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被逼退位后得知刘备在南方登基为何笑了呢
也许是我的稿子被别人洗的次数太多了,于是就有人真的相信汉献帝在刘备称帝后笑了,其实那不过是笔者根据当时情况的一种推测。
笔者那篇文章叫《汉贼不两立?
汉献帝说:汉早就没有了,只剩下三个汉贼在掐架呢》。
笔者那篇文章中说:按照正史记载,在汉献帝还活着的时候,除了曹操表面上尊奉之外,刘备和孙权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割据军阀。
也是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曹丕、刘备、孙权纷纷先称王后称帝。
也就是说,曹孙刘似乎都是“汉贼”,所以所谓的“汉贼不两立”,实际是三个汉贼在互相争斗,而真正的“汉天子”,却在当一个上山采药治病救人的“山阳公”。
如果真问汉献帝刘协:“到底谁是汉谁是贼?
”汉献帝一定很淡定地把草药放进背篓:汉早就没有了,只剩下三个汉贼在掐架呢。
《三国演义》里面说,刘备听说曹丕逼着汉献帝禅位,还听说曹丕杀了汉献帝,于是哭了一天就给汉献帝上个尊号叫“孝愍皇帝”,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即位”当了皇帝。
这可能是最不靠谱的说法了:试想当年魏蜀吴连年征战,曹孙刘都堪称当时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没有一个不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互相派遣的间谍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怎么连汉献帝到山阳(今河南焦作)当他的万户万户公(公与侯最大的区别是可以有自己的宗庙)这件事也蒙在鼓里?
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刘备及其手下公开祭拜汉献帝,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噱头,为了显示曹丕的“篡逆”和刘备的“忠义”。
演义中曹丕还大言不惭地对群臣说:“我今天才知道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意思是所谓的禅让,不过是夺权而已,不知道曹丕说这话的时候,儿子分别叫封和禅的刘备打没打喷嚏,耳朵发没发热。
其实有史料还记载曹丕在汉献帝(下文该称之为刘协了)禅位的时候“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还有个承诺:“往后天下有什么好东西,咱们郎舅二人分享。
” 刘协到了山阳是有完全的人身自由的,他可以随时上山采药,也能四处游玩,丈母娘卞夫人还时常来串门,在山阳公国(汉代公爵领地可以称国,侯爵不行)这个独立王国里,刘协是真正的一把手,想干啥就干啥。
这时候读者诸君可能就有个疑问了:在被曹操掌控的时候,刘协三次要杀曹操夺回皇权,这回终于逃脱樊笼,为啥不拉起一支人马跟曹丕对着干?
而且当时曹彰也在跟曹丕争权,曹操的嫡系青州兵纷纷哗变,曹丕忙着对付亲兄弟和刘备孙权,根本就顾不上管刘协这个妹夫,这是刘协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呀。
即使感激曹操送给了自己三个夫人(曹操一次性把自己三个女儿宪、节、华送给刘协,未成年的时候在自己家养着,成年一个送进宫里一个,二女儿曹节当了皇后),不想跟大舅哥兵戎相见,但是要想跑到刘备那里去,应该还是很容易的。
要知道三国纷争兵连祸结,已经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一小队人马要想从河南焦作潜行到四川成都,也就是两千里地,路上连个盘查的可能都碰不上。
要是跑到刘备地盘的边界(陕西南部,与河南相邻),可能都用不上三天。
要是刘备派出一支特种部队去接应(也可以说是抢走)刘协,曹丕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刘协没有跑,刘备也没有去接,如果刘备去“迎奉”刘协,估计曹丕会偷笑着闭上眼睛:接去吧,看你咋安置他!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曹丕、刘备、刘协都是聪明人。
曹丕把刘协放养,谁爱要谁接去;
刘备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口咬定刘协已经挂了;
刘协更聪明:我哪也不去,山阳县我的地盘我做主,教教书治治病跟皇帝曹丕的妹妹们玩玩游戏,可不去当义帝熊心(被项羽扶起来又杀掉),那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皇叔还不如我大舅哥曹丕靠谱呢。
参考:
汉献帝一笑刘备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什么刘皇叔,什么匡复汉室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二笑天下没有忠臣,只有权力斗争,谁兵强马壮谁就能当皇帝。
三笑刘备还不如曹操,曹操好呆没有篡位,还保我坐了二十五年皇帝,可我刚一不当皇帝刘备便急不可耐的登基称帝。
四笑刘备虚假仁义,还没孙权光明磊落,孙权属于明火执仗,就是想割据称王,刘备明里遮遮掩掩,却隐藏祸心。
五笑刘备多年皇叔熬成侄,终于自降一辈当上了皇帝,拥有了一方天地,汉室复兴有望了。
六笑我刘协终于解脱了,先祖啊,不是我无能,而是你给我留滩子太烂,没有一个听我的。
七笑董卓这个老匹夫,把我劫持到长安,自认为可以美美的在关中称王,却被干儿子刺死。
八笑曹丕你别高兴的太早,你的孙子、重孙子还不如我,被司马家杀的干净。
九笑天下众英雄忙过来忙过去,你杀我我杀你,最终都灰飞烟灭。
十笑高祖啊你一个流氓却创下四百年大汉江山,我一个高贵的皇帝却不能守住一座皇宫,我们刘家的江山从此结束。
参考:
导读:翻了翻《后汉书》等史书,也没看到被逼退位的汉献帝得知刘备登基后面露笑容的记载啊。
假若有笑容估计也是苦笑吧,颇有一副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感慨吧。
在经历衣带诏国舅董承和皇后伏氏被杀等几件事后,汉献帝已经彻底失去了挣扎的余地。
禅位虽然丢掉了汉朝的法统,但是在山阳公国中献帝过得比原来自在多了。
可笑的是大汉皇叔刘备居然强装不知道汉献帝的下落,祭拜一番后迫不及待的登上帝位。
当年承接献帝衣带诏的群臣中也曾有刘备,其实在献帝看来某种意义来说刘备比篡位的曹丕还可恨。
刘备是天下三分一方霸主中,获得汉献帝恩惠最多的一位。
可以说到了刘备这一代汉室宗亲的血脉已经稀薄的和没有一样了,如果不是汉献帝给续上家谱哪有刘备招摇撞骗的大汉皇叔的金字招牌。
正是由于汉献帝的背书才有了货真价实的大汉皇叔,但是衣带诏的责任被刘备充分榨取后丢在了脑后。
在汉献帝被篡位后,刘备居然明知汉献帝被将为山阳公的前提下还假装不知道;
在假模架势的祭拜一番后居然还打着存亡继绝汉朝法统的旗号称帝了,也许这就是汉献帝苦笑的原因吧。
汉献帝有大恩与刘备,没有汉献帝的背书就没有刘备大汉皇叔的金字招牌;
也就没有那么多人才投奔,所以刘备能够在乱世中出头多亏了汉献帝汉献帝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即便是登上帝位也是由于权臣董卓拥立的。
董卓被杀后献帝又被李傕郭汜裹挟,随后被曹操接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时的汉献帝年轻气盛,大汉王朝的余威和骄傲让汉献帝为夺回皇权做出了了努力。
在此期间年轻的汉献帝一直也在团结宗室和忠臣的力量,有些本领的宗室都被汉献帝吸收重用。
反正说了也不算,只能在虚名大义方面挣扎。
刘备一直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也就是刘胜一百多个儿子中的不起眼的一个刘贞。
而刘贞很快出事被夺爵,这一系逐渐沦落平民长达200年。
那么长达两个世纪的家谱断绝后突然刘备宣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怎么可能让人认同?
《三国志·先主传》“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胜子贞,元朔二年封琢县陆城亭侯,坐酣金失侯,因家焉”。
汉献帝也查过家谱刘备当然不在皇亲之列,但是汉献帝怜惜刘备是
从此刘备这个大汉皇叔才算是名副其实,打着大汉皇叔金字招牌的刘备认真经营者自己忠君爱国、仁义爱民的人设。
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云的刘备不断被各路诸侯看重,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就是仁义无双的皇叔身份了刘备默默无闻的时候多亏有关羽、张飞两位兄弟,所以在镇压黄巾时初露锋芒。
然而一直是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云的状态,即便是入仕途的第一个官职平原县令也是通过师兄弟公孙瓒的关系得来的。
汉献帝给刘备续家谱是双赢的结局:刘备经过天子背书一跃成为货真价实的大汉皇叔,而汉献帝也需要宗室里的人才执行类似衣带诏这样夺回皇权的计划。
也正因为大汉皇叔的金字招牌,刘备才被曹操、袁绍、陶谦等诸侯收留。
而汉献帝导演的夺回皇权的衣带诏事件刘备也成为参与者之一(不能白给了家谱),结果国舅董承被杀;
此后的刘备也始终以衣带诏为道德制高点,来讨伐曹操这个汉贼。
后来刘备被刘表收留、请出诸葛亮、入西川等等,都是凭借了大汉皇叔这个名号。
否则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怎么可能和刘备以兄弟论交,也更不会有刘备取荆州、跨益州进而三分天下的成就。
以拥戴汉朝法统为人设的刘备曾经也是参与衣带诏的大臣,但是在取得汉中之战胜利的刘备兵强马壮;
在明知献帝未亡前提下,刘备假装凭吊一番后称帝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刘备一直以汉朝的忠实拥趸出现,这种人设在汉朝已经根深蒂固和深入人心。
刘备也因此被各路诸侯看重,也是凭借这个身份在刘备官渡之战前夕抢夺徐州被曹操击败后走投无路被益州牧刘表收留。
在那个年代同宗的情义甚至可以和忠于国家相比,在刘表临终前无论真假甚至以荆州相托。
后来取西川时虽然有法正、杨松为内应,但是没有刘备汉室宗亲的名号刘璋也不会
如果刘璋认真备战刘备即便有地
按理说刘备应该非常感激汉献帝,甚至在取得汉中之战后兵强马壮的刘备可以接献帝入川。
刘备作为天下三分的雄主肯定有发达的细作体系埋伏在东吴和曹魏,所以汉献帝禅位后获封山阳公的消息刘备肯定知道。
况且距离刘备称帝还有几个月,刘备怎么能不清楚汉献帝的情况。
如果说不知道一定是装作不知道,还假模架势的以曹丕杀害汉献帝为理由祭奠一番后悍然称帝。
史书记载:“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
奉帝为山阳公......明年,刘备称帝于蜀,孙权亦自王于吴,于是天下遂三分矣。
”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曹操、孙权当然是反贼,但是大汉皇叔刘备不管献帝私自打着继承汉朝法统称帝的行为也堪称汉贼。
此时看透了刘备假仁假义的山阳公(汉献帝),也只能发出一阵苦笑吧。
一家之言,
参考:
幻想开始:大家好,
说实话,这辈子从出生开始就是皇子,到后来继位当皇帝,虽然手里一点权利没有,但是岳父曹操在时都是我给别人封爵,现在自己被封爵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不适应。
要说被迫退位有没有怨言,其实是有点的,我刘氏的大汉江山没想到在我手里就亡了,说实话我感觉愧对列祖列宗,但我有什么办法,之前那个皇位在不在的没有什么区别,就是个傀儡而已,虽然我也是
现在虽然不是皇帝了,但我那小舅子曹丕估计也不会冒天下只大不韪杀我,但我感觉主要是杀不杀我都无所谓。
前阵子听说那个所谓的刘皇叔在蜀地称帝了,还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呵呵了我也是,这么多年了就不会换个口号么?
而且最夸张的是,他登基居然是因为听说我被曹丕杀了他才即位的,我呸,我看就是他自己想当皇帝,找个理由登基而已,而且还给了我个谥号,我简直要裂开了,一看你就没多打听,一听我被杀了就马上登基,根本没细打听我的死活。
你刘大耳朵名为皇叔实为汉贼!有传闻说我笑了 我有啥好笑的,苦笑冷笑也叫笑!唉??算了,反正我也就是个前皇帝,现在国号都是魏了,我也就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还是老老实实的在我的山阳老婆孩子热炕头吧,虽然皇位没了,但天子仪仗还在,在我的封地中也是土皇帝一个,都是我说了算,每天该吃吃该喝喝,让他们三个汉贼狗咬狗去吧。
不想了,睡觉去,明天跟夫人去踏青去。
幻想完毕,调侃为主,夹杂着少量历史事件,切莫针针计较对号入座。
至于汉献帝到底有没有笑,这个无从得知,不过笑也好没笑也罢,改变不了什么。
就这样吧 散会
参考:
汉献帝的笑与刘备的哭汉献帝名叫刘协,他少年聪颖,九岁时被勤王保驾的董卓看中,代替哥哥少帝刘辩做了皇帝,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傀儡生涯。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刘协被封为“山阳公”,从此远离政治漩涡,与曹皇后携手走上了“悬壶济世”的人生另一个巅峰。
刘协大半生被人裹挟,毫无自由可言,期间有过愤懑,有过反抗,但最终换来的却是无奈。
不过老天还算公平,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几年,使他变得大彻大悟,彻底放下偶像包袱,穿梭往来于平民百姓之间看病拿药,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真正的神。
刘备按照自己出示的家谱被称作“皇叔”,深受献帝刘协的信任与厚望,刘协禅位于曹丕时,时人都传他死于曹丕之手,刘备亲设祭坛为之痛哭。
可眨眼间,刘备却将君臣大义抛诸脑后,自立为帝,仍为汉朝,只不过因其偏居一隅,身居中原的曹魏将之贬称为“蜀”,因此刘备建立的朝代又被称为“蜀汉”。
刘备的哭也许是真的,但在我看来,百分百是假的。
原因有三:第一,刘备向来爱哭。
只不过他的哭向来都是有目的的,刘备面对冲锋陷阵救回独子阿斗的赵子龙都能掉下眼泪,此时面对皇帝“已死”的传言,想想这么多年的皇帝梦终于要实现了,自然也能哭出声来。
第二,刘备即便要登基为帝,也要等为刘协报仇之后,可他却急匆匆地登上皇位,不由得不让人怀疑他的“哭”有几分忠诚在里面。
第三,刘备身居蜀中,献帝身在中原,刘备既然能得到献帝禅让的消息,自然也会知道献帝并没有被曹丕杀死,可为何他还高调设祭,哭悼献帝呢?
真相只有一个:刘备等不及做皇帝了,于是借此机会赶紧上位,待登基做了皇帝,百官即便知道了献帝未死的消息,估计也没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明说出来。
换句话说,从刘协禅位的那一刻起,他在刘备以及蜀国一群大臣心中便已经死了。
有人说,刘协听到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的消息,会心一笑。
我说这纯粹是臆想,没有半点事实依据。
但人们为什么还要这么传呢,无非是心中不忿,对刘备这个“大耳贼”丑陋面目看清后的自我安慰罢了。
假如献帝刘协知道刘备称帝后真的能笑得出来的话,我想那笑声肯定是真的。
原因也有三:第一,刘协看透了刘备的急不可耐。
刘协原先对刘备寄予厚望,认为“忠厚老实”的刘备必能看在同宗同源的面上,对自己死心塌地,匡扶汉室。
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刘备紧跟着曹丕称帝,全然不顾君臣之义,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临登基了,刘备竟然还拿自己禅位大做文章,以示义愤填膺,似乎不这样做,就没人承认他是皇帝一般。
第二,刘协看透了世人。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话里有一句:“明虽汉臣,实为汉贼。
”这句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极强。
刘协在位时,这些割据的军阀们互相攻杀,哪一个是为了尽汉臣的本分,又有哪一个不是在行汉贼之实?
估计刘协想到枭雄们为了抢得皇位,如同小孩过家家一般说谎话骗人才笑出声来吧?
第三,刘协看透之后,终于放下。
刘协一辈子做傀儡,可以说没有一天为自己而活,即便是禅位与曹丕,他却并非心甘情愿地舍得祖宗打下的四百年江山,然而刘备“主动”扛下光复汉家江山的大旗,终于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愧疚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抚平。
从这时候起,汉家天下的荣光和屈辱都不再属于他,“为自己活”成了他的唯一信仰。
所以我们看到他不辞辛苦地去云台山上挖草药,然后不收分文地为山阳百姓治病,而百姓们对他的尊重和感激成了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结语刘备登基做了皇帝肯定是笑着的,献帝有没有笑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非要杜撰一个结局的话,我宁愿他真的笑了,而且笑得非常灿烂!
参考:
他笑没笑,谁也不知道。
就先假设汉献帝笑了。
他为何笑?
先说汉献帝此人。
幼时受汉灵帝宠爱。
可却因为外戚宦官干政。
与皇位擦肩而过。
可是命运却又和他再次开了一个玩笑。
大将军何进为了干掉一直和他作对的十常侍。
引进外援西凉董卓,本来以为可以借此除掉宦官势力,自己做做大将军霍光的例子。
怎料董卓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反手把两家全部团灭。
自己废掉少帝,立了当时还是陈留王的刘协。
做了皇帝史称汉献帝。
命运就是这么变幻无常。
汉献帝继位后怀着满腔热情准备汉室中兴,结果现实无情深深打击到了他。
董卓篡权,诸侯勤王。
一系列事情下来,汉献帝不仅没有汉室中兴,自己反而落得无家可归。
呆在破旧的长安城里,吃饭都成问题。
然后就在这时,一个让他纠结终身的男人闯入了他的生活。
他便是曹操。
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佬。
控制了汉献帝一生,同时也算保护了汉献帝一生。
一碗鸡汤天子驾临许都。
从此开起了诸侯并起的时代。
但是刘协毕竟是皇帝,也曾想过汉室中兴。
可惜臣子里面老的老,没权的没权,没兵的没兵。
不可能和兵强马壮的曹操碰一碰。
而就在这时,一直声称汉室宗亲的刘备也来到了许都。
天子刘协命人拿来族谱这一对照,便说刘备乃是实打实的汉室宗亲。
借着曹操的意思封了刘备左将军,豫州牧,亭侯之爵。
皇叔之称。
刘备的汉室宗亲算是彻底坐实,同时也让刘备获得了一大笔政治资源。
我就有了后来大家耳熟能详的衣带诏等事件。
说到这儿就得开始说说刘备,要说刘协也不可能白封刘备,这么做也是为了让他来解救自己。
可是这一等,就只等到了刘备谋夺荆州,西取西川,甚至直接从曹操手里夺得汉中。
可惜刘协并没有等到刘备发兵来救自己。
反而得到是刘备自立汉中王。
更是在自己被曹丕逼得退位禅让后称帝。
好像从始至终就忘了许都还有一个汉室皇帝。
这时的刘协如果笑了,笑的可能是自己始终还是太天真,相信汉室还有忠臣。
笑的是自己身为汉室皇帝,却没有带领他强盛。
笑的是一种解脱,刘备虽未救自己却也算让汉室延续了下去。
笑的是自己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曹丕真的就再也没有威胁,因为汉室已在成都重立。
自己也就威胁不到曹丕的正统地位。
笑的是自己终于可以去做以前做不了的事了。
参考:
一笑自己太过单纯,相信刘大耳是大汉忠臣,二笑刘备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登基称帝了,三笑,天下的忠臣良将口口声声大骂曹贼,而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篡汉的贼
参考:
汉献帝笑了?
我咋不知道?
史书上为什么没记载?
别瞎说啊。
汉献帝知道刘备称帝,那能在心里骂死这位刘皇叔啊。
汉献帝当了一辈子的傀儡,基本上就没有当过家做过主,最后皇位都被曹丕抢了。
已经是山阳公的刘协听到刘备称帝的消息根本就不会呵呵一笑,哪怕是笑,那也是冷笑,甚至是哭笑。
要知道,人家曹丕虽然抢了汉献帝的皇位,但是依然封汉献帝为山阳公。
刘协虽然不是皇帝了,但是荣华富贵还是不缺的,媳妇曹节依然也在身边,日子还可以。
更主要的是,整个曹魏都知道汉献帝还活着。
而刘备呢?
直接就将汉献帝给说死了,也不知道刘备是听错了消息还是故意说汉献帝死了,反正在刘备那里是没有什么山阳公的。
也就是说,如果哪天刘备真的一统天下,那身为山阳公的汉献帝也就得死了,因为刘备称帝前汉献帝就已经死了,所以根本就不应该有山阳公的存在。
可以说,汉献帝听到刘备称帝的消息,那只会冷笑。
要知道,刘备的野心在进位汉中王时就已经暴露了。
当时刘备是远远的写了封信就称王,根本就没想过汉献帝会不会同意啊。
可以说,刘备对汉献帝的尊重估计也就与一张纸差不多重。
汉献帝虽然不聪明,但也不傻,特别是退位后成为医者的汉献帝,更是具备了一定的人生阅历,当知道刘备称帝后,汉献帝哪怕是笑,也必然是冷笑,一笑自己当初识人不明乱认亲戚,二笑刘备野心暴露,三笑曹魏和蜀汉狗咬狗。
所以汉献帝哪怕是真笑了,也绝对不会是因为欣慰而笑。
参考:
笑不笑我不知道,但是看到这个标题我笑了。
你咋知道他笑了呢?
所以我的答案是:不,他没笑,他哭了,哭的一塌糊涂,仰天长叹:天下人都可以负我,唯独刘皇叔不行!你如果问我我怎么知道的,我也可以告诉你,我瞎掰的呗!实际上,历史上关于汉献帝的描述,文献并不多。
当朝的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并没有把献帝当做重要人物来写,写魏文帝也就是曹丕的时候顺带说了一下献帝做山阳公,俸禄一万石,可以继续行天子礼仪,等等。
宋代范晔所做《后汉书》,对于献帝退位,刘备称帝也就是一笔带过,未做过多描述。
从这些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笑根本就是杜撰。
稍微总结一下:第一,史官不是作家,叙事以平铺直叙为主,鬼魅一笑实在画蛇添足。
第二,纪传体写法是司马迁所创,他在这之后才出生,这么身临其境的笑,除非史官就待在献帝旁边,否则难以捕捉,而且,按照司马迁的笔法,笑完还要说话,才显得真实。
第三,献帝身上没有什么题材可以创作,从汉代到宋代,也经历了1000多年,如果有创作和拓展,可能关于献帝退位的故事已经从几句话变成了一篇成百上千字的作文。
然而,并没有。
所以,我完全可以大胆地创作:献帝不仅哭,还哭的一塌糊涂………
参考:
汉献帝的结局还是不错的,曹丕对汉献帝也是厚待的。
刘备纯属枭雄一类的人,如果汉献帝在他手里,刘备称帝之日,就是汉献帝身故之时。
刘备称帝的时候说汉献帝被杀,他自己登基是延续大汉国祚,其实呢就是欺世盗名而已,你登基称帝就登基称帝,非得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来愚弄世人,只能说不够真英雄。
不管汉献帝结局怎样,刘备都会说汉献帝是死了的,汉献帝不死,他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登基,他自己倒想直接去把汉献帝给杀了,可惜没有打败曹魏的实力,所以汉献帝禅让之后,刘备非常高兴,接着就迫不及待的登基称帝了。
刘备虽然一直以刘皇叔自居,但是一直是以兴复汉室的借口来打造自己的私人势力,他是学习东汉刘秀,可惜的是他没有刘秀的运气和实力,最后只能三分天下,割据一方而已。
参考:
客观来讲,在三国人物里,刘备是最无耻,最不要脸,最不讲情义的一个卑鄙小人。
曹操虽然是宦官世家,但是魏国的江山,都是曹操靠真本事打下来的。
孙权虽然有父兄孙坚,孙策,两代人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家孙权非但守住了父兄的江山,还发扬光大,拓展了东吴的地盘。
三国著名的三大战役里,有两个是东吴打下来的。
赤壁之战是东吴大将主导,刘备以辅助的形式取胜的,功在东吴,与刘备,诸葛亮的关系不大。
夷陵之战是东吴小将陆逊,一把火烧了刘备的七百里联营,结果让刘备苍茫逃跑,差点丧命,不久之后,白帝城托孤,撒手西去,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诸葛亮。
刘备的一生是个悲剧,前半生颠沛流离,处处寄人篱下。
后半生好不容易攒了一点家底,让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败光了。
熟读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的口号是诛杀汉贼,恢复汉室。
很讽刺的是,最后,他口里的汉贼曹操,到死都是大汉王朝的臣子,没有取而代之,自己称帝。
而口口声声仁义道德,打着维护汉室的刘备,却恬不知耻的取而代之,还自称蜀汉皇帝。
这就好比一个自称抓贼的人,最后自己成了贼。
为了给自己一个命好,不要脸的说自己是皇室之后,这个无从考证,那个乱世年代,谁会查你到底是不是?
投奔曹操,结果想借“衣带诏”除掉曹操。
投奔吕布,曹操抓到吕布,问刘备的意见,刘备暗示曹操杀掉吕布。
投奔孙权,借人家的地盘,娶人家的妹妹,结果有借无还,像个流氓一样耍赖。
投奔刘表,人家刘表死了之后,鼓动人家的两个儿子内讧,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刘璋请他来打曹操,守益州。
结果刘备三下五除二抢了刘璋的益州,自己自封益州牧。
总而言之一句话,他投奔的人,他都想办法对付过。
活脱脱的一个恩将仇报的人。
曹丕称帝给了刘备一个机会,篡汉的骂名让曹丕承担,然后就被自己迫不及待的称帝,可笑可怜可叹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