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正确的理论都具有可证伪性

矛盾就在于,既然是正确的,那就不可能又是错误的,正确与错误并存,既是正确的又是错误的,这本身就不符合逻辑,是个明显的矛盾。
所以,如果前提是“正确的理论”,则为了不产生矛盾,那么“正确的理论”就不可能被证伪,或者具有任何“可证伪性”,否则将陷入自相矛盾的悖论之中。
因此这句话就其本身的意思而言,答案只能有一个,就是“所有正确的理论都不具有可证伪性”。
如果对“正确”进行一些限定,比如“当前认为正确的”,则矛盾将得到解决。
因为,当前认为正确的,并不意味着永远正确,所以就算是具有可证伪性,也不会与当前的判断发生矛盾,只因错误可能发生在未来。
但如果这里的“正确”意味着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正确,亦即绝对真理,则从字面和论证的逻辑看,肯定就不可能具有任何可证伪性了。
可证伪性是科学哲学的理性批判主义流派“证伪主义”所主张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矛头所指,恰恰就是绝对真理。
全能的上帝是不是可错的,凡人当然不知道,因为它不具有“可证伪性”;
但凡人的认识一定是可错的,这从经验和逻辑推理就可以得到证明,亦即具有“可证伪性”。
证伪主义的主张,一方面是对科学认知的性质提出不同于实证主义的认识,即任何面对无限对象的全称判断,都无法根据有限经验而做出一劳永逸的真理性验证,所以科学不是真理,而是猜测,是有待于被反驳的猜测,即便现在还没有被反驳,未来还面临无限被反驳的机会,此即所谓“可证伪性”;
另一方面,就是在科学和非科学之间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即不具备可证伪性并号称永远正确的是不是真的正确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它一定不是科学,无论它打着多大的科学旗号或贴上多少科学的标签。
一家之言,
换句话说,对开悟的人来说,万法如幻,又一切皆真。
从心物分离的角度来说,意识可以认识物质,但只能无限接近物质,却永远不能成为物质本身,用数学术语来说,这就是一个极限的概念了。
故,老子曰,可道非常道。
佛陀曰,真法不可说。
孔子曰:中庸不可能。
都是或明或暗地指出了语言文字的局限性。
注意,可,是肯定、确定的意思![灵光一闪]延伸开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理论同样具有局限性。
有局限性,就同时具有正确性和可证伪性。
有人会说,这么说显然是矛盾的吧?
回答起来其实很简单,真理都是特定时空的真理!其他请自悟![灵光一闪]
参考:
文/老九更多内容请
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非经验性的知识,这里指思辨性知识,也就是演绎推理得出的知识,无需具有可证伪性,因为演绎推理的过程已经确保了它的可靠性。
这一类知识的典型代表是数学知识。
第二,“能被接受”是指与观察相吻合,并且能够做出经由观察被验证的预言。
这并不代表它就是正确的,只能代表它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一类知识的典型代表是科学知识。
科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天赋观念”基础上的。
天赋观念由于是天赋的,因而天然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经验却并非如此。
假设有一
他所得出的结论,不过是从一部分有限的例证推断出的关于全体的性质,而这在逻辑上是理由不充分的。
台球桌上的白球撞击黑球,然后黑球开始滚动。
人们说,白球的撞击是黑球滚动的原因。
可是,即使从有台球的那天起人们就无一遗漏的见证了这一现象,那也并不是见证了全部。
毕竟,下一次、下下一次、下下……下一次的撞击人们还没见证。
谁敢断定以后的某一次撞击就不会雷人?
就不会让黑球变成一只黑天鹅?
别笑,真的,我们没有任何确切的理由否认存在这种可能性,因为说“白球的撞击是黑球滚动的原因”跟说“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一样,都仅仅是从一部分有限的例证推断出关于全体的性质,而我们事实上从未把握全体。
这是归纳法的致命缺陷。
我们永远无法遍历所有的情况,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从少数的个别经验总结出必然正确的全称判断。
这种总结充其量只能证明在过去的经验中是正确的,但并不能证明在以后的任何经验中都仍然会正确。
它时刻面临着有可能在下一刻被证伪的命运。
我们在这里已经接触到了休谟怀疑论的核心部分,但我们今天并不是要谈论休谟和他的怀疑论,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另一位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和他的“科学所具有的可证伪性”。
物理学家通过研究白球和黑球的质量、速度、撞击角度以及桌面的摩擦等等因素,确定了它们的运动方式并且给出了计算公式。
毫无疑问,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那之后,物理学已经成功的解释和预测了任何一个类似撞击所造成的运动,无一失手。
于是,科学以实证主义自我标榜。
它在沾沾自喜中逐渐忘记了休谟的怀疑,认为自己是那一类已经得到了“最后的证实”的陈述。
可是波普尔认为科学这是昏了头。
他指出,科学也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因而它永远不会得到“最后的”证实,它也同样随时可能在下一刻被证伪。
这就是说,对科学理论的每一次证实都是过去式的,“最后的证实”永远在路上。
用波普尔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一个科学体系不能“一劳永逸的在肯定的意义上被选拔出来”,亦即:“一个经验的科学体系必须可能被经验反驳。
”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可证伪性(Falsifiability)”。
科学家并不因为他们正在从事科学工作,就会天然的成为科学哲学的行家里手。
虽然科学一直坚持以事实作为检验自己的唯一依据,随时准备接受新的质疑和挑战,但它却并没有立即意识到这其实意味着自己具有的只是可证伪性。
要让它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波普尔这样的哲学家的工作。
美国已故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博士生前最后一部著作《魔鬼出没的世界》,是一部位居1996年畅销书榜首的著名科普读物。
在这部书的第十章,萨根博士讲述了一个“车库中的飞龙”的故事,可以很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可证伪性。
现抄录如下:“一条会喷火的龙住在我的车库里。
”假如我非常肯定的对你这么说,你一定想亲眼看一下。
几个世纪以来流传着无数关于龙的故事,但从没有真凭实据。
这可是个好机会。
“带我看看。
”你说。
我带你到我的车库。
你往里看,看到的是一个梯子,一些空的油漆桶和一辆旧的三轮车,但没有龙。
“龙在哪里?
”你问道。
“噢,它就在这儿。
”我回答说,胡乱地挥了挥手,“我忘了说明,它是一条看不见的龙。
”你建议在车库地板上撒上面粉以获取龙的爪印。
“好主意,”我说:“但龙是浮在空中的。
”然后你想用一个红外线探测仪检测龙喷出的看不见的火。
好主意,但看不见的火也不会发热。
你想对龙喷漆使它现身。
“好主意,但它是非物质的龙,油漆无处可粘。
”如此如此。
你每提出一种物理检测方法,我就找个特殊理由来说明你的办法不会有效。
对这条龙,萨根问道:“一条看不见的、无实体的、浮在空中的、喷着没有热度的火的龙与根本没有龙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没有办法反驳我的争辩,没有可以让人信服的试验来反对它,说我的龙确实存在意味着什么呢?
”奥卡姆剃刀原理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萨根的提问正是这个意思。
反正你所看到的只是没有龙的车库,为什么不直接承认它不存在,而非要说那里有一条“看不见的、无实体的、浮在空中的、喷着没有热度的火的龙”呢?
而且,你可以塞那么一条龙进去,我为什么不可以塞别的东西——比如一个鬼魂——进去?
所以,为了不让车库里过于拥挤和混乱,也为了不必劳神解释车库里为什么不会拥挤和混乱,我们最好承认奥卡姆剃刀原理,不要自找麻烦的好。
萨根说:“你不能证明我的假设不成立,这与能证实它成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除了萨根的龙和我的鬼魂之外,这种不能证明其不成立的假设还有很多,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那个“时候”它什么时候会到?
这谁也不知道,但谁也不敢断言它永远都不会到——没准这辈子不到下辈子会到,虽然“下辈子”也是不能证明其不成立的假设。
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之所以相信报应,并不是因为亲眼见到了每一个报应时刻的到来,相反人们一点也没少见识“老天瞎了眼”的时刻,但人们仍然相信报应,因为人们无法证明它真的不会到来。
虽然萨根已经指出“不能检验的观点和无法证伪的断言实际上毫无价值,不论它们在给我们以启示或是在激起我们的好奇心方面有些什么用处”,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丝毫不能使他不再担忧那个报应时刻的最终到来。
到了这一步,也许你会认为萨根既不是太乏味,也不是太缺乏想象力,而是太天真——他还没参透“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奥妙所在。
不过我想,如果一
好了,关于科学所具有的可证伪性,我不能比萨根的“龙喻”说得更好了,所以再说最后一句话就结束这一期——可证伪性的“可”字不可或缺。
它表明可证伪性只是有被证伪的可能性,既不是必然会被证伪,也不是已经被证伪。
“可能”不是“必然”,更不是“已经”,这本不用多说。
需要多说的是,如果连被证伪的可能性都没有,那么它就一定不是科学
参考:
“正确\"总是相对的,主观意识符合客观实际(事实)称之为意识的\"正确\"性,而客观事实总是具体的,正确性只是相对具体事实而言的主观评价、主观判断。
不能推及一般。
为什么要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基础!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才能评价理论的正确性问题。
现在我们离开主观单一性来讨论问题,在主观客观统一的基础止谈理论的正误问题,我们不用正确不正确来评判,而是有无科学性,科学性(真理性)有多少来判断。
相对于客观世界,人类所有的认识永远都是不完备的,这个不完备就是认知的可证伪性。
任何一种理论不论其真理性含量有多少,都在自身的不完备性上存在自身的可证伪性。
世间任何一种理论作为人类理性思维在某一方面的汇集都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这一方面的认识,更不要说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囊括一切,只能在它的具体切入角度谈其体系化认知的深度和广度,而理性认知的这种深度和广度展开,是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过程,或在体系化认知的这一方面,或在另一方面都会有不足,因而,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具有怎样一种科学严整性,本身都不可避免带有自身的可证伪性。
这一过程就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相对真理可证伪性问题的答案。
也是所谓\"正确理论有无可证伪性\"问题的答案。

参考:
既然有可证伪性,那么对应就必然有可证实性!那么,可以通过手段证伪去芜存菁的,这是即是科学;
通过了不断、反复地证伪,并在一时效范围内成立的,既被证实,成为理论。
这样说,清楚没有?

参考:
可证伪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方面应理解为“可证明”,即你提出一个理论,不一定说就是错误的,但如果不能被证明,那就不能作为一个能普遍接受的理论,所以,这个理论必须是有方法去验证其真或伪的。
比如说你提出来有的外星人是我们人类无法感知的存在,这或许没错,但既不能证实,也没法证伪,毫无意义。
第二个方面,科学理论是有其适用范围的,有它成立的范围,也就有不成立的情况,或者说理论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的运行规律,比如说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那是以平面几何为前提,黎曼几何下就不一定成立。
最后要强调一点,可证伪性是科学理论被大众承认的一个方法原则,不一定适用于其它学科,也不是说无法证伪的科学理论就一定错误,正如我前面举的例子,外星人是一种人类无法感知的生命存在,没有错,也不一定对,但这种理论对人类科学探索毫无意义,照这个理论,大家也不必探寻外星生物了,反正也找不到。

参考:
该是它正确定义面世的时候了。
而正确定义至今对于当代的我们仍然还置身于幕后,这恐怕是众伟人们生前和在天之灵的唯一共同遗憾: 主观立足于答案平台,对所面临的客观问题、事物,用立体、全方位、有联系、有比较、发展、系统、辩证的——这一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总结,从而获得的协调、共赢的共识,就叫做正确。
否则的话,也只能是称其谓“相对正确”、“基本正确”乃至“错误”。
另外,我本人认为,切勿在将“正确”与“真理”的概念混淆。
因为,除了它们的定义不同外,要说贡献,它们分别是隶属于东方和西方。
若属不良,见谅!
参考:
一个科学定理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要有约束条件,这个条件可能是隐含的,比如牛顿力学,隐含成立条件是“宏观、低速条件下适用”。
而没有约束,不叫定理,比如“太阳是热的”,正确,但没没有任何内涵。
然后提出一个假设,这个假设看起来再不可思议、违反经验都无所谓。
接着通过试验,看是否能找出与假设不符的结果。
如果试验结果证明假设错误,有两个办法:一是推翻这个假设;
一是修改约束条件,再次试验。
如果试验结果没有推翻假设,那么就暂且认为假设正确,并不排除未来随时可以推翻它。
此时假设就成了定理。
所有现存科学定理,都是暂时正确,未来都可能被推翻、修改,不存在永恒真理。
永恒真理是哲学层面的思维探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