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慈禧为何选了溥仪

载沣清朝最后的贵族,慈禧太后的亲侄子、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宣统皇帝的亲生父亲,7岁便承袭了醇亲王的爵位,20岁便被任命为随扈大臣,25岁就成了军机大臣,以他这样的资历在皇族当中是少有的。
他的头上顶了太多的光环,而且
一个母亲想要亲生儿子留下后代的爱子之心清朝末年,自最后一位皇子同治之后,整个爱新觉罗皇室已经整48年没有再降生一个男嗣了,慈禧作为一位母亲,她希望给自己的儿子留下后代:“如不给我儿留后,他日地下我有和面目去见文宗皇帝(咸丰)。
在立溥仪为嗣的问题上,慈禧的提议曾经遭到过张之洞等人的反对,但是慈禧却以光绪继位就是兄终弟及,若再立载沣为帝,又是兄终弟及,这样不符合祖宗规矩。
慈禧抱着想为自己儿子留下后代的想法,坚持新皇帝必须从溥字辈里选,比载字辈低一辈。
而在溥字辈里最有资格的就是溥伟,朝野舆论呼声很高。
溥伟是恭亲王奕?的孙子,恭亲王也曾也慈禧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孙子继位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当年恭亲王与咸丰为了帝位继承争得不可开交,若立奕?的孙子,那不等于皇位又回到了恭亲王一脉,而且当时的溥伟已经是成年人了,这让慈禧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而溥仪是的父亲载沣一直深受慈禧喜欢,且溥仪的嫡母兼生母是慈禧的宠臣荣禄的女儿,且载沣是光绪同父不同母的亲弟弟,所以从身份血脉上来讲,溥仪都是最有优势候选人,而且当时的溥仪才3岁,在慈禧看来立载沣与立溥仪其实都差不多的,载沣平日为人性格温和,也很听话,安排他为摄政王既可辅佐溥仪,又对将来自己再次垂帘听政没有任何威胁,这个安排可谓是两全其美。
为了暂时的军事稳定而深谋远虑光绪皇帝的软禁很大程度上与袁世凯有关,而当时的袁世凯是北洋政权的重要人,整个清朝的军队几乎都控制在袁世凯的手里,若是立载沣为帝,那么与袁世凯的冲突可能随时爆发,很可能出现兵变的局面,而当时清朝皇室手里并没有可用兵权,这样的局面对皇室很不利。
所以立溥仪为帝,还能为这个隐患留下缓冲的余地。
而事实上慈禧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载沣成为摄政王后,第一:袁世凯对光绪的背叛,以及对自己儿子的威胁,载沣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理,罢免了袁世凯。
罢袁世凯之后,载沣开始筹备皇室自己的军队,建立禁卫军,并亲自任统帅,他代皇帝任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将军队收归皇家所有。
同时重用满人皇亲掌握建立新军,同时还派载洵、载涛去各国考察,两人回国后分别任命为海军部大臣和军谘府大臣。
而他所重用的这些皇闲都并不是什么人才,而全是权欲极重的庸才。
但是宣统3年,武昌革命爆发,清朝再也指挥不动任何军队来抵抗革命军,只得再次启用袁世凯。
计划第三次垂帘听政在这现在看来,这
如果载沣当皇帝,成年的载沣必须完全如儿皇帝一般受控,其次如果载沣当皇帝,一但遭遇清朝灭亡,载沣的一家也会遭遇灭顶之灾,毕竟那也是自己的亲妹妹。
但是如果遭遇漩涡,载沣家里还能后继有人,即使以后再立选取新君,根据清朝的律例,需要是溥仪的后代或者 和他最亲的人,还是妹妹家里的人,大清的皇权还是落到自己家人之手。
当然慈禧,最终的目的其实还自私的,各方面的考量都不过是为了自己能一直掌握政权,让皇帝能够永远成为自己的傀儡。

参考:
1908年光绪辞世这年,大清帝王已持续48年未曾诞下过任何男嗣。
自然,选取皇位继承人成了当时大清政治的难中之难。
面对这个难题,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做了一个让张之洞等大臣不太能理解的决定:立年仅三岁的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
当时的政治与今日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它在多数时候都全由弄权者一人说了算。
从根本上说,选溥仪为帝纯是慈禧一人的决定。
而做这个决定时的慈禧,是有私心的。
慈禧做出这个决定后,张之洞在朝堂上问:“为何不立年长者为帝?
”是
此二人,相比之下载沣才干更为出众,他刚满二十岁便被任命为随扈大臣,二十五岁就成了军机大臣。
加之他又曾为国出过力,所以,他应是张之洞口中应被立为帝的“年长者”。
张之洞的这一问话,慈禧用一句话驳回了,她说:“不能让穆宗(同治皇帝)没有后人!”只这一句,张之洞和重臣便不再言语。
的确载沣在能力上虽符合帝王角色,但他显然不是最合适的帝王人选,原因很简单:他和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扯不上关系。
但载沣的儿子溥仪却和同治有关联,原因是:溥仪曾被以侄子的身份过继给光绪皇帝为子,由于光绪与同治属于堂兄弟、表兄弟,所以,溥仪为同治与光绪兼祧的儿子。
这便注定,在身份上,溥仪之继承皇位比其父亲载沣更合适。
载沣与苏完瓜尔佳·幼兰但这些都只是应付臣子的说辞罢了,慈禧立溥仪为帝还是其他私心作用的结果。
立溥仪为大统继承者时,光绪皇帝已然已经不行了,就差一口气了,可慈禧自己的身子骨看起来并无大碍,加上此时的她才刚刚73岁,所以她觉得自己还有不少时日。
所以,对权力上瘾的慈禧断是不可能将帝位交给不需要“辅政”的成年皇家子孙的。
所以,年仅3岁的溥仪是她继续“垂帘听政”把持朝政的最恰当人选。
其次,溥仪的身份符合慈禧的心理预期。
相比与溥仪同辈分的年长者溥伟,慈禧是绝不会考虑溥伟的,只因为他的祖辈是奕?,而奕?是谁,是咸丰帝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样一来,将皇位交给溥伟,就等于是将大清再度交到咸丰其他兄弟手中,而非咸丰手中,这是慈禧断不能接受的。
而溥仪就全然不同了,他不仅是同治的继子,还为慈禧宠臣荣禄的亲外孙。
其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不是别人,正是慈禧最宠爱之臣荣禄的女儿,她自己的干女儿,也是摄政王载沣的正房。
苏完瓜尔佳·幼兰将皇位交给自己儿子和荣禄两人的后人手中,对于慈禧而言,是最好不过了。
另外,慈禧本人对载沣也很有好感。
毕竟,载沣平日为人性格温和,也很听话,安排他为摄政王既可辅佐溥仪,又对将来自己再次垂帘听政没有任何威胁,这个安排可谓是两全齐美。
抛开私心而言,慈禧将皇位交给三岁小儿的一个重要考虑是:缓解朝廷隐患。
当时的大清朝廷,除了外国势力,本国蠢蠢欲动的革命势力之外,最大的威胁便是北洋政权的掌权者袁世凯,此人手里掌管了整个清朝的军队。
若此时立载沣为帝,那么袁世凯与载沣之间爆发矛盾冲突甚至兵变,便是迟早的事。
在清朝皇室没有兵权的情况下,这种冲突的爆发无异于为大清掘坟墓。
可若立三岁小儿为帝,情况就截然不同了,袁世凯是何等聪明之人,他看到朝政在这样一个小儿手中,是很自然会放松警惕并延迟行动的。
综上,慈禧选溥仪为帝,实是必然!
参考:
恰恰相反,载沣是最不适合继承帝位的人。
根据宗法传统,由于同治、光绪都没有子嗣,故而需要从近枝宗亲过继一个儿子给他们,以继承皇位。
如此,“载”字辈的人便不再适合,只能从近枝“溥”字辈找一
故而,载沣想要当皇帝,除非把“溥”字辈的人杀光才行。
“溥”字辈的近枝,唯有道光皇帝的儿子们可以,因为咸丰帝就同治一个儿子,还年纪轻轻就死了。
道光帝一共有9个儿子,刨去违法犯忌、早死脱生,只有恭亲王、醇亲王、隐君王三支可供选择。
这三支里最合适的溥字辈的人选,有隐郡王的孙子溥伦、恭亲王的孙子溥伟、醇亲王的孙子溥仪和溥杰。
宗法传统里,“立嗣之事 , 其法则胞兄弟之子为嗣 ,次则择从兄弟之子为嗣。
”如此一来,已经出了一个光绪帝的醇王府,便是最适合的选项。
早在1905年,就有西方记者赫德兰断言:“如果醇亲王意外地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一定是皇位继承人。
”如此敏感的国家大事,为何一个外国人能够一语中的?
因为慈禧和光绪西逃回鸾之后,慈禧用一件“喜事”为自己冲“晦气”,这件喜事,自然是为亲外甥+亲侄子醇亲王载沣找个“小老婆”。
为何说是“小老婆”呢?
因为载沣已经成婚,但无子嗣。
△荣禄这个“小老婆”不是别人,正是满清帝国权势滔天的新军统帅荣禄之女。
荣禄是慈禧晚年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将他的女儿许配给自己的亲侄子,这桩政治婚姻的目的,似乎不言而喻。
两人结婚之后,慈禧并不放心,而是不断地派遣御医去醇王府“看病”。
看啥病呢?
一个是慈禧的心病,一个是载沣“生不出儿子”的顽疾。
载沣只要生出儿子,慈禧的心病才能够痊愈。
载沣在此之前已经结婚数年,却无一子嗣,也不知道是枪不好使,还是蛋不能孵。
越是如此,才行心里就越没底,故而才有“御医”问药之事。
为了证明自己的枪没问题,载沣加班加点、日夜不休之下,终于“干”出了重大突破。
1906年正月,溥仪诞生;
1907年,溥杰诞生。
连续爆胎,使得慈禧心病消除,同时对载沣的“干劲儿”表示认可。
△这些都是载沣的成果同一年,慈禧便提拔载沣为军机大臣,第二年提拔他为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国家大事,慈禧太后悉数交给这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掌握。
到了这个时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储”一事,已是明牌。
即便是让已经被慈禧折腾的“风烛残年”的光绪帝自己选择,他也会选载沣的儿子溥仪。
一来,光绪帝载湉和载沣乃是一父同胞,体内流淌着同样的精血;
二来,光绪实在不想找个比自己小10岁的儿子,而是想找个更小点的“宝宝”。

△溥仪一脸懵逼的多了俩爹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驾崩。
根据慈禧的懿旨,溥仪继承大统,给同治皇帝当了儿子、兼祧光绪帝。
不到一天时间,慈禧也驾鹤西去。
一天之内,大清帝国发生三件影响格局的大事,闪光灯的焦点,无疑对准了这只3岁皇帝的小爹——载沣。
慈禧临死之前,下懿旨封载沣为摄政王,代幼子行皇权。
如此,虽是溥仪当了皇帝,名义上却是载沣行驶皇权,这样就避免了“国无长君”的尴尬局面。
至于满清帝国在3年后灭亡,那是后话。

参考:
慈禧选择溥仪当皇帝,主要为了解决
当年同治驾崩,没有子嗣,正常来讲应该选同治下一辈,即溥字辈的人,过继给同治皇帝,入承大统。
结果慈禧选了载湉继承皇位,载湉是慈禧的外甥,是慈禧妹妹的儿子。
但是载湉和同治皇帝载淳同辈,这样同治的香火就断了。
对慈禧的这种安排,不同意见,声音很大,有大臣曾以死进谏,为同治续香火。
慈禧当时的答复是,将来从载湉也就是光绪皇帝的儿子中选一个,过继给同治,继承大统,这样同治的香火就续上了。
但是光绪也没有儿子,慈禧选溥仪是为同治续香火,解决同治的后嗣问题。
载沣与同治同辈,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解决光绪的后嗣问题。
慈禧恨光绪,甚至都说是慈禧毒死了光绪。
但这都是私下的事,明面上光绪是皇帝,是慈禧的亲外甥,慈禧的继子。
光绪没儿子,也需要续香火。
也有大臣提出了这个问题,慈禧不考虑就把她与光绪的仇撂明了。
最后慈禧答应溥仪过继给同治,继承大统,兼祧光绪,也就是溥仪也为光绪续了香火。
为光绪续香火载沣不行,只能是溥仪。
第三,解决慈禧对身后事的顾虑问题。
实际上慈禧对载沣并不完全信任,在执政中会不会走偏她不能确定,让溥仪当皇帝,隆裕太后就是大清实际的最高权力人,载沣的行为就要受隆裕的制约,而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在维护慈禧的利益方面不会走偏,这就可以保证慈禧身后利益不受损害。
载沣当皇帝,权利不受制约,慈禧不放心,而且她的侄女也没法安排。

参考:
我们都知道,当年慈禧太后在亲儿子同治去世后,之所以要立年幼的光绪为皇帝,而不是立一个成年的皇子,目的是想继续控制整个朝廷。
但是,当光绪去世的时候,实际上慈禧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也就是说,她就算立一个小皇帝,也不可能再继续控制朝廷了。
再说了,当时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正需要一个强势的皇帝站出来,挽狂澜于即倒。
再立一个小皇帝,显然是不利于大清王朝的稳定的。
慈禧不是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她在选年幼的溥仪为皇帝的时候,同时让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让载沣处理朝廷事宜。
(慈禧剧照)虽说当慈禧去世后,朝廷是载沣在实际控制。
但是,摄政王和皇帝的权力显然是不一样的。
慈禧为什么不干干脆脆地让载沣当皇帝,让他发挥一个皇帝的作用,而是要让他当摄政王呢?
一、慈禧直到最后时刻还认为她会活过来。
慈禧肯定是不愿意死的。
而且直到最后时刻,她也不相信她就会死,而是认为自己肯定能够活过来。
毕竟对于慈禧来说,现世的享受实在是太豪华了,现世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要丢掉这些东西,实在有些舍不得。
正是因为慈禧一直认为她不会死,所以,她就要一直控制朝廷。
如果立载沣为皇帝,载沣虽然很听他的话,但一个成年人,肯定是有自己想法的,绝对不会对慈禧的话言听计从。
那样一来,慈禧就是自讨麻烦。
再说,在听话程度上,慈禧绝对不认为载沣是最听话的那个。
当年她不满意光绪,想要废掉光绪,首先考虑的,就是载漪的儿子溥儁,只是因为慈禧让载漪和溥儁当了八国联军入侵的“替死鬼”,直到她去世前,才考虑载沣的。
(光绪剧照)二、慈禧害怕自己的历史地位受到影响。
就算慈禧明白她是将死之人,就算慈禧认命她要死了,她也要考虑自己死后的“待遇”问题。
死后什么待遇呢?
一是历史地位。
二是庙食进献。
慈禧生前是干了不少祸国殃民的事情的,她当然不愿意后人打他的翻天印。
要不让人打翻天印,那就得确立继承人的身份。
只有立溥仪为皇帝,让他认同治和光绪为爹,所谓的“一人祧两房”,这样,溥仪才是慈禧的孙子,慈禧也才是溥仪的祖母。
既然溥仪是慈禧的孙子,又是被慈禧扶立起来的,溥仪将来长大后,绝对不会对慈禧说长道短。
在庙食香火上,也会对慈禧考虑得很周到。
如果立载沣为帝,载沣只是个侄儿,就算慈禧强迫载沣入继给自己当儿子,肯定也不合适,载沣肯定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亲生父母。
就如同嘉靖皇帝上台以后,一定要认自己的父亲为皇考一样。
还有,当年武则天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考虑了半天,最终还是选自己的儿子为皇帝,而不是自己的侄儿为皇帝,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庙食进献问题的。
慈禧在选皇位继承人的时候,肯定也是考虑过这些的。
(载沣剧照)三、慈禧需要寻求权力平衡避免载沣独大。
在慈禧眼里,溥仪可以成为她的孙子,但是载沣始终是外人。
作为外人,自然不能让他的权力太大。
所以,慈禧不让载沣当皇帝,只是让他当摄政王,目的就是不让他的权力太大。
当时,慈禧限制载沣权力的办法,一是隆裕,二是清朝皇室的那些王爷们。
尤其是隆裕,她作为慈禧的内侄女,是最听慈禧话的,绝对不会反对慈禧的政策。
让她和载沣共同摄政,慈禧是最放心的。
虽说慈禧死后,隆裕在政治生活中,实际上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只能一心一意地当一个娘,抚养溥仪。
但是,当初慈禧并不这么想,她觉得隆裕是能够起到作用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慈禧所考虑的一切问题,都是为了她自己。
至于大清王朝的未来,显然并不在她的考虑之列。
(参考资料:《清史稿》)
参考:
首先载沣不能说就是最合适的继位人,还有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呢?
其实就跟她当年选择光绪的原因一般。
接下来宋安之大概来说说。
以帝系传递来说,父死子继是最合适的方法,兄终弟及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容易造成各种纠结。
其实同治帝无子死后,又没有亲弟弟,最合适的方法就是过继一个儿子,但慈禧为什么选择同治的堂弟光绪,来一个兄终弟及呢?
因为慈禧以私人利益角度出发,毕竟当时光绪才四岁,很小比较好控制,还有就是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好控制,所以慈禧才选择了光绪,说到底这是慈禧是为了使自己一直大权在握而为。
所以说兄终弟及并非最合适的继位方法,而且载沣这个清末的摄政王以历史事实来看,能力很一般般,也不是力挽狂澜之人,所以载沣并非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呢?
说白了跟选择光绪的原因一般,方便自己大权在握。
虽然当时慈禧病重,但毕竟实际统治了中国47年,肯定不舍得放心手中的权力,但凡这种上位者,都会迷恋权力,会认为自己虽然病重,但有可能会转危为安的,所以肯定会留后手的。
慈禧的后手就是立一个年幼皇帝,方便自己如果病好以后再度掌握大权。
同时立听话还没有野心的载沣为摄政王,这样一来载沣属于自己的嫡系,有这位摄政王,还有自己的侄女隆裕太后在,短时间之内,朝局不会出现变动,不至于自己或者自己这一脉人大权旁落。
如果自己病好了,可以再度垂帘听政。
如果自己病重熬不过去了,最起码当权者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是自己的嫡系,自己的身后之事有保证,不至于死后被清算的,不得不说慈禧的小算盘打的还是挺好的。

后来,一系列阴差阳错与人为操弄,他也和第一代醇亲王一样成了皇父。
原来在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慈禧囚禁瀛台,但只要他还在喘气,对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派们来说,仍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因此,他们想法设法要除掉光绪,以永绝后患,结果由于列强的干预,没能如愿。
于是慈禧另辟蹊径,想利用“义和团”发泄胸中的愤懑之气,同时要使洋人们明白,她才是中国之主,能左右中国局势的人是她,而不是那个列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极力袒护的光绪皇帝。
结果弄巧成拙,胸中的那口闷气出不了不说,还差一点被八国联军当“祸首”加以惩办。
八国联军首领、德军统帅瓦德西将军,公开点名要光绪五弟醇王载沣亲赴德国,为克林德公使被义和团民枪杀一事向德皇道歉。
载沣抵达德国后,意外受到了德国皇室的隆重礼遇,被以最高规格接待,同时他也获悉列强对光绪的支持态度不变,仍然尊其为中国皇帝。
老谋深算、有数十年政治经验的慈禧太后,深知“庚子事变”后的大清国已沦为洋人的附庸,内政外交若违背了列强的意愿,肯定是没好果子吃,抑或会导致塌天之祸。
因此,为了缓和各方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确保自己“无冕之王”的地位,慈禧绞尽脑汁,苦思对策,最终如愿觅得良策:醇亲王载沣性格懦弱好控制,可以为他指一门婚事,将自己的心腹、军机大臣荣禄之女嫁给他,以笼络并控制光绪和其弟弟载沣。
不过,此刻的慈禧或许还没有在醇亲王府里再制造出一条“潜龙”的想法。
促成醇王府里幻化出第二条潜龙的人,应该主要归功于庆亲王奕劻和戊戌政变后正走鸿运的袁世凯。
奕劻是清宗室,乾隆的第十七代孙。
据史料记载,庆亲王奕劻为人贪鄙庸劣,却精于投机钻刺之道。
光绪时,他由辅国将军一路扶摇直上,最后成了位尊权重的亲王。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后,他奉旨议和,极力谄媚、结好洋人,同时也被慈禧倚重,随后入军机处,并晋升到首席军机大臣的高位上,其子载振和老子半斤八两,竟也被攫为工部尚书,父子同朝,权势煊赫,令王公大臣们为之侧目。
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为慈禧立下汗马功劳,从此背靠大树,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仅用几年时间就从直隶按察使升至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外务部尚书。
袁世凯很清楚奕劻最稀罕什么 。
在此期间,他不惜重资,贿赂并买通了贪得无厌的庆亲王奕劻,借清廷改革军制编练新军之机,使北洋军成为京畿重地最强大的一支武装力量,他又使尽手段,培植亲信,使北洋军成了唯其马首是瞻的“袁家军”。
奕劻贪婪庸劣,为了钱连祖宗都敢卖,袁世凯挥金如土,大肆贿买权贵、暗中建立只听命于他一人的袁氏私军,使慈禧感到隐隐不安。
于是,她借清廷预备立宪之机,将袁调入军机处,来个明升暗降,目的是削夺袁的兵权,政治嗅觉灵敏的袁,已感觉到气氛有些异常,他知道自己还远非慈禧太后的对手,为从长计议,不等慈禧吭声,就主动交出了北洋军权。
1908年秋,一向强势的慈禧太后疾病缠身。
就在此时,一个令她万分惊骇的消息传来: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在光绪帝前面,光绪东山再起、重新执政后会报复自己,因此正紧锣密鼓地策划废黜掉光绪,拥立庆王奕劻之子载振做皇帝。
这还了得!为了爱新觉罗氏江山社稷以及子孙千秋万代计,这位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强悍老太后决定采取果断措施。
经过再三权衡,慈禧终于有了主意。
她懿旨令庆亲王奕劻前去清东陵查看工程进度,同时令袁世凯心腹段祺瑞所部的北洋军第六镇调离北京,另调满族贵胄、陆军部尚书铁良率第一镇官兵进京换防。
她略一出手,就架空了袁世凯、奕劻。
1908年10月12日,忧愤成疾的光绪帝病危,慈禧乘机颁发了“醇亲王载沣著授为摄政王”的懿旨,同时因光绪无嗣,清朝亦没有“兄终弟及”的规矩,所以她下令将其弟载沣刚满三岁的长子溥仪送入皇宫教养。
这样,大清王朝的皇统接续就被安排好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薨逝,慈禧对诸王大臣面谕: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大事,悉秉予之裁度施行”。
慈禧满以为载沣是光绪亲兄弟,还有自己的亲侄女隆裕太后帮助裁决“重大事件”,大清的江山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但她千算万算,竟没算到自己大限已至。
光绪死后仅一天,慈禧也随他而去了。
1908年11月9日,溥仪登基,年号宣统,改第二年为宣统元年。
溥仪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由监国摄政王载沣和隆裕皇太后负责治国理政...... 【插
(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溥仪)当时,根据光绪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的禀报,称皇帝自知来日无多,因为自己没有嫡传后裔,所以请求由慈禧太后主持立嗣。
当天的讨论由慈禧太后召集,清王朝的主要重臣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军机大臣袁世凯、张之洞等与会。
当时关于给光绪选继承人的事情,主要产生了两派意见,一派是庆王和袁世凯主导的立贝子溥伦或者恭亲王溥伟为嗣,但是慈禧太后对庆亲王和袁世凯并不信任,于是否决了这个提议。
之所以慈禧要力推将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立为嗣君,有着多方面考虑。
首先是政治站队可靠,醇亲王一支和慈禧的政治关系亲近,老醇亲王奕譞就曾是慈禧太后的政治盟友,在慈禧看来,醇王府较恭王、庆王显然更为可靠。
其次是具有私人亲戚关系,老醇亲王奕譞的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而小醇王乃至小醇王的儿子,算起来和慈禧都是非常近的亲戚关系。
除此之外,溥仪的生母是慈禧非常看重的已故老臣荣禄的女儿,溥仪则是荣禄的女儿和小醇王载沣的长子,选择溥仪作为嗣君,还有报荣禄昔日忠诚报效之恩的用意。
在当时,选择嗣君必须出于皇族近支,在这个范围内,再去考察亲疏远近和效忠与否,醇王府入选其实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参考:
1908年,飘摇欲倾的大清王朝两天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件大事。
祸国殃民、统治晚清48年的慈禧太后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离奇的是,正值青壮年、被幽禁的光绪帝却先慈禧一天暴毙。
而慈禧太后临死前一天确立的皇位继承人不是己成年的光绪二弟载沣,而是他三岁的幼子溥仪一一即宣统皇帝。
百年来,人们对这种蹊跷事议论纷纷,个中隐情,高度怀疑。
直到十多年前,清史研究、遗传专家打开了光绪帝的地宫从其身上提取了几根头发,经化验,确是光绪死于砷中毒(砒霜)。
使长期扑朔迷离的猜测,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这一切都是慈禧一手策划的。
一,慈禧和光绪可谓亲上加亲的关系。
光绪即是慈禧皇室婆家的亲侄子,又是娘家的姨外甥。
所以当自己的儿子同治皇帝死后,她选择了年仅四岁的光绪做了皇帝。
一度也可谓"母子"情深。
戊戌变法使二人反目成仇,本欲将光绪废而除之,迫于内外压力,一直幽禁起来。
她自知将死,为避光绪日后亲政报复,故提前一天将其毒害。
二,此时的光绪二弟载沣三十多岁,应是合适的即位人选。
但临死前的慈禧还有盘算和忌讳,载沣对大哥光绪帝的遭遇历历在目,说不定即了位会对慈禧进行清算。
可为何又选择了载沣三岁的儿子去即位呢?
三,这又涉及到一
她己安排好要隆裕效仿自己,垂帘听政,大权在握,可保叶赫那拉家族无虞。
人算不如天算,仅仅三年,辛亥革命的炮声终结了封建王朝,大清寿终正寝。
亡的这么快,恐怕是慈禧未曾料到的。

参考:
您为什么得出“载沣是最合适的帝位继承人”这样的结论?
让我们先从情况几乎雷同的上一代继嗣问题说起。
清朝中期以后皇帝就越来越生不出子女,道光帝是最后一个有多个成年儿子的清代皇帝,计有长子隐郡王奕纬(道光十一年即1831年病故,年23岁,无子)、四子奕詝即咸丰帝、五子惇亲王奕誴(光绪十五年即1889年病故,年58岁,有8子,其中5子成年),六子恭亲王奕?(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病逝,年65岁,有四子,其中两子成年),七子醇亲王奕譞(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逝,年51岁,有7子,其中4子成年),八子钟郡王奕詥(同治七年即1868年病逝,年24岁,五子),九子孚郡王奕譓(光绪三年即1877年故,年32岁,无子)。
光绪清代自康熙以后就不预立太子,而是采用秘密建储制,皇帝生前挑选合适继承人,将名字藏在“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由指定的几名大臣共同开拆。
道光的九个儿子中活到道光去世仍健在的有四、五、六、七、八、九共六个儿子,其中五子因其母不得宠,早早过继给旁支惇亲王一脉,事实上已不再有资格继承帝位,七、八、九三子最大的在道光去世时也仅11岁,因此实际上继承人不是四子就是六子,四子奕詝在杜受田策划下成功继位,即咸丰帝,而咸丰帝作为清朝最后一个有生育能力的皇帝,仅生下二子一女,其中活到咸丰去世后的仅载淳即同治帝一人。
鉴于载淳是咸丰死时唯一皇子,他的继位资格是毫无疑义的:既然立皇子为嗣是第一优先选择,那么同治的继位就成为必然。
恭亲王嫡孙溥伟但同治却在虚岁20时突然去世,没有任何子嗣,甚至生前也未指定养子,这样就只能从血缘最近皇族中选择辈分最合适者。
原本最好的方案是选择一个皇室近族中的同治子侄辈,这样同治就可以正常进入太庙,但慈禧惟恐这样一来自己就会“升级”为太皇太后,当时慈安、恭亲王都在,她的权利还不牢靠,惟恐这样一来会大权旁落,因此不但破例选择了一个同治的同辈,而且放弃岁数更大的恭亲王长子载澂 (17岁)和次子载滢 (14岁),选择了年仅四岁的醇亲王之子载湉即光绪(4岁)。
载沣、溥仪父子很显然,作为清朝皇室继承人而言,血缘顺位更靠前(奕?在道光诸子中行六,奕譞行七)、年龄更大的恭亲王二子“更合适”,但这只是对清朝皇室合适,而对慈禧希望更牢固掌握权力,尤其更长时间垂帘听政并不合适——载澂按当时标准已近成年,慈安、慈禧还能垂帘多久?
且他的生父是慈禧视如芒刺在背的恭亲王,本人又健在,又怎比得过老实人奕譞和自己亲妹妹所生的、离成年还很远的载湉?
同样,到了光绪驾崩前,最有利的选择是恭亲王的继嗣溥伟(奕?嫡孙,光绪和慈禧去世时年已28岁,是道光曾孙中血缘最近、年龄最长的),载沣和溥仪其实都不合适——溥仪太年幼,登基时才3岁,载沣则辈分不合适,他是光绪亲弟弟,一旦嗣位且慈禧也去世,则于慈禧侄女隆裕为叔嫂且两人都成年,隆裕别说垂帘,连太后都未必能立即当上。
但这是对清皇室而言如此,在慈禧看来,溥伟年长,一旦继位不论自己是否健在都无法听政、训政,而必须放手让溥伟亲政,这是她绝对无法容忍的,而载沣虽和光绪是亲兄弟但对自己一贯恭顺,两家又亲上加亲,让载沣3岁的儿子嗣位,对叶赫那拉一家继续维持权力、避免被帝党秋后算账,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参考:
和皇位失之交臂的载沣晚清宣统朝摄政王载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摄政王,与此同时,载沣还是一个身份地位较为特殊的晚清王爷。
所谓特殊,是因为载沣的哥哥,正是光绪皇帝,而载沣的儿子,则是宣统皇帝。
并且,光绪帝驾崩后,由于光绪帝膝下无子,因此载沣曾被视为有可能继承光绪皇帝皇位的人物。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慈禧太后没有选择载沣做光绪帝的继承人,但是却选择了载沣的儿子——三岁大的孩童溥仪做了皇帝,这便是历史上的宣统帝。
可以说,载沣和皇位失之交臂。
在很多人眼里,载沣是光绪帝驾崩后,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物,但为什么慈禧太后选择了溥仪来继承光绪帝的皇位?
慈禧太后的理由慈禧太后选择溥仪继位,有着一个较为合理的理由——那就是,需要考虑同治帝的继承人问题。
同治帝是咸丰帝和慈禧太后的儿子,也是咸丰帝的独子。
无奈同治帝驾崩的时候,没有留下后人来继承皇位。
于是慈禧太后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按照宗法关系,选择一个和同治帝血统较近宗室子弟来做皇帝,等到这个宗室子弟有了儿子以后,把儿子过继给同治帝,然后等到这个宗室子弟驾崩后,由同治帝的这个继子来继承皇位。
而光绪帝,就是慈禧太后选中的这个宗室子弟,按照慈禧太后的设想,光绪帝有了儿子以后,将儿子过继给同治帝,然后继承光绪的皇位。
不料,光绪在位虽然长达三十四年,但是,也没有留下儿子。
因此慈禧太后表示,不能找同治帝族兄弟这一辈分的宗室子弟来继位,因为连续三代帝王是族兄弟关系,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因此慈禧太后坚持反对“载”字辈的宗室子弟继位,由此排除了载沣继位的可能性。
事实上,宣统帝继位的法理,在于宣统帝被过继给了从未谋面的同治帝,以同治帝的继子名义继位。
慈禧太后的真实目的然而,慈禧太后的真实想法,不单单是考虑让同治帝有个继承人的问题,更大的目的在于掌权。
事实上,在当时清朝宗室中,溥字辈里面,年纪较大的,也并非没有。
但是,让一个年纪较大的溥字辈宗室子弟来继位,造成国有长君的局面,是慈禧太后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慈禧太后得以掌权,是因为同治帝、光绪帝刚登基的时候,年纪还小,需要太后辅政,并且光绪帝的戊戌变法触怒顽固派利益,给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诛杀维新派,并在之后开始对光绪“训政”的口实,才让慈禧太后得以长期掌权。
如果新继位的皇帝是长君,比如,载沣继位的话,慈禧太后找不出辅政和训政的理由,只能放弃权力,这无疑是慈禧太后所不愿意接受的。
而只有选个小孩子继位,自己才能继续掌权。
于是,有了宣统帝的登基。
只是,出乎慈禧太后意料的是,在册立宣统帝做皇帝的几个钟头后,慈禧太后也随之去世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