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目的有二:一是糖尿病属于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降糖难度会逐渐增大,需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二是糖尿病可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且在病程初期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损害可能逐渐加重,需要定期检查以明确靶器官损害程度。
定期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初诊糖尿病患者经过合理治疗后,血糖可控制在目标范围,但部分糖尿病患者却逐渐由一种降糖药增至两种降糖药,部分糖尿病患者逐渐将口服降糖药更换为胰岛素,这是为何?
原因在于糖尿病的治疗并非一时之功,也不能一劳永逸,即使初期控制血糖达标,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糖可能也会逐渐增高,降糖难度也会逐渐增大,原有降糖方案将无法控制血糖达标。
未出现急性并发症的情况下,血糖的变化通常比较隐匿,不易被察觉,但这种变化却会增加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降糖方案。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项目包括指尖血糖监测与糖化血红蛋白,若指尖血糖严重超出正常范围,需给予额外降糖药,以预防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是调整降糖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初诊患者每三月监测一次,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每六月监测一次,当其高于目标范围时,如普通患者不能将其控制在7.0%
定期筛查靶器官损害情况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在于预防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但多数患者诊断糖尿病时已经出现了心脑血管、肾脏、神经等靶器官损害,只不过此时损害程度较轻,不会出现相关症状,因此诊断明确的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靶器官损害,几乎很难实现,只能通过合理的治疗预防靶器官损害持续加重,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出现。
靶器官损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降糖治疗的同时应给予药物干预靶器官损害,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若合并高血压,不仅需要合理控糖、控压,还需给予药物延缓蛋白尿与肾脏损害如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当然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是这类患者的首选药物。
对于靶器官或慢性并发症的筛查,糖尿病患者通常每年进行一次,也可据自身病情而定。
对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主要检查①尿白蛋白/肌酐,超过30为异常;
②尿常规,尿蛋白阳性为异常;
③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诊断明确时就应行综合性眼检查,无病变者每1至2年检查一次,有病变者则应增加检查频率。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每年均应检查一次,同时所有患者需行10g尼龙丝检查明确足溃疡与截肢风险。
对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需进行专科查体如触摸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搏动,必要时行血管相关检查。
对糖尿病足的筛查,所有患者每年均应进行全面检查,因为一旦出现足部溃疡,治疗难度大且可能会反复发作,以预防为主以及早期干预。
综上,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降糖难度会逐渐增大,因此需定期检查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
筛查靶器官损害也是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的另一个目的,因为随着病情的进展,靶器官损害可能逐渐加重,早期干预可减轻损害,需定期筛查有无肾脏、视网膜、神经、下肢血管病变,以及是否并发糖尿病足。
感谢大家的阅读!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参考:
【专业为您做解答】这是问题的答案非常明确又肯定,首先糖尿病本身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就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会不断发生老化一样,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自身胰岛功能会不断下降、调节血糖的功能也会逐渐减弱,由此而带来的血糖波动对组织器官的损害会渐进性发生;
其次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控制好血糖只是最基础的治疗,最终目标是阻止与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各种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期检查。
那么,有糖尿病的人应当定期检查哪些项目呢?
主要分为几个方面:血糖控制方面最基本的是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的是即时血糖的控制情况;
其次是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三个月来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
二者结合起来,可对近期血糖控制的整体情况做较为全面的评判,据此可对治疗方案是否恰当做出准确评估。
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方面除了血糖,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还有两个因素起着同等作用。
一是血压,有糖尿病的人要求血压不应超过130/80mmHg,超出这个数值将会加速对组织器官的损伤;
二是血脂,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它对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病变的发生比高血糖、高血压的危害还要大,必须随时了解其高低,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并发症发生方面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发生均以血管病变为病理基础,各种病变表现与血管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尤其要重视致死致残风险较大的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是否发生了早期病变。
常用检查方法有:眼底检查 可直接观察眼底血管是否发生了硬化、破裂、增生,反映全身体细小血管受累情况。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可以发现肾脏是否发生了早期细微病变,正常情况下尿中是不会有蛋白出现的,一旦检出有微量蛋白,表明肾脏滤过功能受损,肾脏发生了早期病变,及时干预治疗是完全可以逆转恢复正常的。
颈动脉彩超 颈动脉是全身大血管的代表,且最易受到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影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一旦有病变发生则提示心脑血管可能发生同样病变的可能。
下肢血管检查 下肢血管离心脏较远,血流相对缓慢而易受损害,是引起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通过检查下肢血管结构、血流量等指标,可预测并及早发现糖尿病足发生的可能风险。
总之,通过上述一些重点检查,可对糖尿病整体治疗情况做较为全面的了解,做到及早发现,大多病变及时发现进行干预治疗是可得到逆转的,至少也将大大延缓病变进展的速度。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应当做到定期检查,尤其是病程超过10年的人,每年都应做一次较全面的检查防患于未然。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
这里指的检查不光包括血糖,还会有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心电
而这种并发症情况是在一种隐匿的状态下出现的,所以我们说糖尿病是一种“甜蜜的杀手”,“沉默的杀手”,不知不觉中,如果不定期进行检查,那你就不会知道你的眼什么时候逐渐模糊,你的手足什么时候开始麻木,你的血压升高,你的心脏供血出现了问题?
而我国糖尿病控制的达标率很低,还不到40%,自觉进行复查的患者更少,因此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会更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血糖是必须、较为密集的检查,血糖控制尚可的可以10-15天进行一次血糖谱的检查,如果控制较差,一天测几次血糖都是必要的,有了血糖结果,我们才能调整治疗方案,才能知道我们的饮食、运动方案,积极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
糖尿病又是一个综合征,它可能影响糖尿病朋友的血脂、血压、心脏、眼睛、肾脏、神经等等大血管及微血管。
所以通常建议半年要做一次
早期发现相关的并发症情况,可以积极治疗逆转,不注意就可能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机。
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现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来就诊,如眼底出血、尿毒症、糖尿病足坏疽等的病人,这时的医生,只能对症处理,改善症状,对严重慢性并发症,医生其实是没有太好的办法的。
看到许多有治疗条件的糖尿病朋友,由于自己不重视,最后出现了多种严重并发症,都觉得非常可惜。
希望不要到那个时间段再后悔,做好每一个阶段的自己非常重要。

参考:
糖尿病是今天很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
近年来,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检查?
其实,糖尿病本身没有致命风险,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却会危机患者的生命。
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
而这些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极为严重的,也是导致糖尿病死亡的关键因素。
1、糖尿病患者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据统计高达8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是因为并发症而死亡,而有效控制血糖,是减少糖尿病对心脑肾、神经等的损害,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而多数情况下,并发症是需要定期监测来提前发现的,只有及时发现,才有可能进行有效治疗,实现逆转。
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复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变,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诊治,调整治疗方案,还可便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帮助患者纠正不当行为,更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与未定期复查的糖尿病 患者相比,定期复查的患者可更好使得糖尿病所致的紊乱症得到控制,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发生。
2、糖尿病患者定期复查的项目:糖尿病患者最基础的检查项目而血糖,可在家自行测量,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要增加测量频次,控制良好者可减少,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
除此之外,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的项目包括,首先是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稳定者可6个月一次;
其次是一些基础的检查项目,包括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尿常规、尿蛋白、心电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复查与控制血糖稳定一样重要,是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的关键。

参考:
得了糖尿病,确实是比较麻烦的事儿,不但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多数情况下还要长期服用控制血糖,比起这些,有时候还得定期去做检查,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我都在家经常自测血糖了,为啥还要定期去医院?
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并不复杂,如果您认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身来综合调理控制,那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就是我们对于综合调理控制效果,糖尿病病程发展情况的一种检验,便于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尽早的解决问题。
糖尿病我们为什么要控制,当然就是要尽量减少血糖升高带来的健康危害和并发症风险,因此,通过定期的检查,能够了解身体的各项指标情况,相关高血糖可能危害的靶向器官健康情况,根据这些情况,积极的调理和改善,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哪些项目,简单来为大家说几点——1. 定期检查血糖情况有的朋友说,我有自测血糖计,也经常测量血糖,还要去定期复查血糖水平吗?
如果您真的能够做好定期检查,把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控制好,定期复查血糖水平的时间间隔可以适当加大,但不管自测还是不自测,都还是建议间隔一段时间,去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反应的是血糖与红细胞的结合率,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可以反应我们在近期2~3个月内血糖的控制情况,通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如果能够定复查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着7.0%
2. 定期检查血脂血压情况糖尿病,怎么还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情况呢?
实际上,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脂合并称为三高,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他们都是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疾病,也因为这三个疾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而且经常伴随发生,因此,定期检查血压血脂情况,结合血压血脂情况,已经血糖控制情况,综合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光要控制好血糖水平,血脂、血压也要定期复查
3. 定期检查肾功能糖尿病控制不好,不但损伤心血管健康,造成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样对于肾脏健康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定期的检查肾脏功能,有么有出现蛋白尿,肌酐水平怎么样,肾小球滤过率如何,在肾脏功能出现损伤的初期,就积极的进行调理控制,改善微量蛋白尿等问题,都是值得注意的。
肾脏是我们负责过滤排毒的重要器官,因此,想要保证身体健康,保护好肾脏尤为重要,对于糖尿病问题的朋友,还有高血压、高尿酸问题的朋友,一定要积极的保护肾脏功能,积极的控制血压、血尿酸、血糖水平,尽量减少这些慢性疾病对于肾脏功能的损伤。
4. 其他方面的相关检查糖尿病不但带来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肾脏功能受损的风险,糖尿病还会引发很多方面的微血管并发症,比如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眼底病变等等,糖尿病患者,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方面的健康状况也要定期的进行检查,确认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或发生情况,积极的进行应对和调理,多数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是不可逆发生的,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发展的最佳做法。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您真的注重身体健康,在积极加强生活干预,合理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也一定要积极的进行相关指标和相关器官的健康检查,对糖尿病可能引发的健康危害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好自身的健康状况。

参考:
,三诺讲糖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定期检查?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很多并发症在初期是并没有什么征兆的,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很严重了。
数据统计,约有80%的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失去生命。
定期检查是为了确定胰岛功能情况,同时及时防治糖尿病并发症,调整治疗方案,延长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
那么,到医院检查具体都检查什么呢?
一是血糖监测,另外就是监测一些并发症。
一、血糖监测血糖分空腹血糖、随机血糖、糖耐量测试、糖化血红蛋白(每3个月一次)等等。
二、一些相关指标的检查每年检查一次生化全项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尿酸等,每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每年检查一次眼底,还要进行神经肌电
另外,还有血压、血脂及心脏功能检查,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

定期复诊还可以对患者定期进行糖尿病教育,监测各项指标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

糖尿病患者该多久进行检查?
又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每周测量血压、血糖,可根据血压血糖的水平改变测量频率,如果血压血糖相对平稳正常,可以延长些时间;
空腹、餐后、糖化血红蛋白可以3个月去医院一起检查下,同时可以根据症状检查下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的情况;
眼底检查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时监测血脂、肝肾功能。
当然上述的检查大多都需要仪器,也就是说需要去医院,但我们都知道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自我监测血糖,还需要进行并发症的预防,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这5大类并发症中,除了仪器检查,还有必要进行自查。
那么如何通过自查来发现早期的并发症进展过程呢?
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头昏头痛、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多见于脑动脉硬化导致的神经衰弱症状;
吐字不清、记忆力减退、情绪性格改变、反应迟钝多见于动脉硬化性脑病,可能还会伴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偏瘫、四肢肌张力增高的情况。
糖尿病肾病:初期无症状,进展到3、4期才可见明显症状,包括血压升高、外周水肿、大量蛋白尿,注意经常发生泌尿道感染、泡沫尿等泌尿道症状时要及早警惕。
糖尿病神经病变:初期无症状,后期多见皮肤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有些患者表现为皮肤干燥、感觉缺失,检查主要为各种反射的减退、消失及位置觉、振动觉的异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瘤、出血、渗出,一般表现为视力的减退、闪光感、散射,体检可能为黄斑病变,有时候会合并白内障、青光眼,严重可能发生眼底出血或视网膜脱落,最后甚至视力丧失。
糖尿病足:初期仅表现为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皮温低,后期表现为溃疡难以愈合、严重时发生截肢。
我是坚持健康科普的小鋆医生,码字不易,如果能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