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用推恩令削弱诸侯为什么没有诸侯抵制
阳谋的智慧皇叔刘备为什么会摆摊卖草鞋呢?
这就是“推恩令”的最伟大成就。
《三国志·蜀志·刘备传》: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中山靖王,正是景帝的亲儿子,汉武帝的亲兄弟刘胜。
(前154年)景帝三年,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引发了“七国之乱”叛乱虽然得以平息,然而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诸侯国势力的矛盾依然日益激化。
(前140年)汉武帝刘彻登基。
面对日益强大的地方诸侯国势力,果断地采纳主父偃的上书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皇帝制定封号。
——阳谋自古以来立长不立贤,立贵不立长。
在“推恩令”的这一推之下:使诸侯王都会分封子弟为侯,那就是以前没“编制”子弟,都能得到皇帝的法定封号。
总体看来“推恩令”的颁布,诸侯王并没有损失,反而多了法定的侯子侯孙,只好不坏,何乐不为呢?
就算个把有大智慧看得远、看得透的,也只能三缄其口。
这一推,可以说当时是举国欢腾,毕竟嫡长子就几个,而庶子却是数以千计。
就中山靖王刘胜而言,可是有120多个儿子,其中就有个儿子刘贞受皇帝封号为--(陆城亭侯)。
这一推,说好话的太多了,举国拥护,也没人会出来抵制了。
后来的这一推再推,就把刘备的祖宗刘贞(陆城亭侯)推了11代到刘惠(济川侯)。
再推到刘雄已经没什么可推,也不可能有什么封号,这刘雄的有个孙子字玄德,就是街上摆摊卖草鞋的那个......巨擘的势力,变得犹如瓦砾。
“推恩令”有效地瓦解了诸侯国内的强大势力,化整为散,随时可以各个击破。
“推恩令”颁布推行,用以解决中央专制皇权与诸侯国之间日益激化的尖锐矛盾。
不失为一项最为明智的法令,它使诸侯则被割得七零八落,势力也越来越弱,从此丧失了向中央集权挑战的实力。
再推行“算缗法”、“告缗法”、“均输法”,统一货币,统一物价;
将冶铁、煮盐、酿酒等归由国家垄断经营;
推广“代田法”和耧车,大修水利,治理黄河等这一系列措施起到最为关键的促进作用。
从而增加了国库收入,为汉王朝的强大奠定了经济基础。
参考:
作为天下第一阳谋的“推恩令”,有他实施的必要条件,让诸侯们想反不能反!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推恩令是一项明显的削弱诸侯王实力的政令,那么诸侯王为何没有群起反对呢?
其实不是诸侯不想反对,是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对抗朝廷了!汉朝削弱封国的政策,从文帝就开始了刘邦建立汉朝后,延续了西周、项羽的分封政策,将天下分封给功臣和刘氏子孙。
“白马之盟”后,天下诸侯王只剩下刘姓后代了。
汉初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财政、军政、民政都在诸侯王的手中,对帝国的统一和安定,始终都是一种威胁。
尤其是平定诸吕的过程中,以齐王刘襄为首的诸侯出了大力,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让被拥立即位的汉文帝十分担忧。
汉文帝的即位,让很多诸侯王都蠢蠢欲动,感觉自己也能过一把皇帝的瘾。
汉文帝三年,诛吕行动中,立下大功的齐王系一员,济北王刘兴居起兵叛乱,文帝派兵镇压,叛军很快瓦解,刘兴居被俘自杀。
没过多久,汉文帝的七弟淮南王刘长,也打算起兵,但是还没行动,事情就泄露,被朝廷知道了,汉文帝传召刘长回长安,废掉了他的王位,后来将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他的三个儿子。
鉴于诸侯王的逐渐尾大不掉,朝廷内部有识之士都忧心忡忡,大才子贾谊上《治安疏》,提议“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诸侯王国的势力,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文帝虽然认为贾谊的主张还不到实施的时候,但是却也听进去了,在原本的封国丞相由中央任免的基础上,加强丞相的权力,分化封国势力。
汉文帝十六年,抓住最强大的齐王刘则病逝,身后五子的机会,实行贾谊的建议,将齐国一分为六。
同年封刘长的三个儿子分别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初步开始削弱封国。
“七国之乱”强大的出头鸟都被打掉了汉景帝三年,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策》,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减楚王、赵王、胶西王的封地,接着准备削减吴王刘濞的封地。
汉景帝削减吴国豫章郡、会稽郡的诏令刚刚到达吴国,吴王刘濞就诛杀了朝廷在吴国设置的两千石官吏。
同时联合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起兵,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向西准备攻打长安。
景帝刘启轻信诸侯的鬼话,在东市腰斩晁错,并将晁错满门抄斩,企
景帝这才下定决心武力平叛,以周亚夫率领主力抵御吴楚叛军,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率军平定齐地叛军。
在梁国,周亚夫利用梁王刘武拼死抵抗住联军的进攻,自己率军从武关偷袭吴楚联军后方,切断叛军后勤,最后吴军偷袭汉军营寨不成,反被大败。
吴王刘濞逃入东越国,被朝廷诱杀,吴军败亡后,楚王刘戊自杀。
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久攻不下,栾布率汉军到达后,三王退军请降,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济南王全部伏法被杀。
郦寄在栾布的支援下,水淹邯郸,攻破赵国,赵王刘遂自杀。
历时三月,轰轰烈烈的七国之乱被平定。
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趁机削减各封国郡县,朝廷控制的郡县彻底超过诸侯国。
同时,收回封国的官吏任免权,仅保留其“食租税”之权,诸侯国的权力被大幅削减。
可以说,七国之乱是封国势力的巅峰,叛乱被平定后,各诸侯国中的死硬派和刺头都差不多被拔掉了。
虽然还没有彻底解除封国的威胁,但是对朝廷的威胁已经大不如前来。
汉景帝时期以后,除了少数几个实力强大的封国,大部分封国的土地只有一郡之地的大小了,这样各封国就很难积蓄起对抗朝廷的力量了。
天下第一阳谋“推恩令”,对诸侯内部势力的分化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的推恩令,巧妙地利用了人性贪婪的弱点,“推恩”推的是皇帝的恩,用的却是诸侯王的地。
受恩者是诸侯王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子孙,按照宗法继承制,嫡长子继承王位和封国,而庶出的其他子孙,很快就只能成为没有政治特权的富家翁了。
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本是同根兄弟,你的子孙世代显贵,而我的子孙日益衰落,最后都有可能像春秋战国那些王子、公孙一样,成了放羊娃了。
当然了,如果诸侯王都是专一的情种,只钟情一个老婆,管住自己的裤裆,就是生一个儿子,宠爱一个老婆,那么也没有那么多烦恼了,但是能管住自己的诸侯王恐怕基本没有,像中山王刘胜,生了二百多个儿子,真是造人机器啊!人性都是贪婪的,嫡长子继承了王国,其他的儿子也想有点好处啊,所以汉武帝就颁布了推恩令,命令诸侯王分裂自己的土地,分封其他的儿子建立侯国,那么大家都可以享受政治特权了。
其他儿子自然很高兴啊,本来自己一无所获,现在自己也能有封地了,自然是对皇帝和朝廷感恩戴德。
如果诸侯王或者是他们的嫡兄长反对的话,这就相当于断其他兄弟的财路啊,那么这些本该可以获得侯国的王子们肯定要起来反对的。
这样一来,诸侯王国内部就出现了分化,那些想维持王国庞大势力的嫡长子和其他兄弟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一旦不能满足兄弟的要求,那你们也别想好过了,指不定那天说话不注意,被其他兄弟听到了,立马给你告到朝廷去,就等着被治罪吧。
所以说,推恩令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将诸侯王的子孙分化成不同的利益群体,让他们无法与朝廷对抗。
淮南王刘安叛乱,拒绝推恩令,藩王子孙都不答应建元二年,淮南王刘安入京觐见汉武帝,在长安城外与国舅田蚡会晤,被田蚡一顿忽悠,就相信了汉武帝没有子嗣,以后他有机会争夺皇位的鬼话。
自此开始在封国准备谋逆争夺皇位的准备,不巧的是,在刘安与太子刘迁日夜谋划叛乱的事情的时候。
他的庶长子刘不害,因为不得他的喜欢,王后、太子等都不把人家当作他的儿子。
刘不害的儿子刘建,很有才学,怨恨刘迁轻视他的父亲,同时也因为父亲不受喜爱,未能获得封侯,所以心生不满。
元朔六年,趁机向汉武帝告状,说知道了淮南王太子谋逆的事情,汉武帝派出廷尉负责审理,刘建供出来刘迁勾结朋党的,意
这时刘安和刘迁父子坐不住了,准备起兵造反,结果老是没有机会对淮南国相和内史、中尉下手,而一再拖延。
最后张汤到达淮南国,参与谋划的伍被直接找到张汤坦白从宽去了,廷尉张汤迅速派兵逮捕太子刘迁,包围淮南王宫,收监淮南王刘安,以及其他参与谋逆的人员。
淮南王刘安谋逆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汉武帝经大臣和王侯商议后,判处刘安、刘迁和所有共同谋反的人满门杀尽。
淮南王刘安一家的遭遇,为“推恩令”做了一出活生生的广告啊,就是因为庶出子孙的不满,直接检举揭发,最后满门被杀,有了这个先例,其他的诸侯王谁还敢再整幺蛾子啊,全都乖乖地执行了!
参考:
我们总说某人善使阴谋诡计,而用阴谋的人也总是为人所不齿。
但和卑劣的阴谋相对还有一种极其高明的计谋叫阳谋。
“推恩令”就是一条令人拍案叫绝的计谋,这不仅是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也是一个无解的计谋!(汉武帝画像)那么阳谋“推恩令”到底是什么样的计策呢?
为了方便理解推恩令,在介绍之前,先来介绍一下推恩令推出的时代背景。
郡国并行制自太祖刘邦开国以后,吸取秦亡的教训,因此并没有完全采用郡县制,而是封国与郡县并存,希望同姓诸侯王能够作为大汉的屏藩,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维护刘家的统治!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维护了统治,但是在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同姓诸侯却不断坐大,渐渐有了和中央朝廷分庭抗礼之势,这是坐镇长安的汉朝皇帝不愿意看到的!(西汉郡国并行制)需要强调的是,汉朝的诸侯王不同于后来朝代的有名无实的王爵,汉朝的诸侯王是实打实的一方诸侯!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封地,还有一整套行政班底,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可以类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而且按照宗法制度,诸侯国王要将所有的所以从汉文帝开始就在着手削藩,而到了汉景帝时期直接下令削藩,强制收回诸侯王的权力和土地,这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
虽然“七国之乱”很快就被平定,而除楚国以为其余六国也皆被除国。
但是直到汉武帝初期,仍有诸侯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且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
推恩令所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即位以后,摆在他面前的仍然是如何巧妙的削藩。
正在汉武帝一筹莫展的时候,主父偃出现了,他就向汉武帝提出了著名的阳谋—推恩令,而汉武帝也是听完立即采纳了主父偃的计策。
那么推恩令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主父偃影视形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得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原来汉武帝之前,诸侯王只能将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剩下的虽然是诸侯王的儿子,但是在诸侯王死后却分不到一丁点的土地。
这种情况下诸侯王国始终是铁板一块,中央朝廷很难对其下手。
而推恩令则以施恩的形式要求诸侯将土地分封给其他子弟,以施恩之名,行削藩之实。
简单的说就是要诸侯王将一张大饼分成若干分小饼,然后小饼又继续分成若干更小的饼!最后是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却不断加强,以至诸侯不再能对中央朝廷构成任何威胁。
(推恩令
因为和他同一血脉的子弟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对于汉武帝却是感恩戴德!因为按照以前的规则,他们是不可能分到土地的,而汉武帝的推恩令却使得他们也能分到土地,那他们又怎么能不高兴呢!诸侯王即使想要反对,那么很快就会被他的子弟所孤立,他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而且如果他这么做,就违反了汉武帝的政令,汉武帝就有理由对付他了。
这样外有汉武帝,内有其他子弟的压力,诸侯王只能乖乖的交出自己的权力和土地,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如果他敢反抗,则是必败无疑,到时候不仅仅是现在的土地,就是命可能都没了,我想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也就没有哪个诸侯王敢于抵抗汉武帝的推恩令!(汉武帝影视形象)“推恩令”就像一剂毒药一样,被汉武帝扔到了各个诸侯国那里,不费一兵一卒就分化瓦解了这些雄霸一方的诸侯国,而他们还不敢有所反抗,这真的是很无解的一个计策。
而多年以后的酎金失侯事件也充分说明了推恩令的成功,汉武帝以酎金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就轻轻松松废掉了列侯一百零六人,而他们却不敢有一丝的反抗!
参考: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他和削藩令本质是一样的,属于削藩令第三代版本,推恩令的实施引起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的谋反,不能说没有反抗。
汉武帝刘彻分封天下是推行削藩令的前因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落下帷幕,刘邦称帝,依据军功分封了八位异姓功臣为诸侯王和一百四十余人彻侯,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韩王信、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闽越王无诸。
彻侯一百四十余人中包括鄼侯萧何、平阳侯曹参、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留侯张良、曲逆侯陈平等。
汉高祖分封天下
这对于汉高祖来说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在分封后不久,刘邦就以造反或者“莫须有”的罪名将这些诸侯王一一清除,只留下比较弱小的长沙王与鞭长难及的闽越王。
在解决异姓王后,刘邦又先后分封一批同姓王,其中有刘邦的堂兄荆王刘贾、刘邦的兄长代王刘喜、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以及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赵王刘如意、淮阳王刘友、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代王刘恒、燕王刘建等,希望能依靠刘氏子弟作为汉室江山的藩屏。
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的家天下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
汉文帝的第一代削藩令-治安策 贾谊在刘邦去世后代王刘恒即位为汉文帝。
不久,先后发生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举兵判乱事件,这表明同姓王也不一定可靠,在这样的情况下,梁王太傅贾谊写下《治安策》来警示文帝。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其中“可为痛哭者”,就是指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大,国家虽然暂时安定,但是隐患重重,等到诸候更加强大了,即使尧舜也治理不了。
对此,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具体是让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割父亲的封地,这样一来虽然诸侯王越来越多,但每个诸侯国地盘越来越小,就无法合力与中央进行对抗了。
可以发现,贾谊的对策可行性很高,也正是如此汉文帝时期一直致力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改革,诸侯国地盘越来越小,淮南国实力被削弱,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汉景帝的第二代削藩令-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即位后,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削藩政策,他采用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晁错认为,中央与诸侯的矛盾日益加剧,所以不如利用诸侯王犯法,趁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国。
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这种激进的削藩政策可以说过于直白和粗暴,这导致被削地的诸侯王甚为不满,而且未削地的诸侯王也惶惶不安。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下诏削吴国的会稽、豫章二郡,吴王刘濞暗中勾结楚王刘戊、赵王刘遂、齐王刘将闾、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济北王刘志、淮南王刘安、庐江王刘赐、衡山王刘勃等反叛,形成了七国之乱,最终晁错以被腰斩收场,七国之乱也被很快平定,而各诸候经此一役也不再有与中央抗衡的实力了,更为重要的是诸侯王失去了任免官员的权力,这样一来诸侯王封国的政治权力愈加微弱。
汉武帝的第三代削藩令-推恩令汉景帝驾崩后汉武帝即位,虽然汉景帝的改革让诸候失去了与中央直接对抗的资本,然而汉武帝仍然不放心,诸候之间仍然有联合反叛的可能。
公元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向汉武帝献策,主张将诸侯王庶子封为侯,将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变更为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成几个部分传给各个儿子,分别形成直属于汉廷的更小的王国与侯国,达到分化、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效果。
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
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
主父偃但此举让淮南王刘安非常不满,与弟衡山王刘赐
结果东窗事发,武帝未动一兵一卒,派遣宗正将淮南王、衡山王治罪,淮南王、衡山王自杀而死。
其他诸侯王虽然没有再叛变,然而武帝也找出各种理由废除封国,比如——济川王刘明因射杀中尉被废为庶人,济川国除;
燕王刘定国与父亲的姬妾、弟弟的妻子、自己的女儿通奸,自杀国除济东王刘彭离喜夜间杀人越货,被废为庶人国除常山王刘勃居父丧时玩乐,被废为庶人国除公元前112年,诸侯王、列侯来给朝廷进贡用来祭祀的贡金,而武帝却认为许多“酎金”成色不合格,下令将“王削县,侯免国”,一次性被剥夺侯爵的竟然多达上百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加强,汉朝才真正完成大一统局面。
结论: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没有引起更大的判乱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过汉文帝、汉景帝的削藩已让诸候国的势力大大削弱,到汉武帝时,诸候实力已不足以对抗中央政权。
参考:
推恩令被称为历史上最有名的阳谋,所谓阳谋就是明摆地告诉我要收拾你,你却无能为力。
武帝公开实行推恩令这样的削藩策略,可以说是实力做保证的。
这要从汉武帝刘彻的爷爷汉文帝刘恒说起,刘恒本来是没有机会成为汉朝皇帝的,在刘邦的儿子中排行在第四,不是嫡子,母亲也不受刘邦宠爱,封地也在条件很差的代地。
但一切的改变是因为他有一个大妈就吕雉,吕雉在刘邦唯一的嫡子也是刘恒的二哥汉惠帝刘盈即位后,大权独揽,杀掉了对刘盈有威胁的刘邦儿子们。
刘恒因为母亲不受宠,避免了被杀害。
性格懦弱的刘盈,在强势母亲面前很压抑,最终年纪轻轻的去世。
在刘盈去世后,虽然有少帝即位,但权力始终在吕后和吕氏家族掌握。
这段时间,刘恒被迫娶了吕氏女为王后,小心翼翼地活着。
终于再强悍的吕后也熬不过岁月,撒手人寰。
吕后去世,吕家再也没有资格继续掌权,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派,与以刘襄、刘章为首的刘氏诸王共同铲除诸吕。
这些人做事很干净,把和吕氏有关的人全部清理干净,包括刘盈的儿子。
这个时候面临一个问题,究竟由谁来做大汉天子。
刘盈一系已绝,就是不绝也不可以让其重新成为天子。
这个时候功臣派与刘襄兄弟就已经出现分歧了,功臣派不想再出现外戚专权,所以不希望强势的刘襄兄弟即位。
刘襄兄弟则认为,三兄弟在铲除诸吕的过程有功劳,应该被立,但是不能明说,原因是自己不好举荐自己人为帝,更关键的是,刘邦还有儿子在世。
周勃、陈平等人抓住了这个问题,他们决定让势单力薄的代王刘恒即位,作为太祖刘邦在世最年长的儿子,刘恒即位理由最充分,也最好控制。
周勃等人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他们先是要推出刘邦的弟弟刘交即位,刘交委婉地拒绝了,一方面天下是哥哥刘邦打下来的,刘邦子嗣继承更合情理,自己即位肯定要陷入纷争,分封的诸王是自己对付不了的。
另一方面,刘交确实年事已高,在第二年就去世了。
而周勃等人抬出刘交来,并不是真要立刘交,而是抛出来一个兄终弟及的继承理由。
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是比不了父子相传的,在没有过世皇帝临终遗命的情况下,说合理也合理,说不合理也不合理。
合理的前提是有人拥立,周勃等人选择抛出刘交,为刘恒即位铺路,自己好能获得拥立之功。
刘恒成为大汉新天子,刘襄等人无话可说。
但这种类似于推选出来的皇帝,对于皇族的号召力不强,随着亲缘逐步疏远,汉朝廷和各封国关系开始变得紧张。
刘恒也在权力巩固后,开始着手收拾周勃等功臣,周勃、陈平等核心人物先后被刘恒排挤出权力中心。
封国出现的两次反叛也被刘恒平定,但文帝时期,还不具备削藩的实力,主要原因是外部匈奴带来的压力,内部同室操戈容易遭受非议,失去人心,并且宗室已经做大,必须稳妥处理。
在刘恒去世后,他的儿子景帝刘启(开封原来叫启封,避讳刘启,改名字为开封)即位,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当时最有实力的诸侯王来挑战汉朝廷的权威,他就是吴王刘濞。
刘濞是刘邦二哥刘仲的儿子,本身与大汉天子的血缘关系就远,在加上刘启做天子的时候,失手打死了刘濞的儿子,刘濞对汉朝廷很不满,蓄意谋反。
汉景帝身边的大臣晁错力主削藩,提出了著名的《削藩策》,意在巩固朝廷集权的景帝也同意了晁错的主张,但这给诸侯王留下了口实,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借口,吴王刘濞带领另外六个诸侯王发难,汉朝廷和封国的矛盾激化,开始爆发战争,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这种汉朝廷和封国的战争,结果无外乎两个:朝廷胜利,将持续削藩,封国胜利,汉朝重换天子。
这七国中除了刘濞之外,还有刘长的儿子,刘交的孙子,另外四个是刘肥的儿子。
当年,刘邦白马盟誓,非刘不王。
可惜,未过三代,骨肉残杀。
这里面领头的是和汉朝皇帝血缘最远的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不仅仅是血缘关系,主要原因是当时刘邦为了保卫汉朝廷,给弟弟楚王刘交、侄子吴王刘濞、庶长子刘肥分的地盘太大了,几乎达到汉朝疆土的一半,加上错综复杂的矛盾,反叛是必然的。
如果其他封国能够加入七国阵营,汉朝廷必变无疑。
封国要占据汉朝疆域的一半,且已经羽翼丰满,和外面的匈奴、闽越等勾结。
这个时候,有两个诸侯王,没有站在七国一边,对于汉朝平叛起到了关键作用,一个是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一个是齐王刘将闾。
汉景帝刘启曾经酒后失言,和窦太后说将来要把皇位传给弟弟梁王刘武,这样的话,刘武就站在朝廷一边,固守梁国。
而刘将闾也属于刘肥的儿子,之所以会出现刘肥的众多儿子为王,是汉朝廷对原来最大的封国齐国进行了再分封。
刘将闾本来只是一个侯爵,没有资格封王,机缘巧合,刘襄的庶长子刘则无子,汉文帝就让当时还是杨虚侯袭位齐王。
按照正常来讲,汉朝廷的削藩目的已经很明确,刘将闾早晚都是受害者,和七国一起反朝廷是最符合利益的选择,而且七国里面有四个是他的兄弟。
刘将闾首鼠两端,选择两边摇摆,既和叛军有联系,在叛军围攻齐国的时候,又向汉朝廷发出求救信号。
汉朝平叛的统帅是周勃之子周亚夫,周亚夫觉得吴楚联军实力太强,朝廷的军队不能正面交锋,选择了让梁王刘武用军队先拖着吴楚军队,而后朝廷的军队在找机会切断对方补给,伺机击溃叛军。
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最终历经三个月就被平定,参加叛乱的七王皆死。
叛乱的七国,除保存楚国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国皆被废除。
七国之乱,以汉朝廷的绝对胜利而告终。
此后,汉朝的封国已不具备和汉朝廷对抗的资格。
七国之乱是汉朝的分水岭,之前,汉朝有变成东周诸侯争霸的危险,其后,汉朝实现了大一统王朝的中央集权。
汉景帝去世后,其子刘彻即位,就是历史上的汉武帝。
在七国之乱被平定的背景下,大臣主父偃上书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就是所谓的推恩令。
推恩令改变了汉朝诸侯王嫡长子继承的情况,诸侯王可以推恩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儿子,并且得到朝廷的认可。
也就是说诸侯王的土地还是那么多,但继承土地的人变多了,由一个儿子变成多个儿子。
汉朝廷通过推恩令使得诸侯王的封国内部又形成了众多的小封国,对汉朝廷的威胁逐步降低。
诸侯之所以不敢抵制,主要有
在取得七国之乱胜利后,汉朝廷完全具备废除诸侯王封国的实力,汉景帝和汉武帝基于重重考虑,选择保留,这些诸侯王对于汉朝皇帝的指令,只有执行的份,没有反抗的实力。
而推恩令本质并不是削藩,诸侯王想抵制没有理由。
七国之乱毕竟有个晁错,有个《削藩策》,成为诸侯王反叛的口实。
另外,如果诸侯王抵制,率先出现的是父子失和。
矛盾由汉朝廷的削藩造成的诸侯王抵制变成了诸侯王家族内部的矛盾。
这个就好比,家产原来只有老大可以继承,变成了所有儿子都可以继承。
如果老爹和嫡长子要是抵制的话,其他的儿子肯定会反对,没等朝廷发力,自己内部就乱起来。
因此,诸侯王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推恩令使得汉朝维护了宗族内部的稳定,也避免了诸侯王带来威胁。
汉武帝在内部稳定之后,开始着手解决匈奴带来的威胁,奠定了汉王朝强盛的局面。
参考:
这项政令的实质是: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细分给自己的子弟;
依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中央政府能趁机削弱其势力,便于各个击破。
汉文帝时,贾谊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具体办法就是,让诸侯王内部再细分为若干国,即诸侯王子孙分享属国封土,地尽为止。
推恩令颁布者汉武帝刘彻,颁布时间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春正月,主父偃(人名)上书建议,令诸侯推恩于子弟,分封列侯,这样,名义是中央施恩德,实际上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与贾谊的主张一脉相承)。
为何没有人起来进行大规模的抵制呢?
1.前车之鉴。
文帝时的淮南王、济北王谋逆事件,景帝时的“七国之乱”都被汉中央政府瓦解平息了,有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各诸候不敢轻举妄动。
2.推恩令有迷惑作用。
颁布推恩令后,诸侯王的支庶得以受封为列侯,拥有了自己的利益,能继续享受养尊处优的日子,没必要犯上作乱。
3.力量消长,形式不利于大规模抵抗。
推恩的过程就是原诸候王国缩小的过程,也是汉中央控制的土地与力量逐渐扩大的过程,纵使谁敢带头叛乱,朝庭也容易各个击破!
参考:
汉高祖在世的时候也清楚几个异姓王,尽管这样,时日一多,地方诸侯政权也给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大夫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推恩令,将过去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制度,改为诸侯王可以把封地分给所有的儿子,这样庶子也可以分到封地了,地方诸侯国将会由大变小,小诸侯国就没有什么多大的实力了,减小地方诸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使郡县制逐渐地代替了分封制,中央集权得以巩固。
削蕃是历代封建王朝非常头疼的事,当地方诸侯势力强大,就会激化和中央的矛盾,叛乱时常出现,威胁中央政权。
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就是一个削蕃策略,为什么地方诸侯没有抵制呢?
原因是在汉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异姓王被清除差不多了,又制定了“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的制度,使异姓王没有什么威胁了。
二是汉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这些地方诸侯的元气还没有得到恢复,新继位的诸侯王还没有这个胆。
三是许多诸侯王也能接受这样的做法,封地是给他的儿子的,又不是给别人的,明知是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但他们也能认可采纳。
特别那些庶子,是拍手叫好的。
至于个别诸侯王反对,必定人数少,力量小,也没有能力对付中央。
参考:
推恩令明着是皇恩浩荡,为了给天下所有诸侯的子孙后代加官进爵,谁敢明着反对,谁反对,那好,剥夺这个诸侯后代的爵位继承权,不再世袭。
虽然天下侯王面对推恩令心中有千万个“草泥马”飞过,仍然要跪谢”皇上隆恩”。
推恩令的最后结果就是东山王刘胜的后代刘备,也应该称之为东山王混到卖草鞋为生的地步。
计谋有阴谋和阳谋。
善于用阳谋的人比善于用阴谋的人有更大的智慧。
阴谋诡计是小人之际,让人不知不觉掉进陷阱,遭人痛恨。
而阳谋则是利用了人性弱点,把计谋公开,大家明知是他人挖的坑,内心深处十分痛恨,表面上却还要坦然接受,毫无怨言地往里跳。
“打落牙齿肚里吞”,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历史上有名的阳谋有两个,一个就是汉武帝的推恩令,另一个就是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汉武帝的推恩令就是一个阳谋。
以前的传统是嫡长子继承制,传嫡不传长,历史上的地方诸候势力,经过几代人之后,就会互相吞并强大,形成弱干强枝,尾大不掉之势,慢慢的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安全。
推恩令是以皇恩浩荡的名义,打着为了让地方诸候子孙接受皇恩沐浴的旗号,各诸候的封地由所有子孙继承,这样一个诸候有几个儿子,那么老诸侯死后,他的所有儿子就都是诸侯,表面上看,儿子们都被皇帝封了官,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老诸侯无法反驳,实际上,诸侯的封地却没有增加,于是原来的一大块封地却变成了几块小封地,诸侯实力被削弱,这样几代以后,每个诸侯国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无法形成与中央集权抗衡的力量。
由于是皇上的圣旨,如果哪个诸侯不服从,他死后,其子孙后代必定会“奉旨”发生内乱,因此各诸侯只有接受。
参考:
汉高祖刘邦在剿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刑白马盟天下:“非刘姓而王,天下共击之。
”自此,西楚霸王项羽大封异姓诸侯王留下的烂摊子才算是被收拾干净了。
但好景不长,短短几十年,刘姓诸侯王们便再次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到吕后去世时,汉高祖庶长房的几个孙子已经有实力发动“剿灭诸吕”的军事政变了!这让捡漏当上皇帝的汉文帝刘恒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自己这帮兄弟和叔叔、大爷家的那些个后代,会不啊也有样学样呢?
于是,一场历经三代的削藩大戏正式拉开了铁幕……因为彼时刘姓诸侯王实力雄厚,汉文帝不敢操之过急,采取了“掺沙子”和“温水煮青蛙”的策略。
不断加强由汉廷向各诸侯国派驻行政官员和驻军统帅的职能,逐步将刘姓诸侯王的行政、财政权和兵权收归国有。
同时,因为犯罪被杀或自尽的诸侯王,其封地不再由其儿子承袭,而是收归国有、设置郡县。
但是,这种方式虽然稳妥却相当被动,而且耗时太久,短期内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汉景帝刘启即位之后,年轻气盛、对于父亲“掺沙子”和“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明显有些“等得不耐烦”了!加之晁错等人的推波助澜,一场暴力削藩大戏上演了。
汉景帝寻找各种理由,先后下诏削减了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少则数县、多则一两郡,搞得刘姓诸侯王们人人自危。
而且,汉景帝在此事上还表现出了严重的“一碗水不端平”倾向,下手的对象几乎都是小宗旁支!最终,吴(代顷王刘仲系)、楚(楚元王刘交系)、齐(齐悼惠王刘肥系,但齐国本身没有参与)、赵(赵幽王刘友系)等小宗旁支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联合举起了反旗,史称“吴楚七国之乱”。
虽然汉景帝费尽心力最终平定了这场叛乱,但是也认清了一个现实——暴力削藩行不通!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后,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改弦更张、以阳谋取代阴谋,正式退出了所谓《推恩令》。
一场名为恩典,实则暗藏祸心的温和式削藩正式拉开了大幕。
何谓推恩?
在汉武帝抛出《推恩令》之前,汉王朝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诸侯王去世后由王太子继承诸侯王之位,诸侯王的其他儿子、包括其他嫡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其他嫡子或许还可能有被汉廷另封为列侯的机会,而庶出的儿子往往什么也得不到……久而久之,这些人的后代便逐渐沦到平民无异的地步。
所谓推恩,通俗点讲就是雨露均沾、人人有份。
在诸侯王去世之后,按照子嗣数量将诸侯国均分,王太子虽然仍然继承诸侯王之位,但是他得到的却只是原来诸侯国N分之一的地盘。
其他地盘则被分给了诸侯王其他的儿子,汉廷同样给他们封王!如此一来,原本强大的诸侯国被化整为零。
地盘的缩小就意味着收入和实力的削弱;
没有了硬实力,刘姓诸侯王们还拿什么与汉廷对抗?
久而久之,诸侯国变得越来越小,多则数县、少则一县,甚至还不到一县,几乎沦为了如列侯一般的存在,再也无力威胁汉廷……汉武帝借助推恩彻底解除了刘姓诸侯王对汉廷的威胁,汉王朝历经文景武三代,终于完成了削藩大业,将刘姓诸侯王限制在了可控范围之内。
推恩同样是削藩,为何诸侯王们不抵制?
推恩虽然同样是削藩,但却由阴谋变为了阳谋,诸侯王们明知道是个坑,却又不得不往里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何刘姓诸侯王无人抵制?
较强的诸侯国已经被灭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之后,趁势撤销了吴国等几个实力雄厚的诸侯国。
虽然楚国没有被撤销,但是也被削去了不少封地,实力也大不如前了。
换言之,在汉武帝抛出《推恩令》时,老刘家这些诸侯王们的实力已经大幅萎缩了,想再发动一次“吴楚七国之乱”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推恩是阳谋、是恩典,抵制师出无名刘姓诸侯王们之所以不抵制《推恩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改变了策略,由阴谋改为了阳谋!以往削藩都是通过阴谋手段罗织罪名,然后削夺诸侯王们的封地,甚至直接诸侯国除名。
但是,推恩不同,其表面上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恩典,皇帝非但没有要诸侯王一寸土地,相反还多给了许多顶“王冠”!“地皮还是你家的、永远都是,我不惦记!”如此一来,诸侯王们用什么名义来抵制?
师出无名啊!皇帝给你们恩典,你们却要抵制、甚至反叛,这不正好给了汉武帝武力削藩的口实吗?
因此,诸侯王们明知是个坑,也不得不往里跳!跳进去好歹还能给子孙留下个富贵万代;
不跳,恐怕明天自己还是不是诸侯王都很难说了……内部矛盾无法协调,抵制可能适得其反推恩模式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成功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对于诸侯王其他的儿子来说,自己本来一个大子儿也分不到!可现在却从天上掉下一顶诸侯王的桂冠、砸到了自己脑门上,这无异于是中头彩了。
没有谁会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而且这可不是什么蝇头小利!如果诸侯王和/或者他的法定继承人——王太子不同意,不用汉廷出面,诸侯王其他的那些个儿子首先就不会答应!诸侯国发生内乱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如果这时候汉廷再扇点阴风、点把鬼火,诸侯国瞬时间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汉廷同样是最大的赢家,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综上所述,并不是老刘家这些诸侯王们没有看出《推恩令》背后暗藏的祸心,也不是刘姓诸侯王们不想去抵制,只是没有那个硬实力、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抵制《推恩令》不仅师出无名,而且还可能导致诸侯王与儿子及/或诸侯王儿子们之间的内斗,让诸侯国陷入内乱、使汉廷渔翁得利,得不偿失。
刘姓诸侯王们明知是个坑,却不得不往里跳!这就是《推恩令》的厉害之处,主父偃和汉武帝真是够损的,这招儿太阴了!
参考:
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什么没有诸侯抵制?
其一,还是有抵制的,但是失败了。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诸侯门当然知道这是削弱他们的政策,比如淮南王,就因不满汉武帝,一直想着自己当皇帝进行了谋反活动。
话说淮南王,还是比较有才的,《淮南鸿烈》就是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也许正是刘安自持有才,才不甘心只当一个诸侯王,梦想着哪天也能成为皇帝。
这种机会终于有可能了,汉武帝初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想成为大有为之君,一上台就着手进行改革,想以儒家的有为思想代替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
但是,窦太后是朝廷大权的实际掌控者,看着汉武帝越闹越欢,信奉黄老学说的大臣不断在窦老太太面前煽风点火,终于身为太皇太后手握军权的窦漪房开始干预,汉武帝改革被迫终止,汉武帝的地位也受到威胁。
淮南王刘安一看,急忙派人到京城活动,以黄老学说取悦窦老太太,凭借《淮南鸿烈》卖弄才华,为了取得大臣们支持,刘安女儿刘陵勾引朝臣,刺探朝中内情,甚至暗通匈奴。
窦老太太可是明白人,知道淮南王想干什么,她干预汉武帝也是为了震慑吓唬他,可没打算真的废了他,刘安的异想天开自然泡汤。
人就怕想象,尤其是有过可能性的想象过。
虽然当皇帝的梦想化为泡影,但在刘安心里却永远有了这个念头,汉武帝的推恩令就像一把火,又点燃了刘安的皇帝梦。
刘安怀着对推恩令的不满、当皇帝的幻想,私下里准备着谋反,不料事情走漏,被汉武帝得知,最终自刎而死。
其二,无力抵制。
在汉武帝之前汉景帝时期,各诸侯国互相串联,发动了著名的“七国之乱”,结果没过多久七国之乱就被朝廷平定,发动叛乱的诸侯国或被削夺封国,或实力被大规模削弱,有实力的诸侯国所剩无几。
到汉武帝时期,经过七国之乱后的诸侯国实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朝廷也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管制,推恩令推行时,各诸侯国是敢怒不敢言,无力抵制朝廷的命令。
结语。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时,各诸侯国想抵制,但不是无力抵制就是失败了,推恩令得以顺利实行。
可见,推恩令的成功推行是因为有强大的朝廷实力做后盾,才不至于出大乱子。
篇篇原创,给你独特的观点,随手
汉武帝继位后,继续秉持“削藩”方针,使用“推恩令”削弱诸侯,地方诸侯却没能像汉景帝时起来抵制,一个个被汉武帝分而弱之,实现了强有力的大一统。
汉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三个因素。
1、汉景帝的削藩奠定了基础汉武帝不是第一个削藩的帝王,文景二帝都有削藩之举。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是贾谊向汉文帝提出的削藩方针,汉文帝采纳该方针,采取了限制藩王的措施,比如把齐国这个东方大国分割为七个小的王国,削弱了大国势力。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公开上书,提出”削减封地,收回旁郡“,也就是把隶属王国的郡收回来,直接归中央管辖。
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抓住各种机会对地方藩王下手,不断削弱他们的权力,削减其封地范围,结果引发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
在名将周亚夫统领下,汉军用三个月平定“七国之乱”,取得决定性胜利,汉景帝趁热打铁,把参与叛乱的王国一网打尽,除楚国外,其他六国全部被废除。
这一举动极大削弱了地方藩王势力,为汉武帝后来实施“推恩令”奠定了良好基础。
2、汉武帝的推恩令措施怀柔汉景帝的削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武帝继位之初,地方势力依然强大,一些大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诸侯王骄奢淫逸,对中央政令阳奉阴违,严重威胁中央权威,所谓“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淫乱;
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
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汉武帝显然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于是采取主父偃的建议,实施怀柔政策“推恩令”,继续景帝未竟的削藩事业。
汉武帝的”推恩令”核心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王位仍由嫡长子一人继承,但领地由诸子共同继承,每个儿子都从王国中分割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而候国地位相当于县,隶属于郡。
这样一来,王国总领地看似不变,实际控制的领地大大缩小,而且越分越小,且候国之间彼此牵制,力量被大大分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根本无力与中央对抗。
3、汉武帝削藩措施全面汉武帝的“推恩令”很成功,削藩过程几乎是兵不血刃,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起兵反抗,很多诸侯甚至因为“推恩令”让自己得封列侯,而对汉武帝心存感激。
实际上,汉武帝的“推恩令” 不仅仅是推恩,还有一系列配套措施。
比如建“中朝”,作为专司监督地方的机构,派出刺史到地方监督各诸侯国,发现诸侯国在经济、军事、人事上的不法行为立刻上奏中央,防止其
综上所述,汉武帝的“推恩令”不仅仅是一项怀柔措施,而是配套全面的削藩计划,加上汉景帝削藩奠定的良好基础,所以才能兵不血刃,取得削弱诸侯,加强集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