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在安庆发扬那为什么不改名呢
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戏剧之一,虽然是在安徽安庆市发展起来的,但是其发源地却存在许多争议,黄梅戏源头的历史最早记载陆洪非先生在《黄梅戏源流》一书中,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三种传说,但并没有最后下结论。
传说之一∶“黄梅戏是在‘怀宁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每当春种秋收之时,农民们惯唱‘怀调山歌’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
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统称为‘怀宁调’。
”传说之二∶“……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从前每逢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与黄梅季节有关,故名曰‘黄梅调’。
”传说之三∶“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
”后面大多数说法一般是按照陆先生的说法而说的。
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四种说法:一说湖北黄梅县著名相声、口技演员汤金城(1890-1980年)在《黄梅戏艺术》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一文中,认为“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
而黄梅县当地亦有黄梅采茶歌为基础,当地人认为黄梅戏是由黄梅采茶歌演变的。
二说安徽怀宁县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如果“戏因县名,县因山名”,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那么,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两个“黄梅山”,究竟哪个“黄梅山”与黄梅戏有瓜葛呢?
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怀宁地方话为依托,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
所以他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上,其理由与说法也比较令人信服。
三说安徽桐城县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之后,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
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桐城罗岭(安庆市郊区)的山水、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
当地人认为,黄梅戏具体来源以无从考证,但是严凤英是将那些小调、民歌形成一个剧种的,因此严凤英才是黄梅戏的开创者,因此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安徽桐城。
四说安徽宿松县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中国戏曲志》、《黄梅县志》、《宿松县志》等文献资料发现,在黄梅戏发展史上,宿松有十几项第一。
例如: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
从明代中叶开始,宿松人就于每年的三月初三,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
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
清代道光年间,当地人把《送香茶》、《西楼会》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
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
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早81年;
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1921年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记载了“黄梅戏”这个名称。
等等。
根据这些记载,廖先生认为,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于宿松县。
这种说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当地形成一种热潮。
不过笔者认为,争这些传统文化的起源地没什么意思,有这份心思还不如将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逐渐的看着它们消亡!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中文名:黄梅戏批准时间:2006年非遗级别:国家级遗产编号:Ⅳ-60申报地区: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遗产类别:传统戏剧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相关搜索黄梅戏歌曲大全100首 黄梅戏全剧完整版 越剧 天仙配简介黄梅戏正在加载黄梅戏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
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
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
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频繁的灾害,迫使黄梅人纷纷学唱黄梅戏,以适应灾年逃水荒、打连厢、唱道情行乞他乡求生存的需要。
这就大大促进了黄梅戏由山区向江湖平原地区的发展,向鄂赣皖毗邻地区的辐射。
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为黄梅戏发展的早期。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被称为“怀腔”或“怀调”。
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
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
旧称‘黄梅调’。
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
”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毛主席看完戏后,有疑问地说:“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
”当时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向毛主席汇报了有关情况之后,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说:“原来你们的黄梅戏是大水冲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还称赞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
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
发展历史发展简史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
进一步发展,又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于是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
所谓\"串戏\"就是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着的一组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
\"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
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
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
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
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
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第二阶段,是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
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
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
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
表演方面,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
其他如服装、化装和舞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
安庆地区十三县也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
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剧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
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
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区,如湖北、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也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
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
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
解放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他们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
参考: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壮大于安徽安庆,这是目前多数人对黄梅戏的基本评价。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态度是传承与保护,而不是天天为了起源于什么地方争论。
为了证明这种非物质文化是自己家的,就要改名字,实在是没有必要。
黄梅戏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不尽相同的说法,湖北人也湖北人的观点,安徽人有安徽人的态度,甚至安庆下面不同的县都有自己的说法。
毋庸置疑,黄梅戏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都非常热门的地方剧种,在其他的一些地方也非常受
黄梅戏表演尽管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是目前多数人都认可的客观事实,但是必须也要强调,最早形成于黄梅的是黄梅调,并非是现在传唱四海的黄梅戏。
任何一种戏剧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调,配上特色的方言(唱腔)才是完整的戏剧。
如同京剧表演,不用演员上场演唱,大家一听旋律就知道这是京剧,黄梅戏也一样,也有自己特色鲜明的音调。
随处都能见到黄梅戏票友的安庆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关于它为什么叫黄梅调,历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它起源于今天的黄梅县,所以称之为黄梅调,这种说法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过去黄梅时节,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梅雨较多,山区的村民们无法进行更多的农业生产,就在家里唱戏,久而久之就称之为黄梅调,同时,山区的村民在采茶的时候,喜欢在丘陵与梯田上哼上几曲黄梅调,因而又称采茶戏。
电影《女驸马》究竟是什么原因,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早期黄梅戏的发展,基本上是在皖、鄂、赣三省交界的山区中形成的。
它应该起源于黄梅县,但是在周边的山区都很有影响力,吸收了各地方言的特色,逐渐发展为后来的黄梅戏。
黄梅戏表演为何说黄梅戏壮大于怀宁(安庆地区),因为黄梅戏起源于唐代,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到了清代才形成了相对较大的影响力。
据说清代时期,长江中下游水灾较多,每到灾年,就有大量的黄梅灾民被迫以卖艺乞讨为生,顺江而下,将黄梅调带到了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
由于当时的怀宁(安庆府驻地)是安徽省的省会,经济相对发达,怀宁方言是安徽的官话,被称为“怀腔”、“府调”。
黄梅调深受怀宁当地百姓的喜爱,结合怀宁的地方方言,很快就形成了规模,逐渐发展壮大。
电影《天仙配》——黄梅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可能争议很多,但是不管怎么争论,有一个事实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电影《天仙配》的上映,才是黄梅戏走向全国,成为著名剧种的开端。
严凤英、王少舫等老艺术家的演绎,使得黄梅戏声名鹊起,蜚声海外,这一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春晚上马兰演唱《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春晚上韩再芬演唱《打猪草》而早期在春晚上表演黄梅戏的演员,也基本是来自于安庆的演员。
马兰与韩再芬等艺术家在春晚上的精彩表演,让黄梅戏在国内的热度不断提高。
黄梅戏《徽州女人》新时代的黄梅戏作品《徽州女人》,不仅是一部很好的戏剧作品,更是把历史上徽州女人的贞洁与操守很好的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定期举办的黄梅戏艺术节不难看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但是真正的壮大,确实是在安徽安庆。
但是要问为什么黄梅戏不改为安庆戏,这个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起源于别人就是别人的,因为在我家流行就要改名字,那就是掩耳盗铃了。
越剧起源于浙江省,壮大于上海市,但是还是叫越剧,没听说要改名为上海剧的。
黄梅戏也一样,它不仅仅在安庆流行,在很多地方都很流行。
黄梅戏并非是安徽的戏剧,更是湖北的戏剧,也是各地的流行戏剧。
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最重要的是传承和发展,盲目的争夺什么起源地,完全是本末倒置。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加拿大演出网上经常看到一些热爱家乡的网红,用安庆歌手演唱的《黄梅戏》录着抖音、火山等小视频,开口闭口就是黄梅戏是我家的,你们安庆人唱什么,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表现,也是对艺术的侮辱。
徽班进京举一个例子,在国粹京剧的发展历史上,徽班进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京剧鼻祖程长庚融合各种戏剧的精髓,创出了全新的剧种,慢慢的发展为后来的京剧。
安庆人虽然经常谈到这段历史,但是从没有谁自称京剧是在安庆起源的。
曾国藩再如清代统治中国文坛200多年的桐城派,起源于安徽桐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在桐城派的发展历史上,湖南人曾国藩是一位重要的推动者,被誉为是中兴桐城派之人。
“桐城派”这个说法就是曾国藩提出的,实际上到了曾国藩所在的时代,桐城文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湖南籍文人,不过曾国藩依旧提出“桐城派”,而不是“湖南派”或“长沙派”,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湖南人自称桐城派是湖南的说法。
重视它就去传承它所以说到底,黄梅戏起源于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它是深受多地百姓喜爱的剧种。
当下,随着流行音乐热度的持续火爆,以及方言的逐渐退化和消失,还在坚持戏剧的年轻人日益减少,传统戏剧文化如何传承本身就面临着困境和挑战。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传承和保护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心保护和发展,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就可以了,大家一起将黄梅戏发扬光大。
一味的争了面子,输了里子,那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相关
湖北黄梅说:这是目前主流认同的一种说法。
话说湖北黄梅县境内有山曰黄梅山,人们在山上采茶时引颈高歌,这就是采茶歌,后来就发展成了黄梅调——黄梅戏。
安徽宿松说:这个说法来源于《宿松县志》。
据记载,宿松县早在清咸丰年间就举办过黄梅调的公开演出,比自称黄梅调起源地的黄梅县早了近百年。
湖北怀宁说:无独有偶,湖北怀宁也有个黄梅山,而黄梅戏就起源于怀宁县的民歌小调。
这个说法是最靠谱的,因为黄梅调的唱腔就是怀宁地方方言的腔调,和湖北黄梅县关系不大。
但是为什么现在普遍认同湖北黄梅说呢?
这是因为1958年,毛主席在湖北观看过湖北黄梅县的黄梅戏剧团演出的《过界岭》,当时主席就随便问了句:你们湖北的黄梅戏怎么跑到安徽去了?
单排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以后湖北黄梅说就被主流观点普遍采纳了。
感谢阅读,
剧种的名称大多是建国初期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重新命名的。
同时也是各剧种大发展的黄金期。
黄梅戏在解放前曾呌过:"怀腔","皖腔","府调”,"采茶调",黄梅调”,"二高腔"等等。
剧目有36夲大戏,72围小戏。
50年代搬上银幕的《天仙配》,是由东至县黄梅戏剧团胡玉庭(即胡毛仔,业内称胡戏篓子)口述,陆洪非先生改编。
巜女驸马》是由岳西民间艺人左四和口述的《双救主》由王兆乾先生挖掘,整理后经陆洪非先生改编。
继而新编的《牛郎织女》,《龙女》也先后拍成电影。
几部电影的上映,更加扩大了黄梅戏的影响。
舞台剧整理也上雨后春笋:《罗帕记》,巜荞麦记》,《白扇记》,《柳凤英》(蔡鸣凤辞店),《送香茶》等等:黄梅戏是安庆地区(含原十三个县)这块沃土上润育的一枝奇葩。
其声腔,剧目,演员也都是安庆土生土长的。
安庆方言以及用安方言通调的中州韵白独具魅力,並以好看,好听,好懂而著称于世。
观众之多,流行之广。
黄梅戏有一定定位,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何须更名呢?
不必要。
l
参考: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剧之一,除京剧拔得头筹,包括黄梅戏、越剧、豫剧、平剧在内的基本差不多。
黄梅戏的起源问
名字这样响,有必要改名字吗?
而且大伽名角都在这一带:桐城的严风英、怀宁的黄新德、太湖的马兰、潜山的韩再芬,还有麻彩楼、胡暇玲等都是这一带人,这一带既是发源地又是发扬光大之地,安庆才是中国的黄梅戏的大本营。
争发源地也好,改戏名也罢,都不是紧要问题,或者说就不是个问题。
问题是当前的戏剧事业都不景气,就连国粹的京剧也是举步维艰,屏幕上展现的还是那些老掉牙的东西,样板戏曾经红极一时,现在争议也大,新的剧目虽有,既少又不经典。
京剧发展都是这样,其它剧种更是如此,如何改进、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从事这一行当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就拿黄梅戏来说吧,曾经辉煌过,先有老腔黄梅《小辞店》,后有成名作巜天仙配》,艺术成就最高的莫过于巜女驸马》,还有《牛郎织女》及巜打猪草》、《夫妻观灯》等一大批小戏为安徽、湖北一带的老百姓喜闻乐见。
黄梅名家既出在此地,也名扬全国。
现在的《徽州女人》等一批新编黄梅戏也颇受观众喜爱。
业余的黄梅戏活动在这一带城乡十分活跃,黄梅戏氛围很浓,老百姓湧跃参入其中,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但无可讳言的是,黄梅戏市场发展与其它剧种一样,都被逼进了窄胡同。
正规剧团的演出一年老头,也演出不了几天。
热闹的就是安庆黄梅戏艺术节这些天,其它时间,就有点束手无策了。
这不光是黄梅戏,其它剧种和剧院恐怕都是这个情况,戏剧的前景实可堪忧。
还说黄梅戏吧,起码有三大问题不大好解决。
一是拿什么戏供观众欣赏?
不能天天演那些耳熟能详,老百姓几乎能唱遍全剧的精粹段子吧?
新的剧目少不说,还真比不上天仙配女驸马的水平,古装剧比不上,现代剧也比不上,记得巜红霞万朵》当年轰动一时,现在又不符合要求,目前《徽州女人》反映不错。
但这样好的剧目太少了。
二是唱腔改革是一大难题,老腔老年人喜欢听,也喜欢唱,现在改腔争议声很大,有点朝歌剧方向发展了。
黄新德对此看法很有代表性,黄梅戏姓黄,不姓歌。
唱腔改动要朝戏方向发展,不要成为黄梅歌,那就不是黄梅戏了。
三是黄梅戏人才问题才是根本问题。
有成就的演员老的老,如黄新德都73岁了;
走的走,如黄梅名家马兰随余秋雨居家上海;
吴琼在北京打拼,以戏歌为主。
坚守本业的,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创办了再芬黄梅戏剧院,蒋建国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张辉等湖北黄岗黄梅戏剧院及一些县级剧团。
有一些年青有为人才,但接班人不多,后继乏力,如何解决,不是一日之功啊!所以讲,题目讲改名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如何振兴黄梅戏,使地方戏也能在百家艺术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方是正题。
首先是各地的黄梅戏院团的生存是现实问题,目前基本靠财政供给,靠市场难于养活,发展更是瓶颈。
其次,招收小演员培养应是题中应有之议,但目前进展难度大,如何培养接班人,能否培养出类拔萃的黄梅戏人才应该是这些院团的当务之急。
再其次,这些院团如何面对市场,走出困境,的确是伤脑筋问题。
总之,黄梅戏今后的发展,才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至于改不改名,是问题吗?
参考: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首先要了解为什么叫黄梅县,因为黄梅县的蔡山镇有一株古梅树,叫二度梅。
一般只知道红梅花儿开,在古时候的自然条件下,开黄色的梅花是很难得的,而且梅开二度也是极少见。
蔡山的梅花树,花是黄梅花,而且每年是梅开二度,黄梅县因梅花得名。
又因为早在晋朝就有这黄梅树,所以又称晋梅。
黄梅戏自古就有,以前叫采茶戏,黄梅调,茶农采茶和农闲时候唱的山歌。
黄梅县地处长江边,过去经常发水灾,当地有人就到附近的安徽要饭,边唱歌边乞讨,我们小时候也见过,而且手里还要拿个竹筒子,竹筒里面放几个铜钱,摇起来有声音,是唱歌打拍子用的,叫打莲响。
解放后安庆地位专员叫桂林栖的是湖北黄梅人,喜欢家乡戏,然后组织当地剧团和民间艺人收集黄梅戏素材,排演剧目。
先是在上海成功演出,后来进京汇演,一炮走红。
所以,一般老百姓才以为黄梅戏是安庆的。
任何一个艺术形式都要有民间基础的,黄梅戏的很多故事都是发生在湖北省的,譬如《天仙配》讲的就是湖北孝感的孝子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仙女的故事。
现在黄梅戏各种民间小剧团有几百个,每到节日各乡村都有黄梅戏剧团,家里有红白喜事,也请小剧团唱几天。
所以说,黄梅戏是生在湖北黄梅县,长在安庆市。
一个娘家,一个婆家。
参考:
多看史记,莫争名利黄梅戏的起源历史是改也改不了的,争名夺利是人的本性,黄梅戏来源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采茶调演变而来,谁也不能改变历史实是。
就象黄梅县的老祖寺、四祖寺、五祖寺一样,佛教大事问黄梅,是有历史典故在里面,你能把黄梅县迁移吗?
寻根问祖,任何事情都有历史起源,又如“炎黄子孙”谁也换不了血缘一样,说多了就无用,对牛弹琴,时间久了,牛也懂音律,人何以不如牛……。
参考:
黄梅戏娘家湖北,婆家安徽!一家人,不讲两家话!
参考:
一提起黄梅戏,我的血就汹涌澎拜起来了,我从小就在爸妈哼唱的黄梅戏的美妙的戏曲声中长大的。
我的故乡就是黄梅戏的故乡,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位于江南的一个小城,桐城市,正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严凤英的故乡,我以我生在黄梅戏故乡,长在黄梅戏的故乡--桐城,而自豪!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可安庆地区,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最终安庆市桐城市,作为黄梅戏的故乡,得以发扬光大,因而黄梅戏的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
也许是因为过去黄梅季节,常常洪水成灾,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在黄梅时节举办迎神赛会上出现的歌舞演唱形式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因黄梅季节,故名曰‘黄梅戏’。
这只是听上辈人的一种传说,至于是不是如此,改不该黄梅戏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梅戏已经是中国名戏之一。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黄梅戏已经被普通的老百姓所认可,普通的老百姓平常时,也会唱上一段黄梅戏,故,黄梅戏接地气。
为什么不改黄梅戏的名字,普通老百姓也会说不上来,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百姓喜欢,就叫它‘黄梅戏’!
参考:
那来的废话,首先黄梅戏是由江西采茶调与黄梅调流入安庆,并吸收了宿松,石牌,太湖,岳西,潜山,望江,桐城,等地的地方民歌民调形成的一个有安庆地方特色的剧种,其已转化成安庆的地方戏曲与黄梅无太大关系,就一流行名称而已,改不改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