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冲龙沟”是什么意思
五更时分,宫女早已侍候在养心殿外,羞涩的准备给乾隆爷“冲龙沟”。
冲龙沟有啥好处,为何乾隆爷天天都要让宫女冲一遍?
清朝乾隆作为寿命最长的皇帝,有一套自己的保养方法,其中每天让宫女服侍冲龙沟就是其中之一,其实冲龙沟看上去很神秘,说白了就是每天早上“漱口”。
虽然只是日常漱口,可是因为漱口的人是皇上,古代皇上被誉为是真龙天子,所以他漱口肯定和普通老百姓是不同的。
乾隆爷是非常重视口腔卫生,据说他每天起床后,早朝之前,都会让宫女奉上一碗清茶。
可这一碗的清茶并不是拿来喝的,而是用来漱口用的。
他能在二十五岁即位,当了六十年的天子,八十八岁高寿,一生种有名有姓的后妃有三十八人,生下了二十七个孩子,还学康熙一样六下江南,指导嘉庆做了三年皇帝后,撒手归西。
特别时在65岁迎娶新人,在历史上有他这样寿命的人不多,他还很自豪的称自己为十全老人,早上漱口的这个卫生习惯是功不可没。
因为只要牙齿健康的人才在老年时依然能吃香喝辣,胃口好的人身体才会好,而且我们知道牙痛比害场大病还辛苦,而乾隆一生胃口很不错,还琢磨出了满汉全席这样的美食,到了晚年依然身体强壮,这能看出他的消化功能不错。
科学证明,牙口好的人才会身体健康,特别时当时清宫的饮食上,还会保留许多满洲的传统,比如传统的烤肉等,如果牙咬不动,还谈什么品尝美食。
不过乾隆爷即便是再喜欢妃子,按清宫的规矩,妃子是不能在养生殿宿夜。
陪伴完皇上后,就会被抬走,所以能服侍乾隆的漱口的,只有宫女们,但是自古伴君如伴虎,每天还要四更起来。
稍有不慎还会责罚,可当时宫女对服侍乾隆爷冲龙沟可是趋之若鹜。
为何宫女为了能够抢到冲龙沟这差事,费尽心思的使出各种手段呢?
俗话说靠山吃山,宫女在皇宫大院内,除了俸禄以外,还有许多生财门道。
冲龙沟是其中较稳妥和一本万利的方法,因为给乾隆爷冲龙沟可不是白开水,而是用茶叶,而乾隆爷爱喝茶也是出了名的,他能够如此长寿,据说喝茶功不可没,而他还有一句名言,“君不可一日无茶!”。
据《饮茶诗话》载,乾隆皇帝喝茶和茶具的讲究,可以说在历代帝王中,无人可比。
他写下了不少的茶诗,而且在古代皇帝中,对于茶具和茶的周边产品的投入,堪称茶痴。
特别是六下江南时,喝过龙井,去过太湖品尝过碧螺春,进入蜀地喝过蒙顶茶,到了闽南啜过铁观音。
相传乾隆特别时喜欢“漫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有在茶叶界享誉全球,少不了乾隆的大力推广。
其实,用茶叶漱口自多尔衮入关以后,满洲的贵胄们在误打误撞中,学着晚明的豪门世家喝茶,无意中觉得非常有用,就延续了下来,在明朝时期也有了用茶叶漱口的记载,由于当时还没有牙刷和牙膏,所以对于口腔的清洁,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但人们发现茶叶漱口时比较靠谱的一个做法,当时的一些贵族女子,会相对奢侈一点会用丝绸来搽牙齿,或者制作一些牙粉。
比如慈禧太后很有可能就是用茶叶漱口以外,外加一些牙粉或者丝绸进行口腔清洁。
但是普通的八旗贵族虽然也有茶叶漱口,但不是真龙天子,所以不能和龙有啥关系,只有像乾隆爷这样的身份,才能叫这个别称。
那些宫女费尽心思的想服侍乾隆爷漱口,其实
宫女们是怎么拿到茶叶的,废弃的茶叶为何有利可
等乾隆爷起身以后,值夜的就帮乾隆皇帝更衣梳洗,而宫女们就很流利的为乾隆爷泡好一壶茶,乾隆比康熙和雍正讲究,所以茶具也是比较特别的。
等梳洗完毕后,乾隆接过宫女奉上的香茗,倒入口中漱口,漱了几遍后,按规定这茶就要遗弃掉,但是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头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出真香”,由于乾隆爷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漱口,所以茶叶最多是二泡茶,懂行的就知道,这些茶叶只要是晒干后,再泡几道也不是问题,而且这些茶在现在来说算是顶级的茶叶了。
例如大红袍,在明朝的时候成为了贡茶,而且一年产量很低,基本只有乾隆爷这样的身份才能喝上,这样一来宫女们就发现了一个一本万利的生财之道。
她们会将冲龙沟的茶叶渣收集起来,借故说是去清理掉,其实是自己拿回去晒干,再用一种陶瓷罐收藏起来,等积累到一定的斤数后,通知宫外的人,利用特殊的渠道送到宫外茶商手中,这样一来就能换上一些银子,不但能改善生活,还为以后老了积累一些资粮。
因为宫女出宫后,其实能够嫁给好人家的比较少,大部分的宫女是孤独终老,或者自己置些产业安养晚年。
而且由于宫中规矩深严,想学电视剧那样宫女逆袭上位,最终获得乾隆爷青睐,基本上是在做梦。
所以她们很现实,而宫中虽然有月俸,可是能够轻松获利的门道,谁不想呢?
清朝皇宫内的茶叶有多贵重呢?
就按茶叶蛋来说,清朝道光和光绪都喜欢吃茶叶蛋,茶叶蛋很常见,在民间当时也就是三四文钱的样子;
可是内务府的茶叶蛋,要收光绪和道光差不多每只要三十多两银子,而茶叶蛋最贵的不是鸡蛋,主要还是茶叶,可以想象当时茶叶蛋都这样的价格,那么可重复利用再次品尝的价格就更高了,而且由于是乾隆爷使用过的,再天子的光环加持下,其身价更是不菲,而且是供方市场,供不应求的那种,所以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想要一品乾隆爷香茗的人为数不少。
所以为何宫女即便早起,或者会受到责罚,依然抢着要给乾隆爷去漱口,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还有两个原因,也是宫女抢着做这差事的缘由!第一:能够显示自己在宫中的身份和地位,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宫女,在宫中宫女很多,但是要给乾隆爷奉茶,可不要以为随便是谁都行,也不是说乾隆喜欢谁就是谁,或者每天不同宫女换着侍候,反而是需要有一定地位的宫女,而且清朝的内宫中,宫女也分了许多不同等级,等级当然和地位挂够,所以能给乾隆爷奉茶漱口,本身具有一定资历。
第二:希望有朝一日飞上枝头当凤凰,虽然清朝宫中担忧皇帝因为宫女分心,所以在选择宫女的时候,以德而不是以容貌,并且宫中等级森严,宫女一进宫就注定一生是宫女,但是如果天天能够见到乾隆爷,大家混个脸熟,万一拿一天乾隆爷看上了自己,或者感觉自己服侍的好,封给自己一些奖赏,那么自己要不就能一步登天,要不也能够拿点封赏,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而且许多宫女一生人在宫中,能够见到乾隆的又有几个,大部分都是在宫中忙里忙外的服侍主子,经常还受嬷嬷的脸色,谁都想能做这份轻松的又能有机会的差事,所以宫女才使出浑身解数希望能当这差事。
小结一下:其实宫女热衷给乾隆爷漱口(冲龙沟)完全是出于利益,做为一份宫中体面的差事,虽然起来的比较早,可是一本万利,而且还能体现自己在宫中的地位和身份,万一那天被乾隆爷看上恩宠有加,搞不好自己就能平步青云,再也不用当宫女了,所以宫女们才热衷于报名这差事,而且由于当时乾隆等清朝皇帝使用的贡茶,宫外的价格也很高,所以她们的利润也是很丰厚,可以说是古代比较早的一个环保做法,或者是二次废物利用,不但没有风险,还能为环境做贡献,自己还有银子拿,宫女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
正所谓“无利不起早”,宫女之所以在每天早上皇帝“冲龙沟”时抢着伺候,当然是这里面有利可
而所谓的抢着伺候,其实也是背着皇帝勾心斗角,当着皇帝的面自然都老老实实的。
01“冲龙沟”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皇帝为什么每天早上都要“冲龙沟”啊?
其实“冲龙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漱口,因为皇帝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所以跟皇帝沾边的事,一般都会带着“龙”字。
比如龙袍、龙椅等等,那皇帝漱口也要起一个高大上的名字,于是就叫“冲龙沟”。
那怎么“冲龙沟”呢?
其实,就是每天早上皇帝起床后,宫女准时泡上一杯上好的茶水。
待水温合适后,呈送给皇帝,皇帝用来漱口,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皇帝的口腔清洁,没有异味。
其实“冲龙沟”是满族的一种清洁口腔习惯,不只是皇帝,据说当时的八旗子弟全都这么清洁口腔。
当然了,除了皇帝,其他八旗子弟并不敢把这叫“冲龙沟”,但形式是一样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习惯基本上已经消失不见了,据说只有少数人仍在坚持着。
02宫女能从“冲龙沟”中获得什么好处?
我们之前说了,皇帝用茶水漱口,那漱口之后自然不会再喝了,所以剩下的茶叶,就由宫女自己处理,而由于茶叶只泡了一次,所以还可以再用。
宫女就会悄悄地把茶叶捞出来晒干,再托人拿到外边卖了,由于皇帝用的茶叶都是地方进贡的最好茶叶,珍贵无比,加上只泡过一次,所以茶叶的大部分精髓还在。
外面的人们平时享受不到这种高档茶叶,能买到皇帝喝剩下的也是非常难得的,并且古人认为,从皇宫里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的,尤其是皇帝用过的。
他们自然愿意花高价购买,而宫女卖这种“过水茶叶”的钱,甚至比自己的薪水还高,自然抢着伺候皇帝做这件事情。
其实,不只是皇帝身边的宫女,宫里面所有伺候主子的宫女,都会抢着做这件事情,甚至外面伺候八旗子弟的丫鬟,如果能轮到这个差事,也会把茶叶捞出来晾干,再卖出去,多少能换些钱。
03古人都是怎么清洁口腔的?
那除了清朝皇帝和八旗子弟,是用这种方式清洁口腔的,其他普通的古人通过什么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口腔健康呢?
古人到底刷不刷牙?
实际上古人很早就知道保护口腔卫生及牙齿健康的重要性了,比如隋朝名医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提到了饭后漱口的重要性:“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
”我国最早用来清洁牙齿的是杨柳枝,据史料记载,晚唐时期人们把杨柳枝泡在水里,需要清洁牙齿时,就用牙齿咬一下杨柳枝,然后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像小刷子一样散开,这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晨嚼齿木”。
到了宋朝,古人还发明了类似牙膏的东西进行刷牙,比如用茯苓等药材熬制成“牙膏”,或者用青盐当做牙膏,把这些东西放入口中后,再用手指、布、杨柳枝等进行刷牙。
而到了南宋时期,已经有了专门售卖“古牙刷”的店铺,那时候的牙刷制作材料五花八门,有动物骨骼、动物的角、竹子、木料等,大多是在头部钻眼,绑上马尾等材料,其实跟现代的牙刷已经非常接近了。
04总结所以说,皇帝“冲龙沟”就是漱口,这是皇帝保护口腔的一种措施,而宫女们抢着伺候,也是因为可以卖“过水茶叶”,这绝对是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
参考:
伺候皇帝“冲龙沟”,对宫女们来说,是激动到夜不能寐的幸事。
您别误会,这可不是什么宫廷秘闻,而是每天早上,皇帝起床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漱口。
皇帝乃真龙天子,凡是跟皇帝沾边的东西,都得取个高大上的名字。
比如皇帝的衣服叫龙袍、椅子叫龙椅,漱口,便叫作“冲龙沟”。
读到这里,有人就该说了:漱口嘛,不就是端起杯子,含一口水,“咕噜咕噜”几下,吐出来,几秒钟不就完事儿了嘛!皇帝的“冲龙沟”,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
“冲龙沟”这个说法源自满清文化,不仅仅是皇帝,满清的八旗贵族都有这个早起漱口的习惯。
他们认为,睡了一宿之后,体内的浊气都扩散到了口腔。
于是便通过茶水漱口,达到清新口气,舒醒脾胃的功效。
但是,古人清洁口腔的历史,可不是从满清开始的。
早在秦汉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注重对牙齿的保健和清洁。
古人虽没有牙刷牙膏,但牙齿保健得还不错。
在《诗经》中,就有赞颂美人牙齿“齿如瓠犀”,瓠犀就是葫芦瓜的籽,形容牙齿又白又整齐。
这得益于他们每天的坚持的清洁方法。
《礼记》中也有记载:“鸡初鸣,咸盥漱”说的就是每天早晨,鸡打鸣后,人们便会开始洗漱。
他们还会在吃完饭后“虚口”,就是喝一口酒,用来涤荡口腔,不仅可以漱清异物,还能杀菌除味儿。
到了隋朝,漱口仍然是古人保护牙齿的主流方式,《诸病源候论》记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漱口漱了几百年,人们发现,光靠漱口好像并不能解决厚厚的牙垢问题。
于是,他们便开始想办法,通过特制的物品来清洁牙齿异物。
上世纪七十年代,江西南昌市发掘出一座三国时期的东吴高荣墓。
在这座墓内,他们发现了金制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末尾尖尖的,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牙签。
宋朝时期,有人尝试用马尾毛来做成刷子,用于刷牙。
还有的用柳枝、桑枝煎水加入细辛、姜汁熬成的膏状物,很像我们如今使用的牙膏。
当然,也不乏很多人采用嚼嫩杨柳枝的方式,不仅能清洁牙垢,还能清洁口气。
这也是《本草纲目》最为推崇的洁齿方式。
不得不承认,古人还是挺爱干净的。
早晨“冲龙沟”,很有必要。
言归正传,咱们继续说回“冲龙沟”这件事儿。
满清贵族们“冲龙沟”所用的水,可不是普通的清水,而是上等的茶水。
茶叶水比清水效果更佳,还能保护牙齿。
“药王”孙思邈在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载:“凡饮食讫,则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
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
”孙思邈都说了,用浓茶漱口,不仅可以解腻除臭,清除牙齿异物,坚固牙齿,还能健脾开胃,使身心舒畅。
这种养生方式,放到现在也丝毫不过时。
早上喝一点温开水,对身体还是很有益处的。
可以补充夜晚身体所流失的水分,还能清洗肠胃,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缓解便秘等症状。
用茶水漱口,除了清洁口腔,消除口臭,还可以预防一些流感病毒。
还可以帮助患有牙龈炎、牙周炎的人减轻症状。
看来,早晨“冲龙沟”,好处多多。
“冲龙沟”大有乾坤:茶与水的选择。
皇帝漱口所用的茶叶和泉水,那自然是最上等的。
就拿乾隆来说。
乾隆爷爱喝茶,尤其是西湖龙井。
乾隆曾六下江南,当然不是为了和夏雨荷约会的。
他每次必去的地方就是西湖茶区。
在龙井的狮子峰胡公庙前,有18棵茶树,就是专门为乾隆准备的专供御茶。
好水配好茶,茶叶这么高端,泡茶的水也不甘平庸。
为了找到顶好的泉水,乾隆还命人专门打造了一个银斗,就是为了甄别水质最优的水源。
经对比,玉泉水比其他的泉水更轻润,所以乾隆泡茶便指定了玉泉水。
乾隆活到89岁高龄,或许也与诸如此类的养生习惯有所关联吧。
清末的“败家娘儿们”慈禧太后,也是一个会享受懂生活的主子。
慈禧漱口所用的茶叶都是当季最新的顶级茶叶。
泡茶的水则是从深山里运来的泉水。
即便如此,慈禧觉得还不够体现尊贵和健康,又开始在茶水上面“添油加醋”。
她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经,说是用清晨花瓣上的露水泡茶,不仅能使茶味更芬芳,还能养颜美容。
这样一来,可就苦了伺候慈禧的宫女们,她们天还没亮就要爬起来采集花瓣上的露珠,为的就是老佛爷起床的第一口茶水。
材料敲定了,接下来,就是泡茶了。
泡茶讲究“一泡水,二泡茶”。
“一泡”也称为洗茶。
就是用热水把茶叶冲洗一下,先洗掉茶叶上的灰尘,然后将水倒掉。
洗茶还有个好处,就是将风干的茶叶浸湿,茶叶得以舒展,更能透出茶香。
第二道的“泡茶”,才是用来喝的。
宫女们每天早晨要根据主子的起床时间,将第二道冲泡好的茶水呈到主子面前。
“冲龙沟”背后的机会与好处。
对宫女来说,伺候皇帝“冲龙沟”,是挤破头也要争取的肥差。
说不定,来个名利双收也是很有可能的。
先来说说如何“获利”,这个也是最直观的好处。
前面说到了泡茶中的“一泡水,二泡茶”,接下来要说的是宫女们深谙的“三泡四泡是精华”。
皇帝冲完“龙沟”,剩下的茶水,几乎不会一口气“咕噜”喝掉。
那么,剩下的茶水,便是宫女们大展身手的机会。
毕竟,“三泡四泡是精华”,被皇帝只喝过一口的剩茶,可全是精华呢!她们将这些茶叶小心地收起来,风干晾晒后收集起来,每日攒一点,日积月累,攒了一堆,便拿去宫外变现。
这些品质上乘的剩茶叶,虽说在味道上比原茶稍微逊色,但是也不影响饮用,因此在宫外的销路也极好。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因为此茶叶为皇帝所饮用,所以才会更受追捧。
正是因为这些二次利用的茶叶自带光环,再加上它本身的品质上乘,不仅不愁变卖,而且收入还不菲,这也是小宫女们争先恐后想伺候皇帝“冲龙沟”的主要原因。
当然了,还有一些为了“得名”的宫女,她们争取一切伺候皇帝的机会,盼着有朝一日飞上枝头变凤凰。
您试想,一大早起床的皇帝精神饱满,漱口完毕后更是神清气爽,乍一看,一旁侍弄的小宫女眉清目秀,举止轻柔,皇帝不免龙颜大悦,早上侍完茶,晚上再顺便侍个寝,概率也是不小的。
一旦入了皇帝的眼,运气好点的宫女,再生个一儿半女什么的,不比这提心吊胆的拾掇剩茶叶来得容易呀!正所谓“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宫女慌慌张张,抢着给皇帝“冲龙沟”,为的不过是
“冲龙沟”一词也是满清八旗子弟所取出来的,其实就是我们早晨经常干的一件事,漱口!满清八旗子弟都有个习惯,就是清晨起床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漱口,先喝上一杯上等的茶水,然后“咕噜咕噜”几下,再吐出来,就算是漱口了,相当于我们现在刷牙齿,毕竟古代没有牙刷。
其实满清八旗子弟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睡了一晚上,肚子里有不少秽气,喝茶先湿一下食道,吃饭的时候才吃得香,旗人们为喝早茶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冲龙沟”。
然而丫鬟都喜欢早起,趁主子们起床,第一时间端上上等的茶水,让主子漱口,有人说这是哪门子好事?
问题就出在茶水里面,因为八旗子弟认为,既然是去秽气,自然要用好茶叶,泡出来的茶水清香怡人,喝上一口就好比吃了口香糖一样。
当然要达到这种效果,茶叶自然是极好的,而且对这种茶叶,最多也只能泡两次,两次之后就失去了香气,所以便全部倒掉了,但是丫鬟可不这么想,即使泡了两次,这种上好的茶叶还是比普通的茶叶要好很多。
她们在主子漱口之后,将里面的茶叶全部取出来,日积夜累,晒干之后再装起来,让出宫的太监拿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银两,常年下来,能还上不少钱,可以补贴家里人用。
晒干的茶叶尤其是清朝末期,慈禧也有这个习惯,她每天四五点就起床,起床之后就马上又宫女端上茶水,慈禧用的茶叶全是当时季节最新的茶叶,也是最顶级的茶叶,并且水都不是普通的白开水,必须是深山里运来的泉水,所以当时伺候慈禧的宫女都喜欢抢着去做这件事。
我们可以认为满清八旗子弟包括乾隆、慈禧等人都喜欢铺张浪费,很多事情都出乎我们的想象,但是就“冲龙沟”这件事来讲,我认为这更像是一种文化,是区别于汉族文化之外的,当时的汉人很多都是清晨起床之后就直接吃东西,要么喝点白开水漱漱口。
满清八旗子弟的这种“冲龙沟”文化其实是有好处的,只是有些人过于浪费,用茶水漱口有很多种好处,茶水漱口能够反复冲击口腔的各个位置,把牙齿沟裂区、牙颈部、牙间隙、唇颊沟等处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牙垢清除出来吐掉。
这是普通的水所比不了的,不仅如此,用茶水漱口还可以预防一些流感病菌,如果有牙龈炎症的人还可以减轻症状,预防牙周炎。
在当时的满人肯定是不知道这些的,但是他们至少知道茶水漱口比白开水要好,很多满人也用不上好茶叶,但是会用差点的茶叶代替。
当然,丫鬟抢着去做就是看中里面的茶叶,如果是普通的茶叶自然就没那么积极了。
后来慈禧有发明了一种新的漱口方式,就是用清晨的露水,尤其是花朵上面的露水,慈禧也不知道听哪个御医说的,说用露水漱口可以更加清香,于是慈禧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让几十个宫女去收集露水,这下可累苦了这些丫鬟、宫女了。
【感谢
当然贵为皇帝的乾隆,冲龙沟自然也是有讲究的,毕竟是为了除去身体相当重要部位的秽气,所以选用的都是上等茶叶,毕竟乾隆爷爱喝茶,人尽皆知。
我们都知道皇宫里皇帝御用厨房,被称之为御膳房,对于爱喝茶的乾隆来说,还有一个机构名为御茶膳房,主要分为茶房、清茶房和膳房三个组成部分。
你可不要小瞧了这小小的御茶膳房,足足有120多人,就是专门为了伺候乾隆爷喝茶,你敢不敢信?
即便是帮乾隆爷泡个茶,大小也算是个官,但是这官有多大?
你知道吗?
茶房总领:授衔二等侍卫,相当于正四品武官,其余的尚茶副、茶尚,分别对应正五品以及正六品武官,由此可见,给乾隆爷泡茶也是需要军衔的,毕竟一旦泡茶的人出了问题,那乾隆爷的的安危就没有办法保障,所以要想干这活,忠诚度很重要。
乾隆爷泡茶只用玉泉水,为了寻找适合泡茶的水,乾隆爷还有一个专门用来称重的特质银斗,直白点来说,玉泉水比一般饮用水要轻,两者混合,静置浮于上。
还记得当年乾隆爷六下江南吗?
其实除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乾隆爷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西湖种茶区,在龙井的狮子峰胡公庙前,专门有为乾隆皇帝准备的18棵茶树,盛产乾隆专供御茶,就足以证明乾隆皇帝对于茶的热爱与严格要求。
由于乾隆皇帝爱喝西湖龙井,所以也造就了他89岁的高龄。
所以说,乾隆皇帝冲龙沟,用的是什么茶叶?
想必也不需要我再次说明了吧! 就拿乾隆皇帝冲龙沟这回事儿来说,其实也不算稀奇,就是拿泡好的茶水来漱口,只不过皇帝身为九五之尊,这件事,自然也不可能亲力亲为,所以都是找宫里的宫女,太监代劳,究竟更愿意用哪个?
想必大家都知道,乾隆爷也是看心情。
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冲龙沟三个字,难免会想歪歪,实际上龙沟指的就是皇帝的嘴巴,不过古代一般用真龙天子代指皇帝,那么龙沟可不就是皇帝的嘴巴吗?
冲龙沟也就是清晨起来用茶水漱漱口而已,但是皇帝漱口显然跟普通人不一样,名字高大上不说,选用的茶叶都是上等精挑细选,慢火提前熬制的。
要说冲龙沟这回事,其实也并非乾隆皇帝专属,漱口嘛,实际上这一习惯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早在千年以前的《礼记内侧》中,就已经明确记载: “鸡初鸣,盐盥漱” 说的就是清晨金鸡打鸣,也就是人们用盐水漱口的时候,普通人用盐水漱口,那么皇帝用茶水漱口,都是为了口腔清洁。
唐代的时候,人们会把杨柳枝条用来当牙刷,清洁牙齿,我国历史上有关牙刷的最早记载,应该是宋代用马尾巴制作的牙刷,当时的人们也会用皂角浓汁,来进行牙齿清洁。
后来,随着人们对于口腔健康的重视,也逐渐出现了牙膏的雏型,比如会混合加入姜枝、芙蓉沫等能够清洁口腔但不伤牙齿的清洁剂,当然在我国古代,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刷牙的待遇,普通人简单漱个口或者随便弄一下,其实也就已经不错了,刷牙的习惯普遍流传于士大夫阶层等贵族阶层。
宫女为何抢着伺候皇帝“冲龙沟”?
第一、因为有利可
毕竟那是皇帝所喝的御茶,在外边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贵族们也想搞点过来尝尝鲜,所以只要宫女手里头有点余粮,基本上都能够出手,毕竟这也算是需求比较旺盛的生意,宫女在宫里混,要求也不高,能够凭借着这一项收入,也确实能够充实自己的口袋,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能够混个脸熟 冲龙沟,这也是宫中的宫女,为数不多的能够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搞得不好就会四目相对,在皇宫中,谁又不想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呢?
对于妃子们而言,活动范围有限,很多时候,或许还没有宫女自由呢。
对于那些能够服侍皇帝冲龙沟的宫女,自然也有更多的机会被皇帝宠幸、认识,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所以如果有机会,宫女们当然都是很乐意干的呀,毕竟这项工作轻松也没有什么大的安全隐患,还有很大的概率,能够金鸡变凤凰呢。
第三、得到意外之喜 常言道,赚钱的生意都离钱比较近,那么能够被皇帝宠幸,很大概率也就是离皇帝比较近,一旦在皇帝面前刷脸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可以得到不一样的好处,如果能够服侍皇帝,服侍的比较舒服,冲龙沟冲的比较干净,那么也有很大概率,被皇帝指定为冲龙沟的,这不仅是一项肥差,还是一个比较轻松的活儿。
世间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如果宫女自身条件过硬,能够获得皇帝青睐,有幸生个一儿半女,那么将来母凭子贵,直接就能实现阶级跃迁。
历史上的真实情况究竟是否如此呢?
实际上,自从明代的壬寅宫变发生之后,皇帝对于宫女的防范,就日益提高,冲龙沟,确实能够近距离接触皇帝,但是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究竟有谁不羡慕?
长期以来,因为这件事,宫女们之间勾心斗角,也逐渐会产生宫斗闹剧,所以为了进一步防止威胁到皇帝的安危,慢慢的,用宫女冲龙沟这件事,就逐渐被淡忘,甚至于消失了,即便是有,也会是特定的宫女,是皇帝身边值得信赖的,亦或者是为了防止节外生枝,直接就会选用太监,一下子就能省不少事儿。
为了皇帝的安危,宁可错杀100,也不会放过一个,本来冲龙沟这件事,也没多大不了的,但是一旦涉及利益争端,那就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宫女们争着抢着冲龙沟这件事,慢慢也就销声匿迹了。
毕竟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很少有宫女能够通过这件事儿,获得皇帝的恩宠,这无疑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总而言之,后宫宫女们争着抢着给皇帝冲龙沟这回事,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就被取缔了,毕竟这也威胁到了某些人的利益,长此以往,也不利于皇帝的安全。
参考:
主子要“冲龙沟”,丫环们抢着服侍,里头究竟有什么秘密?
看到这个问题,我承认
加上一“龙”字,似乎还和皇帝扯上了关系,让人很容易脑补一场香艳的宫廷秘闻。
然而事实上,这不过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生活习惯——漱口。
“冲龙沟”一词,目前没有看到典籍上有过记载,我猜这应该是近几年网络小说新造的词儿。
在清朝,上至皇家,下至满清贵族们,每日清晨起床后都要“冲龙沟”,也就是漱口。
这漱口本是件很普通的事儿,毕竟口腔闭合一夜后,难免出现秽气,那时候刷牙还没普及,用水漱口可以去除秽气,清新口腔,继而神清气爽,舒醒脾胃。
然而再普通的事情,发生在这些骄奢淫逸的贵族们身上,就成为了非常事。
据说,这些满清贵族在“冲龙沟”时,用的是最上好的茶叶,他们认为茶叶比清水更能清新口气,而且有保护牙齿的作用。
这倒没有夸张。
譬如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记载:“凡饮食讫,则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
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蠢且自去矣。
”在这里,孙思邈将用茶漱口的好处悉数列尽。
可以解腻除臭,可以健脾胃,可以去除齿间杂物,还可以坚固牙齿。
所以,养尊处优的贵族老爷奶奶们,清晨起来漱上一口茶水,是非常有益的。
而那些丫环为何要抢着去服侍?
据说这些“冲龙沟”的茶水,因为不打算喝下,所以仅仅用茶叶第一遍泡出的茶水。
而凡有点常识者皆知,泡茶时第一遍多用作清洗,因为茶叶表面多附着细尘杂质。
第二第三遍才品用,味也最香醇。
所以,在主子们用完第一遍茶水后,剩下的茶叶还可以再用。
丫环们会将其收好重新晒干,偷偷运到外面去卖掉,也是一笔收入。
如果按照常识,这种重新晒干的茶叶喝茶的人一眼就能辨出,所以想卖个好价钱是根本不可能的,甚至都很难售出,但终归也有它的市场,所以我们姑且相信是有这么个情况吧。
但是将其传为一种风气,那就夸张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再看看,在没有牙刷和牙膏的年代,古人都是怎么清洁保护口腔的。
秦汉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牙齿的保健和清洁有了要求,譬如《诗经》中提及美人牙齿是“齿如瓠犀”,瓠犀就是葫芦瓜的籽,又白又整齐。
那么该怎么养成这样的牙齿?
没有牙刷的年代,他们一开始采用的是漱口的方式,《礼记》中就有载:“鸡初鸣,咸盥漱”也就是清晨起床后,人们会漱口以保护牙齿。
除了早上漱口,人们还会在吃完饭后“虚口”,就是喝一口酒,用以涤荡口腔,不仅起到清洁作用,还能让口气清新。
到了隋朝,漱口仍旧是人们保护牙齿的主流方式,《诸病源候论》就有载:“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就这么漱了五百多年,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还有更好的保护牙齿的方法,那就是刷牙。
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那些一辈子都漱口的人,牙齿就没有积累厚厚的牙垢吗?
他们为什么不用手抠?
既然用手抠,怎么没想过用别的东西代替手呢?
扯远了,拉回来。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江西南昌市发掘出一座古墓,据考证这是三国时期东吴高荣墓。
里面发现了金制耳挖勺和小杨枝的龙形器物,末尾尖尖的,这时候的牙刷也仅具备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作用,类似牙签。
然而因为采用的材质为金属,所以也非常人可有。
到宋朝时,人们学会了用马尾毛来做成刷子,用于刷牙。
与其配套的是柳枝、桑枝煎水加入细辛、姜汁熬成的膏状物,也就是牙膏的雏形。
这时候的牙刷已经与现在的牙刷没有分别,当然,也不乏很多人采用嚼嫩杨柳枝的方式,不仅能清洁牙垢,还能清洁口气。
这也是《本草纲目》最为推崇的洁齿方式。
最早牙刷而牙膏还在慢慢的进化,譬如后来苏东坡曾自己发明用茯苓粉和松脂的细末来擦牙;
科学家沈括用的则是苦参。
到了清朝,青盐已经被普及,譬如《红楼梦》中,曾写及贾宝玉用青盐擦牙,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在《红楼梦》中,贾府的主子们用餐后也会用茶漱口,这就是所谓的“冲龙沟”了。
参考:
乍一听到“冲龙沟”这个词,相信不少朋友便会想入非非,以为这又是什么伤风败俗、不堪入目的事情。
当然,也有一些朋友会觉得这是与皇帝有关的事情,因为它用到了一个只有古时候皇帝才最常使用的“龙”字。
其实,如果将“冲龙沟”放到现在,那就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这仅仅就是我们早晨起床后首先要进行漱口的习惯而已。
只不过清朝时期的上至帝王后妃,下至皇室宗亲和满洲贵族们,为它制定一整套的流程与标准,同时又为它起了一个非常“高雅”的名字,这才有了历史上的“冲龙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而又普通的事情,不少宫女和丫鬟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去伺候。
这究竟是为何呢?
这里我就为大家细细说来。
“冲龙沟”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非常的“讲究”。
清朝时期,满洲人在入关之后,开始逐步“汉化”,同时,这些身居高位、坐享荣华富贵的皇室宗亲和满洲贵族们,也不断的学习传统汉族地主士大夫阶层的一些生活习惯。
“冲龙沟”便是其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它与斗蛐蛐、遛鸟儿、喝茶、听戏一起,都被当成了一种生活的必需。
那个时候的人们,虽然没有像现在的人一样,有着刷牙的习惯,但是却仍然非常注重口腔的健康,漱口便是最为普遍、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清洁口腔的方式。
然而,不同于饭后的漱口单纯的是为了保持口腔健康,早晨起床后的漱口则被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是非常迷信的,他们认为人在夜晚睡觉的时候,体内会聚集起来许多的“污秽之气”,这不仅会让自己的身体出现异样,影响身体健康,也会给这一天带来不好的运气。
所以,这些达官贵人们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漱口,为的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体内的“脏东西”给排出去,从而让自己免受“污秽之气”的干扰。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样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尤其是在我们现在人看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在当时却被冠以了一个非常“高雅”的名字,即“冲龙沟”。
而这既体现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早晨起床后漱口这件事情的重视,同时也将其赋予了满满的仪式感,以及对于全新一天的美好寄托。
当然,在整个“冲龙沟”的过程中,不少贵族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习惯和讲究。
比如,有的人会像《大宅门》之中的白景琦一样,先用手蘸着水洗洗眼睛,除了是在清洁外,同时也是在“明目”;
再比如,有的人会制定严格的步骤,第一杯水漱口,第二杯水洁齿,第三杯水润喉后吐掉等等等等,名目和讲究非常的繁琐。
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个起床后的简单动作,却蕴含着满满的“仪式感”。
丫鬟们抢着伺候“冲龙沟”,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利益。
在清朝时期,不管是宫外的皇室宗亲、达官贵胄,还是宫内的皇帝和后妃,都有着“冲龙沟”的习惯。
然而,“冲龙沟”在受到这些贵为“主子”的人们的坚持与热捧的同时,作为下人的丫鬟、宫女和家奴、太监们,也是争先恐后的抢着伺候。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因为伺候“冲龙沟”的差事有多么的轻松,而是因为这其中有利可
前文中也提到了,“冲龙沟”是极受重视的生活习惯,因而在“冲龙沟”所用的茶水也是非常考究,除了对于水质和水温的严格要求外,所选取的茶叶也是非常的名贵。
一般来说,不管是皇宫之中,还是皇室宗亲以及满洲贵族家中,都是选取最为上等绿茶,作为“冲龙沟”茶水的原材料。
而这些茶叶,也正是这些丫鬟、宫女、家奴以及太监们真正所要争夺的焦点。
要知道,这些茶叶的作用就是在于“冲龙沟”,而由于“冲龙沟”的目的是在于排除体内的“污秽之气”,为了
而这些品质上乘,并且只走过一两泡水的茶叶,虽然味道上会较之原茶味道有些不同,但在晾干之后,仍可以卖出一个好的价钱。
于是,这些伺候“冲龙沟”的“下人”们,便打起了这些茶叶的主意,甚至有的人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争抢这些用以“冲龙沟”的茶叶,为的就要借此谋利。
其实,这些争抢“冲龙沟”茶叶的丫鬟、宫女、太监们,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毕竟但凡是有条生路,也不会将自己将身为奴,听人差遣,同时也将自己的生杀性命交到别人的手中。
虽然有些宫中的太监,以及满洲贵族府上的家奴们,可以依靠被赏识和宠信,捞下不少的好处和财富,一部分的宫女和丫鬟也能靠着美貌,摇身一变成为妃嫔或者妾室,进而无需再为生计发愁。
可这毕竟是少数,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如此这般的“好运”,他们只能靠着平时的辛勤付出,为自己的将来做着打算。
于是乎,这些用以“冲龙沟”的茶叶,成为了这些可怜的“下人们”赚取财富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才导致了他们争先恐后的抢着伺候“冲龙沟”,甚至为了拿到这些剩下的茶叶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心酸与艰辛,让人感到可悲和可怜。
参考:
在满清时期的达官贵人当中,流行着一个词叫“冲龙沟”。
这些主子们“冲龙沟”的时候,据说当时丫鬟们都抢着去。
那么,“冲龙沟”到底是什么呢?
为何这些丫鬟们都抢着去伺候呢?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叫“冲龙沟”。
“冲龙沟”最早起源于满清文化。
清军入关以后,作为战功赫赫的八旗子弟个个加官进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八旗子弟全成了养尊处优的富贵闲人。
他们提笼架鸟,无所事事。
生活越来越奢华,日常中讲究也越来越多。
他们每天奢靡的生活,就从早上“冲龙沟”开始。
“冲龙沟”就是满清时期的达官贵人们,早晨起来先喝上一杯上等的温度适中的茶水,然后再把剩下的茶水含在嘴里,“咕噜咕噜”几下,再吐出来,就算漱口了。
他们认为睡了一宿的觉,肚子里有不少的秽气。
先喝点茶水,让食道湿一下,肠胃通畅了,吃饭才吃得下,吃得香。
而且漱口还能除去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这样还能去除口气,迎来一天的好心情。
因为毕竟当时没有牙刷、牙膏,这样做就相当于刷牙了。
当时的人们为喝早茶和早起漱口,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冲龙沟”。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主子们“冲龙沟”的时候,丫鬟们都抢着去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利不起早”。
凡是一件事人们争着抢着去做的,肯定是有一些利益在里面的。
主子们“冲龙沟”,丫鬟们都争着去伺候,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用来冲龙沟的茶叶,还可以卖钱。
懂茶艺的朋友们都知道,茶叶是“一泡水,二泡茶”。
“一泡”通常是指洗茶。
用热水把茶叶冲洗一下,水就倒掉了。
这是因为茶叶在加工收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灰尘落在上面。
洗茶不但洗去这些微尘,而且茶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得到舒展。
真正用来喝的是第二遍茶水。
当时达官贵人们虽然只是早起喝一杯茶,也会用上好的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茶叶来冲泡。
这样的茶水,喝上一口清香怡人,好像吃了口香糖一样神清气爽。
这些茶水,用来给主子们冲完龙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因此,茶壶里剩下的茶水就被当时伺候主子的丫鬟们倒掉,而壶里的茶叶则被她们收起来,晾晒干净。
因为泡茶还有一个说法叫“三泡四泡是精华”。
这些上好的茶叶,虽然冲泡了一两次,但是茶叶的味道还是不受影响的。
因此,小丫鬟们就把这些茶叶收集起来,日积月累,就攒多了。
再托男仆们把茶叶卖到茶叶行,赚取一些零花钱。
常年下来,还能得不少钱呢。
除了自己花销,还能贴补家用。
这就是小丫鬟们争着抢着去伺候主子“冲龙沟”的原因了。
尤其是清朝末期的时候,慈禧也有这个习惯。
慈禧岁数大了,早晨醒得也早。
她每天四、五点钟就起床。
起床以后,宫女们马上就给她端来了温度适宜的茶水。
她先是慢慢喝上几口,再轻轻漱漱口。
冲完龙沟,再让太监们给她梳洗打扮。
慈禧用的茶叶都是当季最新的顶级茶叶。
而且水也不是用普通的白开水,而是要深山里运来的泉水。
后来慈禧不知道听哪个太医说,用露水,尤其是花朵上的露水煮开泡茶,茶水更加清香。
于是她让小宫女们早晨三、四点钟就去采集花朵上的露水,也不知道是哪个宫女得罪了太医,出了这么个“馊主意”!为此,宫女们也是苦不堪言!不过,慈禧冲完龙沟的茶叶,宫女们收集起来晾干,就委托太监们卖到宫外去了。
得点银子,也算补偿一下伺候老佛爷的辛苦了!其实,早晨“冲龙沟”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有书君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得知,早上喝一点温开水,对身体还是很有益处的。
因为毕竟早上开始自己泡茶喝,不那么现实,我们就用温开水替代茶水了。
一早起来,喝一点温开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
再者,早晨喝上一杯温开水,还能清洗肠胃,增进食欲,促进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
另外,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缓解便秘等症状。
早晨喝一杯温开水,还可以有效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当然,喝点温开水,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提神醒脑,让人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
关于用茶水漱口,除了清洁口腔,消除口臭,还可以预防一些流感病毒。
如果有牙龈炎、牙周炎的人,还可以减轻一些症状。
看来,“冲龙沟”对身体还是有很多好处的。
不妨,明早我们也试着冲一冲“龙沟”?
不过为了节省时间,喝的水咱可以用温的白开水代替。
至于漱口,我们可以用头一天的剩茶水兑上一些温水。
大家说这样做可行吗?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伺候洗龙沟的众多好处伺候皇帝洗龙沟要从头天晚上说起,八点钟一过,宫门全部上锁,没差事的太监统统出宫,值班的太监提前到总管住处报道,总管分配好任务,再由领班的带到皇帝歇息的宫殿,殿门口由两人值守,殿外两人巡逻。
另外,宫女同样要值夜,皇帝更衣室门口配置一人,专门负责给与皇帝侍寝的宫女当帮手,一旦皇帝卧室有动静就迅速响应。
当然了,这些在夜间给皇帝值夜的宫女需要经过精挑细选确保绝对可靠方可上岗,再根据各自的服务职能划分等级:在皇帝身边敬茶候烟的称为上上等;
在寝宫值夜班的是特等;
帮助皇帝更衣、伺候大小便,给皇上洗脚、洗澡,夜间侍寝的为特特等。
能到这个位置的人,全是亲信,即便是李莲英这样的大太监都会对她们恭敬有加。
到第二天3-5点左右,皇帝屋里就开始有动静了,只要他屋里灯一亮,做粗活的宫女就从宫外抬来一桶热水,在殿外面预备等候,老太监开始熬制银耳汤,等侍寝的宫女在地上磕头完毕大喊万岁吉祥,值夜的和当天值班的人便到殿中跪拜,等到皇帝寝室门帘挑开半边时,就意味着可以进人了,最先进去的是给皇帝叠被子的,称为司衾。
被子叠好后用银盆端上热水帮皇帝用热毛巾在盆中洗手。
接着是洗脸,洗脸是热敷,热敷完毕由宫女将青盐蘸在牙齿上,用茶水漱口,这一过程称为洗龙沟。
漱口茶叶用料十分讲究,由各地官员进贡而来,因为第一泡有浮沫,需要倒掉,用第二泡,才能漱口,皇家使用的茶叶,就算是泡过一两次,晾干后也能保证含有茶香,再说这是皇帝御用之物,托人带出宫外,还能换些银两。
成为皇帝身边的宫女,便成了许多宫女梦寐以求的事情,不光是一同进宫的姐妹来巴结你,就连那些资深的太监都会对你客客气气的。
据最后曾经伺候过慈禧的宫女口述,她当时只凭着一双五福捧寿鞋就能风光无限地行走在西二长街甬路上,年纪稍长的老太监见到她都要立马朝路边一站,躬下身躯恭恭敬敬的问候一句:姑娘新禧。
而小太监见了更是要退到路边一丈远,等宫女走近了,再规规矩矩地请个安:姑姑好!具备哪些条件的宫女才能伺候皇帝?
女孩进皇宫还得从宫女选拔那会说起,八旗制度创立于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期,进入中原后又新增内务府包衣三旗,说白了就是奴仆,宫女由内务府推举到内务府会计司进行一年一次的选拔,除了天生疾病或相貌过于丑陋的被排除以外,其余大多能入选。
入宫后,有专门的老宫女来教授这群十多岁的小姑娘宫中规矩,包括伺候各类权贵时注意事项以及禁忌等,平日里除了周而复始地练习针线活,还要一遍遍学习服侍宫中贵人洗脸、穿衣、梳头等技能,小宫女们基本上没有闲着的时候。
待入宫的女子对皇宫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后再由她们的领队带着现场实操(伺候过程和注意细节)。
进宫后的一个多月内,既是新手技能的填鸭阶段,又是领队遴选备用人才的关键时期。
有天赋的孩子,会被优先挑选出来重点培养,朝着太后及皇帝等人的贴身丫鬟方向发展。
以给伺候慈禧抽水烟为例,宫女只能站在服侍对象的左右两侧两块方砖左右的距离,头微微低着,双眼看着对面人的裤腿,太后或者皇帝只要用眼一瞟就要马上做出反应,点烟丝的宫女首先要用火镰取火,这一步,即便手指被烧焦,烫死都不能在太后屋里掉火星,否则性命难保,当烟丝点燃,更要小心翼翼地计算好每个角度及时机,确保烟嘴能准确无误地送到太后嘴边(慈禧全程不会动手)同样的,替皇帝剃头刮脸也有相应的规矩,只不过是由太监在执行,这里就不展开细讲。
说这么多,只是为了论述从一位普通宫女变成稍有地位的权贵近侍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悟性。
庙堂之外的人如何漱口?
《礼记》生动描述了古代人们的作息场景凡內外,雞初鳴,咸盥漱,衣服,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布席,各從其事。
通俗点说就是:在公鸡打鸣的时候,全家老小就开始起床了,洗脸漱口,衣服着装整齐,枕头、被子一律收拾整齐,家中打扫干净,就开始各忙各的。
后来人们开始就地取材,只用折些柳树枝回来,平常时间以水浸泡,用的时候直接放在嘴里咀嚼,用这个方法把牙缝里面的残渣都给清理干净,关键是嚼完树枝之后口齿留香,干活的时候也能用,简直不要太方便。
小时候试着用狗尾巴草叼过在嘴里吧,就是那种感觉,只不过这柳树枝要不断咀嚼,有点废下巴。
要是找不到柳树枝咋办?
如果身边有槐木、桃枝、葛藤也行,李时珍都对这种漱口方式深加肯定:削为牙枝,涤齿甚妙。
你以为古人的智慧就这点吗?
不,若是这样想,你就草率了,秦汉时期出土过青铜牙刷,那真叫一个硬核了得。
不过以当时的生产水平来看,只有贵族阶层才有使用的经济实力,被青铜包围的权贵生活,想想就美。
由于时代久远,考古人员发现的时候,这些贵族奢侈品就剩下青铜牙刷柄了,安装另一端的牙刷毛(动物毛发)早已没了踪影。
牙刷到唐朝时期就更加先进了,外观跟现代的别无二致。
刷柄为骨制,刷毛由动物毛发制作,相对于秦朝的制作材料,唐代百姓可算是能用得上这一奢侈品了。
而到了宋代,随着人们在美食上面的研究深入,保护牙齿也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牙刷的材质、形态开始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木质、竹制牙刷大量出现。
跟宋朝的网红小吃一样,牙刷铺也开始品牌化经营,当时比较出名的有两家:一个叫凌家牙刷铺”另一个叫“傅官人牙刷铺。
而与之配套的牙膏则由植物粉末混合而成。
作为一名合格的吃货,苏轼分享过他饭后漱口保护牙齿的秘诀: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
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若緣此漸堅密。
每次吃完东西,只要用浓茶漱口,食物油腻厌恶之感立马消散,用茶漱口的妙处还有一点,卡在牙齿里面的食物残渣,用茶水漱口很快就能清理干净,总之一句话,用此妙招,牙齿越来越坚硬。
若回看历史,想要成为皇帝身边的侍候丫鬟,并非易事,一个女孩从13岁左右就进入深宫后院,苦熬三四年,时刻如履薄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有幸在皇家人物身旁鞍前马后,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无数人耗尽青春年岁徒增的悲剧。
参考: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冲龙沟?
一瞅这三个字,不知道的小伙伴,他容易想偏了。
冲吗?
不就是用水。
龙吗?
不就是皇帝老爷们。
沟吗?
这问题打这里就偏了。
要不说咱汉字博大精深呢?
就算是没瞅见过,一听名,一般情况下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所以
其实万般不带您那样想的,错啦,偏的厉害。
这其实就是大早上起来,漱口的一个行为。
咋回事呢?
大家伙大都有个感觉,这嘴巴整个晚上不带嚼咕的,早上起床就感觉不舒服。
毕竟你捂了一晚上,这菌那菌的不是发酵,就是繁衍好几代了,爷爷都能见到重孙子了,所以带着一股子酸臭味很正常。
当然自己个是感觉不到,但这一说话,多少都带着点,见面和人打招呼,这都不好意思。
您就算是一整个晚上张着一张嘴打呼噜,这嘴巴成了过滤空气的一个器官,这嘴巴里头带着点东西,也不好。
所以人家八旗子弟们,起了床,也不着急刷牙的,先来口水,漱漱嘴,咕噜噜来这么几次,也不喝,直接吐了,这才起床。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们要问了:“就这中间丫鬟们还抢着干,能捞到啥好处呢?
”这您就不懂了,人家八旗子弟,漱口能用普通的水吗?
咋也得是茶水,这东西在他们眼里不仅能提提神,还能把嘴巴里头的味道给去去。
就这道手续,人家用的茶叶也不可能是一般那劣等茶叶,一泡都散开了,全是茶叶沫子那种,那不掉价吗?
毕竟老祖宗都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吗?
都是上好的茶叶泡出来的。
就这一壶茶叶,人家也就泡这么一次,就丢了,回锅用第二次,人家丢不起那人。
哎!这些个丫鬟婆子,就把这些
大家伙也知道,这茶叶泡个俩三次这都不成问题,尤其是好茶,泡个三五次都还带着味呢?
所以便宜在这里的。
而且这泡茶的水都有讲究,一般的人也就是井水,好一点的用泉水,您像慈禧这样的,那都是收集早上那圆滚滚的小露珠来煮茶的。
所以在当时清朝的时候,八旗子弟起床这也算是必须的手续,在他们看来一晚上休息,这身体里的毒素也积攒了不少,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泄泄火气。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难道他们不刷牙?
”咋不刷?
漱完口,再刷牙这也不矛盾啊!其实刷牙这事,咱很早之前就有了。
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手指沾点水,就这么来回的擦。
您别乐,真是这样的,咱东煌壁画壁画里头就在现过这样的场景,一
往后再发展,就是手指头栓一小布条,这么来回的擦,这也算是事物在发展吗?
您别看就是这么一个小布条,那会他也算是上好的东西。
别的不说,法门寺地宫里头,出土的石碑上就明确记载了一项贡品,一百条这样的小布条。
想不到吧!所以那会这算是好东西了。
再往后就是用小树枝把其中最嫩的一段咬成鸡毛掸子一样,用这东西去捅。
再接下来,就有牙刷了,别的不说在辽代的墓葬群里头咱就找到过用骨头制作的牙刷柄,这比英国人早了八百多年。
其实在宋代的一些古籍中,就有货郎挑着牙刷子去卖的描述,当然人家叫刷牙子。
这牙膏也是有的,但不像咱现在这样的,人家叫牙粉,是用各种中草药搭配出来的,还有用咸盐刷的。
所以清朝那会他们也刷牙的,只不过漱口是第一步而已。
毕竟八旗子弟的生活就俩字——讲究!铁杆庄稼,又不用去干活,所以生活就很讲究的。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
小说中的“冲龙沟”是清朝八旗贵族早上漱口。
在旧时候人意识到睡觉醒来之后体内会堆积很多脏东西,早上漱口就是为了清除这些脏东西,他们这个漱口非常讲究,要用上等的茶水漱口,有时还会把茶水喝下去,清洗肠胃,这个漱口过程需要很多下人来伺候,一般很多丫鬟都会抢着来做个事,因为做好了能够得到主子的打赏。
对于这个故事,我认为就是小说编造的,我没有查找到官方出处,几乎都是自媒体发布的,八旗贵族在清朝地位在高,敢用“龙”字,“龙”在古代是天子的象征,他们用来表达漱口,这不是死罪?
谁会愿意找死?
对于故事中贵族用茶漱口的事情是真的,至于什么“冲龙沟”、丫鬟抢着伺候都是小说作者为了渲染文章而自己编织的,之后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就拿来当文章发。
漱口在清朝差不多也叫漱口,或者叫盥漱,在《红楼梦》二八回中:“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惦记,二则也想着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
”四九回:“宝玉此时欢喜非常,忙唤人起来,盥漱已毕,只穿.........”曹雪芹是清朝的贵族吧,虽然当时落魄了,但是对于贵族的生活习惯他还是很清楚,在他文章中没“冲龙沟”的说法。
《三言二拍》、《青雕集》里都叫其为盥漱。
当时皇帝漱口都叫盥漱或者漱口,一个贵族还敢称“龙冲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