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渠的作用是什么
郑国渠原本是因战争而修建,它位于陕西(原先写的是河南,现已改正)境内,是战国时代遗留下来的世界级大型水利工程古迹,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为了拖延秦国的进攻,韩国主动派出水利专业人员前往秦国帮其修建巨型水利工程——郑国渠,希望以此工程拖垮秦国。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盛,大有吞并六国之势;
而与她接壤的韩国却日渐衰落。
如果秦国发动统一大战,第一个被收编的很可能就是韩国。
虽说韩国的武器比较先进,但是国力远不如秦国,而打仗打的是国力。
这不,公元前249年,韩国首战便被秦国大将蒙骜打得大败,于是主动向秦国献出了成皋(今河南荥阳)和巩(今河南巩县)两个地方,秦国便将国界推进到了这两个地区。
为了阻止秦国的进攻,“聪明”的韩国君主韩惠王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于是国王找了一个很懂水利技术的人,把他叫来吩咐了一番之后,令其前往秦国。
于是公元前247年的一天,一个年轻人风尘仆仆的来到了秦国。
他找到秦王,然后说:他来自韩国,名叫郑国,只因100多年前自己的祖国郑国被韩国所灭,为了怀念祖国,才取名郑国,他恨透了韩国。
郑国建议秦王,在关中平原修建一条长约300里,连接泾河与洛河的大型渠道,以便将径河的水引入平原地带,灌溉农田,多余的水可以流进洛河。
这样可以解决农田的干旱问题,又可以使富含泥沙的泾水流进农田,增加土地的肥力,到时候便可以使关中成为沃野千里的大片良田,极大地增加粮食产量。
秦王赢政一听郑国的建议不错。
其实秦国以前早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苦于找不到技术人员来指导。
再说,如此巨大的工程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得了,而且期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一直不敢动工。
(郑国渠遗址)但是关中地区是秦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如果把这条渠道建好,就会改善灌溉条件,极大地提高秦国的粮食产量,为将来的兼并消耗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韩国主动派郑国来帮助建造,想到这里,赢政于是接受了他的建议,并由郑国负责开始修建这项宏大的工程。
但是,很快就有人告诉赢政,说这个郑国原来是韩国派来的特务,其真实目的是来让秦国修建巨大工程,以求亏耗秦国实力,使得国力空虚,没有力量去攻打韩国,更发动不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了。
秦王得知这个情况后,大为恼火,于是想令人将郑国拖出去斩首。
但郑国不慌不忙地对秦王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汉书·沟洫志》所记)。
郑国的意思是说:“臣确实是韩国的特务,但是这条渠道修成以后,可以为你们秦国带来很大的利益。
虽然让秦国这几年没有时间去攻打韩国,为韩国赢得了几年的喘息时间,但最终肯定会为秦国造福千秋万代。
”本来就有远见卓识的赢政经郑国国这么一说,于是也认为渠道建好以后,确实会造福于秦国,有着实实在在的效益。
秦国的水利比较落后,缺乏技术人员,急需像郑国这样的人才。
经过考虑之后,秦王因此就没有拿郑国治罪,并且仍旧让他负责修建渠道。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开凿,全渠终于完工。
这条渠道被取名为郑国渠。
这条渠道修好后,流经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使关中平原北部泾水、洛水、渭水之间形成了有效的灌溉系统,解决了该地区的干旱缺雨困难。
郑国渠大大改善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通过采用注填淤之水以及溉泽卤之地(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四万多顷盐碱地,使得落后的关中农业得到了发展,贫瘠的关中地区变得富庶了。
郑国渠不仅起到了现实的灌溉作用,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郑国渠建成后,灌溉面积达百万亩,堪称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这条渠道让秦国从农业经济上为统一中国打好了基础。
郑国渠开启了引泾灌溉的先例,对后来起了个带头作用。
后来的多个朝代继续在此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有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朝的广惠渠、通济渠和清代的龙洞渠等。
1929年,关中发生大旱,颗粒无收。
1930年,在水利专家李仪祉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经过两年苦干,修成了现在的泾惠渠,让60万亩农田得到了效益。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边运用、边改善、边发展的原则,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善调整和挖潜扩灌,大大提高了新老渠道的作用。
(郑国塑像)总之,郑国渠不仅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对后来的农业更有着巨大的效益!
韩国作为紧挨着秦国的小弟,是阻挡秦国东出的重要枢纽。
为了保住韩国,韩桓王想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河渠,这条河渠工程浩大,需要十多年时间,外加数十万人的努力才能修建而成。
这么一来秦国就会花大力气在修渠事业上,便无暇顾及东出了。
既然没机会东出,那韩国自然就能够得到保全了。
这条渠的名字就是郑国渠。
一、郑国渠花费了秦国10年时间。
秦始皇刚登基那会儿,秦国已经很强大了。
虽然秦昭襄王晚年秦国再次遭受联军打压,但是军事实力并未受损。
再经过安国君和嬴异人的4年努力,秦国的实力逐步提升。
尤其是这期间吕不韦雄心壮志,打算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韩国心里慌啊,为此送去了水利专家郑国。
在那个年代,鼠目寸光的诸侯王,除了军事人才外,觉得其他人才都是次要的。
而吕不韦一眼就看中了郑国,指名道姓要郑国留下来帮他修渠。
这件事恰好正中郑国下怀,郑国本来就是为了来修渠的,以此可以帮韩国拖住秦国几年。
这一修就从秦王政元年,一口气修到了秦王政十年。
期间动用的民工数量没有统计,不过从郑国渠的规模来看,至少也有数十万之多。
郑国渠长300多里,西引泾水东注洛水,使得这周围的良田都得以灌溉,而且减少了水患,使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成为了天下最重要的粮仓之一。
二、司马迁认为,郑国渠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基础。
历代文人,对郑国渠的褒奖,都非常多。
因为这条渠,不仅在当时很有用,往后这两千多年,都是有利于关中百姓的,属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
除了对关中平原的百姓们有好处外,其实这条河渠最重要的一个功能,那就是让秦始皇有了一统天下的后盾。
渠成,注填于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史记》这是《史记》里对郑国渠的一段描述。
郑国渠修建成功以后,使得每一亩地都能够收取1钟粮食。
这是古代的计量单位,1钟等于10釜,1釜等于4区,1区等于4豆,1豆等于4升。
这么来算的话,1钟相当于是640升。
而平常关中亩产只有100升左右,可见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足足提升了6倍多。
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
而且周围4万多顷荒地得到了改良灌溉,都能达到这一产量。
因为郑国渠的出现,使得关中地区在那段时间没有再出现过饥荒之年。
而秦始皇的国库里,粮食自然是成倍地增长,这也就是秦始皇吞并六国的基础。
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了,过分强调郑国渠的作用,但是郑国渠修建完成,对秦国绝对是大有好处的。
三、取名郑国渠,可见这条渠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
河渠修建过程中,秦始皇发现了郑国渠的秘密,原来这是韩国的缓兵之计,秦始皇大怒,立刻把郑国给抓了过来,打算宰掉他。
这个时候郑国却说了一段非常经典的话:始臣之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意思就是说,我郑国刚来的时候,的确是以间谍的身份过来的,打算利用修渠拖慢秦国的步伐,可是等到河渠修好了,那受益的难道没有大秦吗?
我郑国修渠为韩国只延续了几年的寿命,却为大秦建立了万世的功劳。
这话说得非常体面,可见郑国此前早就演练过了若干回被发现以后的场景,这段话应该是他早就想好的托词。
秦始皇一听,还真的乐了,年轻人就是容易受到蛊惑。
秦始皇不仅没有杀掉郑国,反而让他继续主持修渠工作。
等到这条渠修筑完成以后,出人意料的是,秦始皇居然用郑国的名字,为这条渠命名,称之为郑国渠。
这可把郑国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
由此可见,郑国渠修建而成,的确给大秦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秦始皇对郑国的褒奖,一点也不过分。
四、战国时期的两大水利工程,都在秦国。
都江堰和郑国渠都在秦国诞生,这就不是偶然了。
秦国那边其实环境是比较艰苦的,跟平原地区没法比,要想开垦荒地十分困难。
仅有的一点平原和良田,不足以支撑秦始皇东出一统天下,勉强能够保证秦国不被消灭就很不错了。
可是秦人比较善于动脑子,他们打下了蜀国和巴国以后,开始启用李冰修筑都江堰工程,使得蜀地成为了天府之国,天下粮仓。
等到郑国来了以后,他们又让郑国在关中平原修建郑国渠,再次让秦国的粮食产量翻了好几倍。
这可都是人力的功劳。
所以说活该秦国能够一统天下,因为秦国人懂得什么叫做奋斗的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那就自己创造条件上。
有着两大粮仓为秦始皇保驾护航,他在征讨天下六国的时候,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这就是秦始皇的优势。
总结:秦国灭六国,并不是偶然。
所以说秦始皇能够一统天下,绝对不是偶然,奋六世之余烈这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
从人治的角度进行了强有力的改革。
又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从后备力量的角度,给了秦国坚实的后盾。
因此秦国灭亡其他六国,优势太明显,不过这些优势都是秦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
蜀地连年水患,当地人怎么就没想到修建都江堰的呢?
天下七国土地贫瘠的地方又何止秦国一个国家?
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需要开垦的荒地吗?
他们为什么没有想过修建一条类似郑国渠的河渠呢?
这就是掌握主动性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史记》
参考: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由韩国人、水利专家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近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的古代水利工程。
当时,秦国国力强盛,虎视眈眈。
韩国在秦国的东面,两国距离太近,关系不好,矛盾又多,随时都有被秦吞并的危险。
韩国也很清楚秦始皇(当时还是秦王)统一六国的野心。
为求自保,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韩桓王想出了一个所谓“疲秦”的计策,在秦始皇继位的那一年,派出了本国水利专家一个叫郑国的人去秦国当说客(间谍),游说秦王政修建一条沟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的水利工程。
也就是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表面上说是可以帮助发展秦国的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经济实力,企
韩国包藏祸心的投其所好,却没有想到秦王很爽快地采纳了韩国人建议。
并决定由郑国主持,在关中地区的渭河平原上,开凿、兴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约300余里。
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
秦王政当然知道这是韩国的计谋,但他为什么又会答应呢?
他想到的不是郑国口中的“千秋伟业,万世之功”。
而是要想统一天下,就不能缺少雄厚的经济实力。
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又离不开水利灌溉和水利利用。
让干旱的关中平原解决饥荒、温饱问题。
当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也需要像郑国这样地水利专家来帮助,所以,秦王就任命郑国主持这一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继都江堰之后,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它的开凿兴建,是以泾水为水源的有坝引水工程。
大约花了十年多的时间,才告竣工。
由于这项工程是郑国领衔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因此,人们称之为“郑国渠”。
工程自今陕西礼泉东北,引泾水东流,至三原北汇合浊水,以及石川河道,再引流东经富平,南入蒲城,再注洛水。
干渠全长约120余千米。
具体一点也就是: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修筑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
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干线沿北山南麓自西向东伸展,流经今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最后在蒲城县晋城村南注入洛河。
所以,《汉书·沟洫志》说它的“渠首工程,东起仲山(中山),西到瓠口(谷口)。
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向望”。
它的建成,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史记·河渠书》说它:“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
意思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相当于现在的280万亩)。
从此,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
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成富庶天下的一方。
使关中地区像《史记·河渠书》说的“为沃野、无凶年”。
《汉书?沟洫志》说:“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舄[xì戏]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
当时,一钟相当于六石四斗,比黄河中游一般亩产一石五斗要高出很多。
郑国渠修成至今2400多年,谷口
郑国渠的建成,韩国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当初的“疲秦”的计策,反而促使秦国十多年后的更加富庶强大。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行动,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六国统一,秦王政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这大概也是韩桓王当初没有想到的吧!
参考:
本来,韩国想借修建郑国渠疲秦续命,没想到适得其反,郑国渠的建设秦国实力大增,韩国在山东六国中头一个被灭。
韩国让秦国修建郑国渠,为的是自保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剧烈,当时已经吞下巴蜀,南败楚国夺取黔中等地的秦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一个。
关中,乃是秦国的根基所在,秦国为了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以便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迫切需要发展关中地区的农田水利,以提升秦国的粮食产量。
与秦相对的,那是崤山之东的韩国,虽然名列“七雄”,可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却是当时七个诸侯国中最弱小的一个,更要命的是,韩国刚好卡在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必经之路上,若有朝一日秦军东进,那么韩国就首当其冲。
数百年里,韩国虽然弱小,但是凭借极其强悍的兵器制造技术,韩国也有其独到之处。
苏秦:天下强弓劲弩利剑皆出于韩。
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韩国墓葬出土的兵刃仍旧锋芒如新,很多连一点生锈的痕迹都没有,兵器制造方面的高超水准,极大程度弥补了韩国综合实力上的不足。
此外,韩国身处四战之地,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的是,无论任何一方强盛,韩国都必然首先遭殃,好的是,韩国是山东诸侯与秦国之间的平衡点,也是楚国与中原各国之间的楔子,韩国游刃于诸侯之间,寻找着平衡,借力打力维护着自己的利益。
只可惜,战国后期,秦国已经势不可挡,韩国原本竭力维持的平衡早就被打破,要想自保,只能另想办法,而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韩国想出了一个最雷人的拙劣办法。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采取了一个拙劣的“疲秦之计”,他派遣水利工匠郑国化身细作,潜入秦国之内,游说秦国在泾水与洛水之间修建一条大型灌溉渠道。
韩国的想法其实很天真:让秦国耗费实力去修建水渠,消耗秦国,使其无法攻打韩国。
郑国渠的修建,正合秦国之意虽然韩国让秦国修建水渠不怀好意,但这个办法实在拙劣,甚至拙劣到秦国压根也想不到韩国真的会用这样的办法来寻求自保。
郑国面见秦王嬴政后,陈述修建水渠灌溉的诸多好处,嬴政大悦当即允准,并且迅速征集大量人力物力,任命郑国主持水渠的开凿工程。
战国时代,已经将水利作为强国之本,各国将水利工程视作农业丰产与国家强盛的大事,普遍郑重对待,兴修水利也是各诸侯国的重要工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虽然当时的秦国早就吞了巴蜀,修成了都江堰,而且从楚国那里夺取了巫郡、黔中郡,这些富庶的粮仓供应着秦国大多数的粮食,但关中毕竟是秦国的根本所在,而秦国与关东六国作战的时候,关中有粮要比从巴蜀等地运粮供应便利得多。
郑国的意见正中秦国的下怀,即便没有韩国的这个“疲秦”办法,秦国也有意在关中地区兴建水利工程,以发展农业增强实力,为日后横扫六国做准备。
在施工的中途,韩国的“疲秦之计”被秦国知晓,嬴政大怒,欲杀郑国,然而,郑国的一番话却让嬴政打消了念头。
郑国曰:始臣之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这句话说的意思很明白,郑国坦言最初修建工程的确是不怀好意,可水渠建成后,对秦国有极大的好处,虽然为韩国延续了几年的命数,可为秦国建立的,却是万世之功。
嬴政是个非常富有远见的君王,也知道郑国所说的确是事实,并未再继续追究,不仅让他仍旧主持工程,在水渠建成后,还以其名字命名。
郑国渠为秦国立下大功公元前236年,郑国渠正式建成完工,而郑国渠建成后,秦国实力大增。
《史记》:渠成,注填于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修建完成后,使得常年干旱缺水的关中平原得到有效的灌溉,而泾水含沙量很大,如此灌溉使得关中土地肥力大增,农业迅速发达起来,同一时期,关中的平均粮食产量为每亩六石四斗,黄河中下游的齐国、魏国等,通常仅为一石,相差极其悬殊。
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将郑国渠的建成与秦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联系起来,足可见对郑国渠的评价之高。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郑国渠建成后,秦国实力迅速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当初想借此疲秦的韩国,却在郑国渠完工后的第六年,成为了秦国东出函谷关的垫脚石,此后的秦国势如破竹,灭韩之后逐渐灭掉其他五国,建立秦王朝,正如郑国所言,郑国渠为秦立下万世之功。
参考:
郑国渠的作用是什么?
修建郑国渠本来是韩国派“间谍”郑国进行的一个“疲秦自保”、“多活几年”的阴谋。
结果适得其反,阴谋变阳谋,这项巨大的灌溉渠工程,为秦朝灭韩乃至灭其它五国都带来很大作用。
战国末年,东周列国走向大一统的趋势已成,国力强大的秦国正在实施着这个宏伟计划。
韩国将是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第一个牺牲品。
即位27年的韩桓惠王经过上党之战等一系列惨败的战役,眼睁睁看着韩国的大量城池一个个被秦收入囊中。
他望着风雨飘摇的韩国忧心忡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了个转移秦国精力的“高见”。
他让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游说,诱导秦国把人力、物力、财力都投资到挖渠上。
公元前246年,是秦始皇继位的第一年,秦相吕不韦任用郑国为修渠总工程师,发动千万劳动人民开始修建这项世界级的大工程。
民工们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开始,开凿出一条引泾水东注洛水的 300 余里的大渠。
当工程正在浩浩荡荡进行时,秦国朝廷觉察不对劲,经过调查原来是秦国的疲秦之计,是韩桓惠王给秦国下的套,秦国宗室及大臣们上奏秦王嬴政,非要把韩国的郑国给咔嚓了不可。
郑国做间谍很外行,修渠很内行,他可是韩国的一流的水利专家。
他理直气壮地向秦王解释说:当初
嬴政非常认同郑国,的确是这个理,郑国修渠的确利国利民利千秋。
就释放了他,让官(修渠官员)照做,钱照花,渠照修。
历经十年,大功告成,秦王感念其功,遂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的作用也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那么,它有哪些作用呢?
第一、郑国渠对秦国的具体作用。
郑国渠引清峪河、蚀峪河等之水入渠,又巧妙地连通了泾河和洛水。
让所经河水,汇聚郑国渠。
如此一来,关中平原形成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灌溉农田四万多公顷。
从此,关中再无旱田,就连河流下游的贫瘠土地也变成了沃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郑国渠为秦国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关中成为天下粮仓,人称“天府之国”、“八百里秦川”。
秦国变得更加强大,为下一步灭六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郑国渠完工6年后,秦国灭韩,15年后六国全部被灭,秦统一天下。
第二、郑国渠也是利韩的。
郑国渠本来就是想拖垮秦国的,让秦国要么修成阑尾渠,要么大笔挥霍把秦国修穷。
郑国渠宽度达15到25米之间,深度八九不离十米,加上北方天气较寒冷,土地干硬,又是在山岭间开凿,再加上途中需建水利工程设施等等,光开挖的土方量就多的不可估量,全部天然人力开沟挖土、开山凿石、分流拦截所经水流,建坝抬高水位……,所以修建难度和工程量之大不亚于万里长城,修建中所用人员多达几十几万人。
关键是郑国修渠动机不纯,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
不过,间谍事发后,郑国修渠就精打细算了。
可尽管如此,秦国还是耗费很大的物力,人力,财力。
根本无暇、无力顾及韩国,为韩国延命十几年。
三、郑国渠对秦国民众的作用。
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郑国灌溉了良田万顷,还把盐碱地变成了沃土,在农田灌溉技术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与此同时,修建该渠时,秦国由战争状态变成了生产状态。
使秦国没有财力和精力修渠期间无力发动战争,人民稳定了生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
避免了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身死疆场。
四、郑国渠对后世尤其是今天的作用。
郑国渠开引泾灌溉之先河,该工程功在当时,利在千秋,泽被后世,对后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朝之后,历代修渠者或借鉴或完善,修筑了郑国渠的各种升级版。
在此完善着水利设施有,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渠道。
即使现代,郑国渠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民国时期在它的遗址上,又修筑了泾惠渠。
那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陕西关中这个富庶之地,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这场导致波及80个县,足足有数年严重欠收,饿殍遍野。
燃眉之急,怎么办?
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决心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救父老乡亲于倒悬。
他决定引泾救灾,组成了修渠的专家团队,修建利国利民的泾惠渠。
泾惠渠于1930年12月破土动工,数千名民工在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汗水挥洒,历时2年完工。
该渠以引水量16立方米/秒的速度,可灌溉60万亩田地。
郑国的郑国渠帮了韩国,帮了秦国,也帮了后世,其历史意义、现实作用巨大。
参考:
李斯在成为秦朝丞相之前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故事,其一就是李斯和两只老鼠的故事,其二就是《谏逐客令》的故事。
人的顿悟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李斯也不例外,李斯原本只是一个郡小吏,可能一辈子都混不到一个像模像样的位置,但有一天,李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他去厕所的时候,发现厕所里的老鼠在那里吃东西的时候,眼睛四处观察,一旦看到人或者犬靠近,就吓得赶紧逃走。
这本不算是一件大事,但紧接着李斯又在粮仓里发现了老鼠,这里的老鼠硕大且不怕人不怕犬,慢悠悠的在那里吃着粟米。
同样是老鼠,因其所在的位置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遭遇,这给了李斯很大的启发,发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感叹,并且认为“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
”所以李斯辞了职,然后跑到齐国跟着荀卿学习帝王之术,想要在波谲云诡的战国时代建功立业,他学成之后,对列国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踏上了去往秦国的道路。
到了秦国之后,李斯拜在了相国吕不韦门下,经由吕不韦,李斯成功和秦王政见了面,建议秦王政开始吞并六国的计划,并建议秦王政在列国间行离间计,离间东方六国的君臣关系,对于人才,能收买的就收买,买不来的就杀了。
也因此,李斯逐渐从郎官做到了长史,又做到了客卿, 眼看着就要辅佐秦王政建功立业了,结果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李斯功亏一篑,这件事和历史上的郑国渠有关系。
郑国渠是韩国人郑国为秦国修建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毕竟这样一个大的水利工程建成之后,对于农业灌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关中变成了一片沃野,让秦国得以强盛,但郑国渠修建的目的却并不单纯。
秦王政继位的时候只有13岁,年纪虽然不大,但当时的秦国已然具备了攻灭六国的实力,这让东方六国颇为忌惮,尤其是秦国东进首当其冲的韩国,于是在秦王政继位之后,韩国就想出了一个方法来疲秦,那就是让秦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该工程的负责人正是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
韩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郑国说服秦王政在关中地带修建一个大的水利工程,这样就会大大减少秦国的兵力,让秦国东进分身乏术,也好给韩国一个喘息的机会,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郑国到秦国之后确实说服了秦王政,然后“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馀里,欲以溉田。
”具体地点就在现在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郑国是一个合格的水利专家,他水利方面的知识完胜当时的大部分人,但他并非一个合格的间谍,实际上韩国人的本意是疲秦,但郑国却只是一心一意为这水利工程着想,在他心里,要做就要做好,而且做出来之后一定是要对百姓有利的。
但工程进行中,秦王政还是发现了韩国的阴谋,想要杀了郑国,郑国看着还没有完成的水利工程,心有不甘,遂对秦王政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秦王政觉得确实如此,于是让郑国完成了郑国渠的修建。
但也因为这件事,秦王政知道,秦王近年来到来的客卿很多可能都是间谍,再加上秦国公室处于自身利益的排外,于是秦王政在思考了良久之后下达了逐客令,让秦王的那些客卿,哪来的哪凉快去,赶紧离开秦国。
即将建功立业的李斯怎么可能就这么灰溜溜离开秦国呢?
除了秦国,已经没有哪个诸侯国能够完成统一天下的梦想了,所以他不能离开,于是就有了一篇洋洋洒洒八百余字的《谏逐客令》,成功说服秦王政取消了这个逐客令,而李斯也跟着秦王政走上了人生巅峰。
如果秦王政真的是因为郑国渠事件才下达的这个逐客令(也有一说认为和吕不韦有关),那么后来秦王政改变主意,取消逐客令则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李斯那篇《谏逐客令》,其二就是郑国渠确实对秦国有利。
韩国这个计划说好听了就是兵行险招,说不好听了就是损己利人,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其实列国都已经开始
水利工程最开始的目的多为政治目的,比如是争霸的需要,或者是为了方便交通进行军事活动,后来建成之后则成为农业上的一大助力,灌溉农田和促进水上运输,往小了说有利于当地的百姓,往大了说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能够极大促进粮食储备,秦国有这闽江水利工程和郑国渠,可以说为秦国的强盛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建成之后的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钟。
於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由此可见郑国渠的作用,而且郑国渠的修建比较特别,因为郑国创造了一个淤灌压碱的方法来引泾水作渠,利用石囷作堰,使泾水流速减慢,从而沉淀一部分粗沙,而引进具有肥效作用的细沙入渠,以此灌溉盐碱地,能够起到冲压、降低土地中盐碱含量的作用,同时也能够改良土壤和增加肥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从这里来说,不管郑国修建郑国渠的初衷是什么,最后郑国渠都成了一个造福人类的大型水利工程,只这一点来说,郑国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
而郑国渠也在2016年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之一。
参考:
回答问题我国的军事圣典《孙子兵法》在其“用间篇”中提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这里的“间”就是指“间谍”,人们熟知而又痛恨的“特务”。
这五种“用间”方式中用得最多,最为人熟悉的便是“反间”。
旨在将?敌国派来?的?间谍,通过?各种?假相迷惑?,将计就计?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结果?。
这其中?最为?经典??的战例?便是?《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那位?倒霉?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很多?人?看来?:?《兵法》中?的?“反间”之计与“郑国渠”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更是?八?杆子?打?不着?,两者?之间?能?有何直接和间接的关联呢??
开凿郑国渠背后的历史真相首先,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郑国渠的总设计和施工建造者的名字是——郑国,他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不是“郑国”人。
虽然听起来有些像“绕口令”,但往往被后人搞混淆。
简而言之,韩国人郑国,帮大秦帝国修建了一条彪炳史册的水利工程——郑国渠。
在历史上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战国末期,秦国一统天下,势不可挡。
韩国作为秦国东邻,危在旦夕,因实力悬殊,故采取了一条“疲秦”策略。
他们以水工郑国为“间谍”,带着自己的工程队前往秦国,游说秦王?在泾水和洛水间,修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郑国渠。
表面上是为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耗竭秦国实力。
在郑国主持修建过程中,阴谋败露,秦王大怒,欲杀郑国。
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据《汉书·沟洫志》 记载:秦王信其所言,仍委以重任,历经十多年的努力,郑国渠顺利完工。
郑国渠通水后没?几年,秦国毫不客气?地?首先灭掉了韩国,结束了围绕郑国渠工程所展开的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既是?一场?谋略?的较量?,外交?上?的?斗智斗勇?,更是?一场?政治??的博弈?。
在此?后?10多?年,秦国??依靠?郑国渠?发展?农耕?,厉兵秣马?,纠?纠?老?秦?,威武不屈?,先后吞灭了赵?、魏、楚、燕、齐诸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千秋?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国家?长期分崩离析?,分裂混战的局面。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把关中水利的开发,视为秦国能兼并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郑国渠的意义何在?
郑国渠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两千年来一直与都江堰、灵渠齐名。
它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仅这一点对后世引泾灌溉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此以后,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均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其水利设施。
在?两?汉?的?乐府?民歌?中?,有?这样?的民谣?:“田於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个?民谣?称颂的就是“引泾”工程。
到了?近代,陕西?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郑国渠遗址上修泾惠渠。
据?《泾阳?县?志?》记载?:1932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
引泾工程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
至今,在陕西泾阳县王桥镇西部的张家山,这里不仅山清水秀,风景秀美。
而且保存着历代引泾渠首遗址,它们如同一块块水利的活化石,带领我们进入这个天然的水利断代史博物馆徜徉,领略中国古代的灿烂文化。
作为?如今?的?旅游景点?,她?以?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悠久雄浑的历史遗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人观光旅游。
大家好,
这个时候,其他东方六国,该怎么办?
第一,六国确实想合力灭秦,但又怕被人利用。
东方六国,有合力想灭掉秦国的意思,但却又想让别人出力,自己不出力,保存实力。
这也导致,秦国对六国,可以各个击破。
当然,最终秦国,也是各个击破的,除燕国太远,够不着,齐国也远,而且中立,一直跟秦国联合。
秦国,是对赵、魏、韩、楚四国,不断进攻,从来没停止过。
到最终跟赵国的三场决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和番吾之战快结束时,已经占了韩国超过五分之三的地盘,韩国随时可能被灭国。
第二,为什么是韩国呢,因为韩国是久战之地。
这么讲吧,占了韩国,就可以出击其他所有东方五国,出可攻,退可守。
所以,韩国在七国中,虽然最小,但兵丁战斗力,非常强,有久战之国的称号。
但韩国国君,差次不齐,导致一直没有做大。
这个时候,那韩国,该怎么办呢?
联合东方五国,灭秦,人家不干。
自己跟秦国打,没办法,谁让它离秦国最近呢,打不过。
于是,韩国想了别的办法。
第三,韩国向秦国献策,说服秦王嬴政修建水渠工程。
韩国派了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去了,韩国想用这样的办法,消耗秦国的国力,达到不战而退秦兵的目的。
结果,韩国还是低估了秦国的国力,秦王同意了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并将之命名为郑国渠,结果,秦国大量旱田,变成了水田,国力大增,为后来的灭赵战争,奠定了实力。
所以,郑国渠,对韩国来讲,是想借此消耗秦国国力,让秦国没办法对外发动战争;
而对秦国来讲,却是增强粮食产量的伟大水利工程。
显然,秦国人赢了。
参考:
秦国到嬴政做王,吕不韦主政时,提出畜养人力,多开垦土地,事农业生产,养活更多人口,保证足够兵源统一六国。
当时秦国人口只有500多万,要消灭六国,最少需要100万兵力,显然人口基数是不够的。
蒸蒸日上的秦国对扩展可耕地非常感兴趣。
而关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以搞水利灌溉工程,可以化盐碱地为良田。
秦国在秦孝公时期,就占领蜀地,设立巴郡,李冰父子为郡守,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平原成为沃野,郑国渠修建后,关中平原也出现了大片沃野,非常富饶。
秦国统一天下有兵又有粮。
这些功劳应该归功于商鞅、吕不韦、李斯等不断推进和完善奖励农耕的政策,也要感谢郑国、李冰父子,还得感谢七雄之一的韩国。
泾水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夹杂着大量泥沙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
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西北略高,东南略低。
郑国因地制宜修干渠沿山脚高地向东伸展,在干渠道上修支渠,形成了由高到低的自动灌溉系统。
历史上记载,郑国是个水工的名字,公元前246年韩国派到秦国的使者,主动给秦国兴建水利,实际是韩惠王的疲秦之计。
根据郑国的估计,修建300里长的灌溉渠,可以灌溉良田四万公顷,需要用20万精壮劳力,还需要军队的支持,费时约10年,庞大的物资和金钱支出不计算在内。
后来,嬴政听到是韩王的疲秦之计,很生气,但是并没有杀郑国,而是向郑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建更多的灌溉渠。
郑国虽然是奉可怜的韩王命令疲秦,但他也是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造福10多万百姓。
而韩王也是达到了一定目的,延缓了韩国被消灭的时间,苟延残喘地又做了10多年韩王。
郑国渠的作用是不仅发挥灌溉100余年,更重要的是开了引泾灌溉关中平原的先河,由于泥沙堆积在干渠出水口,出水口不断改变,历代引泾灌溉工程有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民国的泾惠渠,目前全灌区共有干渠5条,长80.42公里,已衬砌67公里,支渠20条,长297.49公里,已衬砌78公里;斗渠527条,长1206公里,已衬砌630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34万亩,相当于8.9万公顷,是秦朝郑国渠的2倍多。
参考:
郑国渠,是战国末年,韩国水工郑国给秦国设计的一条灌溉渠。
位置在关中平原北部,从泾河引水直达洛水(不是河南的洛水,而是陕西的洛水)。
(郑国渠)韩国的目的是用大工程疲劳秦国,转移秦国的注意力,不要来攻打韩国。
郑国渠确实是一个大工程,前前后后耗费了秦国十年时间。
不巧,工程进行到一半,秦王嬴政发现了郑国是韩国的奸细。
秦王政自然是勃然大怒,准备把郑国分尸。
死到临头的郑国,为了保命,上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秦王政转怒为喜,下令坚决要把郑国渠修好!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秦国的目的是要用郑国渠实现沃野三百里,耕地四万顷。
(秦王政)1、毫无疑问,郑国渠的成败关键在于郑国本人。
郑国来秦国之前,秦国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是李冰。
那时,李冰很可能已经去世了。
秦国的水利专家青黄不接。
郑国成了秦国水利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在学术权威的大帽子下,郑国号称”学阀”。
郑国认真设计郑国渠,可以让郑国渠沃野三百里。
如果郑国动歪心思,故意在郑国渠的设计上安个漏洞,秦国的小字辈还看不出来漏洞,可以让郑国渠完工后,两年就彻底废掉。
如果让郑国渠快速废掉,就采用筑大坝的方式,将水全部引入郑国渠。
泾河水号称“十水一沙”,不出两年,泥浆就可以把郑国渠全部淤填。
如果让郑国渠长期发挥效力,就采用导流堰的方式,不截断泾河干流,只把泾河的部分洪水引入郑国渠。
秦王政元年(前246年),郑国渠开工。
秦王政十年(前236年),郑国渠完工。
2、郑国渠之前的秦国韩国局势秦王政之前是他的老爸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只做王三年就呜呼了。
吕不韦做了秦庄襄王的相国,派大将蒙骜先把东周灭了,再攻打韩国。
韩国只好献给秦国巩、成皋(今荥阳)二城。
秦庄襄王在洛阳、巩、成皋设立三川郡,由吕不韦家族统治,成为插进东方的利剑。
荥阳在黄河边,是鸿沟的起点,鸿沟直通魏国首都大梁,相距两百里。
后来,秦国利用鸿沟,把黄河洪水引到大梁,水淹魏国。
蒙骜先后攻打赵国和魏国,拔赵国三十七城,引发山东六国的恐惧。
秦庄襄王三年,在魏公子信陵君的号召下,五国伐秦,蒙骜大败,逃回函谷关以西。
但五国内部勾心斗角,顿时作鸟兽散。
韩国虽然收复了几座城池,但觉得不是长久之计,秦国还会卷土重来。
为了疲弊秦国,韩国想出了让秦国修郑国渠的点子。
3、郑国渠给韩国延缓了2年时间秦王政继承王位时只有十三岁,国家大事是由吕不韦决定的。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
秦王政元年,吕不韦忙着扫平内乱。
秦王政三年,蒙骜才重新攻打韩国,取十三城。
所以说,郑国渠其实只给韩国延缓了2年时间。
延缓2年,对韩国也没什么大用,处于大国夹缝中的韩国,也无法恢复实力。
秦王政十七年,秦灭韩。
(郑国渠)4、郑国渠实际使用了三十年。
秦国花费十年时间修建了郑国渠,把泾河洪水引入关中平原北部的盐碱沼泽地,用洪水冲洗盐分,用泥浆填满沼泽,覆盖4万顷土地。
这4万顷土地,可以养数十万军队。
郑国渠为秦国灭韩赵魏三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直到秦国灭亡,楚汉争霸,郑国渠没人维护了。
郑国渠的渠道必须每年清淤,否则就堵塞。
刘邦当了皇帝时,郑国渠已经废掉了。
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汉朝才重新修白渠,以替代郑国渠。
参考:
郑国渠源于战国末期一次非常不成功的“卧底行动”,不过,它的修建地点并不在郑国,而是当时最为强大的秦国关中地区,只是因为负责人叫郑国而得名,而这位叫郑国的水利专家也恰恰就是那名“卧底”。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卧底行动”我们现在经常能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诸如卧底、间谍等等的桥段,实际上这在战争中更是屡见不鲜,比如,号称“兵仙”的韩信,每次打仗之前就都会派出各种间谍去打探消息,做到知己知彼,所以才能百战百胜。
这位郑国呢,就是战国末期韩国派往秦国的“卧底”。
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原有的七雄争霸局面正随着秦国的逐渐强大而一点点被打破,时而组起的“六国合纵”、“五国联盟”就多是其他国家针对秦国的手段。
在关东六国之中,最为弱小、最容易被秦国吞并的就是韩国。
于是,在公元前246年,即秦王嬴政刚刚登基后不久,韩国国君韩桓王想出了一个“疲秦妙计”,就是派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作为“卧底”前往秦国,游说年少的秦王,让他同意在泾水和洛水之间,修建一条灌溉渠道。
这项工程不可谓不大,在当时来讲无疑会消耗秦国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秦国无疑会放缓东向的步伐,韩国至少在短时间内得到喘息之机,再
二、行动败露?
郑国到了秦国以后,很顺利就见到了秦王以及当时的权臣吕不韦。
郑国为他们描绘了一幅完美的蓝
秦王嬴政和相国吕不韦一直非常支持郑国渠的修建,在郑国渠修建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即便有新领地叛乱,饥荒、慧星“示警”,甚至还有五国伐秦、长安君成蟜(秦王嬴政之弟)反叛、嫪毐谋反等等大事件发生,秦王都没有叫停过郑国渠的修建,唯独有一件事险些让工程搁浅,那就是韩国“疲秦之计”的败露。
当秦王嬴政发现郑国渠乃是韩人的阴谋之时,当场就想中止郑国渠的修筑,并将郑国处死,好在郑国不仅仅是一个“卧底”,还是一位水利专家,更兼具超一流的口才。
正是凭借郑国的一番言语,让秦王更深刻地意识到郑国渠对秦国的意义,也许郑国渠的修建最初是源于韩国的“卧底行动”,但其最终的结果却是对秦人有利的。
果然,郑国渠修建完成后,秦国直接增加了4万余顷(约合今18万公顷)的沃土,渭北平原亩产增至1钟(即6石4斗,约101升)之多。
也正因为此,秦王嬴政才将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三、郑国渠的后续作用郑国渠的修建也许真的延缓了韩国最灭亡的时间,但终究还是改变不了灭亡的结局。
公元前230年,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关东强国。
也正是因为郑国渠的修建,秦人的粮食问题得到了极大的解决,这无疑对后来秦王嬴政扫灭六国是大有裨益的。
不仅如此,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占据关中的刘邦也成为了郑国渠的受益者。
尽管在几次与项羽的直接对话中,刘邦胜多负少,但有关中的后勤保障,他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现在,郑国渠也已经申遗成功,成为了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