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兰亭序》练的还有救吗

从习作看,已经有点原帖的味道了,也就是说有点像了,只是运笔、精准度上,神韵上还欠缺,但不要灰心丧气,慢慢来,寻求好的临习方法,会很快提高的,相信自己没错。
给你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你。
一是本身《兰亭序》一上手学习是有难度的,它里面的顿挫、轻重、枯涩、逆顺、牵丝映带等不好掌握,更不用说神韵了,因为它的连贯性很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与人的情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所以我建议你先学习《圣教序》,也是王羲之的字,先过单字关,认真读帖,反复临习,努力背临。
熟练中锋运笔,熟悉轻重,方圆、顿挫等方法,深入理解字法、结体等,把圣教序彻底掌握了,再来学习兰亭序,是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的。
当然,要想学好一种帖子是不容易的,必须要下很大功夫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和高效的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像是标准,坚持是关键。
二是要想学习有效率,还得学习,学习书法史,文学知识,古今经典书法理论以及一些审美知识,这是必须的,字外功夫很要紧,可以开阔视野、提高眼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是多看一些名家的书法视频,尤其注意运笔的学习,会让自己豁然开朗。
最后,有机会一定多看看书法展览展示,多和同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参考:
最近我也在重复临《兰亭序》。
感觉要写好此帖不容易,现谈谈一些临帖体会。
一,字的动态。
临写《兰亭序》不能写的太规整,有许多字动态感强,有飞动之势但整体重心平稳。
如会字呈左低右高之势。
至字上正下斜。
地字左斜右正。
流字左右动态线呈A字型。
王羲之《兰亭序》二,字的起落。
如畅字左边升高,右边下落。
情字左边下沉,右部升起。
有错落之美。
王羲之《兰亭序》三,形势的上松下紧。
临帖时按原帖的章法来临,才能体会一些章法之妙。
在同一行中,把前几字的字距拉大,最后几字的字距压缩紧密,如同一行中,于、所、遇、这前三个字的字距疏,与最后三个字自、足、不、的字距密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羲之《兰亭序》四,临《兰亭序》我用了对比临摹法来临。
临《兰亭序》,稍不注意就易临写得骨力弱,(其实原帖骨力感强。
)容易受发笔处和收笔处的细细的附钩和牵丝影响。
没分清主次。
为了增强骨力我结合临了唐代李邕的行书《李思训碑》。
此碑笔画间的牵丝映带少。
骨力劲健。
用笔爽利、直截、长直线多。
(临李思训碑)。
在临《兰亭序》的同时,还结合临了王铎版的《圣教序》。
主要体验其转折处的停顿、方折,厚重雄强的笔意。
(临王铎版圣教序)为了临《兰亭序》时有一些隶意,还临了隶书《史晨碑》。
(临史晨碑)通过
(临兰亭序单字)(用兰亭序笔意书写的集字作品)。

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参考:

有些字的线条结构临写还是比较到位,值得鼓励和发扬,如:宇宙、察、感慨、至、少长、带左右等。
总体给人的感觉还是没有深入学习,只是蜻蜓点水,临帖是一个慢活,急不得,如因学几年没有多少进步和收获,就轻易放弃,这样只会让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回到原点,得不偿失。
如果想在学书路上走得更远,取得更好的成绩,建议从
做不到,就费力不讨好。
初临帖要做到无我,一心一意写原帖,一字一字突破,尽量写到位,写像,才能学到该帖的笔法,结构,气韵,章法。
平时也要抽空多读帖,手比划,脑思考,心熟记,仔细观察每个字的起收用笔,转折映带,笔断意连,浓淡相宜等特性。
学书临帖很枯燥,很寂寞,很艰辛,但能坚持下去,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会领悟学书的乐趣,感受成长的喜悦。
2、选学兰亭序,就要写精准学习书法,选帖临帖很重要,不管学什么帖,临精准写到位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很多书家都不主张初学者先学兰亭序,建议学行书从圣教序入手,自有其道理,因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整体疏朗有致,潇洒秀美,浑然天成,也是王羲之最为得意之作,要想学好,难度很大。
很多初学者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收效甚微,容易打退堂鼓。
当然如能知难而进通过努力学好兰亭序,那么再学其它行书相对就容易很多。
既然喜欢而选择,就一以贯之,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换帖,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假以时日,日积月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获。
3、选好纸笔,事半功倍临摹兰亭序,用兼毫毛笔或者适合二王一路的毛笔书写,网上有王羲之行书的专用毛笔,可买几支用来练习临帖,用纸选择半生半熟宣较适宜,你这几幅临作纸偏生,不易控制笔墨,很多笔画起收墨晕较重,影响线条质量和练字心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对工具对初学者还是有好处的,待学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不择纸笔随性发挥。
建议以后上传
各位书友如有不同看法和建议,
不要临了,临得越像越不会创作,创作时不专注,光想着背王体。
一辈子写楷书,用自己的智慧直接从楷书过渡行、草。
这世上没一个帖能让人成大师,你本自具足,体性有无上智慧!
参考:
你先临单字,熟练了,再临全帖。
平时多读一下整篇字,读帖,悟,是最重要的。
兰亭序,注重行气,八面出锋。
看你临的宇,笔提不起来,没笔力,早练一百字颜楷,晚上再练一个兰亭单字一百遍,才有救。
像你这样全篇临,再临一百年也沒用,没得救。
[呲牙][呲牙][呲牙]
参考:
从你上传的
任何一本字帖,若不去精临它,随便抄写,你就是临写一万遍也没用,始终是自己的东西写来写去,结果是时间花了不少,效果是一场空,既费时,又费力,又费财。
不知你临此帖多长时间,若是写了很长时间的话,从你的字面来看,等于白练!虽然我的话难听,但是实话,也是我练书的感受,写书法,不精临帖,和没临帖都一样,纯粹是耍流氓!
看了一下你的作品,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用笔方面,笔力稍弱,控笔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还有笔画过于呆板,建议加强笔画提按的练习。
其次,结字方面,结字太过松散。
结字讲究的是中宫收紧,建议按照原贴,一笔一画的练习,尽可能写的像。
最后,章法方面,上下字与字之间缺乏连贯性,这个建议多读贴,后期可以通过意临来改善。
从总体看,你这个书法还是有补救措施的。
建议你先练习一段时间的楷书或者是隶书,这样不仅可以加强控笔能力,还可以加强字体架构的练习。

参考:
丢掉《兰亭序》,临《圣教序》和《新集金刚经》。
先从量上和速度上做起,先快后慢,慢慢的从中找感觉。
其他各家的行书和草书帖,包括楷书帖都摸一遍子,经经百家后,再给自己定位。

参考:
先多读,就像看画片一样,发现和记住特点。

参考:
不能轻言放弃。
你临的有点味道,而且有一定的基础,总体来说,第一页临的相对好些,第二页和第三页用墨较浓,而且许多字的结构和基本点画不到位,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从您临习的习作来看,有一定的楷书基础,但并不扎实,笔者有
因为《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不仅王羲之被称为“书圣”,而且《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后来写了多遍都不满意,可见其艺术水准之高,非一般初学者所能企及。
2、临帖建议。
临帖如登山,比如攀登珠穆朗玛峰,从正面攀不上去,要考虑从侧面和后面攀上去。
临帖也是一样,有些高难度的临不好,要先易后难,看历史上谁学他的学得比较好,比较像,比较成功,可以先临这
赵孟頫和董其昌是学二王学的比较到位的,建议先临赵孟頫和董其昌的字帖,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传本墨迹也比较多,比如可以先临赵孟頫的《三门记》《胆巴碑》《妙严寺记》,再临其墨迹手札;
临董其昌的《千字文》《闲窗论画》《琵琶行》等,再他的墨迹手札,之后再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入手,再临王羲之的传本墨迹手札,这时候再去临《兰亭序》好上手多了。
3、工具的选用。
建议选用偏硬毫的毛笔,在毛边纸上练习,用墨不要太浓,蘸墨不要太多,否则影响临习效果。
临习时尤其要注意观察起笔、收笔和转折处的用笔。
一点建议,供您参考。

参考:
临写的《兰亭序》很好,不要追求完全一模一样,赵孟頫、褚遂良等名家都没写到完全一样,传说王羲之后来雨来《兰亭序》也没达到完美一模一样。
但要注意的是:侧锋同笔太多,入笔的切笔太少,线质质量有的弱,还有法点法位不够准确。
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
一要把书法的笔法,即“五个点\"运转规律吃透搞清楚弄明白;
二要把汉字结体法则寻娴熟到位;
三要一字多临多写;
四要吃透《兰序序》中的每个细节上的实质性的问题,特别是“永”字的点和“畅\"字的第一笔画的竖,不仅要会写,而且还要研究透彻的,知道了解其书法法的实质。
题者,再书写《兰亭序》会有一跨越式的提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