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含在嘴里慢慢融化真的比直接用水服用效果好吗

这种服药方法并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的确有一些药物是可以通过含在嘴里慢慢融化吸收起效的,但并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服用,更加不提倡要求别人也要这样来服用,更何况是3岁的小孩子?
临床上根据每种药物特性的不同,其实只有少部分药物需要采用含在嘴里的服用方法。
肝脏的“首过效应”要了解为何有些药物需要采用这样的给药方式,就首先要介绍一下肝脏的“首过效应”。
人体的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许多药物口服吸收后在进入血液循环之前,都要被肝脏部分代谢,这就是肝脏的“首过效应”。
不同的药物被肝脏代谢的多少不同,有些药物口服后几乎全部被肝脏代谢掉了,就会导致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微乎其微,药物就会失效,所以为了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这些药物就需要采用含在嘴里的服用方法。
含在嘴里服药方法的原理人体的口腔黏膜和舌下都有毛细血管,这种服药方法的原理就是通过将药物含服慢慢融化,然后通过毛细血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药物的“首过效应”。
但其实这种服药方法也是有要求的,首先由于舌下的毛细血管丰富,吸收较快且充分,所以除了含片以外药物通常是含在舌下而不是像吃糖一样含在嘴里。
另外药物的剂型要符合,药物的剂型有许多种,其中口服药就有普通片、肠溶片、缓控释片、胶囊、滴丸、颗粒剂以及含片等,一般来说普通片和含片是适合舌下含服的剂型,而其他剂型并不适合。
舌下含服药物并非都比直接用水送服效果好其实大部分的口服药物都是直接用水送服的,只有小部分药物需要舌下含服,比如缓解心绞痛发作的药物硝酸甘油片,由于口服后“首过效应”明显,且起效慢,所以用水送服不能发挥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的作用。
而通过舌下含服就不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吸收迅速完全,2-3分钟即可起效,5分钟达到最大效应,作用可持续20-30分钟,所以舌下含服是硝酸甘油片的首选给药方式。
但并非所有的药物都可以这样给药,有些药物本身非常的苦,口感极差,所以需要包成糖衣片,这种药物含在嘴里,当外层的糖衣溶化后药物释放,其苦味会让人难以承受,更别说3岁的小孩子了。
而且也并不是所有药物舌下含服都比直接用水送服效果更好,打个比方肠溶片,需要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中才溶解吸收,在口腔内并不会轻易溶解,可能药物含半天都没有起效,而直接用水送服却早已起效。
对于3岁小孩子来说,喂药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所以对药物的口感和剂型都有要求,最好是采用儿童的专用制剂。
如果是咀嚼片,直接让小孩子放在嘴里嚼碎就行,而其他大多数药物或者颗粒剂,或者混悬剂,都最好直接用水送服,所以强制要求小孩都采用含在嘴里的给药方式是不正确的。

参考:
华子从一名药师角度来看,只有一部分药物可以采取含在嘴里慢慢融化的服用方法。
比如说各种口含片,还有某些需要在舌下吸收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需要快速降压时含服的硝苯地平片等。
而口崩片、咀嚼片等药物,需要在口腔粉碎之后咽下才能吸收发挥出药效。
而分散片、泡腾片则需要先在水中溶解之后服下发挥作用,直接含入口腔则有可能误吸入气管出现危险。
对于药物普通片来说,如果直接含服融化,可能会对口腔、食管等处的黏膜产生刺激,需要用一定量的水送服,才能避免发生黏膜刺激的副作用。
如果是糖衣片、胶囊、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等复杂的剂型,一定不要口含融化。
因为这些药物制成复杂的剂型,要么是为了掩盖不良嗅味,要么就是为了减少不良反应,要么就是为了在特定位置发挥特殊的功效。
如果给含化了,或是会使药物失效,或是增加不良反应。
每种药物的服用方法,都有自己的科学原理,所以服药时一定要遵照说明书,或是听医生和药师的指导才可以。

参考:
这个没有听说过,我只听说口腔溃疡吃葡萄籽含在嘴里比较好 吃药那方面这样的没有听说过
参考:
如果是想治嗓子,药含在嘴里慢慢融化,他是管用的,如果是别的症状就不太管用。

参考:
天啊,这样是不对的!有些药对食道和消化道是有刺激的,制造过程中做成不同的剂型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护胃肠道!再说直接把药物含化了对一部分药来说会吸收更快,但是对很多药来说,释放太快对人体是不好的!务必停止让孩子含化药的操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