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告诫了世人怎样的人生哲学
这个问题,如果鄙人不曾通读这套《资治通鉴》全书,绝不敢回答。
只在读完这套史书巨著后,才敢捡拾一些前人牙慧,并自己一些体会,窃论述之。
并请同道学友,不吝赐教。
关于
目的就在于“资治”,就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矝(guan )恶,取是舍非”。
通俗的说就是,《资治通鉴》特别选取一些历史上发生过的国家兴衰大事,来映照当今社会发展的问题和得失。
以记述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镜鉴于后人。
这本书就是为现世人服务的。
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我们采纳吸收。
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背离社会发展的,我们引以为戒。
所以说《资治通鉴》的编写,本来是用来辅导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参照读物。
成书后的历代君王多少都能从中受益。
话说回来,得到的感悟要付诸于实践。
前人总结的经验,要在现世融汇变通。
懂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的帝王,也大有人在。
但如果说《资治通鉴》仅仅是为帝王将相这些当政者的上层阶级服务,那它就绝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文史地位。
你我普通人,读《资治通鉴》一样能获益匪浅。
《资治通鉴》这部史书通过历史脉络的大线索,让我们自己分析找出时代“兴亡”的“关键”。
而时代的“兴亡”与我们每一
劝善除恶,褒贬是非,历史深处每一
另外,这部书在记载历史兴衰变迁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现。
其中伟人们的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的生活美德,更是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辅助我们的当下的人生。
可惜,《资治通鉴》现今似乎没有多少人先真正全部通读。
至于处世的人生哲学,人们似乎只有屡屡碰壁后,才懂得静下心来自我批评、总结、和疗愈。
但如果我们多读史书,目睹耳闻人情伪辩,何至于平白多遭受这些碰壁之苦。
古人“行千里路如读万卷书”,是劝那死读书的读书人,多多接触世界,印证道德文章,为修身济世积攒经验。
今人却相反,因为大家都绝少读书。
奉劝世人先多读点书,走起来一定会更加顺畅。
而选择读《资治通鉴》,绝对就是一个明智的开始。
参考:
《资治通鉴》这本书大家都知道是司马光等人编纂的历史书,为的是让皇帝了解历史以治理当世。
有很多人生的哲学,这里不可能全部说完,在不少事件中,司马光都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像他觉得大领导不应该成为“察察之君”。
这对于古代的皇帝有很大作用,而对于现在的领导艺术也有很大的帮助,毕竟中国人性几千年来并没有变化,那咱就说说这个观点我赞同司马光的这种看法。
因为我觉得当领导的人是要统筹大局,考察下属的事情自己不用劳心费神,“察察之君”反而会导致下属对工作的懈怠。
像唐太宗时期,他为了检验官员,就暗地里给一位官员送去了贿赂,然后就在朝堂上指责这位官员,还说要把他杀了。
唐太宗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为的是检验官员的廉洁,可他用错了方法,这是唐太宗的一种欺诈手段,是他对权术的运用,这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官员为了自保就会欺上瞒下。
裴矩就说这是不符合“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所以说,皇帝不能做到“察察而明”,什么都要留一分,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察察之君实则是对权术太过在乎,他们想把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手里,官员只能臣服于他们。
而这种行为只会导致官员们的失声,因为他们不敢说,因为他们知道这种领导只要一说真话就会死,他们只能在表面逢迎领导。
所以说司马光的看法对,作为一名领导,要做到心胸宽广,不要事事都观察入微,因为啥事都有度,超过了反而适得其反,领导也要学会揣着明白装糊涂。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参考:
之前在知乎上有这么一句玩笑话。
读《史记》多了人会热血沸腾,屁股一抬就想离开椅子,去当游客或者刺客、辩士;
读《通鉴》多了,屁股又会坐回来,学会了在做大事之前、顾全大局。
谈及《资治通鉴》,说不知道的人应该很少。
《资治通鉴》既是司马光一生最骄傲的作品,也是史学研究重要作品,更是曾国藩、蒋介石等名人的案头书,毛泽东也为它一生批注17次。
作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司马光耗尽20年的心血,写出这部“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用的通史。
论其地位,清人王鸣盛说过一句话:“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
”作家冯唐也坚定地表示过:“如果只读一本书,我就选《资治通鉴》。
说明《资治通鉴》影响之大,世所罕见。
全书从周威烈王写到五代后周世宗,包括16朝1362年的历史。
以总结历朝历代历史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
但书籍蕴含诸多道理,对于我们每
即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也。
下面我简单用几句名句列举一下。
一、自淑,提升自己,为人之道。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
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意思是知道自己的过错并不难,改正过错才是难的;
说好话并不难,做好事才是难的。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意思是不以正确的方法去爱,就会变成为一种伤害)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意思是不以正确的方法去爱,就会变成为一种伤害。
)二、诲人,处事之道。
行于霜上而知严寒冰冻将至。
(意思是当你走在霜冻上之后,才会真正的知道严寒将至。
)夫听者,事之候也;
计者,事之机也;
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故知者,决之断也;
疑者,事之害也。
(简单地说就是做事不要优柔寡断,错失良机。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意思是择取别人的长处,然后去学习,这样就会将自己的长处归为几用。
)三、知道而乐,治国之道。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意思是任用贤德之人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太平;
如果使用不贤德的人去治理天下,天下一定会大乱。
)牧心者,牧天下。
(意思是善于把握人心的人,可以把握天下)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我们也有句古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演。
人不变,人性更不会变。
昨天反生的事,今天回头看那就是历史,事已经摆在那里了,很多人都可以看到。
不是只有自己头破血流的教训,才叫经验。
历史、他人之训,这些都是启示、经验。
关键是能把历史、他人之训与当下的自己相结合,得出有利于未来的建议或策略,这就是历史的作用。
二是编年类,有十三部。
《史记》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列纪传史榜首。
而《资治通鉴》则以\"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而居编年类首位。
从《春秋》.《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国榷》到《明元清系统纪》,洋洋大观的中华编年史,为何人们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呢?
自它面世以来即受拥趸,研究者蜂拥,很快形成一种学问一一通鉴学。
以宋末元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学术价值最高。
现在,史学家们从热衷《论语》.三国之类转到《资治通鉴》研究上了。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继《从\"资治通鉴\"到家国兴衰》出版,最近又提取122问,写出《资治通鉴启示录》,厚厚上下集两大本。
把研究热似乎推上了高潮,追研者趋之若骛。
《资治通鉴》虽是一部通史,但由于其采取史料极多,所谓\"简牍盈积,浩如烟海\",内容充实,天文地理,礼乐历数,朝代兴衰,大小战役,民生休戚,等等,无不详备。
且透出哲理的光芒。
人生哲学,以史为鉴。
从《资治通鉴》中可看到,李悝的\"识人五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可谓修心三要素。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惟贤惟德,可以服人\",\"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良臣亡。
\"太多了,这样的极富哲理的史事在通鉴中比比皆是,张国刚教授以122例为典型进行精辟分析,对人们理解学习通鉴大有裨益。
我想通鉴热是好事,对治国安邦,聚集民心,同心同德建设祖国是大有好处的。
参考:
《资治通鉴》这本书我还是很喜欢的,我没有看完,仅仅看过三国篇。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处世哲学,在这本书里所有历史留名的人物,几乎没有愚昧无知之辈,都有自己的处事手段。
这和其他史书非白即黑、非智即愚的观念大不相同。
当时司马光等人编修《资治通鉴》,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史学不振,此书诞世如同晴天霹雳,响彻寰宇。
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金笔御批“资治通鉴”。
但凡优秀的史书都蕴含着处事良言,有些丰富的哲学理论。
资通鉴也是如此,他和史记一样,都是经史结合的产物!
参考:
《资治通鉴》全书以总结历朝历代历史教训,以供统治者借鉴,但是书籍里蕴含的诸多道理,却不止对于统治者,而是对于我们每
他是北宋司马光一生最骄傲的作品,也是当时史学研究划时代的唯一作品,影响之大,世所罕见。
据记载,司马光当时作为朝廷的栋梁之才,肩负着宰相之职。
曾经给宋神宗提出“修心三要素”法则。
分别是“仁”“明”“武”,旨在教皇帝选拔人才,治理好国家。
但是看似简单的3个字,其实也蕴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
一、仁什么是“仁”?
《资治通鉴》在开篇就讲述了“三家分晋”的故事。
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智伯,后来分析智伯最大的不足是“不仁”,司马光并为此写了长篇的“臣光曰”。
司马光说:“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
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
”而一个“仁”字,下及百姓,便是要告诫大家要有仁义之心,仁慈之怀,仁爱胸襟。
这一点也是孔子最看重的,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二、明所谓“明”,就是告诫国君:“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其中,“明”的含义又可分为两重。
第一,“知道义,识安危”,是对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把握;
第二,“别贤愚,辨是非”,是对人才的识别能力、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能力。
比如,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刻,韩信提出“汉中对”,制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取关中,东向争霸天下的发展战略,刘邦“贤明”的辨别采纳,才赢得了天下。
同样“明”字推及到每个普通
也只有这样,一
三、武什么是“武”?
司马光说:“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
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
”这里的“武”,不是粗暴蛮力,而是指领导者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还包括抵御各种诱惑、欺骗的能力。
同样“武”字推及到每个普通
如果选择了,就一定要坚持到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失败的例子,究其原因,很多人做事都是“虎头蛇尾”,遇到困难就退缩造成的。
一部《资治通鉴》,包罗万象治国和做人的道理。
作者所列举的,只是感悟的很小一部分。
参考:
老祖宗有大智慧,如果不能全部学习掌握,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的时候,也可以到老古圣先贤那里去寻找答案。
以史为镜,才能活好一生。
《资治通鉴》就像是一面历史的明镜,让后人可以通过“照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如果有不足就要加以改进。
可现代人的毛病,恰恰就是狂傲自大,尤其是取得了点儿成就时就忘乎所以,不但口无遮拦,行为也毫无检点,这就是离失败不远了。
比如某互联网大佬,在公司即将上市之际,竟然当众攻击金融部门,一副全天下都是笨蛋,只有他自己聪明的样子,殊不知,没有行业监管部门的努力,哪有你公司的发展壮大?
吃着饭还要骂着娘,是谁给你的勇气?
结果大家都知道,歇菜了吧?
如果这个大佬看过《资治通鉴》,相信他一定不会这么狂妄,历史上因为狂妄自大失败的人多了去了,他自己了解了这样的历史,吸取了老祖宗的智慧,就不会犯这样让他终生遗憾的错误了。
科技不断发展,知识爆炸性增长,智慧却永远不变,因为智慧源自天理,天理如如不动。
所以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还要上求于智慧,而这些智慧,老祖宗早就总结好了,它一直都在那里。
世人一定要学会谦卑,因为无法创造智慧,只能向老祖宗学习,吸收古人的智慧,这是《资治通鉴》告诫世人的人生哲学。
参考: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有资于治,通篇为鉴,带有一定的辩证的观点的。
这就是说这部书有利于封建统治,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平民百姓,文中记述的人和事,都是一面镜子,都要引以为鉴。
司马光是封建文人,是统治者的决策人物,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是不妥的,但编写这部书是有功的。
在当时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一定的政治作用,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辩证地再现了历史兴衰和重要历史事件,虽然有一些历史糟粕,但对后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吏治清明,天下一统;
吏治混乱,天下必乱,这样辩证的看待历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个思想是不可磨灭的。
他是封建文人,文中有颂扬封建统治,这是必然的,他必须维护封建统治利益,今天也应当一分为二看待他的哲学思想。
参考:
一勺历史,为您解答。
之所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还是一勺也正在读此书!首先需要肯定的是,《资治通鉴》的总主编司马光写这本书就是为了给皇帝看的。
《资治通鉴》原名为《通志》,宋神宗后来以这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
要说《资治通鉴》告诫了世人怎样的人生哲学?
一勺不敢说能全部概括出来,毕竟每
但对于《资治通鉴》的理解,便是: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到历史事件中诉说。
认知这些历史,对
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资治通鉴》的三个特点看得出来。
第一个特点:通《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通史,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前夕,包含了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
这本书由篇幅之大、字数多、年代长而形成“大而通”的特点。
第二个特点:正《资治通鉴》的取材都是事关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司马光撰述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符合了儒家“仁政”的正统价值观。
第三个特点:经世致用《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同时以辩证的手法记述着各种战争和人物,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
这本书不仅仅是讲道理,还通权变,还讲操作,难能可贵。
这也难怪曾国藩推荐说《资治通鉴》是经世治国之书,即所谓的“物穷之理,执圣之杖”。
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更是将这本书当作枕边之书,时常拜读!
有担当、有事业和未来的人,应该比别人更自律!商鞅变法:诚信,是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王莽篡汉:风光的背后,如果不是沧桑,就是肮脏!…………其实很多道理大家都懂,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等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下,道理就像一个公司的上下各级管理层,各司其职,该是运用游刃有余。
读历史,看《资治通鉴》,懂得道理的同时,还应该学会权变各种问题,讲究操作,而不是一路走到黑。
【
三、伴君如伴虎。
四、官场如战场
参考:
开篇即昭示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得民心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