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汉、唐朝、明朝这几个朝代宦官干政会这么严重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它的合理性,宦官也是一样。
宦官能干政是宦官对皇帝有好处,才获得了皇帝的信任,皇帝才给他们权力。
宦官其实并不是一点益都没有,皇帝起用宦官主要是平衡朝中各派的势力,维护皇权,对国家稳定有很大作用。
自古忠臣分为两种,一种是忠于国家,一种是忠于皇帝。
象承救大明的于谦就是忠于国家的,而和坤则是忠于皇帝的。
皇帝喜欢忠于自于的人,岳飞为啥被杀,就是只忠于国家,不忠于皇帝。
而宦官是属于忠于皇帝的一种。
什么是政治?
政治就是各种权力的斗争与妥协,从来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斗争。
历史上各代王朝的皇权与相权之争都非常激烈,因此朝堂上往往分为三股势力,一股是拥护皇权的势力,一股是拥护军权的武将势力,一股是拥护相权的文臣势力。
这三种势力在朝堂上激烈碰撞,时而皇权占上风,时而军权占上风,时而相权占上风。
王朝初期一般都是皇权占上风,开国皇帝都强势,有十分高的威望,能够压住文臣武将,所以这个时候皇权很稳固。
到了二代、三代皇帝,威望有所下降,这时候开国功臣们势力强大,于是皇帝使逐渐依重文臣,用文臣来平衡功臣。
可是随着掌权的时间长了之后文臣也会逐渐坐大,于是皇帝反过来又会平衡文臣势力。
到了王朝中后期,皇帝基本上没啥威望,朝中势力错综复杂,形成很多派别,都不怎么把皇帝看在眼里,皇帝为了维护皇帝,便开始起用身边的宦官。
因此人们有一句话来形容古代王朝的政治演变:功臣天下——功臣子天下——文臣天下——狗熊天下。
王朝第一代第二代是功臣们的天下,第三代第四代是功臣的儿子、孙子的天下,到第五代时功臣的势力就消退的差不多了,文臣们的势力上来了。
到了王朝后期就是各种势力鱼龙混杂,成了狗熊们的天下。
东汉皇帝起用宦官是为了对抗外戚大家都知道东汉自汉和帝以后便都是小皇帝,小皇帝继位初期是太后当政,太后毕竟是女人,不能直接临朝称制,于是就需要找个代理人替她掌管朝,那这个时候就只有自家人最可靠,于是外戚就开始掌权。
小皇帝长大后便想收回朝政大权,可太后和外戚这个时候又不想放弃权力。
小皇帝要想夺回权力便只找其它势力,但这个时外戚把朝廷内外控制的死死的,搞不好还会废掉小皇帝,小皇帝只有用他身边的宦官,由宦官组织力量帮他一举搞掉外戚。
等小皇帝掌权后便会答谢宦官,让宦官掌权。
东汉中后期就是在外戚——宦官,宦官——外戚两股势力的不断斗争中延续下去的。
可是到了汉灵帝死何太后掌权,大将军何进却是个草包,在夺宦官权时操作不当反被宦官杀了。
而且又听袁绍的话召来了另一股势力西谅军阀董卓,结果原来外戚——宦官相斗的权力平衡体系给打破了,于是天下大乱。
其实董卓真的是十恶不赦吗?
我看未必。
主要是他是突然窜进朝堂的另一股势力,大家集体排弃他,反对他。
我敢说董卓的初衷也肯定是想好好扶持汉献帝刘协,建一般功业。
唐朝皇帝起用宦官是对文臣武将失去了信任“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个大伤疤,它将唐朝拦腰截断,所以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对武将再也不信任,再也不相信“猛士守边”那一套。
为了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皇帝便重用宦官,让宦官掌军,没立太监监军制度,大军远征则派宦官监军。
“太监监军”是中国历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从此带兵的将军们失去了独立领军临机决断的能力,导致后来的王朝对外作战的能力越来越弱。
唐肃宗李亨是靠宦官李辅国的拥戴才当上皇帝,所以他对李辅国极其信任,把军政大臣都给了他,后来他又拥立了唐代宗李豫,权势一下顶了天。
自李辅国之后唐朝的宦官开始掌握军权,皇帝逐渐被宦官玩弄于股掌。
那么皇帝为什么不起用文臣,一原因是唐肃宗李亨当年受到宰相李林甫的打压太狠,不再信仁宰相。
另一个原因是唐朝一直尚武,文臣在朝中的势力不太。
明朝皇帝信任宦官是为了对抗文臣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俩手段狠辣,一举把功臣和宰相势力打爬下,但为了分担朝政又弄出来个内阁。
明英宗朱祁镇是小孩子当皇帝,内阁太臣三杨把朝政把持得天衣无缝,朱祁镇成了摆设。
朱祁镇长大后想夺回权力,于是就信任了宦官王振,结果弄出来个“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功勋势力彻底灭亡,于谦上台后文臣势力在朝中膨胀,朝政全部落入文人士大夫手中。
实际上明代宗朱祁钰后来对于谦已经十分戒备,害怕于谦专政,后来石亨徐有贞发动“夺门之变”时于谦无动于衷也是有原因的。
没有了武将势力的制衡,明朝的文臣势力在朝中一直很大,朱元璋朱棣朱瞻基三个皇帝都十分强势,能压得住,后面的皇帝就不行了。
皇帝为了掌控权力,便重用太监,让太监掌握锦衣卫和东西厂,打压文臣。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只有嘉靖皇帝强势,手腕较强,能够把文臣打压住,所以他当皇帝的四十多年没有重用太监。
明孝宗朱祐樘也没用,但他是被文臣包围的,事事都听文臣的。
到他儿子明武宗朱厚照时便想摆脱文臣控制,便又重用太监。
万历皇帝后期东林党逐渐坐大,后来文臣又因拥戴明光宗有功,势力迅速膨胀,控制朝野,于是等到天启皇帝朱由校时便重用太监魏忠贤打压。
崇桢皇帝朱由检上台后又一举将魏忠贤等阉党铲除,可是弄上来的东林党又一个个自私自利,结果把明朝弄灭亡了。
其实宦官只是皇帝手中的工具,是皇帝平衡武将势力和文臣势力恐固皇权的一股力量,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宦官毕竟是一群没读过多少书的小人,所以宦官一掌握权力便又惹出很多灾难,导致王朝陷入混乱。
参考:
古代社会中,在宫廷为君王及其亲属服务的人员,统称为“宦官”。
宦官制度是一种扭曲的、泯灭人性的封建制度。
这种制度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存在,在国外某些国家也曾出现过。
但是,宦官以宫廷劳役人员的身份干预政权甚至走上权力的巅峰,仅在我国古代出现过,比如秦、汉、唐、宋、明等朝代。
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宦官都是指受到阉割后进到宫廷服役的人员,所以也称其为“太监”或“公公”。
但是,实际上在东汉以前,宦官这个庞大的群体不仅仅是指那些被阉割后失去男性生理能力的人,也包括君主身边执掌具体事务的正常男性。
比如,秦朝九卿中的少府,他们掌管着整个皇室的衣食住行,履行的是宦官的职责,也被称为宦官,但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有着正常生理机能的成年男性。
直到东汉开始,由于东汉的皇帝通常都是“少年得志”,皇太后便走出后宫,垂帘听政,为了保证后宫的纯洁性,于是对宫廷中照料君主日常起居的宦官全部换成经过阉割手术的人。
宦官之所以在宫廷中有其生存的土壤,是因为有些工作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一般女性无法胜任,而失去正常男性生理特点的男性,不但可以胜任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不会危及到君王的“夫权”,对皇室的正统血缘传承没有威胁。
因此,这一制度一路行来,竟保持了近两千年。
历史上第一个开了把持朝政、一手葬送王朝命运先河的宦官,应该是秦二世身边的赵高。
经他一人之力,不仅让丞相李斯妥协,让公子扶苏伏法,还牵着秦二世胡亥的鼻子走,将其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葬送大秦几百年的基业。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此后的朝代对宦官的防范可谓是围追堵截、严防死守。
然而,最后却是防不胜防,宦官干政甚至直接把持朝政加速王朝走向灭亡的事情层出不穷。
东汉的宦官外戚干政、宦官掌权,是整个东汉王朝两颗最大的“毒瘤”,更为可恶的是,这两者不但相辅相成,而且总是此消彼长交替进行,汉皇帝夹在两者之间忽左忽右,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东汉时期,后宫的垂帘听政,直接造就了宦官的地位。
道理很简单,后宫一旦执掌大权,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地位,会大量任用自己的家族成员,想方设法让他们担任要职,死死扼住王权的咽喉,这就是所谓的“外戚干政”。
皇帝虽然小,但并不都是傻子。
一旦皇帝成年,当然要想方设法夺回皇权,可是在外戚干政的情况下,朝廷内外,军政要职皆由外戚把持。
皇帝能用的、相对较为忠心的人,几乎就只剩下身边那些朝夕相处的宦官了。
于是皇帝通过宦官,联络宫外良心未泯的忠直大臣,设法通过兵变,为皇帝重新夺回皇权。
如果失败了,皇帝重新做回傀儡,或者直接被废,由外戚再从皇族中找一位“英雄出少年”的成员顶替。
如果成功了,皇帝真正拥有了皇权,对先前的外戚势力斩尽杀绝、清附净尽。
这时,先前忠心的宦官便是劳苦功高,权倾朝野。
古往今来,权利都是个好东西。
因功劳而倍受宠爱的宦官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之后,人性的欲望驱使他想得到更多、更高的权利,巴不得将皇帝赶下台,自己坐上龙椅。
对于皇帝来说,刚到手的权利还没来得及捂热,转手又送给了别人,当然心有不甘。
怎么办?
此时朝中上下,早已唯宦官是从,哪里还有忠心不二的人可用?
还好,中国人讲究“血浓于水”,关键时刻,还得亲人帮忙。
亲人很多,请谁呢?
叔侄吗?
当然不行,大家同祖同宗,都是皇祖后裔,龙椅你坐得,叔侄为何就坐不得?
不行,得换个思路!于是乎,皇帝自然而然会想到母亲或皇后的娘家人。
靠着他们再次夺回权利,成功与失败与此前类似。
如此一来,宦官与外戚相互更替,成为东汉挥之不去的梦魇。
说到东汉宦官干政,不得不提两个开创性的人物:一是汉元帝刘奭;
二是宦官石显。
汉元帝刘奭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刘询的长子,宣帝临终前,为了使江山永固,皇权不落于旁人之手,为刘奭选好了三位辅政大臣,分别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
其中,史高是汉宣帝祖母的兄弟史恭的长子,是汉宣帝的表叔,典型的外戚身份。
而太子太傅萧望之则是元帝的老师。
在辅政过程中,元帝非常器重萧望之,引得史高嫉妒。
于是,史高勾结宦官群体,与萧望之明争暗斗,斗争的结局是以石显为首的宦官团体胜出。
宦官石显石显是西汉济南人,很早就受过阉割之刑,汉元帝认为他熟悉各类法令,况且没有结交外戚势力,想通过重用他来牵制外戚。
于是,石显职务一路高升至中书令。
再加上汉元帝身体状况不佳,便把许多政务交给石显。
石显因此得以“口衔天宪”、“狐假虎威”。
而朝中大部分大臣都是识时务的“俊杰”,石显得宠,其他人便纷纷向其聚拢。
有了百官的归顺逢迎,石显更是不可一世,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打击异已。
《汉书卷九十三?佞幸传第六十三》: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
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石显与牢梁、五鹿充宗勾结,连民间的歌谣都在传唱他们的事情:牢梁呀石显呀,都是五鹿充宗的常客呀!在他们手中的官印是多么多!他们身上佩的绶带是多么长!直到汉元帝去世,汉成帝刘骜继位,在外戚的协助下罢免了石显及其党羽。
然而从此以后,王氏外戚又逐渐掌权,为西汉的“权利交接”埋下了祸根。
唐朝的宦官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在总结前朝败亡原因的时候,往往会总结出一套预防性的管理措施。
比如:汉朝以秦赵高为前车之鉴,严防宦官干政;
宋朝以兵变夺得江山,因此遏制武将;
明朝以百姓作为载舟之水而严惩贪官;
清朝以明君之昏庸为鉴而加强子孙教育等等。
上述这些朝代,要么防不胜防,要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唐朝因“玄武门兵变”而对同宗严防死守,由此还联想到防止外戚。
除开宗室和外戚,能信任的估计就是宦官了,这是唐朝宦官得以干政的原因之一。
唐朝的宦官能发展到拥立、废除皇帝的地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唐朝末期,皇帝大多早逝,皇子年幼,但又不愿依靠宗室和外戚扶持,给了宦官可趁之机。
所以,唐朝后期有六、七位小皇帝的废立大权,竟然被宦官所掌控,此时的宦官,学起了三国时期的曹丞相:“挟天子令诸侯”。
这就是唐朝宦官干政相比其他朝代更为严重的原因所在,可以说,唐朝末期,整个朝廷完全是宦官掌权,他们私自拥立、废除甚至杀害皇帝,极尽所能地为祸唐朝皇室,直至将唐王朝推向毁灭。
唐朝宦官刘克明这个刘克明之所以在几千年的宦官群体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做了其他宦官想做却不敢做的两件大事:一是为皇帝戴了顶带色的帽子;
二是弑君!唐敬宗李湛时期的宦官刘克明,本来是另一个宦官刘光的养子,凭着养父的权势,刘克明未净身便进宫当了宦官。
刘克明聪明机警,攻于心计。
他入宫后,陪在李湛身边,花言巧语与李湛走马遛狗,博得了李湛的欢心和信任。
16岁的李湛做了皇帝之后,在刘克明的唆使下,整日只知玩耍而不理朝政。
这让假宦官刘克明对后宫有了可趁之机。
刘克明先是勾搭宫中的侍女,继而发展到与漂亮的董贵妃、王昭容等妃子厮混。
时间一长,虽然未被皇帝李湛发觉,但刘克明做贼心虚,处处小心翼翼。
某次,刘克明陪李湛外出游猎,李湛不小心一箭射中了刘克明的大腿根部,险些伤了他的“命根子”。
做贼心虚的刘克明以为李湛发现了他的不轨之事而借故除掉自己,所以刘克明恶向胆边生,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联络其他宦官,趁李湛醉酒之际,将其杀害。
事后,贼心不改的刘克明还准备拥立新君,但是另一个势力更大的宦官王守澄先他一步,拥立了李涵为帝。
刘克明见事情败露,如惊弓之鸟,最后,在惊恐之中投井而亡。
事后,被其他宦官捞出来戮尸泄愤,算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明朝的宦官明朝宦官地位的提升,直接原因在朱棣,间接原因在开国皇帝朱元璋。
为什么这样说呢?
本来,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朱元璋不但禁止入宫的宦官涉入政务和任职,而且还不准他们读书学习。
看来,农民出身的他非常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不准宦官读书学习,宦官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成不了大事。
看看,这个逻辑思维是非常对的。
为了让后代能谨遵祖训,朱元璋甚至将这一规定作为一项制度写下来挂在墙上,以此警示后人。
然而,他不知道正是他自己间接促成了明朝宦官干政的局面。
开国皇帝朱元璋,明白江山来之不易,他容不下大臣们有半点私心,不论工作中还是工作之外,每
为了更好地掌控大臣,他创建了明朝第一个特务组织:锦衣卫!这一机构为之后的“东厂”、“西厂”、“内行厂”等建立者开了思想上的先河。
正因为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所以后来的朱棣学葫芦画瓢,也搞了类似的机构:“东厂”!但是不同的是:朱元璋锦衣卫的组成人员主要来源于军队中的初级军官和民间有特殊本事的人士;
朱棣夺下皇位后,朝中文臣武将大多不服,找不到可信任的人,于是他和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从身边的人入手。
皇帝身边的人除了宗室、外戚便是宦官。
于是,朱棣建立的“东厂”,其组成人员大多是宦官。
他的行为,直接为明朝的宦官干政打下了基础。
导致明朝宦官干政最主要的原因或许同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于布衣,他以及他的几位后代,似乎都没有抛弃一些”乡土观念“。
比如:后来的木匠皇帝、摆地摊皇帝、修道皇帝、不上朝的皇帝等等,简直出了无数奇葩。
皇帝不务正业、不理朝政,那么行走在皇帝身边的宦官自然会帮忙打理,时间一长,宦官们”口衔天宪“为所欲为!据说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干起木工活的时候,神情专注,不喜欢被政务打扰,魏忠贤摸准朱由校这个脾气后,专挑朱由校干活正起劲的时候。
因为这个时候,专注于木工活的朱由校便会说:你自己看着办,以后这些事少来烦我!于是,魏忠贤如获得”假节“特权一样,政令由自己随心所欲下达,在朝中大权在握。
当朱家皇帝反应过来时,大明王朝已是岌岌可危。
由于宦官身份及工作性质的特殊,他们大多陪伴在皇帝左右,对皇帝的脾性了如指掌,很容易将朝政大权握到手中。
通常,皇权一旦落入宦官手中,他们便为所欲为,只能是为害朝廷、祸害百姓。
纵观历史,除了清朝,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宦官干政、乱政的现象,但是正如
虽然封建统治者们也非常清楚宦官容易引起祸患,并且也在积极防止,但往往是防不胜防。
原因在于,封建制度为宦官干政提供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滋生的土壤,
参考:
首先,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家制度(封建社会可以叫政权结构)。
东汉时期,士族门阀势力还十分强大,各个地方的大家族对地方的实际影响力和控制力是超过朝廷的,朝廷官员的选拔、举荐基本被士族门阀垄断。
这样的话,皇帝的政令时常得不到彻底有效地执行,士族门阀雄踞一方,自成一个“独立王国”,过得逍遥自在。
皇权名义上至高无上,实则并不是“一言九鼎”。
随着士族门阀势力逐步坐大,逐渐威胁到皇权。
皇帝为了制衡和政权,就必须依靠其他力量去争取,面对从朝廷到地方都被士族门阀把持的局面,皇帝能依靠的只有外戚与身边的太监,外戚虽然是皇帝的亲戚,有亲情血脉关系,但是外戚本身要么就是门阀士族出身,要么就是与门阀士族利益盘根错节(参照东汉末年何进与袁绍),一不小心外戚坐大也会做出篡权的行为(西汉的王莽称帝就是典型)。
相对而言,皇帝只能信任身边的宦官,授予他们权力去制约外戚和门阀士族,皇帝也别无选择啊!不信任宦官,皇帝的权力会被(外戚、门阀士族)迅速架空,夺去皇位,信任宦官会逐渐失去权力,掌握部分权力,维持皇位(宦官夺位的成功几率很小),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
两害相权取其轻,可以说,皇帝也是没有办法,高处不胜寒,他也是孤家寡人。
可以说,唐朝与明朝时期,宦官专权厉害的时期,都是这个原因——国家政权结构的设计(或者被破坏)失去了相互制衡,皇权受到了严重威胁,皇帝不得已依靠宦官去制衡外部力量,最终又造成宦官势力坐大,干政。
唐朝安史之乱前,宦官是没有干政的机会的。
一方面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士族门阀垄断“官道”的门路,朝廷有源源不断的治国理政人才可用。
另一方面,唐朝前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将入相”,就是在外建立边功的著名将领,大多立下军功后就被调入朝廷担任宰相等重要职位,避免了军阀势力形成可坐大,威胁朝廷。
后来,奸相李林甫的出现打破了很多朝廷的规矩,他为了达到长期独揽朝廷大权的目的。
一是封锁科举选官的渠道,告诉唐玄宗“天下已无可选之才,天下人才已经尽在朝廷”,唐玄宗竟然也信了他的鬼话,导致科举选官之路被封闭,诗圣杜甫就是因此屡试不中的。
二是妒贤嫉能,排挤贤臣。
如张九龄被他排挤出朝廷。
三是重用外藩。
李林甫认为胡人不识字,大胆启用,难以威胁到他的相位。
他起用并重用安禄山掌握了军权。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又是一个无能之辈,并没有及时纠偏,导致国家权力结构失衡,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皇帝对将相及朝廷重臣失去了信任,重用宦官把持朝政,希望起到监督“外臣”的目的,但是宦官把持朝政之后,也开始为所欲为,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废立皇帝,君臣之间又彼此不信任,面对宦官干政,大家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你杀我,我杀你,之后又是原样,直到一起毁灭(唐朝灭亡)。
到了明朝,虽然也出现了宦官干政,但是情况与东汉和唐朝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皇权支持宦官的时候,宦官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冯保,魏忠贤),皇帝不支持宦官的时候,宦官立马就会被“凌迟处死”(刘瑾)。
这是因为明朝吸取前面几个朝代的历史教训,国家制度设计已经相当“完美”了,废除了相权,设六部,解除了“臣”的威胁,分藩王(初期有兵权等,后期权力较小)监督地方,以文制武,文官压制武将,皇权真正至高无上。
但是,后来文官集团一家独大,皇帝为了打压文官集团,行使皇权,不得不派出皇权的代表宦官制衡。
但明朝的国家制度设计下,宦官干政只能是皇帝说了算,宦官干政成了皇权的延伸,而不是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对国家的深层次影响看似是宦官,实际上则是背后的皇权(皇帝)。
而东汉与唐朝时期的宦官干政,则是实实在在的宦官集团意志。
这就是政权结构设计不同导致的结果,到了清朝,随着封建国家政权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宦官干政的局面再也没有出现,皇权做到了“乾纲独断”,权力集中达到了鼎峰,全天下的臣子都成了皇帝的“奴才”,宦官也就没必要被皇帝拿来制衡什么人了。
但是,封建王朝的权力结构是围绕着“皇权”设计的,无论怎么完善,都无法解决“皇帝独断”的“人治”问题。
其实,宦官干政也好,昏君误国也罢,都是封建社会的“人治”导致的历史悲剧,要想从根源上解决,只能推翻封建政权,建立起现代国家制度,从“人治”实现“法治”。
参考:
其实秦朝的宦官干政比东汉、唐朝、明朝等更加严重,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秦二世时期的宦官赵高权倾天下,不仅掌控秦二世把秦始皇的儿女屠杀殆尽,而且屠杀了丞相李斯、名将蒙恬等很多秦朝开国功臣,甚至连秦二世都死在赵高手里,赵高甚至想取代秦二世称帝,宦官想篡位称帝,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独一无二。
只是因为赵高的宦官身份称帝没有得到秦朝群臣的支持而暂时放弃,于是赵高立秦王子婴作为过渡,没想到阴沟翻船被秦王子婴谋杀,但赵高毫无疑问是导致秦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而东汉后期因为皇帝比较年幼,大权都掌握在外戚手里,为了避免重蹈西汉亡于外戚王莽的覆辙,东汉的这些小皇帝长大以后依靠身边的宦官对付外戚夺回权力,导致宦官干政非常严重,比如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为首的宦官谋杀了外戚何进,却被何进的部下袁绍袁术等军阀屠杀殆尽,而何进当初为了对付宦官招军阀董卓进京,导致宦官势力被消灭以后军阀董卓掌握朝政大权,全国也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而汉献帝最终落在军阀曹操手里,曹操把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又杀了汉献帝的伏皇后,逼迫汉献帝立曹操的女儿为皇后,曹操兼具军阀、权臣、外戚的身份,给自己加了三道保险,因此西汉亡于外戚,而东汉既亡于军阀也亡于外戚,与宦官到没有多大关系。
唐朝的后妃公主等女强人比外戚更加有野心,皇太后武则天就一度灭亡唐朝建立武周,唐中宗李显时期,后妃公主的势力更登峰造极,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甚至逼封皇太女,而韦皇后也有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的野心,唐中宗李显最终死在妻子女儿手里,而消灭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女强人的唐玄宗李隆基接受教训开始重用高力士等宦官,但唐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宰相杨国忠等外戚势力卷土重来,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而唐朝中后期虽然接受了后宫与外戚干政的教训,而且因为军阀割据又重用宦官,宦官势力登峰造极甚至谋杀皇帝,一直到唐朝末年军阀朱温掌握朝政大权,才彻底消灭宦官势力,但唐朝末年与东汉末年都不是亡于宦官,而是亡于军阀。
至于明朝宦官干政开始于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年幼继位重用宦官王振对付内阁文臣势力,而明熹宗朱由校时期的宦官干政达到巅峰,宦官魏忠贤号称九千岁,虽然崇祯帝朱由检继位以后铲除了魏忠贤等阉党势力,但崇祯帝仍然信任宦官,阉党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比如明朝头号抗金名将袁崇焕就是被亲阉党的奸臣温体仁陷害遇害,崇祯帝还重用宦官高起潜等逼死抗清名将卢象升与平定倭寇的海战专家曹文衡等,导致明朝将领人人自危离心离德,最终明朝虽然亡于农民起义与外敌入侵,但宦官势力的危害也非常严重。
综上所述,宦官干政都发生在皇帝比较昏庸的王朝中后期,比如东汉、唐朝、明朝前期都没有宦官干政的现象,可见宦官干政并不是必然的,而是由皇帝的能力决定的。
参考:
和大家想的相反,历朝历代宦官都是皇权的延伸,是皇权重要的帮手,忠诚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注意我说的是皇权,不是皇帝。
我一一说明东汉,唐朝,明朝的宦官干政。
先说东汉东汉皇帝是和门阀共天下的,西汉时期的门阀已经掌握了官员的任免权,军队的统治权,还有国内地主阶级。
西汉皇帝所依仗的力量就是外戚。
从霍光开始,到王莽结束。
最后以门阀公推刘秀,才重新获得统治权,而条件就是门阀士族必须获得治理国家的权力。
当然皇权肯定是不答应的, 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位皇帝都是绝对的掌握国家统治权力,他们手下也有一批勋贵可以依靠。
而士族的力量还不足以控制皇权。
但是从汉章帝死后,汉和帝,汉殇帝。
汉安帝,汉顺帝一直到汉桓帝,东汉多位皇帝都是幼年登基,皇外戚把持朝政,直到汉桓帝。
汉桓帝联合宦官一起诛灭了掌握权力20年的梁氏。
汉桓帝将与他同谋的十三个宦官封侯,自是宦党干政。
汉桓帝为何要用宦官,而不是用外戚来对抗门阀?
因为门阀已经掌握了除了皇权外的地方势力,皇权已经无法与他们相抗衡了,外戚也是他所摧毁的。
必须使用宦官来对抗外廷。
到了汉灵帝又开始使用外戚何进来制衡宦官,何进是一个寒门屠狗之辈,根本没有实力来威胁皇权,同时他又依靠门阀来镇压黄巾起义,于是何进成了门阀,皇权都满意的人选。
但是外戚何进的意外死亡终结了一切,宦官阶层也随之被铲除,而此时已经没有力量来制衡门阀了,董卓之乱是必然的结果,那就是门阀已经成为了军阀,皇权彻底旁落,东汉是一个跛足的皇权,他必须利用外戚或者宦官来加强自己的皇权,来对抗门阀地主阶层,但是当外戚被灭,宦官被铲除后,因为黄巾起义,门阀也拥有了军队。
有意思的是汉献帝被曹魏所控制,而曹魏的建立着曹操来自宦官曹腾。
篡汉建魏的曹丕直接倒向了门阀士族,采用了九品中正制将政权分给了门阀,但是门阀还不满足,最后司马氏直接控制了篡魏建立了门阀统治的晋国。
再说唐朝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隋朝的杨氏,和唐朝的李氏都是来自西魏宇文泰建立的关陇军事集团。
唐朝的李氏虽然是皇族,其实也是关陇集团中最大的一个而已。
然而武则天当女皇帝后,对李氏皇族大力打击,武则天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放过,其他远支更是很难幸免,所以当李隆基发动政变,重新夺回皇位的时候,李唐皇室已经是一个弱势的皇族了。
于是高力士成了他的第一个重用的宦官,他用的宰相李林甫是宗室,杨国忠是外戚。
对外他重用异族的武将,比如高仙芝,哥舒翰,以及安禄山。
为的就是不让关陇其他门阀掌握权力,这套系统有效的维持了开元盛世20年,但是最后异族的安禄山叛变,发动了安史之乱,这一平衡迟最终破产。
继位的唐肃宗开始用鱼朝恩来监督平叛的节度使,因为她所依靠的军事力量他清楚都不是完全的忠于李唐,是忠是奸往往是一念之间,为何我们都知道宦官作监军,节度使们怨声载道,唐肃宗依然不为所动?
为何鱼朝恩把郭子仪的祖坟都挖了,唐肃宗也不作声。
因为这就是唐肃宗的意思。
中晚唐的李唐,已经已经很弱势的皇权,和外部势力强大的节度使,还有朝中的门阀,李唐皇权所依靠的只有是外戚,或者是朝臣,以及宦官。
外戚不可用,因为李唐的妃子大部分都是关陇集团的门阀大族。
朝臣一大半是门阀,一小部分是科举(唐朝科举非常不完善,基本就是门阀把持),朝臣也大部分是门阀,真正可以使用的只有宦官,所以皇帝们都是使用宦官来掌握禁军,而禁军也是皇帝唯一掌握的武装力量。
不过李唐皇室在内依靠宦官,在外却没有多少依靠,节度使阳奉阴违,门阀冷眼旁观,科举进来的官员力量又弱小,导致皇帝用来制衡宦官的力量也严重缺失,最终导致甘露之变,宦官直接控制了唐文宗皇帝,宦官们挟持皇帝和外廷进行对峙,而朝臣们则无可奈何,因为禁军就掌握在宦官手里,这也是李唐皇室弱势的真实写照。
而李唐皇室就是通过门阀,宦官,以及节度使外藩互相牵制的平衡维持了近100年,直到黄巢之乱,将这一平衡打破,导致朱温这个大魔头的出现,最终宦官,门阀全部被摧毁,大唐的节度使们将国家分裂,变成了五代十国。
我们再说一个另类,宋朝赵匡胤建立宋朝,他不要外戚,不要宦官,不要武将,不要门阀,直接和天下士大夫结盟。
刚开始就杯酒释兵权,将国家,皇权牢牢的和士大夫绑定再一起了。
这也是为何宋朝是读书人最美好的时代。
宋朝和汉唐明清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其他王朝的皇权是费劲各种手段,设计各种制度,培植各方势力,就是为了制衡天下所有的门阀,士大夫阶层,让皇权凌驾于他们之上。
而赵宋则直接说我们一起共治天下。
这也是宋朝如此内卷的原因,当然士大夫一方面是国家的实际统治者,也是国内最大的地主阶层,因此赵宋一边压榨国内的民众,一边对外不断的妥协。
因为任何战争都会让地主阶层的利益受损。
这其实也是赵宋可以打破古代皇权不超过300年的魔咒。
因为士大夫阶层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这里面包括门第,财富,土地,官位,名望等等可见,或者不可见的利益。
就必须抵御来自辽,金,蒙古的外部打压。
对内则大力镇压农民起义,大量压榨百姓的原因,宋朝是读书人最幸福的时代,也是武将们最憋屈的时代,也是古代税收最多的时代。
南宋的灭亡也是因为蒙古改变了策略,对南方士大夫开出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比如文天祥直接让他作宰相,文天祥虽然拒绝了,但是他却让他的家族接受了元朝的拉拢。
元朝建立之后,江南之地的税收大大减轻,徭役也减轻了不少。
我们再回到明朝朱元璋其实也遇到了李隆基同样的局面,甚至他比所有的开国皇帝都难的局面,那就是绝对弱势的皇权,以及没有或者很少有门阀大族支持他。
这也是为何他必须分封藩王,让他们统帅军队,让他们有优厚的待遇,让他们毫无顾忌的生育。
为的就是培育一批强大的皇族来稳定朱家的统治。
这也能解释朱元璋为何要废掉丞相制度,自己掌控朝局,为何要大力开科举,为何要一边大封功臣,一边要屠戮功臣。
通过各种操作。
朱元璋按照自己的力量设计了用勋贵,藩王统兵来保卫朝廷,制衡天下的士大夫地主集团的局势,在内部又用勋贵来对抗可能的藩王谋反,又藩王清君侧来对抗内部的官员作乱。
对宦官则防患于未然,进行大力打压。
总体而言,这套朱元璋设计的制度虽然不完美,但是也比较成功的。
但是这套制度的崩坏也是必然的。
因为制衡藩王的勋贵和文官阶层力量并不是绝对的对立的。
首先是朱棣靖难,勋贵阶层因为被朱元璋大力屠戮,力量大损。
因为前期的削藩,有军权的藩王又跑到了朱棣那里去了,如此朱棣就打破了这一平衡。
篡位成功,他还对士大夫集团又进行了残酷的镇压,比如方孝孺被灭十族,为的就是强硬的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
朱棣登基之后,也意识到了朱元璋设计的那套互相制衡的体系必须重建,首先是所有藩王被踢出局,没有了任何政治和军事力量,成了国家养起来的废物。
朱棣通过服从自己的旧勋贵,以及自己册立的新武将勋贵一起对抗士大夫集团,但是依旧不够,因为朱棣有一个心魔,那就是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所以他对旧勋贵,以及国家的士大夫官员阶层的不信任是无法磨灭的。
他所依仗的新勋贵和武将也是力量太弱了,因此朱棣将宦官推上了前台,同时大力发展锦衣卫,并建立东厂等特务机构来监管百官。
但是后续的仁宣之治之后,到最后的成化皇帝,这套制度也是运行良好。
但是一个意外事件彻底打破了这一平衡,那就是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过程我就不说了,单说结果。
明朝武将勋贵集团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陈埙,修武伯沈荣等等数十位明朝勋贵阶层被一网打尽。
这样的一个恶果就是朱元璋,朱棣所设计的皇权利用勋贵阶层,外面使用宦官阶层和天下士大夫阶层互相制衡的格局就被打破了。
皇帝所已依靠的只能是宦官了。
明武宗是明朝最后一位可以直接号令军队的皇帝,他重用刘瑾对抗百官。
嘉靖皇帝为何用的太监不出名?
因为他是外藩皇族,自身的力量本就不足,但是他足够的聪明,为了降低士大夫的抵触情绪,从士大夫内部选择了严嵩以及其党羽来对抗另一部分的士大夫,他所对抗的就是徐阶这样的大地主士大夫集团,他们是国家最大的地主掌握的财权,科举选拔制度的受益者,掌握的政权,他们还控制了武将。
掌握了军权。
所以严嵩有万般的污点,却是嘉靖皇帝忠实的执行者,所以他不需要宦官来维持局面了,宦官的力量就弱化了。
但是严嵩一倒台,嘉靖皇帝一死,隆庆皇帝则是第一个向士大夫阶层投降的皇帝。
明史记载,隆庆皇帝上朝总是沉默不语,不发一言,而且是士大夫的要求都是万事皆准,官员骂他,他也一笑了之,所以他不需要宦官帮他维持皇位,因为他已经投降了。
所以士大夫称赞他是无为而治,背后却是士大夫集团无论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得到了最大的发展,江南土地兼并,税源枯竭,国家陷入了人民越来越富,国家越来越穷的怪圈。
这样的结果就是宦官冯保和张居正的结合。
成就了明朝第一位权倾朝野的权臣张居正的上台。
文官士大夫全面的掌握朝局,宦官势力完全和士大夫集团合流了,皇权不仅仅是弱势,根本就被排除出了国家政权之外了,这也是万历上台后对张居正如此痛恨的原因,不仅仅是要抄家,还差点灭族。
但是张居正的下台,并没有让士大夫阶层退缩。
纵观万历朝,就是强大的士大夫阶层和孤单的皇权进行全面碾压的过程。
虽然万历知悉了朝局,但是也仅仅如此而已。
士大夫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权力,还将万历周边所有的力量进行监控,所以万历根本就没有力量来培植宦官阶层。
万历既然无力抵抗,只能消极怠工,这也是万历怠政的原因。
既然我得不到权力,那我就不玩了。
明熹宗为何重用宦官,阉党为何能够崛起,这是因为士大夫阶层发生内讧,出现了严重的党争,明熹宗瞅准机会,宦官集团重新崛起,宦官阶层建立的阉党并不全是太监,而是和东林党斗争失败的大部分党派官员,你不能说东林党是纯粹的好人,阉党是纯粹的坏人。
总之明熹宗短短在位的几年,也是皇权重新回到皇帝手里的那几年,魏忠贤所领导的宦官虽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他们可以从士大夫大地主手里弄到钱,可以从大地主,大商人手里收到税,可以开矿。
可以让国家的军队有军饷发,可以征到兵。
这也是为何魏忠贤在位的时候,辽东局势还在可控范围,也是袁崇焕也会凑趣给魏忠贤建生祠的原因。
但是该来的还得来,明熹宗一死,魏忠贤立即倒台,这也是宦官集团的软肋,因为宦官集团虽然是皇权的支持者,但是更多的时候,官宦只对某位皇帝负责,崇祯皇帝上台,最大的错误就是彻底摧毁了宦官集团,直接后果就是国家财政破产。
原本可以通过宦官可以收上来的税没有了,商业税减少,土地税也减少,通过宦官开矿也被士大夫们集团所控制。
明朝最后是活活穷死的。
临死的时候,陪在崇祯身边的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而已,崇祯也对士大夫如此的痛恨,写出文臣皆可杀的遗言了。
我们最后说一下清朝为何清朝根本没有宦官出来呢?
那是因为清朝皇帝是完全的强势皇帝。
满蒙一家,蒙古是外援,还有八旗军队作为依靠,汉人群体也有足够的力量愿意效忠。
所以皇权足够的稳固。
清朝可以利用汉人大臣,可以用八旗奴才,可以使用蒙古王公。
宦官根本就没必要,他们也拿不到台面上。
后来洋人到来,汉人官僚崛起,宦官集团更没有力量来左右朝局了。
参考:
原因都出自皇帝。
面对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党派,是大刀阔斧,血杀一批反对的,留下一批忠心的,震慑一批中间派。
还是选择引入外力相互制衡,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朱元璋用的就是大刀阔斧的办法,不听话就杀,觉得有威胁也杀,不爽了还是杀!所以你看洪武朝,大臣们战战兢兢,生怕哪天上朝就回不来了。
而且还有株连十族的重刑,谁敢结党?
其他皇帝基本都是选择了第二条路,使用帝王相术,引入外力相互制衡。
汉朝其实最麻烦的不是宦官,是外戚。
西汉的吕后,东汉的何进,都是皇亲国戚。
皇帝被外戚的势力死死制约,而且朝臣在外戚面前都是唯唯诺诺。
为了制衡,他们就启用了宦官,比如著名的十常侍。
但是皇帝眼光不行,宦官眼界狭窄,根本不懂治国,再加上西凉兵瞎改胡搞,反而把汉朝弄没了。
唐朝就是纯粹的皇帝自己作。
贞观到开元初期还好一点,但从李隆基开始就不一样了。
这货有了一点政绩就开始胡搞瞎搞,宦官得权完全是他自己在作死。
还有安禄山这些人,全是在李隆基默许的情况下成长的。
后来唐朝无力管辖中央,藩镇坐大的时候,宦官已经跟皇帝一起没权力了, 但奇葩的是,在中央可怜的管辖区域内,宦官居然一度能够胡搞瞎搞,完全没皇帝的事情。
所以大唐盛世的时间,对比唐朝两百多年的历史来说只是昙花一现。
明朝皇帝让宦官得权也是为了制衡。
这个祸首还要从朱棣说起,他自作聪明,虽然没有重新立丞相,但成立了内阁,还将决策权分给了内阁,于是明朝文官群体开始疯狂膨胀。
为了制衡内阁,他又自作聪明启用宦官。
这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文官与宦官的大明党争。
参考:
简单来说,还是权力制约问题。
宦官本着他自身特殊的身体属性,即使宦官干政,甚至祸乱朝纲,残害忠良,也很难威胁皇权,威胁皇帝一家的皇位,单指这方面,这就非常好了。
不论宦官能力大小,是不是为国为民,他对皇帝却比一般大臣要忠心,因为宦官再风光无限,一手遮天,他也必须依附于皇帝,如果离开了皇帝,宦官就什么也不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始终是皇帝的工具人。
如果你要问东汉,唐,明,为何有宦官干政的原因,那么为何不想想晋朝,宋朝,元朝,清朝等朝代为什么没有出现宦官干政这样的绯闻呢?
事实上,从东汉末年一直到武则天时期,门阀世家一直在把持着朝政,所以你很难听到什么宦官干政这样的事发生。
当然也会发生一两件小事比如宦官宗爱弑君封王。
期间经过了尔朱荣河阴之变,再到五代十国时期,朱温李振白马驿渡口事件,逐渐终结了门阀士族们的最后希望。
最后宋太宗赵光义实行科举扩招,门阀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可是在这期间,即使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更别提宦官了,正所谓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指的就是这一时期。
东汉三国东汉时期的宦官干政其实并不严重,严重的是外戚干政,大家都知道东汉小皇帝的数量是历朝历代最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外戚干政。
东汉哪里是皇帝的天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太后的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想有作为的皇帝必须找到合适的帮手,找门阀世家的话,他们与外戚一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甚至就是外戚。
东汉没有科举,所以想要依靠人才,除了门阀世家就是寒门世家,偏巧的是到了东汉末后期没有寒门能够上位,全被门阀世家垄断了。
那么皇帝只能依靠宦官了。
汉桓帝不甘心当傀儡皇帝,他利用宦官铲除外戚势力,本应该励精
再加上没有处理好与外戚的关系,造成了自汉桓帝之后,宦官与外戚一直在斗智斗勇。
之后曹丕,司马炎放大了门阀世家的权力,门阀势力变得空前强大,皇权衰微,宦官的作用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唐宋时期到了唐朝,门阀势力在武则天时期已经很弱了,宦官势力开始抬头。
埋下伏笔的是唐玄宗,唐玄宗时期,重用宦官高立士,为后世留下了好榜样。
虽然高力士被后世认为是个好宦官,多次提醒唐玄宗要好好治理国家,不能安于享乐。
高力士的风评非常好,这没的说,可是他培养的接班人——李辅国,就不好了。
唐肃宗非常信任李辅国,如同当年唐玄宗极其信任高力士一样,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唐肃宗让李辅国掌握了兵权,之后鱼朝恩兼领神策军,自此以后,宦官掌兵成为一个惯例,这就很麻烦了,或许你要说,宋朝也是宦官掌兵,不也没事,怎么到唐朝就麻烦了。
答案是,宋朝不论行政体系,还是权力制约,非常繁复冗杂,纵横交错,一
这正是宋太祖,宋太宗苦心孤诣,天才设计,就是为了防止权臣夺权,宦官干政,外戚干政,武将叛乱的结果,虽然这样做害苦了后来的皇帝。
唐朝后期的皇帝,已经不是干政了,是祸乱朝政,随意废立皇帝,擅杀大臣,横行无忌。
然而,即使唐朝中后期的宦官,这么厉害,都已经随意废立皇帝了,难道唐朝后期的皇帝都是傻子,愣是看着他们这么瞎折腾?
当然不是,因为虽然他们随意废立皇帝,可是依旧威胁不了皇权,皇权依旧是在皇帝的儿子们手中。
他们即使再厉害,也只是皇族兄弟争夺皇位的工具。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宦官充当了皇位争夺赛的遮羞布,也是皇帝荒淫无度的替罪羊。
明清时期闲话少说,明朝宦官的工具人,替罪羊,遮羞布的作用属性就更加明显了。
别看明朝东厂,西厂,这么横行天下,无所畏惧,可是他们就怕皇帝,皇帝叫他们死,他们就活不了。
举个例子:魏忠贤,大名鼎鼎的九千岁,据称朝野上下都是他干儿子,按理说势力非常大了吧,哪个皇帝都应该不敢动他吧?
结果崇祯一上台。
非常轻松,几乎毫无阻力得就把魏忠贤送回老家了。
皇帝懒是原罪说得再多,宦官干政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替皇帝分忧解难,皇帝就有机会多待一会后宫或者是骑马射箭。
干这些事,比处理朝政爽多了,这也是为何清朝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原因。
清朝的皇帝,不得不说,大都非常勤政,先不要说是否都具有康熙帝的雄才大略,可是都具有康熙的精神。
清朝皇帝的儿子,可不好当,大家看过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电视剧的也会有所了解。
清朝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清朝皇子少年时期就非常辛苦,经史子集,骑马射箭,琴棋书画,舞文弄墨,要如果样样不通,就会吃喝玩乐,不仅皇位没有他的份,还会被皇帝打入“冷宫”,享受不到身为皇族的待遇。
正是这样严格的选拔的机制,少年就养成了好习惯,凡是能当上皇帝的比如乾隆,嘉庆,道光,咸丰,都是比较勤政的,直到同治时期,慈禧开始干政。
即使是慈禧,该自己处理的朝政,丝毫不会让宦官去解决,最多充当个临时顾问,宦官也没有干政的机会。
而东汉的汉桓帝,汉灵帝,唐朝的唐穆宗,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明朝的正德,嘉靖,万历,天启一个比一懒,一个比一个喜爱人间烟火。
到了天启帝,干脆连问也不问了,全部交给魏忠贤等宦官。
参考:
所谓宦官干政,不过是帮文臣站在权利正统角度给竞争者施加的污名而已。
宦官干的事文臣一样没少干,只不过修史、编传记等等话语权在文臣手里而已。
参考:
世上唯利可
从秦之前的家天下,到汉的亲王外戚,到以后的蕃镇,到明朝的文臣宦官,从无久安之计。
关键在于,皇帝德不配位,必致权柄旁落,终祸乱天下。
参考:
这个还要分开看。
东汉:皇权长年被外戚所把持,皇帝但凡不愿做傀儡的,就要扶持自己的力量,而宦官就成了最好的帮手,终汉一朝,有不少皇帝利用宦官诛除外戚权臣的案例,但东汉宦官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行政权力,干政是不至于的,至少比起外戚来要远远不如的多了。
唐朝:唐朝宦官干政,主要是玄宗开了个很坏的头,给了宦官监军甚至是领军的权力,加上安史之乱时对皇族影响力上造成的创伤,逐渐让宦官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最终结果手里有兵,皇家失权,造就了后唐那些连皇帝都可以随意更换的权宦。
明朝:明朝的太监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行政权力,最多只有监察权(臭名昭著的东,西二厂),但监察权这东西,实在涵盖性太大,再加上皇帝刻意放纵一下,这个就变成了干政的契机了。
其实说穿了,宦官本是没有权力的,都是皇家为了平衡某一方面势力而刻意赋予宦官们某些权力,可往往权力给出去就收不回来了,结果就造成了尾大不掉,再碰到一些继任者的能力问题,就变成干政了。
参考:
封建社会---“家天下”,皇帝都喜欢用最亲近的人,皇后的娘家人,皇族本家,如果他们也靠不住,就用服侍自己的宦官;
东汉,唐朝,明朝,因为娘家人,自家人,对皇帝宝座都虎视眈眈,垂涎欲滴,亲近的人,只有宦官能靠的住了,所以宦官能干政了。
孤家寡人的皇帝,高处不胜寒,在他眼里,每个臣民都是叛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