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中书协会员的草书作品您认识书作的内容与题款吗你觉得水平怎么样
这幅作品猛的看上去还可以,写的内容是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一段内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乍一看上去用笔比较老道,章法错落有致,还有什么虚实对比啊之类的。
但是仔细看来,却又觉得写的一踏糊涂,东缠西绕,写的不清楚、不清晰、不自然。
不清楚,是指的笔画的交代不清晰,草书的写法交代的也不清晰,就比如落霞两个字明显写的就是错字,草法不正确,霞字做了一个上下夸张的空间处理,但是下面写的堆积到了一块,也不清楚。
惊字下面的鸟字交代的也不清楚,还有第三行最后一个字天字写的也不清楚,下面的用笔堆积到一块。
中间还出现了一个形书“长”字,秋水的水也是一个行书,在一幅整体都是草书的作品里出现一个行书也是不行的,这明显是一幅草书作品,而不是行草作品。
草书并不是潦草,草法写的不清楚,用笔交代不清晰就是错字。
(手机草书集字作品)上
你看了以后就会觉得,对,就是这个字,不用让别人去猜。
另外整体给人的感觉也不自然,流而不畅,形式的夸张并不能掩盖作者功力的不足,中间还透露着一种老干部题的呆板,可能是作者想加入一些章草的笔法,可惜弄巧成拙。
好的作品总是清新自然的,即使用笔老辣也应该给人畅达的感觉,尤其是狂草书,这一点,我们看古代人的字帖就知道了,很明显这幅作品没有做到。
参考:
中书协的都是大师。
必须点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落霞与孤骛永决,秋水共长天一色。
赛银把红颜救命,杜鹃却声声啼血。
王勃参加滕王阁赛诗会挣赛银是为了给红颜知己落霞治病的,可昔,回天乏力。
王勃看到了\"落霞\"中的孤鹜,又有谁人能够体会到,这里的\"落霞\"是自己的落霞,这里的孤鹜又何尝指的不是自己?
书《滕王阁序》后有感。
参考:
垂钓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书法创作要“达其性情,形其哀乐”。
草书书法贵在“抒情达意”,即抒发情感情绪与情趣。
“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滕王阁序》,是唐代文人王勃创作的名句。
此句常常与序中的下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被历代文人称颂。
但问题中展示的作品,看不出作者创作时有些许的“心手双畅丶纸墨生发”之态,整幅作品也没有给人予“行云流水丶酣畅淋漓丶翰逸神飞”之感!显然没有达到“抒情达意”的效果,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从这个方面来说,作品没有取得成功而且是失败的!二丶从字法笔法墨法三方面来分析,这幅作品也是鲜有可取之处的丶也是失败的。
书法创作必须以古法为基础,但必须“师古而不泥古”,草书书法创作更是要利用书法的诸多元素充分发挥已意,写出性情丶抒发情感情绪与情趣!欣赏书法作品,我们应从
“秋水共长天一色”七字中就有“秋”丶“天”“色”三字不中“规矩”!草书大家孙过庭书谱中云:“草书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情性。
”作品通篇缺乏精彩的使转与点画,该连的笔画未连(如飞丶天),不该断的断了(如唐字)。
三丶“草书一俊遮百丑,楷书一丑遮百俊”。
本幅作品没有一个让人产生强烈共鸣丶心摹手追的精彩之笔。
可以看出,作者受时风影响较大,尝试采用“碑法入草”的笔法来创作,但总体上并不成功。
1、章法上采用斗方形式,正文“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写成大字,“遥襟俯畅,逸兴遄飞”写成小字与落款“唐王勃名句”在一起,这种章法是现代常用,显得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比较有层次感,值得肯定。
2、正文布局上,注意了草书的疏密对比,大小参差错落;
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的布白,以及最后一行的布白,见
(怀素自叙帖局部,对比参考)3、不妥之处在笔法,作者尝试“碑法入草”八面出锋,用笔短促,戳墨成字,致使满纸棱角,狂怪之气;
没有传统草书的线条质感,更缺乏上下呼应,一气贯之的大气磅礴之势。
4、作者这种草字,与历代草书大家如张旭、怀素、黄山谷、王铎、傅山等人不同(见所附
(张旭肚疼帖,对比参考)
各位大神若觉得分析有理,请记得点赞哦~~
如若说说毛病,我这里指出一点,如若错了,算我没说。
如若有点道理,书者可以参考。
落霞两字,拆成三字,当然可以。
但是,两部分应该都需成字,对否?
霞字上面的雨免强可以,但是将雨字的两横移下,与段合在一起,那就不念字了。
所以说,严格的说,这个霞,加了两横,反而错了。
和平两字,严格说也是错的,古人常将两字,合为一字。
但前题是点画有呼应和借代,如果没有,不能生硬合并。
比如王羲之顿首,羲之二字合并,是之字借了羲字的最后一笔。
而首字呢,他借用了顿字第一笔,这一笔首尾都是点法,同时也借用了,顿字的最后一笔。
这样顿首两字,就合为一字。
而和平二字并没有任何借笔,还把十字拉开。
参考:
这种字,说有韵味的人,不知道是装还是捧。
逸兴遄飞,还是逸兴闯飞?
说好的人,把他的妙处说说给大家科普一下。
这么明显的错字,如果是一个有羞耻感的人,当时就会撕掉重写。
但是,他没有。
并且还认为写的很美很有味 。
当然,一个大脑健全的人,他要去做的事,肯定都是认为是正确的,美的,有味的,有深度的。
这个是旁人管不了的事。
如果这句子是他自己写的,别人更不能知对错。
很遗憾,偏偏他写的内容是别人的。
别人的文章大家都知道 你写的是对还是错,一目了然。
字写歪了,你说有味道,咱是味盲,味觉失灵,品不出味来,也就认了。
句子写歪了,总不能说王勃的逸兴遄飞,不如逸兴闯飞吧!其实,最让人佩服的,便是对着一堆垃圾,偏能看出艺术美感来的人。
真心的佩服他们的艺术细胞。
参考:
我很反对那种不识草法而简单把草书划入丑书之列的说法和做法!喜欢不喜欢书法!愿不愿意为书法的宣传!继承!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纯属
三,作为草书,笔法非常重要,或顺锋,或逆锋,或藏锋,起、运、收笔不能含糊,建议多临名帖。
四:看章法,优秀作品,总有气和势在里面,此幅作品支离破碎,无美感可言。
就作品论作品,不对之处,敬请指教。
参考:
书协会员写的是王勃《滕王阁序》里的名句。
参考:
草圣张旭教徒弟颜真卿:书法之妙在于笔势自然巧妙,结构反而不太重要。
这幅草书最大的毛病是不自然,死板无气韵,布局刻意,用笔呆板,看似有点传统功底,但是落了下乘。
章法带了明显的中书协短期培训落下的内伤,造作,刻意,不自然。
单个字貌似一心求高古,但是功底不够,临摹的古贴太少,因此,显得生硬江湖气重。
这种书法都是功底不踏实的人花钱短期培训出来的,培训期间学了一点章法,用的死板生硬。
这种字外行看不上眼,高手更看不上眼,但是一知半解的半吊子却视为至宝。
。
。
参考:
特意留心了一下,书者还不是一般默默无闻的中书协会员~像我这种啥也不是的草根平民,照理是不敢妄议的!但行文至此,却又真真的憋不住,索性全啰嗦了:观此作品,十四个大字,没一个合格的;
或者说,寥寥十几个字,少有符合书写规范和法度的。
其中的‘落’字写得像荷花的‘荷’字;
’霞‘字写得像处理的‘’处’’字;
‘’飞‘’字写得像‘笼’字;
‘天’字写成了‘丁’字,还与‘一’字似连非连,像‘工’不工;
‘色’字更是头劈两半,上下不相干,完全都不是字了;
其余的字,在结体方面多多少少都有瑕疵,也不细评了。
从章法上说,色字单独一行,有犯忌讳;
观通篇效果,若说大字还算平衡,连上落款,整幅作品的布局明显有问题!书法虽有行笔向左,重心向右之说,但不是叫你歪着写!这字在落款时排行直接、明显地歪了!纸张处理方面,很水很随意。
你就这样拿出来让大家评判、参考、学习,我只能说不但太不严谨,也失了起码的尊重和礼节~难道你连天宽地阔、左右协调都不懂?
都做不到?
总之,作品不碑不贴,字写得似像非像……这样的千古名句被这样的书法家写成这样的作品,王勃看到怕得气死!以一斑窥全豹:不单单是此书,纵观书家其余作品,都差不多这水平。
既看不到楷书的功底,又感受不到行书的潇洒,更丝毫无感于草书的豪放和飘逸…甚至,连章法布局等基本的审美标准都不够火候!哪怕是其其它参展作品、获奖作品,在我看来,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参展而参展,为写字而写字,没一件是自然成就,全是突袭出来的、培训出来的、打磨出来的、制造出来的,做作成分太多,明显没底蕴、没根基。
不管有多少头衔、多少作品,对中书协这样的会员,这样的水平,
如果
所谓字为心画,那是发自内心的!仅凭中书协会员那张纸,就真以为自己是书法家,民众是不认同的!建议在文化素养、眼界、品味、修为、笔法、墨法、章法等多方面下功夫;
情到深处方为文,腹有诗书气自华!书法这东西是要见真章的!没几刷子,靠宣传包装不可能长久;
吹出来的泡泡,迎风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