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共同强调一个“静”字但何为“静”
静为德,静为道,静为知,静为法,静为律,静为识,静为思,静为耐,静为和,静为稳,静为安,静为息,静为观之而定取夺存生之。
参考:
“静”字是华夏传统文化之精髓之一,儒释道三家对其有着不一样的诠释。
儒家之“静”,内省、致中和儒家追求的是圣贤人格,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必由之路便是“静坐”,已达到“内省,致中和”。
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儒家提倡的至圣人格追求,一者需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者便是“静坐”下来,反省自身之得失,即“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此谓“自省”。
关于致中和,《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可见,“致中和”乃儒家之最高境界,是君子必须遵循去用一生追求的准则。
“喜怒哀乐”属于“情”,“喜怒哀乐之未发”则属于“性”,性无善恶,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都是说的儒家的中和之境。
这一切的体验都需要“静坐”去体悟,因此,宋明的儒学大家都是“静坐”的倡导者。
道家之“静”:坐忘、体道《道德经》中有:“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等论述。
道家创始人老子言简意赅的《道德经》中出现的如此频繁,可见“静”在道家之分量。
庄子的《齐物论》开篇便描述“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即“静坐”,子綦静坐后,忽然对天长嘘,子游问其原因,子綦答曰“吾丧我”,也就是说子綦通过“静坐”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只有“忘我”,才能心无执着,与万物融为一体。
庄周梦蝶,蝶变庄周,便是这“与万物融为一体”之境。
因此,道家静坐之核心为“忘我”。
释家之“静”:去执、修慧佛家的“禅坐”、“打坐”,即是“静坐”的另一种说法。
佛家之静坐,要诀便是“空”,即空化外物,可获得宇宙之大智慧,进入“佛”之境界。
佛家之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自觉为智慧,觉他为慈悲,觉行圆满为悲智双运、圆融无碍。
这一切皆以“开悟”为基础,而开悟之关键,则是“静坐”。
佛经在“开悟”之后,智慧的落实还要靠“行愿大千”完成,即“空化外物”后,重返人间,切实实践,方能修得正果。
参考:
道家: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儒家: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
佛家:风动、幡动而心不动。
请看此文——远离喧哗与浮躁,儒释道说“静”——始于静,终于悟,得于喜——安静是品,清静为性。
宁静生明,恬静成美。
——题记你话痨吗?
你爱闹吗?
你路怒吗?
你任性吗?
你喜欢喧哗吗?
你习惯嘈杂吗?
你深陷焦虑或者浮躁吗?
我们试举其中一种表现。
在公交、在地铁,小孩和大人一起大声地说话。
小孩也许很可爱,童言无忌,尚在浑然无我的状态中。
而大人则处于旁若无人或者直似如入无人之境的状况……这在中国似乎是个习以为常的景象。
天伦之乐,我们似可不以为怪。
但也许正是因为从小的教育,从小的习惯,从小的素养,一些国人在公众场合(如机场、车船、餐厅、街头甚至在剧场等)随意喧哗、呼三喝四、大声通话而无所顾忌,在国内、国外都形成了负面的国民形象。
喜欢热闹、喜欢扎堆,似乎是文化习惯。
热闹、开朗、坦直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分场合、随意任性、走了极端就有问题了。
这可以归结为文明素养和习惯问题,根本上说是一个教育问题。
随着教育的进步,我们的国民素质将会逐渐提升。
借此话题,今天专门说说安静。
要知道,安静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喜悦——始于静,终于悟,得于喜。
静本身就是一种品性,延伸开来是一种素质和能力,是专心致志、创造发明的起点,是生活乐趣、工作乐趣乃至人生乐趣的土壤、水、空气和阳光。
其一,静是品性的根本。
品性如果是一棵大树,静,就是根、就是树干——而不是枝叶,能大风吹而岿然不动。
正如同禅宗六祖慧能所说,风动、幡动而心不动。
静以修身,静利于养性。
老子有云:“静为燥君”,“躁胜寒,静胜热”,此为静的本质属性、相反比对和降服作用;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是说静的社会治理作用。
同样,儒家所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也指明了静的品性作用和社会治理意义。
可以说,静是诸种品行的根本,也是诸种品性的“主帅”。
人生如此,社会亦然。
当今社会过于浮躁,静是根治浮躁的处方。
安静能清除浮躁、战胜浮躁,能使社会和
其二、静是探索的状态。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老子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当静达到一种静思或冥想状态,有利于发现事物的规律性。
如中国古代农业、天文历书等成就都是通过“静观其复”的方式取得的。
深入观察,潜心钻研,长期深耕,全身心、沉浸式的投入,能够培养专心致志的习惯和能力,能够打开探索之门,获得新发现,取得新突破,由此掌握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文王在拘禁静观中而演成八卦,司马迁在发愤潜心中而写就《史记》,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其三、静是动势的起始。
这里说的动势是一种动能,主要包括灵感顿悟、发明创造、判断决策等方面。
动势起于静,止于静。
老子说,“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顿悟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等等说法,都是大文艺家静观之下的共同经验及描述。
静也是发明创造的起点。
在静思、无意识状态甚至在梦境中,科学家们能够获得重要的灵感。
如数学家高斯苦思某个问题,忽然如脑海里划过闪电,谜题得到了解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当化学家库勒梦见一条蛇咬着自己的尾巴,一下子明白了苯分子的环状结构。
静有利于判断、决断,历史上很多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都说明了这一点。
如空城计的成功就是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成功。
经过深思熟虑,从而了然于胸,胸有成竹,才能形成明断,形成科学决策。
其四:静是喜悦的微笑。
你认识你自己吗?
你需要证明你是你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滑稽。
认识你自己,是人生重大问题;
提升你自己,是人生的重要目的。
在生活中,当你通过静摆脱了困扰,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喜悦,特别是当你通过静的素养和能力,达到智慧的状态,达到自由、自在、超越、创造的境界,如“了然于胸”,如“醍醐灌顶”,如“恍然大悟”,你才会深深地意识到,你认识了自身的潜能,你认识了自身,你证明了自身。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罗素说,“所谓幸福的生活,必然是指安静的生活,原因是只有在安静的气氛中,才能够产生真正的人生乐趣。
” 这种真正的人生乐趣,不是低俗,不是低级趣味,不是苍白空虚,不是短暂易逝。
恰恰相反,真正的人生快乐是充实的,恒久的,是安宁的快乐,是走向高层次的快乐。
——静,是喜悦的微笑。
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先行者总部——生命本悟,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智慧本光。
——经行天下光未央
累啦困啦饿啦喝啦。
都需要有个清静环景状态。
作事情也需要,青平世界。
杀声震惊什么事也没心干了。
逃命要紧。
你说是吗?
参考:
笔者尝试回答您的问题: 一、儒释道说的“静”就是每
从心里“无序焦虑”状态进入“静”的状态。
它不是什么高深的境界,但它是一种很具体的生命体验。
而且我们很难从思想、认知的角度进入“静”的状态,是实践性的。
二、不要把“静”想的太玄乎,静的反面是“无序焦虑”,其实可以从物理学角度来解释。
因为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一方面人的大脑30秒就会产生各种杂念,也就是说心理的无序焦虑状态就是一种常态,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
另一方面大脑中枢神经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
而我们每天要面对数百万亿位的信息,大脑若被这些不相关的信息和事瓜分着(或者想着结果或者计算得失),往往让你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当下的事情中,所以内心的宁静就难以涌现。
这个时候就要靠“有序的心理状态”筛选然后进入意识。
这种“有序的心理状态”物理学家也叫“心流状态”,说白了,安静专注让人快乐,注意力一直能留在当下的事情中,不用想结果,也不会分心,内心的统一感受成就美好体验,处在心流时的并不感到快乐,你专注做事,自己都忘了。
过后回味就会有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让你快乐。
三、怎么才能进入“静”的心流状态呢?
1、首先,安静的自然环境确实可以让你放松,助益你进入“静”的状态。
尤其在事务繁忙感觉心里失序之后可作为一种调节。
但若自己位况上该做的事情没有有效的应对,天天跑到大自然里去修心,“想安静”,其实也是自欺逃避,更安静不了,甚至很有可能越来越焦虑,恶性循环。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自己该做的事(诚实),获得实践的成长心得,才能获得幸福感的、获得安静清晰的心流体验。
2、其次、要为自己设定清晰的目标、而且能及时反馈。
因为心理学发现: 相对人被迫做一件事,一
也会陷入忧虑、恐惧、无聊这些负面情绪里。
所以,不管目标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比漫无目的行动来的好。
另一个是目标要及时反馈。
它能让人在每完成一步之后立马知道自己完成的好不好。
登山的人每攀登一步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又上升一截。
清晰的目标和及时反馈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清晰的目标你根本不可能有反馈因为你不知道做到了没有,大部分人不容易坚持,都是目标不确定。
比如:健身“每次尽量做”就是一个不清晰的目标,你大脑还要在做的时候反复思考“
但是如果是“做到20个一组,组间休息30秒,实在做不了就放下”。
这就是一个清晰能反馈的目标。
及时反馈不至于让你浑浑噩噩的,清晰自己在做什么。
3、最后,做的事尽可能要和自己的能力和挑战匹配。
因为高能力、低挑战容易无聊;
低能力、高挑战容易焦虑。
如果做一件事不是无聊就是焦虑,这种体验怎么让你坚持下去呢?
对吧?
因为心理学发现当难度略高于5%-10%的时候最容易有心流。
而人在注意力集中很容易进入心无旁骛的心流安静状态。
此时的你身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情绪,甚至连自我都不见了,但感觉却很舒服。
过去两小时就好像两分钟,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
所以,关于“静”的心流状态,大家要去实践,实践了,你才就有心得。
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
《周易》就有“一阴一阳为之道”的名言,静为阴,动为阳;
静则气守,动则耗气。
因此,静就是守心,排除杂念的意思。
《道德经》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又说:“孰浊以止?
静之徐清。
”在第45.章提到:“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57.章还说:“我好静,而民自正。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是静及静的作用。
道教的静是要求教徒入坐,排除杂念,从自我回归本我,修炼目的是“得道成仙。
”道教炼丹术也是寻求长生不老药。
佛教(释)要求教徒静心念佛,一心向佛,“佛者,空空如也”;
有一首诗说得最明白:菩提本无树,灵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拂尘埃?
(顿悟派)他们提倡生死轮回,要修炼往西方极乐世界。
儒家的静则有明显区别,倡导静心修养: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太极拳也強调要入静,意守丹田,静中有动,移步如猫行,双手打孤形或抱圆……目的是运气于经络,让气血流畅运行于全身,锻炼内脏及植物性神经系统为主。
供参考。
参考:
身静心静调静
参考:
先说我的观点:静只是儒释道三家的入门基础,而并非它们的核心精髓!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从“体”和“用”两个方面来解释!所谓体,就是一个事物的本质内涵,“用”就是由“体”发“用”,比如水,以液体流动等为“体”,能滋润解渴为“用”!下面就从“体”“用”两个方面,分别解释下儒释道:一.儒家重视外用入世: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中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中间的“静安”就是儒家文化的“体”,这个体如何达到呢?
就是通过知止有定的方式!那么静安之后呢,必须起用,否则就如一滩死水,毫无价值了!因此儒家,就是在知止有定的能静之体上,发起为民请命的入世之用!儒家特别强调“入世务实”,才在以后出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推广“仁义”的孟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太多的治世良才,它们无不以“为民请命”为职责,为我们展现了儒家关心世道人心的内圣外王之道!这就是儒家,得体而重用的入世之学!二.道家重视内圣之体:儒家和道家本来是一体不分的,比如孔子七十读易经悟天道,孔子与老子坐而论道等!因此道家的体,也就是儒家的体,只是二者得体而后,起用不同,好比水都是一样的水,有人用来煮茶解渴,有人用来滋润大地万物!那么道家的“体”,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道教的一些仪轨教义,非常明显的看出来:比如道教重视打坐,重视炼丹,重视太极养生等等,道家门徒以“得道成仙”为最终极的理想!而对世间的国家社稷民生问题,避而不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道教并非一味的消极逃避,而是更加重视出世修道而已,这里没有鄙视批评的意思,历史上有很多道士,在乱世而能拨乱反正,功成身退者!道家也有行善助道的修行规范,也可算是他们入世的一面,但他们的核心还是修道成仙这就是道家,重视得体修道的出世之学!三.佛家体用双彰:这就不难理解了!比如佛家的戒定慧,出家受戒,佛教弟子更重视的是开悟成佛,普度众生!因此佛家不但出世,更主张的是入世!有人可能会说了,佛家也是出家的,甚至隐居山林,隔绝人间!这不假,但佛家僧人的隐居都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入世人间的!比如宋朝的济公活佛,近代伟大的禅师~虚云法师,台湾的星云法师的人间佛教等!哪一个不是得道之后,浪迹人间,普度有缘人!再比如,家喻户晓的观音菩萨,弥勒佛等,都是人间菩萨入世的典型代表!这就是佛教,一个入世与出世兼顾的慈悲智慧之学!儒家入世,道家出世,佛教将两者尽入囊中!对此,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故佛家修行,不过是正本清源,返朴归真而已。
参考:
儒道释三家都强调一个静字,到底何为静?
其实讲究静的不止这三家,但凡修炼者都强调这个静字。
人乃动物,其生命在于运动,论说跟这个静字南辕北辙,但为什么主张养生修炼的人都注重这个静字呢?
原来这就是那些修炼修行修道修真的人们行修的基础内容,入手的功夫。
人之所以是动物,是因为他除了有一个有形有质的肉身以外,还有一个无形无质的灵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心的东西。
这个灵体,或者说这个心,是一个能量体,那些行修之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针对着这个心下功夫。
这个心是无形无质的,所以无阻无碍任何地方都可以去得,上天入地没有任何限制。
因此人心经常是动态的。
就是说这个心总是在不停地想事儿。
想这想那没一会儿消停。
但这种动这种想都是一种做功,虽然说事物没有因为人心的这种做功产生质的变化,但这种心能的消耗已经形成。
人们在这种无谓的冥想中消耗了很多的心能。
对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为了降低这种无谓的消耗。
就必须使其心静,心静下来不去胡思乱想,心能自然就不消耗了,或者是消耗得少了。
于是一些大智慧之人就开始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他们把这些使人心静的行为就叫修心。
后来那些行修之人在静中发现,静下心来不光可以省却能量,还可以聚积能量,并且在静的状态下可以与天地自然的能量相沟通,吸收或者说采集到天地间的能量。
对人是十分有益的。
自此就开始有了各式各样的行修方式。
说来一切都是为了心静。
参考:
谈到守静,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有一
列子从小善于射箭,而且百发百中。
更有奇者,他每次射箭左手臂上放一盛满水的杯子,右手搭弦一发紧接一发,次次中的而且杯中的水一点也没洒出。
因此,列子对自己的技艺很是满意。
有一天,一个叫伯昏暓人的修道者路过,正好看到列子在练习射箭。
列子自信的问:“老先生,你觉得我的技艺怎么样?
”老人摇了摇头:“年青人,你跟我来!”于是列子跟着老人来到山上。
再看老者,脚步后退到悬崖边上,一只脚踏在石头上,另一只脚已悬空了二分之一,然后纹丝不动地站住。
对列子说:“年轻人,上前来!” 列子看到这样的景象,吓得瘫软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再无心射箭。
故事到此结束,但它给人们的 启示却没有完。
儒释道都讲一个“静”字,无疑是告诉人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参禅、悟道都必须修心。
心若乱了,什么也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