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走水路东征魏兴上庸和房陵的方案可行吗
蒋琬是诸葛亮指定的第一继承人,在诸葛亮去世后,蒋琬继承了诸葛亮大多数职务,同时也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理想,但蒋琬的能力不如诸葛亮,而且北伐的意愿也没有诸葛亮强,其实很少有人知道,蒋琬北伐还是后主刘禅下诏进行的,蒋琬对于北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实并不强。
公元238年,刘禅下诏令给执政的蒋琬,让他统率军队,进驻汉中,与东吴联合,形成犄角之势,共同北伐曹魏,实际上蒋琬这个时候并没有北伐的重大军事行动,只是偶尔派出姜维到西羌作战,同时蒋琬也一改诸葛亮北伐从汉中进军关中的传统路线,提出了一条北伐全新的方案:蒋琬在汉中打造大船,沿着汉水东进顺流而下,乘船从汉中进发,同时联合东吴军队,一起攻打曹魏的东三郡:魏新郡、上庸郡、新城郡。
这么做的好处是:后勤补给及运输问题解决了,当年诸葛亮出汉中由于秦岭道路难行,导致运输粮食困难,经常缺粮,如果沿汉水进攻就不会缺粮食,而且水路也好走。
但这么做也有缺点:如果乘船沿汉水东进的话,如果打仗败了,退回来就很困难。
曹魏东三郡蜀汉朝廷也认为蒋琬的方法非常不靠谱,还特意派出费祎和姜维到汉中劝说蒋琬不要这样操作,一方面是因为费祎等人的劝说,另一方面是因为蒋琬经常生病,所以蒋琬的这一条从水路进攻曹魏的作战方法直到蒋琬去世也一直没有实现。
事实上,蒋琬的这套从汉中沿水路进攻曹魏的方法幸亏没有实现,不然蜀汉就有亡国的危险了,这是一套极其不成熟的方案。
魏蜀前线地
1、三面受敌行军打仗一定要先了解地
诸葛亮、刘禅蒋琬如果沿水陆攻打曹魏的东三郡,蜀军的北边和东边都是曹魏,是敌人,蜀军的南边是东吴,东吴表面上是蜀汉的盟友,实际上背地里打蜀汉的主意多了,当年关羽北伐,就是东吴抢了蜀汉的荆州三郡,吴、蜀之间其实没有信任基础的,一旦战争开打,蜀军三面受敌,一面是专门出卖的盟友的东吴,还有一面就是汉中而来的水路,一旦水路被阻或者被截断,就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而且连逃的地方都没有。
2、运输比不过曹魏再说了,蜀汉攻打曹魏利用水路确实是方便了,包括运输兵员、物资和粮草都方便了,但蒋琬可曾想过,曹魏更方便啊,如果在东三郡交战,曹魏从宛城和襄阳无论运输物资还是派遣军队,都比蜀汉方便得多,水路运输再方便也比不上陆路运输快,而且在陆路运输不会受到影响,运输比不过曹魏,实力也不如曹魏,到头来还是失败。
蜀汉四相3、战场不利蜀军如果真是从汉中坐船而来,船走的慢,目标大,很容易被发现踪迹,一旦被发现踪迹,蜀军就很难打了,因为蜀军是从水上向陆地进攻,船走的慢,曹魏军队如果早在岸边建立阵地的话,蜀军是很难打赢登陆战的,因为一是无险可凭,曹魏从陆地攻打水中很容易,无论是步战还是骑兵,蜀军打山地战可以,打陆战估计要被魏军按着打;
二是蜀军如果没有登陆阵地,即使再庞大的船队也是无根之水,如果在汉水南岸建立阵地的话,那又是东吴的地盘。
东吴会让蜀军在自己的地盘上作战吗?
如果真是这样,恐怕蒋琬和关羽死的是一样的。
费祎4、汉中空虚如果蒋琬真的指挥军队从汉中沿汉水东进的话,那么汉中肯定空虚,如果曹魏从关中进犯汉中,蜀军如何应对?
那样船队一旦顺江东下,如果要调转船头回撤的话,速度至少要减慢一倍,如果汉中真有危险,蜀军很难及时撤回来,如果曹魏攻进了汉中,那么水上的蜀军就会被打得全军覆没,真是这样的话,蜀汉亡国都有可能。
综上所述,蒋琬从汉中沿汉水东进攻打曹魏东三郡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幸亏没有实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蒋琬军事能力有限,虽然他有一定的治国能力,但在军事方面,甚至不如费祎,更加不如姜维了。
参考:
诸葛亮和姜维连年北伐,劳民伤财却收效甚微,不免让人开始质疑,他们的北伐策略是否合理。
当初魏延就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应该分兵两路,一路出兵祁山为正,一路暗渡子午谷为奇,奇正结合才是制胜之道。
但诸葛亮认为此计太过凶险,不予采纳。
后来蒋琬也认为诸葛亮北伐秦川的策略有所不妥,便提出了东伐魏兴、上庸和房陵三郡的策略,结果由于朝中大臣的反对致使计划搁浅。
之前已经对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做过深入的探讨,本章将对蒋琬的“东伐战略”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其是否具有可行性。
东三郡的历史渊源要想探讨蒋琬的“东伐战略”,首先就要弄清楚魏兴、上庸和房陵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状况。
魏兴(也叫西城,位于现今山西省安康市)、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房陵(今湖北房县)被蜀汉称之为东三郡,此地四面环山,处于秦岭、巴山、巫山和武当山之间,是个标准的四塞之地,但汉水贯穿其境内,与众河流纵横交错,形成网状辐射,水运极为发达。
东三郡西接汉中,东连荆襄,进退自如,在三国时期可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刘表、曹操和刘备都曾参与过对东三郡的争夺战。
东三郡本属汉中,刘表初入荆州时,听取蒯越的建议诱杀了房陵的宗贼首领,任命蒯祺为房陵太守,便把东三郡之一的房陵县改为郡,此后房陵郡便归荆州管辖。
这个蒯祺就是荆州大族蒯良和蒯越的弟弟,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姐夫,刘表让蒯祺接管房陵郡,可见它的战略地位绝不一般。
赤壁之战后,曹操丢掉了荆州大部分城池,但是南阳郡和东三郡还在其手中,直到与刘备汉中大战后,曹操才失去了对东三郡的控制。
刘备让宜都太守孟达从荆州攻打房陵,又令刘封从汉中顺流而下,拿下西城和上庸,自此东三郡又被刘备接管。
此次战役中,孟达杀害了诸葛亮的姐夫房陵太守蒯祺,这也为后来孟达叛蜀降魏埋下隐患。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阳之战,其目的就是打通汉中、东三郡和南阳郡之间的通道。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到的“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东三郡就是联系这两路北伐大军的纽带。
可惜在即将大功告成之时,东吴偷袭了关羽的大后方荆州,结果功亏一篑。
房陵的孟达和上庸的刘封在关羽战败时,并没有施以援手,孟达担心会被刘备治罪,再加上一直受到上庸刘封的欺凌,便率众投降了曹丕。
曹丕派徐晃联合孟达袭击上庸的刘封,结果刘封败走,回到成都后被逼自尽,东三郡至此又落入到曹魏手中。
曹丕称帝后,把东三郡合为新城郡,任孟达为新城太守。
曹丕死后,孟达失去了靠山,诸葛亮想要策反孟达,就在孟达犹豫之际,被司马懿千里奔袭,一举歼灭。
公元230年,曹真率三路大军伐蜀,其中一路就是派司马懿由东三郡的上庸、魏兴沿沔水逆流而上进攻汉中,结果遇雨班师。
那我们的疑问也来了,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诸葛亮在数次北伐无果的情况下,也没考虑过东征这三郡呢?
诸葛亮连策反孟达都能想到,怎么会想不到由汉中顺流而下进攻东三郡呢?
姜维和费祎常年跟随诸葛亮外出打仗,不会不明白东三郡的重要性,为什么他们也要联合起来反对蒋琬的东征战略呢?
蒋琬顺利攻下东三郡是大概率事件我们先看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据《三国志蒋琬传》记载:琬以为昔诸葛亮数闚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
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
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
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
於是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喻指。
这里说的很清楚,蒋琬之所以选择东征,就是由于北伐路途艰难,运粮不便。
而由汉中沿沔水顺流东下,无论运粮还是运兵都非常便利。
况且东三郡地理位置尤为重要,占领了东三郡就能打通从汉中到南阳的通道,由此出兵可以直逼曹魏都城洛阳。
这么看来蒋琬的东征战略似乎要优于诸葛亮的北伐战略。
陈寿在《三国志》里写明了朝中大臣反对的理由是“如不克捷,还路甚难”,确实逆水行舟不利于大军撤离,这个理由也算说得过去。
在冷兵器时代,谁也不能保证每一场战争都能获胜,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畏惧不前,那还怎么打仗。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还路甚难”,而在“如不克捷”的概率有多大,如果胜率很大就应该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如果胜率较小就应该浅尝辄止,避免陷入险境。
因此,我们就要弄清楚蒋琬攻打东三郡的胜率到底大不大。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看双方实力的对比和战略战术上的优略。
汉中作为北伐的前线,这里集结了蜀汉全国的精锐,而曹魏的主力都集中在关中、襄阳、合肥一带,东三郡地狭民寡,物资匮乏,不足以大量屯兵驻守。
蜀汉连年北伐都是从秦川出兵,一直没有东征的计划,长期以来,东三郡的防守一直比较松懈。
蒋琬顺流而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举全国之力攻下东三郡是易如反掌。
所以,朝中大臣们提到的“如不克捷,还路甚难”这个理由就有些牵强。
朝中大臣每天都在成都舞文弄墨,对前线战时知之甚少,又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他们给的建议并不是决定性的。
关键是姜维和费祎也反对蒋琬的计划,他们两
既然刘备当初可以进攻东三郡,为什么蒋琬现在就不能呢?
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荆州。
东三郡是连接荆襄的纽带,既然是纽带就需要有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荆州和襄阳。
刘表占领房陵郡的时候,荆州在自己手中。
曹操占领东三郡的时候,襄阳在自己手中。
刘备进攻东三郡的时候,关羽还没有丢荆州,攻打房陵的孟达也是从荆州出兵的。
而此时襄阳和荆州都不在蜀汉手中,纵使蒋琬拿下东三郡,又如何北伐呢?
如果由此进攻曹魏,孙权随时可以从荆州出兵断其后路,这时蜀汉大军将面临灭顶之灾,诸葛亮绝不会把自己的后勤补给路线,暴露在孙权的眼皮底下,当初东吴偷袭关羽的惨案可是历历在目啊!纽带虽然重要,但是失去了支撑点,也就失去了其战略价值。
这就是诸葛亮宁可翻山越岭北伐,也不愿意顺流而下东征的原因。
或许还会有人提出,蒋琬占领东三郡以后可以只防守,不北伐啊,多几个城池总没坏处吧!之所以会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对东三郡的地形不太了解。
东三郡四面环山,西高东低,上游由沔水连接汉中,地势险要,中下游水路纵横交错,水运非常发达,这就使得中下游一带不易防守,所以蜀汉的防御重点一直都在魏兴与汉中的上游一带。
而且东三郡资源匮乏,并不能为蜀汉增加多少赋税。
如果蒋琬拿下东三郡,将直接面对曹魏的反攻,留兵少了无法防守,留兵多了消耗不起。
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北伐,防守吃力,资源匮乏的地方,蒋琬拿下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东三郡的战略价值在于其与荆州和襄阳这两个支撑点,如果没有这两个支撑点,即使东三郡在手也是一个鸡肋。
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来往上来看,东三郡与荆襄一带联系更加紧密,大部分东三郡官员的根基都在荆襄一带,没有荆襄在手,如何守得住东三郡?
刘备、诸葛亮、费祎和姜维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自从关羽大意失荆州以后,刘备和诸葛亮一直没有进攻东三郡的打算,这也是费祎和姜维拼命阻止蒋琬东征的原因。
蒋琬的才能主要体现在治理国家方面并非军事方面纵观蒋琬的一生,从来没有参与过大规模的战争,诸葛亮数次北伐,都是姜维和费祎一直跟随左右,而蒋琬却常年留守在成都,缺少带兵作战的经验,这一点类似于刘邦的萧何。
当初司马懿平定辽东,曹睿病逝,刘禅命蒋琬屯兵汉中伺机伐魏,可蒋琬在汉中驻守了六年,连一场战争也没有发动过,这主要是由于其军事才能不济的原因。
刘邦平定天下后,把不会打仗的萧何封为首功,诸葛亮临终前把蜀汉交给了没有带兵经验的蒋琬,由此可见,只有出类拔萃的“相才”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参考:
在公元241年蒋琬认为当年丞相诸葛亮多次北伐,因道路艰难而不能成。
不如顺汉水东下进攻东三郡。
于是蒋琬开始打造战船,准备从汉水顺江而下,袭击魏兴、上庸等地。
当时蒋琬已经准备好了,因为突然生病,所以暂时没有行。
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
魏兴、上庸、房陵等,即魏国东三郡。
原本是属于汉中郡,即西城、上庸、房陵、锡等县。
在公元219年五月曹操从汉中退军,刘备占据了汉中西部。
接着派刘封、孟打攻打汉中东部。
因为曹操已经退军,所以很顺利就打下来了。
公元220年孟达因跟刘封不和转投魏国。
曹丕派徐晃等人接应,以致于汉中东部归属魏国。
当时刘备也没有派军去抢回来。
我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汉中东部并不是蜀地门户,第二就是蜀汉争夺汉中已经力竭。
魏国后来在此成立三个郡,人口数倍于蜀汉所据汉中部分。
蒋琬水路东征的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
首来说东征有两大利,一是运粮方便,二是运兵方便。
蜀汉用船运粮至东三郡,水运无论速度还是效率都比陆运要好的多。
士兵也能乘船直达前线,能很多程度减少陆地行军的劳累。
正如刘备东征荆州,打了一年都没缺粮。
而且蜀汉一旦拿下东三郡,完全可以跟东吴合力进攻襄樊。
蜀汉水军能顺汉水直达襄樊,并用水军切断南北联系。
当初关羽北伐襄樊就是这样做的。
而且公元241年东吴四路军北方。
全琮攻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诸葛瑾攻柤中。
只知道朱然所部五万人,其余不详。
但是蜀汉群臣不赞同这个计划,认为如果打不下退军非常难。
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
刘禅于是派费祎、姜维等人前去汉中阻止蒋琬。
两年后蒋琬又提出蚕食魏国拿下凉州的计划。
并把蜀汉大军驻于涪城,因为涪城水陆四通。
蒋琬的计划是让姜维率军到凉州诱羌、胡,他亲率主力后镇。
但没多久蒋琬病重,计划又停止了。
参考:
在三国后期,蒋琬是一个比较厉害的人物,他以稳健的政治作风和平易近人的胸怀著称,而不以军事才智闻名。
但不能否认蒋琬是一位颇具头脑的战略军事家,他的战略水平在蜀汉后期的军事舞台上,几乎没有人能超过他。
蒋琬东征三郡战略计划的积极价值可以有效解除蜀汉北伐所面临的“道险运艰”的困境,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生一共发起了五次北伐战争,虽然常常取得了局部胜利,但在总体上摆脱不了功亏一篑的失败结局。
诸葛亮完不能完成北伐的既定目标原因比较复杂,但秦岭古道的险峻、军粮运输困难则是其中一个突出的因素。
《三国志·诸葛亮传》曰:“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尽管诸葛亮通过屯田的方式解决军粮运输问题,但终于操劳过度殒命于五丈原,北伐之战戛然而止。
后来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姜维进行了八次北伐之战,依然继续走秦岭的老路子,不但毫无收获,还屡屡损失惨重,客观上导致了蜀汉政权的快速覆灭。
而选择东下汉水就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个问题。
一旦等到汉水水量充沛的季节,用船运粮草完全没有问题。
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派孟达从秭归派兵攻取房陵,又遣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孟达在上庸汇合”,刘封率部乘舟顺流东下轻而易举攻占了东三郡之地,运送军粮器械简单便捷,足以说明蒋琬提出的东征战略计划是具有说服力的。
蒋琬大胆修正诸葛亮《隆中策》所拟定的进攻路线错误的地方,《隆中策》的核心战略思想是是“跨有荆、益”二州和两路北伐:“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不过,《隆中策》将主要目标设为秦川而不是宛洛,确实犯了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错误。
于是蒋琬设计蜀汉主力顺流东征三郡的战略,正是对《隆中策》制定主攻方向失误的修正。
“东三郡”位于汉水中游及其支流堵河两侧,处于汉中、宛县、秭归、夷陵、襄阳五大战略密集区,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蜀汉主力能把控这个区域,沿汉水顺流东下,可以直接对襄阳构成威胁;沿汉水北岸最大支流丹水北进,可以进占南乡、宛县一带;把上庸为根据地,从上庸、房陵出兵可以拿下襄阳,南出房陵可以占领秭归。
刘备占领汉中后,其实很快就意识到意识到东三郡战略地位有多重要,占领东三郡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串联益州与荆州,形成东西相互呼应之态势。
可惜刘备却只派两支偏师刘封和孟达去守这块战略宝地,后期我们都知道的,因关羽战败丢了荆州,加之刘、孟二人关系不和睦,致使东三郡很快被夺走。
魏明帝太和元年,诸葛亮派遣主力军力屯于汉中,准备与归降的孟达来个里应外合重新夺取东三郡,却因为不信任孟达而措置不当:“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
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
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
……帝(司马懿)乃潜军进讨。
”诸葛亮的“逼反计”事与愿违,结果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千里奔袭轻松化解,致使蜀汉恢复东三郡的梦想化为泡影。
所以说刘备、诸葛亮虽然都认识到东三郡的军事价值,但他们没有把它作为为重点战略方向来加以考虑,仅仅将东三郡视为牵扯曹魏的辅助品,故而在采取措施方略上显得十分漠视。
而蒋琬却不同,它深刻意识到“窥秦川”不若“乘水东下”,对刘备、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作了大胆的调整和修正,将东征三郡作为战略上的主攻方向。
今天看来,蒋琬这种进攻路线地方案是非常合理地。
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可以真正实现吴蜀两国协同作战的战略构想,许多学者早已指出,蜀汉政权根本就没有实施《隆中策》制定的两路北伐的战略方针。
事实正是如此,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关羽率荆州主力北伐发起樊城战役,刘备在汉中却按兵不动,终致关羽独木难支而战败身亡。
除了刘备、诸葛亮、法正等蜀汉决策者们在汉中大喝庆功酒,分发成都国库中财物这个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是秦川之地与荆襄相隔千里,即使刘备率部北出秦川,对关羽樊城战役的策应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刘备死后,诸葛亮恢复了蜀吴同盟关系,相约协同作战来夹击曹魏,但两军地理位置上隔数千里,根本不可能起到彼此策应的效果,正如蒋琬所说:“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唯艰。
”然而,如果蜀汉政权将战略重点改为东三郡,主力东出汉水,则情况会大大为改观。
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当关羽发起樊城战役之时,蜀汉正处于兵强马壮的鼎盛时期,假如蜀汉政权及时将注意力东移,比如由诸葛亮、黄权、黄忠等人坐镇成都,令魏延、王平等人把守汉中,由刘备、法正亲率张飞、马超、赵云等猛将立即进驻三郡,这样就能策应关羽所部,保障关羽侧后安全,另一路由刘备、法正率主力沿丹水北进攻击南乡、宛县一带,得手后再与关羽会师合力打曹仁,是完全有可能拿下襄阳和樊城的。
至少不致于令关羽兵败后退而回不了家。
另外,如果诸葛亮能及时调整战略,与孟达密切合作,一举占领东三郡,兵锋直指襄阳、宛县,再配合东吴大都督陆逊由江陵北上一同伐魏,便能真正实现吴蜀协同作战的战略构想。
但刘备、诸葛亮等蜀汉决策者都无动于衷,不知变通而错失良机,使蜀汉政权逐步越走越被动,蒋琬提出东征计划正是一种试
蒋琬东征战略计划流产的主要原因蒋琬提出的东征战略计划可操作性很强,如果蜀汉政权全力予以实施,将对曹魏构成巨大的威胁。
但这个战略计划最终功亏一篑,实在令人惋惜。
作为蜀汉后期的执政者,蒋琬提出东征战略计划为何不走不下去呢,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其一,体弱多病的蒋琬无法有效完善他战略计划,当诸葛亮猝然病逝于五丈原之后,蜀汉政权出现了危机:北有强敌曹魏蠢蠢欲动,东有吴国在边境虎视眈眈,而蜀中有杨仪与魏延因关系不和而要火并了,总之局面是一团糟。
蒋琬临危受命执掌朝政,为了迅速稳定国家不利局面,蒋琬“夙夜忧惨……实忘寝食”,以其稳健务实的政治作风在众人中获得了威信,扭转了蜀汉即将发生的乱局。
但蒋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很惨重,操劳过度而身患重病。
延熙五年,蒋琬提出东征战略计划后,积极安排人力物力打造舟船和攻城器械,为东征三郡做好准备工作,然而没过多久他却一病不起,很快就离世了。
”显然,蒋琬英年早逝让东征计划终究无法开展下去了。
其二,对隔壁孙权的顾忌让蒋琬本人也犹豫不决,虽然说诸葛亮执政之后,努力让吴蜀之恢复了友好关系,这是蜀汉后期君臣们十分珍惜的外交成果。
在曹魏国力强盛的情况下,吴蜀同盟关系到蜀汉政权能否延续。
蒋琬给后主上疏曰:“今魏跨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
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
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
”尽管吴蜀军队协同作战很难实现,但共同抗魏、互为犄角的战略优势仍然存在。
问题是吴国处江湖纵横之地,擅长水上作战;又处江河下游之地,对于处在江河上游的蜀汉政权始终抱有戒心,在冷兵器时代上游的军队具有顺流而下优势。
尽管在荆州之战中,东吴把关羽三万水军完全剿灭,又在夷陵之战中重创刘备两万水军,致使蜀汉水军力量丧失净尽,但蒋琬大规模建造舟船和训练水军的行动还是引起了东吴的警惕。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吴国赤乌七年,即蜀汉延熙七年(244),吴名将步骘、朱然等上疏孙权云:“自蜀还者,咸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治城郭。
又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以掎角之,反委汉中,还近成都。
事已彰灼,无所复疑,宜为之备。
步骘、朱然等吴国大将都担心蒋琬大造舟船别有用心,是准备顺流而下攻打吴国,尽管孙权分析后不同意他们看法,但也不能不引起蜀汉执政者们的担忧。
蜀汉将帅缺乏敢战精神和奇兵谋略的军事素养诚然,他们虽然崇拜韩信的功业和战争指挥艺术,却不懂得韩信等名将靠的正是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兵谋略来夺权天下的。
蜀汉将帅个体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军队综合素质亦佳,作战强悍,特别擅长山地战。
但将帅们的战争思想过于保守,普遍表现患得患失的犹豫不决,一般的攻城略地打的不错,却不敢也不擅长集中优势兵力运用奇袭战术作战。
问题是蜀汉将帅不肯冒险,曹魏将帅却常常敢于冒险,诸葛亮不敢从走子午谷,邓艾却敢从阴平道偷袭江油。
司马懿上庸平叛之战更是军事史上的神来之笔,最能说明蒋琬东征战略的可行性。
从宛县至上庸和汉中至上庸的距离几乎完全一样,司马懿闻知孟达将反,一面写信麻痹孟达,一面果断秘密进军,千里奔袭东三郡,只用八天时间瞬间出现在上庸城下。
蒋琬提出东征三郡计划并做战前准备期间,正是司马懿父子与曹爽为代表的曹氏势力拼的你死我活时候,魏国无暇顾及偏远的上庸之地。
如果蜀汉将帅们同心协力,模仿当年司马懿出出其不备打东三郡,是完全有可能拿下的,再以东三郡为基地,联吴北伐是有可能获得成功的。
可悲可叹的是,蜀汉将帅们一边倒地反对蒋琬东征战略计划,“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还未出击就担忧风险过大而盘算退却之路,充分暴露了蜀汉将帅们谨慎有余而胆气不足的弊端。
参考:
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只要是提到北伐,世人都会想到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
其实,除此二人之外,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也曾进行过北伐,即走水路东征魏兴,取路上庸和房陵北伐。
蒋琬走水路东征魏兴,取路上庸和房陵北伐的佳计划虽然夭折了,但在蜀汉内部却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姜维和凉州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
如此一来,蜀汉的战略布局发生了变化,已经向诸葛亮出兵陇右扩展防御圈的战略靠近,也正是这次战略布局地调整,才使蜀汉稳固了防御圈,有力地支持了姜维以攻为守的战略。
蒋琬其人诸葛亮在临终前,对自己接班人的问题进行过精心地安排,次序是蒋琬、费祎、姜维。
姜维虽然最受诸葛亮欣赏,也是最能够领会诸葛亮战略思想的人,可是毕竟在蜀汉政权中资历尚浅,如果对其进行直升飞机般地提拔,势必会引起蜀汉政权内部不服。
因此,蒋琬就成为了第一人选。
蒋琬也是位奇人。
他是零陵郡湘乡县人,是后世湘军统帅曾国藩的老乡,在跟随刘备进益州时曾经做过广都长(汉朝时满万户的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称为县长),也就是人口不满万户的小县官。
不过,蒋琬也不知道是因为嫌弃官小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不仅不理政务,而且在刘备突击检查的时候,竟然喝得大醉,惹得刘备大怒,要杀掉他,好在有诸葛亮求情才免于一死。
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把蒋琬醉酒和庞统在耒阳不理政务的事迹都按在了庞统身上。
姜维的无奈诸葛亮屡次北伐,蜀汉的政务和后勤补给都是由蒋琬、费祎等人负责,因此,蒋琬深知诸葛亮北伐不成功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进军道路艰险,粮运不济,以至于屡次功败垂成。
因此,在接班之后,蒋琬决定要改变诸葛亮的进军路线。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给刘备策划的两条进军路线一是从荆州直取宛洛;
二是出秦川,以做到东西呼应。
可是,随着荆州陷落,《隆中对》中的策略已经实现不了。
为了扩大蜀汉的防御区域和防御能力,诸葛亮才屡次北伐,其主要目标并不是关中平原和长安,而是陇右地区的武都和阴平二郡。
该地毗邻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如果曹魏从此进军,就可以绕过汉中和剑阁这两座蜀汉北部防御的重镇,直取绵阳,进而威逼成都。
所以,这二郡就成为了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从蜀汉灭亡的经过来分析,也正是邓艾利用此地防御力量的缺失,从阴平小路突破了蜀汉的防线,进而攻占绵阳,威逼成都的。
诸葛亮死后,能够正确理解并且执行诸葛亮战略思想的唯有姜维一人。
可是,此时的姜维因为受到蜀汉内部的压制,手中执掌的军队不过万人,在与曹魏名将郭淮、孙礼等人争夺陇右地区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已经很难得了。
可是,在蜀汉内部那些贪
不仅如此,军中的老将们对姜维屡次出兵也颇有微词,认为姜维屡次出兵是不自量力之举,以蜀汉孱弱的国力与强大的曹魏争雄是不明智的,因此,在配合作战时也不是很积极,使得姜维屡次北伐无功而返。
蒋琬的策略蒋琬认为,此时的蜀汉急需一场胜利来统一思想,振奋士气。
因此,蒋琬决定要另辟蹊径,从汉水水路出兵攻占魏兴、上庸地区,然后再从陆路攻击洛阳,从而完成北伐大业。
在未失荆州之前,上庸地区对蜀汉来说而很重要。
在进攻时,它可以作为一支偏师来支援从荆州出发的北伐大军,并可以保护其右翼的安全;
在防御时,它可以随时侧击曹魏攻击荆州军队的右翼,并且可以保护临沮这个从陆路通往益州的交通要道。
不过,上庸在曹魏眼中却并不那么重要,只不过是作为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战略防御缓冲区罢了。
即使蜀汉从此处出兵,攻占了上庸地区,也只不过是蜀汉的防御半径扩大了而已,对曹魏没有太大的损失。
蒋琬的策略是利用汉水水运便利的条件,顺江而下,千里运兵,不损战力,待到从汉沔地区出兵攻占魏兴、上庸后,再北上攻取洛阳。
蒋琬策略的优劣点此策一出,在蜀汉引起强烈地争议。
诚然,利用汉水运兵确实可以节省进军的损耗,也可以在后勤补给方面极大减轻蜀汉的压力。
可是,这些都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蜀汉的进兵必须要取得全胜,否则,一旦兵败,汉水进兵顺利的优势就要变成退兵的劣势了。
从蜀汉和曹魏军力的对比来看,如果打山地战,蜀汉的优势是明显的。
不过,占据上庸后,就要和曹魏进行平原地区的步骑会战,以蜀汉的实力未必是对手,如果战败,要退军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另外,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兵分两路,东西策应的战略无论是否实现,但毕竟是个高明的策略,而蒋琬的战略只能是孤军作战。
姜维远在陇右,蒋琬出兵上庸,东西两线悬隔千里,根本起不到互相策应的作用,反而使本就不多的蜀汉军队分割使用,形成不了完整的战斗力。
一旦战败,汉水进易退难,蜀军就要面临着灭顶之灾。
如果这支军队损失严重,蜀汉就没有能力抵御曹魏的攻击,就会面临着灭亡的命运。
因此,蒋琬的战略构想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几乎满朝的反对,兼之蒋琬生病,这次战役还未开始就夭折了。
不过,这次满朝参与的战略辩论却有了意外的收获,蜀汉在一定范围内达成了战略共识。
据蒋琬事后向后主提供的工作汇报中,蒋琬提出:其一、在日后对曹魏的战争中,应把凉州地区视为重点,把熟悉凉州情况的姜维任命为凉州刺史。
其二、姜维出征,如果战事旷日持久,自己就应该率领主力为后援,不使姜维孤军奋战。
其三、把自己的驻节之地设在涪城,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无论哪里有变故,自己都可以率军赴援。
结论蒋琬走水路东征魏兴,取路上庸和房陵北伐的佳计划虽然夭折了,但在蜀汉内部却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姜维和凉州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
如此一来,蜀汉的战略布局发生了变化,已经向诸葛亮出兵陇右扩展防御圈的战略靠近,也正是这次战略布局地调整,才使蜀汉稳固了防御圈,有力地支持了姜维以攻为守的战略。
参考:
我来回答:形式上居高临下,顺流而进,又是击敌防御薄弱处,十拿九稳,可是这些地方较为偏僻,在战略上来说也不属于战略要地,得到这些地方又不能与蜀汉的版
假如只是骚扰性进攻,占领抢夺后就走,一个对于曹魏方面实际没什么大的损失,另外一个损害了蜀汉的名声,以后伐中原就更难了。
另外,即使占领这些地区,这一带地形比较平稳,在曹魏强大骑兵的袭击下,蜀汉方面很难守住。
多留兵就容易造成国内困顿,少了就容易被曹魏袭击,是两难的处境。
还有,这些地方靠近荆州,就算正常占领后,那下一步不是东出伐吴就是北伐,而上庸之地腹部空间较为狭小,不利于大集团兵力的展开,所以不适合作为北伐或者东出的行军基地,这里只能作为一个侧面威胁而已。
战略上诸葛亮北伐的军事战略性肯定是正确的,那个年代的关中富饶且地势险固,如果占领关中后就可以对曹魏腹地有高屋建瓴之势,可惜在曹魏集团内部稳定,防守严密的情况下,从汉中向长安是相当难的,历史上没有几
蜀汉政权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能力还是综合国力方面,都相差甚远。
实际上其实以当时的蜀汉形势,诸葛亮死后已无北伐胜利可能,东出伐吴胜算也渺茫,在战略上应该采取守势为主,然后派偏将带兵对曹魏边界进行骚扰战争为主。
蒋琬、费祎基本都是这个策略。
后来这两
知不可为而强为之,勇哉,义哉,愚哉。
参考:
蒋琬水路东征可行,但难以言胜,原因在于:一顺流东征,即便占有,但上述地区十分荒僻,粮食后勤难有保障,无法养活大军。
二、上述地区紧邻魏、吴,一旦占有,会面临两强同时虎视,等于增加树敌,不利吴蜀同盟。
三、一旦失利,逆流难以顺利退军,而蜀汉最缺的就是人口,军队超出一万人的损失难以承受,刘备征吴失败教训是蜀汉数代人的梦魇。
参考:
蜀为三国中最弱之国,凭藉山川之险固守则可,外征则不可。
后勤部队无法继上.而且蜀兵源较少。
大将稀缺。
:即使依蒋碗水路出征,恐又是一场大败而亡国。
参考:
不行,水流问题,很简单,走水路由上往下,确实速度时间粮食运送,都可以。
反魏国本身就蜀国强大几陪。
部队机动性速度比较快。
你过来了,他可以立马增援。
打不过,你就回不去,回去你是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