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从未领兵打仗却立有大功的特殊将军
中国有一个兵很神奇,不识字、不懂弹道学、不懂带兵打仗、更没有指挥过千军万马,却凭一门精湛到极致的炮击技术,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而那些久经沙场建奇勋的开国将军们,对此竟无丝毫异议,说起来也只有赵章成独一份,那么赵章成又有哪些特殊功劳呢?
三发炮弹助力十八勇士强渡大渡河,挽救红军建奇勋1935年5月25日,红军来到四川大渡河边安顺场。
当时红军刚刚经历湘江血战,兵力由10万人锐减到3万人,损失惨重。
大渡河水流湍急易守难攻,红军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且又人困马乏,处境之艰难可想而知。
太平天国后期,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
当时蒋介石步步紧逼决心使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红军也只有渡河才能有生存时机。
红一军红一师红一团肩负强渡大渡河任务,可他们只能派两只船运18人渡河。
第一只船领队是连长熊尚林,第二只船领队是营长孙继先。
十八勇士冒死渡河,只可惜船到河中央就被打漏,且被敌人重机枪火力压的死死地无法登岸。
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急得赶紧命令赵章成火力掩护十八勇士。
赵章成是何许人?
杨得志又为何将如此生死攸关的任务交给赵章成呢?
原来赵章成是红一军炮兵营营长。
1905年,赵章成出生于河南洛阳,因家境贫寒未上过学。
1927年,赵章成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跟着部队认了些字,并接受了炮兵训练。
别看赵章成没啥文化,却对打炮技术一点就通,天生就是做炮兵的料,而且还勤于钻研影响炮击精确度的各种因素,遂很快练就弹无虚发的精湛炮击技术。
虽有记载称1931年4月,赵章成所在26路军在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带领下发动宁都起义,赵章成才藉此加入红军。
其实赵章成早在宁都起义之前,就自动加入红军,并凭其炮击技术,成为红三军炮训队队长。
后来又续任红九师炮兵连长,红一军炮兵营长。
红军来到大渡河时,手中只剩下一架迫击炮,而且零件还在行军作战途中损坏,炮架没有了,只剩光秃秃一个炮筒。
赵章成无奈只能手持炮筒强行发射。
可是全军上下只剩5枚炮弹,要知迫击炮属滑膛炮没有膛线,射击命中率低,只有依靠群发打击面积目标才有威力。
指望赵章成利用光杆迫击炮,以及仅有的几发炮弹有所作为难于上青天,而赵章成在红军最需火力支援时刻又将怎么做呢?
只见赵章成伸出右臂比划一番,然后手持炮管徒手射出第一发炮弹,只可惜炮弹落在了敌群后方。
杨得志有些着急,可赵章成却气定神闲摆摆手,原来第一发炮弹只是试射,现在已经找到手感心中有根了。
紧接着赵章成射出第二发炮弹,正中敌军一个机枪火力点,第三发炮弹正中敌人碉堡,第四发炮弹落在敌群之中。
赵章成一气呵成三发炮弹神助攻,敌阵上鬼哭狼嚎一片混乱,红军十八勇士趁机抢滩成功,并为后续增援部队争取时间,打赢大渡河之战。
也许有人不知赵章成发射前伸出右臂比划啥?
其实赵章成每次发射前都习惯右臂前伸,肘部稍微弯曲,手掌五指并拢,拇指略微弯曲掌心向左,时常还会俯身下拜。
曾有人说赵章成保留朴素的农民意识,信佛不愿杀生,遂在开炮前拜佛祈祷亡魂不要找他。
赵章成信佛之说一传十十传百,甚至在红军高级将领中成为笑谈。
其实赵章成开炮前并非拜佛,而是为提高射击精准度练就的跳目测距法。
赵章成不懂弹道学,不会精密数学计算射程,只能靠日常勤观察两物体间距离、沟壑宽度,练就绝佳的目测感觉。
久而久之,别人需要翻阅射表才能计算的东西,都已深深印在赵章成脑子里,这才创造了翼王悲歌地变身红军胜利场的奇迹。
抗日战争赵章成手中迫击炮成为日本鬼子催命炮1939年,日军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抗日力量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华北平原挖沟壕筑碉堡,妄想在华北平原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
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为打破日军封锁,决定调集八路军第129师、第120师共105个团,发动为时三个半月以破袭正太铁路为主要任务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关家垴战斗爆发时,八路军包围了日军冈崎大队。
日军为拖延时间等待援军,遂占据一个山头利用十几挺机枪组成密集火力网,居高临下压制八路军。
赵章成带着一门迫击炮与十几个战友,跑到与日军阵地直线距离只有30米的山脚下,竟将迫击炮调至几乎垂直的88.5℃超大射角。
如果遇到逆风,稍有不慎就可能炸到自己,可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到山头的日军。
此时的赵章成独自操作唯一的迫击炮,其余战友只负责为其不间断递送炮弹。
只见赵章成以每分钟40~50发速度,超速发射6分钟近240发炮弹,平均1秒半1发炮弹。
当时迫击炮最大射角的世界纪录是85℃,最快射速是每分钟30发。
可以说赵章成以两项超世界军事纪录的表现,炸懵了冈崎大队。
日军还不知炮弹从何而来,就已死伤无数,所有轻重机枪皆被炸瘫,以致日军指挥官根据炮火密度判断,八路军有一个迫击炮排亦或迫击炮连进行齐射,却不知只有赵章成一
赵章成助力我军步兵一举夺取阵地,全歼冈崎大队400余人。
赵章成不仅打炮准,还能利用迫击炮本身结构,随心所欲变换出新花样。
日军针对八路军缺乏重炮等重型武器的情况,四处建碉堡,欲构造密集封锁网。
百团大战榆辽战斗时,八路军在管头遇到日军碉堡群,鉴于迫击炮本身威力小,对躲在碉堡中的日军一时也无可奈何。
赵章成突发奇想,竟拆开迫击炮弹,倒出部分炸药换上辣椒面。
这种特制的辣椒炸弹,虽然威力更小,可其爆炸后辛辣刺鼻的辣椒面在碉堡中弥漫,到处都是红色烟雾。
时常使用毒气弹的日军,竟以为被芥子气袭击,吓得屁滚尿流逃出丝毫无损的碉堡,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全歼的下场喽。
1942年8月,赵章成又将全世界范围内只能曲射的迫击炮,成功改装成可以平射的迫击炮,藉此加大迫击炮攻击碉堡威力。
原来时任129师师长刘伯承,指示时任129师炮兵主任的赵章成必须设法消除敌人碉堡。
可是八路军缺乏重型火炮,赵章成只能利用迫击炮打碉堡。
迫击炮是曲射武器,炮弹沿大的抛物线轨迹落地,其射击精度因受瞄准精度以及气温、气压、风速以及地形各种因素影响比较差。
可见赵章成使用射击精度比较差的迫击炮打碉堡也属无奈之举。
赵章成经过研究只有将曲射炮改为平射炮,才能对日军碉堡构成杀伤力,可又如何改造迫击炮呢?
迫击炮发射原理就是其尾部有一个底火,炮弹以自由落体落到底部,炮尾的击针撞击底火,引发炮弹发射。
如果迫击炮仰角较低时,炮弹下滑速度降低,其撞击力度就不足以引爆底火,那么炮弹就发射不出去。
赵章成看到状如炮筒通条的擦炮工具洗把杆上有一个圆孔,就用这个圆孔套住炮弹头,使劲向下压以便撞击底火激发炮弹。
实验成功了,炮弹平射出去,可是洗把杆也跟着飞出很远。
那么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洗把杆,既能起到激发炮弹的作用,又能随处可取并有极高的机动性灵活性呢?
赵章成又瞄准了太行山上随处可见的高粱杆。
高粱杆对于洗把杆来说最大优点就是随手可取,只要用高粱杆粗端顶住炮弹头部,将其用力推入炮膛就能激发炮弹。
而高粱杆的弊端则是必须由技术熟练炮兵操作,不然容易引起炸膛。
赵章成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将高粱杆平射迫击炮用于实战中,成为攻击日军碉堡利器。
在我军武器弹药匮乏年代,赵章成当之无愧成为我军炮兵第一人。
结语也许迫击炮对于现代先进武器来说一文不值,可赵章成依靠天赋苦心钻研发明创新,一炮多用,将迫击炮威力由小炮变成大炮,其炮击技术真的达到“人炮合一”境地,为红军强渡大渡河以及抗日反扫荡胜利起到关键性作用。
不过人无完人。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缴获国民党军大量重炮,并组建了大量炮兵部队。
这时赵章成凸现文化水平低的短板,不但学习掌握重炮技术速度慢,而且也不知该如何指挥炮兵部队。
由此在大兵团作战的解放战争时期,与其他将帅相较,赵章成未指挥过任何一次小型战役,未立下太大功勋。
但是瑕不掩瑜,建国后赵章成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授少将军衔。
所有炮兵部队高层,无一人对此任命不服,因为赵章成对革命曾经的贡献,堪配这个职务与军衔。
赵章成授衔将军后,最喜欢的依旧是自己的迫击炮,即便年逾花甲仍亲自上阵教导炮兵如何开炮,甚至还在水中演练无依托空手射击。
如今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炮兵会徒手扶炮管绝技。
1969年,赵章成病逝于北京,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
其灵前最醒目的就是两座精巧的迫击炮模型,以此纪念特殊炮神赵章成。
参考:
前面很多人都提到了叶帅,说叶帅从未领兵打仗,但却立有大功,所以成了开国元帅。
其实这是个误会。
叶帅早年也是粤军名将,在广东革命政府时期曾经率领部队镇压反动商团叛乱,维护了革命大本营的安全。
到北伐时,他地位也已经比较高了,并在宁汉分立时期受到第四军张发奎的特殊信任,担任第四军参谋长,并兼任第四军军官教育团团长,为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都立了大功的,都是很重要的领导者。
徐帅回忆录曾说,广州起义时他奉命负责训练一队民兵,原来规定的任务是在起义发动之后占领公安局,起义失败后,局面很混乱,他不知道怎么办,跑回到指挥部去找组织,当时指挥部的领导人员都已撤离,他看到桌子上放了一堆银元,就抓了两把,塞在口袋里,后来找到组织就又上缴了。
徐帅并说,他后来和叶帅聊起这件事,叶帅说,他当时就在指挥部,但是他们在乱了之后就直接撤离了,徐帅还知道抓两把银元带走,他们就什么也没管,就直接撤离走了。
叶帅并夸奖徐帅说,你比我们几个聪明。
到红军时期,一直是刘帅担任红军总参谋长,但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因为刘帅反对博古、李德那一套死打硬拼的打法,被调离了一方面军参谋长工作岗位,接替他的就是叶帅,代理红一方面军参谋长。
一直到遵义会议毛主席复出之后,才又进行了调整,刘帅重新担任一方面军参谋长,叶帅离任。
抗战开始后,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当时发表的八路军指挥机关的人员就是,第十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参谋长叶帅,副参谋长左权。
但红军上前线的时候,叶帅奉命跟随周先后到西安、武汉和重庆去做统战工作,所以始终未到岗,而由副参谋长左权担任参谋长。
后来八路军指挥机关改组,前方指挥部彭总为总指挥,左权为参谋长,但整个八路军的参谋长名义上仍然是叶帅。
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开始前,叶帅为军调小组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主要谈判代表,在重庆、北平等地极力奔走、斡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解放战争开始后,解放军发表的指挥机关人员构成中,总司令为朱老总,彭总为副总司令,总参谋长也还是叶帅。
当时叶帅仍然在南方局工作,所以并未实际到职,但名义上他始终都是解放军的总参谋长。
1947年和谈破裂之后,他返回中央,就确实是在解放军统帅部担任参谋长工作了,是货真价实的。
北平解放后,叶帅奉命担任北平军管会主任,指挥部队保障中央入驻北平的安全,入城仪式等都是他和聂帅负责操办的。
四野南下时,他奉命去四野担任副司令员,并且是排名第一的副司令员,参与了解放中南的战役。
后来林总奉命入京,也是叶帅接替林总,担任中南军区司令员,并兼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任。
四野的一帮骄兵悍将,叶帅也是镇得住的。
他自从南昌起义之后,就一直地位很高,而且经常奉命做统战工作,这是因为他在国军中本身知名度也很高,所以做统战工作比较方便一些。
尤其是长期担任我军统帅部的参谋长工作,所以毛主席称他为叶参座。
解放后的事就不多说了,但叶帅才兼文武,旧体诗也是写得很好的,所以并不甘心于只做军队的工作,曾在一些旧体诗中流露过这种意思。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以独当方面的标准来看的话,在开国元帅这个层级来看,确实也只有叶帅没有这样的经历,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
但他的资历摆在那里,又多次在重要关头发挥过重要作用,给个元帅是理所应当的事。
参考:
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 这是领袖对叶剑英元帅的中肯评价。
叶剑英,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北伐铁军“第四军”参谋长,曾经被广州革命政府授予中将军衔,在国共两党军中资历非常深厚。
1927年入党,1928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回到江西中央苏区。
尽管领导过广州起义,实际上自红军时代起,叶帅从未领兵打仗,而是一直担任参谋长的职务,党内称为“叶参座”。
历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江西时期)、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陕北时期)、长征时期前敌指挥部参谋长、第八路军参谋长、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抗日时期),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建国初期)。
叶帅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老一辈军事家。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前,时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发觉叶挺和贺龙所部有起义倾向,阴谋以开会为名,试
长征期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阴谋分裂红军,又是叶帅及时通报,从而使中革军委脱离险境,单独率领红1和红3军团北上,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
解放以后就不赘述了,居功阙伟。
参考:
看到很多人回答叶剑英元帅,本人首先在这里纠正下,叶帅不仅领兵打过仗,而且是独自指挥的。
这就是发生在北伐战争时期著名的“叶剑英反蒋事件”。
1927年四月,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情革命且对蒋介石的杀戮政策极度不满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叶剑英在江西吉安通电讨蒋,随即遭到蒋介石镇压,战败后叶帅投入老同事张发奎部,担任了铁四军参谋长,并秘密入党,随后叶帅通过“九骗张发奎”,成功率军军官教育团发动广州起义,彻底投入我党的怀抱,叶帅在革命白色恐怖笼罩下入党,可谓高风亮节了。
开国上将李克农,我军秘密战线的杰出代表,与钱壮飞、胡底并称龙潭三杰。
开国中将王诤,原为湘军张辉瓒部通讯兵,与我军作战被俘虏后自愿参加红军,是我军无线通讯方面的奠基者。
开国少将龙开富,龙开富自秋收起义就参加革命,为毛主席警卫员,由于身体不好他后期主要担任一些后勤方面的工作,成绩出色,劳苦功高被授予少将。
他亦是红色经典电视剧《井冈山》中龙达的原型之一(另一位原型为黄达)。
感谢阅读,
(赵尔陆上将)但是赵尔陆年纪轻轻,他认为以他的年纪正是上阵杀敌的时候,还找主席反映,但是被主席一顿话,醍醐灌顶,说后勤才是打战的重中之重,古人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想而知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在后勤部长这一职担任了好多年,也跟随部队打了无数次战,一直负责前线士兵的后勤补给,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赵尔陆被派去苏联访问,也就是这次去苏联让赵尔陆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苏联嘴里老说援助中国武器,但是每次给的都是用的不用的,可以说连说明书都有残缺。
在自己回国后就开始找专家一起研究科技方面,尤其是武器的发展,还整顿兵工厂,提高整体质量,即使生病了也不忘投身到卫星和核武器研究工作中。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然而正是这废寝忘食的精神,在一天夜里,工作人员找他的时候发现他躺在床上,手里的烟都烧到手指上都没任何反应。
后来总理强制要求他休息,确实休息了,只是长眠于地下。
赵尔陆发起指挥雁北战役、参与指挥解放华北战役和广西战役,直到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虽然从来没有上阵杀敌,但是功劳却丝毫不比一些开国将领低。
二:杨志成1903-1967杨志成将军就是开国上将,一个单亲家庭,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就被人害死了,后来杨志成长大后特别勤奋孝顺,并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实杨志成打过战,但是还是很小的时候。
因为受伤所以不能参加战斗,而是调到后勤开始工作,杨志成一到后勤就发现的军队竟然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军装,这怎么行?
于是他请后勤的人和同乡朋友们帮忙,很快就制作了一批统一的服装。
(杨志成上将)据说当年毛主席总是自己挨饿将食物发给士兵,杨志成知道后就一直帮毛主席找吃的,没想到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还请了杨志成夫妇一起吃饭。
杨志成认为自己一生中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后勤工作,也是最让毛主席满意的,他从来没出过纰漏,直到1955年被封为开国上将。
三:李克农1899.9.15~1962.2.9李克农上将,安徽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人,他同样没有带兵打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克农上将是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一直在默默为革命做贡献,周总理将钱壮飞、胡底以及李克农称为情报部门的\"龙潭三杰\"。
李克农凭借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多次深入龙潭虎穴,为保卫党中央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连毛主席都说他是中国的大特务,为祖国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李克农上将)【羽评郡主,
还夸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但只是共产党的特务”。
李克农是安徽芜湖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由周总理安排,著名的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人打入中统内部并调入中央特科。
三人还成立一个党的特别小组,李克农任组长。
所以你应该明白真正的中国情报系统创始人是谁,戴笠之类军统、中统,在与中共特工斗法屡屡失败何足为奇。
初入中央特科的李克农就立下不世之功。
1931年,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被捕叛变革命,位于上海的党中央有被一网打尽的危险。
关键时刻,钱壮飞把这个消息紧急通知李克农,李克农成功巧妙把情报传递给陈赓,党中央领导人紧急撤离。
五分钟后,中统特务就赶到人去楼空的党中央驻地。
事后李克农受到中央嘉奖,被誉为“党的秘密工作四杰”(龙潭三杰与中统上海特工总站站长杨登瀛)之一。
周总理夸奖李克农,有你中央才得以安全啊。
为什么李克农能完胜戴笠等人的军统中统呢?
革命的正义力量当然是第一原因。
从李克农
1950年,苏联的情报专家来华介绍经验说:“用金钱、美色就能获得有价值的情报。
”李克农当即反驳:“我们过去没有这样干,今后也不会这样干,我们主要靠交朋友,作思想政治工作,有时也用一点金钱,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同时李克农胆大心细,反应敏捷,曾亲自深入敌后,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
做起工作得心应手又能得到同志的信任。
反观戴笠,道德品质败坏,好色贪污,作威作福。
取得情报手段落于下乘。
自己也从不参与具体工作,对部下也不怎么安慰体恤,手下离心离德。
所以才会处处受制。
事后李克农由于身份暴露,撤回江西苏区工作,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并参加了长征。
李克农长期负责中央保卫工作和电台机要科工作。
抗战时期在西安事变中发挥重大作用。
在国共和谈时取得重要情报,成功使参与谈判的主席胜利回归。
在朝鲜战争中担任板门店中方谈判负责人,立下大功无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用不磨灭的贡献。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参考:
解放军最神秘上将! 从未领兵打仗, 毛主席却说“没他周恩来早不在了! ”特工,这是一个神秘且让人浮想联翩的职业,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什么样的特工都有,而特工的工作可以说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将会丢掉性命。
今天要为大家讲的是中国特工之王,也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领过兵打过仗的,却被授予上将军衔之人,他就是李克农。
李克农是我党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长期潜伏在徐恩曾身边,可以说在当时掌握了整个上海滩的秘密,而他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处理顾顺章叛变之事。
根据史料的记载,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他周恩来可能已经不在了,这并不是瞎说,那是在1931年的4月25日,李克农帮助周恩来逃出了敌人的虎口。
1931年4月25日晚上,李克农在一个秘密据点里受到了一封密信,此信的内容就是说顾顺章叛变,而且要将中央领导人一网打尽,作为叛变蒋介石的见面礼。
李克农知道这件事情刻不容缓,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终于想到了办法。
他想一切办法,找了很多地方,问了很多地方,终于找到了接头之人,见到了周恩来。
他将信中的内容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马上将顾顺章知道的所以关系全部断掉,而且将所有联络暗号和接头方法也作废,工作人员、地下交通全部都撤退了。
而另外一边,南京蒋介石接见了顾顺章,顾顺章带着陈立夫、徐恩曾向饿虎一样向目标扑去,但是全部人去楼空,他们的希望全部落空。
其实在五分钟之前,周恩来才离开,他扮成了一个女人,就这样在敌人眼皮子下面消失了,陈立夫哀叹道:活捉周恩来,只差5分钟。
在南京坐等好消息的蒋介石,知道消息后非常气愤,陈立夫并不知道其实5分钟只是表现,他从建立特务组开始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
1937年冬天,叛变的顾顺章在镇江被国民党枪毙,终自食其果。
没有李克农,周恩来或许早就被蒋介石给抓住了,他是中国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后,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是说道: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1955年9月,李克农内授予上将军衔,1962年2月9日因病去世,美国中央情报局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后,大大松了一口气,欣喜不已,还宣布放假三天,以庆贺一个强有力对手的消失,这个举动是美国前所未有的。
历史上这样说,如果没有他中国的历史或许从30年代以后就要重写,李克农的功绩将永远铭刻于史册,也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中。
参考:
二十世纪是一个名人辈出的时代,也是将星璀璨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终于打出了一个新中国。
对于在革命过程中有着巨大贡献的军人们,在1955年进行授衔表彰,授予少将
在这众多将星之中,就有两位特殊将军。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俩贵为将军,却从未带领一兵一卒与敌正面作战,但他们确实是为共和国立下了奇功。
李克农,1899年生,安徽人,1926年入党。
1928年李克农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入特务头子徐恩曾的中统机关内并担任要职。
顾顺章叛变时,钱壮飞第一时间得到情报并传给李克农后,李克农立即通知党中央马上转移,使党中央机关免遭灭顶之灾。
顾顺章叛变后,李克农转移到苏区工作,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一职,后又任第一方面军保卫局长及工作部部长等职。
延安时期,作为周恩来的助手,担任中央联络局局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等职。
解放后,李克农任外交部副部长、情报部部长、副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上将军衔。
李克农1962年病逝于北京。
李克农将军从参加革命起,一直从事情报工作,被世人称为“龙潭三杰”之一、“情报王”等。
他逝世后,美国情报局对这位强劲对手的离世顿感压力倍减,为此放假三天,以示庆祝。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生,浙江人。
黄埔军校第六期通讯科毕业,曾任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部电台报务员。
在第十八师围剿井冈山红军时,王诤与师长张辉瓒一起被俘,后自愿参加红军,改名王诤。
参加红军后,先后任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台大队大队长、红一方面军无线电台总队队长、军委通讯联络局局长等职。
解放后任军委三局局长、通讯部部长、电信总局局长等职。
战争年代,王诤领导的军委通讯联络局为军委总部接送请示、报告及命令等数以万计的电报,并破译了大量的敌方电文,被毛主席誉为“千里眼、顺风耳”,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
王诤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病逝。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杨至成192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正值两党合作破裂之际,杨至成参加了革命斗争,同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初参加了湘南起义后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与毛主席回合,同年参加了井冈山保卫战而身负重伤,在养伤之间杨至成被毛主席任命为了井冈山留守住主任,从此离开了一线作战,干上了军需后勤保障工作。
由于井冈山上伤病人员众多,医疗设施极为简陋而且严重缺乏药品,杨至成被任命留守住主任后,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杨至成和医疗工作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为井冈山筹到了一笔医疗经费,并带回了一批急需药品,大大改善了井冈山的医疗条件。
1929年红四军经过整编后,杨至成任副官长,将部队统一的军装作为了第一件大事,杨至成根据缴获敌人的军装创办了一个临时红军服装厂,并亲自走访各地以购买优质布料,经过日以继夜的工作,四千多套军装发到了全军手中,这也是红四军成立以来首次统一了军装,杨至成等后勤工作人员功不可没。
1930年杨至成被任命为了政治学校校务部长和供给部部长,着手建立红军后勤保障和通讯联络等工作,红军的第一天邮政通道“赤色邮政”就是杨至成参与建设的,并创办了红军第一所后勤学校。
由于出色的后勤保障工作,1933年杨至成被军事委员会任命为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统管全军的弹药、武器、财务、粮食、衣物、药品等生产与筹备工作,并得到了毛主席的全力支持,为日后的红军长征和东征后勤保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军大管家”。
抗战爆发不久后,杨至成被派往苏联伏龙芝军事院校特别班学习,并深入研究了苏联的后勤保障工作制度等,1946年回国后直接派往东北,任民主联军(林彪四野)总后勤政治委员。
由于联军挺进东北时轻装上阵,严重缺乏后勤补给可谓没枪没弹没衣,联军总司令林彪非常欣赏杨至成的工作能力,把建立东北民主联军后勤工作任务交给了杨至成,主要负责抓紧军需服装、药品等工作,并参与建立起了不少军需企业,后来的四野也成为了众多野战军中军装最好的部队。
1948年杨至成任林彪东北野战军军需部长,结合长期的后勤工作经验和学习苏联后勤工作建设经验,开始大力组织与扩建大批军工企业、医疗设施、物资仓库等,为日后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勤战略物资保障。
打仗打的是后勤,如果后勤没跟上战争消耗的速度,战争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后勤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杨至成高效的后勤工作能力为辽沈、平津战役的顺利进行立下了不巧功勋。
1949年杨至成跟随林彪的四野南下后,任华中和中南军需部长等职,将解放军的后勤保障迈向了现代化建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巧功勋,也为后来的半岛战争物资保障奠定了基础。
新中成立后,杨至成根据自己的长期后勤工作经验创办了我军第一部军事后勤教材,为部队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后勤人才,杨至成长期的后勤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充分肯定,不愧为解放军“后勤之父”。
参考:
李贞,与大名鼎鼎的贺子珍、康克清、邓颖超、蔡畅等参加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她却成为唯一的开国女将军,绝非偶然!李贞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从事军旅生活,青春岁月在战火纷飞中度过。
这在当时的中国非常罕见。
李贞从参加秋收起义开始,先后担任浏东游击队士兵委员会委员长,中共平江、吉安县委军事部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务。
除了杰出军事组织才能,李贞还是中国妇女追求自我解放的杰出典范。
她鼓舞了千百万中国妇女勇于投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这特殊功绩男人无可比。
李贞出身贫苦,幼年被送出家做童养媳收养,不甘心婆家封建压迫,走上革命造反道路,嫁给志同道合的战友后,又因丈夫在党内斗争中受挫被迫分手,但这并没有磨灭她的革命意志,而是更加坚定以部队为家,在战火洗礼中迎接了中国妇女的共同解放。
1955年李贞被毛主席亲自授予少将军衔时,周总理与她亲切握手,并深情说道;
“祝贺你!中国的第一个女将军!”这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李贞戎马生涯的褒奖和认可。
参考:
有哪些从未领兵打仗,却立有大功的特殊将军?
想必在很多人的心里,都有着同样一个认知感,认为那些被封为大将军的人,都一定是上过战场,是杀过不少敌人的人。
但实际上,在我们国家,还就有几位特殊的将军,他们并未真正的上阵杀过敌,但是却立下了大功,并且被封为了将军。
就比如下面这几位。
第一位,李克农,他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的军衔。
这位大将是在1899年出生,1926年入党。
他之所以能获得上将的称号,凭借的是搞情报立下的大功。
当年顾顺章叛变之时,李克农在收到消息后,立刻就通知了中央,让他们能够及时的转移,从而才使得中央机关获救了。
之后他又转到了苏区工作,依然搞着地下情报。
就连美军对于这位大将都觉得有点招架不住,当年他去世之时,美国还专门为此放了三天假,以此来表示庆祝。
第二位,李贞,她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李贞是一名女子,她这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性。
她出生在贫苦家庭,从小就被家里人送出去当别人家的童养媳。
童养媳的日子可一点都不好,她在婆家受到了欺压,走投无路的时候,决定走上革命的道路。
她后来嫁给了自己的同志,但是她的丈夫在党争的内斗中受挫,意志开始消灭。
两人观念不同之后,便越走越远,最后彻底分开。
李贞一心想着革命,最后以部队为家,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部队。
她就是当时新中国解放时期无数妇女们的榜样,她也是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位女将军。
第三位,杨志成,他在1955年被封为了开国上将。
这位将军是一位单亲家庭的孩子,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是被母亲一
长大后的他是一个孝子,因为一心想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经过努力之后,就考进了黄埔军校,后来,他又加入到了共产党。
其实杨志成上过战场,不过那是他很小时候的事情。
他加入革命之后,因为受过伤,所以只能干着后勤的工作。
但是他的后勤管理的很好,那时候部队里吃不上饭,他就想方设法的去找食物,尽量让大家都吃饱。
所以说,他的后勤工作好了,才使得这么多将士能够在战场拼杀。
故而,他最后是被封为了将军。
从上面这三位将军的故事我们就能明白,其实有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拼搏在一线才是一位好的将领。
他们只要能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那么他们就是一位厉害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