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陋室铭》的刘禹锡的“锡”应该读“赐”

入乡随俗,连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教育部都明确规定一切都可以按现代汉语的读音来,为什么一个古人的名字你去跟他较真?
当然,从其名和字可以明确得知,“锡”就是“赐”的通假字,《说文解字》:“锡者何。
赐也。
赐者、与之通称。
”“禹锡”就是大禹的赏赐,所以字“梦得”,梦到大禹然后怀了刘禹锡。
但如果你不读作“刘禹xi”,非要读作“刘禹ci”,我估计大部分人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如果文字失去了交流的意义,它还有什么价值?
如果我告诉你,“难兄难弟”的本意不是哥俩都倒霉,而是哥俩都出色,那么你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使用它的本意还是今意?
连“How long no see you!”这样不符合语法的中式英语都能够被英语接纳,恰恰说明,语言的本质是交流。
所以呢,管他呢,按现代汉语去读呗!谁敢说你错了,谁就是反对普通话,反对社会进步。
如果拘泥于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恐怕就成为现代孔乙己了。

参考:
读赐读锡,找谁论理?
横竖跟咱没亲戚,管他读赐还是锡!(纯属调侃哈[呲牙])
参考:
诗豪刘禹锡,字《梦得》,按这个字面意思,禹锡要读《鱼刺》才对,哈哈哈不过没有什么考证,咱还是读刘禹锡吧。
他的陋室铭,还有,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真的是好啊!这里咱就词穷了,只有一个好字相送。
现在郑州荥阳区有刘禹锡的故居,有空可以过去看看,我去过几次了。
关于荥阳这个荥字,还读赢,四川雅安市有个荥经县。
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我有个黄师傅就是荥经人,她说话我经常听不懂。

参考:
刘禹锡,字梦得。
禹是一个象形文字,小篆字型,本义是一种虫名,《说文》中说,“虫也”,传说是龋虫。
后来远古夏部落领袖姒文命、鲧之子叫作禹,又称夏禹或大禹。
夏禹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福泽天下,德被后人,故被儒家称颂为圣人,儒家经典之《尚书》有《大禹谟》篇章。
锡,即赐,赐之通假字也,《诗经》有“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鲁颂·駉之什·泮水》”,“申锡无疆,及尔斯所—《商颂·烈祖》”。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大雅·既醉》”。
《庄子·列御寇》有“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
《宛如约》有“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
另外,我们现在对婚嫁常用的祝福成语“天赐良缘”,它与“天锡良缘”是一样的意思。
所以,顾名思义,禹锡的意思应该是禹赐,与大禹有关,是大禹恩赐的意思。
其佐证有二,一是与刘禹锡的身世,二是与刘禹锡的字。
刘禹锡,公元772年生,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
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刘禹锡出生在嘉兴。
他家族世代好修儒学、崇尚儒家思想。
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前。
刘禹锡自幼好学,熟读儒家经典,浏览诸子百家。
可见刘禹锡与儒家的关系是很紧密。
而大禹又是儒家经典所推崇的圣人,故我推测“禹锡”之“禹”与大禹有关,是大禹所赐之意。
刘禹锡,字梦得。
梦得梦得,梦中所得。
刘禹锡与梦有关、大约是梦中得来的意思。
名是禹锡——大禹所赐,字是梦得——梦中得来,联系两者,我妄加推测,大概是其母亲在怀孕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婴儿是古代圣人大禹赐给他们的。
在古代,人们特别重视初生及孩童时,因为初生和孩童时期预示了一辈子的命运。
有熟语云:“三声定一世”,“三岁可以看出成年样”。
所以人们的身世来源很重要,有好的初生长大才有美好的德行、才有伟大的成就,按逻辑学说,前者成了后者的必要条件。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开始逆向思维,认为美好的德行、伟大的成就的人一定初生不凡。
圣人君子的降生都是充满神奇色彩的。
如传说皇帝降生就有有四目八面;
如殷商的祖先,《诗·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也有记载:“殷契,母曰简狄,……。
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如孔子,他母亲在尼山乞子后,因感于这里的美景,而心情舒畅,食欲大振,不久即怀孕了。
孔子的母亲怀孕时晚上梦见一麒麟嘴衔着大书箱子,背上驮着个孩子上屋里来了,等孔子的母亲醒来时,孔子就降生了,后来孔子成了圣人;
再如《精忠说岳》开篇写岳飞降生时刻,有龙绕梁、神光盈屋等等。
所以刘禹锡之字梦得,可以佐证其名禹锡与大禹有关,是大禹所赐,当然不是现实的事情,只是通过梦感应到的而已。

参考:
名字只不过是一个代号而已。
无论你念锡还是读作赐,人还是那个写《陋室铭》的人。
随着社会的变迁,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音有很多的变化。
按照当时的发音跟现代汉语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远的不说,初中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把贾平凹,读作jiapingao,被我们一同学质疑,后来老师查证了之后,确实改正过来了。
尽管如此,见到这个名字的,无论他年wa还是念ao,丝毫不影响他对作品的认知。
现在很多人纠结这个字音的问题,而且很多多音字平时都分不清楚,我身边就有一个大笔杆子,喊我们帮他校对稿件的时候,总是说,你们xiao对一下,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他的目的还是让我们做校对。
历史考证,我觉得还是得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纠结诸如读音这种毫无意义的方面,历史考证的目的还是强化人类的认知,这种对认知毫无意义的名字读音我

参考:
古代锡同赐。
著名的“九锡”,就是九赐。

参考:
禹锡之名用意何在,没有确切考证不敢妄猜。
不过锡字被读作“赐”或“絲″音者现今仍存在,如齿音较重的江南(吴越)地区、青海东部农业区等说话牙缝出音者就是。

参考:
你这有点胡闹。
我吃过醋溜鱼片,没听过溜鱼刺。
说一个老刘家真被大多数人读错名字的古代大神——刘长(zhang)卿。
多数人都读成刘长(chang)卿,可惜连输入法都当作(chang),不过也不用太在意。
刘长卿,曾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唐代诗人,工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
他流传下来的诗作也不少,大家比较熟悉的诗作可能有《送灵澈上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
不说更多,只说这个名字里的“长”。
也不学老学究去一一考证了,玩而已,不费那神。
只问一句,你听过其他古人名字里用“长”的时候读(长)的吗?
有一个吗?
怎么解释?懂得自然懂,不懂的只会胡搅蛮缠,也无需理会。
我的另一篇关于成语误用的
记住:刘长(zhang)卿。

参考:
少来,你怎么不推断为御赐?
飞入寻常百姓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