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死后为什么她的家族没有被清算血洗
武则天去世以后,她的娘家人并没有遭到清洗,这是一件非常反常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说,武则天的武家人和李显的李家人都是亲戚,李显怎么会清洗他们呢?
(武则天)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在皇权社会里,统治集团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亲情之类的说法。
就算是亲兄弟,如果他和自己有利益冲突,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依然会遭到清洗。
比如秦二世杀掉了他的一众兄弟姐妹,李世民也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固然秦二世是一个暴君,但是李世民却是一个仁君。
在自己的政治利益受影响的情况下,两
由此可见,打击政治对手,让政治对手的势力变小,而让自己的势力变大,这是整个王权社会的普遍现象。
事实上,虽然武则天的后人和李显是亲戚关系,但是他们同时也曾经和李显的政治对手,而且是矛盾尖锐的政治对手。
因为当初武则天曾经多次在究竟选武家人,还是选李家人作为他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由此可见,武家和李家,双方的矛盾有多么尖锐。
曹操就曾经在究竟选曹丕还是曹植的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造成曹丕上台以后,反复不断地打击曹植。
历史上甚至传出了《七步诗》这样一个故事。
可见,无论如何,李显对武家是不满的。
他打击武家,是可以理解的。
反而是他不打击武家人,显得非常奇怪。
那么,李显究竟为什么并没有为难武家后人呢?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其实与李显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李显确实没什么脑子,他的政治智慧明显不够,太复杂的问题,他也想不了。
真正把这一切安排好的,是武则天。
也就是说,因为武则天生前做了一些事情,避免了李显大肆清洗武家后人。
(李显)第一件事,就是武则天在确立李显为她的继承人后,对武家后人就没有给予多大的重用了。
历史上曾经记载武三思多次讨好武则天的男宠张昌宗和张易之的事情。
历史记载这件事,主要是想说明武三思人品有多坏。
不过,我们从这里,其实还可以看到另一个细节。
尽管武三思挖空心思讨好二张,相信二张也在武则天面前说过不少好话,可是武则天却并没有重用武三思。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武则天是非常清醒的。
她可以让武三思当王,但是绝对不让武三思染指大权。
由于武则天对武三思等武家后人,进行抑制。
因此李显被立为太子后,武家没有翻过什么浪子,也因此李显不嫉恨武家人。
第二件事情,就是张柬之等大臣拥戴李显,推翻武则天的统治后,武则天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件事情是,武则天取消了自己的帝号,让自己重变成一个皇后。
她这样做既是为了保全自己,让自己今后能够在整个李家祠堂里呆得名正言顺。
让自己能够享受李家后代子孙给她的庙食。
同时也是保全武家人性命和地位的表现。
只要自己已经是皇后了,就矮了一级。
那么武家人就是一种外戚的身份。
只要是外戚身份,就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李显就用不着忌惮他们了。
他们也就能够保全了。
(唐玄宗)另一件事情是,武则天自从被李显推翻退休以后,她就开始不修边幅,把自己搞得非常的憔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老太太。
有一天,李显去看武则天,看见了她憔悴的样子,惊讶地说,母亲啊,你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一个样子呢?
武则天当时哭着说,本来江山就是你的,你却偏偏要自己夺过去。
你难道就那么着急吗?
你要不这样做,我能变成这个样子吗?
这个话给了李显极大的震动,他连忙跪在地上,连连磕头,痛哭流涕。
史书《资治通鉴》上认为,武则天做了这件事情以后,李显从此就不再针对武家人了,武则天这是保全武家人的做法。
既然史书上都这么认为,很明显,这确实是武则天的一种手段。
总之,武则天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成功地让李显不但不再提防武家人,反而觉得有些亏欠他们。
所以他当了皇帝后,上官婉儿和韦后把武三思引进朝廷,让他当宰相,李显并没有任何反对。
后来,杀掉武三思的,是李显的儿子李重俊。
如果李重俊当了皇帝,可能会对武家人不客气。
不过他没能成功,皇位七拐八拐,最终转到了唐玄宗的身上。
那时候,唐玄宗已经完全不恨武家人了。
作为武家人的武惠妃,还变成了唐玄宗最喜欢的一个妃子,达到了武家和李家的又一次融合。
这样的结局,相信武则天泉下有知,她肯定是很欣慰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参考:
武则天的家族,难道不也是唐中宗李显的母家吗?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同样是掌权日久的女性,吕后死后,继承皇位的汉文帝和他没有血缘关系,诸吕全部被清算。
而武则天死了,李家和武家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姻关系,当然不会被清洗。
当初,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可是诛杀了一大批李唐的宗室。
剩下的那些人,要么是不敢挑战她的权威,都是远支宗室,要么就是有她的血统,是她的后代如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等人。
举个例子:载初元年(690),酷吏周兴诬告唐高宗的第三子杞王李上金、第四子许王李素节谋逆,这两位近支宗室以及他们的儿子,全都被武则天接机杀害了,此后“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李唐家族再也不能对武则天构成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将来继承武则天皇位的,要么是武家子孙,要么就是李显、李旦。
除此以外,武则天还利用婚姻策略,将李家和武家绑在了一起。
例如,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对象就是武攸暨,他是武则天的堂侄。
再有,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她的两任丈夫分别是武崇训、武延秀,其中前者就是武三思的儿子。
武则天在临终前的一个阶段,全力撮合李家和武家的关系。
最后的神龙政变,其实是李家和武家共同谋划的结果。
总之,这个问题是很明显。
李家和武家不可分割,已经在武则天晚年成为了现实。
参考: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女性,是真正做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人,她曾经在封建社会里力压一众男性登上了皇帝之位执掌天下大权。
在她去世之后其家族并没有被清算的主要原因有
两家的关系错综复杂,血脉交缠,说是亲如一家也不为过,所以李显和李旦并没有清算武氏家族而且,唐玄宗李隆基还有一位很宠爱的妃子——出身武氏的武惠妃。
她是杨玉环进宫之前,李隆基最喜欢的女人,虽然她活着的时候受家族拖累没有成为皇后,但去世后却被李隆基追封为皇后。
李显、李旦及之后的李隆基并没有清算武氏家族,以后的皇帝当然也不会这样做。
第二,武则天临终前的手段和谋算保护了武氏家族武则天是一位很有才的女性,她自然也想过自己去世后武氏家族该何去何从,因此在她去世之前,她就废除了自己皇帝的封号,宣布和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这样会让人相信她只是帮李家代管一段时间的天下,并不是真的想把他夺到武氏手中。
同时在她去世之前,她曾经将侄子和儿子们宣到一起,让他们发出誓言永远不会互相伤害。
在尊重誓言的古代,李氏皇族自然不会清算武氏家族。
第三,得益于武则天执政时期的政绩武则天在位时期,选用了很多贤能的人才,他们一起通力合作将国家治理的蒸蒸日上。
即使武则天被逼退位,但仍然有许多大臣在尽力的拥护她,经营多年的武则天在朝中有很大的势力,因此在皇帝们想清算武氏家族时就会遇到这些势力的阻挠。
看完这些你有什么高见?
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参考:
的确,如果按照正常的政治流程,那当武则天死后,整个武家是要被血腥清洗的,毕竟当年吕后得家族就是这么没得。
但是,当时朝堂的形势已经不允许来一次大清洗了。
武则天晚年虽然被神龙革命搞下了台,但是武则天已经立了李显为太子,可以说武则天已经是还政于李唐。
而李显生性懦弱,要让他搞血腥的政治清洗,他也做不出来。
更何况武则天还当着李显的面哭了一把,表示自己已经立你为太子,为啥子还要搞政变?
李显看着自己的亲妈一夜之间衰老了很多,那也是悲从心来,连忙表示自己对政变毫不知情。
可以说经过武则天这么一搞,本就懦弱的李显甚至还产生了愧疚之意,毕竟是血浓于水,不是谁都可以六亲不认啊。
更可况,武则天称帝多年,武家势力遍布朝中,如果真要清洗武家势力,那谁来制衡张柬之?
别忘了,张柬之这货可以逼退武则天,那哪天再冒出一个李柬之怎么办?
所以,不如留着武家势力来制衡朝中,那样既不会造成朝政动荡,另外也能保证没有其他势力可以威胁皇权。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韦皇后,韦皇后看到自己的婆婆做皇帝威风八面,所以就也动了做女皇帝的心思,天天以武则天为目标搞事情,韦皇后知道自己在朝中没有根基,于是就与武家结成了政治联盟。
古人玩政治,那最重要的就是要搞好平衡,不然皇帝自己真容易被架空。
李显也好,韦皇后也罢,他们都被发配到房州,可以说是长期脱离朝堂。
虽然现在李显是皇帝,但是如果要动根基深厚的武家,那必然会造成政治动荡,甚至朝堂上的平衡也会被打破,这是生性懦弱并且没啥能力的李显不想看到的。
可以说,选择李显上台充分证明了武则天的眼光毒辣,因为如果上台的是李旦,那以李隆基杀太平公主的很辣,那武家肯定也就玩完了。
参考:
武则天是古往今来一奇女子,她通过高压血腥的手段,把大唐变成大周,到最后又把大周还给李唐。
不仅让自己的名声定格,还让武氏一族成功绕开了血腥,冲这一点,就不得不配服她。
一,把天下还给李唐。
武则天经过一段时问立储悖论的煎熬,终于,走了出来。
不过,下一步该如何走,她显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这一步,不仅关系到她的生前身后名,也关系到武氏家族的未来。
立储是关健,她有两个选择,李显和李旦都是她的嫡子,都具备被立为太子的条件。
李显本身就是一个名份上的皇帝,李旦是皇储。
李显懦弱,李旦恬淡,无论那一个成为特来的皇帝,由于亲生母亲这一环节的制约,都不应该有太大的波动。
不过,武则天所担心的是武氏家族将来的命运。
李旦久在宫中,因争夺太子一事,被武氏家族拆腾的死去活来,即便,李旦成了皇帝后能够一笑眠恩仇,就怕他架不住朝堂之上的杂音。
李显被贬在外十几年,和朝堂上的纠缠基本上少之又少。
所以,把李显立为太子,至少从理论上讲安全系数最高。
圣历元年九月,李显被册立为皇太子。
二,看似纷乱,其实却是有条不紊的组合拳。
圣历二年四月,武则天命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与武氏共同写下盟誓,保证互不侵犯,然后祭告天地,又将誓文镌刻在铁券上,并交付史馆收藏。
武则天又亲自做主,把李显的女儿嫁给武氏子弟:安乐郡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永泰郡主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基,新都郡主嫁给武承业之子武延晖。
武则天希望通过立誓,,消弭武李之间的宿怨和利益分歧,通过联姻,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既成事实,即便将来有所举动也会有投鼠忌器的顾忌。
三,消除朝朝野的怨气。
702年,平民苏安恒上书,公然劝武则天尽早还政于李唐,措词激烈,而且非常露骨。
武则天看完以后,淡然一笑,不采纳,但也不加罪。
这种事情,要是在以前,立刻就是喧然大波,一场血雨腥风,无数人头落地。
稍后,武则天又宣布:各级官府,从此不在追究参与徐敬业和李唐诸王叛乱之人的罪责。
又给来俊臣等酷史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分昭雪。
705年,武则天临终前又留下一道诏书:去帝写,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
并将王皇后,萬淑妃,褚遂良,韩瑗,柳大奭的亲族子孙全部赦免。
也就是说,武则天对人性的了解非常透彻,她知道,人们大都有一种选择性记忆的习惯。
对于过往之事,美好的东西会积淀下来。
所以,她把美好又还给了人间,以期抵消他们心中的怨气。
四,任用贤臣。
武则天后期任用了一批品德高尚,且理政能力极强的贤臣。
像狄仁杰,娄师德,魏元忠,张柬之等。
这些人能被重用,固然有武则天爱才惜才等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这些正人君子,虽然,疾恶如仇,但却决不会去做恶事。
所以,张柬之等人虽然在她有心有步骤的还政于李唐时发动了政变,但却并没大开杀戒清除武氏一族。
这也是,政变成功后,姚崇作为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宰相得知武则天被软禁在上阳宫时,不禁潸然泪下。
由其是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己经超越了君臣关系。
对狄仁杰武则天不称其其名,而称国老。
甚至因重大问题而发生廷争时,武则天也总能屈意从之。
当武则天惊闻狄仁杰去世的消息时,忍不住潸然泪下,叹道:朝堂空也,老天为何这么早就夺走我的国老啊!这不是政治作秀,而是发自真心的感情流露。
反之,这些朝臣对武则天也会是如此,姚崇的泪水也一定是真情流露。
综上所述,武则天是用她高超的处政手腕,加上她的
参考:
武则天晚年被李显逼退位时,为什么李显不敢清算她?
很多人都想不通这个问题,直到现在,大多数的网友都认为李显没有必要这样做,其实究竟原因是不是因为李显觉得武则天老了,翻不起大风大浪,所以不清算她,今天咱们就来仔细讲讲李显不清算武则天的原因。
01 武则天稳住了大唐,对大唐有功武则天的一生颇为传奇,作为历史中唯一一个女皇帝,如果不是武则天当时为唐代江山打拼,唐李唐的江山早就改姓长孙了,当时李世民死后就有很多人想要谋反,这个时候武则天明里暗里都在帮助李治左右朝政。
所以没有武则天的扶持,李治也就没有资格去泰山封禅,在之后就更没有武则天所统治的大唐盛世。
这个时候,李显不管是从家族史上去考虑,还是根据当时的朝政来考虑,都没有必要再去清算李则天武则天。
02 不清算武则天也和武则天职权之前注重门第有关如果李显揪着武则天所犯下来的是种种罪过不放,肯定会被当时武则天所注重的子弟所厌烦,如果李显想坐就唐朝的江山,始终都离不开这些人才的帮助,所以为了朝堂上有更多人才愿意帮助自己,李显更不可能傻傻的去清算武则天。
03 武则天年事已高,李显根本没有必要赶尽杀绝如果武则天在李显时代依然年轻,那么李显就没有上位的机会,在李显上位以后武则天年事已高,不管是从人道主义来看,还是武则天毕生的政绩来看,武则天的功要明显大于过,在加上武则天的身份在这摆着,古代又特别重视皇室血缘关系,所以李显根本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04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年事已高,与李显之间的母子情更重最后一点就是自从神龙政变后,武则天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出武则天的异变,这让儿子李显更为难过,对他妈妈也有一种负罪感,所以自然不会清算武则天,以秦始皇嬴政为例,当时的赵姬不也是犯下种种恶行,可是嬴政不照样没有为难自己亲妈,所以不管是从哪一方面考虑,清算武则天都不是明智之举。
对此你怎么看呢,
我认为这句话一半对,一半错,事实上武氏家族被“清”了一半,“算”了一半。
武氏家族被清算的几个表现 事实上武氏家族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清算”的,主要体现在
大家都熟悉逼迫武则天退位的神龙政变以及铲除韦后集团的唐隆政变,殊不知他们中间还夹着一个景龙政变。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当时的太子李重俊联合一部分人发动了宫廷政变,诛杀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党羽十几
可惜的是,人是杀了,但政变却失败了,被韦后集团镇压了。
不过武则天死后武三思、武崇训父子是武氏家族的领头人物,他们的死也代表着武氏家族在政治上的没落。
第二,唐隆政变。
虽然唐隆政变主要针对的是韦后集团,但是也是杀了一部分武氏重要成员,比如武延秀,他是武则天的侄孙,武承嗣的的儿子。
武承嗣、武三思都曾是武则天继承人的候选者之一,他们的嫡子可以说是代表武氏族家族的传承者。
武延秀的死等于是切断了武氏家族第二条传承链(指的是武则天死后的顺序,武三思、武崇训是第一条)。
第三,先天政变。
跟前面两次政变类似,先天政变被杀的是武崇敏、武崇行,这是武氏家族在政治上第三条传承链,也是最后一条。
他们的父亲是武攸暨,武则天的堂侄。
武三思、武崇训、武延秀死后就算这一脉血缘关系稍微差了一级,但算紧随他们之后的。
武崇敏、武崇行两兄弟死后,武氏家族在上层政治上就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第四,后期压制。
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武氏家族在官职上品级都很难提高,甚至连他最喜爱的妃子武惠妃(与杨贵妃相遇之前)想立她为后,都被张九龄为首的大臣阻止了。
原因无他,只因为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这说明武则天死后的大唐政治是一直在压制武氏族家族的。
武氏家族未被彻底清算的原因 然而武氏家族并没有被彻底清算,还有一部分武则天的侄子的后代活得好好的,比如上面说的武惠妃他的以及父亲武攸止。
武攸止是武攸暨的亲弟弟,在先天政变中并没有受到牵连,算是保存下来了一支武氏家族的血脉。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上面的信息总结出一条规律,武则天的武氏家族,跟他血缘关系较近的一部分受到了清算,血缘关系较远的则多数没有受到清算。
其实是武则天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前布好了局,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武氏家族。
首先武则天用了封建社会最常用的招数——家族联姻,来保护武氏家族。
比如武则天让自己的亲女儿太平公主嫁给堂侄武攸暨,而在这之前她还本来打算选择亲侄子武承嗣为女婿人选;
武则天时期的长安年间,武崇训娶了安乐公主,后来安乐公主又二婚嫁给了武延秀;
武惠妃其实很小的时候就进宫了,跟当时被囚禁的李隆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这里多多少少也有武则天的一份功劳。
武李联姻,加上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等皇帝都是她的子孙,这样错综复杂的关系,很难将武氏家族清除干净。
不仅如此,武氏家族的子女跟朝中大臣、名门望族也有进行联姻,比如武三思的女儿嫁给阎则先、薛崇简、裴光庭,武承嗣的女儿嫁郑克义等等,其他也有很多没有记载在的。
有了这些联姻关系,也决定李唐统治者没法进行大规模的清算,因为涉及的人实在太多,必然会遭致朝中大臣的反弹。
然后武则天还不放心,特地让自己的儿子跟侄子们聚到一起,发誓要和平共处,不能自相残杀。
虽然后面几次政变都违背了这个诺言,但背信之事李家是不敢做绝,也怕报应,也会对不相干的人保留一点余地。
所以几次政变下来,之清除了对自己有威胁的武氏家族成员,且也主要是杀头部的几个,余下的很少被杀。
另外一方面,武则天在位与掌权期间政绩也不错,提拔了很多贤臣,比如姚崇、宋璟、张说等宰相,而这些人之后成为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
除了他们,还有一些职位稍低的大臣,数量也是很庞大的。
武则天的余威并未因为她的死而消失,其潜在的支持者还有很多,李唐统治者还是不敢小觑的。
由此可见,武则天驾崩后,武氏家族只有一部分因为皇权斗争而被清算,没直接参加的或者血缘关系稍远的都保留了下来,不过在先天政变之后武氏家族在政治上就比较难跻身到上层了。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跟武则天的提前布局有关,包括武李联姻,互相起誓;
而武氏与朝中大臣、名门望族也存在着大量联姻关系,加上武则天提拔的很多大臣都成为了后来的中流砥柱,朝中存在大量潜在的支持者,李唐统治者故而无法真正地实行彻底的清算。
所以实际武氏家族其实是被“清”了一半,“算”了一半。
对于贵族阶层,她除了大义灭亲有点问题,但她还是保住了李家的根基,李隆基上位甚至有太平公主鼎力支持,李家人对她们并无太大怨恨。
;
另外,客观上来说,可以去查武则天开始的那些年气候可以说是老天尚恩,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农民安居乐业。
相较于南宋康靖之耻时的连年低温,武则天可谓人品爆发。
所以贵族和贫民都对武则天并无实际怨恨,她可以得以免于清算。
参考:
武则天的第一个举措,就是让武家子弟大量迎娶李唐皇室的女儿,同时让李家子弟,大量迎娶武家的女儿。
李武两家大规模联姻之后,就成了亲家,关系自然就缓和了许多。
举个例子,日后的武皇后,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氏,从小到大就和表哥李隆基玩得来。
李隆基登基称帝之后,就立小表妹为惠妃。
参考:
都是亲戚,咋清洗,三辈就把李唐和武周人宰完了
参考:
毕竟母子连心吧!虽是帝王之家,但也要顾念点母子亲情。
前面的两个皇帝是她老公,后面的两个皇帝是她儿子。
当年武三思还老是在武则天耳边吹风,要她立侄子(也就是他自己)为帝,以武代李.武则天还真心思活动了,去问狄仁杰,狄仁杰说了两句话:母子和姑侄,哪个更亲?
“自古有子为母立庙,未闻侄儿为姑立庙”武则天就恍然大悟了...要是真是武三思继承皇位,搞不好真会为了显示自己为正统,清算武则天和李家。
其实武则天当皇帝之所以没人反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己实力多强,而是因为大臣们都默认她死后以后会还政李唐,要是真立武家人为嗣,必定会引发血雨腥风且武则天九成是处理不了的(神龙政变足可说明这一点,顺便证明了武家的人有多烂泥扶不上墙)。