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被围沙丘行宫三个月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亲信前来救驾

公元前296年,在沙丘空旷寂寥的宫殿内,赵武灵王绝望地伸出手,倒在地上,气息奄奄。
外面宫门紧锁,重兵层层把守,他已经被围困三个月了,宫殿里的水果、瓜子、糕点早被吃光,连鸟雀窝都被掏净尽雏鸟被生吃,他再也无法坚持下去,怀着满腔的悔恨去,在饥饿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目。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战国时期赵国国君。
他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
他胡服骑射,北平胡人。
他先后护送秦王子、燕王子继位,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燕昭襄王。
他是赵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游遍赵国全境的国君,更是唯一一位,微服到秦国侦查的国君,他还是“太上皇”的始祖——主父。
他这么厉害,谥号却是赵武灵王。
这“灵”字正是说明他的重大失误,其中之一就是做主父。
这个“灵”字也正是他“任性”导致的活活饿死,无人相救的总结。
赵雍继位时才15岁,而楚、秦、燕、齐、魏五国借吊信之名,集结士兵数万,兵临城下,虎视眈眈。
赵雍依靠托孤重臣肥义,用超常的计谋和手段令五国无功而返。
刚一继位,他就崭露头角,拥有一代雄主范儿。
他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改革,避免赵国分裂的局面。
特别军事上的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使士兵行如风,猛似虎,真正做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了。
将中山国一口吞,把林胡一手抓,让楼烦俯首称臣,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
赵雍想要刺探秦国虚实,亲自当间谍,乔装改扮,深入敌国秦国打探,面见国王秦昭王和宣太后被发现全身而退。
赵武灵王擅长外交,之前亲自立了秦昭王与燕昭王两位国王。
在国际政治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代霸主,他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牢固地保卫了王权。
但他因美女而废长立幼,因长子而玩火自焚。
一代枭雄的情感赵雍的夫人是韩国公主,他是韩夫人的顶梁柱,韩夫人是他的贤内助。
两人育有嫡长子赵章。
子凭母贵,更加上赵章为人仁孝,于是就立为太子。
然而,赵夫人去世后,一切都变了,就连太子也降为王子,封号为安阳君了。
原来是小三上位,太子遭殃。
一日,赵武灵王梦中邂逅女神,巧的是吴广的女儿吴娃竟然是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
吴广献女上位,吴娃也给他生了个儿子叫何,也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
吴娃母以子贵,成为继后。
小三一上位,母以子贵又变成子以母贵了。
赵雍“因为爱情”,废长立幼。
而且为保证幼子能成功继位,他在年富力强之际就退居二线了。
作死的节奏赵雍当了“主父”(太上皇),“主父”的意思是,赵国一国2君主,只是自己不再使用国王的称号,职责主抓军事和外交。
结果大臣却全部归向儿子何,何成了赵国老大,他却失去了往日的荣耀。
貌似赵雍克妻,吴娃不久也去世了,而这更让赵武灵王忧虑。
他最忧虑的还是自己的大儿子安阳君赵章。
他看到大儿子跪拜小儿子的样子很可怜,想起自己贤惠的韩夫人,心疼的受不了。
想到章被废却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孝顺自己,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有了复立章为王的想法。
赵雍的心中还有另一个可怕的想法,自己还年轻,必须夺回王位,重振昔日的威风。
他于是采用将赵国一分为二,北边赵章为代王;
南边赵何为赵王。
这样,两子制衡,赵武灵王趁机复出。
遗憾的是,他把立章的这一想法向大臣肥义说了,肥义很快识破并婉言拒绝。
国家大义不允许他支持赵雍的胡来,他知道支持赵雍就等于将赵国分成了两块。
肥义是何的老师兼丞相,三朝元老,他率众臣反对。
赵武灵王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肥义也担心,赵章在其父的“补救”上,其师的“教育”上作乱。
肥义回去立刻告诉何及何的大臣心腹。
公子成(在宗室影响巨大,服骑射之挫后,蛰居多年。
)与大臣李兑(肥义为赵王何培养的人才),宗室重臣阳文君赵豹(一直不受赵雍的喜悦)分工准备,赵王何严控兵符,戒备森严,时刻警惕赵雍和赵章的一举一动。
赵雍将讨封不成一事故意告诉大儿子章和田不礼。
激章和何决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想重掌朝政。
公子章与田不礼本来就对何恨意丛生,司马迁《史记》: “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
”章在得到赵雍的支持后,他决定采取行动,因赵王何戒备太严无法下手。
自掘坟墓赵雍为章找下手机会。
老奸巨猾的他以在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选看墓地为名,让这两个儿子都跟着。
赵王何明知是圈套,但碍于老爹的面子只好硬着头皮赴约,他在肥义和信期的陪同下随行。
到沙丘后,赵王何集团住一宫,赵雍与章集团居一宫。
田不礼和章密谋:诛杀何,控制赵雍,以奉赵雍之命的名义称王。
于是,章借用赵雍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以便借机杀之。
何的老师肥义怕有诈,代何赴约,成了替死鬼。
章又差人请何。
何集团感觉不对劲,赵王大臣信期逼问来人,得知肥义被杀。
怒斩使者。
立即发兵攻章,公子章与田不礼战败,田不礼逃亡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赵雍让他躲里面。
信期、李兑、公子成把主父宫包围起来。
公子成决定先斩后奏。
他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赵雍亲眼看着爱子被杀却无能为力。
李兑他们怕赵雍秋后算账,就一条道走到黑,亮大招——放话道:“不想死的赶紧跑吧。
”赵武灵王的手下顿作鸟兽散,赵雍就成了地道的孤家寡人了。
为什么赵雍不跑呢?
你以为他不想跑吗?
跑了几回了,士兵不让他出去。
李兑他们不敢弑君,但又围困赵武灵王。
久而久之,一代雄主就成了饿死鬼。
没有一个亲信来救。
宫外的大臣士兵不会救他:所有人员都倒向赵王何这一边。
他们如果救了赵武灵王,他一定会算账,有诛灭族的危险。
赵国有法律规定包围主父宫灭族。
因公子章被杀后,公子成和李兑商量说:\"因为公子章的原因,包围了武灵王,现在即使撤围解兵,我们也会被灭族。
\"多数人不救他:大家对赵武灵王持着否定的态度,他的做法太奇葩,都认为他糊涂,以看笑话的态度认为他这是作死。
保守派排斥赵武灵王的变革,赵武灵王死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赵惠文王不救他:手下人不给他报告自作主张处置了。
再说赵何还只是个孩子,当时才13岁。
在杀章前公子成和信期、李兑商量三思后商量,如果请示赵何,赵何很难下达诛杀他的父亲和亲哥的命令。
但是还必须得杀,这样诛杀赵章的罪名就会落在他们三
而如果不请示赵何,自己处置,赵何也一定会接受这个结果,不会加罪于他们。
虽然无法亲口下达灭父兄的命令,但心里明白,父兄不死自己得死,只好顺天意顺民意,选择置之不理。
赵成等人围困赵雍时,赵何对他父亲置若盲闻,直到最后赵成来报告说赵雍饿死了,赵何才哭嚎两声,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赵武灵王墓位于灵丘县东南三十里处,是赵国第六代国君的陵墓,如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武灵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死在当年商纣王的酒林肉池之地,巧合的是85年后秦始皇也死在沙丘宫,故沙丘被称为“落龙之地”。

参考: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行宫三个月,最后被活活饿死都没人知道,就是作死作出新高度的教课书级别的人物。
赵武灵王何许人也?
他是赵国最有作为的王之一。
公元前322年,15岁时的赵武灵王继承赵国王位。
继位时,赵国非常羸弱。
从这幅地
武灵王始一继位,就遇到了秦楚等强国的联合围攻,赵武灵王集结数万兵力,将危机解除。
之后,赵武灵王在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不惜背弃祖制胡服骑射。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继位19年,赵国开始对外战争。
而他的第一个打击对象,便是将国土一分为二的中山国。
8年后(公元299年),中山国被灭,国土尽归于赵。
武灵王开始酝酿一个更大的计划:绕过函谷关,自北而南侵入秦国,趁其不备出奇制胜,占据关中天险之地。
为了让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他还化妆潜入秦国,刺探其军事情报。
赵武灵王的前半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英明神武!人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赵武灵王能有这样的成就,身边自然少不了能臣武将,比如肥义、阳文君赵豹、公子成,大臣李兑、将军信期等。
如果赵武灵王就这么继续“英明”下去,赵国一定会更强大。
历史终究是历史,而不是被写好的剧本,不会按照任何人的主观意志发展。
正当赵武灵王如日中天之际,他忽然在立储问题上作起了大死——长子赵章久经沙场,为人孔武有力,体格与武灵王非常相像;
次子赵何,却是武灵王的爱姬吴娃所生,因此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
在这二者之间,选谁不选谁,都让武灵王头疼。
若是立赵章,爱姬吴娃肯定不高兴;
若是立赵何,赵章当了十多年太子了,而且是长子,于礼法说不清。
纠结来纠结去,赵武灵王终于在赵国灭中山国这一年,将王位提前传给次子赵何。
之所以会提前传位,是怕自己死了,年仅10岁的赵何继位之后,镇不住赵章。
这样一来,就给赵国的内乱埋下隐患。
而赵武灵王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即主父;
赵何也成了第一个长子尚在、而幼子继位的君王。
那么,武灵王又是怎么安排长子赵章的呢?
赵武灵王封赵章为安阳君,并且和他住在一起,衣食住行所用的依仗,与赵何一模一样。
要知道,赵何已经成为赵王了,赵章此举,无异于僭越。
可是,赵武灵王还活着,赵何也没理由找茬。
尽管赵武灵王以“主父”光环罩着赵章,可赵章心中岂能没有怨愤?
朝中大臣对于赵章的遭遇,也纷纷表示同情,赵章也因此获得了赵国丞相肥义的支持。
公元前295年,当赵国的局势在两个儿子之间日渐激烈、甚至有些失控的时候,赵武灵王又想出了幺蛾子——他想收回赵何的王位,自己重新当赵王,而不是一个退居二线的主父。
这个昏招,赵何答应吗?
显然不可能答应,煮熟的鸭子都吃了一半了岂能让他飞走;
赵章能答应吗?
他也不会答应,本来只需对付赵何即可,现在又多了个老爹,这不是添乱吗!赵武灵王的旧臣肥义提出反对意见,并明确表示:“国无二日,百姓方宁。
”意思是说,大王啊,您可别再作死了,哪见过一个国家有两个君王的?
要是真如此,老百姓还不都乱了套!此时,赵何经过4年的管理,王权已经非常巩固,赵国老臣赵豹、公子成,大臣李兑、将军信期都成了赵何的亲信,赵何施行的一些仁政,也收买了人心。
与此同时,赵章也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
这一年的春天,阳光甚好温暖宜人,赵武灵王深知自己年事已高,该给自己物色一块儿像样的墓地了——其实是给俩儿子其中一个物色的。
于是,赵武灵王跑到沙丘去选目的,并且让赵何与赵章也过来陪同。
赵武灵王的本意,是想借选墓地的机会干掉两个儿子,重新夺回王位;
谁料,赵章也有同样的想法。
结果,赵章将沙丘行宫包围,同时向赵何发起进攻。
赵何当了四年的赵王,可不是白当的,尽管赵章搞偷袭,可是仍然没能突破赵何的防线,反倒被赵何来了个反杀。
赵章死后,赵何尽诛杀其余党。
赵章覆灭之后,似乎“忘了”老爹还在沙丘宫关着呢,就回到都城继续主政。
围在沙丘行宫的士兵,将行宫里的人全部放出,唯独不许赵武灵王出来。
由于赵武灵王在立储的问题上昏招迭出,后来又强收赵何的王位,引起朝中依附赵何之大臣的不满;
而诛杀赵章之后,赵国到底是谁说了算,已经没有悬念。
赵何将沙丘宫人尽数放出而独留武灵王,别人还不知道什么意思?
赵武灵王出来,必定没有他们好果子吃。
因此,即便有想要前来救驾的忠诚,也会被其他大臣委婉地劝下、或者干脆……三个月后,赵武灵王被饿死沙丘宫,享年45岁。
一代豪杰,败给了自己年仅14岁的儿子,真真让人叹息啊!
参考:
历史上赵国的“沙丘离宫之变”是有几分诡异,因为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变成面如枯槁的干尸,却没有人营救。
而且,史书对赵惠文王的态度却轻描淡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其他事情。
赵武灵王即赵雍,他是战国时期最雄才大略的赵国君主,也是“胡服骑射”的发起者。
武灵王从15岁时便成为赵国君主,赵国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成为战国后期唯一的一个能够单独对抗秦国的军事大国。
可就是这样厉害的君主,最后却落得个掏鸟窝、吃老鼠、饿成干尸的悲惨下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离宫之变”。
赵武灵王统治时期,赵国东破中山,北伐娄烦、匈奴等敌人,国力空前强大。
赵国在公元前296年灭掉号称“九千乘之国”的游牧民族国家中山国,然后又开拓北疆,设置云中、五原等郡,国家的北境到达阴山山脉以南。
当时,赵国的国力已足以匹敌秦国,赵武灵王甚至想绕过函谷关,从五原郡南下灭秦。
可是,赵武灵王虽然在军事上成就颇高,却在儿女私情上优柔寡断,并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他的原配王后是韩国美人韩姬,生下了赵章。
赵武灵王最初宠爱韩姬,于是立赵章为太子。
可是,好色的赵武灵王后来又迷上了吴娃,并废除了韩姬的王后位置,立吴娃为王后,立吴娃所生的赵何为太子。
至此,赵国埋下了赵章、赵何的兄弟之争。
除此之外,赵武灵王还下了一步大昏棋。
他在公元前296年让位给太子赵何,这就是廉颇、蔺相如所侍奉的赵惠文王赵何。
赵武灵王退位后,自称赵主父(相当于太上皇)。
他可能是觉得自己对不起废太子赵章,然后把赵章封在赵国的代地,还想把赵国分成两个部分:赵何来统治赵国,赵章统治来代国。
大臣们纷纷出来阻止,此事也就无疾而终了。
可是赵章心里非常不满,一心想要夺回该属于自己的王位。
公元前395年,赵主父(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到沙丘离宫游乐。
废太子赵章密谋造反,杀害了赵国重臣肥义,他主要是想杀掉赵惠文王,但还没成功就被赵国军队击败了。
赵国的军队奉命追杀赵章,一直追到沙丘离宫附近。
赵章躲进宫内,向父亲求救,得到了赵武灵王的保护。
已经失去王位的赵武灵王根本指挥不动李兑等人,将军李兑等人直接将废太子、反贼赵章从宫里拖出杀死。
可是,李兑等人的兵马并没有退下,反而围困住了赵武灵王所居住的沙丘宫。
宫内本来有众多婢女、太监侍奉赵武灵王的生活,全部都被李兑等大臣下令驱赶出去。
一个偌大的宫殿里,最后只留下赵武灵王一
这支军队一直围困了三个多月,里面断水断粮。
饥饿的赵武灵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掏鸟蛋、抓老鼠、吃树皮,最后什么都吃不上了,被活活饿死在里面,时年45岁。
等到三个多月后,李兑等人才进入宫内,发现赵武灵王已经饿成了一具干尸,面如枯槁。
这位在战场上称霸一时的雄主,最后惨死于沙丘宫内,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史书上并没有说赵惠文王下令让李兑率军困死父亲,可是也没有说李兑等人擅自行事。
相反的是,李兑在逼死赵武灵王之后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还得以加官进爵。
赵惠文王知道父亲的死因之后,只是大哭了一场,然后就厚葬了事。
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赵惠文王赵何不可能不知道父亲的处境。
因此,最科学的解释就是他憎恨父亲过度偏爱废太子赵章,同时也为了保住自己的王爷,因此禁止任何的援军去救援父亲,最后让赵武灵王活活饿死。
如果这样能够说得通的话,那么《将相和》里那一位看似文弱、惧怕秦王的赵王就是他装出来的,他其实也是一位野心家,通过弑父杀兄巩固了王位,果断狠毒。
在赵惠文王时期,赵国人才济济,既有赵胜、廉颇、蔺相如、赵豹、赵奢这样的大臣,也有对抗秦国的实力,很显然赵惠文王并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昏君。

参考:
赵武灵王废掉优秀的儿子太子章,禅位给心爱女人的儿子公子何,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赵武灵王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历史上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君王,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革,特别是推行胡服骑射和修建赵长城,将赵国变成一个强盛到可以与秦国相抗衡的国家,功绩可以说是很大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天纵英才的君王,最后却因为爱情把自己推向了深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赵武灵王出生于前340年,前325年继位,是赵国第六代君王。
前321年,赵武灵王娶了一位韩国宗室女为妻,是为韩夫人。
韩夫人于前320年生下儿子赵章,赵武灵王非常高兴,就立赵章为太子,立韩夫人为王后。
前310年,有一次赵武灵王到大陵巡游,在午休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美丽的少女在边鼓琴边唱歌: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命乎命乎,曾无我嬴。
歌声婉转动听,勾人心魄,赵武灵王醒来之后十分留念,认为自己遇到了梦中情人,就将自己做的梦讲给随行的大臣们听。
一位叫做吴广的大臣根据赵武灵王的描述,觉得他梦中的少女很像自己的女儿吴孟姚,于是将女儿献给了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得到吴孟姚之后,十分宠爱,甚至为了她她好几年都不外出,日夜与之长相厮守,赵国百姓们也很亲切地称呼她为吴娃。
后来,吴娃为赵武灵王生下一个儿子赵何,没过多久由于韩夫人去世了,赵武灵王就立吴娃为王后。
吴娃不但长得美丽,而且是个品德高尚的女子,她陪伴赵武灵王数年,给赵武灵王带去了无穷快乐,但她没有仗着受宠向赵武灵王提过一个要求。
前301年,吴娃生了重病,即将死去,她在临死前向赵武灵王提了她人生中唯一一个请求,那就是要赵武灵王立她的儿子赵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非常宠爱吴娃,也觉得对她有愧疚,便答应了她的请求,在她死后不久就废掉了太子章,改立赵何为太子。
赵何那时候虽然只是十岁,但他聪明懂事,非常具有智慧,赵武灵王很喜欢他,就打算着力培养他治国理政的才能。
前299年,赵武灵王做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那就是将王位禅位给赵何,自己则称主父,类似于后来的太上皇。
赵武灵王为何要这么做呢?
原来,赵武灵王将王位禅位给儿子赵何的意
除此之外,赵武灵王也担心自己长期在外打仗,一旦有一天遭遇不测,会给赵国造成大的混乱,所以才想提前将王位传给儿子来避免这个问题,也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一下下一代,让政权可以平稳过渡。
赵武灵王的愿望是很美好的,但他这个做法严重违背了政权传承的基本规律,最终也酿成了大祸。
赵武灵王禅位给赵何之后,派遣了肥义等能力突出的大臣辅佐赵何,经过三年教导,赵何治国理政的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
看着赵何进步这么快,赵武灵王是很开心的,但他还有一
赵章其实是个好孩子,他比赵何大十岁,身体强健,性格强悍,无论是容貌还是神态都十分酷似赵武灵王。
赵章的母亲韩夫人生前也十分贤惠,尽管她死得早,赵武灵王对她也十分怀念,但赵武灵王最终因为给吴娃的承诺,最终废掉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
韩夫人和吴娃这两个赵武灵王心爱的女人先后去世之后,他就将这一份爱放在了赵章和赵何身上,希望他们能够跟自己一起开创无上伟业。
在赵何已经成为国君的情况下,赵武灵王对赵章的培养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让他统帅中军,最终攻下中山国,可以说是十分优秀了,也被国人所称颂。
赵章尽管失去了成为国君的机会,但他毫无怨言,依然对赵武灵王十分孝顺,这让赵武灵王感到越发愧疚,于是封他为安阳君,并让大臣田不礼去辅佐他。
田不礼原本是齐国的贵族,后来家族没落,他就来到赵国,成为了赵武灵王的臣子。
田不礼成为赵章的国相之后,一方面对赵章的遭遇十分同情,另一方面也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可以利用赵章东山再起。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田不礼经常给赵章灌输赵武灵王废长立幼是错误的思想,还以天经地义和人间正道的说辞去影响赵章,导致赵章开始怨恨赵武灵王对韩夫人绝情,也重新燃起了对王位的憧憬。
当然了,赵章只是将这些心思暗自埋在心底,默默等待机会的到来,赵武灵王对此并没有半点察觉。
为了弥补对韩夫人和赵章的愧疚,赵武灵王经常跟赵章生活在一起,所有用品都是准备相同的两份,赵章的仪仗用度俨然跟国君没有任何区别了。
赵武灵王对赵章的这种格外厚爱,自然引起了国君赵何的警惕,他非常害怕赵武灵王再次改变心思,让赵章取代自己成为国君。
不过赵何也是个聪明人,他虽然有所担心,但并未明着说什么,而是将自己的担心告诉亲信肥义。
肥义倒是看出了赵武灵王的真实用意,认为这只是为了弥补赵章而已,不必在意,赵何这才安下心来。
然而时间一长,朝中很多大臣见赵章太过于受赵武灵王宠爱,于是纷纷向赵章示好,这让赵章的羽翼开始逐渐加强,他争夺王位的野心也更加强烈了。
前295年,天下形势出现了极大改变,赵国因为没有参与中原混战,势力得以保存,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和楚国都不是赵国的对手。
并且,经过赵武灵王的努力,他连续攻下中山国,还赶走林胡,并将娄烦完全消化,国土和人口得到了极大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的想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不再满足于成为北方草原的一方霸主了,而是想逐鹿天下,成为中原霸主。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赵武灵王就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重新掌握政权。
然而,这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自从赵武灵王禅位给赵何之后,经过肥义等人的悉心教导,赵何已经取代赵武灵王成为赵国的核心人物,赵武灵王失去了权力和名位,他在痛苦之余,也深感回天无力。
但是,赵武灵王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扶持赵章来逐步夺回政权。
赵武灵王找到肥义,跟他说想要将代郡封给赵章,让赵章也称王。
赵武灵王的目的是让赵章可以与赵何相抗衡,自己则从中渔利。
肥义原本是赵武灵王的人,对赵武灵王有很深的感情,但他同时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他一看就看出了赵武灵王的心思,他不愿意看到国家分裂,因此拒绝了赵武灵王的要求。
事实上,早在肥义被赵武灵王派去辅佐赵何的时候,他就深知赵章的能力,为了防范赵章,他帮助赵何构建了自己的势力,并逐渐稳固了政权,也让赵武灵王逐步边缘化了。
赵武灵王被肥义拒绝之后,悻悻而去,肥义转过身就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赵何,赵何为此十分担心,便开始积极寻找应对之策。
没过多久,赵何将一切外事都交给肥义处理,肥义就派遣了大量胡人保护赵何的安全。
赵武灵王的另一个儿子公子成和大臣李兑听说赵武灵王想立赵章为代王这件事,便跑去找赵何,表示愿意为他犬马之劳,以此来获取晋升的渠道。
宗室重臣阳文君赵豹向来不被赵武灵王所喜欢,他得知这件事之后,也跑去找赵何,让他要早做准备,言外之意就是该下手时就下手。
很快,反对赵武灵王的势力开始聚集在一起,在赵何的安排下,李兑与公子成拿着兵符驻扎在都城之外,准备随时起兵勤王,而赵豹则坐镇都城邯郸,不准外来士卒进入。
与此同时,肥义也没闲着,他训练了一批精干的青年才俊,让他们四处收集情报,监视赵武灵王和赵章的一举一动。
赵武灵王被肥义拒绝之后,也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赵章和田不礼,其用意在激起赵章和赵何的斗争,他本人则趁机居中调和,并伺机重新掌握政权。
赵章和田不礼得知赵何不愿意分封代郡,果然十分痛恨赵何,在赵武灵王的默许下,赵章和田不礼也准备采取行动,一场激烈地政变即将爆发。
起初,赵武灵王准备利用手中的职权调动军队,但最终发现赵何已经严格把控了他调动军队的权力,并让赵豹封锁了邯郸。
这激起了赵武灵王更大的斗志,并开始不将赵何视为儿子,而是将其看做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既然在邯郸无法动手,赵武灵王心生一计,他以到沙丘为自己选择墓地为由,让赵章和赵何同行。
赵何出于孝道无法推脱,只得带着肥义和信期跟着自己一起去了沙丘。
在赵武灵王的安排下,赵武灵王和赵章住在主父宫,赵何则住在另一处宫殿,俨然形成了对立的态势。
不过,赵章这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田不礼的建议下,他准备杀掉赵何,然后控制住赵武灵王,最后以赵武灵王第一继承人的身份称王。
在田不礼的谋划下,赵章要来了了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何到主父宫议事,准备趁机将其杀掉。
肥义察觉到情况不对,便主动提出去主父宫打探情况,并让赵何做好准备,如果自己没有回去,就派遣使者让公子成与李兑带兵勤王。
肥义去到主父宫之后,没有见到赵武灵王,却见到了赵章和田不礼,他知道担心的事情要发生了,自己也回不去了。
赵章和田不礼见连赵武灵王的令符都无法调动赵何,他肯定是已经做好了准备,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快速制胜,于是杀掉肥义,然后再次派人去请赵何,如果他不来,就马上发起进攻。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赵章手上其实并没有兵权,但在田不礼的谋划下,他很早就私养了大量武士,这些人战斗力很强,且十分忠心,他们正是赵章的底气所在。
赵何见肥义没有回去,传唤他的使者又再次到来,他就知道出事了,于是连忙派人去通知公子成与李兑,让他们带兵勤王。
不过公子成与李兑赶来是需要时间的,在信期的建议下,赵何杀掉使者,然后带兵包围了主父宫,与赵章和田不礼爆发了激战。
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但不久后公子成与李兑带兵赶来,赵章和田不礼不敌,最终兵败,田不礼逃往宋国,而赵章则进入主父宫,被赵武灵王保护起来。
信期,李兑和公子成带兵再次围主父宫,李兑想要去请示赵何如何处理这件事,但公子成却阻止了他,并对他说,你去请示赵王,他怎么可能下达将父兄赶尽杀绝的命令呢?
即使不去请示赵王,我们做了这件事,他也会接受这个结果的。
李兑觉得公子成这话有道理,于是一起带兵杀入主父宫,很快就斩杀了赵章。
众人事先喊着要杀赵武灵王,但见到赵武灵王之后,又没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于是对赵武灵王围而不攻。
赵武灵王本来想拼死一搏,但见众人都不敢杀自己,于是停止抵抗,公子成就将侍奉赵武灵王的亲信全部斩杀,并将侍奉他的人全部赶走,然后关上了主父宫的大门。
事实上,由于赵武灵王自己作死,他的许多亲信早就已经离他而去,投靠到赵何那边去了,因此当他被困在主父宫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在他身边保护他了。
众人都觉得,既然不能杀掉赵武灵王,为什么不让他自己去死呢?
一个阴险的计划就这样产生了在公子成的授意下,赵武灵王都被关押在主父宫,没有任何食物被送进去。
主父宫本来就没有多少存粮,赵武灵王在吃掉仅剩的一些瓜果点心之后,最后被活活饿死在主父宫。
直到三个月之后,公子成才打开主父宫,发现赵武灵王的尸体早已腐烂,无法确定他是何时死掉了,而且他死时只有四十五岁而已。
期间赵何并未过问赵武灵王的情况,直到公子成将赵武灵王饿死的消息告诉他,他这才假模假式地痛哭一场,并将赵武灵王厚葬。
值得一提的是,赵惠文王赵何后来也成为了赵国一代明君,政治清明,国力强盛,涌现出了蔺相如、廉颇、平原君赵胜和赵奢等知名的文武大臣。
总结一下,赵武灵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改立太子已经埋下了一颗雷,还要偏爱原来的太子赵章,并利用儿子的争斗来为自己谋利,实在不是个明智的做法,对国家是十分不利的,最终也导致自己活活被饿死,这段历史读来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参考: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是战国时期赵国第六位君主。
他的一生因“胡服骑射”而被后世称颂,也因饿死沙丘而备受后世同情。
一,英明的君主。
赵雍在政治上绝对算得上英明之主。
他继位的时候,已经是战国中期,彼时秦国和齐国已经成为东西最强大的两个国家。
夹在这两大强国之间的赵,魏,韩三国力量弱小,时常面临着来自大国的威胁。
赵国的局面则更为艰险,除了要应付秦,齐,还要防备北方的中山国,燕国,以及随时都会入侵劫掠的胡人!赵国可以说东南西北全是威胁。
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无舟楫之用。
自常山以至上党,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樊,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
《史记——赵世家》而在这样的险恶局势下,赵雍能清醒地认清局势,在内政上,他重要父亲赵肃侯留下的老臣肥义,认真地研究治国之道。
对外则通过联姻手段笼络韩国,支持并参加魏国人公孙衍发起的联合抗秦。
在燕国内乱被齐国蹂躏的情况下扶持燕国公子职继位(燕昭王),又在秦武王死后从燕国迎回秦国公子稷(秦昭王)并助其继位。
在应付复杂危险的政治局势中,赵雍可谓是步步为营,努力的为赵国争取了相对平和的外部环境。
而他不拘泥于俗礼,在发现胡人骑兵凶猛灵活的战斗力后,力排众议坚持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
使得赵国国力迅速强大,最终灭中山,夺取马匹资源,迫使胡人臣服。
在开疆拓土的同时也让整个赵国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历史上拥有这种魄力的君主屈指可数。
为了实现赵国吞并天下的壮志,他过早地将传位给儿子,自己则一心一意对外征战,甚至乔装打扮成使者,亲自到秦国观察山川地势,观秦王之为人,为伐秦做准备。
在赵雍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聪明睿智,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明君形象。
清末的梁启超先生曾称赞赵雍是黄帝
二,糊涂的父亲。
与治国的英明神武截然相反的是,赵雍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活像一个稀里糊涂的老父亲。
而这一弱点,直接导致了最后他的悲剧收场。
赵雍继位后,为了拉拢韩国,迎娶了韩国宗室女子为妻,韩女为他生下了长子赵章,并被立为太子。
赵章长大后,身材魁梧,胆气过人。
赵雍亲自带领他攻打胡人,征伐中山。
赵章在战争中受到锻炼,成为一个能征惯战的猛将。
如果一切都顺其自然的发展,赵雍死后,赵章继位这是毫无悬念的。
然而赵雍毕竟是一国之君,他的身边不可能只有一个韩女。
在他继位的第十六个年头,有人给他献上一个名叫吴娃的绝色美女,赵雍得到吴娃后十分宠爱。
一年后,吴娃便为赵雍生下了次子赵何。
赵雍见到赵何长得乖巧可爱,自己与吴娃又十分恩爱,便动了废长立幼的念头。
假如说赵雍坚持学习胡人的长处,命令赵国臣民胡服骑射是一种勇于改革的魄力的话,那废长立幼则完全是出于私心。
在他的坚持下,王后韩女和太子赵章被废,吴娃成为新的王后,年幼的赵何成为太子。
赵章没有任何过错,就这么被废了,他的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发誓要夺回本来属于自己的王位。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五月,赵雍将王位传给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
赵雍留下三朝元老肥义辅佐新君治理国政。
自己则号称“主父”,向外攻打胡人和中山国。
赵惠文王三年,赵主父灭中山国。
此时他想起了长子赵章,便将代郡封给赵章,号“安阳君”。
赵章对于弟弟的继位是耿耿于怀的,他暗中培养党羽,等待时机夺位。
赵雍对长子的不满有所察觉,便把自己身边的大臣田不礼派去辅佐赵章。
本来的意思是要田不礼时常规劝赵章打消怨念的,谁知道这田不礼到了赵章手下,便积极地参与谋划政变。
赵雍大概不会想到,自己给长子派去一个得力的造反帮手。
三,沙丘之变。
安阳君与田不礼的野心,都被老臣肥义和将军李兑所看破。
李兑劝说肥义:“这件事情太复杂,一切都是主父纵容所致。
安阳君和惠文王之间必定有你死我活的斗争,做臣子的既然无能为力,不如及早抽身避祸!”然而肥义是铁了心的要保惠文王,谢绝了李兑的好意。
为了防止安阳君假传主父命令谋害赵王,肥义对保护赵王的将军高信说:自今以来,若有召王者必见吾面,我将先以身当之,无故而王乃入。
以后凡是有人传主父的命令要大王前去拜见,那么我先跟着传书人去一趟。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大王才能前往。
又过了一年,安阳君来到邯郸朝见惠文王。
主父赵雍观看臣子朝拜君王,他看见赵章高大魁梧,此时却对着年少的弟弟跪拜。
一时间很不是滋味,想起当年因为宠爱吴娃,就把赵章母子废掉的情形,他感到惭愧和心痛。
退朝后,赵雍觉得对不起长子,就想将赵国一分为二,令两兄弟各自为王。
但是这个提议马上遭到肥义等朝臣反对,赵雍只得作罢。
过了几天,主父赵雍和次子惠文王以及一些臣子离开邯郸前往沙丘离宫散心,主父与赵王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宫殿中。
君王远离都城,正是夺位的好机会。
同行的安阳君与田不礼想造反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布置好自己的人马后便假传主父的命令,让赵王前来拜见。
老臣肥义先随传诏使者前往,愤怒的安阳君将其斩首。
赵王和高信见肥义一去不回,知道事情不妙,连忙率军士前来寻找。
而安阳君和田不礼也带着士兵赶来要弑君夺位,双方交战起来。
消息传回邯郸,主父的叔叔赵成连忙和李兑率领大军赶赴沙丘。
安阳君的部队被这支大军一袭击,马上四散瓦解。
他向父亲赵雍的行宫跑去,赵雍见儿子跑来求救,连忙命人开门。
而赵成和李兑的大军也很快赶来把这座行宫围的水泄不通。
四,惨遭饿死。
主父赵雍和王叔赵成其实是有矛盾的,在赵雍决定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时候,第一个反对改革的就是赵成。
当时,中原各国从衣冠制度到军队建制无不是遵循祖宗之法。
衣服都是宽袍大袖,有履无靴。
军队则以步兵和车兵为主。
然而中原的服装实在过于繁琐,士兵在作战的时候很难随心所欲地施展,脚上穿着履反而不如穿筒靴的胡人善于奔跑。
而步兵和车兵在平原作战还可以发挥威力,到了山区地带则处处受制于胡人的骑兵部队。
正是看到了祖宗之法的种种弊端,赵雍才下决心效法胡人。
从衣冠制度到军队建设全都放弃了先王之法,改穿胡服,着重建立骑兵队伍。
赵雍刚开始下令改穿胡服的时候,压力是巨大的。
他首先想到的是王叔赵成,赵成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又是赵国的宗室,假如他肯改穿胡服的话,那其他的臣子也就不敢反对了。
但是赵成说什么也不穿胡服,还说:臣闻中国者,盖聪明徇智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能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弗学者,离中国。
故臣愿王
后来,赵雍亲自与他辩论,并亲自赐给他胡服。
赵成无奈只好不情不愿的改换了衣冠。
改革让许多宗室成员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赵成就是这些人的代表。
虽然赵雍最后改革成功,然而也和宗室与一些守旧的大臣结怨。
赵成和李兑包围主父的行宫后不久,安阳君赵章便死了。
赵雍命人将安阳君的死讯告知赵成,命令他们撤围。
但是赵成却这样对李兑说:“我们是追击安阳君才包围主父的行宫的。
现在安阳君已死,主父出宫后必定迁怒我们,到时候大家就是灭族之祸了。
”为了自保,李兑只能依照赵成的安排,佯装不知。
令大军继续围困沙丘行宫,让主父也死在里面。
后来赵成和李兑命令宫中侍从全部出宫,后出者死!伺候赵雍的人争先恐后地逃出宫门,偌大的行宫中只剩下他一
粮食吃完后,饥饿的赵雍只能靠掏鸟蛋为食。
大军围困整整三个月,赵雍终于被活活饿死。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终于结束了他既光辉又可悲的一生,终年四十九岁。
总结:赵武灵王死后,一度强盛的赵国再次衰落,而他“胡服骑射”的伟大壮举,却激励着后世无数的改革家。
这一代又一代的敢于改变祖宗之法的改革者,不断地为中华民族的血管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能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时代变革,永葆青春。
赵武灵王并非完人,他也有糊涂的地方。
在对待家庭问题时,他太善变,也太感情用事,所以导致了沙丘之变的发生。
然而,他勇于改革的破天荒举动和无畏的勇气,却足矣令其名垂千古,受后世尊敬。
政治和
“赵武灵王”是后人给加上去的,其实赵雍曾参与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发起的“五国相王”,被称为赵王,不久他就认为名过其实,就去掉王号,改称赵君;
真正的赵君称王,是从武灵王谥号开始的。
赵武灵王执掌赵国后,东有齐国和中山国,北有燕国和东胡部落,西有楼烦部落和秦国及韩国。
于是赵武灵王开始军队改革,通过胡服骑射,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使赵国最终成为北方的霸主。
但是,就是这样一代枭雄,最终在继承人上做出了糊涂的决定,被围困在沙丘行宫,断水断粮三个月,被活活饿死在行宫。
至于,
赵武灵王五年(公元前321年),韩赵联姻,赵武灵王迎娶韩女为夫人;
韩女生下王子章,被赵武灵王立为太子,史称太子章。
赵武灵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游大陵,娶了梦中情人吴娃;
吴娃生下了王子何。
赵武灵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1年),吴娃去逝,赵武灵王十分伤心。
于是就答应了吴娃死前的最后请求,废掉了长子太子章,改立吴娃的儿子王子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国于王子何,自号主父,任肥义为相,兼任赵王何的师傅。
王子何即位后,即赵惠文王,国内的政治中心就逐渐地由赵武灵王转向了赵惠文王,大臣们聚拢在赵何身边。
而赵武灵王退位之后,专心致力国家军队建设,收服楼烦,灭中山国,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取得了一系列军事上胜利。
在取得一系列成就后,赵武灵王开始看自己的儿子,王子何、王子章两人都是自己的骄傲。
王子何现在接了自己的班,成为赵国的国君;
而王子章这位曾经的太子,现在却成为一名普通的王子,每次拜见弟弟时萎靡颓废的样子让赵武灵王十分痛心。
同样,赵武灵王拥有与段正淳一样的多情性格,自己对吴娃是爱,对韩夫人也爱。
如今,两个最心爱的女人都去世了,对于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儿子,赵武灵王希望他们都能分享自己创造的无上伟业,尤其是公子章。
每次想起公子章在无辜被废后,赵武灵王就会更加的愧疚。
于是赵武灵王封公子章为安阳君,派田不礼相公子章。
田不礼本是齐国的失势贵族,一直希望能够东山再起。
于是抓住机会,就不停的对公子章灌输长幼有序的思想,让对王位本已经心如死灰的公子章,开始对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
同时,赵武灵王经常与公子章居住在一起,衣食住行均命人准备两份,公子章的仪仗用度与赵王何的几乎一样。
赵武灵王对公子章的厚待让朝中的许多大臣开始倒向公子章。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
结果遭到肥义的反对。
肥义本为赵肃侯的贵臣,留给赵武灵王的托孤重臣,曾全力支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
肥义的反对,让赵武灵王失去重新执掌赵国权利的希望,开始倒向公子章,让赵惠文王白了事情的严重性,让公子章决定采取武力措施夺权。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
到沙丘后,赵王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
公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意
结果,让肥义识破计谋,代赵王何前往,果然肥义被杀。
于是赵王何排人包围主父宫,与公子章展开激战;
公子章败退入主父宫,受到赵武灵王保护。
但赵王何部将依然攻入主父宫,在赵武灵王面前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
由于赵武灵王地位超然,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
于是赵王何部下将主父宫中仆人全部驱逐出宫,然后将赵武灵王困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又被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最后被活活饿死。

参考:
因为赵雍人生里的最后时光,已经“众叛亲离”了,赵雍被困死于沙丘宫,看似是一场悲剧,但实际上这位胡服骑射的雄主已经不复当年的果断了,甚至沦为了争权夺利的庸俗者。
赵雍,史称赵武灵王,这个男人在古代历史上拥有着超然的地位,当年以“胡服骑射”的军备策略,改变了赵国劣势的地位,直接将赵国推动至霸主,并且征服周边的小国以及游牧民族,堪称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传奇政治家、军事家。
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男人,最后却犯了最庸俗的错误,那就是“意气用事”。
赵武灵王在十几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被其他诸侯国“虎视眈眈”赵国给他。
在为父亲举办葬礼时,赵国就到了最危难的时候,但是年少的赵武灵王冷静沉重,理智地借力打力,解决了周边国家对赵国的威胁,赵武灵王也因此被其他的国君所看重交好。
年轻的赵武灵王是理性的,这种理性超乎常人。
因为赵国地处游牧和农耕文明的交界,赵国除了受到北方游牧民的侵扰以外,还要防范南方中原国家的进攻,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赵国一直强大不起来。
面对这样的现状,赵武灵王坚定的认为,只有学习“胡服骑射”,将中原和游牧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让赵国中兴称霸。
可是赵国也是中原传统文化的国度,胡服骑射说起来好听,但本质上是在“数典忘祖”,当时赵国的王族以及百官几乎都不同意。
而赵武灵王没有意气用事,一一地劝服了可以劝服的人,一方面也迅速地引入“胡服”,培养“骑射”,很快,赵国的新骑兵军队横扫四方,赵武灵王的威名传遍战国。
能够成功,靠的是赵雍的理智。
随着赵国越来越强大,赵武灵王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可是他的野心很奇怪,只注重军事,不注重政治,于是他想着把自己的“王位”让出来,让儿子当这个国王,管理政治,自己则是专心负责军事,赵武灵王给自己冠以一个尊称,乃是“主父”。
就是这个决定,是赵武灵王走向末路的开始。
赵武灵王的长子是赵章,赵章是一个性格十分类似赵武灵王的人,因此被赵武灵王立为太子,按道理来讲,赵武灵王“退位”,即位的是赵章才对。
但就是在感情的问题上,赵武灵王也出了“幺蛾子”。
当年赵武灵王有一个宠妻,名为吴娃。
赵武灵王和吴娃生有一个孩子,正是后来的赵惠文王,名为赵何。
吴娃运气不好,年纪轻轻就因病去世了,在临终前,赵武灵王觉得愧对吴娃,于是说答应吴娃一个要求,吴娃一辈子没有要求过赵武灵王做什么,而她的遗愿是,自己的儿子赵何能够成为国王。
赵武灵王一开始很纠结,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不久后,赵武灵王废掉了赵章的太子之位,立赵何为太子,而在赵何十岁那一年,赵武灵王正式退位,成为“军事领袖”,让赵何负责政治。
其实赵武灵王的这个决定,是荒唐中的荒唐。
首先是“废长立幼”,赵武灵王因为自己的随心所欲,打破了自古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甚至说,赵武灵王连“立长不立幼”的原则都没有,本来是赵章的王位,却因为吴娃的遗愿给了赵何。
一开始做出这个决定,赵国大多数士大夫强力反对,可终究拗不过赵武灵王。
强势的赵武灵王,自此改变了赵国的命运,是强盛的赵国,走向另一条岔路。
赵武灵王将自己的心腹大臣肥义留给了赵何,肥义乃是一直支持赵武灵王展开胡服骑射改革的重要人物,在劝说赵武灵王不要立幼子为王无果之后,便沉下心来,专心辅佐赵何。
按常理来说,赵国若是这样发展下去,也未必会差,可是赵武灵王又搞出幺蛾子。
因为赵武灵王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人,前期的他理性沉稳,可是后期的他,却是多愁善感,被自己的情绪所绑架。
当他看到本来该成为国王的赵章向赵何低头时,他于心不忍。
赵章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有才能的储君,却因为他一句话被迫向年仅十岁的赵何低头。
这样的背景下,赵武灵王发散出了一个父亲的“关怀”,他要弥补赵章,于是他让赵何给赵章封安阳郡,封地代郡。
其实给封地都还没有什么,但是已经成为主父的赵武灵王却还想着,把代郡列为赵章的封国,这就意味着,赵武灵王想把赵国一分为二。
就因为这样,赵武灵王走到了赵国的对立面。
这个支撑着赵国走向强大的雄主,竟然想着“分裂”赵国,就连赵武灵王的心腹忠臣肥义都不再支持赵武灵王,强烈反对。
而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士大夫皆是有骨气、理性、荣辱观的官员,他们明白赵国的强大来自于团结,这才是赵国的最高宗旨,赵武灵王一旦碰到了这条底线,他也将成为赵国的敌人。
知道了众人反对,赵武灵王后悔了。
他后悔把权力让了出去,他才知道权力才是他骄傲的一切根源,于是他不仅再想着给赵章一些“弥补”,他要亲自拿回属于他的权力。
于是他暗中推动赵章和赵何“对决”,赵章的相国田不礼,就执行了这项煽动赵章造反的任务,但最后因为肥义的果敢和阻挡,他们只杀死了肥义,却杀不死赵何。
赵章和田不礼叛乱,被齐心协力的赵国人镇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真正的推动者赵武灵王,此时还在“主父宫”(沙丘宫)中等待结果,以坐收渔翁之利。
其实这个时候的赵武灵王,已经失去了作为父亲、国君的底线了,毫不夸张地说,赵武灵王已经变了。
当赵章逃到了主父宫时,赵武灵王还是“接纳”了儿子,可是追兵们却“顺水推舟”,当时赵武灵王的叔叔赵成(公子成)和赵何的心腹李兑在沙丘宫进行了策划。
他们强行召出造反失败的赵章就地正法,却把赵武灵王独自困在了沙丘宫中。
他们做出了一个残酷的决定:困死这位曾经的雄主。
对于赵武灵王,其实当时的赵国人已经对他“失望透顶”,他的举动无一不把赵国带向灾难,那些崇拜、敬仰赵武灵王的人们,都纷纷沉默,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赵武灵王“默默”地死去,才是最好的结果。
这便是赵武灵王的“众叛亲离”。
因为他曾经名动中原,镇压周边,没有人敢直接杀害这位不可一世的伟大君主,因此只能困死他。
赵武灵王的心腹沉默了,因为他们为了赵国。
赵武灵王的儿子赵何沉默了,他也是为了赵国,赵成和李兑做了这个“恶人”,他们下令,不管沙丘宫中传出什么动静,都不允许探视和回复。
走到这一步末路,其实就是雄才伟略的赵雍自己不克制、不理性导致的。
整整数月,赵武灵王独自吃完了沙丘宫里的粮食,吃到已经没有任何东西就要吃了,直到他去掏鸟窝,但即便如此,都仍旧是不能补充持续的饥饿和疲惫,不知道扛了多久,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
在困了赵武灵王三个月后,赵成等人才打开宫门,确定了赵武灵王的“逝去”。
当时赵国人为赵武灵王的离去而纷纷落泪,举国为他哭泣,可是大家心里又明白,这哭的只是曾经的那个赵武灵王,骑着马、拉着弓穿着胡服征战的赵雍,而不是那个“主父”赵雍。
赵武灵王尊称里的“灵”和“武”,便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概括,对于国家没有帮助曰“灵”,带着家国开疆拓土、建立武功曰“武”,这就是历史上矛盾的“赵雍”。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参考:
赵武灵王被围困沙丘行宫三个月,最后被活活饿死都没人知道,就是作死作出新高度的教课书级别的人物。
沙丘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战国时期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这个地方,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病逝后被要求秘不发丧与咸鱼放在一起被运回咸阳。
公元前三世纪去世的这两位野心勃勃的君主实际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其中之一就是都没有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赵武灵王因此丧命,而秦始皇因此失国。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他的命运会如此的悲惨呢?
要知道,他可是赵武灵王,是他一手将原本弱小的赵国给打造成为了一个能与秦国相比肩的超级大国,也是他发明了胡服骑射,让赵国的军队从此无人可挡,可就是这么一个英雄人物,最终却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当时是处于战国时期,那时候最强大的国家便是赵国和秦国了,然而,赵国在此之前还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小国家,没有什么军事实力。
自从赵武灵王继位以后,他立马就将赵国给打造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那时候,他发明了历史上著名的“胡服骑射”,使得赵国的军队从此就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最终竟然能够与最强的秦国相比肩,而就在赵武灵王准备跟秦国争天下的时候,他突然宣布要退位,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当时所有的赵国人都震惊了,他们还指望赵武灵王四处去征战扩张赵国的领土呢,不少将士甚至于就连赴死的心理都已经调整好,结果赵武灵王却搞这一出,而赵武灵王本人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反正他才是赵国的皇帝,自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宣布退位,虽然大部分人都很不满,也极力反对,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处。
赵武灵王在退位之后,他便将年仅13岁的小儿子赵何来继承皇位,那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认为赵武灵王一定是脑子烧坏了,因为他不仅在本该有一番大作为的年纪选择了退位,而且还选择让小儿子来当赵国的皇帝。
先不说赵何这
而对于这个决定,最不满的当属长子赵章,他心想,我年龄都这么大了,而且不管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军事才能方面都非常优秀,凭什么要让自己这个才13岁的弟弟当皇帝?
他有什么资格来让自己俯首称臣?
赵武灵王才不管这些,他反正就是很喜欢这个看起来很可爱的小儿子赵何,就是要让他当皇帝,对于这个决定,即便是再多的人反对也是没有用处。
赵武灵王身边有能力的手下还是非常多的,所以,即便赵何仅仅只有13岁的年龄,就当上了皇帝,却也并没有对赵国造成太大的影响,许多对国家不利的事情都有专门的人来处理。
赵武灵王对于这点还是非常的满意,他也放心的做着退位之后该做的事情,成天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然而,原本好好的事情却在一次上朝的时候被转变了,那时赵武灵王突发奇想就到了宫中,像看一下自己儿子究竟是怎样上朝的,当他看到长子赵章跪在地上,像狗一样为自己的小儿子赵冲俯首称臣的时候,他不禁就肉痛了起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赵武灵王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便决定回去想一个办法。
最终,他决定将赵国一分为二,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做王,只不过赵何所管理的地盘比较大,而相对而言,赵章所管理的地方就小太多了,但是不管怎么样,赵国也一下子就变成了两个,而赵何和赵章的身份地位也就变得相同了起来,虽然说这样的做法,极其的不利于赵国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赵国的实力。
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亲信前来救驾?
公元前295年,一场政变悄然上演。
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同游沙丘,两
安阳君和田不礼知道后作乱,矫诏主父召见赵惠文王,而肥义替赵惠文王先行,被安阳君的人杀死。
赵惠文王组织兵力平叛,而公子成和李兑从邯郸赶来,组织军队平叛,很快安阳君就败了,但他并不想就这么死去,于是投奔了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没有理由拒绝自己的儿子,而公子成和李兑则不打算让安阳君活着,于是兵围赵武灵王的行宫。
《史记》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主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宫。
公子章死,公子成、李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
”乃遂围主父。
令宫中人“後出者夷”,宫中人悉出。
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馀而饿死沙丘宫。
也就是说公子成和李兑逼着公子章从赵武灵王的行宫走出来而将其杀死,然后,两人又继续围困行宫,并放话“最后出来的全部杀掉”,于是行宫里的人陆陆续续全部跑了出来,只剩下了赵武灵王一
他想出来但是出不来,而行宫中的食物也已经消耗殆尽,他只能想尽办法吃各种东西,最终还是被饿死了。
一场围困长达三个月,怎么说都透着诡异,《史记》中对于公子成和李兑围困赵武灵王的原因解释为“畏诛”,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而且三个月的时间里,竟不见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身影,没有身影即是默认。
他默认了公子成和李兑的做法,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并不单纯,其一就是他这个国君之位做的战战兢兢,时刻害怕赵武灵王会收回,而且他虽然做了国君,但是大部分政事还是赵武灵王说了算,他并没有多少权力,所以,时间一久,父子俩早已离了心,赵惠文王自然也希望自己手中的权力更稳固些,而促成这种稳定的自然就是赵武灵王和公子章都消失。
另一方面,赵惠文王毕竟年幼,他仅有的那些权力还被公子成把持,公子成想要赵武灵王死,赵惠文王也无法阻拦。
基于这主动或者被动的理由,赵惠文王选择了沉默,果然沉默是金,他这一沉默,赵武灵王真的消失了,而他手中的权力也真的稳固了。
分析一下公子成和李兑围困赵武灵王,却没有人救赵武灵王的原因,其实就是能救并且愿意救的肥义已经被杀,而能救却不愿意救的赵惠文王选择了沉默。
至于别人,实际上赵武灵王并没有多少心腹,并且他之前因为“胡服骑射”得罪了赵国的贵族,这些贵族自然是希望赵武灵王去死的,他们断不会选择去救赵武灵王。
至于跟随赵武灵王的士兵,则选择了活命。
最终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赵武灵王将宫中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吃了,包括那一个躲在隐蔽处的鸟巢,然而,在没有任何补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饿死了,从此一代枭雄就此陨落总结:一代豪杰,败给了自己年仅14岁的儿子,真真让人叹息啊!
参考:
赵武灵王在沙丘宫围了三个月,为什么没人来救?
因为肥义早就安排好一切,兵符在赵惠文王的亲信公子成和李兑手中,整个邯郸城也被赵豹守得死死的,外围的兵马根本进不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赵武灵王就算是有飞天循地之术也难逃出这天罗地网!沙丘宫之变——赵武灵王的“作死”过程战国时期的赵国很厉害,是战国七雄中数一数二的强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
然而外表强大的赵国,内部却问题重重,赵武灵王中年退位,废长立幼,后来又想重新执政,还想将赵国领土分出一半给废掉太子的长子赵章,这一系列的荒唐行为导致赵国内部兄弟反目,政党混乱。
赵武灵王在41岁那年退出国君之位,让自己的二儿子赵何继承自己的皇位,而自己则退居二线为主父。
赵何登基的时候才11岁,很多事情都要靠辅助大臣来帮忙,当时辅助赵何的人就是肥义。
肥义这
赵武灵王退位后的第四年,他感觉二儿子赵何不如大儿子赵章,特别是经常看到赵章向弟弟下跪的时候,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于是便有了重新执政的想法,他向肥义提议要把赵国一分为二,一半领土归赵何,一半归赵章。
肥义听了立即反对,而且还提醒赵武灵王的种想法非常危险,必须要马上放弃这种念头。
赵武灵王被肥义拒绝了,心中一直不甘,就去找大儿子说这事。
结果这一说就挑起大儿子的怒火,他早就看弟弟不顺眼了,自己比他大,能力比他强,凭什么他是君王
于是他连忙安排:命公子成和李兑拿着赵何的兵符在城外待命,一旦有变故马上调兵解救;
命赵豹守住邯郸的所有城门,不允许外围的一兵一卒进城;
交待赵何牢牢掌控自己手中可用的兵马,不能给赵武灵王和赵章任何调动兵马的机会;
肥义自己则在整个朝野安排眼线,时刻观察事态的发展。
沙丘宫事变的时候,赵章假借赵武灵王之名邀赵何前来,结果被肥义识破,让赵何留在行宫,自己只身前往,并交待如果自己回不来,马上下令公子成和李兑出兵解救。
果然,肥义被赵章杀了,赵何随即向公子成求救,公子成和李兑调来四邑的兵马前来平息叛乱,最后把赵章围在了赵武灵王的行宫内。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赵章被杀,赵武灵王则在行宫内围困三个月,活活饿死。
沙丘宫之变,谁能救赵武灵王?
在赵武灵王被困的三个月里,谁能救他?
首先想到的就是赵何,因为那是他的亲儿子!但整整三个月时间,赵何都没过问过赵武灵王的事,只是在赵武灵王去世后,他才痛哭一场,我觉得他当时应该哭得好假!有人说赵何当时年幼,主要还是公子成和李兑在发号施令。
其实赵何也不小了,霍去病17岁前往大漠击溃匈奴,此时的赵何已经15岁,并且做了4年的君王,不可能连撤兵的命令都下不了。
沙丘宫之变,赵武灵王被饿得骨瘦如柴而死,他是皇权斗争的参与者与受害者。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权力高于一切,亲情早已不堪一击了。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
参考:
赵武灵王,即赵雍,战国时期赵国的君王,十五岁登基,聪慧过人,运筹帷幄,一生纵横捭阖,励精
“沙丘宫变”实际上是赵武灵王对王权的下放与摇摆不定的感情用事而导致的。
沙丘宫变前的三方势力:赵武灵王、大儿子赵章、田不礼为一方;
二儿子赵何、肥义为一方;
赵武灵王的叔叔赵成、李兑为一方。
沙丘宫变前的赵武灵王,不仅是一代明君,还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但他在亲情之间摇摆不定,为沙宫之变埋下了祸根。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王后是韩王公主。
这位韩国公主不仅漂亮,而且温柔善良,赵武灵王很喜欢这个王后。
韩国公主为赵雍生下长子章。
公子章很小就遗传了父亲优良的基因,体格健壮,性格要强,在公子章身上,赵雍似乎找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影子。
赵雍很喜欢这个大儿子并很快就立他为太子,他走到哪里都喜欢把赵章带上。
公子章也很出色,才十几岁就被赵雍委以重任。
在太子章的心中,以后赵国就会成为自己的国家,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
可是不久,太子章的母亲韩国公主过世了,赵雍又娶了孟姚,一个十分漂亮的“梦里面的姑娘”,赵雍非常宠爱孟姚,赐名为吴娃,赵雍对吴娃的宠爱比起那位韩国公主来说犹过之而无不及。
吴娃,生子赵何,不久也死了。
吴娃去世时,垦求立她的儿子赵何为太子。
赵雍为满足吴娃的遗愿,应允,废太子赵章,改封为安阳君,重立赵何为太子。
爱屋及乌,赵雍也很喜欢赵何。
为解决儿子登基的后顾之忧,赵雍把王位传给赵何,自己自号“主父”,带着长子赵章专心开疆拓土。
赵武灵王戎马一生,在感情方面却优柔寡断。
一次,大儿子赵章拜见年幼于自己十岁的皇太子赵何,赵武灵王颇感愧欠。
长期跟长子赵章在一起,老赵又怀念他的前妻韩国公主,认为长子赵章被废太子之位是无辜;
赵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其性格和为人更加像自己。
于是赵武灵王有了将赵国一分为二的想法,北赵国给长子赵章,南赵国给次子赵何,这样他就对得两位亡妻与两位爱子。
老赵的想法是好的,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这是千古不变的权力规则。
赵章知道父亲预将将北赵国(代郡)封给他后,他就想起兵杀死弟弟赵何,进而独占赵国。
于是赵章在安阳瞒着赵武灵王,招兵买马,羽翼渐丰,希望有一日能夺回太子之位,而这些,赵武灵王都不曾察觉。
他更没有想到赵章想夺回太子之位的心情如此急促。
沙丘宫变爆发,赵武灵王以选墓地为由引诱出赵何,以便软禁,想不到选墓地之计,真成了自己的葬身之地。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以看墓地为由,命令赵章、赵何随从。
赵何、肥义明知这是陷阱,但父命难违,不得不去,于是肥义在赵何去之前,在沙丘附近布置好兵力,以防不测。
众人到达沙丘之后,赵武灵王与赵章居于一宫,赵何居于一宫。
赵武灵王想设计将赵何捆绑后再囚禁,但又不想亲自出面,便借令符于赵章,让其传令赵何过来议事。
赵章得令符之后,传赵何过来,但赵何的得力助将肥义警惕性极高,打算单刀赴会,以探虚实,且命手下将兵加强防御,如果自己去面见主上未归,即可进兵,并且安排好使者,若有事变,立即通知赵成、李兑,以加强实力。
果然,肥义入到主父宫时,未见到赵武灵王,只有赵章、田不礼在。
赵章见主父的令符都调不到赵何,便知赵何早有准备,于是赵章与田不礼先下手为强,杀了肥义。
赵章再用主父的令符派人差遣赵何来拜见,若不然,便要强攻。
此时的赵武灵王,方知形势失控,力劝赵章念及兄弟之情,万不可相互残杀。
可赵章不听,竭力诛杀赵何。
赵何见肥义久久未归,知道事变,一方面命将士极力抵抗赵章的进攻,一方面派人请求赵成、李兑救缓。
赵成等人赶到之后,局势急转,反守为攻,打入到主父宫,杀死了赵章、田不礼。
主父赵武灵王见儿子之间相互残杀,愤怒不已,极力反抗,但他人在主父宫,之前也没有想到过儿子的争斗如此激烈,没有做好应变的预案。
他被重重包围之后,手下的得力群臣皆被杀死,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根本无法联系得到外边的亲信将士。
赵何、赵成围住主父宫之后,却无人敢背上杀“主父”之名。
赵成工于心计,心想何不趁此饿死“主父”,而赵何年幼,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奉他为皇帝,而实权由自己掌握。
于是,对内,赵成命人将“主父”宫的食物全部拿走,围而不攻。
对外,赵成命人对赵武灵王的亲信将领进行肃杀。
历时三个月,一代君王赵武灵王竟然被自己的儿子和亲叔父围困,活活饿死了。
赵武灵王死亡之后,赵何正式登基,赵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
不久赵成寿终正寝,李兑独擅赵国,而至于赵何又是如何逆袭,这是后话了。

参考:
谈秦说汉(215)赵武灵王被围沙丘行宫三个月,为什么竟然没有一个亲信前来救驾?
赵武灵王赵雍被围困于沙丘行宫三个月,他的贴身护卫基本上在赵章作乱时与赵章在代郡的势力一起被清除了。
赵雍号称一代雄主,国家军权早已在赵惠文王赵何手里,这时基本上已经没有亲信了。
而想置赵雍于死地的就是赵惠文王,谁敢来救?
赵雍被自己的儿子围困饿死于沙丘行宫,儿子不孝,竟敢弑父,也只怪他让位太早,自己给自己挖坑。
赵雍年轻时勇敢有谋,实施了“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建立了中原第一支作战灵活、机动性强的骑兵,让四面受敌的赵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一。
赵雍率领骑兵吞灭中山国,讨伐燕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辟地千里,建立了代郡、云中、雁门三个郡,还修筑了“赵长城”。
曾经计划从云中、九原郡直向南袭击秦国,曾亲自乔装成使者进入秦国侦查地形,等秦国人发现时已飞马回赵国。
赵雍有四个儿子,长子赵章,被封为安阳君;
次子赵何,被立为太子;
三子赵胜,封平原君,也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四子赵豹,赵惠文王封其为平阳君。
原本长子赵章已经被立为太子,但赵雍宠爱孟桃,也就是赵何的母亲,改立赵何为太子。
赵雍废长立幼,给未来埋下了灾难的种子。
长子赵章与次子赵何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赵雍热衷于军事扩张,才四十六岁就将王位让给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自称为主父。
后来,又想给长子赵章在代郡封王,但已经没有赐封的权力。
赵雍找相国肥义商量,肥义认为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王,没有同意。
但肥义又把赵雍为赵章讨封的事情一字不漏全告诉了赵惠文王,这下赵何也心里非常不乐意。
而赵章因为成天跟赵雍呆在一块,自然也知道了父亲为了他跟弟弟讨封不成的事。
公元前295年,赵雍带着赵章、赵惠文王前往沙丘看墓地,当晚住在沙丘行宫,赵惠文王住一间屋子,赵雍与赵章住一间屋子。
代郡是安阳君赵章的封地,田不礼是辅佐赵章的相国,田不礼劝赵章趁机杀死赵何,逼主父任命他为赵国的君王。
两人一拍即合,田不礼暗中布置人手埋伏于沙丘宫,派人假传主父的命令,让赵何到主父住的行宫议事。
赵何与相国肥义有一丝不祥之感,便商量让肥义先过去晋见主父,同时快马通知公子成与李兑做好援救准备,结果肥义刚进屋就被杀死。
接着赵章率领代郡之兵攻击赵惠文王,高信护卫着赵何拼死抵抗,正好公子成与李兑率“四邑之骑兵”刚刚从邯郸赶来,打败了赵章的代郡之兵。
田不礼败逃到宋国,赵章躲进了主父的王宫中。
公子成率兵围攻沙丘行宫,赵雍只好交出赵章。
但公子成与李兑斩杀赵章之后,仍不撤兵。
这时,赵何已经回到邯郸,不关心这边平叛的事。
赵雍想出宫,军队不让,侍从全部逃散。
沙丘宫内又没有食物,只好爬到树上掏鸟蛋而食,三个月之后,沙丘宫内已无物可食,赵雍终于被饿死。
虽然说赵雍主观上没有攻击儿子赵何的意思,但得到赵雍宠爱的赵章已经有了夺权的事实,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赵雍曾经承诺给赵章封王的原因所引起的。
赵武灵王既然已经移交了权力,却又插手朝政是不智,而赵何饿死亲爹,做得有点过了。
赵国最大的一股势力是以赵惠文王为核心的国家正规军队,赵何已经黑下心要整死自己的亲爹;
另外一股大势力是以公子成为首的赵氏宗族势力,无疑公子成已经倒向赵惠文王对付赵雍;
第三股势力是平原君赵胜;
第四股势力是平阳君赵豹。
发动叛乱的代郡地方势力与安阳君赵章的后人基本上全部已经被清除了。
而赵雍的小儿子赵豹被封为平阳君是公元前275年,也就是赵雍死后二十年,还是赵惠文王赐封的。
赵雍被饿死的时候,赵豹是个小孩子,对父亲的事情是无可奈何的。
唯一有能力拯救赵雍的只有平原君赵胜,但可笑的是,号称战国四公子之一,以贤德著称的平原君,门下养着一大群宾客,满嘴仁义道德,却对父亲被困沙丘三个月不闻不问,浪得虚名。
当然,从利益角度上看,赵胜倒向二哥赵何更加实惠。
赵雍被围困沙丘宫时,赵国最大的权力集团赵惠文王与公子成已经结盟,赵章在代郡的势力被国家军队强行镇压了。
平原君赵胜有数千门客,也有能力借助诸侯的力量来救助自己的父亲,然而他没有这么做。
所以说赵武灵王早已众叛亲离,世上再无亲信了。
2020/11/12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