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巷战是最难打的战斗
常德保卫战打到一半的时候,由于第57师死战不退,日寇伤亡急剧上升,主攻的第116师团长岩永旺有点抗不住了,跟顶头上司横山勇商量,能否给余程万的部队留个口子突围。
第11军司令官忽然想起来读过中国兵法的“围城必阙”,亦知岩永旺师团必有难言之隐,居然就同意了,这是侵华日军攻城作战中破天荒的记录。
(喋血孤城剧照)可惜余程万一点都不领情,只是安排几百名重伤员从日军故意卖出的破绽南门撤出,第57师将士继续血拼不止,这下岩永旺无奈了,只能督师猛攻。
其实鬼子是很怕打巷战的,他们的装备与训练优势很难得到发挥,又不能完全依靠火力覆盖。
在此之前的城市保卫战中,虽然许多国军将领高喊巷战到底,然而一旦城破后便即崩溃逃出,所以每当日军陷城之日,战斗实际已经结束。
不过在1943年10月的常德,黄埔一期的余程万是来真的了,因为他接到的命令是不许撤退,面对30000多攻城日军,8000虎贲只能坚守到底。
常德城与后来的衡阳不同,城外没有多少可供作为防御支撑点的山地,大部分战斗是在城内进行,日军突破城垣后双方主要打的就是巷战。
战前,第57师将所有木制房屋抽去板壁、所有砖墙全部凿通,条条巷子串通,每个窗口和大小门都垒上沙包。
即便是黑濑平一大佐的133联队从北门蜂拥而入时,中国士兵还在朝麻袋里装土,加固街头上的战斗工事。
第57师善守,早在1941年上高战役时就得到印证,也是“虎贲”称号的得因。
面对冲进城的鬼子,他们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冷静的令人不寒而栗。
中日两军随即开始对每一个街口和每一栋房屋展开反复争夺,由于建筑被完全打通没有防御死角,日军只能以逐屋占领的方式向前推进,伤亡激增。
(岩永旺剧照)通常情况下,日军战场伤亡比例为伤三死一,个别情况下达到伤五死一,而在常德这个比例达到了一比一,足见巷战之残酷。
日军每推进几十米就要倒下一批,根据第11军老兵森金千秋在《常德:幻的重庆攻略》书中的记述,日军在巷战中每前进10米,付出的代价是平均死亡4个、负伤3个,第57师士兵在近战对射中几乎人人成为狙击手,“抗日铁军”的训练水平不是盖的。
岩永旺见状,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是命令炮兵联队将大口径加农炮运进城来,直接轰击拿不下来的建筑;
第二是下令火烧常德街市,不给57师官兵留下藏身之所,于是常德全城火光与杀声四起。
由于中方援军推进迟缓,能够给余程万助战的只有中美混合航空团的轰炸机,但仗打到后来,双方部队已纠缠在一起,炸弹也不能投了。
日军116师团的前锋黑濑联队突入城垣是1943年11月28日凌晨,该师团完全占领常德是12月3日上午,亦即残酷的巷战整整打了五天,常德城已彻底是断壁残垣。
由于制空权易手,占领常德城的日军遭到肆无忌惮的轰炸,因此大部队未及扫荡便撤了出来,由此300多57师官兵在废墟中得以存活,成为蒋介石战后扣押余程万的重要原因。
自然,第57师同样伤亡巨大,余程万不得不把所有的运输兵、担架兵编入战斗部队,300多名没有炮弹的炮兵也成为了步兵,师部机关的军官全部顶到一线,战至最后,留下来的40多名警察和师部杂役也填了进去。
虎贲师军官伤亡已达到95%,重武器损失90%
1943年11月30日夜,余程万给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发去决别电:“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部主任死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各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74军万岁!”一寸山河一寸血,余师长的电文壮怀激烈,这是8000虎贲最后的怒吼。
(余程万将军)为了给第57师留下点种子,在所有剩余军官的苦劝下,余程万率200多人于12月3日凌晨2时突围,第169团上校团长柴新意则带领残兵继续抵抗,柴团长在肉搏战中英勇牺牲。
此战日军伤亡逾万,战死联队长两名、大队长四名以及大批战斗骨干,第116师团一度失去战斗力,当“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要求已经撤退的第11军重占常德的命令下达时,司令官横山勇居然抗命不遵,充分说明日军确是伤亡惨重强弩之末。
1943年12月7日,余程万率领援军新编第11师的一个团和几十名57师部下,光复常德。
(战后的常德)喜欢研究抗日战争史的答友可以
参考:
巷战,不但难打,还是战争中的绞肉机,伤亡率极高。
所以,没有什么军队喜欢打巷战的。
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就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等。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德双方在城市街道里打得天昏地黑。
据前线给苏联红军统帅部的报告称,在斯大林格勒,苏军的一个士兵生存不会超过一天,团长不会超过五天!这场战役,双方投入总兵力达350多万人,总伤亡超过190万人。
也正是这场战役,让德国的MP40与苏联的波波莎这两款特别适合街道作战的冲锋枪名扬天下。
美军不喜欢打巷战,是因为吃过大亏的。
1968年北越发动的春节攻势中,占领了南方城市顺化,6000多名美海军陆战队反包围这座城市。
当时美军很乐观,并不认为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反倒认为是一个歼灭北越军队的好时机。
(顺化巷战中惊恐万状的美军伤兵)在二战中,美军因为没有参加攻打柏林之战,还不知道巷战的厉害。
所以,一轮炮火之后就开始了进攻,但遭到了北越军队的顽强抵抗,双方激战了7天7夜。
这7天7夜后来被侵越美军形容为越战中最为恐怖的7天7夜。
据美军统计,此战美军战死200多人,1000多人受伤;
南越陆军战死400多人,2000多人受伤;
北越方面战死5000多人。
整个城市80%的面积化为废墟,11万平民无家可归。
自此,美军患上的巷战恐惧症。
(顺化战斗中,躲在坦克后面避弹的美国士兵)1993年在非洲索马里,美军再一次在巷战中遭到了惨痛的教训。
1993年10月3日,号称美军精锐的“三角洲”特种部队在一次行动中,竟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复杂的街道里,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结果两架黑鹰直升机被击落,3架被击伤,数辆卡车和“悍马”车被击毁。
美军死19人,被俘1人,伤70余人。
事后,美军遗留下的士兵尸体,还被百般侮辱,大大刺激了美国人的神经。
这次行动的失败,直接导致美军结束了在索马里的所有行动。
(被百般侮辱的美军士兵尸体)不过,很有讽刺意味的是,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美军在中东的多次战争,竟然大部分是以巷战的形式出现的。
特别是在伊拉克,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小镇甚至每一个小村庄,都是巷战的战场,美军时常面临着狙击手的射击,或路边炸弹的袭击……美军在伊拉克阵亡的士兵,有一半是在这样的袭击下丧生的。
不知是不是应了那句俗话:怕什么就来什么……
参考:
没有亲身经历过巷战的人很难理解它的难与危险!我在阿富汗、利比亚和叙利亚亲历过不同程度的巷战,谈谈现场的感受吧!1、美国军队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先进,组织与指挥能力最强,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军队,这点应该大家没有疑议。
然而,在阿富汗战场上,尤其是在村落作战的时候,美军面对着只装备有轻武器的塔利班武装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比如说2010年8月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阿根达布地区的清剿战中,我嵌入美军第101空中突击师报道战事。
在其中一个村落作战时,当地的塔利班大约有10多人,而美军一个连与其争夺一座有27幢建筑的村落。
强大的美军空中有武装直升机和侦察直升机随时增援,本土的B-52战略轰炸机也可以随叫随到,无人机装备到排级单位。
然而,塔利班武装就靠对当地村庄的熟悉,遍及全村的地道网,葡萄园与石榴园夏季极茂盛的有利地形与美军展开游击战。
结果我在那里的一个月时间里,虽然双方每天交战,但美军消灭的塔利班人员坦率地说只有个把人!直至坎大哈军事行动结束,也没有实现对那个村庄的占领。
2、在利比亚苏尔特,也就是卡扎菲老家的最后战斗中。
眼见着交战双方在林立的居民楼群里作战,每一条街区,每一幢居民楼,每个房间都可以成为战场。
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我的同事数过伤亡率--平均每分钟有11人被送到战地医院急救,但多数都死亡!在石油城的战斗中,双方还算顾虑石油设施的安全,所以只用轻武器交火,双方因此数天时间里在车间,工厂和机器之间一寸一寸地展开争夺,同样是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伤。
而一些重武器甚至隐藏在菜市场内,试
3、在叙利亚阿勒颇参加过自由军与政府军战斗的报道。
最大的感受是,一条街的两头就是交战双方,为这条街双方的战斗持续数年之长,而每幢房顶都成为狙击阵地。
我曾经上到一处房顶的阵地观察,只见自由军砸开其中一个顶层住宅,在临街区的墙上掏一个洞,然后通过这个观察射击孔封锁整个街区。
与我同行的一名日本女记者就倒在狙击手枪下,并且根本不知道是哪方狙击手的“杰作”。
由于城市巷战之难,所以叙利亚战争几乎是夷平整座城市,将城区打得如同月球表面一般很常见。
参考:
所谓巷战就是守军在城破之后没有选择撤退,与敌人在城中死战的一种战斗。
之所以说巷战难打,就是因为城市中的建筑就是天然的防御屏障,双方基本上都是在进行逐屋战,战斗几乎都是围绕着建筑展开的。
防守一方还好些,对城市比较熟悉,加上街道上构筑的防御工事,往往可以让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并不是说能让敌人付出不小的代价,但防守方一般也不会轻易发起巷战,毕竟上面说过,一旦决定了要打巷战,那就是死战。
伟人曾经说过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战争年代,有生力量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城市守不住了,一般都会选择撤退,之后伺机在夺回来便是,可训练有素的战士牺牲过多的话,那就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了。
?常德保卫战常德保卫战在整个抗战过程中都算是比较罕见的大规模巷战了,是国军第74军57师与日军116师团在常德城中展开的一场捍卫尊严的巷战。
当时的日军几乎没有怎么遭遇过大规模的巷战,虽然在教科书上都学过,但实践却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日军116师团在常德城中吃了大亏。
中国古代的兵法中经常会提到围城时不要围得太死,不然城中的守军见撤退无望往往会拼死抵抗,所以一般围城都是围三缺一,让城中守军看到有撤退的希望,那么攻城就简单了。
当时日军第11军司令横山勇也是一个熟读中国兵法的人,后面也反映了过来,于是故意漏出了一个缺口试
但横山勇低估了中国守军誓死抵抗的决心,57师师长余程万仅仅只是让重伤的士兵从日军留出的口子撤离,其余官兵继续在常德城中死战日军。
这下子横山勇也懵了,这中国人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事实上,当时正逢同盟国在开罗举行会谈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和远东战后和平问题。
老蒋在这个时候自然表现一番,证明中国战场为战争作出的贡献有多大,所以老蒋在去开罗的飞机上就对孙连仲、王缵绪、王耀武等将领下令要与常德共存亡,最后功过赏罚,绝不姑息,希饬属奋勉为要。
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横山勇做什么决定都不可能改变余程万誓死进行巷战的。
根据当时对于这场巷战的记载,日军前进100米往往就要付出30余人的代价,伤者更多,可见巷战的艰难。
仅有8000余人的57师勇士与30000余人的日军在常德城中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巷战,最终日军116师被打得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而57师的战损也高达90%
由此可以看出巷战有多难打了吧。
看了个我们中国的案例,我们再来看个国外的。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说完了“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我们再来看看真正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场巷战的规模比常德保卫战要大上许多,历经的时间也更长,苏德双方的伤亡自然也就更为恐怖,比之双方在大平原上展开的机械化作战伤亡都要恐怖许多。
德军方面共计投入13个师17万余人,从1942年9月13日开始进攻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苏联方面实际上只有第62和64集团军不到10万人进行防守(没记后续支援)。
至于苏军为何一定要死守斯大林格勒这里就不用麻花多说了吧。
总之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展开了一场拳拳到肉的殊死搏杀。
由于在巷战开始之前,德军已经利用轰炸机几乎将斯大林格勒夷为了平地,所以仅存的街道和房屋内都可以听到激烈的枪战。
往往一处建筑双方都可以反复争夺数次,火车站更是相互易手了13次之多。
巷战之所以难打自然是体现在其超高的死亡率,根据当时的数据来看,支援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普通红军战士存活时间不超过24小时,军官稍微好些,但也不超过3天。
德军方面虽然因为比较重视步兵,往往炮兵、空军等军中协调作战,所以伤亡要小上一些,但从苏联方面统计的结果来看,德军为此付出了70万人的代价就可见一斑了。
如此恐怖的死亡率,是巷战难打的根本原因,信念不坚定的人往往一听到要巷战就先一步开溜了。
?结语巷战之所以难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重武器对巷战几乎没有任何帮助,也就迫击炮还有点用,向坦克这种大杀器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上连转向都成问题。
飞机轰炸往往也只能对建筑进行破坏,城内守军在有防备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对有生力量进行杀伤的。
所以巷战就是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
参考:
巷战可以把所有的战争机器拉到同一个平台上,无论你是美帝国主义的数字化集团,还是苏联红色帝国的装甲洪流,在巷战面前,都没有优势。
从一战开始,巷战就成了士兵的噩梦。
巷战之所以惨烈,因为它没有穷尽,无休无止,会榨干士兵的最后一丝精力。
在巷战中,重武器无法展开,轰炸机坦克重型火炮都无法施展,巷战的战斗方式一直是人和人,枪和枪之间的战争。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德双方的伤亡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
一个步兵团难以坚持24小时就会被撤销建制。
苏德双方在每一个客厅、每一个卧室展开争夺,斯大林格勒市中心的一座一百多米的小高地,双方付出了三万人的代价反复争夺,那是无法逃避的炼狱。
二战后的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巷战是少有的形式不变的战斗。
典型的例子:格罗兹尼巷战——格罗兹尼巷战是车臣战争的一部分,总共发生过两次,第一次结束于1995年,第二次结束于2000年。
格罗兹尼巷战是二战以后俄罗斯(苏联)军队经历过的最惨烈的战争。
格罗兹尼是车臣的首府,弹丸小城,人口不过三十万,建城面积不过五十平方公里。
但格罗兹尼设计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战争因素,城内遍布复杂的交通网和地下工事堡垒,那是苏联时期设计的抵御敌人的工程,结果被用来对付了俄罗斯自己。
车臣战争时,俄罗斯基本保持了苏联的作战模式和作战编制,依旧是装甲部队打头阵。
俄军集结了四个装甲师兵临城下,准备一举攻克这座小城。
进城之后,就傻了。
车臣当时拥有大量的西方国家雇佣兵,他们个顶个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主,身经百战枪枪致命。
而俄罗斯装甲部队擅长野战,对城市巷战则缺乏训练和思想准备。
当整队的俄军坦克开进格罗兹尼,俄军士兵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RPG是一种流行于世界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虽然是反坦克武器,但在之前的战斗中战绩相当一般,因为它的要求太过苛刻。
因为准头太差,RPG一般要求在距离坦克50米以内射击才能有效果,而且需要攻击坦克的薄弱处,很难击穿正面装甲。
但在野战中,坦克都有步兵掩护,普通步兵根本没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里攻击敌方坦克,所以RPG只能说聊胜于无。
但是在格罗兹尼,RPG的春天来了,别说是五十米,五米的距离都是可以做到的!车臣武装经常在坦克路过大街的时候突然从建筑物中出现,瞬间近距离开火(当然这种袭击方式也无异于自杀),命中率100%!而且由于俄军坦克排成一列,车臣武装只需要攻击头车和尾车,就可以让整个车队停在原地成为待宰羔羊。
而俄罗斯的坦克都是为野战设计的,仰角根本不足以攻击侧面楼上的恐怖分子。
车臣武装可能从任何角落出现,第一批进去的俄罗斯机步旅团,120辆装甲载具被击毁了102辆,有一个团甚至只剩下了一名军官和十个战士!整建制的俄军被消灭在了格罗兹尼的大街上。
除了装甲部队被摧毁外,格罗兹尼巷战也被成为“狙击手的战争”。
在狭窄的城市空间里,西方特种兵用狙击步枪从容的狙杀俄罗斯士兵,俄军士兵被不明方向的敌人打的晕头转向。
甚至连前线总指挥马洛费耶夫少将都被狙击手狙杀!一个装甲部队的将军居然在战斗中阵亡,可见巷战的凶险性。
而且,对于这种战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言。
第二次格罗兹尼战争中,俄罗斯采用了以毒攻毒的办法,从全军调集的两千余名狙击手云集此地,分成五人小组进城,化整为零与敌人交火,最终在伤亡过半后才基本控制局面。
除了俄军,美军同样在巷战中吃过大亏。
1993年的索马里战争中,美军的“三角洲”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他们的对手是只会无脑突突突的黑叔叔。
可是索马里人人皆兵,无论老少手里都有AK47。
面对着360度无死角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美军完全困在了城市之中难以脱身。
虽然索马里的伤亡是美军的近百倍,但美军依然付出了巨大代价,最后在巴基斯坦的一个师的掩护下才得以逃脱。
二战后美军唯一的一次出于正义目的的军事行动就此结束,美军在这次挫折后彻底放下了索马里的烂摊子不管,可见巷战留下的阴影之深。
参考:
看见对面那栋房子了吗?
每个窗口都可以射出子弹,守卫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每个屋顶都可以成为观察点,招呼炮火来
每一堆瓦砾都可以埋下地雷和炸弹,炸死入侵者就是它们存在的意义。
(当然,炸残是更“流行”的做法,这意味着敌方将用更多人力照顾伤者,惨叫的同伴也会严重挫伤士气。
)这就完了?
当然不是!每个窨井盖下都可能藏着防守方的敢死队,他们穿过肮脏的下水道,屏气凝神的呆在窨井盖下,只为了夜深人静或者时机成熟的时候突然杀出,把入侵者送进地狱。
同样的,前一秒看见一
当一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可能是你的敌人。
敌在暗处,我在明处的恐惧没上过战场的人很难想象。
时间和空间上都充斥着致命的敌人,每个风吹草动都令人脊背发凉。
哪怕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置身于巷战之中,依然感到脆弱无力。
哪怕是坦克和装甲车等装甲单位,面对着神出鬼没的敌人,也依然提心吊胆。
巷战,对每一个参战者来说,都是挥之不去的噩梦。
当然,活人才有做噩梦的权利。
参考:
巷战是在城市外围与城防被突破后进行的最后决战。
在战史上,巷战占城市攻防战的比例并不多。
守方确定为死守地区或者坚信援兵的到来才会进行巷战。
我们所熟悉的傅作义太原保卫战与方先觉衡阳保卫战都集中在城郊与城池防御,并没有进行真正巷战。
陈明仁的四平作战、池峰城的台儿庄战斗是成功的巷战;
陈长捷的天津战役、王耀武的济南战役巷战占的比重太少。
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吧。
(四平巷战)1、原平保卫战1937年,日军在贡献南口、张家口、大同、平型关后,继续南下。
二战区为了为忻口布防赢得时间,决定死守原平以迟滞日军前进。
姜玉贞的196旅承担了防御任务,从10月1日开始算起,在城外与日军血战,8日日军突入成为,姜旅进行逐屋争夺,惨烈的巷战进行了两日,十日晚开始突围。
(血战原平)2、常德保卫战1943年11月,余程万的57师负责防御常德。
25日,常德外围、城厢阵地相继丢失,守军退入城中与日军血战。
这时候除了有一定空军优势之外,国军的火力、给养都不如日军。
而且由于外围消耗巨大,在城内逐步被日军分割。
(常德保卫战)在这种条件下,57师并没有瓦解,而是不断的进行反突击。
日军在燃烧弹燃烧后发起总攻,相继失败。
到28日,横山勇直接让炮兵抵近射击。
而57师也丧亡惨重,将辎重部队、警察都编入作战序列,进行最后抵抗。
到12月1日,全师丧亡殆尽,余程万开始准备突围,寻找第十军。
一般而言,城池攻防战在外围阵地、城防阵地丢失后,守军伤亡就会比较大,再进行巷战显然力不从心。
但凡事有例外,承担了死守任务的部队就得守下去,有援兵希望的也自然会守在城内等待援兵。
(天津战役)
尤其巷战,像叙利亚的阿勒颇、东古塔、拉卡、代尔祖尔、大马士革,伊拉克的摩苏尔,也门的荷台达等,都爆发过激烈巷战!多种势力互相争夺,死伤枕籍,流血漂橹!巷战为何残酷难打?
原因如下——一是城市环境太复杂。
野外是个二维空间,而城市是三维空间!城市周边有厂房、小型居民点、平房区,环境已经比野外复杂。
而市中心,则是遍布楼宇,建筑高密集;
而且还拥有大量地下设施,包括地下室、地下停车场、下水道和地铁等。
这么复杂的三维空间,进攻方很难面面俱到!稍微一不注意,就得踩上地雷,或者挨防御方火箭筒、机关炮、反坦克炮射击,到处被伏击……像俄罗斯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格罗兹尼之战,俄军极为轻敌、指挥混乱,其131摩步旅和81摩步团,被大量以前是苏联老兵的车臣武装,反复伏击,损失巨大!仅131摩步旅竟然战死789人!二是城市中建筑太多,攻坚要求太高!现在即使中东这些发展中国家,也满是钢筋混凝土房子,武器威力小一点,都打不动!进攻方必须用大量航空兵、重炮、坦克,甚至使用重炮直瞄射击,并使用很多爆破器材,才能压制、打破守方的防御体系!举个例子,ISIS的首都——叙利亚拉卡市,面对美阿联军,一度被ISIS武装建成要塞!早在2014年,美阿联军就开始进行长时间攻坚,仅2014年年底就进行了多达30轮轰炸!但是,拉卡市依然有很多街区未被占领,大量武装分子躲藏在建筑内,不断顽抗。
及至2017年10月17日,打了整整3年,才由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军”,最终完全夺取拉卡!三是城市\"通视距离\"太短,必须进行近战,有利防御方!\"通视距离\",就是你从某处放眼望去,能看到的最远距离。
城市里建筑物太多,遮挡太多,\"通视距离\"太小,进攻方即使有很多坦克、重炮、航空兵,反正看不远,最后还是要近战,还是没法迅速打破防御!而防御方既然占据地利,搞点地雷、火箭筒、机关炮、反坦克炮,都是些轻型武器,不用多少资源,就足以拖住大量进攻方重装部队!所以,最后最重要的是步兵,就是堆人!在斯大林格勒、在柏林、在布达佩斯、在贝鲁特、在约旦河西岸,在格罗兹尼……每次巷战,都在证明这一点!近年在中东,更是这样!所以,巷战毕竟发生在环境复杂、建筑密集、遮挡极多的城市,动不动就要近战、就要爆破、就要堆人!它当然非常残酷,血腥!
参考:
感谢
曾经有人问一个参加过激烈巷战的老兵,巷战是什么样子的?
老兵只回答了四个字:“一片混乱!”我们来看一下巷战的环境吧,巷战顾名思义,就是在城市环境中进行的战斗。
战争中的城市不仅高楼林立,而且遍地废墟,视野受阻,而且不便于运动,这有利于防守方。
防守一方往往能够利用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布置兵力和火力,在熟悉的街道中安放爆炸物,规划最佳的反击和撤退路线。
在狭小的空间里优势兵力无法展开和发挥作用,有的时候甚至成为极佳的目标,遭到伏击。
巷战对于士兵经验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毕竟经常与敌人狭路相逢,甚至会爆发血腥的肉搏战。
除了双方军队的伤亡,巷战还会造成城市居民的伤亡,这种伤亡是非常惨重的。
德军精锐的第六集团军被拖入了巷战的泥潭,与苏军在城市中反复争夺,后来被反击的苏军包围吃掉;
柏林战役,拥有绝对优势的苏军占领第三帝国首都之战,苏军损失超过50万人。
在激烈巷战中杀红了眼的苏军经常是将重型火炮拉上前线直接瞄准射击,就算是误伤友军也不在乎;
格罗兹尼之战,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苏军进攻车臣首都格罗兹尼,装甲部队突入城市之中,由于没有步兵掩护,结果一个营在恐怖分子的围攻下几乎全军覆灭。
血腥巷战的例子不胜枚举,残酷的战斗中谁也占不到便宜。
今天最擅长巷战的还要算是美军了,伊拉克战争中的费卢杰之战便是代表。
在费卢杰之战中,美军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战术,比如使用卫星、无人机、电子技术侦测对方的位置和行踪,使用制导武器进行定点清除,利用机器人寻找对方的狙击手,给坦克加装各种设备和防御手段提高生存力,步兵与坦克合理搭配进行清除作战等等。
最终美军以很小的代价占领了费卢杰,清除了反美武装,造成的居民伤亡也并不多。
先说结论吧:美军的巷战能力连英军都不如。
这不是我打胡乱说,而是美军自己承认的。
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一本书——《美军中的凤凰:隗静伊战随军日记》,作者隗静是前凤凰卫视记者。
她在伊拉克采访美军军官时,对方自己说的。
咱们再来看个典型战例——2004年的费卢杰之战。
先得弄明白费卢杰在哪儿——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西约70公里处,是反美武装的重要据点,被称为“抵抗之城”。
俗话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离首都这么近的地方居然有“反贼窝点”,美军岂能容忍。
于是,“费卢杰之战”开打了。
费卢杰之战有两次,第一次发生在2004年4月,美军本来进展很顺利,最后却功败垂成。
为啥?
当时美军依靠强大的武力,对费卢杰不加区分(军民目标)进行报复性轰炸,迅速占领了费卢杰四分之一的地方,但很快遭到国际舆论严厉谴责,不得不退出来。
美军不甘心,7个月后的2004年11月,又开始了第二次费卢杰之战,一定要拔除这个“反贼我点“。
战役的过程就不细说了,拎几个要害点说说:第一,从数字看战果。
战前实力,美伊联军和对手兵力对比为6:1,六
所以,美军尽管最后占领了费卢杰,其实没什么牛好吹的。
第二,美军的伤亡主要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进入一栋建筑清剿敌人时。
此时,由于敌我混杂在一起,空中轰炸优势不能再用。
而且,建筑物内视线受阻,美军的很多高技术武器难以施展,很大程度上只能把自己降低到一支原始部队的水平,与对方PK。
这种打法,让美军很不习惯。
第三,美军部分采取了“军民混杀模式”,这一点鲜为人知。
第二次费卢杰之战,美军充分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战前就呼吁费卢杰的老百姓搬走,否则打起仗来炮弹不长眼,后果自负云云。
这一招很奏效,大约7城居民外迁。
但请注意,还是有3城的居民留了下来,算下来大概有10万人。
那么,如果敌人混杂在这10万人中,美军怎么对付呢?
来看一组数据:战前,费卢杰的建筑有5万所,战后,完全被毁的有7千到1万所,损坏严重的建筑大约2.8万所,而抵抗分子才2000多人。
换句话说,就算这2000多人每
这就意味着,里面的平民被活埋了。
当然了,由于美军的舆论战很成功,所以这一点不为公众所知。
第四,美军使用了违禁武器。
所谓违禁武器,就是联合国规定禁止使用的武器,包括白磷弹、芥子气、神经毒气等。
美军对头疼的敌人一般会使用这类武器,就像当年对日本扔原子弹一样。
尽管很多人认为那是日本人活该(谁叫你死扛不投降,之前还犯下种种滔天罪行),但也得承认美军确实胜之不武。
我敢说,如果美军不靠原子弹而是硬攻上日本本岛,也会遭遇残酷的巷战。
尽管美军在费卢杰的巷战中获胜,但打赢的含金量实在不高,何况美军在以往的巷战中表现一向不咋样(如朝鲜战争中的汉城、越南战争中的顺化、以及1993年索马里的摩加迪沙)。
这其实不是美军的问题,而是所有军队的难题,强大如二战中的德军,一样在巷战中无可奈何。
后来俄军在格罗兹尼也打得很不顺利,创造了巷战失败的典型战例。
因此,现在的美军往往把巷战作为最后一个选项,逼不得已才会去打巷战。
参考:
作战的类型或战斗样式很多,巷战的确是最难打的样式之一,尤其对武器装备先进、惧怕伤亡、人力有限,但又是巷战的进攻者一方来说,的确是这个样子的。
\"战,不过攻防。
术,不过五行。
″刘伯承元帅常讲的作战\"五行术\",包括敌情、我情、天候、地形、民社情,每一样摸不清楚,冒然指挥作战的后果,用刘伯承元帅的话讲,就叫\"五行不定,输的干干净净″。
尤其对美军这种武器装备先进,大多采取进入敌境、实施进攻作战的军队来讲,巷战一定是美军最不得已的战术行动。
我学习过《美军战术研究》这门课程,深知美军对各种作战样式、作战编成、作战分析、作战预测、作战指挥的要求,以及《美军作战条令》所规定的细节,都是非常详尽而具体的,他们研究的均是相当的深刻而具体。
因为美军部分常常担负的作战任务,美军部队的作战性质,及其惯常采用的作战样式,决定了美军对进攻性巷战,必然是一种难度最大、伤亡性价比最不合箅的战斗样式。
因此,美军说,\"巷战是最难打的战斗″,这就非常符合美军的客观实际。
具体原因,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一是巷战将使武器装备的优越性大大降低。
我们知道,美国是全球第一个拥核用核,科学技术、武器装备和空中力量都是最球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
从战争、战役下降至战术、战斗的层次,巷战就是具体的短兵相接,而极其具体的短兵相接,加之遮蔽角、射击死角的增多,势必制约先进、大威力武器性能的发挥。
二是巷战使得进攻的一方极难摸清敌人的作战编成、作战布署、阵地构成和具体的兵力、兵器等配置。
相对来讲,巷战是对武器装备落后的防守一方更为有利一些,而对武器装备先进的进攻一方的\"胜算″的难度,则是明显地加大了的。
三是巷战是一种对守方有利、攻方不利地形和天候条件下的战斗。
巷战通常在城市、街道和各种高低错落,而又互相连贯的复杂地面建筑和地形条件下作战。
巷战中防守的一方,对城市、街道、各种建筑和地形,一般都相当熟悉,对地面和地下建筑物都非常了解,并可加以改造和巧妙利用,夏季可防晒、防热、防暑,冬季可避风、避寒、防冻伤,作战中又可充分利用地形、地物构筑工事,实施防护和射击。
四是巷战是一种攻方在\"民社情″上失分、守方在\"民社情″上加分的战斗。
巷战,对于作战的双方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通常防方是当地人、本国部队或当地武装,而攻方为外地人、外国部队或外来武装。
这就使得无论是对当地\"民社情″的熟悉程度,还是民心所向所背、民力所做所为上,对防方部队都是有利和加分的,相反却对进攻、侵略的外来部队,都是不利和减分的。
无论战争、战役还是战术级作战行动,以至每一场具体的战斗,作战永远都会是一场彼消此长的游戏,除了武器装备的先进、指挥艺术的高低,影响和制约战争、战斗的因素,从来都是极其众多繁杂的。
巷战,是一种对武器装备先进、外来入侵、急需进攻的一方,诸多作战\"五行″因素减分,而对装备相对落后、当地城镇、当地军民防守的一方,诸多作战\"五行″因素,却又是加分、添力的一方。
进攻一方消减了力量,防守一方增添了有利因素,一反一正,巷战使攻防双方的实时战力,发生了诸多巨大的变化。
因此,美军说\"巷战是一种最困难的战斗″,也是美军长期以来实际攻打、入侵弱小国家具体战斗的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