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

说说林彪的几个战例:第一,湘江会战。
湘江会战非常惨烈,湘军几个师连续猛攻,杀到红军眼皮底下。
当时林彪是红一军团军团长,他的指挥部在最前线。
此时湘军已经四面击破红军防线,一股湘军大约100多人,甚至摸到了红一军团司令部几十米的地方。
当时湘军连长下令上刺刀冲锋,务必活捉林彪。
而此时林彪也在用望远镜观察战场情况,突然他看到几十米外草丛里面有一片光阳反射,很耀眼。
林彪身经百战,非常有经验,立即判断是敌人上刺刀时候的反光。
他丝毫不乱,首先命令警卫排立即准备战斗,同时命令司令部非战斗人员立即向反方向转移,随后亲自拔出手枪。
而他的政委则紧急联络周边部队。
湘军果然进行了一次冲锋,然而警卫排已经准备好了,一轮盒子炮将他们压制住。
随后,周边部队派出1个连从侧面杀过来,湘军见腹背受敌,只得撤退了。
差一点点,林彪就做了刀下鬼。
第二,林彪中弹。
大家都知道,林彪在抗战期间,经过阎锡山晋绥军二线阵地是,突然被一个新兵开枪误伤。
当时林彪并没有穿日本军大衣,只是穿着普通八路军军官的棉衣。
因为骑马走在最前面,被新兵误认为是日本人,这才吃了枪子。
林彪中的这一枪非常重,子弹从背后射入,擦伤脊椎又打飞了一截肋骨后飞出,射穿了肺部。
正常来说,这种枪伤是致命的。
林彪也知道是重伤,然而直到昏迷前他都非常镇定,仔细命令部队暂时有政委负责管理,军事指挥由某旅长负责,部队暂时应该怎么调动之类。
这种生死关头的镇定,才是真的镇定,不是演戏。
很多人在这时候吓得大哭大叫,闹着不愿意去死。
第三,东北的一次误会。
林彪刚刚进入东北,当时局势很乱,到处都是土匪在活动。
一次警卫部队也派出去剿匪了,司令部只剩下几
晚上,突然哨兵报告发现可疑人影,怀疑是土匪。
就在此时,突然就在林彪房间门口,呯呯呯的打响了一梭子。
当然哨兵和秘书都大吃一惊,以为是土匪摸到司令部了,一下子都乱了起来,拿枪的拿枪,躲避的躲避。
而林彪只是“哦”了一声,就像没听到一样,继续看他的地
后来才发现,人影确实可能是土匪的探子,但发现村里有解放军就没敢进入。
至于那梭子子弹,是一个警卫员听到有土匪,急忙装弹备战。
紧张之下,他错误扣动扳机,一梭子的子弹就打在林彪房间的窗沿下。

参考:
说到带领大兵团作战,能够保持临危不乱,战必胜,攻必取的将军,我就想到了刘伯承将军。
说到刘伯承将军,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军事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伯承有“军神”的称号,他的一生真的是打了太多的大仗和胜仗了。
他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为擅长的战役就是带领大兵团作战,而且每一次战役都是可以做到战必胜,攻必取的。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都知道刘伯承带领的129师在太行山一代抗日。
在这期间他打了很多打仗,尤其是百团大战的时候,几乎将近一半的兵力,都是来自刘伯承的部下。
可以说他们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放战争的时候,刘伯承带领的大兵团作战,也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尤其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
要知道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是刘伯承和邓小平带领的孤军,深入到了敌人的核心地区,他们如同一把尖刀一般,刺入到了敌人的心脏。
这一次战役,为解放战争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
可以说正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让国共之间的战役,从黄河以北迅速扩展到了长江延安。
所以说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战就是解放战争时期,最为有名的一场伟大的战役。
另一场刘伯承指挥的战役就是淮海战役了。
在淮海战役当中,刘伯承带领的中原野战军把黄维带领的十二兵团给围在了双堆集这里,两军进行了激烈的厮杀。
最终黄维在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够突围而是被刘伯承打败,并且被刘伯承俘虏。
可以说淮海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起了关键的作用。
所以说到可以带领大兵团作战,并且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克的将领,我就想到了刘伯承以及他带领的刘邓大军。

参考:
说一个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的超级神将吧,此公沉着冷静的指挥,开先人未想之战术,让无数历史爱好者开始重新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的胜利者。
故事大约要从1944年的10月10日说起。
弟国危亡那一天大日本弟国海军第二航空队司令官福留繁中将正灰头土脸的回忆往事,几个月前还是联合舰队参谋长的他因为遭遇热带风暴,不幸被东南亚游击队俘虏。
好容易被营救回国后,一群陆军马鹿就开始不停劝他割肚皮算逑。
福留繁表示肚皮是不可能割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割的,于是他就被扔进了第二航空队,在高雄附近讨生活。
祸不单行的是前方很快传来消息,塞班岛丢了,紧接着又传来美军开始空袭冲绳的消息。
福留中将认真的整理了自己的军装,米畜庞大的舰队开始迫近本土,弟国已到生死存亡之境,我辈自当奋勇血战,只手补天裂!他将目光投向东南,寺冈谨平君!我二人将开创弟国战史最勇壮的一幕!努力啊!悍然出击福留先生说的寺冈谨平是第一航空队的司令官,那孩子的倒霉程度并不比他轻到哪去,一个月前寺冈中将在东南亚达沃的瞭望塔看见了几艘民用运输船,那二货瞭望兵就大吼一生美军来袭!寺冈大哥赶紧烧掉文件跑路。
结果因跑路动作太过娴熟而被解职,扔进第一航空队当司令......10月12日,美军终于开始对高雄地区发动空袭,遮天蔽日的轰炸机宣示这他们的土豪属性于残暴风格。
福留中将也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对手——名将哈尔西率领的美国第三舰队!足足有17艘航空母舰!还有各种其他舰船95艘,飞机达到近千架!10月12日夜,不甘受辱的福留中将和寺冈大哥开始反击,同样遮天蔽日的战机疯狂向美军进攻,一直激战到凌晨。
次日中午弟国大本营确认了战果,击沉美军航母1艘,未知舰艇1艘;
击破美军航母1艘,未知舰艇1艘,我方只损失飞机若干。
辉煌战果从那一天开始,福留中将率领着航空队开始了疯狂的逆袭,其赫赫战功均被大本营公告记录在案,吐槽机非常荣幸的将其呈现于诸位面前:10月13日:航空队绕过继续对东部海域美军猛攻,击沉航母3艘,驱逐舰1艘,未知舰艇3艘;
击破航母1艘,未知舰艇1艘。
10月14日:击沉航母7艘,驱逐舰1艘;
击破航母1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1艘,未知舰艇11艘。
10月15日:击沉航母10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
击破航母3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4艘,未知舰艇11艘。
10月16日:敌人已经败退,我航空队追击过程中至少击沉敌航母1艘,战列舰1艘。
不要怀疑上面数字的准确性,这可都是大本营亲自确认并公告出来的,你丫敢不信就是对弟国不忠!总之此战福留中将击沉了美军6艘战列舰中的4艘,17艘航母中的23艘,任何人不服都可以出来摆资料,古今中外可有如此辉煌的战果?
再接再厉台湾近海之战大胜后,美第三舰队主力基本不复存在(别问我45年8月登陆东京湾的是哪支舰队,问就死给你看),但福留中将阁下并没有满足此,对米国鬼畜的仇恨让他率领航空队继续出击,取得了更辉煌的战果。
11月2日:击坠敌机201架,损失15架飞机。
11月11日:击沉巡洋舰1艘,损失30架飞机(这次算输了)。
11月13日:击沉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损失2架飞机(回本了)。
11月23日:击沉航母1艘,驱逐舰1艘,损失飞机15架。
11月24日:击沉航母2艘,损失飞机1架(我的天啊)。
不再赘述啦!总之福留中将与米畜激战至12月末,再次击沉美军30余艘航母和25艘巡洋舰,其他零碎小船吐槽机都懒得记了。
凭此盖世之功中将在次年荣膺南遣舰队司令官、十三航空队司令官和第十舰队司令官的高位,一身挑起了弟国的武运。
名将终局在福留阁下的连翻打击之下,米畜再无敢战之兵,只好将祖传的两颗原子弹无条件送给弟国当求和礼物。
添黄陛下仁慈,念其生民无辜,于1945年8月15日准其所请,但对弟国的伤害则不能饶恕!大日本弟国强迫米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要求米国军队从此为王前趋,为弟国看家护院。
可怜的美军被流放冲绳岛当守门恶犬,至今不能回家,堪称人间惨剧。
冲绳岛民虽数次请愿,求添黄陛下熄雷霆之怒,降雨露之恩,奈何终是不准。
而只手挽救弟国,战必胜、攻必去的绝世名将福留繁阁下在战后解甲归田,米畜几次欲延请阁下为VIP贵宾,奈何只肯出乙、丙两级俸禄,根本留不住这样的战神。
阁下在4平米的贵宾室逗留3年后洒然而去,最终在1971年病故。
壮哉!
参考:
说到指挥作战,在我国近现代来说,能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临危不乱要数毛泽东,其次就是林彪。
综观我国红军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林彪从青年时代就显示岀了将帅之才,红军时期是最年轻的军团长,抗日战争初期,一场平型关战役显示岀了他的指挥才能,这一仗彻底打破了日本鬼子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加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
解放战争第四野战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江南沿海,不仅指挥自己的部队连敌人都被团团转。

参考:
说到作战的时候,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都能做到临危不乱的将军。
我就想到了粟裕将军。
大家都知道粟裕的一生打了太多的经典战役了。
可以说他每一次打仗之前,都是做足了准备的。
因为每一次打仗之前,他都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收发自如,才能够让敌人不知道你是在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在打仗。
只要敌人总结不出来你的战略战术,他们就不会找到你的弱点,然后针对你的弱点下手。
这样你就会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粟裕打仗一直都是这样,如同行云如水一般。
正如苏中七战七捷,粟裕用的战略战术,主要是集中我军优势兵力,对敌军进行各个歼灭的战略战术。
还如同莱芜战役的胜利,粟裕是带领的大兵团从临沂出奇兵远道而来打了国民党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制胜的。
孟良崮战役更是如此,尽管说这一次战役是张灵甫发动的,但是,粟裕在去打这一次战役的时候,他是用了很多谋略的。
当时张灵甫被粟裕的主力军给逼迫到了孟良崮山上,为了防止国民党军队来救援,粟裕就派了另外两支部队,在孟良崮附近埋伏起来,若是国民党的援军到来,他们就直接和援军交火。
这时候粟裕带领的主力军丝毫不受影响。
我们都知道孟良崮之战,粟裕带领的华野军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把张灵甫的七十四师给歼灭了。
当然了国民党的援军,也没有来救他们。
不得不说这都是得益于粟裕之前沉着冷静的应对,因为国民党的军队明白,若是来救张灵甫自己肯定也会被同时吃掉的。
因此即使李天霞的军队,黄百韬的军队,就在孟良崮附近,他们也没有敢来救援。
这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粟裕将军。
淮海战役的打响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下,粟裕先是带领华野军消灭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然后刘伯承的中原野战军把黄维的第七兵团给围在了双堆集。
刘伯承消灭黄维兵团的同时,粟裕带领的华野军又去围歼杜聿明去了。
正是粟裕这种有计划有步骤的排兵布阵,让他能够做到每一次大战,都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参考:
我国历史上,说到攻必克、战必胜的将领很多,但要真的说从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敢打大仗,能打硬仗的,必要数我人民解放军。
在人民解放军中,说到“常胜将军”,恐怕很多人都要会想到四野的林彪总指挥、华野的粟裕司令员,但
毛泽东主席曾有诗这样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红军主力军团,红三军团的军团长,转战湘赣边区,扬我军威在工农红军整编的历史上,曾有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但是没有红三方面军,这就是因为彭德怀元帅的高风亮节,认为应该加强中央红军一方面军的战斗力,不同意红三军团单独扩编为红三方面军。
红三军团是由平江起义中,在湘鄂赣成立的红5军,以及井冈山红四军和红五军会师后,扩编出来的红八军组建而成。
红三军团虽然兵力不多,但却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1930年6月底,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挥师南下,相继攻克崇阳、岳阳等地,进驻平江地区,所向披靡。
7月下旬,彭总率领红三军团攻入长沙,书写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攻克大城市的记录,短暂休整之后,红三军团有计划的撤出长沙,转向平江和浏阳地区。
红三军团攻入长沙,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震慑了国民党反动势力,扬我军威,告诉世人中共工农红军的存在。
抗日战争时期,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打击日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彭德怀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率领八路军各部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国民党军正面战场。
1940年8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彭德怀指挥晋察冀军区、120师、129师对日军正太铁路、同蒲铁路发起破袭战。
9月晋察冀军区八路军发动涞灵战役,对涞源、灵丘的日伪军进行突袭,打掉日军延伸进根据地的据点,造成日伪军1000余人伤亡,俘虏日军49人,伪军237人。
同时129师在阳泉到榆社的公路沿线,对日军据点进行突袭,发动榆辽战役。
到10月初,日军大股部队南下,八路军开启反“扫荡”斗争。
整个战役持续3个半月,我八路军共计105个团参战,与日伪军交战1824次,造成日军两万多人的伤亡,伪军伤亡五千多人。
三个阶段战役,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
有效的保护了我根据地的安全,沉重的打击了华北日军的对华政策,同时也打出了八路军的影响力,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解放战争时期,环境最艰苦的西北野战军,战绩却绝不含糊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集中20余万大军,进攻我陕甘宁解放区,中央决定放弃延安。
彭总指挥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成立西北野战军,留在西北迎击国民党军。
彭德怀元帅指挥西北野战军顺利护送中央、解放军总部和人民群众东渡黄河撤离延安后。
迅速投入到与国民党军的战争中,彭总以两万余人的兵力,对战胡宗南的25万国民党军。
在粮食、弹药等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我西北野战军运用灵活的战术,以弱胜强,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次战役中三战三捷,歼灭国民党军1.4万人。
三战获胜后,西北野战军迅速收复环县、靖边、安边、定边等地,巩固了西北解放区,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我军就具备了进行战略反攻的条件。
8月初,西北野战军集中兵力,发起榆林战役,胡宗南部北上增援,我军转移兵力,不与敌硬拼,十几天后,在沙家店一举歼灭敌整编36师六千余主力。
9月在岔口、关庄又歼灭国民党军4000余人,至此我西北野战军打退了胡宗南在西北的重点进攻,并由防御转为进攻,在逐步收复解放区的同时,开始解放敌占重点区域。
1948年2月底到3月初,西北野战军发起宜川战役,一举歼灭国民党整编第29军、整编第27师、第90师,共计2.9万人,取得对敌的第一次大胜利。
乘胜挥师南下,发起黄龙山麓战役,解放富县、黄陵等地,兵发陇东,到5月份,歼灭国民党军达2.1万人,期间在4月下旬收复延安。
8月,西北野战军为了牵制胡宗南部,将所部国民党军彻底留在大西北,连续发起三次战役,再次歼灭国民党军5.9万人,累计歼敌超过12万人,胡宗南的西安绥署人马已被歼灭过半,吹响了全面解放大西北的号角。
1948年底到1949年初,我人民解放军进行重新整编和番号序列修改,西北野战军改为第一野战军。
到1949年5月,一野进攻春季战役和陕中战役,彻底解放古城西安和陕西中部的关中平原地区。
7月,第一野战军将战线向西北延伸,经过扶眉、兰州、宁夏等战役,将国民党胡宗南残部赶入秦岭。
并且全歼了盘踞西北数十年的青马、宁马军团,彻底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
不惧强敌,出任人民志愿军总指挥,将美帝赶回“三八线”1950年5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发起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在朝鲜军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组成“联合国军”发起对朝鲜的侵略战争。
9月15日,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击败朝鲜人民军,10月19日美军攻占平壤。
全然不顾我党中央的警告,轰炸丹东,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甚至企
朝鲜政府一再请求我国出兵援助,在抗美援朝迫在眉睫的时候,党中央毛主席在出兵将领的选择上遇到了困难,原本毛主席心中总指挥的理想人选是林彪。
但是在中央召集林彪,以及时任东北军政一把手的高岗开会的时候,同是出身东北野战军的林彪、高岗都表示反对出兵朝鲜。
甚至我军的“常胜将军”林彪总指挥还病倒了,申请前往苏联养病。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举棋不定的时候,彭德怀出现了,坚决支持中央出兵援助朝鲜的决定,毛主席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于是党中央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指挥我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在七个月的时间里,我志愿军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运动战为主,进行大范围穿插,跟美帝的战车拼速度,连续五次战略性战役。
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不仅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以南,甚至一度攻克汉城,将战线推进到汉江南岸。
使美帝国主义认识到,想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几乎是没有可能,决定同中朝进行谈判。
整个朝鲜战争中,歼灭美军5万4千多人,击伤美军10.3万多人,造成美军伤亡达17万人。
这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刻,战胜美帝国主义,洗刷百年之耻,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我国的历史上,能屡战屡胜的将领很多,但能够让民族真正站起来的名将不多,不过汉之卫青、隋之杨素、唐之李靖、明之徐达,不过寥寥数人。
我军能当之无愧的,唯有彭大将军!
参考: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彭德怀将军,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每逢大战都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的将军。
更加重要的是,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局面,他都能够做到临危不乱。
我们都知道彭德怀的一生,打了太多的大仗和胜仗了。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个就是百团大战,另一个就是抗美援朝战争。
百团大战彭德怀将军是带领着中国八路军和日本侵略者作战。
那时候彭德怀带领着104个团和日军相对峙在太行山一代。
可以说这一次战役,是规模相当大的一场战役,而且当时的情况下,我们的武器装备根本没有办法和日军相比。
因为众所周知我们的武器装备,就是小米加步枪。
但是,日军的武强装备,不单单有坦克,大炮,机关枪,而且他们还有飞机。
在这种情况下作战,对于我军来说,当然是十分的不利的了。
可是,彭德怀依然有信心打胜这一场战役。
他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在那个关键的时刻,他懂得,革命若是想要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指挥得当。
所以,彭德怀亲自到了最前线去指挥战役。
他在指挥八路军作战的时候,就有炸弹在他身边不远的地方炸裂,可以说情况是十分的危机的。
但是即使这样,彭德怀依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
正是因为他这种作战方式,轻不言退抵抗到底的决心,最终在他的带领下八路军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这一次战役的胜利,共计歼灭日伪军四万余人,大大的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抗日战争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百团大战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的士气,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彭德怀将军指挥的百团大战。
当然了抗美援朝战争也是如此,在抗美援朝当中,彭德怀将军领导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的是比日本更加强大的美帝国主义。
但是,在彭德怀的领导下,我们打的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坐在谈判桌上和中国谈判。
最终我们也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这一次战争的胜利,为我们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争取了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所以彭德怀将军,就是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的伟大将军。

参考:
徐向前同志,无疑是此中翘楚。
临危不乱:响堂铺伏击战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临危不乱,绝非逞匹夫之勇,最重要的是冷静、正确判断形势,下达正确的作战指令。
1938年的响堂铺伏击战中,徐向前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1938年3月,为破坏日军交通运输线,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部设伏于响堂铺。
侦察报告:一支200人的日军正进入马家峪,同时,还发现日军骑兵正在向我军侧后运动。
陈赓认为:日军可能已发现我军企
徐向前分析:如果日军已发现我军企
但如果敌军并没有发现我军企
向前同志决心暂不向师首长报告,暂维持原定计划,并继续加强侦察。
2个小时后,侦察报告:东阳关日军并无异动,之前报告的日军骑兵,只是几头驴,由老百姓赶走了。
8点,日军进入我伏击阵地,9点,我军发起攻击,赢得了胜利。
攻必取:宝贵的城市攻坚攻坚战经验在我军发展历程中,很长时间内,我军都以游击战、运动战见长,城市攻坚战经验不足。
徐向前同志指挥的三打运城、临汾攻坚战,为我军积累了宝贵的城市攻坚战经验。
1、运城攻坚战:我军曾2次攻运城,均因情况变化而停止。
向前同志在总结经验、教训后,提炼了“小群多路”战术、强调了“坚持最后5分钟”思想。
最终,第三次运城攻坚战中,我军在前有坚城,后面敌援逼近的情况下,虎口拔牙,攻下运城!2、临汾攻坚战:“土行孙战法”。
地道攻城法,古已有之。
徐向前同志在新形势下发展了坑道战术。
临汾战役中,面对敌军的破坏,我军以挖对挖,以听对听,以炸对炸的方法,以主坑道、支坑道、假地道配合,一举完成破城!后来,我军将向前同志在运城、临汾作战中的验全军推广,提高我军在战略反攻阶段的城市攻坚能力。
战必胜:“致人而不致于人”,运动歼敌,6万地方部队歼灭10万敌军晋中战役,徐向前同志以6万地方部队,歼灭阎锡山10万军队!徐向前抓住敌军兵力收缩、地盘狭小的弱点,判断敌军必在秋收时来抢粮食,要求刚结束临汾战役,还很疲惫的我军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不怕疲劳,继续作战。
我军先进入灵石、汾阳、介休产麦区,调动敌人。
在敌被调动后,先歼敌一部,掌握主动。
随后,我军抓住阎锡山对太原安全极为敏感的心理,以一部兵力断榆次通道,迫使敌军北撤。
最终,我军在敌军北撤途中,歼灭敌军!向前同志在运动战、攻坚战、伏击战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
而“坚持最后五分钟”、不打“没有打败仗的败仗”、依靠群众的“人山理论”等思想,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参考:
战必胜,攻必取,不算困难,临危不乱,收拾住大撤退局面才非常困难。
革命时期,根据地很重要,守住根据地更重要。
可是敌强我弱,有时候就要进行战略转移。
战略转移必然需要留守人员打最后一仗。
其实呢,这最后一仗,就是打败了,也虽败犹荣,偏偏有人有本事把这样的最后一仗打胜,并且一生中打胜了三次。
能把这最后一仗打胜,打出便宜来,打出成绩来,非彭德怀元帅莫属。
彭德怀元帅打了三次这样的胜仗。
战神也!第一次,井冈山时期。
毛主席秋收起义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然后立足根据地开始了支部建在连上,土地改革,士兵委员会等诸多工作事项。
总结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经验。
总而言之,在井冈山,毛主席思考出了革命路线如何走,思考出了斗争方向在那里。
于是决定,为了走向更大的革命舞台——战略撤退井冈山。
战略撤退井冈山殿后的就是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任务完成的很好,毛主席领着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三天,四面八方的敌军就以泰山压顶之势围住了井冈山。
彭德怀元帅带领留守部队打了三天的巧妙激战,既为红四军减轻了压力,也把留守部队带出了300多人,还大量的消灭了不少敌人的有生力量。
我们要知道,那时候,党弱小的很,这300多人都是坚定的中坚力量,值老钱了,最后,彭德怀元帅带着这300多人归了建制。
第二次,延安时期。
为了解放全中国,党中央决定走出延安到石家庄去,到北平去。
延安这个时候已经成了“国际性都市”了,全世界有名气了,一举一动都要上世界媒体的。
毛主席决定:把留守延安最后撤退,打最后一仗的任务还是交给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打的不错,把胡宗南耍的团团转,留给了蒋介石一座空延安城,连根铅笔也没捞着。
这里插一句,如果当年江西中央根据地的战略撤退是毛主席当家的话,估计最后留守的也会是彭德怀元帅。
然后就是第三次了。
第三次,朝鲜战争时期。
建国之后,党中央决定开始建设新中国了,不想打仗了,要搞工业搞农业搞科技了嘛!可是,国境外战争的叫嚣声音很大,敌人试
还是要打一仗!打最后一仗。
以战止战。
彭德怀被从外地调回了北京,派去了朝鲜。
朝鲜战争打的不错。
一战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
一直到现在,我们这些会玩手机的人也正在享受这个和平红利。

参考:
秦末至楚汉相争,楚霸王和战神韩信能做到临危不乱丶攻必取和战必胜。
项羽是以超人的武力横扫千军,著名战例是破釜沉舟,一举获得巨鹿大捷,以几万人马击溃数十万秦军主力。
韩信是以谋略巧胜丶险胜。
著名战例:明修栈道丶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丶四面楚歌。
西汉飞将军李广,冲击匈奴,勇不可挡。
卫青六年征战大漠,直捣匈奴老巢。
唐朝战神李靖,长途奔袭,大破突厥。
解放战争,林彪元帅率四野连胜"辽沈"丶"平津“两大战役,南下一路摧关拔寨打到广东,解放海南岛。
粟裕击灭天下第一军张灵甫丶大胜"淮海战役“丶"渡江战役"丶解放上海。
而彭老总解放大西北丶抗美援朝打败美等十七国联合国军。

参考:
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能够做到,战必胜,攻必取,每遇大战都能做到临危不乱呢!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百战名将,他们对当世局势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古代打仗,讲究以声夺人,先在心理上打击敌人的军心,往往在军队人数上弄虚作假,以达到迷惑对手的目的,所以经常就说谁谁统百万大军,讨伐不臣,就像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号称百万雄师,实际就是二三十万人,这也是他的极限了。
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一个国家的产出不足以支撑一场百万级别作战的消耗,所以一般都是几千,几万的在对打,像数十万规模的都很少见,最接近百万级别的也就战国时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了,双方兵马加起来有百万之众。
都是以倾国之力在打这场仗,而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白起秦国大将白起,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名将。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后世称之杀神。
白起一生指挥许多重要战役。
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
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韩信 韩信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没有之一。
“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本就是用来形容他的。
韩信在楚汉战争之中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战绩,将项羽分封的诸侯一个一个几乎全部打败,他所指挥的战役更是成为我国军事史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为阵”“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这一系列杰作全都是被后人赞不绝口的经典战役,韩信不仅在我国,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代战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对韩信本人军事才能最为中肯的评价,无人能出其右。
粟裕粟裕放眼近代,则非我国开国十大将之粟裕大将莫属。
虽然粟裕将军很不幸地只落了个大将头衔,但论军事能力,粟裕在我国近代史上当仁不让位列第一。
粟裕与其他人最不同的就是敢打险仗、恶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可以说是粟裕的代名词。
彭德怀元帅曾经说过,许多他不敢打的仗粟裕就敢打。
淮海战役六十万打八十万,粟裕主动请缨,歼敌五十五万,震惊中外。
在我国近代史上,粟裕“战神”的名号当仁不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