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土很小的魏国为何能并列战国七雄

魏国的疆域确实不大。
单以领土大小论,他的面积可能位列七雄之末,甚至不如一些“非七雄”国家。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是当时的天下强国。
魏国疆域一度排不到前七名在“短暂而辉煌”的战国早期过去后,魏国的领土大幅缩水。
尤其是地处边地的秦、赵、燕等国开疆拓土后,地处中央的魏、韩领土显得更小了。
战国中期,纵横家游列国时,对列国作了描述。
其中,魏国的领土大小位列末尾。
《战国策》对当时列国面积做了大致的描述。
当时的关东六国中:楚国“地方五千里”、齐、赵、燕都是“地方二千里”。
相比之下,韩、魏两国就有点“难兄难弟”的感觉了。
韩国”地方千里“,而魏国”地方不至千里“。
(因为历史原因,韩魏两国领土犬牙交错,但今天流传于网络的许多地
东南的越国,北起山东东南,沿海而南,占据了今天江苏大部、浙江被捕及安徽、江西一部,面积比秦、齐都大,仅次于楚国。
可是,毫无疑问,战国时期的越国不是天下第二强国!因此,疆域大小,并非衡量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准。
军力雄厚春秋时期,一般以战车数量来衡量国力强弱。
战国时,人们仍然习惯用“万乘之国”、“千乘之国”在评价诸侯国力。
战国中期,“五国相王”,把中山国也拉了进来。
齐国怒了:大家都是“万乘之国”,怎么能和中山这种“千乘之国”并列?
老子丢不起人,不参加!可见:在大家眼中,军力强弱,是衡量诸侯国力的“唯一标准”。
当然,战国毕竟与春秋不同,军力衡量标准已经发生了改变。
“带甲”、“乘”、“骑”、“粟支”数已经成为衡量诸侯国力大小的标准。
由于当时没有明确统计,我们对详细数字不得而知。
苏秦出使魏国时形容魏国的军力为: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余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
单以军队数量而论,魏国仅次于秦、楚、齐。
而且,魏军的战斗力在当时是比较强的。
早年的魏武卒自不必说。
“齐之技击不可遇魏之武卒”,魏武卒的战斗力非常了得。
即使到了秦赵长平之战后,信陵君依然能带领十万魏军前往救赵,并一度担任抗秦中坚的角色。
中原腹心魏国的领土不大,但所出是中原腹心之地。
三家分晋,魏国得到的领土不是最大的,但却是晋国的精华部分。
魏惠王曾说:晋国,莫强焉···及至寡人之身···(晋国以前那么牛逼,怎么传到我这一代时弱成这个样子)可见:作为晋国精华部分的继承者,魏王把魏国当成了晋国的继承者。
而在魏国早期,一度占据了河西和关中东部,那是秦国最精华的区域。
秦、晋,春秋时都是可以参与争霸的大国。
魏国一度占据了秦、晋两国的精华之地,怎能不强?
除了早年反复争夺的河西之地,魏长时间占有的核心领土由3个部分组成:河东(山西西部)、河南(河南黄河以南部分)、河内(河南黄河以北)。
据司马迁记载:唐(尧)都河东,殷都河内,周都河南···正好都在魏境及附近区域。
可见:魏地是先秦时期“王者所更居”之地。
所以,魏国当然经济富庶、文化昌盛。
经济富庶,就可以养兵储粮;
文化昌盛,就可以吸引人才。
改革早魏国的改革是最早的。
而且,不是早了一点点。
魏国李悝变法,是在前400年左右。
比商鞅变法变法早了近50年,比赵武灵王变法早了80年,比燕昭王变法早了近百年。
而且,在各国变法中,李悝变法的全面性、效果,可能仅次于商鞅变法,比其他晚了近1个世纪的其他变法都全面、有效。
所以,“尽地力之教”的魏国,对本国潜力的挖掘仍然胜过诸侯。
因此,魏国虽小,但早期却是天下最强的诸侯;
即使在被秦、齐连番挫败,霸业中落后,魏也只是由一个一等强国沦落为二等强国,仍然是不可小视的诸侯。
魏国最大的劣势是其领地:处四战之地,四面受敌;
疆域小,缺乏战略纵深、回旋空间。
魏国的优势是:经济富庶、文化发达、军力雄厚、较长时间的“制度优势”。
魏国未能利用好自己的先发优势,向西灭秦,是其失策。
此后,魏国再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不过,由于魏国经济发达、军力强、地段重要,他始终是一个不可小视的诸侯国。

参考:
在战国初期一度称霸几十年,差点干掉秦国,最有可能统一战国的国家,在这个标题里面显得竟然是这么弱小。
战国时期的政治态势可以说是,战国初期,魏国独霸天下;
战国中期,秦、楚、齐三国争霸;
战国后期,秦、赵争霸。
魏国在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初期,都是很强大的存在的,魏文侯公元前400年左右开始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一直到公元前341年的马陵之战后开始衰弱,称霸时间60年左右。
在战国中后期,尽管魏国的实力开始衰弱,但是平均下来也要排在燕国和韩国之前,处于中游水平。
本文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魏国在战国初期会如此强大呢?
晋国灭亡后给魏国留下的家底最为丰厚关于春秋五霸的版本众多,一种是《史记》中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还有一种是《荀子·王霸》中的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实际上,除了这两种说法外,还有不下十种说法,《鲒崎亭集外编》中认为春秋五霸四出于晋,“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 ,也就是只承认齐桓公,剩下全是晋国的,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
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晋在巅峰时期的确很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三家分晋后,赵魏韩都能够并列战国七雄的原因。
那么晋国给魏国留下了多少家底呢?
领土10万平方千米,人口500万!同时期的战国各国领土和人口数量大量如下:秦国面积3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燕国20万平方千米,人口150万;
赵国20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万;
齐国15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韩国9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楚国50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

用苏秦的说法“燕地2000里,兵甲数十万,车600乘,骑6000匹 ,赵地2000余里,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韩地900余里,带甲数十万 ,魏地1000里,然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无如魏者,楚地5000余里。
”魏文侯变法使得魏国率先享受改革红利虽然土地并不是最多,但是魏国地处平原地带,山地较少,土地肥沃,适合发展经济,所以即使土地没有那么多,也能够养活得了那么多的人。
当然,再好的客观条件,没有主观努力,在战国初期想要称霸60年是不可能的,真正助推魏国走向战国初期霸主地位的因素还是魏文侯变法。
公元前400年前后,魏文侯先后任用李悝和吴起开始变法,采用“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从而改变过去世卿世禄的制度,此举大大加强了魏国的实力。
在魏文侯的支持下,吴起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职业重装甲兵魏武卒,在《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魏武卒宅。
”可见对魏武卒选拔的严格程度,以及对魏武卒的奖赏,在这样高标准,高投入的情况下,魏武卒在战国初期已经形成一大杀器,震慑四方。
吴起正是凭借这支军队把秦国最肥沃的河西之地抢了过来,假如当时魏国的扩张方向不是转移到中原来,或许吴起能把秦国灭了。
这就是战国初期的魏国!魏国的衰弱一直也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纵横认为,魏国在战国中期衰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率先变法中获得巨大红利,然而在红利期内却并没有找到一条可以持续使国家变强的战略,最终错失“一劳永逸”的良机,到魏国变法成果外溢,吴起、商鞅这样的人才外流,使得其他国家迅速崛起,最终与魏国争霸!
参考:
疆土很小,不代表国民意识很弱、不代表国家实力只能流于平庸。
魏国国土确实不大,但他们志向很大。
正是地理条件的不优越,倒逼魏国不断采取措施谋求发展,最终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魏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建立。
当时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受封于毕地,因而得姓“毕”。
毕国在西周末年被西戎攻破,毕姓子孙沦为平民,毕万就是其中之一。
后来毕万成为晋献公重用的大臣,被提拔为大夫。
周惠王十六年(前661),毕万奉命攻占姬姓魏国。
这个战利品最终也被晋献公赏赐给毕万。
当时有占卜说,“毕万之后必大矣。
万,满数也;
魏,大名也。
以是始赏,天开之矣。
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
”正是因为有这个好的占卜结果,毕家在接手魏地之后,正式转变为魏氏。
后来魏犨帮助晋文公出逃有功,不仅被封爵,还获得了魏邑作为封地。
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家虽然获得了事实上的统治地位,但仍然名不正言不顺。
到了魏文侯斯元年(前445),魏斯在继位后自称诸侯。
而直到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斯的诸侯地位才被周天子承认。
至此,魏国的历史正式拉开序幕。
魏国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魏国西临秦国,东与齐国和宋国隔水相望,南与楚国接壤,西南和韩国临近。
这么一个被他国紧密包围的国家,自身国土面积又不大,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魏国国君意识到,必须要主动做些什么。
不然,魏国一定会被周围的国家蚕食。
魏国是七雄中最先推行变法的国家。
李悝、西门豹、子夏等人都是在魏国大施拳脚的人才。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推行变法的法家学者,李悝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李悝主张废除贵族世袭制,总结出了“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准则。
李悝的“尽地力之教”,不仅使得魏国经济迅速发展,还为以后的“重农政策”提供了核心思想。
而魏国对子夏的重用,使得魏国和儒家知识分子的距离大大拉进,可以说是帝王笼络士人阶级的开始。
魏国注重发展军事。
吴起、乐羊、翟璜等大将都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吴起的推动下,魏国开始推动军制改革。
武卒制,正是吴起在向子夏请教后想出的新的募兵制。
以往国家都是在战时临时动员百姓,而魏国实施农兵分离,建设更加专业化的军队。
这使得魏国军事力量迅速提升。
魏文侯死后,其子魏武侯继位,继续重用吴起等有才之人。
魏国继续发展,日益强盛。
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标志着魏国正式成为战国霸主。
居安思危,这可以说是魏国崛起的关键。
正是魏国处在极其特殊的四通八达之地,魏国国君才看到大力发展的必要性。
而得人才者得天下,李悝、吴起、子夏等人在魏国的大施拳脚,成就了他们自己,更成就了魏国。
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
全国从上到下都撸起袖子加油干,国家又怎么会不崛起呢?

参考:
魏国建立之初,疆域一点也不小,魏国土面积大幅缩水,是战国后期秦国不断向东蚕食的结果。
正是保有一定的规模,魏国才能在初期经过李悝变法,迅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称霸中原百年之久。
魏文侯时期,更是北灭中山,西取秦之西河。
领土囊括现今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原大国。
战国七雄之名当之无愧。
可惜魏国地缘太差,处于四战之地,不是走向巅峰便是坠入地狱。
魏一家独大的局面结束于马陵之战,此战魏国折损十余万人,从此头号强国沦为二流国家,不复往日辉煌。
秦先后夺得魏西边的西河、上郡等地。
而真正将魏国推入深渊的战役是伊阙之战,魏国精锐尽损,再也无力抵抗秦国,只能坐等灭亡。
此消彼长,秦国却由此彻底打开了通往关东的大门,混一六合只差一个合适的时机。
(本文配
说魏国小只是后来的地盘,之前的地盘是不小的。
魏国经过魏文武侯两代英主,经李悝吴起变法,到魏惠王国力空涨。
魏武卒战力非常之强。
魏国之前的地盘是不小的。
魏文武两代已经是称霸,在惠王达到顶点,也是从他开始跌落。
可以说魏国争霸百年。
魏国是七国中首先变法
魏文侯向西攻取秦国河西之地,北灭中山国,东败齐国,南制楚国。
变法建立魏武卒军队。
魏武侯继续执行文侯三晋联盟政策。
三晋联军大败楚国,拿下大梁襄陵。
田氏代齐,魏武侯向周天子施压,周天子同意。
但是三晋联盟经常分分合合,要不就是分脏不均。
要不就是不满魏国霸主地位,打魏国附属国主意。
特别是便宜都让魏国占了,赵国更加不满了。
三晋魏韩赵在魏惠王之前两代关系整体上还是比较好。
三晋联盟以魏国为主。
魏武侯死时,赵国想除掉魏惠王另立。
韩国想不杀魏惠王,把魏国一分为二。
因韩赵意见不统一,魏国得以保存。
埋下祸根,韩赵魏三晋联盟破裂。
这也是以后魏国攻韩赵的原因之一。
这时西边秦国秦献公,东边齐国齐威王。
两国强大起来,对魏国造成威胁。
秦献公新政,国力增加。
频攻魏国,打败韩魏联军。
(这时还是三晋联盟)齐国田氏也是靠魏国成为诸候,得到一点点帮助吧。
齐国本来就是大国强国,肯定不愿意成为魏国附属。
于是魏国重新跟韩赵结成三晋联盟,跟秦国秦孝公暂时缓和。
(秦国连年战争,也需要修养生息)这一系列行动明显是对付齐国的。
但是之后魏惠王去打赵国:原因1赵国想拿下魏国附属国卫国2魏国想拿下中山国,之前曾拿上。
但因隔着赵国。
3魏惠王想一统三晋,重现晋国。
在围攻邯郸时,齐国围魏救赵。
秦国攻河西。
此战魏国虽然未败,并收复河西失地,虽然跟赵国议和罢兵。
但也元气大伤,三晋联盟更加不稳。
然后魏惠王去侯称王。
数年后魏国又攻韩国。
原因:1韩国比赵国更弱,想迅速在诸侯反应前拿下。
2魏国国土分东西两边,中间隔着韩国。
灭韩能勾通东西,实力大增。
这样更不怕秦齐。
齐国又救韩国(齐国救赵救韩都是在双方打的难舍难分才动手。
)魏国大败,接着齐赵秦三国围攻。
(赵秦都是报仇,齐国要成霸主)魏国承认齐王,齐国也认魏王。
又认韩国为王,又带太子去赵国。
因为秦国收复河西之地,还在继续攻魏。
楚国又趁火打劫。
魏惠王一会想用齐韩赵楚打秦,一会又想以秦赵韩打齐楚。
对外忽纵勿横,树敌过多,国势越来越弱。
桂陵之战后魏国已经是退出霸主地位边缘。
马陵之战是魏国不甘心,临死前的反击而已。
马陵之战,魏国真正退出霸主,成为附属。
齐国一跌为霸王,秦楚紧随而至。
战国策讲:魏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鲁、卫、宋等)以朝天子于孟津。
(这是魏国霸主地位的顶峰)然后: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退出霸主之位)魏文武侯两代魏主,魏惠王拿到手的能牌却打成那样。
在于魏惠王过于自负,勿横勿纵树敌过多。
没有去稳固三晋联盟。
联盟最稳的是利益。
魏国却尽占利益,不分赵国。
赵国自然心有不甘。
韩国虽然是小弟,但大哥不给点糖小弟。
韩国会甘愿为马前卒吗?
同时开罪于齐秦楚三强,无疑于作死。
魏惠王想攻下中山国就是大错误。
1中山国在赵国腹地,魏国能越过赵国统治中山国吗?
2就算拿下中山国,赵国难道不担心魏国内外夹击吗?
最好的办法不如把中山国许给赵国,让赵国去打。
换得赵国相助攻他国。
秦魏是世仇,自魏夺河西之地。
就频频攻魏,想收复失地。
如能联韩赵看好西大门,不是很好吗?
不给点甜头,韩赵会相助吗?
要不三晋联盟伐秦,多分点地给,他们也乐意。
不应坐视秦国强大。
本来魏惠王也暂同秦议和。
重新结三晋联盟对付齐国。
魏惠王却攻赵伐韩,这不是把韩赵推向齐国那边吗?
齐国要争霸当霸主让他当就是了,虚名要来干嘛。
还不如来点实际的。
跟齐联合南制楚国。
楚国也一直想北上中原争霸。
当年让齐桓公晋文公阻止了。
齐国一直想要拿下鲁国,那就让他拿好了。
这样齐楚就直接齐界了。
战国七雄那段时间魏惠王除了燕国没打,其他都打遍了。
西攻秦、围韩围赵、齐救韩救赵,南辱于楚。
不得不说魏国树敌太多。
魏国这时最好的策略是让齐国当霸主,枪打出头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换取联齐制楚,魏齐共同阻楚国争霸中原。
带着韩赵防秦东出,因为秦东出首先面对的就是韩魏赵,而不是攻韩伐赵。
所以在秦国东出伐魏,韩赵不仅不帮忙还落井下石。
齐楚更不可能帮魏。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要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谁是大敌,谁是小敌。
利益是最能分清楚,利益也是能分的。
例如蜀汉邓芝对孙权讲:如果大王你投曹魏,又想保持独立。
那是不可能的。
到时曹魏必伐,蜀汉也会顺江而下。
吴蜀四州之地,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固。
进可争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自公元225年邓芝使吴至公元263年蜀汉亡。
近四十年蜀汉东吴联盟未破裂。
魏惠王只要能维持好三晋联盟,不惧秦东出。
联齐则能制楚北上。
也不致于:魏国东败于齐(韩赵亦攻魏),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
(七雄得罪于四雄)
参考:
战国时代第一个霸主就是魏国,先后60余年的称霸记录,在春秋、战国两个时代都不多见,魏国能够快速强大,与晋国有直接关系,因为晋国是春秋时代的超级大国,有观点认为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晋国一家就占了4个,不管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如何折腾,晋国北方霸主的地位始终未受到挑战。
(上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架空晋国君主的权利,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具体怎么分可见上
魏国分到了晋国的核心区,这里人口众多;
此外还有朝歌、殷等黄河下游地区,从而获得了向中原地区扩展的机会,这是魏国称霸的基础。
(魏国初期还没有宋国大,和齐楚更是没法比)如果只是占据地理优势也就算了,魏国还在分家后出了一位雄主,就在公元前445年上位的魏文侯(魏斯),这是一位极具野心和忧患意识的君主,他重用翟璜做丞相选拔人才,用武将乐羊攻灭中山国、用李悝变法
魏文侯在位49年之久,他的英明神武加上继承晋国的霸业根基,共同将魏国打造成战国第一个霸主。
(魏武侯初期的天下版
魏文侯末期的魏国已经不算小国了,文侯对中山、卫、秦国的攻势,掠取了大量土地和人口,魏国的土地规模确实没有齐国、楚国大,但人口肯定不落下风,因为他控制的都是当时人口稠密地区,经济、文化都相对发达很多,综合国力是占上风的。
(失去西部土地后,魏国还有力量吞并宋国)李悝和吴起的变法是魏国长期保持朝气的关键之一,尤其是吴起对魏国军队的改革,使魏国获得了扩张所需的军事力量,在丧失西部以安邑为中心的领土之后,仍能保持中原大国应有的武力,在战国后期吞并了富饶的宋国,任谁都不敢小觑。
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依法治国的思想影响深渊,魏国也是借助他的变法,才能迅速形成碾压列国的强大实力,李悝提出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同时打击对国家没有贡献的权贵势力,给士人施展才华的舞台,这就和后来商鞅变法提倡的以军功封爵、无功不受爵一样,大大刺激了魏国上下的进取心,称霸战国也就不奇怪了。

参考:
魏国作为战国时期的“黄埔军校”,因人才流入而盛,因人才流出而衰败。
战国初期魏国疆土并不小,按着秦、齐、楚三个大国,摩擦了好多年。
田氏代齐还是求助魏武侯对周天子施压,才让田齐成为正式的诸侯国。
战国初期三晋联盟,让韩赵魏大杀四方,给魏文侯招揽人才实施变法提供了机会韩赵魏三家分晋是东周从春秋进入战国的标志。
而刚分完家的三个国家,并没有立刻走上对立面,而是继续维持着同盟的关系。
这就相当于晋国的名字虽然分了但是实力依然存在。
而晋国可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诸侯国,春秋末年晋国公室实力虽弱,但是晋国实力强横。
即便晋国末年,攻打齐国、郑国也是无往不利,晋哀公在韩赵魏灭智氏后曾请齐、鲁出兵讨伐三卿,结果反被三卿给赶走。
后来三家虽然分晋但是最开始难免有点小心思,想要联合一家瓜分另外一家,当年在魏文侯的撮合之下,三家放弃了内斗的打算,联合向外发展,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晋国地势险要,三晋内部和谐,对外镇得住场子,魏国在整体环境上得到一个有力的发展环境。
战国初期,魏国任用大批人才,率先进行变法成为战国时期一位霸主级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进行变法强军,灭掉中山,连败齐秦楚等国,开拓大片疆土尤其是吴起训练的魏武卒成为战国初各国闻之色变的劲旅。
而此时的秦国经历几代人的内乱,国力偏弱,吴起攻秦,占据秦国河西之地;
伐齐打到灵丘。
魏武侯带领三晋同盟破楚,若非齐秦两国出兵相救,楚国差点被灭。
此时的魏国疆域并不小,最关键的是实力强盛。
魏国因人才而盛。
魏文侯时期师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又有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名臣;吴起、乐羊制其兵;各司其职,文武相济,魏国大治,开疆拓土,盛极一时。
到魏武侯兵峰更胜,但是用人方面不如魏文侯,用了一位有识人之明但无用人之量公叔痤。
两代人打下的基础支撑着魏惠王前期依然是战国时期的中原霸主,直到被齐国两次打败,魏武卒精锐丧失殆尽,魏国的霸业沉沦。

参考:
诚邀,如题,看到这个问题,小编不由得想起了一句名言\"浓缩就是精华\"在战国七雄中,魏国的土地并不算大,然而魏国的实力与土地面积却不成正比,实际上魏国不仅是以绝对实力挤进战国七雄之列,而且还是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三家分晋春秋之际的晋国是毫无疑问的天下第一大国,中原霸主,然而晋国有一个很要命的制度,那就是晋国的国政由六个大夫轮流掌握,这种权利分散的制度虽然可以使得国君在六个家族的支持下如鱼得水,但是问题是,如果国君无能,大权很容易就旁落,终于晋国在春秋末年被剩下的赵魏韩三家分割当周天子承认韩赵魏的诸侯国地位之后,历史的车轮也就来到了战国时期魏国首先变法,之后国力大为提升,一度称霸中原魏国在头两位君主魏文侯及魏武侯之时,通过变法改革,国力逐渐强盛,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诸侯国。
按照苏秦的说法,燕地2000里,兵甲数十万,车600乘,骑6000匹 ,赵地2000余里,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 ,韩地900余里,带甲数十万 ,魏地1000里,然公民之众,车马之多无如魏者,楚地5000余里。
可见,在战国时期,魏国尽管土地不是最多的,但是人口和军队却是最多的,这个时期,魏国甚至有能力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魏国的强盛可见一斑。
然而魏国留不住人才,包括吴起,商鞅,孙膑等人都先后离开了魏国,魏惠文王之后魏国后继无人,最后才慢慢的衰弱,变成了战国末期的鬼样子
相比之下魏国分得的土地并不是太多,但质量较高:基本分得了当年晋国的主体部分——大体位于山西西南部,这一带农业产量较高、地势险要,但北有强赵、南有强楚、东接强齐、西临秦国,所谓四战之地——邻国除韩国外皆为大国,魏国特殊的地缘格局导致其容易被挤压封锁。
魏文侯魏斯掌权后起用李悝进行了一系列变法改革:李悝(约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濮阳人,又作李克、李兑、里克、季充,《汉志·儒家·李克》记载道: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
子夏是孔门弟子,所以李悝早年是从儒家,但与一般儒生不同的是:李悝既是一位儒家政治家,又是一个经济大家,有很强的经济管理能力:他任上地(今陕西洛河以东)郡守时如何守边是其首要任务,因为上地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
为提高魏国边民的战斗能力,他下令让上地郡军民都必须提高射箭技术,甚至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
由于魏军射技精良,曾在边地屡败秦军。
因为他管理地方有方,被魏文侯赏识,后被起用推行变法,这是自春秋管仲改革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变法改革,具体而言李悝变法设计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
在政治上李悝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的特权,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主张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春秋时代各国基本都保持着贵族世袭制度:贵族子弟生来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并能继承祖先的爵位,平民子弟即使再怎么努力也没出头之日。
李悝制定了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公务员选拔机制:一大批有作为的平民子弟得以跻身魏国朝堂,从此中国的朝廷官吏开始由世家贵族世袭逐渐演变成考核选拔职业文官。
这些原本永无出头之日的平民子弟皆能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一时间魏国政治清明,当然这些从底层爬上来的职业官吏在官场上待久了之后也出现腐败现象,不过这是后话,至少在李悝变法的时代打破贵族世袭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进步。
李悝变法在经济上统一分配耕地给农民,鼓励农民增加生产。
《汉书·食货志》记载:李悝曾指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
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矣”。
如果农民依靠耕种无法改变贫困现象就会出现抛荒的现象,造成粮食减产,市场上粮食供不应求就会导致粮价上涨。
“谷甚贵伤民,甚贱伤农;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无论粮价甚贵或是甚贱都会伤害国家和民众,所以“善为国者使民毋伤而农益劝”。
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有益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李悝变法废除了传统的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励老百姓垦荒,废除原本井田制制度下的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
同时对国家境内的所有土地进行测评,估算国家的土地产量,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
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分配给农民土地,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实行平籴法:国家在粮食丰收时以平价收购粮食储存,发生饥荒时又平价卖给农民,取有余以补不足,以此打击世家贵族囤积粮食而危及国家政治稳定,既防止粮价太贵而扰民,也防止粮价过低而挫伤农民积极性。
将丰年分成大熟、中熟、小熟三个等级,按比例向农民籴粮;
把荒年也分成大饥、中饥、小饥三个等级——在大饥之年把大熟之年所籴的粮食发放给农民,其余类推。
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粮价的猛涨暴跌,农民不至于流亡逃散。
这两项重大经济措施“行之魏国,魏以富强”——史载:魏都大梁“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异于三军之众”。
它是战国文人学士、纵横家、政治家聚集的地方,也是当时官员权贵和富商享乐的消费都市。
李悝是儒生,但也是中国法治思想的始祖之一,是继管仲之后法治思想卓越的实践者,他的法治思想经吴起从魏传到楚,经商鞅从魏传到秦,秦灭后又传承到汉,成为中国历史上法治思想的主要推动者。
他吸取儒、法两家的思想,收集当时已存世的各国法律典章,结合魏国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法经》通过魏文侯公布成为魏国的法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系统的成文法典,包括《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对于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的奖励都做了最完备的规定。
魏文侯从三家分晋的历史中得出一个教训就是要防止贵族权力做大,于是魏文侯大力提拔在朝中素无根基的寒门弟子作为朝廷雇佣的职业官吏以取代世袭的贵族卿大夫——职业官吏吃朝廷俸禄,执行朝廷法度,没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所管辖地区的赋税都是替朝廷征收,除了自己的俸禄一分一厘都不得截留(中饱私囊的现象是无法杜绝的,不过一旦查出......)。
这些职业官吏没上下尊卑的观念,他们只服从朝廷的法度,于是魏国初步构建起以法治国的格局。
魏国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
战国时铁器已逐渐推广使用。
当时天下的冶金中心均在韩魏。
魏国由以兵器制作业发达而称雄于当世。
魏军以逐步采用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史称魏军甲兵犀利。
魏国选练武卒,均为重装步兵,披重铠、持戈配剑、背弓弩、跨矢囊。
魏武卒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意思是说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内外三层防护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别称)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魏武卒的人员选拔及其严格,能成为魏武卒一员,所享受的福利待遇是很优越的。
故而魏武卒都是强悍的精兵,战斗力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成为当时世界上步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军队。
魏武卒的编制让各诸侯国几乎无法模仿,因为除了魏武卒之外,再也没有别的诸侯国使用完全由步兵组建的兵团,不是没有条件,不是没有能人,主要是在以战车为王的时代谁也没有这个胆量。
武卒的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其中“二五百主”也称“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为基本的作战单位,类似的一个团。
需要打战的时候再灵活编制,设将军一人指挥。
这种编制充分体现了魏武卒的指挥系统在作战中的灵活性,能达到如脑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样。
即便是战败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组建军阵——不管各军队士兵是否相识,在这种各级将官存在的情况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组合起来。
魏文侯在位的四十余年间始终坚持礼贤下士:政治上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民政上任用西门豹治理地方,军事上任用吴起、乐羊等名将,学术上重用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
魏文侯在学术思想领域采取兼收并蓄的模式:对儒家、法家和黄老之说均不排斥,一时间法家、兵家、纵横家均活跃于魏国。
魏文侯用人不问出身只看能力:吴起、李悝来自卫国,乐羊、西门豹出身平民,翟璜来自戎狄部族......只有是人才魏文侯都能倾心任用。
这一时期的魏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儒、法、道于一体的国家:魏文侯本人既与儒生交往,同时又主张法治,他所任用的李悝出身儒家弟子,却作为法家的领军人物而被载入史册。
这一时期魏国的的教育体系并不仅仅只注重修身养性,也极其重视经世济用。
在人才使用方面魏文侯也能做到不拘一格:法家的李悝、兵家的吴起、儒家的子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魏文侯都能扬长避短,为每一
一时间各国士人纷纷慕名前来魏国游学,使魏国成为了战国初期华夏文明的文化中心。
魏文侯能识人能用人,而他本人也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刻洞悉魏国在地缘战略上居于四战之地的魏文侯在外交路线上始终坚持三晋合一。
所谓三晋合一是指由晋国分化出来的魏、赵、韩三国组成联盟,从而使魏国得以利用赵、韩作为本国战略纵深的延伸,由于有赵、韩两国保护着魏国的南北两翼就使魏国得以专心向当时较为弱小的秦国扩张。
拿下秦国正是彻底扭转魏国的地缘劣势的根本办法:秦有崤函之固,若魏国得之则可坐拥八百里关中沃野而俯瞰山东诸国互斗。
公元前419年魏国西渡黄河,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营建攻秦的战略据点,六年后吴起率魏军在西河战场大胜秦军。
为遏制魏国的崛起,秦、齐、楚曾结成临时的联合阵线,共同对付魏国:秦国一方面调集重兵防守魏军,另一方面遣使请齐、楚出兵共击魏国,试
魏军在魏文侯布置下兵分两路:一路由吴起指挥在郑地与秦军展开决战并大获全胜;
另一路由魏太子击率领,趁秦军西河守军主力围攻吴起防守空虚之际攻破了秦国西河防线的军事重镇繁庞(今韩城东南),这样魏军两路进攻使秦国的西河防线被彻底突破,魏军先后占领了秦国西河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王城(今陕西大荔)、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阴晋(今陕西华县东)等地。
又过了五年西河地区全被魏国占据,从此秦国被魏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80年,断绝了与中原的一切交通,甚至导致秦国险些被魏国所灭。
西河入魏后成为魏国兵员和粮草的重要来源地。
在魏国不断强大的同时其邻国赵国的国力却不断下降,甚至受到中山国的攻击。
赵国防守吃力,不得不向魏国求救,魏文侯以事成后赵国割地为条件,于公元前408年出兵中山。
尽管魏与中山之间隔着赵国的领土,但强大的魏军还是于公元前407年攻占中山国全境。
即使在交通信息已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拥有远离本土的飞地,而魏国居然在那个年代就跨越别国领土打下一块飞地,由此可见魏国之强。
魏文侯死后太子魏击继位,是为魏武侯(公元前396~前370年)。
他曾师从儒家田子方,年轻时就随父南征北战:在公元前412年的西河战役中率军攻打繁、庞二地(约在今陕西韩城东南),后又在中山战役中随乐羊为将立下军功,在他治理下魏国的霸权得以维持20多年。
魏武侯继位后继续对外用武扩张:公元前393年魏国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名将吴起大败秦军于注城(今河南临汝西)。
公元前391年魏、韩、赵三国结盟攻楚并攻占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西南),楚悼王遣使向三国求和遭拒,只好求救于秦、齐。
齐、秦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救楚,于是在公元前390年魏赵韩三晋联军与楚秦齐三国联军在武城(今陕西华县东)展开战国时代第一场足以影响天下格局体系的大战,结果三晋联军战胜了三国联军。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破釜沉舟——倾全国之兵50万进攻阴晋(今陕西华县东)并与魏军展开决战。
魏军在平时已形成了一套激励作战的机制:每次作战后都要让有功将士参加隆重的庆祝会并在大门外论功行赏,不仅赏赐有功将士,连其父母妻子也一并受赏,对死难者家属这定期遣使慰问。
为进一步激励士气,魏武侯亲自来到阴晋前线犒劳将士。
名将吴起请魏武侯派五万没立过功的人为步兵,由自己率领反击秦军。
武侯不仅满足了他的要求,还追加战车500乘、骑兵3000人。
大战前一天吴起向三军发布命令说:诸吏士都应令行禁止随我一起去同敌人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
战斗中魏军个个作战勇猛以一当十,大败秦军于阴晋城外并趁势进入关中平原。
这就是后世史书中的阴晋之战——此战吴起以五万人破秦军五十万兵力,魏武侯由此名满天下威震各国。

参考:
春秋时期同样是疆土不大的宋国(宋襄公)、郑国(郑庄公)都可以称霸一时,魏国为什么不能并列战国七雄呢?
更何况魏国是脱胎于强大的晋国,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凭什么赵国韩国就可以位列战国七雄而魏国不能,事实上魏国还是战国历史上第一个称霸中原的国家。
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共分晋国晋国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到了春秋末年,公室衰微,大权为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所掌控。
六卿之中范氏和中行氏最早被灭,而魏桓子、韩康子则与当时实力最强的智家相盟。
公元前453年,已经翻脸的六卿爆发了晋阳之战,为难关头魏桓子与韩康子却背弃智伯倒向赵氏,最终联合赵氏共灭了智家,一起瓜分了其所有领地。
智氏灭亡,晋国完全被韩赵魏三家所控制,晋室已是名存实亡。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赵籍、韩虔三大夫为诸侯,正式脱离晋国自立门户,此时的晋国仅剩下绛城与曲沃两处苟延残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也被认为是春秋结束、战国开始的分水岭。
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废晋静公,晋国彻底灭亡,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拉开序幕。
魏国第一个称霸中原魏国的疆域在战国七雄中不算很大,仅比韩国略大,但魏国所处的位置却是最为特殊的。
七雄之中,除了燕国外,魏国与其他五国相邻,是典型的四战之地,但是在秦楚齐三国还没有崛起前,第一个称霸中原,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国家的竟然就是魏国。
在其他国家还在巩固政权的时候,魏国历史上成就最高的君主魏文侯已经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
魏文侯时期的魏国,简直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军事上,启用著名军事家吴起(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采取武卒制,打造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军事力量,凭借着这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魏国得以北灭中山国,西取秦国西河之地,疆域扩大的同时,其他六国也莫敢与之争。
魏文侯还任用李悝、西门豹、乐羊、子夏、魏成等贤达人士,通过发展封建经济达到富国强兵,不仅遏制了赵国的扩张,还对外灭掉了中山国,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了大片疆土,军事民生都达到最鼎盛,使得魏国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的改革巩固了魏国的国力,他死后,其子魏武侯继续重用吴起,延续了魏国的繁华强盛,继续对外拓展领土,将出国在中原的大部分土地缠食殆尽为后来政治中心的东移(迁都大梁)打下基础。
等到魏武侯之子魏惠王在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称霸中原长达百年。
魏国还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国家,公元前344年,由魏惠王主持,共十二个诸侯国参加的逢泽之会召开,会后魏惠王还率领诸侯们去朝见周天子,正式标志着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
魏国为什么会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魏国能成为战国第一个霸主,主要有两大因素:其一战国初期诸侯国的实力都差不多。
春秋末年,列国兼并,五霸之中仅存秦、晋和齐三国,还有北方的燕国,南方的楚、吴、越。
这些国家中吴国于前473年为越国所灭,而最强大的晋国又经历了“三家分晋”,晋国名存实亡。
战国前期,西方的秦国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国家,而东方的齐国正在经历“田氏代齐”的权力更迭,南方的楚国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国时遭到失败,越国灭吴后虽曾强盛一时,但很快便陷入了长期的内乱而衰弱。
因此,在战国前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凌驾于各诸侯之上的大国,维持了一段时间的力量平衡。
其二魏国是第一个实行改革的诸侯国。
三家分晋后,魏国由魏文侯率先实行变法,而且变法极为成功,在其他国家还在巩固政权的时候,魏国变法的成功无疑逆转了当时的力量平衡。
从魏文侯,再到魏武侯、魏惠王,魏国保持了长达近百年的繁华强盛,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也正在效仿魏国的变法,如秦国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楚国重用吴起,贯穿整个战国历史的各国变法都帮助这些诸侯国走向了各自的国力巅峰。
魏国盛极而衰魏国的霸业来的快去的也快,作为第一个称霸中原的国家,魏国在逢泽之会便遭到了其他诸侯国的联合对抗。
马陵之战,魏国十万大军被齐国歼灭,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接着秦、齐、赵从三面夹攻,魏国遭到前所未有的攻势而一败再败。
公元前340年,商鞅率领秦国军队大破魏军,经过多年战事的魏国再也无力恢复元气,就这样丧失了霸主地位。
魏国盛极而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魏国打破了当时的诸侯力量平衡,魏国的强大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恐惧,双手毕竟难敌四拳,魏国再强大,也抵挡不住其他几个国家的联合对抗。

参考:
这个说法就是不厚道了,完全把魏国在战国前期的百年霸业之辉煌给抹去了。
事实上,在整个战国前期,魏国可以说是稳妥的坐在霸主之位上,而且其他诸侯莫敢仰视。
其实力之强,更是其他六国所不能比的。
纵观整个战国,魏国的人才都是大放光彩的。
而人才的巨大优势也让魏国得以率先推行变法,进而在战国前期脱衣而出,快速制霸。
从魏文侯时期开始,魏国就通过变法率先强大起来。
当时任用李悝为相,全面推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开创武卒制。
那时的魏国文有李悝、翟璜、西门豹;
武有乐羊、吴起等名臣悍将的支持,不仅打造出一个高效的统治体系,更锻造出一支强悍的职业化军队——魏武卒。
此后,魏国凭借着高效的国家体系和强悍的职业化军队,开始在霸主的道路上一路高歌。
魏国全盛时有多强?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秦国和魏国的阴晋之战。
那时,五十万秦军竟然也挡不住五万魏军。
虽说当时,秦国尚未开展商鞅变法。
但赳赳老秦的战斗力,从来就是不容小看的。
然而,即便如此,五十万秦军还是被魏国的五万武卒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此后,秦国的西河之地被魏国占领,而秦国势力长期被魏国压制,无法向东发展半步。
到魏武侯时代,魏国国力进一步上升,并且依托魏武卒的强大战力,对外开始不断东征西讨,并把南方霸主楚国也给打趴下了,夺取了大量中原之地。
从魏文侯、魏武侯,再到魏惠王前期,魏国一直稳坐战国霸主之位近百年之久。
可惜的是,长期称霸的魏国,尽管国力强盛、人才辈出,但最终却没能实现对天下的统一,反而被其他诸侯后来居上。
但魏国变法,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之后各诸侯的变法,其实都或多或少的参照魏国变法为蓝本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