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的汉人自信文雅有骨气有血性你认为对吗
萨沙第8866条回答。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只有满清时代的汉人,必须强迫留胡人的头发。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侮辱,强于肉体上的征服。
宋代有一种东西叫做杀威棒。
什么叫做杀威棒?
就是犯人到了监狱以后,不管你是什么罪,首先要打你一顿。
一般是打几十棒,而且打的很重,有的犯人甚至被打成重伤。
为什么搞这么一个制度?
倒不是为了肉体惩罚你,主要还是精神惩罚。
因为犯人大多不是好人,有的是地痞流氓或者凶恶歹徒,气焰嚣张。
而这一顿毒打,本意对你进行杀威,就是当众打你,杀杀你的气焰。
元代蒙古人虽然搞了四等人制度,但蒙古人懒政,对地方管理比较松懈混乱。
大体上只要汉人纳税、服徭役、不造反,蒙古人也就懒得管你。
元代甚至很少文字狱,因为蒙古人对文化上的事情很少管,反正你不服敢造反,蒙古人直接就杀你。
至于你自己抱怨抱怨,写写诗歌表示不满,蒙古人也不关心。
其实,很多蒙古统治者压根不认识汉字,连说都不会说,压根也谈不上去搞文字狱了。
但满清不同。
首先,强迫汉人剃发,这就是一种肉体虐待转为精神上的摧残。
萨沙写缅北历史时,发现缅甸政府军基本都是缅族人组成,他们去缅北镇压少数民族叛乱。
按照我们的思维,谁叛乱,你像蒙古人一样去杀谁,将一村子男人杀光也可以。
但缅甸政府军早在贡榜王朝时期,也就是几百年前,就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糟蹋妇女。
政府军在镇压期间,经常有强奸和轮奸当地妇女现象。
奇怪的是,老缅兵其实不缺女人,而且镇压作战时间也不长,根本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满足性欲。
其实,这是老缅兵的一种策略,直到今天偶尔还会使用。
老缅兵认为,强奸少数民族妇女,并不仅仅是一种肉体征服,而是精神上的摧残。
因为肉体上的强暴,不但会导致被强暴的少数民族妇女痛不欲生,留下对老缅兵的终身恐惧,也会让她们的丈夫、父亲、兄弟甚至孩子,对老缅兵有一种被羞辱却无能为力的深深失落感。
这种失落感会转化为恐惧和战栗,从而遇到老缅兵就不敢抵抗,唯恐继续遭受这种暴行。
其实,满清的剃发令本质是一样的。
古代中国男人,特别讲究发髻衣冠服饰。
《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汉人几千年来,无论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极为重视头发。
只要男人成年,原则上就不能随便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古代有三种羞辱性的法律,第一是宫刑,就是阉割,第二是肉刑,包括弄成残疾或者脸上刺字之类,第三就是强迫剃掉头发。
曹操骑马不慎践踏了稻田,要根据法律自刎。
结果在众将劝告下,才改为割掉头发,这在当时是很大的羞辱了。
所以,汉人无论什么时候,不能随便改变祖宗留下的发型,这是原则性问题,更别说留胡人的发型。
汉人在古代是高高在上的民族,没有把周边少数民族,包括洋人放在眼里,甚至没有当作人来看待。
所谓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zhi),西方羌从羊,看看这些字都不是说人的。
对于少数民族的评价,历朝历代都是很低。
魏征曾言:“夷狄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赞》也说: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可见,他们都没把胡人当人看。
此时却要强迫留胡人发誓,这就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侮辱。
而满清入关以后,其实当时大明已经灭亡,而且南明政权四分五裂,同农民军不断厮杀内讧。
这种情况下,满清大军南下,其实并没有遭到汉人的激烈抵抗。
然而,剃发令下了以后,汉人各地纷纷抵抗起兵,被满清以屠城方式血腥镇压。
敢于反抗的杀光了,留下的就都是顺民了。
所以,剃发令有两个作用,第一是一种识别顺民的方式,敢于抵抗的就被杀掉,消灭反抗的力量;
第二是精神上的侮辱,类似于老缅兵的肉体强奸,精神上让你自侮,从此失掉任何血腥。
剃发令,对于汉人的精神摧残是极为严重的。
从此以后,汉人士大夫精神开始彻底消失,有傲骨的文人雅士也不存在了。
康熙六年朝鲜使者从北京回国之后,在其向朝鲜国王的报告中感叹道“汉仪不复见,何日变中华?
”他并且说,当时的北京居民,见到他身穿的大明衣服,低头哭泣,神情悲惨。
“见臣等着冠耳,指示其儿曰,此乃明朝旧制,垂头而泣,见来惨然矣。
”满清误我中华几百年,还砸断了汉人的精神脊梁。
该死!该死!
参考:
这个提问暗含对清朝的厌恶,清朝以前的汉人,自信文雅,有骨气有血性,这样的汉人自然是有大量案例的,但是也不缺乏大量奴颜婢膝,没骨气没血性的案例,典型就是比如大明东林党领袖钱益谦,清军打来了,钱益谦作为大明高官,要么抵抗致死,要么自杀殉国,钱益谦决定跳水自杀殉国,但是此货跳水之后又自己爬上了岸边,理由是水太凉了,不想死了,之后此货带领南明江南文人跪迎清军入城。
清朝以后的汉人也有自信文雅,骨气血性之辈,如林则徐,左宗棠等,清朝虽有刻意打压汉人势力,预防其谋叛的险恶用心但是在一些有关国家大是大非之时,也是启用了大量汉人文人的,如康熙朝平定三藩之时重用了汉臣周培公,雍正朝开疆拓土重用了汉臣年羹尧,乾隆平定西南大小金山叛乱重用了汉臣岳钟琪(此公是岳飞后裔),抗俄入侵中殉国的寿山将军(此公是抗清名将袁崇焕后裔)等等。
总体来说,汉人品性基本没有大变,是否自信文雅,忠义血性取决于统治者的统治策略,如果统治者都如汉唐早期的英明神武自然汉人自信文雅,忠义血性比比皆是,如果统治者本身猥琐卑鄙,如宋明时期的大多数昏君,如宋太宗和后面的徽钦二帝,宋高宗,明朝的天启万历崇祯帝之流,自然汉人就不自信文雅,不忠义血性的了,汉人数量太过庞大,各种品性之人都有,表现取决于统治者使用了什么样的品性之人。
参考:
肯定是的,满清入关。
大势屠杀有节气的文人已经差不多都杀光了,后又为了稳固自己统治,大兴文字狱,更是束缚了汉人文人的思想,所以你看近代文化,和近代发明几乎没中国人啥事?
参考:
让我想到一个“双标”:好的品质都是自己的,坏的品性都是“资产阶级”的。
。
。
举一个例子:《亮剑》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情节:段鹏因为生活作风问题,被下令转业回乡了。
老李护犊子,给拦了下来。
段鹏在当面给老李检讨时说:“我辜负了首长对我多年的培养,没能好好改造头脑中的资产阶级思想。
。
。
”李云龙骂街了:“你扯那么远干什么。
。
。
。
你一时没管住裤裆。
。
。
管人家资产阶级什么事”。
。
汉人有没有自信文雅、骨气血性,跟清朝有啥关系?
我们生活在清朝之后,难道我们现在的汉人就不自信文雅吗?
还有,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就没有自信文雅、骨气血性吗?
不要双标,汉人能够延续至今,是因为我们自信且谦卑,文雅且豪迈;
有骨气血性,能舍身取义,也懂卧薪尝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参考:
清朝前汉人更有思想些
参考:
满清之前,大明王朝几次下西洋,耀我国威,西方还在黑暗中徘徊,大明万历帝给沙皇俄国写了一封信,俄罗斯举国上下没有人能翻译这封信,若干年后一位在俄经商的汉人把这封信翻译给沙皇
参考:
浸染儒家文化的汉人文人何时有过骨气有过脊梁?
两千多年来除了一个方孝孺一个谭词同还有何人?
均为贪生怕死的墙头草,奴颜牌膝的伪君子,给口饭吃就三呼万岁,在这点上,毛泽东是看得最透彻和清晰的。
参考:
对个屁,看看明朝末年那群文人那三姓家奴的丑恶嘴脸吧。
还有,还自信文雅有骨气血性,有血性就龟缩在那一点点屁大点地方?
参考:
完全是错误的!由于东亚地区地理位置的封闭,中华文明一开始就迥然不同于西方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中不曾存在过基督教、伊斯兰教教议中所规定的在上帝和真主面前信徒平等的人性理念,而中华文明的核心要求是等级文明,强调的是尊卑秩序,基础元素是奴性,否则的话,怎么会体现出王和皇的尊严?
!根据文献记载,比如尚书诗经采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能看出点儿民众生活自由的影子,,但实际上从传说的夏朝开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王权观念早已铸就了,有王必有奴,奴就是奴性的化身,早就有了,西方社会当然也有,但是被民众反抗去除了,但是中国的民众一直就没有反抗得了,奴性性格可谓深入骨髓,道理就这么简单!中国人奴性的培养过程,1,考古发掘证明,商朝殉葬情况严重,汉朝一度废止,明朝自朱元璋开始,又加以恢复,清朝入关后彻底废止,什么问题?
民众普遍愚昧,奴性麻痹了自身,逆来顺受地加以接受!2,秦始皇修长城,法令严酷,做法是驱使奴隶劳动,,汉武帝罢黜百家百独尊儒术,培养奴性的套路正式出台了,宋明理学进一步加重,到了明朝,朱元璋更是规定了对皇子皇孙的完全供养制,,农民必须得背诵大诰,被残酷的固定在了土地上,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机构遍布全国,,逃往南洋的很多华人任由当地土著和西洋人斩杀而丝毫不敢反抗,一个荷兰将官在日记中写道,在全世界范围内他也从来没有看过像华人这样逆来顺受的绵羊民族!明朝是造成中国人好性最严重的朝代,无形中给清王朝的统治提供了顺民!,……。
所谓清朝以前的汉人都自信文雅,有骨气有血性,那仅仅是士大夫中的一小部分人,而且还大多是像范仲淹这样被发配的不得志人士,,说大多数汉人都这样,那不纯粹在罔顾历史事实瞪眼儿说瞎话吗?
如果汉人真的都那样有血性有骨气的话,元朝怎么可能统治中国近100年?
满清兵力仅仅20多万的八旗兵扫荡全明,进而开拓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入关后统治中国267年?
有清一代共近300年?
王权和皇权的残酷压迫是中国人身上奴性严重的根源,明朝时期的奴性培养方法最变态,清朝只是利用了奴性,捡了个大便宜!奴性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属于共性的东西,中国人的身上只是过多了一些而已!
参考: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历史气质是很不同的。
从先秦到两汉,可以算是古典时期,这个时候的华夏文化很纯粹,但是也相对比较单调。
像服饰这些风格都比较质朴,结婚都是以红黑为主色,再加上各种因为身份导致的限制,普通人在衣着打扮上真的没什么选择。
民族气质方面,由于处于扩张和上升期,汉人的确是很有骨气和自信(能打赢,领土不断拓展,当然自信),至于文雅历来只属于士人,不过这个阶段士人阶层的影响力还比较有限,对整个社会文化层面起不到太多作用。
汉朝之后,传统农耕区已经全部纳入汉人治下,对外扩张也就随之进入瓶颈,内部问题变得更为重要。
有人一说汉人没血性总喜欢把锅甩给儒家,但这其实是因果倒置。
先秦原儒其实是很能打的,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大力士。
事实上正是因为往外打不动了,所以统治者才更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人的气质。
加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乱世,异族建国统治肯定是影响了汉人的民族自信。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由于社会变动,民族交流加强,中国的文化日益繁荣。
科举制的确立,更是让文人登上了社会的主舞台。
同为文人,隋唐时期的文人跟宋明时期还是不同的。
像李白就是文武双全,唐诗宋词里面各种边塞诗也很多,整体还是积极尚武。
元朝可以算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首次全面沦陷,这在精神层面上重创了汉人。
明朝虽然号称“日月重开大宋天”,但是精神气质已经不一样了。
士人的“血性”,很多时候不过是空谈。
加之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人心越发趋利(以前大家都是种地的,吃穿满足之后,钱的意义不大),所以骨气开始让位于利益。
满清能够建立,全靠投降的明军。
(可以参考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风气变化)所以说不能说清之前的汉人怎么样,虽然明朝被叫做“刚明”,但其实软骨头已经一大堆了。
当然,满清的民族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汉人已有的奴性。
这种奴性遗毒太深,直到清末才有少数有识之士开始觉醒。
但就整个民族来讲,依旧是怯懦而麻木的。
汉民族重新站起来,是最后党的出现,通过抗战、朝鲜战争等一系列艰苦的斗争才实现的。
现在的汉人,骨气血性算是恢复了,只是文雅还差不少,这要靠我们继续学习和奋斗,才能真正再现汉唐盛世时的大国子民风采。
参考:
被明朝阉割,因为从明朝开始搞文字狱、废宰相,胡惟庸案血洗朝堂,臣民脊梁骨能不断?
集权达到巅峰,众生皆成奴!满清只是继承并发扬光大明朝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