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底是因为什么事厌弃刘伯温的

路线之争。
刘伯温这个名字太过民间色彩,称呼他为刘基容易回答此问题。
刘基自小聪明,12岁考中秀才,14岁入府学研读春秋经。
春秋经是什么?
春秋经是儒学基本经典,虽然是基本经典,但也很隐晦奥涩,不容易读懂的。
但是刘基三年大成,然后又拜名师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儒家“经世致用”的大学问,也即是如果用儒家教义治理国家经济以及社会运转的大学问。
在皇权专制时代,所有的读书人都学这些“经世致用”学问的,问题只在学得怎么样了。
但是还有一种学问,学的人很少,那就是帝王学。
朱元璋学习的就是帝王学。
帝王学的学问和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问说起来都是追求天下治理的学问,他们之间是有大区别的,区别在哪里?
这事写出来需要很长的篇幅。
把它简单化也很简单:儒家总是要求做皇帝的要做仁君,万事和儒臣们商量着来,最好垂拱而治,啥也别管,只让大臣们发挥,毕竟哪一个大臣不是饱读经书的?
治理天下万民,轻而易举。
帝王学却要求帝王做霸君,一切独断专行。
皇帝总要求大臣们只有努力干活,认真出主意的义务,拿主意的永远是皇帝。
垂拱而治一不小心可能就把皇位禅让出去了。
刘基呢?
他是标准的儒臣,总是要求朱元璋应该用道德感化部下,少杀人。
朱元璋当然不会同意了,国朝初建,各种明面的潜在的反对派还没有杀尽呢!一个“仁慈妇人心”再被反对派翻了天,刘基可以继续做大名士,翻身投靠新主,他朱元璋去哪里?
禅让出去皇位,也不一定就有活命啊!这话,韦小宝对康熙说过,虽然是小说家言,却也是至理名言。
刘伯温的路线是建立一个儒家理想化的明朝。
朱元璋的路线是建立一个符合朱元璋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定朱元璋的明朝是外儒内法的明朝。
刘基能和朱元璋两个能在先前反对元朝的道路上走到一起,也是因为朱元璋披着的“外儒”衣服。
只是元朝没有了,矛盾需要暴露了。

参考:
老刘不是淮右班底,而且跟淮右大佬们不对付。
老朱这
老刘唯一保命之术就是自污自残,他太聪明了反而做不到,只有死
参考:
刘太聪明 常常举一反三 锋芒太露,人家老朱同志差差也是开国之君 常常说一 老刘就反三了 你叫老朱颜面何存[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参考:
可参照许攸之死,许攸是怎么死的。
他会算卦,老是猜透领导的意

参考:
兔死狗烹而已,哪里需要理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