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银行系统用美国甲骨文Oracle数据库不怕泄密吗

典型的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态[灵光一闪]
参考:
的确是这样。
国内银行和金融公司已经在做替换成国产数据库的工作了。
但是还要花一些时间。
顺带说明一下,oracle数据库美国本土的安全水位是非常高的。
只是美国出口限制,导致出口到中国的只是低安全级别的版本。
中国国产数据库在军工航天电力水利早已应用,都达到了顶级安全标准。

参考:
泄密到不存在,一般国内银行用Oracle的同时都会购买Oracle的维护服务,除非甲骨文不想做中国的生意了。
当然因为中美关系的问题,一些行已经开始从周边系统逐渐开始改造使用国产数据库,比如华为的高斯200,同时国内的国有软件企业也在部署研发国产的数据库,公司名就不说了,反正确实有这个安排。

参考:
真的是个好问题,国家核心系统从什么开始决心抛弃windows。
银行系统数据太过庞大复杂,上了贼船,下船太难太难了。

参考:
小编是金融行业的码农,也算是有一定的发言权吧。
在数据库方面,金融领域用到的有Oracle和SQLServer等商业软件,也有Mysql、Redis等开源软件。
这些软件有个令人沮丧的共同点,很少有国产自主研发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各个行业。
效率的大幅提升,彻底颠覆了既有的工作模式。
率先拥抱变革的企业收获了巨大收益,让后来者羡慕嫉妒恨。
信息技术不管发展如何,都绕不开数据存储,数据存储以关系型数据库最符合人的思维方式。
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翘楚无疑是Oracle数据库。
再回到
之所以安全因为它是最好关系型数据库,常见的指标如易用性、稳定性、可用性、可恢复性都有完整的解决方案。
之所以不安全是因为它是国外的闭源软件,是否有安全隐患,国人不得而知。
技术上不可控,我们怎么才能避免呢?
答案是从管理上从严控制。

参考:
要使用SWIFT ,国际资金清算系统,就必须与国际接轨,所以必须用Oracl。
林郑太太被制裁,信用卡不能用,工资都发现金,使用也是现金,那么多的国行,没有一家敢接盘。

参考:
不怕。
物理上是对外隔离的, 架构上也有大量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
但是自主可控的趋势不可阻挡。

参考:
首先需要明白,银行的风控部门是银行体系内具有极度话语权的部门,也是最核心的部门之一。
资产是否实现保值增值,以及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也是风控部门重点工作之一。
所以,你能想到的这个问题,银行的相关部门早就已经想到了,而且肯定做了不少的分析工作。
从网络上来说,银行的核心主机系统,包括数据库,都是在银行内网运行的,并不会直接接入互联网,这个一般的银行设备,比如ATM等自助终端都是如此,所以安全性肯定是银行最
从安全性来说,银行的IT部门会对所有出入网络的数据进行分析。
就连一个最基本的新开一个网络IP或者端口,都要经过层层的审批和把关,不是随随便便就给开通的。
我曾经在某个银行短期出差,当时两台设备只给了一个IP和端口,我们找银行客户申请多开通一个,到我把工作做完,大概一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这个居然都没审批完成。
另外,如上所说的银行对流经网络的所有数据都会进行严格的监控。
比如我们之前有一台设备在银行网络内运行,一般情况下都会把不必要的组件或程序全部删除。
但那台机器由于设置原因,在更新程序时默认对外连接了微软的服务器,很快就被监控出来,银行IT部门还要求我们给出详细报告,就是所谓的RCA,Root cause analysis,也就是根源分析。
说了这么多,应该明白银行为什么总Oracle不怕数据泄密了吧。
当然,早期的时候也没有其他数据库可以选择,基本上就是Oracle, Sybase,DB2,以及微软的SQLServer。
但是银行的数据库要求存储容量大,存储速度快,且可靠性要求极高,不能出现宕机这样的情况,这对银行业务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但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最近Oracle的日子不好过了,去年已经关闭了中国研发中心,几百名工程师被遣散,随着我国去IOE的浪潮,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考虑国产国产数据库和开源数据库,以前ORACLE独霸天下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

参考:
内网,物理隔离。
外网用啥都没用,想搞你不过是时间问题。

参考:
国内银行系统用的数据库很多,核心系统一般都用老牌的商业数据库DB2、Oracle。
其他系统也有用Mysql、MongoDB等其他数据库。
至于数据泄露吗?
银行当然也怕。
但是,就综合考虑来看,目前Oracle等商业数据库依然是最佳选择,将来可能会一步一步提高安全等级。
1、稳定是首要选项我们都知道,银行是金融系统的重要机构。
它们的系统不能够随便出问题,一出问题影响整个社会。
所以,对银行来说,稳定是摆在首要位置的。
任何创新都必须以此为前提。
而DB2、Oracle这些商业数据库软件,首先能够满足银行的稳定性要求。
而在中国,银行是比较早有信息化的单位。
但刚开始,没有任何经验的时候,只能是跟欧美国家学习模仿。
外企银行基本都是采用oracle、DB2来做核心系统。
中国自然是采用国外相同的方案。
大部分银行也就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整套IBM大型机、小型机硬件,配套DB2、Oracle数据库来做。
2、安全实现手段①、厂家信誉一直用DB2、Oracle作为核心数据库。
对银行来说,已经是最佳选择。
因为,在过去,国产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数据库可以使用。
银行自然也只能用业界最好的数据库,而且Oracle、DB2这类大品牌的数据库,在全球范围应用都很广。
厂家自然也要注意保障安全,否则出了问题,全世界都受影响。
②、技术控制除了厂家的信誉保障外,银行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安全措施。
首先,内外网是物理隔离的。
这样,实时连接数据库的攻击是很难实现的了。
其次,在防止数据泄露这一块,银行当然也是有很多的技术手段控制的。
至少,外网需要的数据是从内网的网闸摆渡过去的。
能摆渡什么数据出去,也是银行严格控制的。
最后,数据库里的敏感数据,也是加密存储的。
同时,网络上还部署了一系列网络安全设备来保障系统的安全。
3、银行安全需升级银行现在虽然有很多的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但是,DB2、Oracle始终是国外闭源商业数据库软件。
如果软件存在漏洞或者后门,对银行来说也是一个大风险。
加上国际形势风云变化,所以,银行也还是会有担心泄密问题,这就意味着银行的安全体系还需要升级。
那该如何升级安全呢?
除了系统过等级保护外,也一直在倡导用安全可靠的软件。
这就意味着需要逐步从Oracle、DB2等商业软件走向开源、或者国产等数据库软件。
不过,银行的稳定性还是不能忽略的,所以,银行也就只能逐步探索,逐步提升安全。
同时,国产数据库发展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总结总之,早些年银行从稳定和安全出发,Oracle、DB2等商业数据库是最佳选择。
这些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银行也在逐步提升安全等级。
将来也会逐步替换Oracle、DB2等商业数据库软件。

参考:
这是个系统的问题。
有些朋友说物理隔离,目前看应该做不到100%隔离。
银行数据中心就是提供服务的,隔离了怎么提供服务?
各个分行,网点,ATM都是要联网的,都是要访问数据库的,只是权限不同。
归结起来就是数据安全和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工作人员都是相关的,必须全方位防护。
数据库系统,国产化当然是必须的,但是国产数据库系统就没有漏洞吗?
不故意窃取数据,难保不因失误而失窃。
这个要加强测试。
计算机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同样道理。
网络方面,银行应该是租用运营商的线路(虚拟专网,VPN)实现网点互联。
出点和入点之间加密传输。
如果加密算法没有被破解,秘钥没有暴露,一般没问题。
但毕竟还是有”如果”的。
人的问题更大一些,买通一
所以说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是全方位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