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没有心血管病的人也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吗


阿司匹林是药而不是保健品,用药就要有适应证。
因为药物在发生作用的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用药、适合用药的,有些人甚至还有禁忌证,因此,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疾病是有条件的。
对于患有心血管病而没有阿司匹林禁忌证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是应该的。
因为很多临床试验研究都已经证实,服用小剂量(75~325mg/日)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和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
但是,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是有条件的。
从医学角度说,没有患病的人预防得病属于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国内外专家的共识是,对具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可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
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主要是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活性,防止血小板活化引起血液中的凝血物质聚集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管,造成重要脏器的缺血、坏死,以致于危及生命。
阿司匹林既然是抗血小板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那么相对应的就是带来出血的风险,可以是皮肤黏膜的出血,也可以是消化道、泌尿系的出血甚至脑出血。
在这里,预防血栓是获益,发生出血是危害,这就是药物治疗的两面性。
因此,在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中(没有心血管病的患者预防发病),不是所有的40岁
只有高危患者,服药总体获益大于危害,才推荐服用;
而低危患者,服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会抵消获益,所以不推荐服用。
我国2016年版专家共识建议
2.高危患者,是经过评估、未来10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10%的人(附评估表)。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TC:总胆固醇。
*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
其实,也不是那么复杂。
总结一下,已患心血管病者除外,因为属于二级预防。
高危主要三类人,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
高血脂:血胆固醇特别高的属于高危,也符合第1条,只是没有了年龄限制(有点不一致);
糖尿病:≥40岁的患者,血脂高到一定水平就是高危(跟第3条也略有不同,但这里是风险评估);
高血压的患者,合并三项危险因素就是高危,合并两项危险因素的看血脂水平,血脂高到一定程度就是高危。
(血脂水平很重要哦!)3. 年龄≥50岁的糖尿病患者,伴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医生经过公式计算的)30~45ml·min-1·1.73m-2。
5不符合
上面只介绍了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的应用条件,阿司匹林还有禁忌证,如果存在禁忌证,一般不宜服药。
但如果因为治疗心血管病特别需要服药,又不是绝对禁忌,那就要权衡利弊,在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严密监护下用药。

参考:
阿司匹林临床上应用十分普遍,广受患者
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能够通过抗血小板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那么40岁
1、没有心血管病的人不代表没有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不良习惯都是形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根据2016年的阿司匹林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符合一级预防的患者,若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作为预防性用药。
阿司匹林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人群总体发病率。
这些高危人群包括:①高脂血症:总胆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4.9mmol/L,年龄≥55岁;
②预计10年内患有冠心病风险≥10%者;
③糖尿病患者,年龄大于50岁,伴有危险因素(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蛋白尿)中任意一条;
④血压控制尚可的高血压患者。
有危险因素(年龄、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较低)中任意两条;
⑤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等。
2、有脑血管疾病没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存在一过性性脑供血不足(TIA)或有脑卒中风险的患者,也推荐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3、无动脉粥样硬化的健康人,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性用药。
因为“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可以导致胃溃疡等疾病,所以建议在医生的综合评估下合理用药。
本期答主:吴苏 医学硕士
但,心血管疾病是如何出现的呢?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会出现阻塞,人体的静脉、动脉等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脆性增加,导致血管易发生破裂。
加之,心脏的泵血功能也在下降,机体的代谢变得缓慢。
这些都会导致血管的阻力增大,使人体的血压升高。
人在40岁以后,血管内膜的钙化及脂类物质等的沉积,血管内壁硬度也增加。
这些都导致中年人成为患高血压以及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
因此,年轻时预防心血管疾病尤为重要。
阿司匹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服用,但鲜有人知阿司匹林的真正功效和副作用。
下面简短做个介绍。
很久以前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药的,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关节痛、牙痛等各种疼痛类疾病。
后经过医学家的研发,了解到阿司匹林的抗炎和解毒药用。
但是,阿司匹林也用一些明显的副作用。
常见的就是1)胃肠道的反应,比如:服用后会有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的疼痛,严重时,还会导致胃肠道的出血和溃疡:2)呼吸系统的反应,比如: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等,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哮喘:3)肝脏与肾系统的反应:肝脏和肾系统作为人体的排毒器官,大量服用药剂将会在人体沉积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坏。
我们应在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自身情绪调控等方面改变才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而不是以药物来缓解和预防。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有:1、 饮食方面:1) 多食用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和其他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山楂等);
2) 饮食清淡,少食用蛋黄、奶油、动物内脏和脂肪类丰富的食物;
3) 低盐饮食(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2、 作息方面:1) 早睡早起,顺应季节的变化;
2) 避免过度劳累;
3) 睡觉前,热水泡脚,有条件的可以洗热水澡。
3、 生活方面:1) 在生活中,少抽烟,可适当饮酒,但不应酗酒;
2) 每天坚持运动和身体锻炼;
3) 保持心情舒畅,不益大怒。
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有自我缓解压力的方法;
4) 定期进行血压检查,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群体。
作者:王洋
参考:
阿司匹林是药品,在治疗作用外,就一定会有副作用的存在,我们在使用阿司匹林前需充分评估病情,明确是否具有使用适应症,并注意排出禁忌症后使用。
所以,对于40岁
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的适用人群主要有:①已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
②已有心脑血管手术者,如支架介入术后、先心病封堵术后、射频消融术后等;
③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具有男性年龄大于50岁、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中至少三项,其未来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于10%,也可考虑使用。
对于40岁
同时,对于有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出血体质、对阿司匹林过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孕期最后三个月的人群,应禁忌使用。
同时,阿司匹林也不宜与甲氨蝶呤合用。
我们在使用阿司匹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有无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肝肾损害等副作用的发生,并注意定期复查。
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或停用。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切勿偏听偏信。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

如您有任何疑问,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参考:
我曾发表过一篇
全文以漫画对话框的形式,不方便放到评论里,加上因为是用手机评论,无法插入链接,实在抱歉。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参考:
需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不是年龄所决定是,是根据是否在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来决定的,毕竟阿司匹林是一种药物,任何药物除了治疗作用外,还或多或少存在不良反应,当服用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时,其不良反应就会凸显,结果就是得不偿失。
首先,阿司匹林之所以能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是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血小板是人体血细胞的一种,当身体发生出血时,血小板就会发挥止血的作用,简单地说在止血的过种中,血小板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团块,象堵漏一样将出血的血管堵住,出血便会停止。
通常我们说的心脑血管病,包括梗死性疾病如心梗、脑梗,还有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等。
梗死性疾病是由于血管中因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而导致,而出血性疾病正相反,如果血小板不能聚集则无法止血,出血性疾病会更加严重。
所以阿司匹林只对存在发生梗死性疾病风险的人是适用的,而于可能发生出血性疾病的人来说是禁用的,比如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高于160mmHg时,是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否则可能会造成脑出血的发生。
其次,要预防血管的梗塞,要看是否存在发生梗塞的危险因素。
正常人的血管不存在发生梗塞的,所以无需服用阿司匹林,只有当存在可能发生梗塞的因素时才可以考虑使用,而这些因素也不是单一的一个因素就能决定,需要多方面的进行评估,比如至少要符合
即使是符合上述的一些条件,还要考虑本身是否存在其它问题,比如是否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否患者哮喘等。
另外现有的资料,不能确定年龄小于40岁及大于70岁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是否能从中受益。
所以,虽然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脑血管病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并不是人人适宜,更不能看别人用自己也随意买来服用,一定要请医生对自己的全身状况做出评估后再服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效果明显,因此必须使用。
对于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目前还没有冠心病,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多个危险因素),应用阿司匹林也可能获益。
但是,对于危险因素不多者,阿司匹林的获益较小,如果长期服用可能要冒一定风险(例如出血)。
所以说,社会上有“40岁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
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目的是防止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而发生心血管事件。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除了司匹林,还有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西洛他唑等。
这些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这是因为其价格便宜,且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确切,许多大规模临床研究的结果也支持。
一般稳定的冠心病患者用阿司匹林一种药抗血小板就可以,每日剂量75~150毫克。
阿司匹林通过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接触过阿司匹林的血小板不再有聚集功能。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服用阿司匹林者如要做手术,或者拔牙、安装起搏器等,最好停用阿司匹林5~7天,待新生的血小板足够多,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后再做手术,以免出血过多。
已有冠心病或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或减少心血管事件。
而对于经过医生评估属于冠心病中危或低危者,权衡利弊,可不必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服用时间可根据患者
  阿司匹林主要的副作用是胃刺激和出血。
肠溶制剂可以减少胃刺激。
如出现黑便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作者:柯元南,主任医师,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首席专家。
——追随您的心声 提供专业回答——
但并不是所有的40岁
对于40岁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又是血栓形成的基础,所以,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栓疾病。
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强烈建议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再发生,我们称之为二级预防。
没有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为了预防血栓疾病,称之为一级预防。
40岁
(2)年龄>50岁,有糖尿病,有至少一项
(3) 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有至少两项
(4)肾功能不全,eGFR30~45ml/(min·1.73 ㎡)。
(5)不符合
段医生特别提醒:(1)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常用剂量:每天75~100mg,顿服。
(2)服用阿司匹林前,一定要评估出血风险。
对于有出血高风险人群,谨慎选择。
(3)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必须长欺服用,不能随意中断。
??
除了上述这张简单易记的
研究人员认为,尽管在中风或心脏病发作后短期服用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益处,但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75岁

参考:
大家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认识 ,就是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是估计许多人不知道哪些情况下使用阿司匹林,哪些情况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到底要用多大的剂量,今天在这里谈谈
第一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剂量有关:<100 mg/d时,抑制血小板。
这一抑制作用持续血小板的整个生命期(8 ~ 9 d),临床表现为出血时间延长,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剂量一般是每天100mg,每天一次。
第二,什么人群可以或者应该使用阿司匹林。
下列患者不应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无任何危险因素年龄≤65岁的女性,高血压患者但是没有心血管疾病,也没有肾功能不全或心血管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建议合并有下列三项及
2.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3.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心血管低危人群或出血高风险人群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
30岁
怎么样?
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击“

参考:
虽然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抗凝血的药物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般不建议没有症状的人群常规服用阿司匹林。
因为在非治疗的情况下,阿司匹林会影响人正常的凝血功能,导致各种凝血障碍的发生。
好消息:您想更加健康长寿吗?
点击右上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