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出了多少将军
六安出过太多名人,光一个将军县金寨就出了很多将军。
这其中,我最佩服的将军还是洪学智上将,今天就讲一个洪学智上将与其长女洪醒华的故事。
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革命前辈为了不拖累部队,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在当地老乡家。
革命胜利后,有些革命前辈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后代,洪醒华便是这些幸运孩子中的一员,她尚未满月便被寄养在农民家中,直到12年后才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
洪醒华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开国上将洪学智,洪学智将军出生于著名的“十大将军县”之一安徽省金寨县,从小家境贫寒,很早便参加了革命战争,后加入红军。
在部队,洪学智作战勇敢,善于做政治工作,红军长征前就已经是红四军军政治部主任了。
长征时,洪学智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挚爱张文。
在红军领导的撮合下,早就相互倾慕的两人结为革命伉俪,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婚礼上只是简简单单的一顿疙瘩汤,但是两
抗日战争爆发后,洪学智曾经担任过抗大分队长、分校副校长等职,为八路军抗日战争培养了不少革命干部。
1939年,洪学智和张文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洪学智取名“洪醒华”,意为“中华民族觉醒”。
初得爱女的洪学智还没有从高兴中走出来,便在敌人的包围下深夜转移。
为了在深夜之中穿越敌军封锁线,转移的部队全部马蹄裹步,母亲必须照顾好孩子,不得啼哭,以免声响惊动敌人。
但是张文和孩子不幸从马上摔下,受到惊吓的孩子啼哭不止,在寂静的深夜显得格外嘹亮。
为了保障大部队的安全,洪学智几乎毫不犹豫地走到张文面前说:“把孩子留下吧!”从感情上来说,孩子那么小,谁都不舍得把孩子留下。
但是从理智上来说,孩子如此啼哭不止,大部队就很有可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无奈之下,洪学智夫妻就近找了一户人家,将孩子寄托在此,匆忙之中还对老乡说道:“如果我们牺牲了,就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吧!”最后,部队成功地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实现了安全转移。
但是接下来多年的战争让洪学智夫妻再也没有机会回去找寻自己的骨肉。
直到12年后的1951年,新中国已经逐渐稳定,难舍亲情的张文才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孩子的寄养地寻找。
当年张文只记得寄养孩子的地方是东西房山,可是12年过去了,在茫茫大山寻找一
但是张文没有放弃,根据孩子手臂上的胎记一处接一处的寻找。
都说“军民鱼水情”,事情就是如此充满戏剧性,陪伴张文寻找孩子的小伙子,正好是当年寄养家庭的孩子,只是当年为了让八路军的后代有更好的条件,这家又给孩子找了一个有奶水的母亲白银翠。
几经辗转,张文终于找到自己的长女洪醒华,并接回身边抚养。
总结:虽然父母曾经把孩子在外寄养12年,但是洪学智夫妻并未因此给孩子搞特殊,洪醒华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革命的后代,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她凭着自己的医术,主动到乡村去做赤脚医生,帮助无数百姓治疗病痛。
后来又调任多家医院,还担任过医院院长一职。
她曾经在基层医院,用十年的时间完成国家重点医学项目,创造了奇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279团组织干事,军敌工科科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4次反“围剿”和苏家埠、七里坪等战役战斗。
参加过长征,在西征中参加过枣阳、漫川关、子午镇、两河口等战斗。
抗战时期,任新四军第4支队8团连指导员,挺进团营长兼教导员,第5支队10团参谋长,第14团副团长,新四军第2师5旅14团团长等职。
抗战时期,他成功指挥了淮北泗县张楼攻坚战,毙伤日伪军2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物资。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5旅副旅长,华中野战军第6师16旅政委,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16师政委,豫皖苏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5军74师师长等职。
参加过苏中七战七捷的三战;
在围攻黄桥战斗中,歼敌1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资,受到华中野战军的通电表彰;
参加过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军长,华东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安徽省军区第二政委,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政委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6月29日在南京病逝。
齐勇(1915—1968),安徽省六安市人,1932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25军第73师219团连长,红四军第12师35团营长,军部交通队队长等职。
参加过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129师教导团连长,晋东南游击第2支队支队长,新编第10旅28团团长,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34团团长,新四军第5师15旅45团团长等职。
参加过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陕南军区第3军分区副司令员,江汉军区旅政委,湖北军区独1师师长兼政委。
参加过中原突围、淮海战役、西南战役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军区宜昌军分区司令员,中南军区海军万虎水警区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68年7月2日病逝。
李发(1913—1957),安徽六安人,1931年3月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11师32团机枪连排长,红25军特务营四连连长,红25军75师224团重机枪连连长,75师225团3营营长兼营政委,红一方面军30军264团团长兼政委,75师224团团长等职。
参加过六安独山战斗、苏家埠战役、七里坪战役,参加了过鄂豫陕边区第一、二次反“围剿”作战,参加劳山战役、榆林桥战斗、直罗镇战役和东征西征等。
抗战时期,曾任延安抗大第4期5大队3中队队长兼教员,苏鲁义勇军第2总队副总队长,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山东纵队特务第一团团长,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参谋长,胶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参与创建平原游击根据地,参加沂蒙山地区反“扫荡”、反伪化、反摩擦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在胶东反“蚕食”、反“清剿”、反封锁斗争,粉碎日寇对胶东根据的大“扫荡”。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渤海军区第一、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渤海军区参谋长,渤海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参加过沧南、泺北自卫反击作战,参加胶济路中段战役、西段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渤海军区司令员,陆军第31军副军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7年3月25日,在厦门检查军政训练和军事设施时,不幸被特务暗杀。
杜彪(1914—1986),六安市骆家庵人,1930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六安县模范团中队长,红四方面军第25军73师217团连长、师警卫营政委、217团参谋,第31军91师参谋,第217团连长等职,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连指导员,抗大留守大队营长,八路军第129师新1旅1团营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29旅副参谋长,辽热军区第4纵队11师参谋长,牡丹江军区第11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11师31团团长,第41军122师364团团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野战军41军123师副师长,海军东海舰队厦门汕头水警区司令员,福建海军基地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参谋长,上海基地司令员等职。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6年12月在上海病逝。
赵俊(1915—1994),安徽六安县人,1933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四方面军第12师34团供给处指导员,红九军第25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27师80团作战参谋兼特务营营长等职,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新四军军部作战参谋,江北指挥部作战参谋,第4支队司令部参谋、副参谋长,新四军第2师司令部参谋处长,第5师13旅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参谋长,第6纵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4军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七兵团兼浙江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浙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11月16日病逝。
张忠(1912—1982),安徽省六安市人,1930年入党,开国少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31军排长,连长,红9军副营长,军委通信营营长,警卫团副团长等职,参加过长征。
抗战时期,曾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4纵队随营学校大队长,第35团参谋长,第19团副团长,工卫旅第21团团长,新四军第5师教导团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5师3旅副旅长,陕南军区第4军分区副政委,豫皖苏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8军52师副师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藏军区筑路部队司令部副司令员,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副司令员、区司令员,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2月7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