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刘墉、纪晓岚谁的官职最大为何一个称臣一个要称奴才
自然是和珅的官职最大,其他两位在这方面与和珅比,还真是没什么可比性,至于臣和奴才的称谓区分,请见下文。
和珅不仅仅官职最大,同时也是三人之中最年轻(有为)的。
基本资料: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本题涉及的官职问题:一等忠襄公;
文华殿大学士;
内阁首席大学士;
内阁大臣;
领班军机大臣;
吏部尚书;
人事部长。
户部尚书;
财政部长。
刑部尚书;
公检法司四长合一的职务。
理藩院尚书;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兼任内务府总管;
内务府即清朝管理皇家大小事务的总机构。
翰林院掌院学士;
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
《四库全书》总纂官;
领侍卫内大臣;
皇帝贴身警卫的指挥、调度人。
正一品。
步军统领(又称九门提督,这个要加粗体)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难得可贵的是,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官。
内阁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这就是一国首相了,放到现在就是国务院总理。
刘墉:直隶总督;
吏部尚书;
兼理国子监事务;
内阁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
刘墉不领军机大臣。
相当于······没有真正步入国家决策机构。
刘墉是在乾隆十六年,中二甲第二名进士。
此时和珅和大人刚满一周岁。
纪晓岚,从一品......历任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纪晓岚的礼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是在嘉庆时期升任的,乾隆年间,纪晓岚明显低于和珅。
没什么能比的,确实。
至于“臣”和“奴才”的区别:恐怕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臣比奴才要高无数个档次,其实不然,且恰恰相反。
臣和奴才的区别在于-是否入旗,或说是否旗人。
这个旗人身份可不限于满人还是汉人,在旗即可,所以汉军旗也能自称奴才,而当时的满人如果除籍,那也是没有资格自称奴才。
在清代,能自称奴才的人,社会地位都是比较高的,因为这说明他们有旗籍,这是一种变相的贵族身份,一种炫耀的资本,当然,和正式的爵位那是没法比的,但对普通人来说,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至少在清代早期和中期是如此。
参考:
和珅、刘墉、纪晓岚这三
他们都生活在清代乾隆一朝,而且活着的时间有重合。
不过,如果要共时性比较他们的官职,工程量很大,我们不如简单一点,按他们各自的最高官阶来比较。
乾隆五十一年,和珅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户部尚书;
嘉庆二年,刘墉获授体仁阁大学士;
嘉庆二年,纪晓岚任协办大学士。
清代的殿阁大学士,位于官阶序列的顶端。
其中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协办大学士的品阶略低半品,为从一品。
不过在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诸殿阁大学士中,他们虽然都为正王品官,但地位又略有不同,保和殿地位最高,保和殿之下,依次为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最后才是协办大学士。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和珅、刘墉、纪晓岚这三
至于和珅为什么要在乾隆面前自称“奴才”,那是满洲的习惯,满洲入关前保留着主权制度,有贵族与奴婢之分,皇帝是贵族中的贵族,是所有满人大臣的主子,和珅作为满人,自然要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这跟官职没有关系。
汉人大臣想在乾隆面前称奴才,还没有资格呢。
参考:
先说品级,纪晓岚是官职最小的,从一品。
而刘墉和和珅都是正一品。
再看官职,和珅是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同时,还兼过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等职务。
所以,和珅肯定比刘墉大,和珅是三人中最大的。
所以,再次警告各位电视编剧,别再欺负和珅了。
当时,除了乾隆,真的没人敢欺负和珅。
再说,为什么和珅在皇帝面前称“奴才”,而刘墉和纪晓岚自称“臣”。
这是由于八旗制度,满汉差异。
和珅是满族正红旗。
根据八旗制度,所有旗人都要听从旗主管理。
旗人有自己的下属和家生奴隶,也就是旗奴。
本来只有旗奴在主子面前自称奴才。
后来,旗人都开始在旗主面前自称奴才。
当时,除了八旗满人,才能在皇帝称呼自己是奴才,表示跟皇帝的“亲近”外。
皇宫内的太监也可以自称“奴才”。
满清使用奴才一词,有禁锢思想的意思,让底下人永远臣服于自己。
雍正以后,风气变了,都开始以当“奴才”为荣。
尤其是当皇帝的“奴才”,那是祖坟冒烟才有的荣耀。
而汉族大臣:刘墉,纪晓岚等,只能称“臣”。
相比满族大臣,他们少了一份“荣耀”。
(文/勇战王聊历史)
参考:
清朝的体制比较有意思,也比较混乱,细细说其实也说不清。
简单来说,三
其实,清代大学士可大可小,意义并不是很大,只有进入内阁和军机处,才算是真正的权利核心掌握权柄。
和珅的官职可以说位极人臣,除了大学士,最重要的他是内阁大学士,又是领班军机处大臣,有人领侍卫内大臣,真正意义上的首相和首辅,官居一品。
刘墉差得多,但也算核心大臣之一了,尤其是曾经位居直隶总督,可谓是封疆大吏。
官居从一品。
纪晓岚当过御史,当过礼部和吏部尚书,当过协办大学士。
其实,别看铁齿铜牙纪晓岚放得那么火,其实纪晓岚在乾隆一朝也就是类似中央办公厅秘书的小角色,到了嘉庆朝才有真正的进步。
最终也是从一品。
和珅辉煌时代,相当于身兼国务院总理、北京卫戍司令员、中南海保卫局局长,又是政治局常委第二人,可以说牛逼得不要不要的,绝对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墉最牛叉的时候,也就是相当于北京市委书记,成为中央委员,但是还进不了常委。
纪晓岚之前其实就是中央办公厅或者国务院秘书处的秘书,第一秘书都不算。
其他的官职,至多就是某个大部的部长,或者是中科院院长。
简单一比,差别就出来了。
刘墉其实是有机会和能耐跟和珅拍桌子的。
但是纪晓岚,估计连跟和珅坐在一起开会的机会都没有,两
等到纪晓岚有所起色的时候,和珅已经被搞倒了。
所以,历史剧着实害人,把纪晓岚吹得牛皮都快破了。
当年,两人有交集的时候,纪晓岚真敢对和珅不敬,和珅分分钟可以让纪晓岚有一百种死法。
至于奴才和微臣。
在满清时代,只有满人才有资格称奴才。
而能耐称奴才,也相当于有了第二身份,皇帝不仅是皇帝还是主人和家长,一般犯错了,是可以从轻处罚的。
一般汉人想称奴才还真没资格。
曾经有过汉人也妄称奴才套近乎的事,乾隆还为此很生气,人家根本不让你套近乎,专门发圣旨,要求规范奴才的称呼,不许非满人和包衣称奴才。
参考:
单论最高官职,和珅和刘墉都担任过大学士,和珅是文华殿大学士,刘墉是体仁阁大学士,而纪昀任职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职要比和珅和刘墉低一些,而论地位,和珅被封为一等忠襄公,刘墉有太子太保的虚衔,纪昀是太子少保虚衔,在地位上也是和珅最高,刘墉次之,最后才是纪昀。
其实从他们在皇帝面前的自称,也可以看出来差距,可能在我们今天看来,“奴才”这个称谓不是啥好词,是蔑称。
但是在满清统治时期,一般的大臣还没资格自称奴才。
在满清入关之初,只有上三旗和皇帝的包衣奴才,见到皇帝时才会以“奴才”自称,而这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较为亲近的称谓。
雍正皇帝在雍正皇帝执政时期,雍正皇帝十分器重的汉族大臣杨宗仁,他一次在上的奏折中,落款写到“奴才杨宗仁”,雍正皇帝就刻意把“奴才”给划了,写了一个“臣”字在旁边,特别提醒到:称臣得体。
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称谓,其实一直在暗示清朝统治者眼中,满汉是有明显区分的。
和珅是满洲正红旗,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后来靠承袭轻车都尉步入仕途,和珅颇有才学,得到乾隆皇帝赏识,因为工作认真逐渐被提拔起来,三年时间就从布库升到了军机大臣,这种升迁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和珅和珅很受乾隆皇帝宠信,在和珅权势最鼎盛之时,同时身兼数十个重要职务,和珅在乾隆五十一年被升任为文华殿大学士,乾隆五十三年封三等忠襄伯,嘉庆三年,乾隆皇帝退位,但实际掌控着朝政,和珅因为擒获白莲教领袖王三槐晋升公爵,要知道,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也不过才封为侯爵。
刘墉出生名门相府,他的父亲刘统勋曾任职内阁大学士,官职宰相,刘墉是科举入仕的,和大多数科举入仕的人一样,他也是从编修干起的,刘墉和和珅不同,乾隆二十一年起,开始到地方任职,最初是在江苏当学政,这类似于省教育厅厅长。
先后又在太原,江宁等地任职知府,乾隆三十七年升任陕西按察使,乾隆四十一年才被调回京城,任职内阁学士,刘墉在地方干了二十年才被调回中央,对比一下就知道和珅升官有多快了。
但一年后刘墉就再次被外派为官,和二十年前一样,担任江苏学政,不过没过多久,刘墉就被提拔为湖南巡抚,勉强混到封疆大吏的位置,刘墉并不像一些影视剧里演的,敢和和珅对着干,面对和珅大多数时候是委曲求全的状态。
刘墉乾隆四十八年,刘墉升任直隶总督,这也是刘墉在乾隆朝仕途的顶峰了,一直到了嘉庆二年,刘墉才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嘉靖三年加封太子少保,嘉靖九年,刘墉病逝追憎太子太保。
纪昀按现在的话说,那是个神通,小时候就很出名了,十一岁时跟随父亲入京学习,但是在成年后,纪昀的科举之路却不太顺利,乡试考了两次,会试考了两次,在乾隆十九年才入仕。
纪昀的学问非常好,入仕后一直担任纂修,总纂等职务,乾隆皇帝很喜欢纪昀,一般的官员入仕后,在京城待几年就会外放地方去历练,但乾隆三十三年,乾隆皇帝却以纪昀在地方做官不能施展才华为由,把纪昀留在身边升任为侍读学士,不过这一年,纪昀却因为亲家犯罪被牵连,流放至乌鲁木齐。
纪昀挺幸运的,乾隆皇帝也很器重他,估计就是要警示下纪昀,纪昀才到乌鲁木齐就被召回京师,乾隆皇帝让他和刘墉等人编纂四库全书,纪昀在仕途中,主要的职务都以编纂书籍有关,是乾隆皇帝文治的重要功臣。
纪昀乾隆四十四年,纪昀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嘉庆元年升兵部尚书,任左都御史,很显然纪昀并不适合兵部的职务,不久后就调任为礼部尚书。
嘉庆四年,纪昀被升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此时的纪昀已经八十一岁了,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结语这三人一步步从基层干起来的就刘墉一
参考:
和珅,乾隆朝就升任文化殿大学士,礼部、户部尚书,因剿灭白莲教起义有功晋爵一等忠襄公;
刘墉,嘉庆二年升任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无爵位;
纪晓岚,也是嘉庆二年升任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无爵位。
三人中,和珅、刘墉为殿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
但和珅的文化殿大学士比刘墉的体仁阁大学士排名靠前,再加上爵位是公爵,地位高于刘墉。
协办大学士,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它比大学士低,是从一品官职。
因此,三人地位依次为和珅<刘墉>纪晓岚。
和珅对乾隆即可称臣也可称奴才。
他们君臣二人都是满族人,满臣对皇帝称奴才,既是为了与皇帝拉近距离,显示皇帝对自己的恩宠,也是为了显示满、汉臣的区别。
因为汉臣对皇帝只能称臣不能称奴才,是故刘墉、纪晓岚对皇帝称臣不能称奴才。
参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做说明的是,可能在以清朝乾隆时期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如《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因为剧情的需要,和珅、刘墉、纪晓岚三人都成了乾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们看起来官职、品级都相差不多,相互间嬉笑怒骂,经常在乾隆帝面前互相斗法。
又因为和珅是满人,而刘墉、纪晓岚是汉人的缘故,认为他们三人在面对乾隆帝时,前者自称“奴才”,后者自称“臣”。
但我想说的是,影视作品并不能作为正史来看待。
那么和珅、刘墉、纪晓岚这三人之间谁的官职最大?
为何一个称臣一个要称奴才了?
答案是:在正史中,这三
而和珅、刘墉、纪晓岚在面对皇帝时,和珅自称“奴才”,刘墉和纪晓岚自称“臣”,是因为和珅是旗人(满洲正红旗),而刘墉和纪晓岚没有入旗籍(汉臣入旗,也可和满臣一样,自称奴才)。
根据《清史稿》、《乾隆起居注》等史书记载来看,和珅以门荫而踏入仕途,他在乾隆三十四年参加科举失利,名落孙山后,承袭三等轻车都尉(清朝的三等轻车都尉为从三品)。
又在乾隆三十七年,被授三等侍卫(正五品)。
直到他在乾隆帝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受到赏识后,他的仕途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可谓是步步高升。
从乾隆时期到嘉庆时期,和珅先后担任和兼任的重要职务非常多,其中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正一品)、领班军机大臣(兼职)、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定官制同六部,为从一品)。
兼任内务府总管(正二品)、翰林院掌院学士(从二品)、《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步军统领(正二品)等数十个职务,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
不仅如此,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还被乾隆帝指为额驸,是以和珅还是皇亲国戚。
而比起在科举考试中名落孙山的和珅,刘墉在乾隆十六年就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担任正七品编修。
不久后刘墉升迁为侍讲(从四品),开始步入仕途。
但刘墉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比如在乾隆三十一年,刘墉就因为失察,导致被免职(按律应免职并判以极刑,好在乾隆帝爱才,加恩诏免)。
而根据《清史稿·刘墉传》来看,刘墉从乾隆时期到嘉庆时期,他的官职最高才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太子少保(正二品)。
通过对比来看,刘墉与和珅虽然同样是官居一品,同为内阁大学士,但实际地位又有所不同。
因为在清朝的“三殿三阁”中,实际地位由高至低分别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
所以,刘墉无论是品级,还是地位、兼职都比不上和珅。
尤其和珅还有勋职在身,且身为皇亲国戚。
但刘墉比和珅好的一方面就在于他是善终,不仅谥号“文清”,而且还被追赠为太子太保(从一品)。
至于纪晓岚(纪昀),通过《清史稿·纪昀传》来看,他比起和珅和刘墉,于处理政事上和理财等方面是远远不如,所以他作为一个御用文人,担任的官职往往较为“清贵”。
比如在乾隆二十三年,纪昀被任命为武英殿篆修,次年任功臣馆总篆。
在乾隆二十五年,被任命为国史馆总篆(清朝国史馆隶属翰林院),后来又担任方略馆总篆(方略馆隶属军机处)。
而根据史书记载,纪晓岚所担任官职最高为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太子少保(正二品)。
其中所谓的“协办大学士”,在乾隆年间才成为定制,其职权为内阁大学士副职。
但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是在嘉庆十年正月才被封为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且他在该年二月十日故去后,只得谥号“文达”,并没有被追赠。
所以,比起和珅和刘墉,纪晓岚的官职最低。
参考:
单论官职和珅≥刘墉>纪晓岚和珅和刘墉都做到正一品,而纪晓岚最高做到从一品,听着差不多,实际上却是天壤之别。
刘墉还做过直隶总督,而纪晓岚参与时政不多,更多的是编纂四库全书这样的领域建树。
但如果加上军机大臣和爵位……刘墉与和珅之间那差了可不止一个纪晓岚这么简单,和珅是军机大臣,又是一等忠襄公,最重要的,人家还是旗人。
和珅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刘墉就没有军机大臣的履历了,简单来说,和珅达到了中yang决策层的高度,而刘墉最多是管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区域。
国家级和区域部门级别的差异可想而知。
说到纪晓岚,那差的更多了,基本上是因为乾隆皇帝惜才,和珅又一直保举。
才有了从一品的虚职。
而且纪晓岚还因为通风报信进过监狱,全是有污点,不可能被完全信任。
其实和珅40多岁人生巅峰的时候,刘墉、纪晓岚俩70岁老头真的没有任何抗衡之力。
影视剧中和珅那种猥琐奸诈的形象和刘、纪二人和大奸臣和珅的斗智斗勇更多的是艺术加工。
这三人,根本不在一个纬度。
“臣”和“奴才”千万别觉得和珅喊奴才比纪晓岚、刘墉喊“臣”要低人一等。
事实其实恰恰相反,只有旗人才可以叫奴才,汉人叫奴才,人家会说你僭越,不拿自己当外人。
虽说有乾隆皇帝一朝把“臣”当成汉族读书人的尊敬的说法,但史学界的共识便是上头满人旗人才才可以叫奴才的说法。
参考: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三
和珅依靠门荫入仕,外表精明强干。
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
和珅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
这在整个清朝时期也是少有的。
刘墉则是通过科举考中进士从而入仕的,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内阁学士等职,后来升迁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
刘墉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也因此晚年受嘉庆的命令参与办理和珅的案子。
纪晓岚和刘墉类似,也是科举考中进士,逐步升迁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从
这固然和和珅善于揣摩圣意,深得信任有关,也同和珅既是皇亲国戚也是满人的身份有关。
在清朝只有满洲八旗大臣可以称为奴才,汉人大臣则称为臣,比如和珅可称奴才,刘墉和纪晓岚只能称臣。
而在清朝称奴才说明和皇帝是主人和家奴的关系,反而更显亲近。
参考:
和珅、刘墉、纪晓岚,谁的官职最大?
毋庸置疑,必须是和珅!和珅虽然踏足官场比刘墉和纪晓岚都要晚,但升迁速度绝对可谓是“火箭式”,比起雍正年间的尹继善,有过之而无不及。
和珅在乾隆年间的最高官职是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
在清朝有“大学士不进军机不算宰辅”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和珅应该算是妥妥的“宰辅”了!更重要的是,嘉庆初年,和珅还被晋封为了一等忠襄公,这可是清朝异姓大臣中的最高爵位,刘墉和纪晓岚都无法望其项背……▲和珅画像刘墉是典型的“宰二代”,他的父亲刘统勋是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也是妥妥的“宰辅”。
而且,刘统勋还是清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文正”之一!因为刘统勋的关系,刘墉连举人都没考,便靠着恩荫直接参加了会试、殿试,考中了进士。
后来,也是因为刘统勋的关系,刘墉几乎是平步青云,即便受到了几次处分,也没有影响他的仕途。
刘墉担任的最高官职是体仁阁大学士,那已经是嘉庆年间的事情了。
在提拔刘墉出任大学士时,嘉庆帝还不忘说道:“太上皇一直都说刘墉懒散、不实心做事,我用他完全是因为无人可用了!”终刘墉一生,也没能进入军机大臣行列。
所以,虽然他位居大学士,却不能算“宰辅”。
▲刘墉画像纪晓岚名昀、字晓岚,乾隆帝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处境——“以倡优蓄之”。
说白了,乾隆帝不过就是把他当成了“倡优”而已……纪晓岚一生,主要就是从事文字工作,行政能力着实一般。
乾隆帝让他出任左都御史之后还说过:“我让他当这个左都御史是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让他先干着,根本没想着他能做什么事!”那么,纪晓岚的最高官职又是什么呢?
协办大学士,也就是“副大学士”,比和珅和刘墉的大学士还有低一级!而且,纪晓岚升任协办大学士时已经是嘉庆十年了,这一年纪晓岚已经八十多岁了!就在当上协办大学士的第二个月,纪晓岚便去世了……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嘉庆帝给纪晓岚的一个“安慰奖”而已。
▲纪昀画像至于为什么和珅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而刘墉和纪晓岚却自称臣,主要是与清朝的制度有关。
清朝规定,只有在旗的大臣才能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臣是不能自称奴才的。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清朝的汉军和包衣汉姓,虽然祖上也是汉人,但他们都是在旗的,也自称奴才。
奴才一词看似很卑贱,却与皇帝关系更近了一层,所以清朝的奴才实际上比臣更“精贵”。
如果在旗的大臣与汉臣同时署名,宁可让自家奴才称臣,清朝的皇帝也不允许汉臣自称奴才。
如果汉臣自称奴才,不仅会遭到旗人同僚的讥讽,甚至还会遭到皇帝的责备……
参考:
官最大的是和珅,其次是刘墉,最后是纪晓岚。
下面是他们的职务。
和珅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刘墉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纪晓岚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可以看到和珅不仅官职比另外两位长一大串,而且多为兼任,可谓是大权在握。
至于奴才是因为雍正时期开始流行的歪风邪气。
一些皇帝的家臣开始自称“奴才”,一是自我贬低讨好主人,二是显示自己更忠诚,而关系也更亲密。
和珅是御前侍卫出身,算是乾隆的家臣,自然就可以自称奴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