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赐给的免死金牌有什么用
免死金牌,乍一听,威风无比,但实际上,它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荣誉的象征而已,形式大于实际,作用实在是有限!何为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实际上是一种民间通俗的说法,它正规的名称应该叫\"金书铁券\"或\"丹书铁券\",是古代封建皇帝赐给大臣的一种铁券,不一定是金的。
历朝历代,免死金牌都是极为稀有的物品,一般来说,大臣们必须要为皇帝立下巨大的功劳,才有可能受赐这种金牌。
比如明朝,开国之后,共有34位大臣获得了明太祖朱元璋颁发的“免死铁券”,但这34位都在朱元璋创业道路上立下过赫赫战功,都是经过南征百战,历经九死一生,才换来的这么一块牌牌。
由此可见,免死金牌这种稀有物品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免死金牌的作用是什么?
真的能免死吗?
关于免死金牌是否真有免死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所谓免死金牌,顾名思义就是当一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免死金牌就是一道保命符。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是大相径庭。
在这个世界上,爱一
皇帝作为免死金牌的唯一发行者,关于这块金牌的有效期、适用范围等解释权,永远都在他手中,他说没用就没用,说失效就失效。
谁要是胆敢胡作非为,触怒龙威,还企
关于免死金牌是皇帝对于有功之臣的奖赏,当你他或者他的后代违法犯罪时,可以免除死刑。
当然谋朝篡位除外。
其实说到底,免死金牌只是皇帝对有功大臣的一种安抚,告诉他一种潜台词,不会兔死狗烹,也不会过河拆桥,会与他共享富贵,但是免死金牌真到用的时候就不是那么好用了,基本上没用的,皇帝想杀你,10块免死金牌都没用。
因为这东西其实就是一种荣誉,一种心里安抚,真当真了就会死得很惨了。
免死金牌归统治者所有,最终解释权当然是归皇帝了。
他说有用就有用,说没用也就是一块黄铜。
喜欢就
在免死金牌上,刘邦庄严地承诺:“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意思是说,即使到了黄河变成像衣带一样的小河,泰山变成只有磨刀石那么大小,我所赐封的国土都永远存在,一直遗传到子孙后代。
然而,刘邦在稳固了统治地位后,马上就开始收拾这些昔日为他打江山的异姓诸侯王了。
7位异姓诸侯王杀了5个。
最终,只有赵王张耳和长沙王吴芮侥幸善始善终。
他们有什么逃生秘诀吗?
有,那就是三个字:死得早。
所以,这哪里是免死金牌,分明就是催命金牌。
参考:
民间说的免死金牌也就是丹书铁劵或者金书铁卷,喜欢水浒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大官人柴进家就有这么一块,那么这丹书铁劵有什么用呢?
丹书铁劵始创于汉高祖刘邦,当做一种赏赐给那些有功的将军大臣。
到南北朝,丹书铁劵又进一步升级,凭着丹书铁劵可以免死,使用次数一般在3次
到了宋太祖赵匡胤时,为了安抚民心,赏赐给后周柴家,世代可以享受优待、免罪等一些殊遇。
到了明朝,丹书铁劵规则就比较完善了,除了造反之外,其他都可以免,但是子孙不能用。
参考:
文|赵立波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他的功臣帮助下,正式扫清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农民出身的他非常注重“乡土人情”,作为汉朝最大的当家人也颇为注重当年创业的承诺。
他要用自己的慷慨报答,塑造自己的情深意重的江湖义气。
他在铁铸券书上用丹砂写下深情的誓言:“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不管世事如何变化,就算涛涛的黄河之水变成一条窄窄的带子,巍峨的泰山被风化成小小的磨刀石,除非犯有谋大逆的罪名,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几次。
刘邦画像然而对于如此看似真诚而富于感情的承诺却未能履行多久,汉朝初期有百余人受到刘邦的封赏,后来的情况来看,韩信的功劳颇大,由于其罪名在于“谋反”所以当不属于“铁券”保护和豁免范围,但其一朝功臣后来仅仅有5人获得善终,汉朝的丹书铁券未能挺过多久便锈迹斑斑,成了一块废铁。
南北朝时期,宇文泰与北齐在芒山一带激战,竟然不慎坠马。
千钧一发之际,他的爱将李穆及时护主,将其救出,宇文泰不仅与其相对而泣,事后对别人说:“成我事者,其此人乎!《隋书》宇文泰宇文泰虽然未能称帝,但他却是西魏的建立者,其次宇文觉后来建立了北周,为感谢李穆的救驾之功,被赐予“丹书铁券”,并明确可以“恕其十死”。
虽然李穆并不居功自傲,也未拿着铁券当护身符,但还是卷入了其兄和侄子的案件。
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执政期间,其兄和侄子被杀,按照北周律例,李穆也应连坐。
最终让李穆免死的不是“铁券”,而是他侄子死前 一句话:“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这些证明了李穆并未参与其兄侄事情,但还是因此被贬为平民。
武则天晚年时期,为了保障武家不被清算“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之史馆。
”《资治通鉴》武则天就是要他们当面保证武家人的安全,同时把担保证据的铁券收进官方馆内,对于设计这样的“双保险”最后还是在其死后,其武姓身居要位的亲戚都被处斩。
武则天五代时期,武将范延光也被后晋石敬瑭赐予“丹书铁券”,与历史上其他功臣获得“铁券”不同,他得到的原因多少有点奇葩,是因为此前公开造反,后来觉得自己一时冲动,然后就后悔了,于是不断派人向石敬瑭忏悔,石敬瑭也因为长期打不下范延光,最后赦免了范延光的造反,并以“丹书铁券“作为担保的物证。
后来其回到河南老家,被与其有旧仇的河南留守杨光远派其子杨承勛将其抓捕,范延光责问杨承勛:“天子赐我铁券,许之不死,何得及此?
”杨承勛都没理他这茬,把他绑在马上,走到浮桥时,连人带马推进河里,至于他的那个“免死铁券”想必也付之东流了。
免死铁券虽然这个类似“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承诺在创制之初便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君臣定制”被保留下来,而且在制作技术和工艺上得到不断完善。
随着冶金技术的快速发展,唐朝以后,官方就不再用丹砂进行书写,而是采用镶金的工艺,把券书文字变成金字,以示尊贵和重视程度。
剧照《水浒传》中的柴进之所以为所欲为,专门收留别人不敢收留的好汉,原因是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就是全力优待柴荣子孙,并且给他们发了一个“铁券”:“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有了这个保护符,“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库府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可以说宋朝是“铁券”发挥作用最大的时期,包括对文人不许下手这一政策也得到了全面执行。
赵匡胤明朝的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颇为酷烈,以为他完全走了“兔死狗烹”的老路,其实不然,从一开始,朱元璋实心实意地要与老乡功臣们同享富贵。
然而从汉高祖刘邦,唐宋时期,虽然偶有颁赐,但是中间横跨的年代久远,因此许多人已经不知道铁券是怎么制作的了。
最后还是通过寻找到钱镠的后人找到了数百年前的铁券,“形如覆瓦,面刻制词,底刻身及子孙免死数次,质如绿玉,不类凡铁,其字皆用金填。
”《万历野获编》就是说,铁券外形像个瓦片,造型很独特,铁质也十分特别,看起来如同绿玉,上面刻着文字,填充黄金,说明受赐给的人和后代免死次数。
朱元璋画像朱元璋将这项工作看得非常重视,在数次探讨后,他深情的望着臣下呈送上来的大明风格的“铁券”,未尝不从胸口吐出曾经患难相交的诺言。
此后明代的铁券一式两份,分为左右二券,严谨程度相当于“虎符”。
在朱元璋的参与下,明代设计推出了具有明代特色的铁券:“凡券,左右各一,左藏内府,右给功臣之家。
”《明史》这样就是将铁券的保障性大大提高,杜绝了作假,同时官方收藏的另一半给铁券的另一半以巨大的“安全感”。
免死铁券朱元璋不无 深情地在铁券后边命人刻下自己亲写的文字:“朕观历代有父及其子,兄及其弟,皆为佐运之良臣者,心甚嘉之……今天下已定,论功行赏,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子孙世世承袭”。
最后将铁券的意义规定为,除了谋逆不予宽贷外,别的死罪都可以免死,功臣免二次死,子免死一次。
朱元璋在刻文最后深情地说:“勤劳以立事,恭俭以保禄位,尚其日慎一日,则富贵永延于世矣。
”影视剧照此后朱元璋在全面开启诛杀大潮后,许多功臣家的铁券也如同废铁,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和荣耀。
参考:
真用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玩意儿真的没有用
参考:
是当时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一种奖赏和允诺也是房地笼络有功之臣的手段。
,作用是这个有功之臣,即使日后犯了罪行也可以免死。
参考:
免死金牌”在我们看来就是能够免除自己一死的意思,但是在真正的古代,它其实并没有保命的作用。
我觉得免死金牌在古代其实代表的是一种荣誉,真正历史上得到免死金牌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免死金牌最开始出现是在汉朝的时候,由刘邦发给他的手下的,那个时候是被称作“丹书铁券”,并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看到的一个小令牌。
而在汉朝时免死金牌的作用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最多算是一份荣耀,因为得到的都是和刘邦一起打过天下的功臣。
而在五代十国的时候“丹书铁券”才真正有了免除一死的功能,那个时候皇帝觉得与其赏赐一些土地,一些关于金银财宝,还不如赏赐一个铁块还有一个虚无缥缈的保障,虽然给你了“免死金牌”,到你死不死还是皇帝说了算。
古代真的有免死金牌吗?
事实证明是有的!在赵匡胤建立大宋后,颁发了一块免死金牌,以此来保证柴氏后人可以享受荣华富贵。
他说到了,也真正的做到了。
柴宗训不再是皇帝,而是做了一个闲散的王爷,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在他死后,赵匡胤举行了全国的“哀悼”,并且进行追封,也将其儿子封为郑国公。
在《水浒传》中,柴进的日子过得特别滋润,是因为家里有一部“铁卷丹书”。
并且很大方的包庇宋江等人,并且扬言到,管他什么官军,都不敢来惹。
赵匡胤不仅给了柴氏一块免死金牌,还给了读书人一块。
他宣布,不能杀害士大夫以及上书进言的读书人。
最能印证这一块免死金牌价值的就是“乌台诗案”。
宋神宗发起变法,但是苏东坡并不看好,在诗歌中对这一次变法进行了批判。
这种做法直接将宋神宗和大臣们激怒,支持变法的大臣们要求将苏东坡处死。
好在宋神宗及时清醒过来,想到了赵匡胤赐予读书人的免死金牌,不得不宽大处理。
这一次,苏东坡并没有性命之忧,但是却被贬官,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在这里,他写下了多篇千古名作,并且流传到今天。
天子说的话都是金玉良言,不可更改的。
因此,古代的皇帝为了笼络或者奖赏大臣,会颁发“铁劵”,也就是“免死金牌”,可以减免一些处罚。
铁劵肯定是用铁制作而成的,像筒瓦的形状。
在武则天时期,她的年纪大了,很担心自己死后太子李显会处罚娘家人。
于是,武则天要求李姓皇族发誓不为难娘家人,并且以铁劵的名义公布朝堂,藏在史馆中。
当时的李姓皇族的确发誓了,但是武则天去世之后,武姓的高官都被处死。
有人分析,古代的确有“免死金牌”,但是有些朝代令免死金牌的确起到了作用。
比如宋朝,皇帝颁发的“铁劵”有着很高的价值,不是还救了苏东坡一命吗?
但是有些朝代将“免死金牌”当做了儿戏,在犒劳功臣的时候会随便颁发一次,至于什么时候用,有没有用,解释权都在皇帝的手里。
尤其到了汉朝,免死金牌的可信度很低,只是皇帝笼络人心的一种方式而已。
有人说那水浒毕竟是小说,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跟你讲我们就简单以唐代为例,根据现在的历史资料统计,整个唐代大概发出了一百多块丹书铁券,就一百多个免死金牌吧。
但是史料统计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是死于非命,还有五分之一的人各种历史资料记载不全,不知道他们是善终还是死于非命。
那么简言之有将近二分之一拿到丹书铁券的人,是有免死金牌也死于非命的,那么那二分之一是善终。
问题是你没拿到丹书铁券的人也不止二分之一可以善终,更有甚者这个后唐庄宗李存勖一生总共就发了三块丹书铁券,结果有两
大家看到了吧,这哪叫什么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呀,这简直就是杀人金牌嘛!咱们再举一个例子,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发铁券发的最多的皇帝之一了,他发了二十多张铁券出去,也正常他本身是草根出身,大部分跟他打江山那些兄弟们都得到了丹书铁券,结果怎么样呢?
明太祖可是历史上擅杀功臣最厉害的一个皇帝,咱们可以说,基本上从他手里拿到丹书铁券的那些人都没有得到善终。
那么大家说了这个皇帝也太出尔反尔不要脸了吧,你都给人家免死金牌了怎么还杀人啊?
朱元璋很振振有词的说了,给你丹书铁券是给你了,但是说的很清楚,谋反的罪名可是不能免死的,所以所有他发了丹书铁券的人,基本上都以谋反的罪名又被他杀掉了。
看了这些事情我真想问,如果有人要给你丹书铁券你还敢接吗?
参考:
催命符
参考:
最终解释权在皇帝手里,啥牌都没用
参考:
所谓免死金牌就是丹书铁券,是一种许诺,王侯的特权,类似于勋章吧,荣誉证书。
不过南北朝之后有些是有免死功能的。
早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于是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
像韩信,彭越等人都有免死金牌,也就是丹书铁券,不过他们都死的很惨。
古时候皇帝给大臣功臣颁免死金牌,一式两份,自己拿一份,宫里留一份。
然后先帝驾崩了,新皇帝继位了。
这时候要是有免死金牌的家里有人犯事了,拿着那个免死金牌跟宫里的一对,能对上就是真的。
明代时,“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
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编》。
虽然这么说,朱元璋的功臣们,有免死金牌的也都被杀完了。
所以吧,丹书铁券能不能真的免死还是看统治者心情啦,不过它至少是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