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洞庭成“悬湖”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八百里洞庭成“悬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从今年的气象状况来看,虽说降雨多是直接原因,但降雨多的背后也参杂着人为因素,再加上洞庭湖的萎缩也与人为有关,所以综合比较人为因素占比更大。
首先说降雨,虽说长江流域降雨一直比较丰富,但今年的雨量不但高且集中,连续强降雨在湖南境内,通过三湘四水全都向北汇集到了洞庭湖,洞庭湖泄洪不及时就成为“悬湖”。
今年长江流域降雨高且集中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不管是西太平洋,还是南部印度洋,形成了海量水汽集结到长江流域,而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
然后是洞庭湖自身,长江流域两大调蓄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历史上长江流域遭遇洪水,这两个湖泊可以最大限度的容纳洪峰,减少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而这两个湖泊当前的库容面积缩小了一大半,尤其是洞庭湖,泥沙淤积甚至成了“洞庭河”,容纳洪峰作用已经大打折扣,这背后也是人为因素导致的。
当然,自然因素在其中也产生了作用,今年赤道太平洋地区又上演了厄尔尼诺现象,本该在西太平洋地区形成台风的气流并没有出现,这直接导致海域大量水汽无处可去,只能依照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差值,向长江流域挺近,所以洞庭湖周边流域今年的降雨不但量大,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从6月初就一直在大雨、暴雨模式中切换。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地球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自然因素也与人为因素相辅相成。
八百里洞庭如今已经见不到烟波浩渺的情景,不要等到洞庭湖成为“悬湖”“洞庭河”之时,才反过头来思考补救措施,而更应该从此刻起善待洞庭湖,善待生态,善待整个地球。
参考:
人们常说的“悬湖”,通常指的是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因为只有登上海拔16米高的大堤才能看到洪泽湖水。
由于黄河改道等原因,洪泽湖湖底海拔达到10.5米,比其东部的里下河平原海拔高出1.5米,最终变成了“悬湖”。
可能有人会问,与洪泽湖情况完全不同的洞庭湖,为何也有了“悬湖”之称?
这得从今年汛期说起,当时洞庭湖受连日暴雨的影响,水位持续上升,湖面高度一度与堤内村庄二层楼顶持平。
比如当时位于洞庭湖深处的沅江市南嘴镇不少村庄,就出现了湖面高度超过建筑物的情形,这才有了悬湖一说。
那么,洞庭湖的水位为何会如此疯涨,难道不往长江中排放吗?
八百里洞庭成为“悬湖”,其原因很多,影响因素也是各种各样。
首先是长江流域持续的大降雨,会对洞庭湖形成顶托之势。
洞庭湖是长江出三峡进入中下游平原后的第一个通江湖泊,湖水主要由三口四水入湖河流组成。
其中三口是指荆江南岸的松滋口、大平口、藕池口,50年代还有一个调弦口,后来因建大坝入口被封堵。
四水指的是湘江、资江、沅江及澧水,与七个入水口相比,洞庭湖的流出口只有一个,就是通往长江的城陵矶。
洞庭湖的水位首先取决于流入和流出的水量,如今年汛期,入湖流量达到1.8万方每秒,出湖量仅为1.6万方每秒。
在这种流出量比流入量小的情况下,洞庭湖水位一度飙升到33.97米的高度。
这便是洞庭湖洪水形成的顶托之势。
这是洞庭湖形成“悬湖”的原因之一。
其次洞庭湖水位受到地形和水沙条件的影响。
从地形来看,洞庭湖是构造型沉降湖泊,地质沉降会使湖底高度发生变化。
但这种影响较小,主要是周期太长。
水沙主要指洞庭湖的径流泥沙量,由于三口四水来水来沙等影响,使得洞庭湖的储水量和面积都会发生些变化。
这一条主要说的是自然因素,三口四水带来的泥沙会使洞庭湖湖底升高,抬升水位。
最后就是围垦及水利工程调蓄水等人为因素,这也是影响洞庭湖水位的主要因素。
一百多年前,洞庭湖面积有6000平方公里,后来随着泥沙淤积而面积越来越小,泥沙抬高河滩,人们开始围垦。
早在唐宋时期,围湖建垸已初具规模,明朝时达到高峰。
到了清后期,当地人与江西移民在围垦上展开了竞争。
建国后,为解决吃饭问题,洞庭湖共加修堤垸260多个,围湖造田及堵支并流等原因导致洞庭湖面积急剧下降。
面积从4350平方公里减少到1659平方公里,湖泊水面净减38%,湖容净减40%,造成调蓄洪水能力减少80亿方。
有专家测算过,洞庭湖区每围垦100平方公里,可使城陵矶出水位提高3厘米。
1998年城陵矶的最高水位比1954年高出1.39米,其中围垦导致水位抬高半米。
除历史原因外,从防汛方面考虑,要保证江汉平原各大城市的安全,目前还找不到用来调蓄洪水用的替代湖泊。
现有资料表明,洞庭湖年均增高4厘米,西北区每年淤积20厘米,若按每年1亿吨淤积速度,洞庭湖60年后消失。
洞庭湖的严峻形势确实让人担忧,来自长江上游的泥沙量占洞庭湖淤积量的80%
围垦和淤积是洞庭湖成为“悬湖”的主要因素,也是最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早前,与长江相通的湖泊面积有8000多平方公里,如今仅有洞庭湖和鄱阳湖。
洞庭湖成为“悬湖”并非偶然,它是长期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的一个必然结果,这种影响几乎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
洞庭湖的早期围垦,确实解决了不少吃饭问题,但带来的影响却是无法承受的,破坏后的治理工作往往都很难。
综上,八百里洞庭成“悬湖”,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为因素要比自然因素破坏力大。
参考: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存在。
自然因素方面,洞庭湖纳湖南内河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松慈,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洪水,起着蓄洪、吐纳的作用。
而湖南内河和长江汛期不同,湖南内河在春季,而长江在春夏之交的六月下旬,由于洪水挟带了大量泥沙,至洞庭湖后流速减缓,沉积湖底,长江汛期还造成江水倒灌和顶托,更加重了淤积,抬高了湖床,形成了洲滩,影响了洪水下泄。
人为因素方面主要是上世纪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在湖区进行了围垦,兴建了堤院,使洞庭湖面积进一步缩小,一到汛期就成了悬湖,依赖大堤抵御洪水,经常险象丛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威胁。
近年来,通过三峡水库调峰、错峰,也再没有出现九八年的洪水,有惊无险,保证了安澜。
参考:
洞庭湖是现在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总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中游江段的荆江南岸。
自正洞庭湖就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长江出三峡之后,由于在中段荆江区域的河道难以快速通过巨大的水量,因此长江水在现在的江汉平原处出现滞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我国古代著名的“云梦泽”,据推测,当时的水域面积要比现在广阔得多,足足有2万多平方公里。
致使洞庭湖水域面积缩小、湖床抬升的重要原因就是泥沙淤积。
由于洞庭湖所处的位置是江汉平原,地势比较平坦,该湖泊为典型的“吞吐型”浅水湖泊。
在历史上,由于长江干流直穿洞庭湖,流经此处时,因地势的平缓而流速明显放缓,大量来自上游由江水携带下来的巨量泥沙,在此不断淤积,逐渐形成了泥沙堆积起来的荆江三角洲,而且这个三角洲的面积逐渐扩大,不断向东挺进,最终在唐宋时期演变为了江汉平原。
而目前江汉平原中星罗棋布的众多中小型湖泊,多半是古代“云梦泽”面积萎缩后,被泥沙淤积阻隔而成。
我国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后,输入进洞庭湖的泥沙量明显减少,但泥沙在此淤积的问题仍然存在。
据统计,从长江进入洞庭湖的泥沙量,近年来的每年平均值达到1.7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来自荆江,其余少部分来自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和汨罗江。
造成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导致。
从自然因素来看,刚才提到了,江汉平原的地势比较平坦,长江河水进入此区域之后流速明显放缓,在重力作用下,江水中的泥沙极容易淤积,加上洞庭湖属于“吞吐型”浅水湖泊,在江水流量减少的冬春季,水体滞留时间变长,淤积更加严重。
在江水流量较大的夏季,由于降水量的增加,江水流速提升,那么对于江岸以及河床的冲刷作用会明显增强,江水中的泥沙绝对量相应也会提升。
与此同时,在降雨量增加的影响之下,洞庭湖水位增高明显,很容易超出警戒水位,在湖床抬升的影响之下,湖体就会变为“悬湖”,给周围和下游地区带来很大的隐患。
从人为因素来看,在历史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游地区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很多森林和草原消失,水源涵养能力发生减弱,从而区域气候发生了极大地改变,一方面源头区呈现干暖化发展趋势,土壤和岩层容易发生剥离,从而在水流的侵蚀作用下提高了长江水中的泥沙量。
另一方面,一些支流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农业、工业用水结构的改变,使得从支流进入长江的水量减少,从上游随着江水而来的泥沙,在中游地区容易发生沉积。
另外,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畜禽养殖污染日益突出,沿岸生活和建筑垃圾堆积,河湖围网养殖、湖周边围垦等,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了长江的水质,也对长江水体的顺畅流动产生了干扰,对长江泥沙的淤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造成洞庭湖成为“悬湖”的因素很多,既涉及自然因素,也涉及人为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长期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治理,而治理的前提是要遵循自然规律。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洞庭湖的治理和修复力度,并将其作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重要内容,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措施加以推进,比如湖底清淤疏浚、清退外来物种欧美黑杨、拆除非法矮围养殖、整治非法码头、整治农业面源污染、修建人工湿地等,同时加上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涵养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洞庭湖的水质逐渐好转,泥沙淤积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参考:
洞庭湖近百年来过渡开发,湖区越来越小,两大湖泊天然调水功能变成一个半,严重影响中下游天然调水,给潘阳湖造成巨大压力!
参考:
所谓“悬湖”,顾名思义,就是悬在空中的湖。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主要原因是夏天多暴雨,降水量大,冲刷江岸,导致湖中泥沙大量积聚,湖床抬升,湖面水位上升,从而湖体就变成“悬湖”了,这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很大的水患。
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些人为因素,比如大量植被被破坏,泥土流失。
其他还有水污染,湖水缺少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
特地查了下,洞庭湖,在古时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云梦泽。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千古名句。
早在秦时期,《尚书》、《周礼》、《尔雅》等著作中就有关于楚地云梦泽的记载。
“梦”就是当时楚国对湖泊的称谓,楚就是现在湖南、湖北一带。
所以,洞庭湖的烟波浩渺之胜景,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
这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两方面的因素都有。
自然因素是随着淤泥增多湖床抬高,人为因素是为防溃堤而加高围堤,因因相循变成了地上湖,使水位高于人居地。
参考:
人进湖退的,填湖造地盖楼的结果。
还有多年的枯水,导致河道不畅所致。
参考:
一直以来,我们除了黄河下游与荆江两段“悬河”,还有洞庭湖、鄱阳湖两个“悬湖”!历史跟洞庭湖开了一个玩笑,由当年的“云梦大泽”演变为“八百里洞庭”,到了今天,甚至成了旱季的“洞庭河”,或者汛期的“悬湖”。
历史上的云梦泽就不说了,洞庭湖在清朝中叶,盛极一时,约八九百里,水域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而到了今天的“洞庭河”,才2579平方公里。
那么,八百里洞庭为何成为“悬湖”呢?
其实,悬湖与悬河的成因是大致相同的,都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自然因素是千万年来都永恒不变的。
其一,长江强势将四川盆地冲出一个缺口,又在中下游冲出一道深深的天堑,直接将水位降低,消亡了好几个古代的巨型湖泊,云梦泽也消失了。
其二,洞庭湖的几条支流,都是大块头,年径流量较大,汛期会带来巨量的泥沙,在入湖后流速降缓,泥沙容易沉淀,湖底不断抬升。
其三,长江出三峡后,由于地势平缓,特别是岳阳到武汉段,汛期流水不畅,长江水必然会倒灌入洞庭湖,也会让天量的泥沙沉淀在洞庭湖里,这正是洞庭湖作为调蓄性湖泊的历史责任(调蓄功能)。
另一面,人为因素也是“悬湖”形成的关键因素。
其一,洞庭湖平原,或者说洞庭湖里的堤院(蓄滞洪区),都是千百年来人类逐渐从洞庭湖“虎口夺食”,是湖南最主要的粮食产地。
其二,随着洞庭湖的水深降低,湖面减少,湖底泥沙淤塞,人类为了保护家园,减少汛期洪水威胁,对湖堤、院堤进行加固加高,从而出现湖床不断抬高,湖堤也不断加固抬高的情况,湖面水位上升,最终出现悬湖。
其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筑堤技术提高,洞庭湖中的蓄滞洪区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安全。
洞庭湖是长江的两大肾之一,有独特历史定位和功能,不能回避对长江的调蓄功能,旱季补水和雨季泄洪,对长江进行水位调节,这是当地百姓的一种牺牲。
但洞庭湖作为“悬湖”,还是要综合治理的:其一,恢复洞庭湖湿地,适度扩大水库的面积,增强库容调节能力,降低汛期湖面水位;
其二,让洞庭湖全流域的植被与森林覆盖率必须有保证,重视水土保持,减少湖底泥沙淤积;
其三,对洞庭湖的几大支流进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一盘棋,有效错峰、削峰;
其四,考虑同步进行湖区“挖深吹岛”作业,既增加湖泊总容积,也可以减少汛期水位提升,同时抬升湖区堤院的高度或大坝的强度(目前还不可能完全退出对洞庭湖的开发);
其五,科学设置泄滞洪区,可以考虑农业生产、水产养殖、居民居住分区分级管控,减少泄洪的代价;
其六,考虑在城陵矶筑隔离大坝(漫水坝),一方面将洞庭湖水位提升5~8米 ,洞庭湖面积由目前的2579平方公里恢复到6000~8000平方公里,总容积由220亿立方米提升到60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减少汛期长江水对洞庭湖的倒灌;
其七,可以考虑打通或挖深、扩宽长江松滋口至洞庭湖的河段,让长江水改道,直接流入洞庭湖,仍由岳阳入长江;
或是考虑到荆江段的城市布局和江汉平原用水,取消松滋口工程,改在藕池口修建一个“都江堰”工程,下荆江保留,利于泄洪,但对藕池河进行挖深作业,作为主航道,解决荆江段的航运瓶径;
同时保持对洞庭湖相关航段的长期疏浚作业(或许可淘砂作业)。
这是小本的解读,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在增强。
可惜有时候人类的能力未必用到正道上。
有些人类行为是加剧自然灾害的因素之一。
比如这几年,为了增加耕地面积,为发展提供用地指标,大量的填湖造地,甚至侵占河道。
别的地方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儿的坑塘基本都被填了。
好在我们是北方,没有大的降雨,这几年又干旱。
但坑塘的形成都有其自然因素,现在用不到,不等于以后用不到。
一旦出现大的降雨,没有这些坑塘对水势的缓解。
就很容易形成洪水,造成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