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运动可以降血糖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降血糖。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主要有有氧运动和力量练习。
糖尿病患者在做有氧运动时,要把握一个“一三五七”法则。
“一”——至少选择一种合适的有氧运动方式。
跑步、快走、游泳、跳舞、太极拳、骑自行车、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均适合糖尿病患者,在这些运动项目中至少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容易坚持的。
“三”——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
糖尿病患者每天至少要运动30分钟,而且最好是连续运动30分钟,如果达不到,可以分段练习,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天练习2-3次。
“五”——每周至少要进行5天有氧运动,并且不能连续2天都不运动。
“七”——运动时心率应该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左右。
对于刚开参加锻炼的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心率范围可以降低,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60%。
糖尿病患者做力量练习时,可以选择较轻的哑铃(1~2公斤)、装满水或沙子的矿泉水瓶、弹力带来练习力量,或者做徒手力量练习,锻炼全身肌肉,每周练习2~3次,每次10~20分钟。

参考:

两年来,我没有吃药,没有打胰岛素,仅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使空腹血糖、餐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基本达到正常范围。
下面结合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我谈一谈“听说运动可以降血糖,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运动确实是降血糖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从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量等方面说一说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一是要选择好运动时间。
正常情况,人吃的食物,在餐后半小时开始消化吸收,到餐后1小时达到高峰,到餐后2小时的时候,消化吸收基本完成。
因此,血糖在餐后半小时开始升高,餐后1小时基本达到峰值,餐后2小时基本回落到正常状态。
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半小时或四十分钟以后开始运动为宜。
二是要掌握好运动强度。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中低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蹬山、游泳、跳绳、太极拳、广场舞等。
如果运动强度过强,会刺激升糖激素亢进,血糖反而升高。
三是要调整好运动量。
每次运动时间最好持续40分钟左右,少则无益,多则减肥。
如果主食吃的多点,就多运动一会儿;
如果主食吃的少点,就少运动一会儿。
如果想减肥的患者运动时间可以长些 。
四是运动要持之以恒。
糖尿病患者要树立终身运动的思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容易产生血糖波动,也容易使减肥的身体反弹。
五是运动要结合身体状况。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量的选择一定要与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有其他疾病等结合起来安排。
经过长时间的血糖监测,我一般在餐后45分钟开始运动,以中等强度运动45分钟结束。
我按照这样的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去运动,不但血糖控制的比较合理,血糖也不会产生太大波动。

参考:
体育运动是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措施之一体育运动不仅是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治疗措施之一,同样也是1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
糖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源和碳源,人体所需能量的50%-70%来自于糖。
血液中的血糖来源有三条途径:第一条:胃肠道消化吸收的食物中的糖,第二条途径:肝糖原分解产生。
第三条途径:肝内糖异生合成。
血液中的血糖须进入到细胞中才能被组织利用,而血糖要进入到细胞内需要胰岛素,在进入细胞时要经过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减少了或者胰岛素受体这道大门没打开。
血糖都不能进入细胞中而滞留在血液中。
正常人的血糖在胰岛素、胰高糖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调节下,水平相当恒定,维持在3.89-6.11mmol/L之间。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1型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造成血糖升高的。
2型糖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所致。
我们摄入的食物中的糖类物质大部分转变为脂肪储存到脂肪组织,一小部分以糖原形式储存。
糖原主要有肝糖原和肌糖原。
当机体需要糖时肝糖原可以迅速动用分解产生葡萄糖以供急需。
而肌糖原主要供肌肉收缩时能量的需要,不能转化为血糖。
体育运动是人体消耗能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胰岛素受体打开的多,也会激发身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的敏感性会增加。
运动时肌糖原消耗增加,血液中的血糖进入肌肉细胞中合成肌糖原进行补充。
所以中等强度的运动2-3小时后,血糖会明显下降。
这种降糖效果可以维持几个小时。
那么糖尿病病人选择什么类型的运动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呢?
在提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做任何体育运动,可以是跑步,跳绳,游泳,打球,舞蹈,太极拳,体操等等,只要喜欢就可以。
运动一般遵循一三五七原则一是每天至少运动1次。
三是有效运动持续30分钟
我们可以佩戴运动手环来监测心率。
运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要注意预防两个危险情况一是低血糖,二是酮症酸中毒。
所以空腹时不要运动,如要运动要适量进餐。
其次血糖低于3.8mmol/L时不要运动。
大运动量及进行高危性体育运动时要熟知低血糖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并注意进食。
为防止低血糖发生,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在开始剧烈运动前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如果空腹血糖大于15mmol/L,剧烈运动会诱发酮症酸中毒,故此时不宜运动。
体育运动要有规律,有计划,通过“试错法”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和时间。
体育运动可以让血糖更容易控制。
糖尿病病人可以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快乐,情绪也在运动中得到释放,还可以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参考:
感谢
糖尿病患者要想降血糖的话光靠运动也是不理想的,其实主要的是要注意药量和胰岛素摄入量,另外特别要注意日常的饮食,饮食运动相结合起来,配合良好心态,糖尿病朋友的血糖才能保持稳定。
糖尿病患者不用为了平稳血糖去做剧烈运动或者刻意去做大量运动,日常不要长时间坐卧,经常有活动就完全可以了,比如每天餐后血糖较高的时候出门散散步,在半小时左右,边走路边收腹,缓慢做深呼吸;
在家的病友也可以经常做做家务,买菜做饭,有空也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后出门小跑,一旦自己血糖较高的时候,特别是餐后就可以稍微运动一下。
要注意的是在两餐之间应该减少大量的运动,糖尿病友由于药物和胰岛素注射的关系很容易出现低血糖情况,特别是在两餐之间,应该随身带着一些零点,在低血糖时食用,避免低血糖的危险情况。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友应更加注意,虽然没有绝对不能吃的东西,但一定要尽可能避免多糖、多淀粉、多碳水化合物、做工精细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引起餐后血糖的飙升,让血糖波动较大,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糖尿病友应注意可以在主食中加入粗杂粮、杂豆、薯类,这些食材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减缓升糖速度,面食多选用全麦面、荞麦面、富含燕麦等等的面食,尽可能平稳血糖。

参考:
段医生讲科普?带你一起涨知识!运动是糖尿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干预措施。
尽管人们早就意识到运动对于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如何运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获益最大?
一个完整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类型、强度、频率、持续时间、进展等。
一、运动类型(1)有氧运动:推荐的运动方式,如:步行、骑车和游泳)。
(2)抗阻运动:抗阻器械、自由力量练习器、弹力带和或自身重量练习。
(3)柔韧和平衡运动:静态、动态和其他拉伸、太极、瑜伽;
(4)日常体力活动:走动、家务、遛狗或园艺。
二、运动强度通常采用自感劳累分级法:(1)低强度:很轻松;
(2)中等强度:有点累;
(3)较大强度:比较累;
(4)大强度:很累。
一般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中等强度运动。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因此,根据病情和喜好选择不同运动类型和强度,并决定运动持续时间和频率。
(1)大多数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到较大强度有氧运动,分布于每周至少3天内,不活动的天数不连续超过2天。
非相邻日参加抗阻练习,每周2~3次。
(2)1型或2型糖尿病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至少60分钟中等或较大强度有氧运动,以及至少每周3天的较大强度抗阻运动。
(3)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的同时,每周2~3次的柔韧和平衡练习。
(4)鼓励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增加日常体力活动,将获得更多健康益处。
在选择运动的同时必须了解运动相关的不良事件:(1)运动诱发的低血糖: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见到。
因此,通过调整胰岛素方案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诱发的高血糖: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
运动前有意未注射或减少胰岛素;
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
注射装置故障等可导致高血糖。
(3)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有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并发症或肺部疾病者,应避免在过热或潮湿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
(4)可能增加运动诱发低血糖风险的一些药物如磺脲类、胰岛素,因此运动训练时可能需调整药物剂量。
总之,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利大于弊。
应根据
除了进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外,应鼓励所有成年人减少静坐少动时间。
?
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可不表现出任何症状,所以患者往往不容易察觉,但运动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为保障运动安全性和运动计划的合理性,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需进行运动负荷测试。
年龄在四十岁
糖尿病患者想要通过运动来降血糖,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要运动方式,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也应该兼顾。
有氧运动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游泳等多种方式进行,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性趣来选择。
强度采用中等强度运动即可,即微微喘,微微出汗,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增加,能说话但不能唱歌。
每天需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进行运动,若血糖控制困难应坚持天天运动。
力量训练涉及主要肌群即可,运用哑铃、弹力带等小器械居家进行即可,每个动作1-2组,重复8-15次。
每次运动后都要进行静力性拉伸。
最后说一下,运动疗法不可替代药物,运动与药物相结合控制最佳。

参考: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  糖尿病患者因病不能起床活动,或者不易入睡,醒后不愿意起床的,可以选择卧床运动。
  卧床运动有
调息运动法:全身放松,入静,缓慢呼吸,先呼后吸,以呼为主,自然吸气。
顺其自然,以舒服为度。
呼吸可深可浅。
意念运动法:闭目调息,想着做体操、打太极拳、做八断锦、打球等自己平时喜欢的活动。
四肢或全身运动法:双手十指交叉握拳做松紧活动,双足十趾伸曲运动,双手腕、双足腕活动,四肢伸曲活动,挺胸、收腹运动。
患者还可以坐着活动,方法为:下肢单或双肢颤抖,脚趾抓鞋底,自我全身按摩活动。
  如果条件许可,患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量力选择各种运动,如散步、走路、骑车、跑步、爬楼梯、打球、游泳、滑船、滑雪等。
打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跳舞也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根据体型选择运动强度  运动的强度决定运动的效果,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型选择运动强度,既达到运动效果,又确保安全的心率(安全心率即最大心率的70%~80%,一般人最大心率=220-年龄)。
正常体重型的病人应选择轻度运动,如散步、做饭、清扫、购物、拔草、步行、下楼梯、广播操、平地骑车等;偏胖体型的病人应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上楼梯、坡路骑车、快步走、滑雪、滑冰、打台球、登山等;偏瘦体型的人应选择长跑、跳绳、打球、游泳、击剑等活动。
  运动负荷量应由小逐渐加大;运动时机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有规律、持之以恒地进行。
  根据病情掌握运动“宜忌”  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满意,高于14mmol/L,不宜参加运动,以免产生酮症;新近发生的血栓、各种急性感染、急性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患有高血压者不举重、屏气;有视网膜病变者不举重、不潜水,运动时头不低于腰;有周围神经病变者避免过度伸展,不负重;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心功不全、严重心律失常、糖尿病足、高血压者,运动宜轻缓不宜剧烈。
  做好细节准备防意外  外出活动安全第一,要告诉家人时间、地点,佩带标明姓名、住址、疾病的名签,以便发生意外时能及时救治和与家人联系。
着装要宽松,特别是鞋袜,鞋不能太硬,以免磨脚;袜子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供。
运动时间长的病人应随身携带食品,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运动量增加前应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或少量进食以防运动后低血糖反应。
运动中若有心血管方面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到医院处理。

参考: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一种慢性病,不仅需要终身服药,还要随时防着并发症。
比如糖尿病肾病,它不仅会损害肾功能,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肾衰竭。
所以,控血糖是改善糖友生活质量的第一准则。
运动降糖:跳广场舞+举哑铃运动不仅能降血压、降血脂,还能控制血糖。
??江苏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李宁川通过考察发现,跳舞能使糖友的空腹血糖下降。
不过这种广场舞是改良过的,音乐和动作都比较柔和。
他提到,“普通的广场舞太过劲爆,还会使血糖升高”。
东南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孙子林率领团队曾对7000余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跟跳舞、慢跑和散步相比,举哑铃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他解释说,因为举哑铃会减少体内脂肪,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所以他建议糖友,运动时最好选择有氧运动结合小强度的抗阻运动,如跳广场舞+哑铃。
广场舞宜每次跳30分钟,一周五次;
哑铃每周2-3次。

参考:
糖尿病为了降血糖要做什么运动?
糖尿病人对于控糖来说真是一点马虎不得,主要原因是,糖尿病不仅仅有本身疾病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糖尿病可怕的并发症的,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以及糖尿病足等等,每一种疾病都会严重的影响生存的质量,因此,糖尿病一定要严格的控糖,那么除了平时的饮食上控糖以外,运动也非常的重要了。
什么样的运动最适合糖尿病人呢?
其实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的,因为运动可以帮助改善糖耐量,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等等作用,那么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好的运动方式就是有氧运动了,如:健步走/骑自行车/游泳等等都非常的适合,但是需要注意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做大量的运动给身体带来其他的伤害。
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什么时间运动最好呢?
对于糖尿病人的运动时间,最好在午餐和晚餐的1小时后,这样可以明显的缓解餐后高血糖的症状,每次运动的时间最好持续在20-30分钟。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周最好锻炼3-4次,效果是最好的,不单可以调节血糖的作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一举两得。

参考:
运动降血糖是不可能的,适当的运动能平稳血糖,或能使血糖升的慢些,从而有利于控制血糖
参考:

合理的运动能够增加全身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能减少脂肪,减轻体重,对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
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慢速游泳以及全身都参与运动的有氧体操,如太极拳,保健操等,一些球类运动也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包括门球,保龄球,羽毛球等。
步行是国内外医生建议的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应作为首选。
强度以中,低强度的节律性运动为主,这类运动的能量代谢以脂肪为主,无论是对于需要减肥的减重者,还是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