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混战到底有多少军阀

萨沙第8887条回答。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叫做军阀多如狗,司令满街走。
所谓的司令,比牛毛都多!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现实袁世凯一家独大,但其实他也只有北洋六镇的骨干军队,远远不能征服全国。
除了核心省份以外,南方和西南、西北、东北省份都是有地方军阀控制。
而袁世凯内部其实也派系林立,众多嫡系表面上称兄道弟,亲热无比,实际上貌合神离,暗中算计,恨不得干掉大哥上位。
袁世凯称帝之前,他的心腹大将冯国璋、段祺瑞都是反对的。
这是因为军阀团体不是古代皇上,不是说大哥的位子由大哥的儿子继承,应该是有能力的部下继承。
而冯国璋和段祺瑞都认为有能力上位,都盯着这个位子,当然不支持袁世凯称帝后传给草包儿子。
而袁世凯为此在称帝前公开忽悠段祺瑞、冯国璋,说自己绝对不会称帝,却一转眼宣布中华帝国成立。
这种情况下,段祺瑞、冯国璋一伙直接窝里反,发表申明反对称帝。
袁世凯众叛亲离,直接气死了。
随后段祺瑞上位,但他没有袁世凯的威信,又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位置不稳。
好不容易借助一战搞了一些自己的部队,在随后的直皖战争中,又被直系曹锟吴佩孚击败。
但直系军阀也没嚣张多久,连续和奉系军阀激战两次,最后惨败,奉系军阀张作霖成为国家一号人物。
但奉系军阀也没有嚣张多久,很快被北伐军打败,退回东北。
但北伐成功以后,又出现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这些新军阀,蒋介石在中原大战才将他们击败。
从1912年开始,到1937年,国内无时无刻不在军阀混战。
这种情况下,大的军阀比如冯玉祥、张作霖、李宗仁等等或者盘踞几个省,或者盘踞一个省。
但是,小军阀多如牛毛一般。
比如杨虎城曾经多次被敌人击败,逃到某地占领区区一个县城,以此维持生计。
这种只占领一个县城的军阀有很多,甚至还有盘踞几个镇子的地头蛇,土军阀。
当时各种势力都拉杆子起来,有些地方自卫团、宗族势力甚至土匪,有着几十
比如张作霖最早起家的时候,就盘踞赵家庙村,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
后来张作霖实力逐步增强,控制了附近20多个村子。
看看,控制一二个村镇也能做军阀。
而当时一些匪患猖獗的地方,基本每个村子都肯定有一批拿枪的人,这就是地方势力。
他们头头都自称为司令或者队长之类,其实也就是小军阀。
大家想想全国有多少村子,这才是司令多如狗。

参考:
说到军阀混战时期到底有多少军阀,一般人可能都想到了皖系、直系、奉系等等这些大军阀,或者还有晋系、桂系、滇系等等中等军阀。
不过实际上当时很大大型、中型军阀之外,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小军阀,因此到底有多少,恐怕没人说的清楚了。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袁世凯死后,中国逐步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军阀割据的一个特点是各种大小军阀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因此大军阀手下可能有小军阀,或者是若干的军阀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比较大的集团。
而随着时局的变化,军阀的实力也会有所变化,有些军阀消亡,有些军阀变强。
像为人熟知的段祺瑞的皖系,其手下就有浙江督军卢永祥、陕西督军陈树藩、河南督军赵倜等,甚至连张作霖、阎锡山一度也是皖系的干将。
卢永祥等人虽然属于皖系,但是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其实也是一个军阀。
而张作霖、阎锡山后来更是找到机会自立门庭,成为完全独立的势力。
还有冯国璋的旧直系,就是由江苏督军冯国璋、江西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组成。

而在一个省里,除了督军这个大军阀外,也可能有着很多小军阀。
比如像陕西督军前后有陆建章、陈树藩、冯玉祥、刘镇华等人,但是陕北一直是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割据,而且陕西还有一支以于右任为政治领袖的陕西靖国军存在。
而这个陕西靖国军又是由郭坚、樊钟秀、曹世英、胡景翼、高峻、杨虎城等几十个小军阀组成。
这些小军阀有些几千人,有些不过几百人。
其中、胡景翼、杨虎城等人后来也发展成了割据一省的大军阀,有些则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类似的还有四川,大小军阀有几十个之多,小一些的军阀可能只有给县的地盘。
经历了多年的混战,刘湘才勉强形式上统一了四川。
因此如果真要说军阀混战时期有多少军阀,恐怕谁也没法统计了。

参考:
北洋军阀,是指民国军阀势力之一,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名义上受北京领导,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的称呼。
北洋军阀主要分为皖系,直系,奉系。
直系: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
控制着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湖北三省。
大约有25万兵力。
皖系: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
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控制着安徽,福建,浙江,山东。
大约兵力20万左右。
奉系:奉系的称号是因为其领袖张作霖来自于奉天,故称之为奉系。
当时的东北三省奉天、吉林、黑龙江皆属于张作霖的地盘。
主要控制着东北三省华北等地。
兵力大约在四十万。
四川军阀代表人物:刘湘,刘文辉,刘存厚,杨森控制范围:四川及云贵部分地区兵力控制:20万滇系军阀代表人物:唐继尧,龙云控制范围:云南全境和四川贵州部分地区兵力控制:10万桂系军阀代表人物:陆荣廷,李宗仁,白崇禧控制范围:广西,广东兵力控制:15万粤系军阀代表人物:陈炯明,陈济堂控制范围:广东晋系军阀代表人物:阎锡山,傅作义控制范围:山西,热河部分地区兵力控制:12万西北五马代表人物:马步芳,马步清,马鸿逵,马鸿兵,马仲英控制范围陕西西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控制兵力10万西北军阀代表人物:冯玉祥,宋哲元,韩复渠控制兵力:15万大小军阀过多这里只是大概介绍了控制兵力十万
希望可以解答你的疑问。

参考:
北洋军阀,是民国众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
袁世凯死后,可谓群龙无首,军阀势力逐步分裂,各自在不同的省份建立割据势力。
这些割据的军阀名义上是北京政府管控,但实际上,却由军阀控制。
在我国历史上,诸如此类性质的“军阀”有很多,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例如汉朝时期的分封异性王,最后导致藩镇割据等。
形式不一,但性质基本相同。
一、袁世凯与北洋军阀 《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中记载,清廷在鸦片战争后与洋人约定五口通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北洋、南洋”称呼由此而来。
北洋系离不开袁世凯,袁世凯离不开“小站练兵”。
在新农镇走出了“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还有吴佩孚、段芝贵、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孙传芳等人也都出走于此。
这些人后来成为军阀割据势力的主要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的势力此消彼长、相互制衡。
1912年4月,袁世凯取得政权后,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势力。
他趁机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实现了中国的短暂统一。
“二次革命”胜利以后,袁世凯大力发展实业,同时计划加紧复辟帝制。
后来,由于各路势力的护国运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原定计划。
二、几股势力此消彼长 迫于形势和压力,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势力开始分裂:皖系、直系、奉系。
三大派系之间各有背景,各有争斗,军阀混战一度导致北洋政府名存实亡,与此同时,南方国民政府也在军阀混战中建立。
那么北洋政府的三大派系都是怎样的存在呢?
皖系军阀段祺瑞,在日本势力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
直系军阀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三省。
此外,山西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均在外国势力的操纵下,相互争斗、相互打压。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各军阀之间混战的局面愈演愈烈。
黎元洪与段祺瑞的“府院之争”以后,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开展了第一次讨伐段祺瑞的护法运动,但由于北洋军的实力镇压,运动以失败告终。
之后军阀们又相继展开了比较著名的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和第二次直奉战争。
三、北洋军阀的覆灭 北洋军阀是近代一支特殊的政治军事力量,其本质是政治反动集团。
北洋军阀的雏形源于李鸿章的淮军,洋务运动时期进一步健全和发展,其体制、机制的沿革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我们知道,南方国民革命政府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成立。
为了推翻吴佩孚、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北伐,连克长沙、武汉等地,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随着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队伍的加入,革命军于1928年攻克北京,北洋奉系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革命军北伐胜利完成,北洋军阀统治被灭。

参考:
一、皖系日本帝国主义与皖系军阀的关系,已为研究民国史的学者所熟知。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在其控制北京政府期间(1916.6~1920.8),中国表面上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实际处处依赖于日本,直接或间接受其操纵。
日皖勾结,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得以在华大肆扩张其侵略势力,这个特定的国际环境下的产物。
在此期间,日本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大力支持皖系军阀。
段祺瑞所谓的“武力统一”,对南方护法各省连年发动战争,力
双方的关系,正如皖系军阀的代表人物徐树铮所说:“我北军势力的消长,与日本寺内内阁利害相通”(见《徐树铮密电》第2页)。
据日本大藏省统计,仅寺内内阁任内(1916.10~1918.9)日本新成立的对华借款总额为38645万日元,“与寺内内阁成立时我国对华借款约一亿二千元日元比较,仅二年时间,增加了三倍”(见铃木武雄《西原借款资料研究》第353页)。
段祺瑞为了换取日本的实力支持,只要给钱,给军火武器,什么国家主权、民族利益都可以廉价拍卖,从铁路、矿山、工厂到各种税收,都被皖系作为各种名目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日本为此在华获得种种特权利益(其具体史实可参阅拙著《皖系军阀与日本》一书)。
日皖之间的关系,可视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个典型事例。
二、直系在北洋军阀中,直系军阀与英美的关系表现得若明若暗,较为隐蔽,不像日皖、日奉间那样公开露骨。
但英美支持直系,以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却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在皖系统治时期,当直皖两派军阀发生尖锐矛盾和斗争时,在华英美报刊的舆论,是公开支持直系吴佩孚的一些政治主张,反日反皖立场非常鲜明。
直皖战争,直系战胜皖系,英美在华报刊记者,兴高采烈,对吴佩孚是一片赞扬之声,吹捧吴为“中国一国中之英雄”,“乃中国军人中之唯一爱国者”。
前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上书北京政府,对吴在宣皖战后召开国民大会的主张表示支持,认为“舍此而外,别无他法”(见《晨报》1920年8月27日)。
无庸置疑,英美等西方国家,已把吴佩孚看成是以援助为借口,拒绝改变反对借款的立场。
这清楚地反映了日本对英美所支持的直系军阀的敌视态度。
但英美与直系的关系,表现得并不如日皖、日奉关系那样公开露骨。
帝国主义列强对北洋各派军阀势力的支持与否,是根据其在华切身利益得失为转移,这类事情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中,也是不乏其例的。
三、奉系与日皖关系相比,日本与奉系张作霖的关系却微有不同。
日奉之间早有勾结。
1920年直皖战后,张作霖企
日本首相原敬认为:“张是想依靠日本伸张势力,而我们在东三省的发展需要好好对张作霖整顿与充实东三省的内政和军备,以在该地区确立并巩固其势力,帝国可以直接或间接予以援助。
但对其为达到对中央政界的野心而要求帝国的帮助,则帝国不采取进一步给予支持的态度”,日本“援助张作霖的宗旨,不是对张
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日本。
日本在直奉战争和郭松龄反奉这两次事件中所以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基本原因即在于此。
1928年奉系军阀面对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军事上连遭失败,此时张已成为日本维护其“满蒙特殊利益”的障碍(张如败退东三省,有可能导致北伐军进兵关外),日本关东军遂阴谋策划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为日本直接侵占东三省铺平道路。
在这里日本与张作霖奉系的关系,与日皖关系相比,表现的又有所不同。
势力分布直系军阀: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头目是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靠山是美国、英国;
皖系军阀:分布在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头目是段祺瑞、徐树铮、王永泉、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靠山是日本;
奉系军阀:分布在奉天、黑龙江、吉林,头目是张作霖、张学良,靠山是日本。

参考:
那叫数不胜数。
遍地司令,师长如狗。
还不要说更小的团营级军阀。
仅说我们四川。
1918年防区制建立,万人
知道1935年川军整编时多少军队?
合计6军1师,273个团近60万兵员。
至于全国有多少军阀?
天知道。

参考: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皖直奉三大派系,皖系军阀主要代表人物有: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卢永祥等,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控制中国皖、浙、鲁、沪、闽、陕地区,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被直奉联军击败,皖系退出历史舞台!直系军阀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在英美扶持下,控制中国江苏、江西、湖北地区。
1926年被国民革命军击败,直系退出历史舞台!奉系军阀主要代表人物有:张作霖、张宗昌、郭松龄、马占山、张学良等,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控制中国东北三省,1936年西安事变,张学良被软禁,东北军被国民政府整编,抗战和解放战争被逐步削弱,吞并和投诚!除了北洋军阀分裂出的皖、直、奉三大派系以外,当时中国还存在许多地方军阀,割据一地,雄霸一方,例如山西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杨虎城,青海马麟、甘肃陆洪涛、宁夏的马福祥,四川的刘湘,湖南的谭延闿、云南的蔡锷、唐继尧、龙云,广东的陈炯明,桂系军阀陆荣廷、黄绍竑等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参考:
多少个不好说,只能按北洋军阀和新军阀两个时期列举主要力量一、北洋军阀时期北洋军阀的诞生,最早孕育于李鸿章的淮军。
1895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奠定了北洋军阀的基本框架。
1928年东北易帜,则标志着北洋军阀的衰亡。
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皖系军阀段祺瑞 因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
皖系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
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一败涂地,一蹶不振。
直系军阀吴佩孚 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今河北省),故称为“直系”,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
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著名艺术家冯巩祖父)、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后为汉奸)、孙传芳等。
冯国璋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
吴佩孚最为有名。
直系军阀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和西北等地。
1926北伐战争中,吴佩孚孙传芳被北伐军击败,直系到此消亡,大部分在北伐战争中被收编或遣散。
奉系军阀张作霖 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今辽宁省)故称奉系。
奉系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
主要将领包括旧派: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马占山等;
新派以张学良为首,又分为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的士官派和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的陆大派。
张学良 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果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标志着北洋军阀时代的结束。
其他派系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虞我诈,争斗不已。
二、新军阀东北易帜标志着中国名义上的统一,但军阀实力一直存在,包括北洋时期的一些杂系力量,一直延续到1949贯穿1911~1949整个时期。
因占据中央名义的北洋军阀倒台。
这段时期称为新军阀时期。
滇系军阀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及其部下顾品珍等统治云南,不断派兵进占贵州、四川等省,被称为“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早期以唐继尧为首,主要辖滇、黔两省,后向四川扩张。
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
形成新滇系军阀。
龙云 抗战胜利后,蒋公公发动兵变,龙云出逃,滇系军阀退出历史。
粤系军阀粤系军阀,代表人物有陈炯明,张发奎,李济深,陈济棠。
陈济棠 粤系军阀政治上大都亲孙中山,随着北伐战争的开展,大都编入北伐军。
抗战初期,粤军编成第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军,抗战后期增编暂二军。
抗战后的粤军由于长期渗透其实只能算作半中央半地方军了。
桂系军阀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
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
李宗仁白崇禧 1925年,李宗仁消灭陆荣廷、沈鸿英的势力,统一广西。
此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控制了广西全境,其势力又被史学界称为“新桂系”,以区别于陆荣廷的“旧桂系”。
桂系军阀在新军阀时期异常活跃,参与过多次重大历史活动。
随着大陆全境的JF,桂系军阀退出历史舞台。
川系军阀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
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
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
统称四川军阀刘湘 四川各派军阀在经过一系列醒风血雨的吞并混战后,渐渐形成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刘成勋、赖心辉、刘存厚等几个军阀巨头。
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 和上官云相等部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
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
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
川军在抗日战争中为全国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刘文辉 1945年,第二次国内GM战争爆发,川军各部受制于蒋公公中央军,有些部队还被拉到前线,成为蒋家王朝的炮灰。
至此,川军除刘文辉集团外,多数被蒋军消耗与渗透,其势大弱。
大陆JF前夕,四川各派系军阀首脑人物纷纷率部起义,或编为JF军序列,或遣送解散,到此,为祸四川军阀派系斗争史,最终结束。
晋绥军阀晋绥军,又称晋军、阎军,主要活动在山西、绥远以及华北地区,其领袖人物为阎锡山、傅作义、徐永昌等。
阎锡山 该派军阀萌芽于辛亥革命,发轫北洋时期,至蒋冯阎中原大战前达到顶峰。
中原大战冯阎失利后,晋绥军实力、地位大幅度下降,但仍然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建制,直至1949年,晋绥军方土崩瓦解。
晋绥军是民国期间生存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地方军之一,一度占有晋绥冀察四省区和平津等北方六省区市。
黔系军阀黔系军阀也是西南军阀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由于贵州贫瘠、弱小,经济基础薄弱,黔系军阀在其形式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要依附滇系军阀等大势力,在对外发展过程中,矛头常指向四川、湖南等较富庶地区进行劫掠。
王家烈黔系军阀以刘显世为首,有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其主要势力范围在贵州。
1935年2月,被长距离行军的一支军队在遵义地区击败,此后被蒋公公直接收编,黔系军阀作为独立力量就此消失。
西北军历史上有两个西北军,一个是冯玉祥国民军;
一个是杨虎城的17路军。
冯玉祥 冯玉祥的西北军泛指清末民初在中国西北地区发迹的军阀,其得名于西北边防军。
政治上亲孙中山,北伐胜利后,参与中原大战,战败后由冯玉祥体系中分裂出的韩复渠、宋哲元、石友三等,在抗战和JF战争中逐步消亡。
杨虎城 杨虎城所部17路军虽然不属于冯玉祥体系,但也是由西北边防军发展而来,故也被称作西北军。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迫辞去17路军一应职务,1937年第17路军编为陆军第38军,孙蔚如任军长,第17路军的番号也相应被撤销。
湘系军阀湘系军阀可追溯到曾国藩时期。
辛亥革命爆发后,以谭延闿为首的革命党人迅速响应,构成了湘系军阀基础。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谭延闿下野,汤芗铭被袁世凯任命为湖南查办使、都督、民政长,成为湘系军阀首领。
程潜 湘系军阀代表人物有唐生智、谭延闿、何键、赵恒惕、程潜等人,势力主要在湖南。
袁世凯称帝,程潜起兵反抗,不久,袁世凯病逝,汤芗铭逃出长沙,湘系军阀就此消失,主要将领和军队归属南方政府,逐步半中央化。
北伐后,何健发动马日政变,成为湘系军阀首领。
七七事变后,湘军被蒋公公夺权,何健闭门家中,终日念佛。
马家军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合称为“西北三马”,即青海马步芳(青马),宁夏马鸿逵(宁马),甘肃马鸿宾(甘马)。
马步芳 马鸿逵 马鸿宾 马家军源于清末爆发的同治回乱。
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但操持自治。
1949年,他们被消灭,马鸿宾投诚,马步芳、马鸿逵逃往台湾。
马家军消亡。
新疆军阀新疆军阀最早源自督军杨增新,杨增新被刺身亡后,金树仁接管,因统治暴虐。
盛世才趁机夺权。
盛世才主政新疆期间,为了保住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曾经与国民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驰,实行亲苏政策。
后因政治诉求,翻脸投靠蒋公公。
盛世才 最终于1944年9月11日,结束了在新疆苦心经营了11年5个月的军阀统治。
统治期间,盛世才言而无信,暴虐无度,曾屠杀东北义勇军。

参考:
如果仅于北洋的话有三类,但袁世凯去世前是没有明显区分的。
1:皖系代表人物:段祺瑞北洋三杰之虎,前期实力很强,控制中央政府,手下大将徐树铮曾收复外蒙,直皖战争后逐步解体。
2:直系代表人物:冯国璋北洋三杰之狗,中期实权派人较多,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直奉战争后逐步瓦解。
3:奉系代表人物:张作霖属于野路子派,后期实力属于独孤求败,后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即位,918之后入关被蒋介石瓦解。
当然除了北方实力较大的三大系,南方也有。
4:粤系代表人物:陈炯明,北伐很猛,之后基本被蒋介石用政治手段分化瓦解收编,成为蒋介石嫡系部队。
5:桂系代表人物:李宗仁、白崇禧,主要故事就是与粤系天天打,与蒋介石分分合合。
抗战时浴血奋战,后随着国民党退出历史。
6:滇系代表人物:前期唐继尧、蔡锷,后期云龙,因为地处大西南,所以一心向往中原走,每天就是和川系打抢地盘,人员比较稳定,内部平衡。
7:晋军代表人物:阎锡山辛亥革命宣布独立,从此走上了巅峰,他和谁都打过也和谁都是兄弟,但从不离开山西,知道国民党败退台湾。
8:川系代表人物太多了,太过于复杂,很穷很闹腾,但是抗战表现过于耀眼,穿着草鞋跑到北方就是干,武器装备落后但是很伟大,太伟大了。
9:西北军代表人物:冯玉祥,为什么放到后面呢,因为西北军成分特别复杂,除了冯玉祥自己带出来的还有皖系、直系、奉系各路军队组成,中原大战之后基本就解散了但各自又自成气候。
10:西北军阀代表人物:三马,长期混迹于西北沙漠荒地,属于只要不搞国家分裂中央政府也不想管,形成时间长清末就已成行。
三马都比较凶残,我西路军将士大部分死于青马,马步芳屠刀之中,后期全部跑到境外。

参考:
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近代以来,比较非常乱的年代,祖国大地被分离,群雄割据,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比如熟知的奉系、皖系、直系、等等互相攻伐,人间生灵涂炭。
同时又有外国人插手中国内政,比如日本和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所以当时实在是太过混乱,一句二句根本说不清,总之乱就完事了。
袁世凯称帝失败以后,内部开始分裂比如皖系直系和奉系,他们是面和心不和谁都想当老大。
而中原军阀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山西的阎锡山、杨虎城和冯玉祥控制着山西和察哈尔,桂系军阀和川系军阀、滇系军阀派系更加混乱。
双方为了利益,时常都是明争暗斗,对于国家来说损失极大。
甚至可以成为中国近代的“黑暗时代” 同时国民革命政府成立,组建北伐军讨伐北洋军阀,当时国民革命军深得民心,连战连捷、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等强大势力。
同时由于张作霖被日本人杀害,张学良改旗易帜接受中央国民革命军直接领导,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
实则还是暗流涌动。

参考:
北洋军阀:袁世凯 2.皖系军阀:段祺瑞 3.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吴佩孚。
4.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宗昌(山东军阀)。
5.晋系军阀:阎锡山。
6.浙系军阀:孙传芳。
7.江苏军阀:齐燮元。
8.桂系军阀:陆荣廷,沈鸿英。
9.粤系军阀:胡汉民,陈炯明,龙济光等。
10.湘系军阀:谭延闿,程潜,赵恒锡,汤芗铭。
11.黔系军阀:刘显世,王文华,袁祖铭,周西成,王家烈。
12.滇系军阀:蔡锷,唐继尧。
13.川康军阀:尹昌衡,胡景伊,刘存厚,熊克武,刘湘,刘文辉,杨森等。
14.新疆军阀:杨增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