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之前是怎么安排传位的呢
《大明风华》把朱棣传位描述地惊心动魄,吸足了观者的眼球。
本来,帝王出征在外驾崩,皇太子健康欠佳,几个诸侯王又飞扬跋扈、虎视眈眈,没有故事发生也不太合乎常理。
尽管皇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没有出现意外,但这个过程绝不轻松。
01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不稳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燕王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喜爱,被朱元璋诏令立为燕王世子,确定为燕王的继承人。
但朱棣对于朱高炽并不是很感冒,由于他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每次出征,都把朱高炽留在后方监国。
朱棣曾经怀疑太子有不轨行为,就命礼部侍郎胡濙暗中监视太子的行为。
朱棣对朱高炽已经有了成见,但胡濙被太子的诚实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由于胡濙的劝谏,朱棣才打消了对朱高炽的怀疑,取消了改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朱棣对其次子朱高煦却颇为欣赏,认为他更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也曾许下诺言说:”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其言外之意,就是说太子恐怕活不了很久,他之后太子之位就是你的啦。
朱高煦也冲着朱棣这个话,屡屡与朱高燧一起谋篡太子之位。
但由于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及大臣胡濙等的极力维护,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是保住了。
但朱高煦等人的觊觎之心,却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消失。
02朱棣在北征途中突然驾崩,给帝位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变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为了稳固北疆,朱棣留下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御驾亲征,第五次远征蒙古。
就在得胜回师的途中,到达榆木川时(今内蒙古乌珠穆沁),突然得病身亡,享年六十五岁。
据《明史·成祖本纪》记载:(七月)十六日,临时住苍崖戍,觉身体不适。
十七日,到榆木川,病情突然加重。
留遗诏传位皇太子,丧礼尊从高皇帝遗制。
十八日,成祖死,终年六十五岁。
当时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决定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后制成内棺,装殓成祖遗体,用龙车运载,所到之处,早晚饮食同往常一样,安排地方官吏依照礼制照常供给。
七月十九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飞马回京向皇太子报丧。
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北京,皇太子朱高炽于当天派遣皇太孙朱瞻基,奉迎成祖灵柩于开平。
七日,住在雕鹗谷,皇太孙到军中发丧。
十日,到北京近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
之后,葬于长陵,庙号太宗。
03朱高炽顺利登基,政权实现平稳过渡。
从成祖本纪与朱高炽传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得知成祖驾崩时间的记载并不一致。
成祖本纪记载,八月二日,杨荣等赶到京城,皇太子朱高炽派遣朱瞻基赶到开平奉迎成祖灵柩。
而朱高炽传记资料则说,八月二十五日,朱高炽才得知朱棣之死,皇帝的代表带着传位遗诏到达北京,这个时间有差距。
朱高炽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与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和杨荣商议。
随后下令加强京城治安,并派大太监王贵通去南京镇守。
次日,朱高炽释放了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因为他反对朱棣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
九月七日,朱高炽正式登基,颁布大赦令。
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是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明朝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尽管没有出现变故,但这一过程也是惊心动魄,令当事者提心吊胆,这个可想而知。
参考:
朱棣死之前把皇位传承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但他死之后的皇位传承却实在是惊心动魄!朱棣的安排朱棣有三个儿子,都是嫡子。
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就朱棣本人的意愿而言,他更喜欢能征善战、武艺高强的朱高煦,但从法理上讲,应该立嫡长子朱高炽。
最终,在解缙等人的劝说下,朱棣将朱高炽立为太子,而将朱高煦封为汉王,藩国在云南。
本来按照朱元璋当年定下的规矩,藩王们是不能留在京城的,必须要到藩国去,叫做就藩,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儿子们争夺储位。
但是朱棣太喜欢朱高煦,又觉得没立他为太子有点对不住他,想做些补偿,所以不仅让朱高煦继续留在京城,而且百般宠爱。
一直到1417年,才将他的封地改为乐安州,强迫他就藩。
乐安州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惠民县,距离北京三百多公里,这就近得多了。
但是朱高煦的三支护卫被朱棣削去了两支,只保留了仪仗队,这也是有意削弱朱高煦的力量。
而老三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封地在彰德,即现在的河南安阳。
朱高燧是朱高煦的跟屁虫,一直帮助二哥对付大哥,也做了很多不法之事,被朱棣狠狠地教训了几次。
但是,朱高煦被强迫就藩之后,似乎朱高燧并没有离开京城,因为史书记载,在1423年,朱高燧曾有一次很不成熟的谋反行动,说明这一年他是在京城居住的。
这就很奇怪,为什么把朱高煦撵出去,而留下朱高燧呢?
先看一下朱高燧谋反的经过: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朱高燧的手下常山护卫指挥孟贤,和朱棣身边的宦官黄俨等人勾结,计划毒死朱棣,然后拥立高燧继位。
不料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告发,朱棣命朱高燧进宫解释,史书称朱高燧“大惧不能言”。
还是朱高炽出面求情,这才饶了他一命。
首先,这次谋反就很离谱,一个护卫,一个宦官,就谋划毒死皇帝,另立新君,甚至连朱高燧都不知情。
而且,谋反是一个很大的事情,需要事前仔细地谋划,而这次谋反更像是从天而降,忽然就出来了这么一档子事。
而且事后朱高燧居然没有受到惩罚,朱棣训斥了几句就算了。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朱高燧谋反事件,其实是朱棣和朱高炽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敲打朱高燧。
然后再由朱高炽出面求情,让朱高燧从此感激朱高炽,这样朱高燧就从朱高煦的阵营,转到了朱高炽的阵营,将来有利于朱高炽的顺利继位。
总之,朱棣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保证朱高炽的顺利接班,他有技巧地打压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真正到了朱高炽接班的时候,过程仍旧惊心动魄。
朱高炽的继位过程1424年,朱棣进行了他的第五次北征,但这次他率领数十万大军,在草原上找了半年时间,也没找到敌人的踪迹,后来粮草实在供应不上了,这才准备返回,但是在返回的途中,朱棣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古代皇帝死在皇宫外面,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会对皇位继承造成很多变数,尤其是当前大军还未班师,更有可能造成混乱。
因此,朱棣身边的太监马云(确实是这个名字)赶紧去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等人商议,讨论的最终结果是秘不发丧。
并且,知情的几
首先是秘密收集军中的锡器,找工匠来把锡器熔化,制成一具密封的棺材,用来盛朱棣的遗体,事情办完之后,为了防止泄密,将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死。
其次,一切照常。
照常的意思就是,厨师每天还要给皇帝做饭,然后由太监送进去。
大臣还要按时入大帐汇报工作。
总之,一切都看起来和平时一样,让外人不会起疑心。
另外一路,则是由杨蓉和海寿快马赶回京城,向太子朱高炽汇报朱棣的死讯。
杨荣是朱棣的心腹大臣,海寿是朱棣的贴身宦官,这两
两人快马加鞭,一路上不敢停歇,半个月之后,终于达到京城,将事情汇报给了朱高炽。
为什么他们要走得这么急呢?
因为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朱棣的死讯不会泄露出去,如果一旦泄露出去,那么最需要防范的一
如果大军之中有朱高煦的人看出了端倪,那么他再快也快不过杨荣他们,这就确保了朱高炽在朱高煦之前得到消息。
事实上,朱高煦也确实在打探消息,一天来往于乐安和北京的探子有六七趟,但是朱棣的死讯朱高煦没有提前得到,当他确信父皇朱棣已经去世的时候,朱高炽已经登基了,权力交接完成,他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朱高炽在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立即行动,一是派儿子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遗体,并宣布接管北征大军的统帅权。
二是释放因反对朱棣北征而被关押起来的夏原吉,夏原吉是朱棣的心腹老臣,也是辅佐太子的重臣,有他坐镇,可以保住局势的稳定。
三是给北征的将领写信,调遣主力部队回京城守卫,同时重赏北征的将士,以安抚军心。
四是下令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明朝的最高权力顺利完成了交接,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死后的权力交接同样惊心动魄朱高炽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死了,他死后,当然要传位给儿子朱瞻基,这也是当年朱棣看中的,朱棣曾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早早就预订了皇位的位置。
但是,朱高煦一直虎视眈眈,朱棣死的时候,他得到消息晚了一步,没有来得及发难。
但这次朱高炽驾崩,他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要做的就是阻止朱瞻基继位。
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回北京的话必然要经过乐安附近,于是朱高煦派人埋伏,准备半路截杀朱瞻基。
而朱瞻基不愧为朱棣看中的孙子,他在得到朱高炽死讯的瞬间,就决定只带几个侍卫星夜赶回北京。
周围的人都劝他等大军一起走,以防不测。
但朱瞻基认为,朱高煦一定想不到他会这么快就赶回去,所以兵贵神速,能奏奇效。
果然,当朱瞻基赶回北京之后,朱高煦埋伏的杀手才姗姗来迟,当然就扑了个空。
而朱瞻基在北京顺利继位,是为明宣宗。
接连两次权力交接,朱高煦都没抓住机会,不免有些气急败坏,在朱高炽死后的第二年,效法自己父亲当年发动靖难之役,起兵造反。
要说朱高煦这
但是,朱高煦的能力可就比他爹差远了,朱瞻基御驾亲征,仗还没打,只是给他写了一封信劝降,朱高煦就怂了,竟然主动出城投降了。
事后,朱瞻基将朱高煦关押了起来。
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时,朱高煦也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居然伸腿绊了朱瞻基一个跟头,结果朱瞻基大怒,令人搬来一个铜缸,将朱高煦倒扣在里面。
朱高煦还不服,在里面左冲右突,要掀翻铜缸出来。
这样一来,朱瞻基更加愤怒,命人在四周点燃木炭,就朱高煦活活烧死在了铜缸之中。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的权力交接,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呢?
尽管朱棣在生前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且将朱高煦赶出了京城,也打击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力量,但在他死后,朱高炽的继位过程依然充满了变数和危险。
假如朱高煦提前得到消息,那么结果就很难说了。
参考:
《大明风华》的老皇帝朱棣站在夕阳的余晖之中,感叹着壮志未酬身先死,不久便驾崩于榆木川。
虽然朱棣的登基并不光彩,然而他和他父亲朱元璋为恢复我大好河山而与鞑虏作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是啊,自从936年,儿皇帝石敬瑭为了造反,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致使我中华大地几百年来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而这个悲剧直到1387年才终结,朱棣被分封为燕王,肩负起镇守大明北大门的重任。
朱棣为了降服北方的游牧民族,不但特意迁都北京,而且发起了五次北征。
1414年,他也曾到过霍去病去过的狼居胥山附近,在那里击溃了马哈木军,而那次随军出征的是皇太孙朱瞻基,并非朱高煦。
而朱棣的最后一次出征,朱高煦还在其封地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即使他想造反,也难以先于朱瞻基父子得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吧。
因此,《大明风华》中朱棣传位的一波三折实属虚构。
那么,历史上的朱棣到底是如何安排传位的呢?
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的确骁勇善战,他的出色变现既赢得了朱棣的肯定,也引起了重臣们的注意。
于是,在商议立储之时,他们就竭力向朱棣推荐朱高煦。
朱棣为此头痛不已,但是考虑再三,最终还是选了老大朱高炽。
1)虽然老二很像朱棣,但是狂妄自大,没有老大朱高炽那么仁贤。
2)虽说老大不如老二那么能打,但是当年建文帝的几十万大军围困北平的时候,老大也为朱棣守住了老巢。
3)老大的世子之位可是朱元璋亲自册封的。
4)老大有多年监国的经验。
朱高炽的继位之所以那么神秘,就是因为朱棣并非死于皇宫之中,因此常让后人浮想联翩。
既然朱棣的遗诏颁布于第五次出征途中,那么不妨来看看当时都发生了什么?
公元1424年正月,不安分的阿鲁台趁着大明过年之际,便侵犯北境的大同、开平。
朱棣震怒,决定御驾亲征。
4月3日,他安排太子朱高炽监国。
第二天,便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这次北征并没有电视中的艰难险阻,而是一路欢歌。
阿鲁台听到朱棣亲征,吓得赶紧往奴儿干都司的深处跑。
前方探子传来消息,目标往答兰纳木儿河逃去。
大军立刻往那里开赴,一个多月后,前锋抵达目的地,方圆300里都找不到阿鲁台的踪影。
大军刚到达白邙山,因粮草不济而只能回师。
6月21日,朱棣命令郑亨率领步军在开平接应。
7月15日,朱棣就派人通知朱高炽他老人家要班师回朝了。
16日突然感觉身体不适,17日病倒在榆木川。
于是他就留下遗诏传位于太子朱高炽。
18日,朱棣驾崩。
随行的太监马云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不发丧,用锡融化制成内棺,将朱棣遗体置于其中,藏在龙车里,早晚饮食和平常无异。
19日,杨荣就骑马向朱高炽报丧。
29日,朱棣提前安排的步军达到会合之地。
8月2日,杨荣抵京,朱高炽当天就安排朱瞻基到开平去迎接。
8月7日,大军抵达雕鹗谷,朱瞻基接到朱棣棺木,即刻在军中发丧,3日后,发丧队伍抵达京师。
那么,我们来分析下朱棣临终之时传位于朱高煦的可能性有多大?
朱棣第五次出征,说穿了连个敌人都没看见,更不用说正面交锋了。
可见鞑靼畏惧明军到了何种程度,朱棣还用得着担心朱高炽统治下的大明会受到他们的欺辱吗?
那又怎么会突然有传位朱高煦的念头呢?
朱棣出征前,将国家交付到太子朱高炽手中,如果他不幸牺牲在战场,那么朱高炽就是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因此,如果朱棣铁了心要传位于朱高煦,他一定会在出征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包括废掉太子,改立朱高煦为太子。
如果朱棣想传位于朱高煦,也可让其从征,这样,大军在握的朱高煦才有几分胜算,然而,朱高煦早就于1417年被朱棣赶到乐安洲就蕃去了。
而乐安洲位于济南府,而北平介于乐安洲和朱棣出征的奴儿干都司的中间。
就算朱棣想临时变卦,恐怕都来不及了,当然,他也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至于为何杨荣等人决定秘不发丧,无非是为了掩人耳目,这人不是朱高煦,而是鞑靼的阿鲁台,毕竟那里还是他们常出没的地方。
当然朱高煦向来以李世民自居,他认为自己才是朱棣的接班人,于是乎,当他得知朱棣的死讯后,就坐不住了。
接着,才登基的朱高炽几个月就去世了,而那时,朱瞻基还在南京,他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这次他会成功吗?
参考:
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永乐皇帝朱棣在第五次亲征途中病危,临终前竟然想将帝位传于次子汉王朱高煦。
心有不甘的皇太孙朱瞻基以及杨士奇、于谦等一干太子党为了欺骗两个叔叔汉王和赵王朱高燧,想出了用咸鱼来掩盖朱棣尸体气味的办法。
最终一场火拼之后,汉王、赵王认输,皇位最终传给了皇太子朱高炽。
《大明风华》这部戏,有着太多的魔改,我们不去吐槽,毕竟电视剧没有冲突也就没有了看点。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朱棣确实是在榆木川班师途中突然驾崩。
皇太子朱高炽、皇太孙朱瞻基远在京城,汉王和赵王也确实并不安分。
那么这场继位大戏到底是怎么演的?
朱棣生前真的就没有做过任何布置吗?
这当然不可能,作为明代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同时自己又是靠着造反起家,朱棣怎么可能对于自己去世后有人意
朱棣驾崩剧照汉王朱高煦:困居山东当年朱棣以“奉天靖难”的借口造侄子朱允炆的反之时,父子四人之间分工明确。
长子朱高炽和第三子朱高燧镇守北平(今北京),朱棣本人带着老二朱高煦在外征战。
虽然因为日后造反失败,朱高煦在靖难战争中的功劳被《明实录》大量抹除,但清朝修纂的《明史》还是给了他一个比较公正的评价。
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
及成祖东昌之败,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
徐辉祖败燕兵于浦子口,高煦引蕃骑来。
成祖大喜,曰:“吾力疲矣,儿当鼓勇再战。
”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
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白沟河之战,东昌之战,浦之口之战,都是朱棣造反时的关键战役。
每次在燕王殿下近乎穷途末路之时,都是靠着朱高煦舍生忘死扭转败局。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相信朱棣当时拍着儿子后背说的那句话:“勉之!世子多疾”,你说他是忽悠儿子吗?
我觉得不是。
毕竟最终册立皇太子之时,距离朱老四登基已经过去了两年。
这两年时间里,可以想见朱高炽、朱高煦兄弟之间的争斗有多么惨烈。
杨士奇剧照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拖延许久的储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朱棣长子朱高炽册为皇太子,次子朱高煦封汉王,第三子朱高燧封赵王。
据说朱棣原本想让朱高煦出镇云南,理由也很简单:大儿子有守城功,和当年的唐朝太子李建成一样。
二儿子有开国之功,就像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一样,可问题是朱棣不想当李渊呀。
此后的十数年时间里面,汉王赖在南京,不管朱棣如何安排,就是不想去就藩,哪怕封国已经从遥远的云南改成了山东青州。
直到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月,朱棣从北京返回南京后听说汉王有“私造兵器,阴养死士,招纳亡命”等数十件不法之事,立即将其“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
此时太子朱高炽挺身而出,将弟弟给保了下来。
其实他心里明白,自己的那位父皇绝不忍心真的处置二弟。
他如果不做出这样的姿态,恐怕最后倒霉的人是谁,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三月,汉王朱高煦正式之国山东乐安州,意味他在夺嫡之争中彻底落败。
这位汉王殿下时时以秦王李世民自诩,可惜却没有唐太宗的雷霆手段。
而朱棣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坚决处理汉王,是因为他接下来就要再次巡狩北京,而这次去,就没打算再回南京。
至于为何将汉王安置在乐安州,是因为此地居于北京和南京之间,一旦有变,朝廷容易平叛。
将免为庶人,皇太子恳为救解。
上厉声曰:“吾为尔去蟊贼,尔反欲养患自及耶?
”皇太子跪曰:“彼诚无状,宜未必有害臣之心。
”上曰:“吾为父,乃不能知子耶?
虽尔千万分友爱,彼方以世民自任,而目尔为建成!此可容耶?
不怿而起他日。
”皇太子复屡言之,上曰:“汝若不从吾意,久当悔之。
”又曰:“今可寘之何地耶?
既不肯往青州,决不可复留于京师。
虽畿内之地亦不可容。
吾今强狥汝意,不去其爵,处之近畿之地。
一旦有变,可朝发而夕擒也。
”于是有乐安之命。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六》换句话说,在朱棣驾崩之时,汉王已经在乐安州蛰居了七年,和靖难诸将的联系近乎中断。
此外其原本的汉王三护卫中,左、右二护卫官军都被调往居庸关以北设立保安左卫和保安右卫。
因此朱棣在临终前绝无可能再传位给汉王,朱高煦本人也不可能像电视剧中那样还有和太子、太孙叫板的实力。
赵王与汉王剧照赵王朱高燧:有心无力在永乐二年的那次册封中,朱高燧被封为赵王,但他没有像大哥和二哥一样留在南京,而是继续返回北京留守。
北京是朱棣起家的根本重地,自太子和汉王南下,到朱棣第一次巡狩北京,中间有五年的时间。
这五年里面,赵王能够被委以镇守北京的重任,可见朱棣对其的信任和期许。
赵王殿下年轻气盛,是个典型的“鹰派”人物。
但凡蒙古人在边境上有所动作,赵王必定派军出击。
时间一长,担心宝贝儿子安全的朱棣特地写信告诫儿子留守北京责任重大,信中朱棣拿自己和赵王的外祖父徐达为例,可谓苦口婆心,显然对儿子寄望甚大。
庚子,遣书谕赵王高燧曰:“朕居北京二十余年,每有边报,但令谨守地方,未尝遣人轻出。
昔中山武宁王开国元勋,亦惟严守边境,防慎出入,故无败失。
今边烽有警,尔辄遣人出视,轻率不慎,自今宜切戒之。
凡遇警急,但令严固守备,勿轻出兵。
”—《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八》赵王剧照甚至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七月徐皇后去世,赵王也因为军情紧急,直到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正月才到南京奔丧。
但是随着朱棣本人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开始频繁巡狩北京之后,赵王殿下的在北京的军政大权被逐渐弱化。
到了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棣下令改赵王封国于河南彰德府,但赵王本人却仍然待在北京一直没有之国。
“老儿子、大孙子,老爷子的命根子”,民间的这句话在朱棣对待老儿子赵王和大孙子朱瞻基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
尽管赵王和汉王一样赖着不肯之国,朱棣却并没有像处理朱高煦那样处置朱高燧。
甚至于在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一场未遂政变,都没能击垮赵王。
当年五月,赵王护卫中的一批中下级军官,打算拥立朱高燧为帝。
其中的为首人物是赵王府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靖难元勋保定侯孟善庶长子)。
这批人伪造了圣旨,准备用毒药毒死朱棣,然后废太子朱高炽,立赵王朱高燧为帝。
事发之后,朱棣虽然雷霆震怒,将所有参与谋逆人员全部处死。
但对于小儿子赵王,永乐皇帝的态度却很暧昧。
上顾高燧曰:“尔为之耶?
”高燧惴栗不能,皇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所为耳。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九》这样的谋反大罪,朱棣竟然因为太子的一句话借坡下驴,轻轻就把此事揭过,赵王本人居然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但是经过此事的敲打,赵王老实了不少,直到朱棣去世,都再没有翻出任何浪花。
朱棣与朱高炽剧照太子朱高炽:从南京到北京的进击永乐七年朱棣第一次巡狩北京之时,便把监国的重担交给了皇太子朱高炽。
此后永乐皇帝本人在南京和北京之间来来回回,皇太子则老老实实留在南京监国。
直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九月,当时新修的北京皇宫即将落成,朱棣下旨让朱高炽来京。
此举既是为迁都北京定下基调,也是对皇太子地位的再一次强调和巩固。
己巳,北京宫殿将成。
行在钦天监言明年正月初一日上吉,宜御新殿受朝。
遂遣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赍敕召皇太子。
令道途从容而行,期十二月终至北京。
原吉陛辞,赐钞二百锭。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九》到了十一月,朱棣又派人去南京急召皇太孙朱瞻基来北京。
太子、太孙相继抵达北京,说明朱棣传位朱高炽一脉的决心异常坚定且不可动摇。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日元旦节,朱棣本人前往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皇太子朱高炽前往天地坛奉安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朱瞻基前往社稷坛奉安太社太稷神主。
自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三月至九月,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乃至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至七月,朱棣在明知自己身体状况已经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每年亲征漠北,直至在军中驾崩,他
首先是进一步压缩阿鲁台等部的生存空间,以便于皇太子即位之时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空间。
其次每次出征之时,扈从的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都是朱高炽一系的重臣。
有他们在军中把关,自然对太子有利。
再次皇帝御驾亲征,京军主力尽出,北京城内不过数千守军,朱棣不怕赵王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最后朱棣在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带着朱瞻基一起北伐,又给大孙子组建了一支五倍于常规卫所兵力的皇太孙亲军,这让永乐皇帝对于自己死后朱高炽父子对于军队的掌控能力,一点都不用担心。
据说皇帝本人在临终前几天,甚至有回京之后禅位给皇太子的念头,可见其对于皇太子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布置有着完全的信心。
丁亥,车驾次翠微冈。
上御幄殿凭几而坐,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侍。
上顾问内侍海寿曰:“计程何日至北京?
”对曰:“八月中可至。
”上颔之,既而谕荣、幼孜曰:“东宫历涉年久,政务已熟。
还京后,军国事悉付之。
朕惟优游暮年,享安和之福矣。
”荣、幼孜对曰:“殿下孝友仁厚,天下属心,允称皇上付托。
”上喜,顾太监马云赐荣、幼孜羊酒。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三》结语: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北征大军抵达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大渐(即皇帝病危)”,临终前遗命传位皇太子。
七月十八日,一代雄主朱棣在榆木川去世,享年65岁。
杨荣、金幼孜经与朱棣身边亲信太监马云(非马爸爸)商量之后,决定秘不发丧,先派人回北京通知皇太子朱高炽。
七月十九日,杨荣和御马监少监海寿两人秘密离开大营,向北京疾驰而去。
二人一路不眠不休拼命赶路,终于在八月初二日赶到了北京,随后立即进宫向皇太子“致大行皇帝遗命”。
朱高炽剧照朱高炽让皇太孙朱瞻基赶赴开平“恭迎大行皇帝龙轝”,同时接管北征大军的兵权。
临行之前,朱高炽取出东宫印记交给朱瞻基,同时下令行营大小官军悉听皇太孙节制。
举大行皇帝初赐东宫
但有事报来,即用此识。
”皇太孙稽首受之。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四》而在朱瞻基走后,皇太子立刻下令京城戒严,接着派人密令亲信宁阳侯陈懋和阳武侯薛禄先率精锐骑兵星夜驰援北京。
八月初七日,朱瞻基赶到御营之中顺利接管兵权,随后军中开始发丧。
八月十日,龙轝抵达北京,朱高炽这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八月十五日,经过几番推让之后,皇太子朱高炽终于在北京奉天门即位,是为仁宗。
由于长期以来的铺垫,汉王、赵王对于皇位的威胁被降到最低,蒙古方面也被永乐皇帝打得自顾不暇,这一出历时二十多年的三子夺嫡,终于随着朱高炽的登基而降下帷幕。
参考:
朱棣死前留下遗诏,传位太子朱高炽这是没有疑问的。
《大明风华》中,老皇帝朱棣居然打算传位于汉王朱高煦,编剧为了剧情好看而已。
在历史上,在朱棣临终前伴驾的是杨荣,而非杨士奇,当时汉王、太孙都不在身边。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65岁的朱棣第五次出征。
随从很多如柳升、陈英、张辅、朱勇、王通等随军出征。
文臣当中杨荣、金幼孜等人。
因为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六月的时候朱棣命令撤退。
七月,大军到达翠微岗,朱棣在召见杨荣、金幼孜时,表达了回去后传位太子朱高炽的愿望——大意是说,太子政务娴熟,回去后会军国大事都交给他,他要享几天清福。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突然病倒了,临终前,英国公张辅受遗命,传位皇太子。
7月18日,朱棣病逝。
太监马云发现朱棣病死,于是找到了杨荣和金幼孜。
他们三人经过密谋,做出了暂不发丧的决定。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用锡熔化后制成内棺装遗体,用龙车运载,每天按时给皇帝送膳食,同时禁止军营中人擅自外出报信。
这么做的目的,在于防范乐安就藩朱高煦知道消息后造反。
早在出征之时,朱高煦认为,父亲朱棣可能撑不了多不久。
他不仅派儿子朱瞻圻潜伏在京城,刺探消息,而且还派了另一拨人潜入京师。
面对像狼一样朱高煦,太子的人还是时刻保持警惕的。
按理说朱棣去世的消息,应该通知有传位太子的遗诏张辅他,但是马云和杨荣对张辅还有戒心。
因为张辅的老爹是张玉,属于汉王朱高煦一党。
杨荣不敢赌。
一年后的事证明,二人的做法是对的,在仁宗去世后不久,朱高煦派人联络张辅,要他做内应,共同一起起兵夺帝位。
可见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7月19日,杨荣与御马监少监海寿偷偷地回京向太子报信。
8月2日,接到朱棣驾崩的消息后,太子朱高炽当即决定派儿子朱瞻基迎接成祖的遗体回京。
临行前,朱瞻基说,要求在往来的信件上加盖印章防止泄密。
朱高炽将东宫印鉴交给了朱瞻基,说,有奏报的话就用它吧,用完之后你自己留着。
仁宗此举意味着承诺了朱瞻基的太子之位。
8月7日,朱瞻基在雕鹗谷,遇见了班师的大军,随后发布朱棣驾崩的消息。
10日,大军到达北京近郊,朱高炽将朱棣的遗体迎入仁智殿,加棺材后殓入灵柩。
15日,朱高炽即皇帝位,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宗。
杨荣封锁消息的行为非常成功,朱高煦知道消息的时候,朱高炽已经做好了登基的各项准备。
他只好接受现实,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史纪事本末》
参考:
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朱棣也是心狠手辣之辈,他当皇帝的时候也是丝毫不含糊,他是在他自己选择自己的皇位继承人的时候,也是经历了特别多的磕磕绊绊的,虽然说他非常的喜爱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朱高煦,但是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因素,他不得不选择一直以来都不受自己待见的朱高炽作为皇太子,最后继承自己的皇位那么在朱棣去世之后,对于朱棣是否有遗言想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皇太子这样的事情其实是并没有一个特别靠谱的解释的。
关于最后的遗诏这样的风波,我也是总结了三种说法,今天就起来给大家一一解释这三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是更为正确的吧。
关于遗诏这样的事情,其实是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就是由张辅临危受命,第二种呢,则是杨荣他在朱棣去世的时候听到朱棣亲口说,想将自己的皇位传给皇太子,第三种说法呢,则是太监们口述朱棣在临死之前曾经说过的话,其中就有提到朱棣是想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皇太子的。
也正是这
那关于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更为靠谱一些呢?
参考: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发生一件让其性情大变的事情,那就是朱标早逝,朱元璋最终选择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并且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大肆处死了很多功臣良将。
在朱允炆顺利登基之后没有了功臣的威胁,朱允炆把目光投降了各位藩王,由于朱允炆急于削藩致使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朱棣顺利登上皇位。
朱棣在位期间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等一些列壮举被我们后世称为明之盛世。
可是那怕帝王也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则,在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漠北回师途中病逝。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朱高炽比较顺利的登上了皇帝之位,朱棣其实在生病之前已经安排了即位之君,那就是太子朱高炽。
开始朱棣是很不看好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因为这个长子与自己的性格截然不同,朱棣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性格类似,是一位杀伐果断不怒自威的帝王,而朱高炽的性格偏向于儒生的性格,给朱棣一种懦弱的感觉。
另外朱高炽的身体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身体一天天的发胖,甚至到了上马都比较费劲的地步,我们要知道朱元璋和朱棣可以说是马上皇帝,而朱高炽居然连上马都成了一个难题,所以说朱棣很不看好朱高炽。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不解,朱高炽明显不受朱棣待见,另外朱棣本身也不是长子继承的皇位,而是以燕王身份继承的皇位,完全没有必要遵从朱元璋所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可是朱棣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了朱高炽。
朱棣把皇位传给朱高炽也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朱高炽之子朱瞻基,因为朱高炽这个儿子从小就给人一种英明神武的感觉。
在其长大之后更是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朱棣认为朱高炽之子才更像自己。
加上朱棣在称为帝王之后一直以仁孝自居,朱元璋所立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朱棣也是不敢违背的。
如此之下朱棣为了大明基业把皇位传于朱高炽,朱高炽之后在传于朱瞻基,历史结果也告诉我们朱棣所传的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可依然被后世给予很高的评价,朱瞻基更是被称为一代明君。
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区区十个多月,可其以仁政治理天下,免除和减少了很多百姓的赋税,把朱棣在位期间关押的一些朱允炆旧臣一并给平反重用。
又根据当时的明朝局势废除了很多苛刻的制度,停止大规模用兵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朱瞻基更是一位仁义之君,其沿用朱高炽的仁政,在朱高炽的基础上让明朝一度出现了盛世,可惜朱瞻基在36岁的时候就驾崩而去,让这番盛世没有持续下去。
通过
参考:
朱棣生前就立有两位接班人嘛,皇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顺着排下来,除非这两位都突然死亡,否则,大家只要按照顺序来就行。
朱棣死的很突然,他是在第五次亲征蒙古后,返回的路上驾崩的,估计不是心脏病突发就是脑淤血之类的,甚至都没来得及留下交代后事的遗诏。
如果当时在朱棣身边的是支持汉王朱高煦的武将,那么朱棣之后的皇位继承估计会起些波澜,但伺候朱棣起居的宦官马云在朱棣死亡后,先找到的是随军的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这两位文官当然是支持太子朱高炽的。
在杨荣的安排下,两人做了分工,首先隐瞒朱棣驾崩的消息,金幼孜继续跟随大部队,召集工匠打造装载朱棣尸体的容器并掩盖气味(工匠后被灭口,文官心狠起来也可怕):二人议:六师在外,去京师尚远,秘不发丧。
以礼敛,熔锡为椑,载舆中。
所至朝夕进膳如常仪,益严军令,人莫测。
而杨荣却赶紧奔回北京,将消息告诉皇太子朱高炽,当时,对皇位还没有放弃的汉王朱高煦一直安排他的儿子在北京打听消息,如果提前让朱高煦知道朱棣已死,他肯定会闹事,比如出兵迎接朱棣的遗体,然后夺位。
但在杨荣和金幼孜联手遮掩下,一直到皇太子朱高炽收到消息,并紧急登基后,朱高煦才获知一切,这个时候,因为朱高炽已经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了,他本来就是朱棣册封的皇太子,朱高煦想做什么举动也都来不及了,因此,朱棣死后的皇位传承没有起太大的乱子。
朱棣突然死亡,没有做安排,即使做安排,也无非是叮嘱皇太子朱高炽和皇太孙朱瞻基搞好国家之类的,不会去更换继承人,从永乐十五年朱棣强迫朱高煦到山东就藩时,他早就已经被朱棣放弃了,杨荣也只是按照国家正常的继承制度办事而已,有规章可循,什么都好办。
参考:
《大明风华》里,朱棣在55岁高龄,仍然要替后人扫清边患,亲自出征鞑靼阿鲁台,但是阿鲁台早就人去楼空。
而朱棣却突发疾病,生命被彻底消耗殆尽。
朱棣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相残,思想挣扎了很久,甚至打算传位给汉王朱高煦。
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嘱咐杨荣,要和杨士奇、杨溥辅佐太子朱高炽即位,保大明万世。
最后由杨荣坐镇统筹,朱瞻基秘密潜入京城回去报信。
朱高炽的江山才算是没被朱高煦夺走。
虽然朱棣的话有些穿越,此刻正史上至少杨溥还在诏狱读书。
而太孙也没在军中,更不可能冒险回去报信。
但是这其实运用的手法和《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临终托咐后世的手法是一致的。
实际上也就是把诸葛身后发生的蜀汉历史通过诸葛亮的预言来交代了。
诸葛兵法授予了姜维,承丞相之志的定是姜维;
丞相百年以后,继任者蒋琬,蒋琬以后是费祎,然后诸葛亮就死了。
所以朱棣的遗言也涵盖了两个历史事实:一个是朱高炽能够顺利即位,杨荣功不可没,而是的确有人悄悄回京城报信了;
另一个是在“三杨”内阁的主持下,实现了“仁宣之治”。
永乐22年7月18日,朱棣在第四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
而朱棣的贴身宦官马云找到杨荣、金幼孜等人,秘密商议如何处理?
杨荣和金幼认为,时局微妙,三军无主,稍又差池,便会造成混乱,应该秘不发丧,一切照常,稳定军心,继续班师回朝。
同时应该秘密告知监国的太子,提前做好稳定时局的准备,国不可一日无主,应该让太子提前即位,然后再行发丧。
于是秘密派杨荣和少监海寿连夜秘密先行回到京师,向朱高炽汇报了情况,让朱高炽提前做好了准备,顺理成章地即位。
而对于朱棣身前是否有遗言,实际上就并不重要了。
作为支持朱高炽的不多的军中勋贵,张辅表示自己曾经临危受命,力保朱高炽即位。
但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认为张辅这人实际上有点墙头草的意思;
朱棣的随侍太监马云,也声称自己在朱棣临终前听到过要传位给太子朱高炽的话。
马云作为重要的当事人,算是朱高炽的拥立功臣之一,如此言论实属必然;
此外“听到朱棣临终遗言”的还有关键的杨荣。
《大明风华》实际上也是按照这个逻辑进行展开延伸的。
所以朱棣极有可能时暴毙身亡,临终前很有可能和康熙一样,什么话都没留下。
——炒米原创首发,
电视剧里这样描写,因为朱高煦和朱高燧都手握重兵在外,朱棣在临终前为了避免兄弟残杀,决定把皇位让给朱高煦。
最终也只是在杨士奇和朱瞻基的坚持下,才勉强同意由太子继位。
对于朱棣这样的政治强人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做出这么大的政治让步的。
他的政治布局从他当皇帝时就开始了,他把朱高炽立为太子,多次让太子监国,实际上就是在向天下明确接班人。
朱棣为什么会选择自己不喜欢的朱高炽来接班呢?
这个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朱棣是通过自己造反才当上皇帝的,这就让他的皇权缺乏了正当性。
这也使朱棣非常害怕别人通过同样的手段夺取皇位,朱棣对外宣称自己并没有造反,只是为了清君侧,把建文皇帝身边的小人清理掉,维持大明的正常政治秩序。
到了后来朱棣更是对外宣称,朱元璋原本就非常看重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接班人。
但是在小人的挑唆之下,太子之位才最终给了朱标,朱标死后朱允炆成为继任皇帝。
朱棣之所以一生都在打拼,就是为了建立更大的文治武功,来向外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在皇位继承问题上,立嫡立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准则。
只要朱棣按照这样的准则来选拔接班人,就能从侧面反映自己能当上皇帝是有正统性的。
破坏了儒家伦理,就会成为千夫所指。
这也是朱棣虽然喜欢朱高煦,却最后没有离他为太子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朱棣一直在学习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朱元璋长期把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放在身边儿,从娃娃抓起,提前培养接班人。
朱棣一直把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放在身边培养,实际上也是在实践这一过程。
朱棣是一个政治强人,坑蒙拐骗原本就是他们的强项。
在造反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让朱高煦为自己卖力,他曾经暗示老大身体不好,老二好好干,有可能接班。
过河拆桥、画饼充饥原本就是朱棣的权宜之计,问题在于朱棣没有当真,但朱高煦当真了。
这也就引发了后来的皇权争夺战,朱高炽在文官里边比较有影响力,朱高煦在武将里边儿比较有影响力。
朱棣这
在第4次北伐的过程中,他根本就不认为自己会这么早死掉,因此也不存在有非常明确的遗嘱存在。
根据明史的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朱棣去世时,身边儿是太监马云,他知会了太子的门人杨荣、金幼孜。
三
这时的朱高煦在自己的封地乐安州,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惠民。
根本不像电视剧中所说的那样,他率领10万大军在塞外和敌军交战。
对于像朱棣这样的政治强人来说,根本不可能给朱高煦这样的机会。
自己通过造反起家,绝对不会让别人如法炮制,对自己的子孙下手。
也就是说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根本就没有像电视剧中这样戏剧性的变化。
这分明是在丑化朱棣缺乏战略眼光和战略设计能力,如果水平这么差,很早就被淘汰出局了,不可能坐到皇位上。
更重要的一点,历史从来是有胜利者书写的。
明史中把朱高煦写的过于愚蠢,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这
朱高煦造反也不可能那么快失败?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这
历史资料不可能允许他有正面的形象存在,但同时也留下了很多疑点。
朱高煦的军事指挥能力应该是相当强的,靖难过程中朱棣对他的重视足以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他在造反时,面对朱瞻基的镇压,毫无还手之力,这就非常缺乏说服力。
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我更愿意相信是朱瞻基在逼他造反。
从事后的结果来看,祝高旭根本就没有做好造反的准备,才会输得那么彻底,最终才会死的那么惨。
参考:
电视剧《大明风华》把明成祖朱棣死前的传位演绎得惊心动魄:朱棣北征,与蒙古联军激战,战局不利,朱棣又心血耗尽,时日不多。
同时,皇太孙朱瞻基就在朱棣身边,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环伺左右,虎视眈眈。
后方,太子朱高炽烈也危在旦夕,大臣杨士奇等人调兵闭关,以防事变。
但在历史上,朱棣是死在班师的途中,有惊无险地传位给了太子朱高炽。
朱棣的接班人很早就确定朱高炽,因为朱高炽是明太祖朱元璋指定的燕王世子,并在朱棣称帝后立为太子。
这中间,朱棣认为朱高炽比较软弱,想改立酷似他的二儿子朱高煦。
但在征求意见时,大学士解缙表示反对,并提醒朱棣说朱高炽有个好儿子,他有个好圣孙朱瞻基,这为朱高炽加分不少。
因此,朱棣不但确立了朱高炽的太子地位,还立朱瞻基为皇太孙,把后两代的皇帝接班人都定下来了。
每次朱棣出征,都由太子朱高炽监国,逐渐形成了执政班底。
朱瞻基还被朱棣带着出征,奉命守过北京,有意识地锻炼他。
朱高煦和朱高燧不甘心,几度陷害朱高炽,并谋害朱棣,都被朱棣镇压住了,并要朱高煦和朱高燧去就番,远离政治中心,不得随意回京。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是讨伐鞑靼的阿鲁台,带着一干大将,没有朱高煦和朱高燧,朱瞻基也没在军中。
这次北征没有交战,阿鲁台望风而逃。
朱棣派兵将追了很远,也没找到阿鲁台,粮草消耗得差不多了,只能班师回朝。
大军走到榆木川时,朱棣病势沉重,留下传位太子朱高炽的遗诏后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在军中的太监马云和大学士杨荣、金幼孜秘密商议,决定为了保持大军的稳定,继续回师,先不发丧,一边照常供应朱棣的饮食,一边用锡做容器,封闭住朱棣的遗体,以防气味扩散。
同时,杨荣带人紧急回北京报丧。
皇太子朱高炽得到报告后,立即派皇太孙朱瞻基去迎接朱棣的灵柩。
朱瞻基来到军中后,马上发丧并护送灵柩归京,太子朱高炽在京郊迎接朱棣的灵柩。
这时,朱高煦与朱高燧尚在自己的封地,不能有所动作。
随后,太子朱高炽顺利继位登基,十个月后也去世了,朱瞻基接着继位,“仁宣之治”的盛世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