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持续一年的低压100高压130该怎么办

感谢

因为进入老年,由于年龄相关的动脉硬化等原因,舒张压水平是逐渐降低的,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也是增大的,100mmHg的舒张压比较少见,除非收缩压很高。
所以,我们就按照一般成年人的标准来谈,因为老年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与一般成年人一样,但治疗标准是不一样的。
血压130/100mmHg,严格地说,已经超过一级高血压上限(159/99mmHg),达到了二级高血压水平(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因为诊断高血压,无论高压高还是低压高都是高血压,分级以高的那个为准。
而且高压高、低压高都有损害,哪个值都不能偏废。
那么,130/100mmHg的高血压持续了一年,就已经大大超过了我国高血压指南建议的启动药物降压治疗的时机。
按照指南建议,一级高血压,没有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评估属于低危,可以先改善生活方式1~3个月,看血压下降的情况,如果降到正常,可以观察,继续生活方式干预;
如果降不下来,或者难以达标,就要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对于二级高血压,如果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属于中危,可以改善生活方式观察血压数周,无效就要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如果合并危险因素,比如男性>55岁或女性>65岁、吸烟或者被动吸烟、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异常、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腹型肥胖或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评估属于高危,那就应该立即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而且,对于可以耐受的患者或者高危患者,对于合并糖尿病、蛋白尿的患者,要求降压治疗的血压目标值是<130/80mmHg。
按照上述这些要求,130/100mmHg的血压持续了一年,显然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晚了。
而且,在发现高血压之初,评估过危险因素、检查过血脂血糖和各种靶器官损害了吗?
如果没查,当时就有了损害,那持续一年的高血压会加重这些损害。
所以,该怎么办?
该启动药物降压治疗。
(部分
1.抽血化验血糖、血脂、肾功能和尿酸:目的是了解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其它危险因素。
2.了解是否出现靶器官损害:查尿常规是否有蛋白尿;
查心电
3.服用降压药物。
根据检查结果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需要医生建议。
4.如果体重超标需要减重;
如果平时吃的咸则需要改变口味,吃淡一点;
如果长期精神紧张需要自己学会减压;
如果抽烟需要戒烟包括二手烟;
如果酗酒需要限酒最好戒酒;
最后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5.服药后要坚持监测血压,看是否达标,一般情况下目标值<140/90,如果耐受<130/80,血压没有达标则需要调整降压药物,争取2-4周达标。

患者血压达到二级高血压诊断。
再来看一下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对靶器官的损伤,最常见的就是心脑肾,包括脑卒中、心肌梗死、主动脉加层、心衰、慢性肾衰竭等。
研究表明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于高血压有关,而降低血压可减少35%-40%的脑卒中,降低心衰风险50%。
今日
如何更好的控制血压呢?
一、生活方式干预1、低盐高钾饮食,我国大部分高血压属于盐敏感性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食盐<6g,我国饮食习惯大部分在10g
二、药物治疗对于一级高血压,经生活方式干预3月未达标,和所有2级
首选长效降压药,可以更平稳,依从性更高。
对于2级
ACER类: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2.ARB类:坎地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3.CCB类: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拉西地平4.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剂5.利尿剂:氢氯噻嗪、螺内酯、呋塞米。
最后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应贯穿于高血压治疗的始终,药物治疗是有效手段,要按时、按量服用。

参考:
王医生在门诊也能遇到这样的患者,高血压基本正常,低压偏高。
尤其是年轻人,更容易出现低压偏高。
不管高压高还是低压高,我们都得想办法把血压降到正常。
目前没有单纯降高压或单纯降低压的降压药,所以,我们只能根据临床经验,给大家一些建议:1、健康生活方式低压偏高,更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减少熬夜等等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血压进一步的控制。
王医生的今年就有好几个患者都是通过控制体重+运动,配合一定的药物,最后血压控制到正常的。
2、降压药因为没有直接降低低压的降压药,所有降压药都是高压低压一起降。
如果单纯加大降压药,就有可能发生低血压,所以可以选择一些侧重于低压的降压药。
比如说沙坦类降压药,盐酸阿罗洛尔,这两类药物,可以试试看,但必须监测血压!总之,不管是高压高还是低压高,我们都得想办法把血压降到正常。
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健康生活方式!(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参考:
一、130/100的血压该怎么办?
130/100肯定也是高血压,只不过是单纯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多以青年人居多!但也有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对于舒张压已经100mmhg的患者,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体重等!对于这些就足够了么?
当然不是,低压100已经属于二级高血压,对于二级高血压,指南建议应该直接加用降压药物治疗了!二、没有症状也需要降压吗?
对于此类患者,已经低压升高一年
比如每天进行30分钟
2.饮食:运动和饮食搭配起来,对于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好,也有利于增强血管弹性、改善血脂血糖。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控制饮食就是不吃肉,其实不是的。
肉奶蛋是体内蛋白质和钙的来源,如果摄入过少,会降低免疫力、加重骨质疏松,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正确的是适量的肉奶蛋,比如每天一个鸡蛋、一杯奶、2两肉就足够。
另外主食的量要控制,多吃绿色蔬菜,少放盐,少放油,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比如奶油蛋糕等。
水果要适量,不可过多。
含钠盐的调味料也要少量放。
3.情绪要平稳:情绪过于激动或者过于压抑都是不利于血压平稳的,忽高忽低的血压对血管的损伤很严重。
所以,要做到处变不惊,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
4.良好的睡眠: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就会出现情绪不佳,甚至头痛,身体上的痛苦加上情绪上的波动更不利于血压恢复正常。
5.测血压要合理:有些人为了测早晨的血压,天不亮就被迫醒来测,这样测出的血压是不准确的。
当血压控制平稳后,不一定每天都要测,可以隔几天测一次,每次都可以测一天的,包括清晨和睡前血压。
所以,为了测血压方便,可以自备血压计,选择那种方便操作的血压计,比如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血压本身就是波动的,测量前要休息至少5分钟,清晨测血压前最好是在排尿后测量。
6.戒烟戒酒:长期饮酒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吸烟对血管的损伤更重。
所以,建议高血压人群最好是戒烟戒酒。
一般来说,中青年人容易出现低压偏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逐渐变差,高压开始升高,并逐渐有超过低压的趋势。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血压130/100的人,坚持上述合理的方式后,血压基本能恢复正常,或者即使不能恢复正常,保持原血压不变,也说明非药物治疗是有效的。
如果血压持续不变或者升高了,可以选择小剂量的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
最近他的一个朋友因为血压高发生了脑出血,他这才心里嘀咕,来医院看病。
我给他测了个血压,150/100mmHg,比他在家量的要高。
二、如果题内问题也是≥65岁老年人,解决高血压的办法就是启动生活方式干预降压,同时开始药物降压,要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
常用的降压药为利尿剂、临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β-受体拮抗剂(洛尔类)。
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原则为:①降压初始治疗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
②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24小时持续降压作用的长效降压药,有限控制夜间和清晨血压;
③若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可采用两种或多种低剂量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加降压效果,单片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④大多数老年人需要联合降压治疗,但不推荐衰弱老年人和≥80岁高龄老年人初始联合治疗;
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耐受性、
三、如果题内为中青年高血压,虽然已经持续一年的这种水平的高血压,如果这一年没有实施生活方式干预降压,并且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及没有心血管等疾病,还是建议先实施3个月严格生活方式干预降压:①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
日常生活中食盐主要来源为腌制、卤制、泡制的食品以及烹饪用盐,应尽量少用上述食品。
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用量具(如盐勺)称量加用的食盐。
用替代产品,如代用盐、食醋等。
控盐之后收缩压可下降2-8mmHg。
②体育运动强度:中等量,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
运动的形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灵活选择,步行、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均可。
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运动的强度可通过心率来反映,心率不应超过170-年龄。
目标对象为没有严重心血管病的患者。
③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食用油包括植物油(素油)每人<25 g/d。
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
其他动物性食品也不应超过50~100g/d。
多吃高钾食物,蔬菜400~500g/d,水果100g/d。
每人每周可吃蛋类5个。
适量豆制品或鱼类,奶类每日250g。
④控制体重BMI<24kg/㎡,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减少总的食物摄入量。
增加足够的活动量。
肥胖者若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可考虑辅助用减肥药物。
每减轻10Kg体重,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
⑤戒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宣传吸烟危害与戒烟的益处。
为有意戒烟者提供戒烟帮助。
一般推荐采用突然戒烟法,在戒烟日完全戒烟。
戒烟咨询与戒烟药物结合。
公共场所禁烟,避免被动吸烟。
⑥限制饮酒每天白酒<50ml或葡萄酒<100ml或啤酒<300ml。
宣传过量饮酒的危害,过量饮酒易患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不提倡饮酒。
酗酒者逐渐减量;
酒瘾严重者,可借助药物戒酒。
⑦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等。
如果3个月生活方式干预降压未能将血压将至正常,还是要启动药物降压。
血压控制目标为140/90mmHg
中青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原则为:①及早干预、非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并举;
②通过血压达标综合管理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其他可逆转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③考虑中青年依从性差、易漏服,降压药物优先考虑使用每日一次,降压作用持续24小时的长效降压药物以减少血压波动。
中青年高血压的选择也是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及ARB类原则上均可作为中青年降压药物的选择。
但临床试验发现,5大类降压药物对年轻人的降压效果存在一定差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优于噻嗪类利尿剂及钙离子拮抗剂,此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舒张压的控制效果不佳。
结合中青年血压特点,指南推荐选择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
总结:如果高血压不进行治疗,3-5年就会发生心脑肾的损伤,平均寿命会缩短20年。
降压治疗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降压治疗可减少15%~30% 的心肌梗死发病风险;
降压治疗可减少50%的心力衰竭发生风险。
无论老年人还是中青年高血压,降压才是硬道理。

参考:
血压的正常与否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我们的寿命。
因此,成人以后,应定期监测血压,尽量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减少对心脑血管的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向。
那么,血压130/100mmHg持续一年之久,会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办?
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我们血压的正常范围为:高于90/60mmHg,低于120/80mmHg;
当收缩压(高压)达到140mmHg,或舒张压(低压)达到100mmHg时应诊断为高血压。
所以,血压130/100mmHg,虽然收缩压不高,但舒张压已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分别以100mmHg、110mmHg为界,分为轻(90-99mmHg)、中(100-109mmHg)、重度(≥110mmHg)高血压,故舒张压100mmHg已处于中度高血压范围。
若长期不采取治疗措施,中度高血压可能会对动脉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增加脑卒中、冠心病的风险。
因此,血压130/100mmHg应及时治疗。
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
在非药物治疗方面,由于单纯舒张压升高主要见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如工作压力大、长期焦虑或紧张,作息不规律、长期熬夜;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
缺乏运动、肥胖的患者,故非药物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应注意减轻工作压力、保持心态平衡;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规律饮食,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同时戒烟限酒,钠盐摄入每日低于6g;
在药物治疗方面,中度高血压患者具备使用降压药的指针,但由于100mmHg处于轻度高血压与中度高血压的交界处,也可能为测量误差所引起,建议专科就诊,多次复测血压,同时应在专科医师的评估下,决定是否需要用药,若需药物治疗,药物可选择被他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也可选择普利或沙坦。
综上,血压130/100mmHg,已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应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专科医师的评估下决定是否需要用药,降低度心脑血管的损害,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医学莘期待大家的
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参考:
低压医学上称为舒张压,舒张压大于90mmHg既为高血压,舒张压达到100mmHg的话属于高血压2级,还要结合有无危险因素、有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或合并糖尿病,判断属于中危、高危还是很高危级别。
医生会综合考虑这些情况,来确定服用一种或两种降压药控制血压,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建议尽快就诊心血管内科。

参考:

如果没有停止上述行为,建议您马上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果能够控制下压,可以暂时不服用药物。
倘若一个月血压仍然未改善,建议立即启动降压治疗,要知道降压的目标不仅仅是将数值控制在正常范围,还是降压本身带来的保护靶器官、延缓靶器官损害的好处。
考虑您是舒张压的升高,可以服用沙坦类或地平类药物,如果有心率加快等表现,可以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服用美托洛尔类药物。

如果体检发现合并心脑肾的损害,可以明确药物的使用禁忌,以免继续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不知道你明知道血压一直处在130/100,为什么还能为期一年没有任何处置?
在这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年轻不是保护伞,即使没有头晕、头痛的症状,让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也是个不明智的行为。
无症状的高血压因为不能及时给患者“预警信号”,所以临床一旦发生高血压急症,都是危害比较大的案例,脑卒中、心肌梗死的风险大大提高。
所以建议大家能够时刻监测自己的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并及时防治、处理,如果非药物治疗仍然不能将血压控制在达标范围,还是要马上启动药物治疗为好。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