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托孤大臣为什么大多没好下场

所谓顾命大臣,是指皇帝驾崩前,因为太子年龄小,而托以治国的大臣。
这些大臣要么是皇帝的宗族,要么就是权臣。
权力,人所欲也。
说白了就是你可以让别人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说到小处,比如领导有权要求我们加班。
说到大处。
比如国家有权向
所以,太子一旦长大,摄政的顾命大臣就得交权,还政于太子。
如果还得不顺当,君臣猜疑,矛盾扩大,就会围绕着权力而产生斗争。
或者太子被废,或者顾命大臣被贬被杀,甚至殃及子孙,生旦净丑,粉墨登场。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顾命大臣。
周武王在克殷以后两年就逝世了,继位的周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
本来周武王想把江山传给周公的,周公非常贤明,绝对适合做君主。
但周公断然拒绝,于是周武王就进行了托孤:“我儿即你子,希望你辅佐他治理天下。
”周公辅佐期间,平定了管叔、蔡叔、霍叔发动的三监叛乱,营造成周,制礼作乐,建立了一整套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于周王朝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周武王可以说是没看错人。
但就是这样,周成王还是对周公产生怀疑,不知是听信周公谋反的谗言,还是想真正掌握权力,要做几次“恶人”来立威。
周公为了避祸,逃到楚地。
后来,周成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请回了周公,消释了误会。
周公算是得到善终,有了一个好结果。
但有的顾命大臣就不一定像周公那么幸运了。
西汉王朝的霍光辅政理国的水平一点则不比周公差。
汉武大帝驾崩前,因为自己儿子刘弗陵岁数小,将大汉江山和儿子托给了四位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
看来汉武帝是比较聪明的,一托托了四个,有相互掣肘之意。
但他没想到的是,上官桀和桑弘羊为了夺取权力,竟然联合燕王和长公主,发动叛乱。
他们的举动被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识破,霍光先下手为强,把叛乱消灭在萌芽状态。
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族诛。
汉昭帝死后,霍光继续承担了辅政的使命,先是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无道,霍光就废了他,改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登基为帝。
敢废立皇帝,霍光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人。
霍光虽然敢废立皇帝,但他对汉室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没有觊觎皇权,篡夺帝位。
而且在霍光摄政期间,匡扶社稷,安邦定国,使汉朝稳定发展。
实际上,历史上有名的“昭宣之治”就是在霍光精心的辅佐两位皇帝努力的结果。
上至皇帝,下至朝臣,没有一个不知霍光是个忠臣。
但即便如此,霍光一手扶起来的刘询也感到“芒刺在背”,惶惶不可终日,他对霍光不是亲近,而是敬畏,甚至害怕。
即使霍光还政于他,他也不敢接受。
终于熬到霍光去世,刘询才得以临朝亲政。
但令霍光万万内想到是,自己虽得到善终,他的巨大威望却给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霍氏家族想继续维持霍光的荣耀,这是汉宣帝刘询所不能容忍的,就逐一剥夺霍氏权力。
霍家被迫造反,失败后全族被灭。
霍光可谓生前风光,身后遭殃。
实际上,更多的顾命大臣没有如此的幸运。
权力喜欢折腾。
如果新皇心胸狭窄,他会对顾命大臣采取极端的手段,纯粹是为了所谓的“立威”。
或杀,或贬,比比皆是。
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驾崩前,遗命傅亮、谢晦、檀道济和徐羡之为顾命大臣。
刘裕是真没看错人,比汉武帝强的多。
这四位也是一心魏国,效法霍光,废杀少帝刘义符,立贤明的刘义隆为新君即为宋文帝。
不过,这四位缺看走了眼。
宋文帝比宋少帝贤德是不假,但心胸一点也不大。
当四位顾命大臣还政于宋文帝之后,噩梦随之而来。
徐羡之逃亡未果自刎而死,傅亮逃亡未果被杀,谢晦举兵反抗失败被杀,檀道济更残,和他的八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像宋武帝的四位顾命大臣不幸的,历史上有许多。
李仁罕是后蜀皇帝孟知祥给儿子留下的顾命大臣,因功高震主被杀。
史弘肇是后汉刘志远给儿子留下的顾命大臣,因君臣猜疑而被汉隐帝诛杀。
再看比较近的大清王朝。
苏萨哈是顺治皇帝给康熙留下的顾命大臣,在与鳌拜的政治斗争中被处死并诛灭九族。
而同为顾命大臣的鳌拜因飞扬跋扈而被康熙用计生擒,活活气死在监狱。
咸丰留下的顾命大臣命运更惨。
与东西两宫争权夺利,还没来得及“顾命”,就被“一锅端”。
相对于被杀的顾命大臣,顾命大臣被贬,算是命运好的多了。
比如唐太宗给儿子留下了两位重量级的顾命大臣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结果二人又碰到高手武则天,就只能贬到边远地区受罪了。
这俩人都死在流放之地。
其中长孙无忌的家族还受到株连。
那么,顾命大臣怎么就成了高危职业呢?
功高震主?
皇帝心胸狭窄?
遭人嫉妒?
被人诬陷?
还是没有自知之明,不知道激流勇退?
都不是!我们还是来看一片段吧: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守君道,臣守臣则,是礼教的核心。
这些顾命大臣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才有了或杀或贬或子孙受牵连的悲惨命运。

参考:
古代皇帝去世的时候,如果继任的新皇帝比较年幼,一般老皇帝都会给年幼的新皇帝选择托孤大臣。
而且,还会给年幼的新皇帝选好几个托孤大臣。
老皇帝之所以要这么做,从正面的角度来考虑,是因为新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需要大臣们帮助处理。
不过,老皇帝对这些大臣们又不太放心。
担心他们会夺取了年幼新皇帝的江山,因此常常会给他们选择好几个托孤大臣。
毕竟人多了,就可以分权。
大臣们之间互相制衡,谁也不会做大。
不会做大,就无法独当一面,无法挟持新皇帝,无法夺权。
不过很奇怪的是,老皇帝给新皇帝选的这些托孤大臣。
要么他们就真的夺了新皇帝的皇位,要么他们就会受长大以后的新皇帝的沉重打击,甚至杀掉托孤大臣。
托孤大臣和新皇帝平安相处,新皇帝对大臣充满爱戴之情,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司马懿剧照)选为托孤大臣,而最终夺了新皇帝皇位的情况,在南北朝非常普遍。
除此以外,还有司马懿家族等等。
不过说起来,最普遍的,还是新皇帝上台以后,严厉打击托孤大臣。
比如顺治皇帝给康熙皇帝选的托孤大臣鳌拜,就遭到了已经长大的康熙皇帝的有力打击。
雍正皇帝给乾隆皇帝选的托孤大臣张廷玉、鄂尔泰等人,也受到了上台后的乾隆皇帝的不小打击。
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托孤大臣,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就朝他的家人动手。
霍光作为汉宣帝的托孤大臣,霍光死后,汉宣帝也开始重拳打击霍光的家人与后代。
那么,为什么新皇帝总是容不下老皇帝给他选的那些托孤大臣呢?
其实,有一个观念我们需要明白,并不是新皇帝总是逆反他的老子。
假如老皇帝泉下有知,当他们得知新皇帝对他选的那些托孤大臣进行重拳打击的时候,老皇帝不是不高兴,而是特别高兴。
这是怎么回事呢?
(霍光剧照)我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一个权力的问题。
如果皇帝的年纪比较大,大臣们什么都不敢私自做主。
遇到事情,都会向皇帝请示报告。
皇帝肯定会很满意这种请示报告。
因此,君臣之间闹矛盾的可能性就比较少。
但如果皇帝的年纪比较小,情况就不同了。
一般来说,当皇帝年幼的时候,托孤大臣会遇到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于老皇帝给新皇帝选的是好几个辅政大臣,因此,这几个辅政大臣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然因为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产生意见分歧。
这样一来,比较强势的大臣,就会打击那些力量相对较弱的托孤大臣。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其中某个托孤大臣一枝独大的情况。
这种一枝独大,当新皇帝长大以后,他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种情况,当一枝独大的大臣在处理朝政的时候,由于长期以来都是由这个大臣拍板的,因此,这样的大臣,必然在朝臣之中产生威信。
当他的威信很大的时候,必然就会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权力集团。
这样的权力集团,就使得这个大臣显得非常危险,将会对皇权构成极大的冲击。
小皇帝长大以后,也是不会容忍的。
(张廷玉剧照)第三种情况,大臣在小皇帝很小的时候掌权。
尽管也许他做事比较谨慎恭敬,也不拉帮结派。
但是由于长期掌权,自己处理朝政,而且形成了自己做主的习惯。
这样的托孤大臣,看见小皇帝那么一个小屁孩儿,还要凡事向小屁孩请示汇报,因此,心里就有些抵触。
让把权力交出来,交给小皇帝,托孤大臣也有些舍不得。
再说了,小皇帝就算长大了,其实各方面都才很稚嫩。
小皇帝干的那些事情,很可能就非常荒唐。
一旦托孤大臣想纠正,小皇帝又会觉得,这是大臣不愿意放权的表现。
很多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托孤大臣愿不愿意交出权力的问题。
因此,小皇帝无论如何,要把大臣给搞下去。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总之,新皇帝长大后,都见不得托孤大臣,因此会被托孤大臣进行打击。
托孤大臣的命运,注定是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样子。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参考: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老皇帝驾崩之时,孩子还尚在童蒙,为了保证皇权交接的稳定性,不得已老皇帝会指定托孤大臣来协助新皇帝直到皇帝成年为止。
先秦的时候不说了,从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始,这样的托孤现象就经常发生。
汉武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弗陵当时仅有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显然无法有效行使皇权。
为此,汉武帝指定了一个顾命大臣班子,共同承担起托孤的责任,他们是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侍中金日磾、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
当时皇帝不过是个挂名天子而已,实际上天下大事由这几
但是,最高的权威只能有一个,围绕着最高的权力,托孤大臣之间往往会展开激烈的斗争。
一年多以后,金日磾病死,退出了舞台。
车千秋谨小慎微,从来不敢多说一句话。
在权争的舞台上,车千秋也就是个陪衬。
激烈的斗争主要在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之间展开。
经过了一番恶斗,最后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被杀,就连车千秋也一度被牵连其中。
就这样,最后,霍光就成为唯一的顾命大臣,大汉王朝事实上的无冕之王。
汉昭帝身体一直不好,成年后的汉昭帝年仅二十一岁就去世了。
而且汉昭帝还没有子嗣。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得从皇族之中寻找接班人。
新的接班人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
刘贺来到长安之后,不愿意听从霍光的摆布,很快刘贺就和霍光发生了冲突。
当了二十七天皇帝之后,刘贺被霍光所废黜。
废黜了刘贺之后,霍光选取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他就是汉宣帝。
有了刘贺的前车之鉴,汉宣帝即位后事事处处听从霍光的安排。
霍光表示要归政,汉宣帝赶紧挽留。
最终,一直到霍光去世,他都一直掌握着最高的权力。
汉宣帝也就是个挂名天子。
等到霍光一死,汉宣帝亲政后开始对霍光的家族展开报复,最后以谋反的名义杀了霍光全家。
通过这样一个事例,大家就能明白,托孤大臣之所以难当,首先是因为托孤大臣之间会围绕着最高的权力而展开争斗。
其次,等到皇帝长大成人以后,皇帝想收回自己的权力。
而大权在握的托孤大臣则是贪恋权势,不愿意交出权力。
这就决定了长大后的皇帝和托孤大臣之间也将会有一场厮杀。
正因为如此,托孤大臣少有能善终者。

参考:
托孤大臣,是指皇帝驾崩前,因为太子年龄小,而托以治国的大臣。
这些大臣要么是皇帝的宗族,要么就是权臣。
老皇帝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新皇帝年幼,无法处理朝政,需要大臣们帮助处理。
不过,老皇帝对这些大臣们又不太放心。
担心他们会夺取了年幼新皇帝的江山,因此常常会给他们选择好几个托孤大臣。
毕竟人多了,就可以分权。
那么,为什么新皇帝总是容不下老皇帝给他选的那些托孤大臣呢?
因为权力。
当皇帝年幼的时候,托孤大臣会遇到三种情况。
一,由于老皇帝给新皇帝选的是好几个辅政大臣,因此,这几个辅政大臣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然因为利益等各方面的原因,产生意见分歧。
这样一来,比较强势的大臣,就会打击那些力量相对较弱的托孤大臣。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其中某个托孤大臣一枝独大的情况。
这种一枝独大,当新皇帝长大以后,他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二,当一枝独大的大臣在处理朝政的时候,由于长期以来都是由这个大臣拍板的,因此,这样的大臣,必然在朝臣之中产生威信。
当他的威信很大的时候,必然就会形成一个以他为核心的权力集团。
小皇帝长大以后,也是不会容忍的。
三,大臣在小皇帝很小的时候掌权。
尽管也许他做事比较谨慎恭敬,也不拉帮结派。
但是由于长期掌权,自己处理朝政,而且形成了自己做主的习惯。
这样的托孤大臣,看见小皇帝那么一个小屁孩儿,还要凡事向小屁孩请示汇报,因此,心里就有些抵触。
再说了,小皇帝就算长大了,其实各方面都才很稚嫩。
小皇帝干的那些事情,很可能就非常荒唐。
一旦托孤大臣想纠正,小皇帝又会觉得,这是大臣不愿意放权的表现。
很多时候,就已经变成了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托孤大臣愿不愿意交出权力的问题。
因此,小皇帝无论如何,要把大臣给搞下去。
权力,人所欲也。
说白了就是你可以让别人去做他不喜欢做的事。
所以,小皇帝一旦长大,摄政的顾命大臣就得交权,还政于皇帝。
如果还得不顺当,君臣猜疑,矛盾扩大,就会围绕着权力而产生斗争。
或者皇帝被废,或者顾命大臣被贬被杀,甚至殃及子孙,生旦净丑,粉墨登场。
综上,托孤大臣之所以难当,首先是因为托孤大臣之间会围绕着最高的权力而展开争斗。
其次,等到皇帝长大成人以后,皇帝想收回自己的权力。
而大权在握的托孤大臣则是贪恋权势,不愿意交出权力。
这就决定了长大后的皇帝和托孤大臣之间也将会有一场厮杀。
正因为如此,托孤大臣少有能善终者。

参考:
因为托孤大臣这个工作得罪人啊!不但得罪一般人,还要得罪先帝托给他的“孤”---皇帝,你说他还能有好吗?
托孤大臣为什么总会得罪一大帮人?
首先,托孤大臣既然受命托孤,那一定是“帝”族和“后”族都不可靠,或者说不被老皇帝信任。
那托孤大臣上任后开始做事,这些人必定就被他或多或少地得罪了。
其次,政治是在各派力量中保持均衡的艺术,有时为了均衡,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一次均衡就得罪一部分人,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那几乎所有人就被托孤大臣得罪光了。
第三,小皇帝是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被托孤大臣管教约束的;
等小皇帝长大了一看:你又不是我亲爹,还管我管得那么狠,算账。
第四,托孤大臣本身也不是圣人,总有私利,或者不光彩的事情,这些都会导致别人看他不顺眼。
因此,托孤大臣一旦失去权力,或者哪怕是死了,也经常被清算。
两个著名的托孤大臣最著名的托孤大臣,比如霍光。
霍光的结局还算好的。
他在世时一直把权力抓得牢牢的,他的家族亲信遍布汉朝重要岗位。
他死了两年以后才被清算,他的家族被灭。
但汉宣帝还算不错,没对他搞毁墓、挫骨扬灰之类的。
另一个著名的大臣张居正,虽然不是“托孤大臣”,但胜似托孤大臣。
他作为万历的老师,又深受万历之母李太后的信任,开始主掌朝政。
他对万历严格管束,反正好玩的事情有趣的事情一概不许万历接触,稍微放纵一点就被批评一顿。
张居正是有心做事的人,他的改革得罪了几乎所有官僚。
结果他一朝病故,所有人都主张对他进行清算,万历皇帝尤其积极。
最终张居正差点被开棺鞭尸,他的家人就遭殃了,被围起来活活饿死了很多,剩下的被流放。
结语:在中国古代那种环境,想要做事就会得罪人,托孤大臣得罪的人尤其多托孤大臣注定要触动别人的奶酪,为了利益,其他人当然有机会就要反攻。
托孤大臣要想有好下场,那就只能学司马懿了。
司马懿家族始终控制着朝政,把反对者全部干掉,最后再把天下取而代之,就万事大吉了。
(完)
斗的结果无非是这几种,小皇帝赢了,辅政大臣被满门抄斩,比如东汉的外戚辅政都是如此,辅政大臣赢了,他就废(杀)了皇帝,然后换个皇帝,继续辅政,结果也无非是两种,他死后,他们家族赢了,篡位称帝,改朝换代,比如曹魏代汉,司马氏代魏、北周代西魏,北齐代东魏都是比如。
另一种就是新皇帝翻盘,将他满门抄斩,赵盾弑君赵氏孤儿、汉宣帝杀霍光家族、梁冀杀汉质帝,立汉桓帝,汉桓帝杀梁冀,北周武帝宇文邕杀权臣宇文护。
总的来说,辅政大臣辅政后,能像诸葛亮这样不向皇权伸手的,太少太少了,而伸了手想活着的,是很难的,除了篡位成功的,不然就是全家上断头台。
很多人替诸葛亮惋惜,觉得他愚忠,如果诸葛亮就这么点智商,他就不是诸葛亮了,很多人看到少数几个成功的,就篡位觉得很容易,实际上失败的车载斗量,这其实就是幸存者偏差,就像看到有股票赚钱的,就觉得股票赚钱很容易,有人还杀了人几十年没抓到呢?

参考: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经常会出现老皇帝驾崩之时,孩子还尚在童蒙,为了保证皇权交接的稳定性,不得已老皇帝会指定托孤大臣来协助新皇帝直到皇帝成年为止。
先秦的时候不说了,从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始,这样的托孤现象就经常发生。
汉武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弗陵当时仅有八岁,一个八岁的孩子显然无法有效行使皇权。
为此,汉武帝指定了一个顾命大臣班子,共同承担起托孤的责任,他们是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侍中金日磾、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
当时皇帝不过是个挂名天子而已,实际上天下大事由这几
但是,最高的权威只能有一个,围绕着最高的权力,托孤大臣之间往往会展开激烈的斗争。
一年多以后,金日磾病死,退出了舞台。
车千秋谨小慎微,从来不敢多说一句话。
在权争的舞台上,车千秋也就是个陪衬。
激烈的斗争主要在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之间展开。
经过了一番恶斗,最后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被杀,就连车千秋也一度被牵连其中。
就这样,最后,霍光就成为唯一的顾命大臣,大汉王朝事实上的无冕之王。
汉昭帝身体一直不好,成年后的汉昭帝年仅二十一岁就去世了。
而且汉昭帝还没有子嗣。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得从皇族之中寻找接班人。
新的接班人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
刘贺来到长安之后,不愿意听从霍光的摆布,很快刘贺就和霍光发生了冲突。
当了二十七天皇帝之后,刘贺被霍光所废黜。
废黜了刘贺之后,霍光选取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他就是汉宣帝。
有了刘贺的前车之鉴,汉宣帝即位后事事处处听从霍光的安排。
霍光表示要归政,汉宣帝赶紧挽留。
最终,一直到霍光去世,他都一直掌握着最高的权力。
汉宣帝也就是个挂名天子。
等到霍光一死,汉宣帝亲政后开始对霍光的家族展开报复,最后以谋反的名义杀了霍光全家。
其实,皇帝托孤不是个别的事件,而是中国历史上很普遍的现象,老皇上总是想给儿子搭好班子,一般都会有N个托孤大臣,至少也得来两位,结构一般是亲信重臣+宗室(或外戚),也总是希望他们能够同心协力又能相互制约,保证国家度过危险期,保证政权稳定交接。
别看皇上平常挺牛的,到了这个时候也知道要求人了,流着泪拉着大臣的手,让儿子给这些叔叔伯伯作揖行礼,拜托他们不要有野心不要篡党夺权,有时也会说些大方话,像刘备,就对诸葛亮说,咱儿子实在扶不起来,你不妨取而代之。
我们熟知的刘备托孤其实也是托给了俩人,诸葛亮和李严,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也托了俩人,宗室曹真和大臣司马懿,清初顺治托孤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四人,离我们更近的咸丰皇帝托孤于当时的在任军机,一共八个……但是这些我们熟知的托孤后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权力交给小皇帝之前,托孤大臣们要么一人独大,其他皆成为附庸,要么干脆闹分裂搞斗争,直到动刀动枪下大狱喝开水。
反正前任皇上精心安排的相互制约的局面很难形成,集体保驾的设计总要落空,为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托孤大臣之间会围绕着最高的权力而展开争斗,其次,等到皇帝长大成人以后,皇帝想收回自己的权力,而大权在握的托孤大臣则是贪恋权势,不愿意交出权力。
这就决定了长大后的皇帝和托孤大臣之间也将会有一场厮杀。
正因为如此,托孤大臣少有能善终者。

参考:
为什么历史上的托孤大臣能够保全生前身后名声的不多?
甚至有些人(比如南北朝的谢晦、徐羡之等人)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有保住!托孤大臣没有好下场不奇怪,因为托孤大臣要想完成先帝交付的使命,就必须掌握朝廷大权!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有政出多门使朝廷四分五裂的风险,有可能造成中央权威下降,动荡叛乱四起的局面。
托孤大臣必须手握重权,才有资格也才有能力辅佐幼主控制朝廷局势,进而稳定王朝对整个天下的统治。
可问题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君权衰落权柄倒置,使一些人认为托孤大臣有架空皇帝窃夺皇君的野心!而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是出于对皇室的忠诚,要么就是由于羡慕嫉妒恨而别有用心。
比如周武王去世后,因为周成王年幼无知,所以周朝贵族们便推出了周公姬旦辅佐成王。
于是,周公便独揽大权,成了周王朝事实上当家人。
然而,尽管周公一心为国却还是难以避免遭受小人的恶语中伤,以及嫉妒者的谣言诋毁。
就连同为姬姓贵族的管叔和蔡叔,都因对周公存有误会而与殷商后裔联合起来造反了!再比如,汉武帝托孤于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四位大臣,期望他们和衷共济辅佐幼主刘弗陵。
然而,由于除了霍光以外的其他三个托孤大臣,早死的早死,作乱的作乱,使得朝廷重归尽入霍光之手!不过,对于臣子来说长期占据君主的权力不思归还是很危险的。
在那个时代,有了权力当然可以使人为所欲为,但危险也随之而来了!霍光的结局还算是好的,但他的家族却难逃覆没的下场。
周公遭人诋毁,霍光惨遭灭族。
非是他们辜负了先帝的托孤厚望,而是因为他们在尽心辅佐幼主的同时,手上也掌握了本不属于他们的无限的权力。
进而既惹来了嫉妒者的怨恨,又造成了君权与臣权的潜在冲突。
于是,随着幼主一天天长大,收回托孤大臣手中的权力成了必然趋势。
而托孤大臣在长期的辅政生涯中,在积累权威的同时也积攒了怨恨和政敌,因此几乎没有哪个托孤大臣甘心交出手中的权力,使他们自己冒着被仇家反攻倒算的风险!或许老子说的“巨兽无以掩其躯”,恰好可以说明托孤大臣们的尴尬处境!总而言之:托孤大臣与皇权(长大了的幼主)之间的冲突,是导致他们很少有好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
我们今天就我国古代托孤大臣大多没好下场做出一个回答,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中国古代是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基本上每一个朝代都是自己去世以后,让自己的众多儿子中挑选一个作为继承者,而第一任继承者去世以后,他就要将第二任继承者任命下来,这才是根本原因为什么托孤大臣为什么大多没有好下场的原因?
而现在的我们如何理解古代家天下的封建社会?
其实这个家天下有两层很沉重的含义,第一则是家天下。
就是说整个天下的所有权是一个家族的,这个家族拥有合法的权力占有天下土地和人民。
二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一
但是他们这些贵族和富绅之间他们内部也会因为土地的好坏进行一个争抢,他们会因为实力而进行不同程度的强占领了大部分土地,然后奴役大部分人为他们打工,他们在他们身上同时榨取金钱和粮食。
等我们争取理解了这两个概念我们再回头看托孤大臣。
第一个,皇帝最为优先考虑的并不是他所掌管整个的天下兴亡与百姓生死,他们优先考虑的是要保住这天下是我的,是流动着我们家的新鲜血液的时候。
每当一位皇帝快要或者是迎进驾崩的时候,而他的继任者太子当时还年幼,所以皇帝急需要临终托孤,让几个可靠的人来辅佐太子。
但是皇帝在临死之前还有一个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来了,如果我临终所托付的的大臣把我皇家苦苦守护如此久的天下被他夺去了怎么办?
这也正是皇帝最害怕的,所以他一定会同时安排很多大臣同时听命于太子,因为这样的话会有很多拥有所谓权力的任他们统治自己阶级内部可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很多的大臣都可以做到一个相互制约,两者之间可以做到一个最为平衡的状态,等到当时还年幼的小皇帝长大了,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把所谓的托孤大臣杀了。
为了自家天下,什么事都可以做。
但是也有托孤大臣真的很尽心的照顾年幼的小皇帝,这
综上:古代托孤大臣大多没好下场,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家天下,另一个是封建社会。

参考:
托孤大臣太有能力,必会盖住幼主的光辉,限制小皇帝的权力。
时间久了必然变得飞扬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身边也会聚集一群趋炎附势的大臣,就有了造反作乱的实力。
如同汉代的霍光就有了废立皇帝的实力。
三国的诸葛亮,刘禅被拿捏的死死的。
所以小皇帝对托孤的权臣是既爱又恨,一旦时机成熟,必然把权臣斗倒,甚至诛杀。

参考:
托孤是我国古代历史一直存在的现象,那么为什么这些托孤大臣,几乎是无一善终呢?
在皇室,一些老皇帝在临终之际,会把年幼的小皇子托付给一些重臣。
由他们来帮助小皇帝处理政务,引导小皇帝积极向上。
按理说他们应该是功不可没,可是为什么会,无一善终呢!因为,所谓的托孤大臣,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这个权力没法制约,所谓有权压倒一切。
尽管当时等级观念森严,但他们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
小皇帝在成年之前,大小事都是要他们来做最后的决策!皇帝成年后,一直大权在握的他们,也不愿意交出权利,给皇帝。
一旦大臣跟皇帝意见发生分分歧的时候,他们还会经常拿出先帝的遗旨来说事儿,这对于万人之上的皇帝来说,是绝对的屈辱。
所以这些小皇帝在成年后,会想方设法的,收回大臣手中的权利,为了加强皇权,稳固统治,必须除去一切障碍。
那么他们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些托孤大臣啦!为了不留祸患,必须其诛杀!所以也就有了,汉宣帝打击霍光,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一家痛下杀手,康熙皇帝擒鳌拜。
这样的他们怎么可能会有好的下场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