟,杀人立威。
参考:
每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年龄渐长,却一事无成的时候,姜子牙就是我最后的心理防线,毕竟这个老头到七十二岁的时候才被周文王发现并重用,最后建立了不世功业。
姜子牙在中国几乎就是“大器晚成”的代名词,他半生寒微,一无所成,72岁的时候在渭水之滨垂钓,被周文王发现,尊为太师,从此姜子牙开始辅佐周朝。
从政之后,姜子牙对内苦心经营,对外联合诸侯,使得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顺了周。
周文王死后,姜子牙继续辅佐周武王,当时商纣王暴虐,姜子牙看到实际成熟,果断通告诸侯共同征伐,并最终带兵攻入朝歌,纣王自焚,武王入城,从此商超灭亡,周朝建立。
周朝建立后,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而被首封于齐地营丘(即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以稳定东方。
在齐国,姜子牙以法治国,安定民心,仅仅五个月的时间就使得齐国混乱的情况得到改善,安定了下来。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
先是辅佐外孙周成王姬诵,后又辅佐重外孙周康王姬钊,活了139岁才去世。
从此以后,姜子牙的后代就在齐国为王,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
由于姜子牙的缘故,齐国在诸侯国之中,地位崇高,有征伐之权,意思就是说如果有诸侯国不服从周天子的管理,齐国是有权对其进行讨伐的。
姜子牙是齐国第一人国君,被称为齐太公,之后便是他的儿子齐丁公,再往下是齐乙公、齐癸公、齐哀公。
到了齐哀公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这
当齐国传到第五代国君的时候,西周王室已经渐渐式微,国力被很多诸侯国超过去了,拳头不如别人的大,说话自然不好使,这让此时西周的天子周夷王十分不满。
在所有诸侯国中,周夷王最不满的就是齐国。
因为齐国不仅没有替周朝,去讨伐那些不尊重周天子的诸侯国,反而自己带头挑衅周朝的权威,仗着自己国力强盛,已经两年没有向周朝纳贡了。
而且,齐哀公还拒绝去镐京拜见周夷王,因为他的辈分比周夷王大了不少。
前文我们说过,姜子牙和周朝王室是有亲戚关系的,姜子牙的女儿嫁给了周武王,因此姜子牙实际上是和周文王是同辈的。
周朝传到周夷王的时候,已经传了八世,而齐国传到齐哀公的时候,仅仅传了五世,所以齐哀公比周夷王大了三辈。
齐哀公觉得,虽然自己是诸侯国的国君,周夷王是周朝天子,但自己是长辈,不应该向晚辈行礼,为了避免尴尬,所以不去镐京拜见周天子。
这于当时的礼法是不合适的,但是周夷王毫无办法,因为他打不过齐国。
而其他的诸侯国看到齐哀公这样做都没有受到惩罚,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也学着齐国不再去镐京朝拜周天子,不给周朝纳贡或者减少贡品的数量。
这个时候,有个叫纪后的人来拜见周夷王。
纪侯是纪国的国君,是和齐国相邻的一个小国,他看出了周夷王的心思,为了讨好周夷王,他跑到镐京打了齐哀公的“小报告”。
纪侯诬告说,齐哀公不仅不敬天子,还有谋反之心。
周夷王正对齐哀公不满,听到纪侯的告状后,不由得生出了“杀鸡儆猴”的想法,杀了齐哀公,以警告其他的诸侯国。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周夷王想出了一条计策。
公元前868年,周夷王以自己“病重”的理由,要求各诸侯国的国君来拜见。
虽然齐哀公很不想去,但毕竟周夷王毕竟是天子,天子都快死了,无论如何总得去看一眼吧。
于是,齐哀公收拾收拾,就来到了镐京拜见周夷王。
可没想到,一到镐京,齐哀公便被卫士拿下,周夷王当场命令将他投入到一口大鼎之中,当着所有诸侯的面,将齐哀公活活煮了。
当周夷王看到诸侯们脸上惊恐的神色时,不由得心中暗暗得意,以为从此之后诸侯们会尊敬他。
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用,由于实力不行,此后各诸侯国还是我行我素,反而更加不尊重周室了。
到了最后,周朝王室甚至连下葬的钱都拿不出来了,而各诸侯国依然强盛,尤其是齐国,大约一百八十多年后,齐桓公继位,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
参考:
姜子牙,商朝末年人,周文王周武王的首席军师周朝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
西周建立,封姜子牙为齐国国君。
是诸侯齐国的开国之主。
周孝王驾崩,没有子嗣,前任周懿王的儿子姬燮即位,便是周夷王。
天子即位,诸侯朝贺。
当时齐国已然传至第五代齐候叫姜不辰,新君登基,远在巴蜀的蜀国都来进贡。
周穆王之后国力开始走下坡路,一些异姓诸侯国,便不来朝见进贡,态度十分嚣张。
齐国作为大国没有做一个好表率,也是接连两年不予进贡。
周夷王准备杀鸡儆猴,正好旁边有个小国叫“纪国”,纪国国君看出来了周夷王的心思,就造谣说齐国准备造反。
姜不辰撞到了枪口上,周夷王派兵将姜不辰关入囚车,拉到镐京,架起好大一只鼎,抛入鼎中烹杀。
周夷王册封姜不辰的弟弟姜静做新的齐君,姜不辰被称作齐哀公。
齐国传到第32代国君齐康公吕贷的时候,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并得到了周王朝的认可。
所以后来战国七雄的齐国姓田不姓姜。
国还是一个国。
但是国君和姜子牙已经没有一毛钱关系了。
参考:
说起周朝的建立,有书君认为大军师姜子牙功不可没。
他为周文王开疆辟土,扫清障碍,踏平坎坷,终成大道。
周文王感激姜子牙,并封姜子牙为齐国国君,共保大周平安。
然而,几世之后,姜子牙的后代,却被周朝天子赐以烹死之刑。
为何堂堂开国功臣的后代却下场凄凉呢?
有书君认为有
这位被周朝赐以烹刑的倒霉蛋儿正是齐哀公,姜子牙的第五代传人。
当时的国君是西周第九代君王周夷王。
周夷王曾被爷爷周孝王谋朝篡位过,后来周孝王驾崩,经众臣力保,周夷王才重登帝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众臣子能顶周夷王,也能踩他一脚。
他们并不太尊重这位无才无德的君王,就连朝拜一事也是能免则免,偶尔有些国家前来朝拜,周夷王还亲自迎接。
久而久之,周夷王的威望荡然无存。
想必那时周夷王也是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
也因此,周夷王对众臣的信任度也是很低的,他一心想寻找机会收拾这种局面,重振雄风。
而齐哀公偏偏撞在了他的“枪口”上。
古时有个旧例,各国都要按时向天朝君主缴税,周朝也不例外。
然而,周夷王的威信真是低到尘埃去了。
执政后,众臣都怠慢缴税之事,尤其是齐哀公,借着天高皇帝远的地理环境,连续两年都未向朝廷进贡。
如果齐国因天灾人祸等自然原因导致无税可交,尚且说得过去,可齐国明明是富庶之国,却两年拒不缴税,公然和周夷王过不去。
此外,史载周夷王一直身体欠佳。
一次,周夷王抱恙,众国君主前来探望,唯独不见齐哀公。
他不来的原因也是令有书君醉了:齐哀公是齐国第五代君王,而大周传位周夷王时,已经是第九代了。
所以,论理,他是周夷王的长辈,所以没有朝见之礼。
周夷王虽无威信,可到底是一国之君,岂能任人践踏。
老虎不发威,你当
他正愁没人送上门来,如今齐哀公来了,还不赶紧严惩以待,以儆效尤。
于是周夷王不由分说,立马将齐哀公执行烹死之刑了。
而且周夷王特地将各国诸侯召集起来参观这场行刑,以此达到震慑人心的目的。
齐哀公因两年未缴纳赋税,成为周夷王杀鸡儆猴的对象,被处以烹死之刑。
二、周朝国君听信谗言,误认为姜子牙后人有谋反之心,故以烹刑杀之。
大周建立之后,周文王分封开国功臣,并将功劳大者封为各个国家的领导。
其中纪国当属实力最强者,其他国家望其项背。
然而,姜子牙励精
至齐哀公时,齐国与纪国已经齐头并进了。
太过于出类拔萃,便容易被小人盯上。
齐国的蓬勃发展,令纪国国君炀侯忧心忡忡,担心齐国会将自己挤到退居二线的位置。
于是炀侯暗中窥探齐哀公的一举一动,以便抓住他的把柄,借此铲除这颗眼中钉。
然而,人非圣贤,谁没个兴趣爱好的。
齐哀公喜欢打猎,所以三天两头涉猎,可就是这个爱好被炀侯拿来大做文章。
炀侯在国君周夷王面前污蔑齐哀公“荒淫田游”,定有谋反之心。
那个朝代,臣子三番两次进行同一种活动都会被怀疑可能是密谋造反。
齐哀公多次外出打猎,正是密谋造反的铁证。
昏庸无道的周夷王信以为真,毫无辨识度的他也不给齐哀公解释的机会,直接将齐哀公绑上囚车,送去刑场执行烹刑。
齐哀公英明一世,却被纪国国君炀侯嫉妒,以致被诬陷密谋,并被周夷王处以烹刑。
综上两条原因,无论齐哀公是未缴税还是被诬陷谋反,其实不过是成为了周夷王政治上的牺牲品。
而纵观历史,这样的牺牲品举不胜举。
这,是时代前进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
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参考:
周夷王三年,齐哀公得到一条消息,周天子病了,病得很重。
齐哀公一想,天子病了咱得去探视,虽说周王室日暮西山,可人家毕竟还是领导,按规矩诸侯都应该去侍奉。
万一天子一高兴,赏点啥奇珍异宝那就赚大发了。
如果天子不小心崩了,正好有机会拍下一任天子的马屁。
齐哀公小算盘打了好几遍,怎么算都觉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于是他打包上一堆鱿鱼丝、扇贝干、海螺壳,一路浩浩荡荡,向镐京出发。
这一路两千多里,虽然不需要齐哀公用脚量,可马车颠簸,白天太阳晒晚间风霜撒,吃不好睡不香,一来一回个把月,着实也很辛苦。
所以,当风尘仆仆的齐哀公抵达镐京时,他都忍不住被自己感动:就咱这片忠心,不比俺老祖宗差吧?
齐哀公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尚姜子牙的玄孙,历史中的姜子牙,虽然没有民间传说中那么那么神乎其神,但确实是西周开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也因此,姜子牙被周武王分封在天然资源最丰富的齐地。
如今的周天子叫姬燮,史称“周夷王”,周武王的七世孙,周穆王曾孙,周共王之孙,周懿王之子。
其实齐哀公与周夷王还有另一层关系,他们是亲戚。
周武王的王后邑姜,就是姜子牙的女儿,生周成王姬诵。
按辈分,周夷王得管齐哀公叫外高祖。
“外高祖”骨头架子都快颠散了,跑来看望,周夷王总该鼎食钟鸣,隆重接待吧。
呵呵,鼎确实摆出来了,巨大无比,足可炖一头牛。
只是结果很意外,周夷王一点病态都没有,他气势汹汹地站在大殿前,一声令下,把“外高祖”扒光衣服,扔进鼎里“炖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夷王烹杀齐哀公事件。
周夷王为何要杀齐哀公?
手段为何如此残忍?
按史料记载,是纪炀公背后捣鬼的结果。
这位纪炀公是纪国国君,跟齐哀公同宗,也姓吕,封地就在齐国的东边。
纪炀公给周夷王打了个小报告,说齐哀公这家伙“荒淫田游”,不是一位合格的国君,领导您应该好好管管他。
就因为这个理由把一国国君炖了?
周夷王咋这么霸道?
从法理上讲,周夷王是有权力这么做的。
按分封制规定,各国诸侯是周天子行使地方管理权的代理人,不是主人,天下只有一个主人,即周天子。
所以,诸侯国国君的任免权在周天子,生杀大权也在周天子。
不过说实话,诸侯国国君有几个不“荒淫田游”?
要是都把他们煮了,恐怕王室的大鼎根本不够用。
更何况,自从武王分封以来,天子只负责对外分封,从来就没有把封出去的,再收回来的案例。
所以,慢慢地诸侯王们都把封国当成了私家财产,天子只是香炉前的神龛,你想对他怎样都可以。
正因为如此,周天子的日子并不好过。
西周经历了成王、康王、昭王和穆王的鼎盛期后,从共王开始就一路衰败。
周穆王就是个高级“驴友”,四处征战、四处巡游,连西王母都见了,把国家积蓄花得光光。
共王、懿王还要持续装门面,继续分封,把王室最后一点地几乎分光了。
按法律规定,这么做其实也没问题,因为各诸侯国要按时缴纳租税,足够王室费用,可是诸侯们胆子越来越大,慢慢地把纳税的义务,当成给乞丐的施舍。
所以,他们能少给就少给,能不给就不给,到周夷王时,几乎真混成乞丐了。
那就撤了他们,杀了他们嘛!周天子有心无力呐,早先周王室有钱,地盘大,养得起军队,诸侯国害怕,如今倒过来了,人家杀你还差不多。
周夷王很生气,这么局面必须改变。
其实前几任天子也想改变局面,都做不到,只是周夷王因为自身特殊的经历,愿望更强烈。
周夷王的老爸周懿王去世后,本来王位应该由他这位嫡长子继承。
可是朝野一致认为,周懿王对国力衰败责任很大,应该有一个能力出众的人继承王位。
最后,姬燮的叔祖姬辟方居然打破了嫡长子继承制,夺了本该属于姬燮的王位。
事实证明,周孝王姬辟方同样改变不了局面,他死后,姬燮才又夺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王位。
所以,他更需要向天下证明自己的能力。
怎么证明?
对诸侯国实施强压手段,逼迫他们对天子低头,履行他们的义务。
所以,烹杀齐哀公,其实是周夷王杀鸡骇猴的把戏而已。
不过,周夷王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西周初年还是个比较讲“礼”的社会,杀齐哀公,你起码理由要充足嘛。
你病了人家来探视,他失礼了吗?
齐国有偷税漏税的过失吗?
所谓“
杀鸡骇猴比的不是刀,而是杀鸡的人,他必须有比猴更强大的实力,否则只能被猴看笑话。
周夷王有那个实力吗?
显然没有,这么做等于让自己跟诸侯对立。
另外,在这个事件中,周夷王其实被纪炀公当枪使了。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在国际关系中,这句话要倒过来说。
弱小的报团取暖,纪国由于跟齐国摩擦不断,于是他们和鲁国结盟,共同对付齐国。
所以,纪炀公的告状,明显带有借刀杀人的痕迹。
可惜周夷王不加祥察,光看到自己抓住了齐哀公的小辫子,忘记了背后还有一双阴毒的眼睛。
后来周夷王攻打犬戎失败,周王室更加颓败,各诸侯国也越发看不起天子,朝贡更少了。
最过分的是楚国,其国君熊渠不光自称天子,还封他的三个儿子为王。
就这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周夷王姬燮,在当了八年天子后,一事无成,郁郁而终。
参考:
有句俗话叫做“不打勤的,不打懒的,专打不长眼的。
”而姜子牙的后人被周王烹杀,原因就在于不长眼。
武王伐纣之后,姜子牙协助有功,而且又因为姜子牙是姬发的岳父,所以被分封在了齐地。
姜子牙来到齐地之后,重新制定了政策,并且大力发展当地的经济,齐国也因此慢慢崛起。
后来姜子牙的外孙周成王继位,齐国的地位再次升高,成王更是赐给了齐国征伐其他诸侯国的权力。
齐国也因为周成王的原因成为了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国。
随着齐国和一些其他诸侯国的崛起,周王室的权威逐渐衰落。
到了周王室第四代国君时,诸侯国中甚至有一部分已经不遵守周王室的号令,周昭王也因此曾经率军讨伐最大胆的楚国,结果全军覆没,从此王室权威更是一落千丈。
公元前879年,齐国传承到了第五代君主吕不辰(又作不臣),此时的齐国国力也比较强盛,吕不臣也有了一定的底气,经常破坏周王室制定的规矩,根本不去给周天子上贡。
周夷王继位后,周王室已经衰落,诸侯国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来朝贡,但周夷王却是想着恢复曾经周王室的权威。
这时纪国国君纪炀侯因为害怕被齐国吞并,所以对周夷王说齐哀公多时不朝,恐怕有谋反之心。
周夷王听了纪炀侯的谗言后,开始不断怀疑齐哀公有谋反之心。
恰好有一次周夷王大病,所有诸侯国的人都来慰问周天子,惟有齐哀公未到。
看到齐哀公不来朝见自己,周夷王确定了齐哀公有谋反之心。
于是派遣使臣到齐国,因此齐哀公被征召入镐京。
齐哀公刚到镐京便被周夷王五花大绑了起来。
同时周夷王为了震慑诸侯,命令所有人前来观看行刑。
等到诸侯到齐之后,周夷王一声令下,齐哀公被投入架好的大鼎之中,被活活烹杀致死。
齐哀公死后,周夷王改立齐哀公之弟吕静为君,是为齐胡公。
但即便是周夷王烹杀齐哀公,也没有改变周王室权威衰落的情况,周朝还是朝着深渊走去。
后来齐国也和纪国结下了仇,直到齐襄公时彻底消灭了纪国。
参考:
这是宗周历史上的大事件,被周天子(周夷王,周武王云孙)烹杀的姜太公后人是齐哀公(姜太公玄孙),罪名不是不向朝廷进贡,而是被诬陷造反,这一冤案史称“纪侯谮之周”。
主要人物除周夷王、齐哀公之外还有纪炀侯与齐公子静,也就是日后的齐献公。
具体经过要从齐哀公继位一开始说起,哀公继位齐侯之后一直被同父异母的兄弟公子静视为眼中钉,总想取而代之。
于是公子静决定拉上东方纪国国君炀侯来成就自己的野心。
纪国又被称为己国,是商朝便存在的姜姓大国,西与邻齐,东邻莱、夷、杞(初国于河南境内后迁至此),东南为莒国,西南与鲁相接。
在宗周之初,炀侯治下的纪国疆域不仅不逊于齐、鲁等新兴国家,而且国力似乎还更要强大。
成周初期诸夏、四夷地
周夷王冤杀齐哀公确实吓到了诸侯们——大家实在不得不怀疑周天子是否真的那么公正。
三年楚君熊渠僭越称制,并封三个儿子为王。
这件事表明周夷王已经人心丧尽。
齐胡公得来的君位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将他送进了修罗场。
他在齐国被视为凶手和篡位者,为了逃避人们的谴责,他将齐国国都由营丘迁到了薄姑。
但齐哀公的同母弟公子山与齐哀公的儿子趁现在齐胡公刚刚迁都,人心涣散之际义旗高举杀了齐胡公,为了感谢叔父的功劳齐哀公之子将君位让与公子山,是为齐献公。
百余年后,齐襄公以“复九世之仇”为名,灭亡了纪国。
齐国刀钱齐献公继位后将国都迁到了临淄。
这座伟大的都会在后近千年的岁月中成为了齐国唯一的都城和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齐都临淄故城遗址
那是周夷王三年(前883年),纪国国君纪炀侯在朝见周夷王时,向周夷王打了齐哀公的小报告。
周夷王听了勃然大怒,那时的周天子可是大权在握,立即快马加鞭,宣召齐哀公朝见。
齐哀公朝见后,就看见门口支了一口一人多高的大锅(鼎)。
不要以为这是鸿门宴,这是“热水澡”,煮人的。
周天子一声令下就把齐哀公扔到锅里煮了。
后来的西楚霸王因为别人一句沐猴而冠就把人煮了,就跟周夷王学的。
《竹书纪年》:三年,王致诸侯,烹齐哀公于鼎。
悲哀的齐哀公,就这样被煮熟了。
想当年,他爷爷的爷爷姜子牙可是周朝灭商功劳第一人!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谥号太公,后世尊称为姜太公。
有句话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其实姜太公的正确说法是齐太公,因为姜子牙还是齐国的开国之君。
历史上的姜子牙没有封神,而是被封为齐侯。
没错,姜子牙不仅是周朝的尚父,还是周朝的太师。
可以说没有姜子牙就没有周朝,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及其子孙共辅佐了四代周王,功勋卓著。
那么周夷王为什么要杀了齐哀公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齐哀公是谁。
前面说了,齐哀公是姜子牙孙子的孙子,齐国的世系为:齐太公吕尚——齐丁公吕伋(长子)——齐乙公吕得(嫡五子)——齐癸公吕慈母(长子)—齐哀公吕不辰(长子)。
大家发现个问题没有,齐哀公的父亲的名字是不是有点别扭,明明是严父怎么叫慈母呢?
都说慈母多败儿,可齐癸公吕慈母却是严父,齐哀公却是名副其实的有为之君。
姜子牙对周朝居功至伟,但封地可是人烟稀少、穷乡僻壤的边疆地区。
“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
”——《汉书·地理志》姜子牙和的儿孙们就开启了边疆大开发。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了齐哀公接手的齐国,呈现出了繁荣富强。
其实不仅是齐国,其他边疆诸侯们也都在好好工作,致力于生产发展。
周天子看到诸侯们工作这么卖力,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下了开荒令。
诸侯们的工作重点也就由发展经济变成了开疆拓土。
在开疆拓土上,齐哀公是很嗨的。
王朗儿子王肃的老师大儒宋忠曾说:“(齐)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王朗的手下虞翻曾说,宋忠与郑玄齐名,是为南阳宋忠北海郑玄。
其实齐哀公游山玩水并非不务正业而是劳逸结合地开疆拓土。
齐哀公开疆拓土进展的很顺利,齐国东方的纪国开荒也很顺利。
这两国一东一西地开荒,开着开着就接壤了,一接壤就要争地皮了。
纪国那么小,和齐国斗等于以卵击石,地皮没争到还吃了亏。
纪国当时的国君是纪炀公,看到这个炀字,我们都能想到隋炀帝。
纪炀公看硬的不行,就向周天子告密。
他这一告密,一代明君齐哀公就悲哀了。
纪侯说了什么话,历史没有记载。
不过论关系,纪侯很不占优势。
第一、纪国虽然也是姜姓国家,但跟姜子牙几乎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不仅如此,纪国还曾是商朝的盟友呢!第二、周朝一统天下时 ,纪国不过是拉拢的对象,几乎没有什么功劳 。
纪炀公跟周天子也不算怎么铁,但就是这个纪炀公却成为了齐哀公的终结者。
更重要的是,姜子牙是第一功臣,他的子孙也为周朝出了不少力的。
还有齐哀公还算是周夷王的长辈呢。
从姜子牙到齐哀公共计五代,而从周文王到周夷王却是九代十王。
齐国历代国君,对周天子基本很够意思,后来的齐桓公还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呢!不过,齐哀公对周天子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齐国的励精
齐哀公吕不辰,又名不臣,这是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考证的名字。
吕不臣之死,不是像吕不韦功高震主导致的,而是吕不臣有不臣之心。
倒不是吕不臣有取而代之之心,而是骄纵自大且保密工作又做的很糟糕,这是怎么回事呢?
都是祭祀惹的祸,但这事儿齐国的列祖列宗不背锅。
因为齐哀公祭的不是祖是天,还是大张旗鼓规格超高的祭天。
为此,特地建造一座天坛。
如果齐国、纪国不接壤,齐哀公怎么祭天也没人知道,但两国接壤了,也来往了。
尤其在地皮上的纠纷,让吃亏的纪侯很生气。
偏偏在地皮交涉中,让纪侯发现齐侯竟然修建了天坛。
你一个小小的诸侯,有什么资格祭天?
凭什么修建和周天子一样的天坛?
你这是想干什么?
面对周天子的质问,齐哀公只能依法“赴汤蹈火”了。
齐侯挑战周天子的权威成为了出头鸟,最终却成了周天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需要说的是,齐哀公的确不简单,齐哀公之前是齐国君主的谥号除了姜子牙是太公外,其他君主都是“甲乙丙丁”之类的天干谥号,而齐哀公好赖有个像样的谥号,只是结局让人唏嘘。
齐哀公死后,他的异母弟吕静接班,就是齐胡公,这是周天子下的一盘大棋,导致齐国的三世之乱。
关于修建天坛的事儿,并非是在下信口开河,而是有物证的。
2008年10月,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陈庄,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对姜子牙的记载,他们对姜子牙尊称为祖甲齐公。
关键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发现了我国唯一一座天坛遗址,而这个遗址正是齐哀公“犯罪的证据”。
九代之后是为齐襄公,正是这个兄妹恋的齐襄公,不惜一切代价灭了纪国,还留下一个成语——九世之仇。
后来汉武帝还向齐襄公学习,在攻打匈奴时说:”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此文2000多字,感谢大家的阅读,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姜子牙青壮年时,怀才不遇,甚至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
年老时,他就跑去渭水之滨的兹泉垂钓,遇到了礼贤下士的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
姜子牙得到了姬昌的重用,两人密谋“修德以倾商政”。
姜子牙之于姬昌,就类似于韩信之于刘邦,诸葛亮之于刘备,为姬昌计划好了以后的发展战略。
姬昌去世后,周武王姬发继位。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大败商军于牧野,迫使纣王鹿台自焚而亡,商朝也随之灭亡。
姬发入朝歌,诏告天下,周王朝建立,并在祭天之后,迁九鼎到周国。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就同姜子牙、周公旦等人商议后决定,将整个国家分为若干个诸侯国,分封给那些在灭商大业中做出贡献的姬姓王族,以及有功之臣。
姜子牙就被分封到了原东夷部落的居住地齐,成了齐国的始祖。
原本,分封制度的初衷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强盛且深得人心的周天子,其势力是越来越衰弱,而诸侯的势力反而越来越强。
特别是传到第九代天子周夷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周夷王时期,因为周王室的极度衰微,诸侯们都开始散漫起来,开始藐视周天子,轻微的就是不再按礼法定期到国都朝见,严重的直接发兵攻打周王室。
这让周夷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周王室虽然日渐衰微,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力还是有的,忠于王室的诸侯也是有的。
所以,周夷王就派人胖揍了一顿常来袭扰的太原之戎(先秦时散落西北部的黄帝后裔部落,后来发展成了西戎),缴获了一千余匹马,大获全胜。
不过,小的部落周夷王打得过,但是大的诸侯国,就有点难度了。
当时,楚国国君熊渠就扬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熊渠把自己称为蛮夷,不再尊奉周天子,自称楚王,并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悉数分封为王。
楚国地盘太大,周夷王一想,征讨难度比较大,算了。
周夷王就召开了一个诸侯联席会议,一致决议把楚国踢出华夏圈,以后楚国就是“南蛮”,全是蛮子。
楚王熊渠反正不去朝见周天子,偏距南方,周夷王也懒得管他。
可是,另外一位国君,就没这么幸运了。
他就是姜子牙的玄孙,齐国国君齐哀公姜不辰。
据史书记载,齐哀公荒淫,好游猎,并且与邻国冲突不断。
齐哀公不但跑去邻国抢美女,抢野兽,他还抢地盘。
齐哀公只要一高兴,就游猎到了邻国的地盘,除了捕获几只美味的野兽之外,还顺便把邻国的美女也给拐回了齐国,甚至走到哪里,哪里就是齐国的地盘。
纪国与齐国相邻,深受齐哀公的困扰。
当时,纪国的国君纪炀侯,刚听说国内有一美貌女子,派人去访,发现美人已经被齐哀公带去了齐国。
纪侯对此,深表惋惜,对齐哀公的行为大为不齿,却又不敢去打,真是弱小又无助。
还在纪炀侯并未气馁,好吧,齐哀公,我们走着瞧。
纪炀侯就开始非常勤快往周夷王那里跑。
周夷王也正空虚寂寞冷呢,突然有人这么殷勤的嘘寒问暖,又有了当天子的感觉,那个开心呀。
纪炀侯见周天子高兴,就趁机开始说齐哀公的坏话。
纪侯说齐哀公僭越礼法,私自建造了只有周天子,只有都城才能拥有的祭天祭台,齐哀公这是要谋逆篡位呀(根据对山东淄博高青县陈庄西周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当时的齐国国君有没有谋逆篡位的心思不确定,但的确有僭越礼法的行为)。
周夷王一听,楚国也就算了,鞭长莫及,管不了,这齐国还是要管管的。
于是,周夷王就组织诸侯到都城会盟,要重申礼法制度,号召诸侯们要友好相处,共尊周天子,也就是他周夷王。
当时的齐国国力强盛呀,齐哀公还想着,这次会盟,正好去震慑一下那些小的诸侯国,展示一下齐国强大的国力。
于是,齐哀公一路狂奔,到了都城。
可是,在会盟大会上,齐哀公一露面,就被周天子的宫廷卫士拿下。
只见朝堂之前,早已支好了一口大鼎,鼎中的水,也早已烧开,冒着热气,沸腾着。
周夷王一声令下,烹之。
齐哀公就剥了一个精光,在前来会盟的众诸侯面前,被投入了沸腾的鼎众,一命呜呼。
《史记》载:“周烹哀公而立其弟静,是为胡公。
”周夷王在众诸侯面前烹了齐哀公之后,立了齐哀公的弟弟姜静为齐国国君,即齐胡公,暂时维持了齐国的稳定。
后来,齐哀公的同母弟姜山袭杀齐胡公,自立为国君,即齐献公。
因为纪侯在周天子面前曾经构陷齐哀公,齐、纪两国自此结怨,直到纪国被齐国吞并灭亡。
周夷王之所以用如此残忍的手段烹杀了齐哀公,无非是想重新树立周王室的威望。
之所以选了齐哀公,是因为正好纪炀侯进言,说齐哀公有僭越谋逆之心。
只是,齐哀公被烹了,可是周夷王重新树立周王室威望的目的并未达到。
正所谓物极必反,想要持续向上,就必须要有比较深入的改革,解决掉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周夷王想只靠烹掉一
参考:
姬、姜渊源在历史传说中,周文王姬昌在渭水求贤,于是得到姜子牙的辅佐。
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武王登基后,周国联合八百诸侯,东征殷商,最终逼死殷商君主帝辛,开创周朝统治。
近年来,在历史学者、考古学者的努力下,西周初年的真相得以披露:一般认为,姜子牙是羌族的首领,武王伐纣战争中,周、羌联军作为主力,灭亡了殷商,周武王还娶了姜子牙的女儿为周朝的王后。
周朝灭亡殷商后,对周朝的宗室以及功臣进行了封赏。
其中,姜子牙被周武王册封在了齐国。
姜氏齐国由此开始,直到春秋后期,才被田氏篡夺权力而灭亡。
周朝和齐国渊源很深,但即便这样,姜子牙的后人还是被周天子所烹死,这其中,原因何在?
三代的悲剧武王伐纣的八百多年后,一个被叫做秦王政的中年人统一了华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但是,这个中年人,对于分封制度深恶痛绝,为此,还诛杀了不少主张分封制度的儒生。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秦王政之所以如此深恨分封制度,是因为夏商周三代,给了秦王政太多的坏印象。
夏朝的诸侯商国在做大后,灭亡夏朝,流放了夏朝的天子;
商朝遭遇了武王伐纣,至于周朝,早在秦王政统一华夏的六百年前,天子就遭到了诸侯勾结犬戎的杀害。
这些事实,让秦王政深感诸侯不能信任。
事实上,之所以夏商周三代出现诸侯弑杀君王的情况,归根结底,在于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实力,是不断变化的。
当天子不足以压制诸侯的时候,就是天子悲剧到来之日。
姜子牙后人的悲剧,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齐哀公的悲剧西周周夷王在位期间,周朝的实力有所衰落,而诸侯在经过对外扩张以及有了各自的际遇发展后,出现了膨胀,逐渐的,有些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周夷王在位期间,很多诸侯经常找各种理由不去朝拜天子,周夷王知道,这种“歪风邪气”如果不能及时制止,那么,迟早会有诸侯弑君的现象发生。
从传统管理学角度来说,想要下属臣服,就需要恩威并用——施加恩典拉拢人心,同时,立威让人感到畏惧。
敬畏并存,才能稳定住秩序。
诸侯里面,齐国算是一个大国,而且距离周天子本土又较远,并且齐哀公有过多次不来朝贡的记录。
因此对于周夷王来说,以不尊重天子为名诛杀齐哀公,可以起到很好的立威作用——让其他诸侯知道,像齐国这样距离天子本土较远的大诸侯都会因为不尊重天子而导致国君遭到诛杀,其他人如果不尊重天子,后果很严重。
于是,周夷王以召集诸侯来京城开会的名义,把齐哀公骗到京城,当着诸侯的面,将齐哀公丢在沸水滚动的大鼎里,将齐哀公活活烹死。
不过,即便这样,周夷王也没有挽救周朝衰落的命运。
周夷王的儿子周厉王因为与民争利,被周朝人废黜,周厉王的孙子周幽王,则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参考:
高票答案说了一大堆都没说到要点,唯一一句理由“齐国接连两年不进贡”还是历史发明家的言论。
要讨论周天子为什么要杀齐哀公,先要对西周当时形势有所了解。
西周王朝的上升时期是武王、成王、康王三代,其中康王达到顶峰。
而到昭王、穆王、共王年间,就进入了衰弱时期。
到周懿王时期,危机四伏就开始走向暴露了。
所以《周本纪》说“懿王之时,王室遂衰”,《汉书·匈奴传》也说“戎狄交侵,暴虐中国”。
周懿王死后,即位的居然不是太子燮,而是他的叔叔孝王。
其中发生了什么我们不清楚,但是这种非正常即位肯定伴随着权力斗争。
周孝王一度定都犬丘,可能也是被贵族势力逼迫。
在孝王死后,国内贵族又拥立太子燮即位,就是周夷王。
这个时候,夷王对诸侯、卿大夫控制很弱,居然“下堂见诸侯”,被《礼记》称为是天子失礼的开始。
另外,周夷王身体非常不好。
《左传》提到他身患恶疾,或许这正是他没顺利即位的原因。
在他即位后,诸侯也都祭祀名山大川,祈祷他康复。
而就在他在位三年的时候,纪国国君纪侯向周夷王告状,说了齐哀公不少坏话。
具体的坏话是什么我们也不清楚,但是从结果齐哀公被烹杀来看,一定是犯了很重的罪孽,或许是祈祷周夷王早死?
总之,周夷王对此很生气,或许也是想对诸侯立个下马威,所以甚至没有过多的调查,就判了齐哀公的死刑;
不仅如此,还采用了残忍的方式。
“王致诸侯,烹齐哀公”,很明显是为了挽救王权衰弱而杀鸡儆猴的作用。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