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用文言文难记还难懂
首先,有一个误区。
你猜猜古人平时说话的口头语是不是文言文?
答案是不是。
他们平时说话骚话一大堆,毫不吝惜唾沫。
文言文只是他们的书面语。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使用文言文的原因。
古时候的书写材料十分有限,甲骨、竹简、丝帛、木片,一直到后来即使发明了纸,还是数量稀缺制作麻烦。
书写过程也很复杂,以前都是往上面刻字,写错了拿吧小刀刮刮刮,还有“杀青”这样的专业储藏技术,后来有了笔墨纸砚,也没简易到哪里去。
写完的东西,拿起来也不方便,读书人搬个家能拉三车,古代帝王阅奏章,直接是称斤头的。
为了省钱省资源,省时间省力,古人发明出了文言文,力求言简意赅,简明扼要。
所以,这道再加工是必然的。
古人的日常用语虽然不同于文言文,但也不同于现在的日常话,而是类似于明清小说那样白话文,我们读起来不太吃力,但还是有很大区别。
史书上记载过一段宋代官府审问一个妇女的对话,这妇女砍伤了自己的丈夫,官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是你斫伤本夫?
实道来,不打你。
”朱元璋有一道圣旨下达抗倭令,要求抵御海盗,原话是这样说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
钦此。
”雍正皇帝就更逗了,他批奏章直接写的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他甚至还给大臣写过“么?
”
参考: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在那个时候我们口语也是这样的),然后随着封建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强化而形成的一种书面文体。
在古代,因为文言文形式规范,并且用词用字较为统一。
而由于方言的差异,白话文在各地差别较大,因此读书人交流一般文字上是文言文,口语上是当朝的官话(历代官话是不同的)。
当然,古代也有白话文出版的书籍,最典型的就是佛经(佛经编著也是采用当时的口语)、话本、小说以及宋元以后的部分学术著作和官方文书。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在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
还有一点,古代在东汉以前,使用竹简、丝帛等作为文书载体,必然要求文字简洁。
东汉改良了造纸,隋唐的雕版印刷,加上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随着工艺的改善,这些都为白话文体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另外,我们现代的白话文是蒙元,满清以来,语言元素入侵渐渐形成的。
赵宋以前的口语现在的我们是很难听懂的。
发音也和现代的发音不同。
汉语主要白话文主要有四种,他们分别是官话白话文(京白)、吴语白话文(苏白)、粤语白话文(广白)以及韵白(明代官话——中州韵白话文)。
除了这四种,还有很多白话。
未能识别属于何种方言大类的,统称为“土白”。
所以我们所谓的“白话文”是指官话白话文。
参考:
原创首发:古人要应用难记又难懂的文言文,同古代人的口语化水平、记录文章的材料、现有文字的数量以及古代人的文章审美观念都有关系。
古人说古语,古人写古文:今人说今语,今人写白话文,都是客观现象。
古人如果说现代语又写作白话文,那么古人就不是生活在古代的古代人了。
古人写那些难懂的文言文,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不足为奇。
文言文就是古代的书面语,是古人在口语的基础上加以垂炼、浓缩、美化、修饰又施之以章法而形成的较为体面的文体,它来源于口语,来源于时代现实生活,但又有些超越当时的口语化水平。
古代的书面语是以古代的口语为基础的。
把古代的语体文和古代的文言文对比可知,古代的书面语和口语相差并不太多。
我们今天认为难懂的文言文,古代的知识人却会认为并不太难懂。
因为,当时书面语都那么说,时代现实生话就那么个叫法、就那么个称谓、就那么个分别法、就那么个意义…过去的典章制度,包括过去的等级制度,官僚制度,法律制度,都有过去的专门术语,当代人既了解也明白。
如:过去把皇帝死叫“崩”,大官死叫“卒”,小官死叫“不禄”,老百姓死叫“死”。
过去管向皇帝打报告叫“上书”;
过去把大官向皇帝请求退休叫“乞骸骨”。
古代人还有把一般性词语当作专门性词语应用的习惯,比如:“上”专指皇上:先秦的时候管诸侯国的都城叫“国”;
管淮河叫“淮水”;
把泗水叫“泗”;
把黄河叫“河”;
现代人说一会儿,过去人就说“须臾”;
今人说帽子,过去人就习惯说“冠”;
今人说口粮,过去人就习惯说“饩”;
今人说磨刀石,过去人就习惯说“砺”;
古代人把热水称为“汤”,把祭神的牛羊称为“牺牲”,把逃跑说成“走”,把不得志叫做“穷”……事实上古代知识人理解古代的文言文并不怎么难,今人的语言和古人的语言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今人理解古代的文言文必然难。
言简意赅,微言大义,是古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古文言文这一古代人的书面语之所以那么简要精炼,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做记录的材料不象现代使用的纸张那么轻薄好用易得,是记录文字的材料促使文言文需要做到言简意赅。
西汉之前记录文字是没有纸张可用的,东汉时代蔡伦的造纸术得以推广应用后,纸上记文才得以普遍应用。
古代最早记载文字的材料用的是龟腹甲、龟背甲、牛肩申骨、或野兽的骨头,把文字刻在这些骨头上,史称甲骨文。
记录文字骨头不够用的,商朝早期就把文章刻在青铜器上,史称钟鼎文或金文。
铜器既贵又重,后来人们便把文字刻在竹片上。
秦朝时代又产生了石刻记录文字的方法,记录文章的材料更为笨重。
战国时代,有钱人把文字记录在昂贵的丝织品上,史称帛书,但一般人却用不起。
古代这些记裁文字的材料,有着:材料难得,或,材料笨重,或,材料昂贵的缺点;
不仅仅如此,古代的这些记录文字的材料,刻起字来也太费时日,而且刻字后的文字材料携带起来不方便,存放起来又占地方,上万字的文章记录在骨、木片、铜材或石材上,必会堆积如山。
这些记裁文字的客观因素,使得古代人不得不能减去的文字就减去,多多垂炼句孑,使句子达到言简意赅的程度,这就导致了文言文书面语有些脱离当代的口语,稍微比当时的口语难懂一些。
记裁文字难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古人的文言文书面语太简比当时的口语有些难懂,但他们又不得不如此。
古代的字很贫乏,人们需要用有限的现有字来表达需要表达的意思。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该用哪个字表达哪个意思的思维还在逐步形成过程中。
造字不全,现有字表达不了应用需要的现象经常存在,因此,借字而用的现象、音同通用、形近借用的现象在古文言文中都星一个正常现象,古代人并不把这些通假字看作错、别字,通假字成为文言文用字姑且用之的一个正常潜规则。
造字还在发展中,造字不全,各区域造字也有所不同,越古的古代人越没有形成统一的用字规范。
古代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便有此义。
闻者听音则知义。
古人记录文字时,也往住依据声音而记录。
如:在古代“自”的本义是鼻子,同音即可用的用字认识,古人也用“自”表示自已。
后来文字表义专性化的发展,鼻子才不再用“自”表示鼻子,表示鼻子这一呼吸器官有了专义的“鼻子”。
古今字不同的时代通用字,如:今天表达愉快之意的“悦”字,古人造出的字就是“说”,读音同“悦”。
形近字借用,如:古代的“汝”(你)字借用“女”字来代替,读音同“汝”。
同音字通用,如:古代的“座”(座位)字,通用“坐”字来代替;
再比如:“邀”(
古代的字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同一个字异形字也常见,如回字写法有:回、囘、囬、廽、逥。
不同的文言文中出现了不同的“回”字。
通假字在古文言文中常见,古代人比较了解,不至于像今人理解文言文这么难。
古人理解文言文,也应该知道有一点难处,不然就不会有现今的文字文化了。
时代条件决定了古人要应用微感难懂的文言文,在发展中慢慢寻求解决难懂难记的方法,古人不可能一下子直创现代文。
文言文是古代的主要传统文体,古代人就以文言文这种主要文体形式记载历史或言情表志、传达信息。
写文言文,是古代知识人的文化传承习惯。
经过古代一代代人的努力,文言文己成为了很美的一种文体,己成为了传统文化瑰宝,古代知识人对它欣赏有佳,反仅不讨厌文言文,反而己经把它当作了文明文化而看待,反而特别喜欢写文言文,使文言文的艺术境界越来越高。
文远比言强,是古代人对文言文的文化造诣追求,最终导致文言文越来越文言分离。
写出的文言文比平常说话水平强得多己成为了古代人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象征。
古人写作文言文的造诣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和深度,使文言文有了许多优点,如:言简意赅、典故短小精悍寓意深刻、骈丽对仗、音律工整、构思巧妙、虚实得当、起承转合适当、简炼而不失严谨、质朴而不失形象,等。
文言文是古文化的精华库,是今日文学之基础。
今日汉语的表达、描绘、修辞、语法以及许多写作技巧,都承载了文言文的风格,至今作诗、答对、写春联都还保留着文言文的传统。
多多学习文言文,能汲取写作技巧,能弥补今天白话文的浅露、平淡、美感不足及语言啰嗦。
文、白齐用其文必定加美!文言文有他的精华所在,古人喜欢它,今人也不应该讨厌它、唾弃它,反而应该好好的学习它,研究它,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库、增加我们的知识量、提升我们的精神素养和文化素养、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参考: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当人们使用“古代汉语”这个术语时,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了它三个不同的含义:古代的汉语、上古汉语和文言[1]。
古代汉语首先是指“古代的汉语”。
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泛称为古代汉语。
古人的口语,我们是听不到了,甲骨文,从甲骨文算起,这样的古代汉语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跟任何事物无不发展变化一样,语言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千多年来,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汉语语法、词汇和语音变化的情形,学者将古代汉语分为三个发展时期:上古期、中古期和近代期。
上古期是指西元3世纪以前,即历史上商、周、秦和两汉时期;
中古期是指西元4世纪到西元12世纪,即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时期;
近代期是指西元13世纪到19世纪,即历史上的元、明、清时期。
特点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2]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
在中华数千年历史中,语言的口语变化非常大,可是文言文却保持相近的格式。
文言文能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笔谈”,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却不会非常困难的沟通方法。
参考:
答曰:这是华夏道统之绵延,三皇五帝以来!为了信仰,诘屈聱牙的几十万卷保留梵音的佛经,中国信众尚且诵读不辍。
更何况文言文也不是死语言,有很多当时的口语、方言融入其中。
只是白话文运动以来,不但繁体转简体,连文法、语法都跟着180度翻转,这才跟文言文隔阂,愈来愈大。
尽管古人口头语与文言文,也不是一回事儿。
文言文,又叫雅言。
《诗经?大小雅》记录的是夏代语言,也就是夏禹、夏启的母语——大体上相当于江淮以北的安徽淮北、河南郑州南阳等的远古人类语言,比如9000年前舞阳贾湖文化。
虞夏商三朝,有典有册,是国家正统象征。
并远高于后起之秀赢秦、姬周和刘汉的文明水平。
从周公孔子起,就定为儒家文章的典范。
老子道家又历代服务于王室。
诸子百家都是从道儒两家派生的,尤其是所写文章,都雷同于史书史记史评。
积重难返,就只好沿用下来了。
但历代民间还是用白话来说,《诗经》就收录了很多简白易懂的民歌。
文言文成为官方文椟语言,因此上,读书人必须精通的,科举制更是登峰造极。
四夷及附庸小国,都会花重金来请士子教习的,基本上还是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诗经、书经、礼经、春秋等那一套。
为表泱泱大国风度,中央王朝都很乐意奉赠的。
——白送的典藏版儒学著作,商业价值很高,小国使节们趋之若鹜,这下有『贵重礼品』了!华夏上国的面子,公开的谁敢不给?
参考:
谈中国古代为什么用文言文之前,我们不妨先谈一下文言文的优点:其一,言简意赅;
其二,减少书写者体力劳动量;
其三,能将记载文字的物品使用率最大化。
纸张大量使用是在隋唐以后。
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前,古人书写都是竹简,龟壳之类的物品上。
在这些物品上书写或刻字有如下缺点:一、记载文字物品笨重。
不适合写长篇大论,不然领导不方便浏览阅读。
领导一生气,后果很严重。
另外对于书信、军情、文件传达也不方便。
二、书写材料处理麻烦。
比如在竹简上写字,得把竹简经过一定的处理,浸墨效果才可能更好。
有时候就算处理好了,写一个字可能得涂多遍才能清晰易见。
三,书写工具使用不便。
古代写字不像现在有0.35mm,0.5mm的圆珠笔,古人用的是毛笔,毛笔写出来的字,个头都挺壮的。
四,书写成本高。
就算能把字写得很小,但是写长了,费墨汁啊。
现在造毛笔写一段时间尚且掉毛,更何况古代。
有人会说古代不是有布料了为什么不在布料上写?
一,布料昂贵,对很多家庭来说,简直贵得咬人。
二,漂白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不能重复使用。
元明清由于造纸工艺的成熟,纸张使用变得越来越普及,文字记载也更靠近于现在的白话,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但是仍有很多文章论著延续以前的传统,毕竟很多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封建时代思想是很保守的。
综上:书写工具,记载物品的成本、便利性、使用率以及书写者的思想决定了古人大量使用文言文。
参考:
文言文确实难,为什么文言文这么难,众所周知,文言文也叫“古文”,作为“古文”的文言文,“言文分离”就是文言文的难点所在。
学习文言文,应该了解文言文“古”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重要区别在哪里,这样学文言文,才能明确方向,才能抓住关键,才能掌握要领。
文言文难在“古老”二字上。
当然,如果仅仅是时间上“古老”,也未必就一定会让人觉得难。
比如,古人吃饭用筷子,我们现在吃饭用筷子就一点也不觉得难,因为我们现在也用筷子吃饭,跟古人没有什么区别。
文言文作为“古文”,只是以渗透的方式融入到现代汉语中,对现代汉语产生重要影响。
虽然说“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白话和文言的关系千丝万缕割不断”(吕叔湘语),可以说在现代汉语中文言文的影子无处不在,但现代人毕竟对文言文感到隔膜,因为文言文不是现代人的生活语言,从听说读写的角度来看,文言文的使作频度也很低。
何以如此?
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就是“言文分离”。
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言。
也就是说,在先秦,文言文就等于我们现在使用的白话文,是当时的人们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口头说的语言与书面写的文字,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实,先秦时期,各地的文字也不一样,口语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作为“大一统”努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搞了“统一标准”,即我们历史课本上说的“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
问题是,秦始皇能够做到统一文字,却无法统一各地语言。
汉字本来就是表意文字,即汉字的形与义有紧密联系,但并不能直接指示读音。
这就决定了汉字可以不受读音的束缚而独立存在并不断传承。
简单梳理汉语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文言文在先秦基本定型之后,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发展变化慢如蜗牛,而语音的变化则一路而行,最终语音将文字远远甩在后面,不管不顾,绝尘而去。
这样一来,“言文分离”就在所难免。
对于文言文在先秦定型之后,一直到晚清两千多年时间就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可以赞扬祖先有文化坚守和定力,当然也可以抱怨古人顽固守旧不知与时俱进。
但是,这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必须面对的事实。
虽然,“言文分离”,确实给后人学习文言文,带来极大的麻烦,甚至让人感到痛苦。
但是,文言文中“言文分离”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跨过这一障碍。
参考:
是古人中的领导阶层故意这么干的,故意用文言文设置门槛,把阶层进行固化,目地是为了长期的占据制高点,攫取利益。
然后用文化、品味、底蕴等等解释进行包装和掩饰。
最佩服秦始皇,什么狗屁文言文,一把火烧了玩球!
参考:
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正如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虽然对现代人来说很原始但对于当时来说已经很先进了,文言文也是如此,这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难懂,然而对于更早时期来说已经很先进了,时代在发展,时代的产物也在不断进化更新。
举个例子来说,话说文言文难懂犹如计算机说算盘难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